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工作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学诊断;制度改进;校企合作;影响
0 引言
目前一些中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有利于企业资源与高校资源的有效结合利用,企业参与学生的培养,在学生毕业后还可以招收优秀毕业生,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企业间优势互补的合作行为。但是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一些中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却遇到了瓶颈,暴露出来一些问题,加强教学工作的诊断与制度改进被更多的关注,以为校企合作注入新的血液,同时也是巩固中高职院校教育水平的重大举措。
1 加强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意义
我国提倡以教育为本,加快发展现代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教学工作事关人才的培养,而且目前一些中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虽然推动了人才的质量培养,但是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存在的问题也日渐暴露,这使得加强教学工作诊断与制度改进成了促进校企合作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推进教学工作诊断对当前校企合作模式的教学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教学工作诊断中发现的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不健全 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对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的职责和权利缺少明文规定,只是指出了一些规范性的建议,一些支持校企合作模式的地区虽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落实力度很低,大多只是在空喊口号没有实施,而且规定的也比较模糊,没有对参加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些优惠措施,使企业在参与中没有确切的参照规章同时也没有积极性。
2.2 院校教学模式较局限 目前我国缺乏高技能高技术人才,纵观各地的招聘现场,一些高技术性的岗位前寥寥数人,究其原因是一些中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企业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了解。在课程教育上重理论轻实践,学科划分明显,基础与专业课程都只是进行理论的传授,没有针对实际工作中的岗位进行深入教学,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缺少方案和措施。
2.3 校企合作发展不够平衡 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市的学校好于地州市的学校,工科类学校好于文科类学校,工程类专业好于管理类专业,另外,校企合作的地方特色、专业特色也体现不够等。现阶段而言校企合作中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加强学校的教学工作诊断与制度改进作为推动校企合作新发展的路径,下面我们从教学工作诊断和制度改进这两个大的方面来着手进行改进的影响分析。
3 改进措施及其对校企合作的影响
3.1 进行教学工作诊断及其对校企合作的影响 对教学工作进行诊断,可以发现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缺乏对企业所需人才的定位与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对于此诊断,高校可以与企业进行沟通安排一些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岗位需求参与,让教师通过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技能,给企业价值的创造献力,同时教师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以及此岗位技能要求。回到院校中,教师可以将自己了解的企业岗位的需求与学校专业课程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技能传授,以企业需求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这样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可以很快的进入企业工作,不仅节省了企业的培训环节,也有利于推进企业与院校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学校可以向企业输送老师进行参与和实践,同样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专业的技术人员担任外聘教师,企业的技术人员具备良好的实践经验和技能,聘请他们来院校授课兼职,将企业的工作模式、理念以及工作流程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教育十分有利。
3.2 制度的改进及对校企合作教学的影响 国家加强对校企合作的法规、规章、制度的完善,鼓励企业参与院校合作,地方出台优惠措施调动企业参与院校合作的积极性。如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少。可以建立一些组织或者协会作为企业与院校的平台,让其在这个平台中了解彼此然后建立合作关系。
3.3 创新校企合作思路,扎实推进校企合作的开展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应该作为中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要素,而不是一个局部的措施。校企合作中虽然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有的也不完全是学校自身的问题。针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创新校企合作思路。学校把开展校企合作作为中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主动寻求合作伙伴,以合作谋发展。
4 结语
校企合作办学是培养适应性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进行教学工作诊断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制度改进以更好的推动校企合作的新发展。国家应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同时高职院校也要主动与企业保持联系,共建良好长期的合作关系,让企业参与到教育实践改革当中,使校企合作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促进双赢局面的形成,推动教育事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湘,文益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10月.
[2]李澎林.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耦合模式研究――兼论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第三期.
[3]蔡春红.基于价值导向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27期.
关键词:教学 学风 督查
教风学风建设是评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对教师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评价。加强对教风学风督查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加强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校院(系、部)两级教风、学风督导体系,提高督导工作质量和水平,更有效地发挥督教、督学和督管的作用,高校都特制定了相关的教风学风督查工作规定。笔者作为医学院校学生管理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长期从事学风督查工作,结合所在学校教风学风督查工作的实践,提出高校在开展教风学风督查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教风学风督查工作的总体原则
由于教风学风建设是评估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对教师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评价。因此,教风学风督查工作必须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为指针,以国家高等教育法、教师法、学生管理规定为依据,以高校的有关制度为准则,明确工作思路,界定督查内容,实施督查工作。
目前,高校的教风学风督查主要是在学校主管教学领导下进行工作,具体执行由教务部门负责,对教风学风情况进行督查,并指导院、系、部教风学风建设工作,为学校建立优良的教风学风发挥督促、检查、评价、咨询、参谋、协助作用。同时,为把教风学风督查落实到实处,各教学院、系、部相应有一名领导分工主抓教学督查(督导)工作。
2、教风学风督查工作的职责范围
根据目前高校教风学风督查的情况来看,其主要职责是: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提高认识水平和执行政策的水平;按照职责范围,制定工作细则和年度工作计划;对院、系、部教风学风建设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实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成效的督查;按照学校校历,每单周进行一次督查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工作小结,每年向学校作一次工作汇报;督查组正副组长应邀列席学院有关教学工作会议,并把贯彻学院有关会议精神及文件、决定等列入督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使督查工作与学院整体工作协调同步。
3、教风学风督查工作的职责范围
由于各个学校的专业设置不同,目前,一般高校对教风学风督查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以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制定的教学管理文件为依据,督查、评价处、院、系、部贯彻执行情况,规范管理过程,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并及时反馈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教研室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状况和完成教学工作质量进行评价;对教师履行职责,严守教学纪律,从严执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和教师工作条件状况进行调研评价;以学校有关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为依据,督查、评价处、院、系、部贯彻执行情况,强化管理过程,使之经常化、制度化,并及时反馈年级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年级管理状况,各项学习活动开展情况和学生学习生活条件进行调研分析、评价;对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刻苦学习,努力完成学业,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等情况进行调研评价。
4、教风学风督查工作的具体要求
教风学风督查必须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的思想基础上进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运行机制。学校督查组通过督查对各处、院、系、部正常工作状况和完成年度教风学风督查工作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学校督查组对教师的教风评价,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学风的测评,作为学生学期综合测评考核的重要内容。
学校督查应按照教学进度,制定督查计划,在单周进行督查活动时,应深入到院内各教学环节,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督查调研,方式方法应灵活多样,便于教师、学生接受。在工作中,注意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提高督查效果,每月召开一次小组工作会议,汇总情况,向职能部门反馈。
学校督查组在进行督查时,应认真填写督查记录,力求做到内容科学合理,真实准确,并及时向有关处、院、系、部转达意见和建议,并写出专题调研报告,为学院教风学风建设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在校报上开辟教风学风论坛,定期编写简报,做到报道及时,重点突出,指导性强。
5、教风学风督查的组织建设
教风学风督查是一项政策性、学术性较强的工作,督查组成员应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有关政策、法规,学习高教管理知识和学院的有关文件。坚持自学和每月一次集中学习的制度,不断总结经验,更新观念,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督查组应密切同师生联系,深入教师和学生之中,倾听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督查组成员应自觉接受师生的监督,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责任心和工作自律性。
参考文献:
[1]周清明.中国高校学分制研究――弹性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
[2]刘昕.学分制与大学生教育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7.
[3]黄宇.广西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近年来,我省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渐提高、办学模式趋于多样,引进了一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促进了学校的能力建设。同时也应当看到,我省中外合作办学必须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提升合作层次,强化监督管理,提高质量水平。为加快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更好地为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现就扎实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中外合作办学的地位和作用
1.国际合作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劳动力市场,促进了人们对优质教育产品需求的显著增长,提出了学术和专业资格的国际间流通或互认的要求,促进了无边界、跨国界的教育服务和产品的跨境流动。国际合作教育已经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潮流。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把握国内国外教育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现状,将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国际合作教育的重点,扎实加以推进。
2.中外合作办学是*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中外合作办学,是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推进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型工业化国家发展的经验启示。各地、各校要从“以国际化推进现代化”和“全面达小康、建设新*”的高度,提高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认识。
3.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有效引进和吸收世界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优化学科专业、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有利于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各类人才。除未对外开放的教育领域外,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要以加强能力建设为导向,积极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之路。
二、进一步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思路与目标
4.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思路。中外合作办学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教育强省为目标,以能力建设为导向,以培养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根本任务。按照“积极稳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方针,合理确定和调整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布局和结构,逐步建立起主体多元、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具有时代特征和鲜明*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格局。
5.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我省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总的目标是:每一所高等学校要与国外至少一所同层次的优质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高等教育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教育思想和办学观念有新提高,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有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有新创新。研究生教育形成能与国外一流名校共同培养人才的制度和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走产学结合道路,在培养社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能力方面有显著提高。普通高中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上有新的探索和创新,在外语、双语教学水平上有显著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上达到企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毕业生海外实习、就业和留学深造渠道得到大力拓展。非学历教育以满足社会就业、岗位技能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主要目标,对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与发展的贡献力显著提升。
三、坚持能力建设的政策导向
6.坚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既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特征,也是办学成功的基本保障。优质外国教育资源指:境外知名院校;具有优势学科专业的院校;具有显著特色学科专业的院校;在教学思想、办学理念、教学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管理等方面具有先进性的院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学,必须坚持同层次合作的原则。校际国际交流、学分互认项目不属于中外合作办学范畴。
7.明确合作办学的范围。鼓励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允许在高中阶段和幼儿教育阶段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探索。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鼓励高等教育机构与国外知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高等学历教育机构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以学历教育项目为主。
8.鼓励合作办学的重点学科专业。适应新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定位与特色,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外语、金融、医学以及国际商务、软件外包服务、国际法律等方面的学科专业。鼓励探索跨学科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不得在军事、警察、政治等特殊性质学科专业领域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从严限制外国教育机构在境内已举办多个同类合作办学项目以及拟办专业在境内较为集中的项目。同一外方机构在我省的合作院校不宜超过2所,相同合作专业不宜超过2个。为保证合作双方在教学与管理上的精力投入,原则上中方1个专业只与1个外方开展合作。
四、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9.加强合作项目专业建设。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重点学科、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纳入国家、省和学校重点学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整体规划。通过五年左右的建设,我省要在高校品牌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的框架下,创建50个省级中外合作办学品牌特色专业和150门省级精品课程,并建成一批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品牌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的中期评估工作,对未按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要求办学或未达预期效果的,应停止该项目的实施;对连续两年未能开展正常招生的项目将予以取消。
10.加强课程标准的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士学位以上学历学位教育的,其共同制订的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应当不低于外国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的标准和学术要求。采用跨国分段办学模式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境内教学实施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适当允许与国外合作机构共享网络辅助教学,使学生融入国际化的教学氛围。允许自然科学、工程科学领域专业全部或部分采用外方机构的课程和教材;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专业的课程和教材,经学校组织审查通过后也可以全部或部分采用。除中国文化等特殊课程外,允许其他全部课程使用外国语组织教学。鼓励中外教师共同开发、开设课程,大力推进课程的本土化建设。
1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用跨国分段办学模式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外国教育机构教师在境内施教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以外国教育机构名义在国际上招聘的教师,其资质水平应当获得外国教育机构和中国教育机构的认可。世界一流大学来*开展合作办学的,其外籍教师或行政管理人员可享受中国政府聘用相关国际文教专家同等待遇。以合作办学为依托,加强中方教师的境外培训和素质能力提升。加大*政府留学奖学金、省教育厅教师境外培训计划等项目对参与合作办学项目中方教师境外培训资助的范围和力度。逐步使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中方教师都有在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
12.加强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强化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建设。鼓励开设实践、实习课程。鼓励引进与外方有合作关系的跨国企业优质资源进行产学研合作。鼓励引进外方强势学科、优秀科研人员、先进仪器设备和管理经验,与中方共建科研机构和实习实训基地。
五、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领导和管理
13.加强招生工作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纳入国家下达的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在学校年度招生规模内按照专业招生目录分列执行,并满足同地区同批次录取的要求。专业名称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学制与办学形式必须明确。严格执行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简章、招生广告报备制度。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招生广告必须经省教育厅审核,并报审批机构备案。
14.加强教育质量管理。省教育厅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依法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年检,并将结果(包括招收学生、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质量、基本教学条件和财务状况等基本情况)向社会公布。加强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机制。各校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督、评估机制。
15.加强颁发证书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实施学历学位教育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实施非学历教育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培训证书或者结业证书。颁发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证书的,应当与该教育机构在其所属国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相同,并在该国获得承认。禁止举办学历教育的中外双方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层次、类别不同的现象,禁止非学历教育机构或项目颁发国外学历学位证书的现象,禁止外国合作办学者颁发第三国学历学位证书的现象。
16.加强收费和财务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应当严格执行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及时到物价管理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登记手续。收费项目和标准必须按规定在一定范围公示,并在招生简章中标明所有学习费用,包括国外部分的学习费用。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中外合作项目收取的费用应当纳入学校财务统一核算,集中管理,并主要用于合作办学的各项开支,不得对学费直接分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要严格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一、扎实推进“三城同创”等各项考评工作
现阶段,我市正力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校要继续根据《关于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对照学校实际情况,针对实际工作的重点与薄弱点,强化各项工作的管理与落实,及时收集、归档各项工作的软件材料。积极配合市委文明办落实好一年一度的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各小学要按照市委文明办关于市乡村(社区)少年宫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努力创设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推进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在开展活动常态化,不断丰富未成年人的课余文化生活。
积极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各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橱窗、校刊简报、LED显示屏等宣传媒体,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要开辟“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宣传专栏,宣传环保知识;并将环境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地方课程,保证每学年12课时以上。具体要求详见《关于加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工作的通知》(融教[2013]80号)
各校要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努力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文明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合格)校等评选推荐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积极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形成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中国梦”的主题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关工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大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老少共筑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
围绕“三个倡导”基本内容,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通过日行一善、洒扫应对、认星争优等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不断规范道德讲堂的建设,充分利用道德讲堂、乡村(城市)少年宫等阵地,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
以传统节日(纪念日)、书香校园、校园文化节等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发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育人的实效。结合“三城同创”工作,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和生态文明教育,努力形成“三爱”(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和“三节”(节粮、节水、节电)活动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的“三结合”教育体系,畅通家校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发挥各级关工委职能,举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规范和落实家长学校及家访制度,推进网络家长学校建设,促进学校与家庭在对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相互认同、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三、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快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建设进度,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依托中心力量,加大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培训力度,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心理通识远程培训,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研讨活动、送教下乡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加强对各校规范建设心理咨询室的指导工作,各校要经常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档案,努力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四、特别关注未成年人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
致力于打造快乐校园,提高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群体孩子的关注度,让这些孩子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特别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要更加细致,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进一步完善特殊学生群体建档制度,建立特殊学生帮扶专档,开展关爱活动,通过建立保障机制,关注特殊学生的成长。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将继续与市慈善总会、市政协密切配合,争取更多的社会关爱,广泛深入开展助学工作,促进我市教育和谐发展。
五、深入开展法制法纪教育
扎实开展中小学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落实好《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中涉及到的法制教育内容,要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合理安排专门课时用于法制教育。要保证现有课程教授和渗透法制教育内容的时间,不得挤占、减少法制教育应当占用的课时时间。
以法治教育为切入点,全面统筹安排中小学学生的安全、环境保护、道路交通安全、消防、禁毒、国防、知识产权等专题教育,在各专题教育中融入相关的法律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有计划、目的地组织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模拟法庭、绘画比赛、演讲比赛、法治征文、观看法制电影等法制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或者联系旁听法庭庭审等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违法犯罪的不良后果,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日常矛盾和纠纷。在全国法制宣传日期间,要举办学生参与的法制宣传月或者法制宣传周活动。
六、实施“幸福教育”
以“温馨班级”建设为切入点,从孩子的需求和快乐出发,优化班级自然和人文环境,使班级充满生命情怀,成为幸福的小集体。按照红十字会的有关要求,组织开展生命教育,倡导“生命化教育”过程,加强对学生“即时、即事”的发展性指导,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惜、对梦想的追求,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体验幸福成长、奠定一生幸福的过程。
七、完善实践育人机制
组织青少年开展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爱心公益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促进学生实践活动的多元化。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策划多种内容、不同时长和路线的社会实践方案;完善学生实践活动安全机制,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将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关键词:大学教师 教师文化 师德 工会
教育之本在教师,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始终是教育事业的根本和关键问题。在教育部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师德建设的"自律"与"他律"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查处学术不端行为"。高校教师师德问题是近年来伦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综观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师德的内涵及规范,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意义,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对于大学文化对师德的影响作用研究较少,给出的对策又往往缺乏操作性,文本以工会实际工作为出发点,探讨工会对师德建设的作用,以大学教师文化构建为切入点,通过工会工作,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一、大学教师文化的概念
1.大学教师
大学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文化传承、融合之地,同样,大学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是大学文化和精神的彰显者和创造者。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对大学教师对于大学的重要性做了精辟的诠释。
大学教师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群体,虽然在价值信仰、专业技能等外显特征上有差异,但具有一些核心的群体特征,如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丰富的知识经验,是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有独立的思想观点、较强的逻辑抽象能力,主体意识突出,不愿接受约束,具有强烈自尊心和进取心,不喜欢僵化的制度管理,喜欢民主管理方式。针对大学教师这一特殊群体,对其进行管理、引导,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以服务、间接影响等的隐性方式开展工作,通过刚性的制度管理模式来控制教师,很难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2.大学教师文化
大学教师文化是指处于一定的大学文化氛围中的大学教师在长期的职业行为过程中不断汲取社会道德和其他文化因素的营养,经过积淀、整合和提炼而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是教师精神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反映大学教师的精神信念、价值取向、学术风范和职业道德①。从大学教师文化形成的动力结构来看,一方面来自于社会外部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宏观上看,校园生态脱离不了整个社会气候的影响,另一方面,大学教师文化也是教师对多元文化价值进行内部选择的结果,教师群体对职业意识、社会角色、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认同和选择,是一个群体作用的过程,从微观角度,通过内部社会支持能产生不同于"社会气候"的"微观气候"。大学教师文化一旦形成,它将调节教师的职业行为,决定着教师群体的职业人格和精神境界的高度。对大学教师文化进行培育和引导,有利于凝聚大学教师的心灵、提升职业道德水准、激发教师教学科研热情、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
二、大学教师文化与师德建设的关系
1.师德的内涵及现状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所好的大学必然需要一支政治坚定、学术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成长稳定的阶段,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外,对教师人格接纳程度也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能力,而且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根本需要。
师德,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及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关于师德的内涵,大多数学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即"学高为师--师德之基,身正为范--师德之本,热爱学生--师德之魂"②。可以从敬业、师表、育人三个维度来理解师德的三个层次,或对师德进行评价。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高校处于思想文化碰撞的最前沿,教师职业道德面临多方面冲突,表现在: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信仰意识淡薄、终极关怀缺失;经济效益成为衡量成功的主要标准。虽然大部分高校教师能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适应社会、学校、学生的需求,但也经常出现师德失范的现象,比如缺乏敬业精神,心态浮躁,照本宣科,教学信息量小,只注重投入产出高的应用研究,忽视基础研究;只注重可以晋升职称的科研,忽视教学环节,形成"一流教师忙科研,二流教师忙教研,三流教师忙教学"的功利型"道德失范";师表意识淡薄,只教书不育人,仪表不整,缺乏仁爱,信口开河,把课堂当做个人发牢骚的场所。
2.大学教师文化对师德的促进作用
社会转型期,师德建设受到多方面冲击,高校把师德建设放到了学校建设的重要位置,尤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领导重视,专人负责,把师德建设列入日常教育中。在学习教育上,组织了一系列规范学习,出版了师德读本,开展师德培训,这些指导性思想教育的师德建设活动,虽取到一定作用,但收效并不明显,对于高知识群体,职业道德的社会化,更多的是批判吸收和内化,正面的宣讲易受到排斥,其实,并非正面认知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正确不真实,而是在道德宣讲的一开始就受到教师的意识的抵触,这让很多师德建设活动流于形式。在制度建设上,很多高校出台师德公约与师德规范,建立师德评价、考核体系,表彰师德典范。通过制度建设,能对师德失范进行惩戒,但对于道德的量化考核是很难操作的,能防范比较明显的失范行为,却很难在思想层面对师德典范行为作出激励,并不能转化为教师个体自发的坚定的师德信念。究其原因,师德作为一种道德现象,道德的形成有着自身的规律,除了组织学习、制度建设等道德"他律"外,道德还有"自律"的一面,师德建设还应提供"自律"的土壤,大学教师文化就是这片沃土,只有当大学教师内心认同、内化吸收,思想上接受师德规范,自觉产生道德行为,也只有建立在这种"自律"基础之上的师德信念才是坚定的。
三、工会在师德建设上的作用
对于促进高校教师的道德自律,与党政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相配合,系统化构建大学教师文化环境,解决新形势下师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推动师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工会有着自身的责任和优势。对工会在构建大学文化、师德建设的作用认识,有利于突破工会及工会干部对工会在这些方面的"无关论"、"无能论"、"无为论"等消极认识,恰好相反,工会在这些方面更有责任和优势,表现在:
(1)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是高校工会的责任,《工会法》要求,工会必须"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可见,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履行工会职能的要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界,都应当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把道德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
(2)开展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是高校工会的优势,高校工会是群众组织,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主体是教职工,会员网络覆盖学校的各个层面,这为开展群众性师德建设活动提供了活动空间、组织保证和群众基础。
(3)工会工作的广泛性与师德建设的系统化要求,高校工会有维护、参与、建设和教育四项职能,其核心是教职工的权益,工作范围也如同会员的广泛性一样,只要涉及教职工权益,工会都有涉及,工作方式、工作范围和性质上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契合了师德建设系统化的要求,师德不同于一般职业道德,大学既是教学的工作场所,往往也是日常生活的场所,这种重叠性,也使得师德建设需构建于整个大学教师文化之上。
(4)工会与教师的非利益冲突,在这里强调非利益冲突,并非弱化工会的职能,只是相对于行政部门等机构而言,作为高校部门机构,工会不是利益的分配者,从而避免了因为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晕轮效应",能更好的团结广大教职工。工会工作的服务性,工会干部的热心,让工会和工会干部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和号召力,工会成为开展师德建设活动的重要力量。高校工会的核心是教职工权益,其组织目标和教师个人目标更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让工会更容易被教师群体所接受,在师德建设等文化、道德建设工作中,突破利益冲突、思想认知上形成的障碍,引导教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解,进而认同、内化为个人信念。简而言之,就是同样内容,不同路径,相互作用,系统推进。
(5)工会有丰富的文化工作开展经验,文体活动是工会开展工作的主要载体,在这些工作中,工会积累了丰富的活动动员、组织、管理等经验,对教师个体都有深入的了解,在开展以师德建设为目标的群众活动时,这些经验都可以迁移到师德建设工作中。从本质上讲,以往这些文体、业余社团活动和师德建设群众活动并无差别,大学文化、师德建设工作并非工会的新的工作领域,以往的活动开展已经包含大学教师文化、师德建设的内涵,把师德建设工作突显出来,一方面是对以往活动认识的深化,另一方面是倡导针对师德建设目标的活动形式创新。以便在以后的工会工作中,工会组织或干部能意识到文体活动开展背后的深厚寓意,有意识的升华文体活动的内含,在道德与幸福间找到平衡,在目标与活动间找到支撑。
四、大学教师文化,一条师德建设的工会工作路径
大学教师文化在内的大学文化建设、师德建设都是工会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工会职能的体现。大学教师文化和师德建设都是工会工作的目标,两者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师德建设为目标,尊重道德教育的规律,避免不符合道德养成的主题运动式整治行为,以大学教师文化来统领整个师德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强调的是在一种协同作用,追求"1+1>2"的效果,在工会具体工作中,应注重以下方面内容,构建新的工作局面
(1)密切联系大学教师文化与师德建设的两者关系,即在广范围的大学教师文化培育中,着力挖掘师德内涵,提升寓意;在具体的师德建设活动中,突出其文化本质,注重师德活动开展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2)时代精神与终极关怀相结合,要注意到大学师德受到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对师德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批判继承发扬的基础上,立足时展的客观要求,能够不断赋予大学师德新的内涵,以凸现时代精神,彰显终极关怀。在学校内部,教师差异、师生差异、学科差异对师德都有不同理解,强调"以人为本",加强对师生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加强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互动,注重文理科的优势互补和各种教师的特长发挥,加强教师对校园的人文理解,通过校园的标志性象征的认同提升大学教师的凝聚力,如开展对有学校自己独特人文品味的校训校徽、校志、标志性建筑与相关纪念物等的认知普及活动,做到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浸透着独有的人文韵味和风情 ,培育人文情怀。
(3)扩大交流、形成内部支持,大学教师文化的形成来源于教师群体的群体认同,为了促进这种认同,必须构建人际交流、互动的环境,环境的构建一方面来自于制度建设、经费保障等实质内容,另一方面也来源于教师的自发性,以及需要有人或组织带动,工会恰是这两点的契合者。工会利用高校自身优势帮助教师提高文化素养。组织还未退休的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修养高的老教授,通过传帮带、办讲座等方式,提高年轻教师的文化素养。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类教师团体和文体活动,陶冶教师的情操,间接地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4)建立机制,激励创新。配合党政部门,保障民主管理、监督,认真履行工会职责,推动学校的制度建设。没有制度和相应的机制保障实施,再美好的愿望都是空谈,因此,管理模式和机制都必须从观念到内容、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 ,积极尝试教师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措施与手段,努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人文素质。
注释:
①毛连军,成容容.大学教师文化构建与高校师德建设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9):121-123
②刘东英.师德之现实判断[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参考文献:
[1]吴剑平、李功强、张德.试论大学管理模式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1-56
[2]郑海霞.世界一流大学教师文化特征分析.江苏高教,2006(2),108-110
[3]祖智波.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7),117-120
[4]刘超良.唐东阳.高校教师师德的调查与分析.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 (6),123-126.
[5]姜素兰.发挥工会在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作用.思想教育研究,2004(9),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