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专项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户分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结构方程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20314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1YJC790249);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132400410883);郑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项目(121PPTGG464;131PRKXF448)。
作者简介:杨应杰(1967- ),男,河南临颍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14)01-0038-06收稿日期:2013-01-08
引言
宅基地是农户安身立命之本,与农户的生活保障息息相关。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选择,是增加农户家庭收入、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合理高效利用的必然要求(杨华,2010)。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户职业类别、收入水平不断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农户阶层,农户对于宅基地使用权的感情和价值认识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认知与行为决策。
随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验工作的不断推进,学术界从公平和效率(诸培新 等,2009)、制度经济学(朱新华 等,2009)、激励机制(邱道持 等,2008)等视角对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众多研究认为,多种因素能够影响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及行为决策,如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宅基地距县城距离、流转政策的了解程度、户主年龄、户主学历(赵国玲 等,2009)、家庭人口数、宅基地数量(赵侠,2008)、农户经济收入、农户经营水平、城市劳动力市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王英,2008)等。徐倩等(2010)在对山东省齐河县农村宅基地使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意识、经济意识与思想意识三个角度分析了影响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因素。魏凤等(2011)以天津市宝坻区为样本、南亚刚等(2010)以吉林市农户为样本、赵国玲等(2009)以武汉市江夏区和黄石市为样本,对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与区位条件、农户家庭属性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结论。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社区环境等视角,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然而,那些影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潜在变量,难以直接观察与分析,运用传统模型往往不能妥善解决问题,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则较为稳妥。因此,本文利用河南省4个试点县(濮阳县、杞县、固始县、汝阳县)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来分析农民分化的类型和程度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一、假说提出及模型构建
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国内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情况,将影响农户意愿和行为的因素分为农户分化特征、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流转组织约束特征与农户养老保障特征等几个方面。
1.假说提出
H1:农户分化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农户职业类别逐渐多样化、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原本高度同质的农户逐渐出现了分化,这必然会使他们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价值认识发生变化,也必然会使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价值产生差异。
H2:农户个人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农户个人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等。从理论上讲,男性思想趋于活跃,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潜在意愿较强,女性则相反。随着农户年龄增长、婚姻状况及健康状况变化,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一般也会逐渐降低,从而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需求意愿也会减弱。通常,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户具有较强的经营意识与能力,视野会更开阔,对制度创新所蕴含的盈利机会的认识和把握会更准确,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预期会更高。
H3: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家庭特征主要包括家庭总人口、非农收入比重、宅基地数量等。一般而言,以经商或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收入水平处于中等以上、宅基地数量较多的农户,对生产性信贷的需求较强,转出宅基地使用权的意愿会更强。
H4:农户宅基地流转组织约束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在宅基地使用权流转中,相关配套中介组织是否完善、流转程序的规范程度等制度环境,必然会对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意愿产生影响。
H5:农户养老保障特征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
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的一项长期而有保障性的土地财产权利,具有极强的保障功能。农户在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后顾之忧,必然会影响到其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陶纪坤,2011)。
2.模型建立
第一步,根据上述假设构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的结构方程理论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 ),如图1所示。
第二步,建立可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结构模型,该模型由测量方程和结构方程两部分构成(荣泰生, 2009)。具体模型可表述为
式中,X表示由外生指标组成的向量,Y表示由内生指标组成的向量;δ和ε分别为X、Y测量上的误差;Λx表示指标X与潜变量ξ的关系,Λy表示指标Y与潜变量η的关系。ξ表示外生潜变量,η表示内生潜在变量;γ与β分别表示外生潜变量ξ对内生潜变量η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构系数矩阵;ζ为残差项。
第三步,构建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分析模型。具体内容如下
3.变量定义
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潜在意愿的选择是一个非连续、多项无序型变量,本文将其取值限定为[1,3],即“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净转入”定义为 y=1,“农户既不转入也不转出宅基地使用权”定义为 y=2,“农户宅基地使用权转出”定义为y=3。各自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和基本情况
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地金融课题组于 2012年10月~12月对河南省濮阳县、汝阳县、杞县、固始县农户进行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问卷460份,其中有效问卷439份。在选择样本点时,主要基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频繁、非农就业机会较多、农民分化现象明显等方面的考虑。为了更好地反映农民分化特征差异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在数据资料的收集过程中,本研究选用了问卷调查法和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
2.样本基本情况
样本涵盖河南省4个试点县8个乡(镇)16个自然村(庄)的439个农户。样本中,女性239人,占54.4%,男性200人,占45.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73人,占16.7%,高中文化程度者222人,占50.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144人,占32.7%。
三、模型检验
1.样本的信度、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民分化特征等潜变量及年龄、性别等可观测变量进行信度分析(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调查问卷潜变量Cronbach’ sa值在0.733~0.893之间,整体Cronbach’ sa值为0.908①,说明各项测量指标的一致性较强。同时,本研究对潜变量的观测指标采用主成分因子与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方法进行了分析,可观测变量标准因子载荷系数在0.6左右,仅有“对社会养老的了解”这一个变量载荷小于临界值0.5,说明诸潜在变量的结构效度良好。
2.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了KMO样本测度及巴特立特球体检验(Bartlett’ s test),结果显示:KMO的值为0.849,大于临界值0.7;巴特立特球体检验的X值为1168.534且P
3.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4.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本研究选取χ2/df(相对卡方)、RMSEA(近似误差均方根)、NFI(规范拟合指数)、CFI(比较拟合指数)与TLI(TuckerLewis系数)五类指标来评价模型与数据的拟合优与劣。五类指标绝对与相对拟合指数均达到了建议值的要求,说明测量模型与数据的总体拟合情况较好(详见表4)。
四、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分析
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农民分化特征、流转组织约束、养老保障特征等5个潜变量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 0.357、0.648、0.634、0.295和0.482(如图2所示)。这进一步证明了5个潜变量和流转意愿之间的假设关系。由图2可以看出,农户的家庭特征因素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最大,农民分化特征的影响次之。
1.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的可观测变量中,农户年龄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呈负相关关系,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逐渐减弱。一般而言,年龄较大的农户思想观念相对保守,有一种安土重迁的想法,更倾向于不转出宅基地。文化程度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农户文化程度越高,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越强,其中创新意识较强的,大都会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宅基地的使用权通过部分或者全部流转来提升家庭收入水平。性别、婚姻和健康状况这3个可观测变量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则不显著。最可能的解释是,由于特定地区受到固有的内、外环境的影响,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出现了趋同,进而消弭了性别、婚姻、健康状况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力。
2.家庭特征
家庭中农业劳动力人数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在5%统计水平下显著,且呈负相关,表明农业劳动力较为富足的家庭,转入宅基地使用权的意愿更强。非农业收入比重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在 10%水平下显著,且呈正相关,说明随着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的增加,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由弱变强。
3.农民分化特征
职业类别和职业分化程度两个变量均在5%统计水平下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有正向影响,经济分化程度变量则在 10%水平上显著。由标准化路径系数可知,职业分化程度与经济分化程度每提高1个单位,农户进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概率就分别增加 0.394 和 0.358个单位。这说明职业分化程度和经济分化程度越高、非农收入比重越高,农户的收入来源就越广,他们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依赖程度就越低,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促使他们把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出去。
4.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组织约束
在反映该潜变量的3个可观测变量中,只有对宅基地产权稳定性的认知这一变量在10%水平上具有显著影响,而有无流转中介组织和是否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则不显著。可能的解释是,在调查区域内,宅基地的流转范围大都在本行政村内,在当前农村尚处于熟人社会的状态下,村规民约等非正式制度对农民宅基地流转等行为具有较大约束力。
5.养老保障特征
在反映养老保障潜变量的可观测变量中,宅基地使用权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这一变量在5%水平上显著,且呈负相关关系;是否参与社会养老保障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在 5%水平上显著,且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不太完善的状况下,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一项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财产权利,相当部分农户对宅基地有着经济上、精神上的依赖。
五、政策建议
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及回归分析结果,本文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持续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这一金融产品的创新应与我国现阶段农户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如经济发达、农户经商创业较活跃并且流转较为规范的村镇进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供给(如差异化的流转模式、额度、时间等)来满足农户多样化的宅基地使用权需求,试点成功后逐步推开。
第二,逐步弱化宅基地的养老保障功能。宅基地是农户祖祖辈辈安身立命的根基。对于非农收入比重较小的打工农户与纯农户而言,宅基地使用权的转出,不仅会使当代人承担家庭的生存风险,还会给下一代的生存带来风险。无论是基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理性角度,他们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态度都相当谨慎。因此,只有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把更多农户从依靠宅基地保障的状态下解放出来,逐步还农村宅基地以资产要素的本来属性,以更好地发挥其经营价值。
第三,完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相关制度。一是优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环境。根据农户分化特征差异及农户对宅基地使用权的依赖性与认知差异,细化、优化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政策,从而提高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整体效率。二是促进农户职业阶层结构的合理分化。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素质,培育不同阶层农户独特的资源禀赋优势,为农民分化创造条件,从而更好地促进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①参照荣泰生(2009)的研究,Cronbach’ sa达到0.6以上就可接受。
参考文献:
南亚刚,陈景升.2010.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分析――以吉林市为例[J].商业经济(11):14-16.
邱道持,赵亚萍,石永明,等.2008.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激励机制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136-140.
荣泰生.2009.AMOS与研究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陶纪坤.2011.新农保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J].经济纵横(10):45-50.
王英.2008.城郊农户农地流转的意愿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魏凤,于丽卫.2011.农户宅基地换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天津市宝坻区8个乡镇24个自然村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12):79-86.
徐倩,夏敏.2010.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齐河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1):11394-11396.
杨华.2010.农村宅基地流转与小产权房的困境及出路[J].探索与争鸣(8):52-53.
赵国玲,杨刚桥.2009.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二县市的农户调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2):1121-1124.
赵侠.2008.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诸培新,曲福田,孙卫东.2009.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公平与效率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5): 26-29.
扩展资料
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规则
地方专项计划由各省(区、市)本地所属重点高校承担,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少于有关高校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地方专项计划实施区域、报考条件和录取办法由各省(区、市)因地制宜确定。
地方专项计划是本省结合本地实际,安排一定数量的本地所属一本招生高校招生名额,实施招收本省农村学生的地方一本招生高校专项计划。按专项计划录取的考生可自行决定入学时是否签转户口,在校学习期间可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申请调整专业。
[关键词] 基层科普 专项资金 管理实践 成效
近年来,福建省越来越重视基层科普工作,不断加大对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2006年起,在省科协年度部门预算中设立了基层科普专项资金。该专项资金从省级财政性资金中安排,专门用于奖补扶持基层开展科普相关工作,年度规模从2006年的100万元发展至2011年的1420万元。该专项资金管理遵循统筹兼顾、规范管理、专款专用和绩效评价的原则,注重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
1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设立情况
2011年,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包含4个分专项:一是基层科普设施与阵地建设专项资金,从2006年起设立,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补助基层科普车(含科普大篷车)和科普专用设备的购置更新、科普网站建设等,提升市、县(区)科协自身能力。二是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从2007年起设立,2007~2009年每年安排250万元,2010年起每年安排320万元,用于奖励和补助在农村基层科普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开展基层科普相关工作,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通知》,促进科普惠农长效机制的建立,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三是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2007年由省级财政追加安排、从2008年起设立,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补助科普惠农宣传栏、服务站建设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及奖补省科普先进县(市)、乡镇,增强农村科普宣传和培训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资金,从2010年起设立,每年安排500万元,用于补助市、县(区)科普场馆布展设计、展品设备购置及配套设施建设,旨在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协等部门关于福建省科普场馆平台建设规划(2010~2012年)的通知》,推动市、县(区)科普场馆建设,提升基层科普展教能力和水平。
2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的基本做法
通过积极实践探索和不断扬弃创新,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2.1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科学化、规范化。2007年,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奖补资金使用和管理的通知》。2008年,省科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农村科普“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的通知》,该文件制定了《福建省科普惠农服务站管理制度》、《福建省科普惠农宣传栏建设标准》、《福建省科普惠农宣传员管理制度》。2009年,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福建省科普惠农服务站建设工作的意见》。2011年,省科协、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出台《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共设总则、目标与原则、申报与评选、组织实施、表彰奖励、资金管理等六章共四十二条,规定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的用途、开支范围、预算申报审批程序等,明确了专项资金由获得奖补资金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所在的县(市、区)科协、财政局共同负责管理,由县(市、区)财政局统一拨付到县(市、区)科协,实行报账制管理,同时强调加强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
2.2 规范项目申报评定程序
根据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所含各分专项的不同用途,在项目申报表中设置相关支出绩效目标内容,组织基层规范申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申报范围面向农村基层,符合《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推荐范围和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均可申报。各县(市、区)科协和财政部门负责组织本地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填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项目预算表》等申报材料,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推荐单位和个人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将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上报设区市科协和财政部门。设区市科协和财政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各县(市、区)推荐名单进行复核,提出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上报省科协和省财政厅。省科协和省财政厅根据各设区市的推荐名单和相关材料,深入调研,审查申报材料,组织专家评选出福建省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并在省级媒体公示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后予以表彰奖补。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申报范围是县(市、区)科协,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资金、基层科普设施与阵地建设专项资金申报范围是市、县(区)科协,要申请上述专项资金补助,须向省科协提交申报材料。项目申报材料经审核、汇总后,提交专题会议研究评审。会上评定通过的补助项目及金额由省财政厅和省科协联合下达到有关市、县(区)科协和财政部门。
2.3 加强项目执行跟踪监控
重视开展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执行过程以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跟踪督促检查调研,采集相关信息并加以汇总分析,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程、资金支出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总结经验,纠正偏差。2008年,省科协印发《关于报送科普惠农兴计划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通知》,要求获得2006年、2007年奖补资金的单位和个人填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对象情况填报表》并附上专项资金使用效果的材料。2009年,省科协印发《关于填报〈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执行情况表〉的通知》,对2007年、2008年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执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2011年,省科协印发《关于开展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检查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获得2010年专项补助资金的单位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及支出绩效进行认真自查自评,填报《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执行情况表》并附上专项资金到位、支出、结余相关财务凭证复印件,同时省科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检查调研。2012年,省科协印发《关于报送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执行情况的通知》,要求获得2010年、2011年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且未正式上报项目总结报告的单位填报《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执行情况表》,同时组织有关人员到实地调研,现场检查、核实所报项目支出绩效运行信息。
2.4 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积极开展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认真分析研究评价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努力查找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和提高工作的措施。根据财政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被选定为2009年、2010年支出绩效评价试点项目,按规定编报了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方案,开展了试点项目事后评价,报送了自评材料。2012年,省科协印发《关于开展2011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选定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作为2011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项目,开展项目事中评价,要求各有关县(市、区)科协负责组织辖区内获得2011年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奖补的单位和个人认真开展支出绩效自评,报送《2011年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基础表》、《2011年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自评表》和绩效自评报告;在基层自评的基础上,省科协撰写了《2011年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按时报送给财政部门。
3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实施主要成效
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实施以来成效显著,2006年~2011年已累计组织实施1054个项目,共安排下达补助资金5490万元。通过该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激励基层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动基层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造就了一批新型农民,提升了福建省公民科学素养水平。
3.1 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
至2011年底,全省已投入使用的市、县(区)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共有28个,比2009年增加5个;建筑总面积67002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32513平方米,培训活动室面积6056平方米),比2009年增加3535平方米;拥有常设展品7023件,比2009年增加1059件;全年参观(培训)人数达42.7万人次,比2009年增加16.1万人次。此外,还有在建的市、县(区)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10个。
3.2 科普宣传栏、活动站和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至2011年底,市、县(区)建成科普宣传栏(画廊)9376个,科普展示单元总长度71532米,分别比2008年增长43.5%、22.4%;建成科普活动站(室)7789个,建筑面积221672平方米,全年参加活动(培训)111.9万人次,分别比2008年增长54.1%、52.6%和68.9%;建立各类农村科普示范基地786个,比2005年增长40.2%。2012年1月,省科协主办的“建设万个科普惠农宣传栏”项目被列入2012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计划,省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937.2万元用于支持新建科普惠农宣传栏3124个。2006年~2012年,全省共有5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受到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表彰,有131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受到省科协和省财政厅表彰。
3.3 科普网站建设和科普车配置力度进一步加强
至2011年底,市、县(区)科协建有科普网站71个,比2005年增加53个(增长近3倍);浏览人数328.7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272.8万人次(增长近5倍);配置汽车115辆,比2005年增加38辆。目前,全省各市、县(区)科协基本上配齐了科普车,福州市、三明市、建阳市等还配置了科普大篷车,2011年科普大篷车下乡205次。
3.4 农民科技培训成效明显
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通过近几年的科技培训,培养了一批观念新、技能强、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增强了农民科技致富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推广,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特色农业发展。2007年~2011年,全省农函大结业学员达16.8万人次,年均结业学员3.36万人次。2008年~2011年,全省各市、县(区)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共计18741次,培训174.7万人次,年均举办4685次、培训43.7万人次。
3.5 全省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福建省第二次公民科学素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福建省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4.4%,高出同期全国1.13个百分点,比2004年福建省第一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测算出的比例提高了2.11个百分点。
4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项目补助力度偏小,影响规模效应的发挥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平均每个补助3.9万元,基层科普设施与阵地建设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平均每个补助4.3万元,农村科普和农民科技培训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平均每个补助4.7万元,项目补助力度偏小,规模效应不明显。尽管科普场馆建设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平均每个补助35.7万元,而实际上新建一个科技馆(科普活动中心)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就需要数千万元、上亿元,若包括展教装备费用,则所需建设资金规模就更大。一些科技馆虽已竣工,但缺乏展品设备,即使获得专项资金补助,对其科普展教功能的充实完善难有较大改观。
4.2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尚未完全树立
预算绩效管理是根据绩效理念,由设定明确的支出绩效目标,建立规范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紧密结合起来等环节组成的不断循环的综合过程。由于预算绩效管理在全国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开展不平衡,一些基层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不甚了解,对其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未树立绩效理念,对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的产出和结果重视不够,导致部分项目执行进展不理想。
4.3 配套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考核验收工作比较薄弱,目前仅出台《福建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尚未出台统一的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绩效指标的设定、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采用等仍处于初始探索中,绩效评价定性指标的计分存在人为因素较多,定量分析缺乏基础性数据资料,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亟待加强。
5 推进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2011年,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强调各级预算单位要把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福建省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新要求,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5.1 提高思想认识,树立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要充分认识推进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将绩效理念融入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管理全过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的骨干力量参与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作用,形成分配资金运用绩效、使用资金讲究绩效的机制。
5.2 加强学习培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业务新、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的综合性工作,要加强对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其业务素质,尽快建立一支既懂项目管理、又掌握国家政策,既熟悉财政财务专业知识、又擅长信息处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努力提高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水平。
5.3 积极实践探索,构建科学规范的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要积极探索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工作,事前科学设定绩效目标,事中跟踪监控绩效目标实现进程,事后评价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通过深入研究,多方借鉴,设计完善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5.4 注重工作实效,充分发挥基层科普专项资金促进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要加快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的项目储备库建设,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重视探索建立基层科普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及时采集分析绩效运行信息,监控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通过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践,促使基层科普专项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最大化、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最佳化。优化扩大基层科普专项资金规模,加大项目补助力度,集中财力解决主要问题,继续重点支持科普场馆建设,为基层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提供阵地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王嘉毅
近年来,甘肃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创新举措,聚焦发力,在“求精准”上下功夫,在“拔穷根”上做文章,组织实施“7+1”精准扶贫教育专项支持计划,积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扩资源,着力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制定《精准扶贫学前教育专项计划》,按照“四个有利于”原则(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方便幼儿就近入园、有利于乡镇分级管理、有利于社会力量参与),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行政村延伸。通过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乡镇幼儿园1616所,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乡镇幼儿园全覆盖;2015年建成行政村幼儿园939所,实现集中连片贫困县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较2011年提高33个百分点。力争2017年实现革命老区、藏区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同时,制定了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公办幼儿园编制标准和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为农村幼儿园配齐保教设施、配足保教人员,努力让农村孩子接受良好启蒙教育。
――促均衡,着力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制定《精准扶贫义务教育专项计划》,确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学、活动、生活等设施基本符合教学、安全和生活需要。精心实施“全面改薄”工程,严格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引入“第三方”督查,层层传导压力,加快实施进度。2014~2015年共落实资金103.17亿元,项目惠及7574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88万名学生,分别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数的79.37%和在校生数的69.33%,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制定《甘肃省实施意见》,加强义务教育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管理。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对百人以下小规模学校倾斜支持,确保农村孩子就近入学。推进信息化优质资源共享,在贫困地区建设“班班通”教室8.4万个,3930个教学点享受到优质数字资源。
――拔穷根,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制定《精准扶贫职业教育专项计划》,保证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加快建设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加快培养贫困地区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依托高校建立5个精准扶贫智库,依托农林类职业院校和涉农专业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在贫困地区开办涉农专业教学点49个,2015年招收贫困县“两后生”6万余人。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展城乡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劳务品牌输出,年培训规模达到20余万人次,有效促进转移就业。
――建机制,着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定《精准扶贫乡村教师队伍专项支持计划》,完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为贫困县乡村幼儿园、中小学教师每月发放不低于500元的生活补助。精准招录补充贫困地区师资,2015年全省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781人,其中乡村教师7461人。重点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实施“三计划两工程”(陇原名师助力贫困县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和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和“精准扶贫教师培训三行动”(网络与校本研修“薪火网研行动”、乡村微规模学校教师全员访名校“微访行动”、乡村学前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千千树行动”),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5年培训教师13.93万人次,乡村教师占85%。
――缩差距,着力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制定《精准扶贫民族地区教育专项计划》,优先重点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实施支持甘南州、临夏州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制订民族教育发展专项规划、藏区教育发展攻坚计划和支持藏区教育发展实施方案。加快改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改薄”资金按在校生数的120%向民族地区倾斜,安排资金16.47亿元。加大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近五年累计招收藏区1.23万名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甘南州、临夏州和天祝县实现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全免费,藏区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生均每年提高到2168元,甘南等12个高寒阴湿地区取暖费按其他地区两倍标准拨付,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吃上免费营养餐。
――全覆盖,着力健全学生资助保障体系。制定《精准扶贫学生资助专项计划》,把各项免费和资助政策精准到人,不让一名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失学。从2015年秋季学期开始,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所有贫困家庭幼儿学前教育保教费。所有中职学生免学费,为贫困家庭学生每学年发放2000元中职助学金。对就读省内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按每学年5000元标准免学费和书本费。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每学年最高8000元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015年落实各类学生资助经费17.47亿元,近100万名贫困生受益;发放助学贷款12.22亿元,21万余名贫困生受益。2016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范围,免除全省在园幼儿学前教育保教费,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普通高中学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
――重倾斜,着力落实各项招生扶贫政策。制定《精准扶贫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增加面向贫困地区的高考招生计划。2015年新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专项计划、革命老区专项计划。实施省属高校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地方高校农村生源专项招生计划,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贫困家庭子女。开展省内高职(专科)院校面向贫困县单独测试和推荐免试招生试点。2015年,各类扶贫专项共录取贫困地区学生2.23万人,扩大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的机会。
据《新京报》报道,日前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重点高校今年继续增加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招生人数。据此,2017年“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6.3万名,较2016年增加3000个名额。本届政府成立以来,这一面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已经4次“扩招”。从2013年到今年招生季结束后,将有累计超过25万名贫困学子通过这一专项计划圆梦重点高校。这些“高考扶贫”计划政策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有效拓展了农村孩子进入优质大学的通道。但是它能不能真正地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还有待观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高考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对社会的考验,关系着个人命运、家庭幸福乃至国家的发展大计。想当初,恢复高考初期,高考升学率虽低,但仍旧让寒门子弟心怀憧憬,“寒门英杰辈出”是那个时代的温暖记忆。毫无疑问,要帮助寒门学子通过教育实现社流动,唯有政府实施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才能达成。近年来,国家持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向更多贫困学生敞开了大门,给农村考生更多圆梦名校的机会。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了公平的上升通道,其意义不只是每年向农村考生多提供多少个招录名额,更体现了对农村考生的尊重,对教育公平的强力维护,让农村考生“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必须指出,由于城乡教育的不均衡,社会转型后逐渐形成利益分化的排斥性体制,名校依然是众多寒门学子难以企及的梦想。客观地讲,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突出体现在城乡差距。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高等教育前段”(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投入差异大,导致“超级中学”大多集中于城市,城市学生更容易享用优质教育资源,而农村学生处于明显劣势。此外,招生制度中的“城市视角”,户籍歧视、素质教育、自主招生、特长生、保送生等制度尽管拓宽了高校选拔渠道,农村考生却很难从中“分一杯羹”,影响了教育公平。普遍来看,农村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质量远低于城市学生,在强调分数的竞争中很难取得好的成绩,结果只能进二本、三本、高职高专之类的学校,被重点大学录取比例自然就低。
国家持续提高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扩大中西部招生比例等,固然能够“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但这只能是一种手段,很难扭转农村考生的劣势。对于农村考生而言,“教育扶贫”除了高考政策优惠,更需要的是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让农村孩子能够和城镇孩子一样享有优质教育。此外,还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扶持力度,让更多农村孩子在身边就能找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简言之,“高考扶贫”不能止步于招录阶段,纠结于城乡生源比例本身并无助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化解。长远看,无论是来自教育内部还是外部环境的改观,如果不能切实扭转现行的教育体制,不能首先让寒门学子享有实质的“平等”,“寒门难出贵子”就一日难以消除。
惟有更加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使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才能消弭人们的不满情绪和社会不公。有力的佐证是,日前的人民日报以《郸城农家娃 上大学的多》为题,报道了郸城县教育改革发展典型做法,该县提高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扶贫力度,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产生了于寨、李小楼、信寨、刘小集等一批“大学生村”,打碎了“寒门再难出贵子”、“寒门学子难进名校”、“读书无用论”的偏见。“教育发展不仅为郸城积蓄了发展后劲,也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应该看到,读书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改变。也许在今天,上大学没有数十年前那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不读书更可怕,一个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人与一个没有上大学的人相比,其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