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的发展历程

商业的发展历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的发展历程

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1篇

随着电子银行业务迅速发展,电子货币的支付方式开始逐步代替传统的现金交易和手工凭证的传递与交换,大大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金融业已从单一的信用中介发展为一个全开放、全天候和多功能的现代化金融体系。现代金融业是集余融业务服务和金融信息服务为一身的金融“超级市场” 金融业的分销渠道已从砖墙式建筑向自动提款机(ATM)、销售终端(POS)、网络等系统转移,提高了金融业的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与此同时,电子银行业务极大地提高了银行服务的准确性和服务的效率,增强了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大大拓宽了银行服务的范围,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出来,从而降低了客户的交易成本,缩短了交易时间,提高了客户的资金收益,增强了交易的灵活性,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个人电子银行业务根据不同时期技术水平情况,有着不同的内涵。传统的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主要是电子资金汇划、信用证、自动提款机(ATM)、销售终端(POS)以及全球银行同业金融电讯协会(sWIlZF)系统等业务。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信息产业、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个人电话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个人网络银行等电子服务方式应运而生 目前,通常所提及的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主要指个人网上银行、个人电话银行和个人手机银行。

个人网上银行又称个人网络银行,是指基于因特网或其他电子通讯网络手段为个人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虚拟网站具体地说。个人网上银行是指以银行计算机系统为主体,以银行自建的通信网络或公共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个人的计算机为人网操作终端的业务处理系统。通俗地讲,网上银行就是建在因特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个人网上银行业务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个人金融业务,包括转账结算以及证券清算、外币业务、信息咨询、消费信贷等新型商业银行服务。二是在线支付,包括三种支付模式:商户对客户模式下的购物、订票、证券买卖等零售交易;商户对商户模式下的网上采购等批发交易;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与清算。目前,我国个人网上银行业务有转账、外汇买卖、证券业务、在线支付、账户管理、代缴费用、异地汇款、个人质押贷款、个人理财等一系列功能,可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金融需求。

个人电话银行是指客户通过拨打银行开设的电话专线,即可获得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电话银行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银行业的体现,是银行充分运用了计算机、网络通讯、电话信号数字化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了丰富、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个人电话银行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电话银行中心,将电话银行的语音服务功能与人工服务功能统一起来,并将电话银行与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形成互动。

个人手机银行是指银行通过移动电话,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为个人客户提供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服务方式。月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手机银行的服务主要包括:账户查询、账户转账、缴费付款、账户挂失、申请新业务、呼叫电话银行、用户设置、银证转账、外汇买卖等服务。

企业电子银行业务发展企业网上银行是建立在银行业务系统之上,利用公共网络资源及网络安全技术,配套安全规则,实现客户自助交易服务,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的全新业务渠道和客户服务平台。企业网上银行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的客户。一是电子对账客户:网银电子对账服务是以网上银行服务系统和证书验证体系为依托,架设网银对账平台,企业财务人员足不出户,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够轻松方便地办理对账单查询、副本账查询、对账结果回签、错账申诉等各类企业对账业务。二是简版客户:网上银行简版服务系统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建行核心业务系统为依托的电子化银行服务平台,清晰直观的IE浏览界面,为客户提供便捷、全面的综合账务信息查询渠道。三是专业版客户:网上银行专业版服务,是一个完整的、电子化的银行服务平台,提供从账户信息服务、资金划转、全国代扣到集团资金管理等丰富服务,充分满足企业客户提高财务操作效率、加强财务管理、集中资金运作需求,把银行柜台搬到企业财务人员身边,随时随地,实现零距离的资金管理和调度。四是VIP版客户:专业版客户升级成VIP客户。VIP客户除可享受专业版客户所有服务外,还可使用批量查询、批量收款等VIP服务。

重要客户服务系统是商业银行为VIP企业客户提供的信息直通车,帮助客户真正实现“一点接人,全国服务,安全第一,功能丰富”。如建设银行重要客户服务系统主要包括现金管理、银关通、中央财政授权支付、中央财政非税收入收缴、中央财政公务卡报销、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监控、银期转账、期货信息报送、非上市股份公司资金结算等产品,为集团公司、跨国公司、金融同业、政府机构等大型客户提供灵活多样的个性化电子银行服务。目前,建设银行重要客户服务系统有近700家全国性和区域性大客户,主要包括财政部、铁道部、中国电信、信达公司、银河证券、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大众汽车金融、英特尔公司等政府客户、公司客户、金融机构客户和跨国公司客户。

企业电话银行是商业银行为企业客户提供的集自助语音服务和人工服务于一身的全天候的电话银行服务。企业客户可以通过拨打当地中国工商银行“95588”、农业银行“95599”、中国银行“95566”、建设银行"95533”等商业银行的电话银行号码,完成自助转账,账户查询、自助缴费、挂失改密、银证转账、理财咨询等业务,免去往返银行奔波之苦,随时随地即可轻松办理。

企业短信通是指商业银行利用通信运营商(包括移动、联通)的网络,为客户提供账户资金余额变动通知、账户余额查询、账户明细查询等短信金融服务。企业短信通开辟了为客户服务的又一通道,把服务延伸到了客户的手机,客户可以通过短信及时了解金融服务信息,掌握本单位账户资金变动情况。凡是拥有商业银行会计结算账户(包括基本账户、结算账户、专用账户、临时账户等)和贷款账户,同意并签订《短信银行企业客户服务协议》和适于开通短信服务手机的企业客户都可以办理企业短信通业务。

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防范

风险控制问题电子银行业务不仅

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营销管理 国际化营销

1 国外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发展过程

1.1 排斥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银行完全处于卖方市场,客户需要银行为其提供基本金融服务,银行产品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客户为了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不得不向银行求助。著名营销学专家菲利普.科特勒曾这样描述:“银行大楼在人们的心目中犹如希腊神殿,使人深深感受到银行的重要和可靠,银行大楼内庄重威严,出纳员的脸上很少有笑容。主管贷款的银行高级职员在办公室安排借贷人坐在他的大写字台前面一个比他自己低得多的凳子上,办公室的窗口开在这个银行高级职员的背后,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孤立无援的顾客身上,这位顾客正在努力地诉说着他(或她)为什么要借款的理由。”这一切正是营销时代以前的银行的写照。此时,银行主动掌握自己的经营,根本没必要去推销产品,这一阶段银行完全缺乏营销意识。

1.2 促销阶段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各种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纷纷独立,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改变了原有的银行垄断的局面,使其地位发生了动摇。于是,一些有远见的银行工作人员便开始寻找经营困难的原因,并逐渐意识到银行业也需要开展营销。1958年举行的全美银行协会会议上,第一次公开提出了银行营销理念,扭转了银行工作人员原先对营销观念的排斥态度,从而揭开了银行营销理论与实践的序幕。但这一时期营销人员的主要任务也只不过是做好广告宣传,吸引更多的客户到银行里来,以促进产品的销售。

1.3 友好服务阶段

20世纪60年代,在经营过程中,银行家们认识到要吸引客户到银行来并不难,但要让客户与银行保持长久性的关系,成为银行的忠实客户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有些银行职员的工作态度存在较大问题,影响了银行与客户的关系,使一些客户离开了本银行。由此意识到,要留住客户必须提高服务质量,使客户得到喜悦与满足,于是银行营销步入了友好服务阶段。

1.4 金融创新阶段

60年代末,一些银行家意识到,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银行必须向客户提供各种新型的金融产品以满足需求,于是银行便从创新角度出发开展营销工作。开始加强对客户需求的调查与购买行为的研究,设计出品种多样的金融产品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客户的需求。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信用卡业务、自动转账服务、共同基金以及透支便利等吸引了众多的储蓄者与企业客户、扩大了银行的资金来源,提高了资金运用的灵活性。但这一时期,银行家们并未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到市场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一两次创新,必须探求营造银行自身竞争优势的战略措施。

1.5 服务定位阶段

由于金融产品不同于其它商品,没有专利权,一项新的金融产品推出后,很容易被模仿,开发产品的银行便失去了原有的优势。银行开始认识到必须发展属于自己的特殊优势,提供有竞争力的、有别于他人的差异化服务。银行家们发现没有一家银行能向所有客户提供所需要的一切服务,因此银行的经营对象应该有所侧重,应将主要产品和服务集中于某一类客户,提高银行在该市场上的经营能力,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于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银行营销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服务定位阶段。这个阶段,商业银行纷纷对整个金融市场进行细分,根据自身的资本实力与服务特长选择某一目标市场,希望自己在市场上为客户树立一个鲜明的公司形象,从而取得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1.6 系统营销阶段

80年代,前沿的市场营销理论开始应用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先进的商业银行发现,如果一家商业银行在广告、服务、创新、定位等方面都很完善,但整体缺少一个健全的计划、控制管理体系,那么银行只能获得短暂的成功。长期的成功是建立在制度、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之上的。因此,从制度入手,进行一整套的营销分析、计划、执行、控制,使营销管理贯彻银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发展过程

2.1 空白阶段

从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到1978年,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式的银行体系和混合型的中央银行制度。全国实际上只有中国人民银行办理银行业务,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则承担着非银行业务或没有独立的银行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同时具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重职能。在“大一统”银行体系中,实行统存统贷,统收统支,各级银行无条件承担着宏观经济平衡的作用。在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金融体制下,根本没有任何营销意识的存在,处于空白阶段。

2.2 萌芽阶段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单独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85年我国开始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银行的经营主动性有所增强。1987年交通银行的重新组建揭开了银行业竞争的序幕,各大银行逐渐认识到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开始寻求业务拓展的渠道,并向客户推销银行产品。但这一时期的银行营销主要体现在存款推销上,同时也开始有了一些产品创新,如1986年中国银行推出了信用卡。

2.3 发展阶段

1992年,我国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银行业经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4年政策性银行的建立使专业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轨,盈利性目标的追逐为银行营销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内在动力,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银行业务的综合化、客户需求的多样化、银行竞争的激烈化给银行营销的发展带来了外部压力,而中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完善则为银行开展营销活动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2.4 创新阶段

随着银行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强调。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进驻,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经营水平、杰出的营销能力,给所有中资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以建设银行为例,近些年来对客户对市场的重视与日剧增,银行全员参与营销,每个客户均配备一名以上的客户经理,前、后台部门联动,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强调整体营销观念,并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单独为某个客户设计个性化的营销服务方案。在服务手段、服务形式方面不断的创新,不断学习国际同行的先进做法。

2.5 国际化阶段

我国加入WTO以后,随着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国际化营销成为必然,制定出与国际接轨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在允许大量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展海外业务也将会较少受到限制,这样就可以解决中国商业银行在国外开设分支机构遇到的政策障碍和不平等的竞争待遇问题。中国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参与国外市场的竞争,这就为国内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争取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创造了条件。同时国内企业走出国门的同时,也需要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为它们提供服务。所以,中国银行的国际化营销将成为必然趋势。

参考资料:

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和而不同

一、引言

在《论语·子路》曾经提到过这样一种观点:“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广义上来说,“和”指的就是各相异事物在大局上所遵循的协调性、内在统一性,而“不同”则强调发挥各事物的个性和特殊性。自古以来,“和而不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备受推崇。当前,在中国社会体制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向前迈进的重要时刻,对银行未来发展道路的探究,“和而不同”的思想内涵同样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利率市场化是指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行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1996年开始,我国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在经过十多年的改革,货币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外币存贷款利率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卓有成效,极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金融更加有效运转提供了良好平台。

利率市场化乃大势所趋。 2012年6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同时放宽利率浮动区间,即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而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2012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两次放宽利率浮动区间,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踏上了了新的征程。非对称降息举措,对与利率市场化进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把“双刃剑”对各银行加快业务转型、明确战略定位提供优厚环境的同时,又对商业银行在处理好利率水平将整体上涨、存贷利差将大幅缩小的客观问题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分析银行该如何面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最大化利用该优势促进自身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最近两年来,利率市场化下银行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一直是诸多学者不懈研究的对象。李卓(2011)从阐述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入手,分析了美国利率市场化对我国的启示,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对中小银行面临的挑战及中小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措施。邓秀萍(2012)阐述到,要想减轻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不仅需要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模式、减少对传统业务的依赖,完善现有的利率定价机制;还需要管理层加大监管力度,并尽快出台相应的保障制度。廖远伟等 (2012)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但是利率市场化也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了种种挑战,它将导致商业银行利差缩小,传统业务收入减少,使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增加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在分析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的优势之时,周茂清(2012)认为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后,利率市场化将使商业银行获得自主的定价权,可使其优化负债结构,降低经营成本,有利于其根据客户需求开展金融创新,并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风险意识。

以上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多数都只阐述了利弊之一,且不能与最新变化形势相适应。因此本文决定用辩证的立场,采用“和而不同”的思想方法、利用最新数据进一步补充说明。2012陆家嘴金融论坛前后直击焦点的利率市场化,是指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从而实现利率的全面自由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既从总体上适应宏观大局的变化,实现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发展,又从微观上走出各银行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不失为当下各银行的较优之策。

三、新利率市场化形势对银行的影响分析

非对称降息是此次利率调整的最大亮点,也是我国利率市场化乃至整个金融改革的重要序幕。央行的两次降息,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大胆尝试,更是针对经济下行态势、稳定增长做出的有效举措,将为今后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实现利率市场化奠定基础。招商证券分析师报告认为,利率市场化是个10~15年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前期对银行息差有一定压力,影响行业利润增长,而长期而言会促进行业优胜劣汰,鼓励创新并提高经营效率。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资金价格能有效地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银行能更好地促进资源的最优的配置。息差的收窄,使得商业银行加快经营转型,长远来看,有利于推动理财产品的多元化发展。此外,贷款者由于负担减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债务人还款的可能性,间接减少银行的坏账损失,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当然,新的利率政策也会对银行具有负面的信用影响,主要是受浮动利率区间扩大及利率下调将使存贷款息差缩小。降息前,按央行的规定,一年期存款利息可以是3.575%,贷款利息可以是5.048%,最低利差极限是1.473%。降息之后,一年期存贷款利率极限分别是3.3%和4.2%,最低利差极限是0.9%,等于降低利差39%。这对于银行而言,意味着利率的下降、业绩的下滑。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来看,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实现充实资本的基础,也是银行开拓进取的内在动力。为了维护息差,银行将会主动吸纳具有高风险的高收益的贷款,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而且,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加了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银行的运作将更加市场化,加速银行之间的竞争,一些管理僵化的银行则很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四、银行在新利率市场化形势下“和而不同”的发展之路

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服装表演 商业 推动

一、引言

服装表演自其产生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果说最初的服装表演就是为了向人们更直观地展示新潮、美丽的服饰的话,那么现在服装表演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恐怕已经要远远超过服饰本身的价值。那么,服装表演究竟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实现了某种商业价值呢?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所在。

二、服装表演与其商业价值的实现

(一)服装表演对服装、服饰产品的推广作用

服装表演的主要功能之一就在于它可以起到推广新产品的目的。一个设计师,无论他多么优秀,多么富有艺术的天赋,只有当他设计的服装能为公众所认可并接受的时候,他的产品才是有价值的。与其它行业相比,服装业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具体来说,人们是否会最终购买一件衣服,尤其是价格较为昂贵的高档服饰时,不仅会关注衣服的质地、颜色与版式,更加重要的是穿在身上的实际效果。公众的这一特殊期望与要求是广告和电视宣传无法满足的。为此,企业或者厂商就会诉诸于某种形式的服装表演。

通过举办服装表演,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向公众展示自己的产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服装模特的展示,会让公众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进而实现产品自身的商业价值。回顾知名的国际品牌,如骆驼、迪奥以及意大利的奢侈品牌范思哲等,都非常注重发挥品牌服装表演的作用,会在不同的季节举办产品会,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广自己的产品。

(二)服装表演对时尚与消费的引领作用

服装表演往往都是由专业的服装模特身着设计师们的产品,在灯光和音乐配合下进行的表演。这样华丽的表演不仅仅是对消费者欲望的刺激,更是对时尚消费的一种引领。事实上,服装表演的关键并不是模特的选用、灯光与音乐的搭配,而是服装企业本身。每一场服装表演,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是对服装企业意志的体现。由此可见,服装表演的意义远不止市场定位、扩大品牌影响那么简单,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客户的订单。通过服装表演,不仅可以将设计师的才华、天赋以及创造了完美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同时也是对服装流行趋势的大胆预测和反映。总之,服装表演是时装作品广告传播的重要窗口,是促成流行的主要渠道之一。

综上所述,服装表演就像是传播介质一样,这种介质通过靓丽的模特、炫彩的灯光与音乐来打造典型的服饰,从而让他成为一种潮流。如果说流行是一种消费时尚的话,那么服装表演就是消费时尚的引领者。

(三)服装表演对大众传媒的促进作用

服装表演是“艺术的盛宴”,不仅受到了众多企业、品牌和商家的关注,同时也开始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关注,表现出较强的开放性和大众性。为此,我们可以说,电视和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途径对服装表演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这些现代化的传媒手段,服装表演不再仅仅局限于十几米长的“T台”,而是开始为公众所熟悉和认可,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同样通过服装表演,大众传媒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因此,我们可以说,服装表演与大众传媒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作用。通过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大众传媒手段,给服装表演注入了更多的现代化特征,增添了服装表演的美感与真实感。

与此同时,通过服装表演,大众传媒的内容得到了丰富与完善。相信很多人还会记得在《花样年华》正式上映之前的媒体宣传片中反复提到的旗袍,就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也许,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人早就已经忘记了电影的片段或者主题曲与片尾曲,但是却很少有人忘记这样特殊的一幕:在一个有些幽暗却又透着温馨灯光的房间里,张曼玉身着月牙白色、大襟上有一朵盛开的花朵的旗袍站在窗前,她的身条是多么的美丽……随后,关于旗袍的探讨铺天盖地,让人欲躲不能,从而使得旗袍的销量一路飙升。与此同时,各种时尚杂志也适时调整了自己的策略,以服饰为卖点、以旗袍为卖点。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服装表演以其独特的属性刺激着电影、电视、杂志等对人们进行广泛地宣传,使得大众传媒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综上所述,在21世纪这样一个较为特殊的时代,服装表演表现出了越来越为显著的商业特征,不仅具有推广产品、吸引消费者的功效,同样也有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提升。但是,我们特别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服装业起步较晚,服装表演的商业功能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装表演起步相对较晚,人们对服装表演的认知度不高。

第二,目前我国的服装表演对目标市场和目标消费者的划分不够细致、针对性不强,表演的形式也比较单一,与表演相关的服务还做得远远不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服装表演从其产生之初到现在历经了一个较为艰难的发展历程,逐渐展示出了它独特的商业功能。但是,我们依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服装表演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不足,尤以商业属性的弱化最为突出。为此,我国的服装表演一定要在立足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服装表演的商业属性,从而为服装表演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功效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当岐.服装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商业的发展历程范文第5篇

用友发展进入3.0时代

用友集团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先生发表致辞。他表示,全球和中国企业发展,目前已经经历了三个时代,从制造时代、营销时代,到今天的创新时代。在创新时代,企业的技术、产品创新尤其重要,好的创新能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用友自身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从用友的发展历程来看,每次成功的创新,都为客户增添了新的价值,也推动了用友自身的增长和发展。

用友的发展经历了财务软件的1.0时代,以ERP企业管理软件为代表的2.0时代,今天用友已经进入到了服务企业互联网化为战略方向的社会化商业平台的3.0时代。

王文京认为,用友的3.0时代有几大特征:用友的核心业务,从企业软件向软件、云服务和金融服务扩展;用友的服务领域,从以服务企业内部为主向服务企业间、企业和最终客户间以及企业的全体员工方向扩展;用友的服务层次,也从企业的管理服务扩展到企业的运营服务。

他表示,这同时也是优普发展的3.0时代,超客与优普合并而成的全新优普,将继续坚持面向为中型企业客户服务,结合U8+的软件业务基础和超客的云服务业务基础,同时对接集团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打造了面向中型企业客户的社会化商业平台。支持企业构建互联网生态

用友优普社会化商业平台,在企业管理、交易和运营三个层面为企业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软件、云服务、互联网金融方案。

用友优普社会化商业平台包含由用友优普自身提供的软件U8+、超客云服务、优普PaaS平台及Open API产业链生态平台、优普DaaS数据服务平台及用友集团旗下畅捷支付、友金所、电子发票事业部等提供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企业互联网经营管理平台U8+,已经升级到了V12.5版本。U8+V12.5与包含企业空间、超客营销、电子商务3U产品(U订货、U商城、U易联)在内的超客云服务深度融合应用,成为用友优普社会化商业平台的核心,为企业实现管理、交易、运营一体化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用友优普PaaS平台、Open API产业链生态平台和DaaS数据服务平台将帮助企业解决第三方数据互联互通问题,实现人、数据、服务深度融合。

场景化与生态化是社会化商业的两个重要特征。场景重构商业,不同场景组合形成生态,构成了完整的社会化商业图谱。用友优普认为,目前成功的企业互联网生态模式中,包含社会化商业的六大关键场景:即社交化营销、社交化客户经营服务、社交化经销商服务、社交化制造协同、社交化全员移动办公、社会化商业大数据服务。

而融合了软件、云服务、互联网金融的用友优普社会化商业平台,完全能够支撑六大关键场景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