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搞好医疗质量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当前,医疗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尤其在基层医院,一些基本设施不够完善,且出现质量管理的松散,面对著这样一个庞大的医疗机构,如何才能使基层医院回归到管理有秩序,正是目前众多医院面临的重大难题,为此,要从根本上狠抓医院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关键,要坚决抵制医院医药补医的暗箱操作,让有乘之机化为乌有,我们要从基层医院的收费、检验器材、使用过程中的损失维修及保管方面、试剂质量、标本验收、空间大小、员工的素质业务学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整理,最终解决好检验科质量管理问题。为此,加强基层医院检验科质量管理是完善医疗设施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基层医院;质量管理;检验科
1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设备投入
在很多时间里,大部分基层医院已经是无人问津,针对一些小的疾病,会第一时间想到去大医院治疗,因为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不齐全,医疗人才流动性很大,大部分都集中在城市医院,从而在城市与乡村的医疗水平上拉开了差距。近年来,在医院中,国家提倡医疗技术人才进基层,可是基层的很多原因,致使人才留不住,就像医院的检验科,有很多的医生在基层,由于设备跟不上,导致无法检测或检测不准,即使有仪器,都是已经退化的落后的,不能派上用场,所以必须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设备投入,这样才能提高基层医院检验科的检验技术。
2药品的质量不合格,参假较多
由于现代国家禁令私人上产药品,但是那些基层的药品来源渠道都会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出售假冒药品,这已经严重危机到基层药品质量安全,尤其是检验科在基层就没有设立,没有一个规范的管理秩序,从而给药品的质量有了参假的可乘之机,由于药物的价格没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基层人们的意识淡薄,就为假药的出售增加了投机的时机,也许大部分的医院都会形成只有不大规模的违反国家药品法,也就是药品检验的松散,最终将导致药品质量越来越差,临床的信任度变差,人们的治疗方向不够明确,而且花费了大量的财力,为了不出现药品质量不被查处来,大部分生产商与医院结成联盟,共同接单,互惠互利,这种趋势会越演越烈。
3标本采取与检验的程序缺失
当我们去医院看病时,看到基层医院的不合理而放弃在城乡就医的想法,这些都会影响到基层医院检验科检验的质量,由于这些医疗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高,对一些检验过程马虎,这将一些错误的信息运用到实践中,会影响到医疗技术的真假性,另外一个原因是基层医疗、医护人员过少,大多数都是临时雇佣的,工作不够认真、仔细、严密,就像检测一个人的身体功能一样,一次不准,反复几次的检测,这对检测医院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且冷藏设备落后。
4医疗空间范围狭小
当前,许多基层医疗机构,没有地方进行检测,也不会有新的医疗器械,诊疗室与检验室合并一起,这将是基层医院无法施展的关键,所以,这正是我们国家对这些地方的投入很少,每一个检验员的素质都不是经过一定考验而来,在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真是难以为继,所以要加大财政经费的投入力度,对基层医疗检测空间扩大,提高其检验水平,改善医疗环境,严格把关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及时在基层就医,也为进城就医的压力减少,从而保障基层医疗事业发展。
5检测医疗人员的业务素质要重视
基层医院的医疗人员都是从外界引进来的,只懂得一点医疗知识,便就可以为患者看病,大多数的知识水平学历不高,没有优秀的人才在这里扎根,这正是号召高层次人才进基层的原因所在,而且有医疗人员看病的表面,不注重内在的发展,从而临床的经验不够,缺少学习态度,这样一来就使医疗人员在基层断裂,要提高基层人员的业务水平,必须将业务学习培训和引进人才紧密结合。
6增强其学术交流的管理机制是关键
目前字基层医院里,普通医生是没有机会去深造的,更何况是医疗学术交流,大部分医生就是靠平日里多年行医经验进行看病,很少有相坐而谈的机会,他们的管理体制落后,一方面不向外发展,故步自封,因循守旧思想严重,另一方面,国家不够重视,对基层医院的人力、财力投入不够,一些经济发展快的城市很少也不愿意与基层医院展开技术、学术交流,从而使基层医院慢慢的走向衰落,所以体制改革已是改变基层医疗机构的关键所在,完善好医疗体制建设,搞好医疗技术交流,增进与其他国家的联谊,是基层医院的检验科发展的必由之路[2]。
7结论
基层医院的检验科质量管理已是制约基层发展的关键,走出去,引进来,强化机制改革,增加财政科研投入,是振兴基层医院医疗的重要手段。文章结合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探讨解决检验科质量问题的方法,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发展基层医疗,针对检验科质量管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
作者:谭丽霞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武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杨运昌.检验科的管理体制必须改革[J].临床检验杂志,2002,19:309.
关键词:门诊药房管理策略
门诊药房是医院对外服务的窗口,其管理水平是医院整体管理能力的直接体现。因此,加强门诊药房的管理,提高其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我们每个药剂人员应尽的职责。为了探索门诊药房管理的有效方法,笔者就门诊药房管理策略,谈谈自己的观点。
1建立门诊药房工作制度
建立处方管理、药品分发查对、品管理及管理、贵重药品管理制度,做到职责明确、工作落实到位,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门诊药房要定期进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做好每日消耗统计,发药窗口坚持处方调配、发放制度,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2加强硬件建设,做好药品的储存和信息管理
门诊药房是药品集散的重地,药品的存放条件、存放方式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门诊药房要安装空调和密集药柜,药品全部分类上柜保存,要通风性能良好,保存温度适宜,这样才能保证药品的存放质量。
当今是信息化管理时代,实行医院微机联网,可以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患者就诊,医师开出处方,划价收费后,配药信息由药房打印出来,药剂人员凭打印票配药,核对发药时,同时核对打印小票,一并与药品发出,使患者几乎达到零等候。药品的名称、数量、价格也可以让患者一票在手了然于心。有条件的门诊药房可用计算机建立门诊患者电子药历,电子药历克服了手写药历的诸多缺点,患者药历录入系统应设置与门诊收费或药房发药系统链接,并能自动从中采集患者姓名、性别、处方药物等的信息,从而减少药历编写时输入的数据量,大大提高药历编写的速度与准确性。
3加强培训学习,提高药剂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由于新药的不断出现,用药日趋复杂,药物联用增多,今后药剂人员工作的内容不仅是发放药品,更重要的是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这就要求药剂人员要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与安全用药知识,才能协助医生合理使用各种药物。因此,医院要加强药剂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经常组织药剂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组织业务考试,医院药剂科要订阅药学杂志,掌握药学信息,要选派有经验的药师到门诊药房,长期地搞好“传、帮、带、教”,从而达到提高门诊药房人员专业水平的目的。
4加强服务质量的管理
门诊药房面对的是取药患者,要求药剂人员收到处方后要严格执行“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规格、数量、标签;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详细检查处方的各项内容是否完整,检查药物的剂型、规格、剂量是否正确、有无超量及配伍禁忌。如有不符合规定的要与医师联系更正。在调配时认真仔细、反复核对,实行双人复核制,复核正确后方可发给患者,发药时要细心交待用法用量,同时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对患者进行特别交待,从而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以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5加强药品质量的管理
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门诊药房药品管理好了,就能避免伪劣假冒药品流向患者。因此,要加强药品的质量管理。
5.1加强药品效期的管理
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临床需要合理编制采购计划,遵循“少进勤进”的原则,尽量缩短药品周转期,以免积压或缺货。
在验收时检查效期,要与原剩余药品效期比较,近效期者放外侧,做到近效期的药品先用,先生产的药品先用。
建立药品有效期的专项自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情况,一般在到期前三个半月及时上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过期的可能性以及由此而造成的浪费。
5.2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
5.3加强处方的管理
处方管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医院要成立处方管理质控小组,定期检查分析处方,处方质控时发现不合格处方,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通过处方质控,使处方书写质量保持良好的状态。
5.4加强药品的经济管理
要搞好日处方统计工作,每天下午下班前将微机统计金额与处方统计金额进行核对,记入账册。
要在每月末对药品进行盘点,上报科室,将药品流失、损耗降到最低程度。
6搞好四个做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药剂人员在与患者接触中,要搞好四个做到。一是认真。二是热情。三是一丝不苟。四是耐心解释。
7开展药学信息服务,保证用药的合理性
药剂人员要经常收集并整理国内外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经验总结等药学信息,针对药物治疗工作中所遇到实际问题,提供药学信息服务。通过开展用药咨询、提供药学信息服务,可以促进医药合作,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总之,医院门诊药房只有增强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才能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规范书写护理记录,提高护理质量等措施。结论 针对急诊科发生护理纠纷的潜在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纠纷 潜在因素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1-0111-02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急诊科又因接治的患者为突发性的急、危、重症患者,成为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好发地。因此,在工作中如何做好防范,杜绝护理纠纷发生是当前急诊科护理工作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
1.护理纠纷发生的潜在因素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缺乏责任心,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护理人员缺乏法律知识,危机意识淡薄,个别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严谨,缺乏慎独精神。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操作常规,甚至违反操作规程,不遵守制度、不履行职责、、不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不严格按无菌操作规程,擅自让家属做护理工作,造成渎职现象引发纠纷,成为患者投诉的理由。
1.2 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患者对就医环境、医疗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护士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服务态度欠佳,这就难免陷入纠纷之中。患者和家属怀着焦急和期盼的心情来到医院,希望医护人员技术高超,尽快解除痛苦。但医学发展有局限性,医务人员水平也有差异性,医务人员对患者服务不够周到,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和困难不能热心、耐心进行解答和帮助,易造成患者及家属不理解,从而引发护理纠纷。
1.3 护理质量管理力度不够,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 急诊病人流量不稳定,随机性大,可控性小,在病人集中时很容易造成工作忙乱,质量管理常被繁忙的业务所取代,导致部分护理工作不到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不到位。有的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当工作繁忙,尤其是在抢救患者时,往往着重于积极采取抢救措施,而对护理记录的及时性、严肃性、全面性却不注意或不够重视,应付了事,涂改较多,甚至出现医嘱时间与护理执行时间存在差异等情况,患者及家属不满,甚至造成护理差错事故。
2.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2.1 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护士不但有高度的责任心,高水平的技术与高质量的护理,更应有法律方面的知识,以起到自我保护作用,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语言要慎重、冷静。按照急诊科护理特点细化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搞好护理知识学习和护士操作技能培训,熟悉重点疾病抢救程序,掌握各种急救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同时,利用护理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和处理护患关系的技巧,使所有护士认清服务态度在急诊科工作中的重要性。工作中要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一旦发生工作失误,要懂得用法律手段,从容不迫、有理有节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把不良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1]。
2.2 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在急诊接待中,热情接待病人,态度诚恳、语言文明。要求护士仪表端庄,使用礼貌用语,避免使用生、冷、硬的语言。每一位护士都应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语言艺术,用通俗、清晰、符合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健康卫生宣教,认真倾听患者的意见,向患者解释一定要详细具体。因此,通过有效的沟通,给患者更多的关爱,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其心理活动,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措施,使患者心情舒畅,配合治疗护理,早日康复。
2.3 加强护理管理,规范书写护理记录,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的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服务意识、自觉的慎独工作精神和技术操作能力,从而避免一些因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差错事故发生。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有病情变化时要记录全面,保证护理记录内容真实、可靠;同时护理记录必须规范、清晰、详细;科室护士长必须做到每天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把护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有计划的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急救知识,经常组织急救技术培训,尤其是最常见的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电击除颤等,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定期选派医护人员外出学习新的急救知识和技术,不断拓宽急救业务,提高急救护理水平。
【关键词】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医院感染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43-01
1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院内感染
通过加强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在供应室的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物品、消毒物品、无菌物品存放柜表面、工作人员手、空气进行抽样监测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供应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医疗效果。为了防止医院感染,为临床科室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管理,采取各项措施,现将供应室就如何协助搞好院内感染工作分析如下:
1.1医院领导的重视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是供应室工作的根本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立,由分管院长任组长,各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专人负责院内感染管理及供应室消毒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每月由科室院感员,对供应室的无菌物品、消毒物品、工作人员手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查找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使供应室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消毒工作质量,控制了院内感染。重视在职教育,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理论学习,定期组织理论与技术操作考核等,来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技巧,积极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精神,满足临床医疗护理的需求。
1.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2.1加强供应室各区域管理和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供应室环境清洁,内部划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通风采光良好,墙壁、天花板光洁无缝隙,地面光滑,有排水道,便于洗刷消毒。设回收间、洗涤间、清洁物品包装间、敷料间、消毒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办公室,布局符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污染路线与清洁路线不交叉,不逆行,同时在供应室各区域内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以便掌握消毒工作环境中的各项操作规程,使各区域责任明确,保证了消毒工作质量。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再生物品由回收到发放形成一条链索式循环,每一环节紧紧相扣,相互把关,所以供应室人员必须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认真执行工作流程中的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做到供应的物品能满足临床需要和绝对无菌,确保医疗安全。
1.2.2严格物品回收:回收的医疗器械其性能是否达标,是保证医疗器械质量的关键。因此,回收后必须当面与去污区人员查对物品、器械的名称、数量、规格及器械有无破损。
1.2.3重视清洗质量关:器械清洗是供应室工作的重要环节,国外供应室有一至理名言:“清洁可以不灭菌,但是灭菌绝对不能不清洁”,充分体现洗涤彻底的重要性【1】。首先根据回收器械污染程度、器械的类别、有无管腔、轴节等进行分类,严格执行冲洗含酶洗涤剂浸泡超声机洗涤常水漂洗漂洗上油保养干燥柜烘干检查洗涤质量按要求配备各类无菌包,达到程序化、科学化。
1.2.4严把包装质量关:各类物品在包装前认真检查,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并注明品名、灭菌日期、灭菌有效期、责任人等,使包装包松紧适度,规格齐全,数量准确,尺寸规范。
1.2.5正确的灭菌方法:灭菌器应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灭菌过程中坚守工作岗位,正确掌握灭菌器操作规程及检测手段,注重灭菌的三大要素:灭菌温度、时间、饱和蒸汽。每日灭菌前对灭菌器进行常规检查和卫生清洁,管道内的冷凝水排完后方可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物品手感干燥,灭菌合格率应达到100%。
1.2.6加强灭菌后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合格的灭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有效期、合格标志,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记录灭菌物品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灭菌日期与操作者等,并归档备查。灭菌后物品应放入无菌间的柜内,并按有效日期的先后顺序分类固定放置。对发出去的物品,不论是否使用,均视为污染物品,应重新灭菌,不应再进入无菌间存储。
1.3 灭菌及灭菌后物品的贮存
供应室空气消毒:医院感染多为呼吸道疾病,空气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要控制空气中的细菌量,减少病原菌借助空气传播,用紫外线照射消毒空气,因医疗用品通常需要消毒、灭菌,严把消毒关是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环节,医疗用品的性质、规格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对油剂,应选用干热灭菌,对不能耐热、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原则上能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首选高压灭菌,它具有高效、快速、方便、安全等优点,但是高压灭菌不能替代浸泡和洗涤质量。灭菌后物品贮存:无菌区作为贮存和提供无菌物品的场所,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区域,无菌区采取封闭式管理,由无菌物品发放人员负责,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灭菌后物品放入无菌柜前逐件清点,合格者分类按灭菌日期或有效期顺序发放。
1.4 加强供应室消毒灭菌的质量监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
为了保证消毒灭菌的质量控制,对消毒灭菌物品处理过程中的环境、灭菌设备、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
1.4.1对压力蒸汽灭菌监测:每锅次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每包进行,预真空灭菌器每晨第一锅进行B-D试验;生物监测每周进行一次。
1.4.2空气、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培养:每月常规进行1次,要求做到空气培养细菌菌落总数≤4cfu/m3;操作台、工作人员手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2 严格管理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2.1 通过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即科室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细菌培养1次,要求包装间、无菌物品间空气菌落≤4cfu/m3,物体表面菌落≤4cfu/m3【2】,对无菌物品每月随机抽样培养1次,结果表明,合格率为100%,如灭菌包外用3M指示胶带,包内中央用化学批示卡辨别是否灭菌合格,每天早上对预真空压力灭菌器作B-D试验,检测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情况,如化学指示剂变色不全,及时分析查明原因,使监测效果准确,以达到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2.2提高供应室护士业务素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要求工作人员每月由主管护师或护师讲课1次,理论考试和晨间提问等,严格遵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各项操作规程,并列入年度重点考核内容,从而增强了规范化操作的自觉性,同时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在接触易挥发化学制剂时,戴好防护口罩、帽子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严格遵守七步洗手法。合理的管理制度,严格的管理措施及专职人员的目标监控和科室的自查自评,促进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监控转变,达到自我约束,降低医院感染率的目的,真正体现了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全过程中护理管理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2.3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采取定期组织学习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院内感染知识及消毒技术知识学习,对新进人员,加强消毒技术知识的培训。
3 重视与临床科室沟通,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消毒供应室的服务对象是临床一线科室,因此采取各种方法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及时有效。重视与临床的沟通包括以下几方面:
(1)每月发放“供应室征求意见表”到临床科室,了解临床科室对供应物品的意见和建议。(3)建立沟通协调记录本,关注科室的合理要求,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在晨会上点评,提出整改措施,及时反馈。(3)给全院护理人员上课,了解待灭菌包的要求;各种物品的消毒、灭菌前的处理;各种消毒包和布类包装的规格要求;下收下送的时间;供应室借物须知,通报新设备、新业务、新技术,便于大家相互配合,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通过上述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我院消毒供应室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各项监测均达标,合格率100%,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有效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管理 体会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微粒的危害和病理标本的准确性等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危[1]前言。因此如何使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集约化管理,确保医院复用器械、器具的清洗灭菌供应质量,值得思考。
我院为一家县级二甲医院,经过了多年努力,医院规模日益扩大,床位数量以及开展的技术也得到发展,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迫在眉睫,我院于2010年4月一座新的现代化整体供应室落成并投入使用。在投入使用的1年多时间,本人对整体供应室的使用管理工作,略有感触,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布局等硬件管理
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卫生行业标准等进行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设施、设备到位,为制定和完善的更合理的一条龙工作流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
按照科室所配备的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职责、操作规程、质量标准。
规范护理行为,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做好规范化管理,这是管理工作的前提。
3 重视各级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2]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根据目前工作量及各岗位需求,现有各级人员19人,其中护理人员和工人各占一定的比例,各级人员专业水平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要做好各级人员的培训。
3.1护士长在专业上必须处于领先,护士长通过外出学习、学术交流,查阅资料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把本专业新技术、新动态信息传达给科室人员,提高科室整体水平。
3.2工人是现代消毒供应中心不可少的一群人员,通过媒体教学,学习专业术语和基本知识及现场指导、讲解,对工人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基本掌握对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隔离、包装、运送、设备的操作等知识,有助于护士的工作完成[3]。
3.3对各级护理人员制定在职培训计划,通过系统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确保工作质量。
4 加强信息化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无菌医疗器材供应单位,其工作质量在医院质量管理中占重要地位。信息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的运用确保了对物品处理的流程中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要熟练掌握操作系统,提高了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效率与各级的质量管理效率[4]。
5 重视设备管理
随着医院的发展,大量先进的消毒供应中心设备不断进入医院,这些设备的引进给我们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就是怎样才能保证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发挥应有的效能,如何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5]。
5.1设备操作人员对知识的需求增加,加强操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责任心,重视对设备的维护、管理、使用,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
5.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科学管理。
5.3开展日常维护工作,设立维护使用记录本,对每天日常维护进行记录,保证机器正常运转。
5.4维修人员定期维护,做好预防性维护,消毒供应中心设备多,对设备的维护及维修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中起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只有对设备进行科学化管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和维修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好预防性工作,才能降低设备故障,充分发挥设备作用,才能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6 科室间人员协调
供应室物品流动性大,仪器设备多,为了使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搞好相关科室的协调沟通工作,如设备科、总务科、院内感染科、水电班、维修组等,及时得到相关科室协助才能确保水电、蒸汽及各种使用机器的正常运行,以保障日常及应急时所用。
7 应具备团队精神
消毒供应室有较强的区域划分,一环扣一环,前一个岗位工作为下一个岗位工作做准备,因此,应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才能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保证工作质量。
8 小结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和管理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工作,影响病人的安全,其工作质量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运作1年多来,注重环节管理,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对临床征求意见满意度由90%上升到98%以上,因此,通过科学管理消毒供应室,改变服务意识,通过对临床科室的优质服务从而完成对病人的优质服务,为防止病人医源性感染保驾护航。
参 考 文 献
[1]李六亿,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序言.
[2]蒋凤萍.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化管理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1年4月第4卷第4B期:39.
[3]曾俊,任辉,魏静蓉,等.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5,2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