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教育汇报

思想教育汇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教育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教育汇报

思想教育汇报范文第1篇

围绕增信心、保稳定、促和谐,开展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团结鼓劲、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思想舆论氛围,为铁路工作应对挑战、克难奋进,确保改革发展稳定提供精神动力。充分利用各总站、分站,报刊、网站、视频系统等媒体作用,开展形势任务宣传教育,帮助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振奋精神。深入挖掘一批在克难奋进、积极创新、促进和谐等方面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扩大典型宣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职工,建立职工思想动态调研分析制度,加强热点问题的引导,做好解惑释疑工作,切实帮助职工解决思想问题。

二、全方位多层次关爱和善待职工

企业关爱职工,职工则关爱企业,企业善待职工,职工则回报企业。要带着对职工的深厚感情做工作,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从感情上、政治上、经济上、生活上了解职工的需求,给予充分的满足,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各种基本权益,真正做到为职工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办好事。

人是有感情的,要重视感情和心灵力量。对职工在感情上要着眼于亲情、友情,以人为本,爱心管理,做到真情、真心、真诚,有人情味,情相融、心相通、力相合。职工的心,企业的根,企业最无价的东西是人心。要多做平衡心理、解疑释惑、温暖人心的工作,给职工鼓气提神,让职工心通气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一是通过思想交流、心灵互换,情感沟通。结合工作的艰苦性、周期性长的特点,谈心要和风细雨、敞开心扉,真心实意,打动人、感召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基层领导与职工谈心一定要摆正位置、端正心态、掌握技巧,做到平等待人、平易近人、善解人意、可亲可信。要经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以势压人。情到理所至,情阻理难通,要改变我说你听、我指你动的说教式,要创造性地运用双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启发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解职工的情绪,摸清职工的脉搏,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对症下药,积极营造团结互助、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职工心情舒畅了,就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是对职工要尊重、信任、维权。铁路工作也是一项服务工作,其任务重、责任大,且工作人员面对的是不同层级的顾客,其素质的参差不齐,难免会造成心理的失衡。因此,基层要从尊重职工的人格,政治上平等,发挥基层工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只有当职工感到被信任、被欣赏时,他们的工作效率就会更高,就有动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但尊重不等于迁就,信任不等于放任,以人为本也并不是对人的放任,是通过教育引导、激励制约等有效途径使人向着主动、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是要保障和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铁路工作战线长,人员分散。因此基层组织必须注重和谐建设,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职工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凡涉及职工权益的重大问题必须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职工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同时要教育职工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要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特别对一些热点、难点、重点、敏感性问题,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及时进行化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持好内部的安定稳定。

思想教育汇报范文第2篇

一、信息技术教育方面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随着以微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以及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教学。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

1、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2、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

3、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申请了博客,与网友进行学习交流,把自己一些的学习心得和看法上传于博客中,得到网友们的的好评和肯定。这也是信息学习中的一大进步。

二、师德修养的认识。

在这次学习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师德在教学中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对待教育事业是“甘为人梯”、“燃烧的蜡烛“精神;对待受教育者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对待同事及教师群体要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在教育现实中要表现为理解、团结和谦让;对待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要真诚相待、主动参与;在原则层面上则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不争夺名利,严于律已,真正做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很高兴的是由市组织的《新时期师德修养》和所教的学科考试都得高分。

三、新课程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反思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正是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课程改革才有它持久的生命力。课程改革的主旨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课程充满生机与活力,为了中华民族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使我对这本书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教师与学生就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开发和利用教师和学生课程资源是不容忽视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关注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提供的每一个信息:兴趣、经验、个性差异,并将它们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

四、校本研修面对面

我对“校本研修”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了“校本研修”的精髓所在,有以下收获: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实际状况改善的研究活动。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保证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校本研修的目的是让教师成为教学,研究和进修的真正主人。

思想教育汇报范文第3篇

看完先进党员沈浩的事迹,我感触很深,他把一名优秀党员的品质演绎的淋漓尽致,而让身为预备党员的我们深知自身所欠缺的,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现将自己的一点感受归纳如下。

很佩服他能在短短的三年将贫困的小岗村改头换面,但是仔细看他的事迹,又不得不相信像他这样的人是真的可以做出成就来的。因为他具备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奉献精神,他具备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的精神。六年来,他一直为小岗村的发展兢兢业业,帮助小岗村群众修公路、办企业,带领小岗村农民科学种田、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了小岗村振兴和发展,提高了小岗村民的人均收入。沈浩同志生前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忘我工作,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他的先进事迹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我们选派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教材。6年来,沈浩同志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克服种种困难,扎根农村,尽职尽责,辛勤耕耘。他一心扑在工作上,既不能在年迈的老母身边尽孝,也难以为心爱的妻子助力分忧,更无暇顾及年儿的学习生活。选派期满时,面对小岗村民以摁手印方式的真诚挽留,面对组织上的殷切期望,沈浩同志毅然作出了留在小岗村、继续干下去的决定。这6年,沈浩同志为小岗、为群众贡献了很多,对家庭、对自己却亏欠了很多,他这种舍小家、顾大家,扎根基层、全心投入的奉献精神,生动展示了***员的无私情怀。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奉献才干,努力在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如何做一个让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同志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爱民,6年来,沈浩同志始终与小岗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赤诚的心捧给群众,把无限的爱献给百姓。村里的五保户生病住院,他自己掏钱为其治疗;村民家庭生活困难,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村民住房出现危险,他连夜冒雨动员搬迁。只有真心付出,才有衷心爱戴。我们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像他那样,视群众为亲人,把自己当公仆,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努力进取扎实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业绩,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同心同德、顽强奋斗,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思想教育汇报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低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5-0234-02

一、低碳背景

1.低碳的内涵。“低碳社会(low-carbon society)”,是通过构建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培养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的文化理念,形成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相处的社会。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逐渐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形势,各国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19世纪初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第一次提出“低碳”,日本政府于2008年提出低碳社会行动计划草案《福田蓝图》,以及美国参议院《低碳经济法案》等。由此可见,低碳是全球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发展低碳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

2.低碳社会下节能环保教育的发展。建设低碳社会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低碳社会的建设及对应的教育发展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建设和发展环境教育的国家,早在1965年,德国就在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中渗透了环保知识,环保教育成为必修课程;随后美、法、加、澳等国家也相继推行环境教育,倡导节能环保意识和行动。随着我国步入“十三五”规划时期,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已逐渐提上了日程。2012年初,同志强调“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以低碳生活指导人们的生活,培养节能环保意识和行为,从而促进我国的环保事业的发展,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新时期肩负的重要使命。

二、低碳社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1.低碳社会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障。当前高科技迅猛进步、生产力空前发展,迫使生态环境走向超负荷。随着环境危机问题越来越困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开始对生存方式进行深刻的反省。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因时代的变化而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了空前的挑战。低碳是人类发展方式的全球性变革,低碳化是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的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生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将教育与低碳背景相结合,将对其人生规划、方向、价值观的培养和发展,对提高大学生的生活环境质量、道德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有重要和长远意义[1]。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低碳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肩负着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三重使命,决定着其要开展低碳背景下的有关教育,在促进低碳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有义务支持地方组织和区域政府,使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得到改善。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群体进行节能环保教育,将大大提高他们在和当地社区交流、服务时的节能环保观念的宣传和促进,对低碳知识传播和环境保护起到极大的作用。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的教育委员会表示,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教育在环境保护中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我国面临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高校的建设为社会转型提供了最强劲的驱动力,高校的发展将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协同创新发展实践提供前沿的科学引导,对培育、提升低碳社会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有重要实践意义[2]。

3.研究低碳社会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随着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不断增强,面对低碳社会这一新兴趋势,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做出相应改革。高校作为先进思想文化建设和传播的主要阵地,大学生作为建设国家的中坚力量和后备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身特点和教育内容的本身要求,需要以低碳为素材,把节能环保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体系。这一改革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促进低碳绿色观的传播和发展,让节能环保观念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并置身到社会中,还能从社会的各个领域带动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大学生节能环保教育的必要性

1.提升能环保教育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求。低碳生活作为现代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要求,实现“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理念,全面可持续发展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高校是先进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者,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节能环保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是高校开展高等教育和各项活动的主题参与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校工作的最终目标。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为长效机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节能环保教育的关系。节能环保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良好的教育体系是节能环保教育得以全面实施的重要保障,把节能环保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不仅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于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生命力和活力。因此,节能环保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拓展,响应低碳社会的节能环保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上的变革创新,反过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又促进了低碳背景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四、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节能环保教育

1.加强统筹协调的领导组织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制度是高校节能环保教育体系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高校在当前低碳社会的背景下与政府系统、企业组织联系紧密。因此,应建立以科技创新发展与低碳相结合为前提,以节能环保教育为基础,以高校服务地方为载体,实现低碳、节能环保和教育三位一体的高校服务地方低碳发展的体制[3]。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节能环保意识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才能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推进低碳社会的发展。

2.将节能环保纳入“第二成绩单”素质教育。从课堂教育入手,将节能环保内容纳入“第二成绩单”的素质课程大纲,把节能环保意识作为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参考因素,将节能环保教育工作课程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可测量化。在课堂教育之余,高校还要完善大学生的节能环保实践活动的计划、制定与实施。将高校、地方政府、基地单位三方资源整合,形成低碳社会化的实践领导组织体系。将节能环保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时时刻刻接受碳环保理念的熏陶,从而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努力顺应社会实际需求。

3.保障与激励机制建设。高校还需要结合国情和学校学院专业特色,以节能环保类主题教育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高校节能环保型社团的作用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以开展节能环保主题的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结合新媒体打造节能环保教育的宣传阵地;以思想政治立项课题、精品项目为依托,组建实践团队,地方各级政府要主动为节能环保类社团、公益活动等所需经费给予资金和人力支持。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单位,拓宽就业渠道,开拓就业市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和人才优势,不断拓展校企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构造就业和环保“双向受益、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⒖嘉南祝

[1]陈志福.大学生低碳人生观教育探析[J].理论界,2010,(10):182-183.

[2]涂俊.绿色大学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5.

[3]宋超.低碳时代与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2012.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Ideal-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on the Background of Low-carbon

GUO Jing-xiao1,LIU Hai2,LI Zhe1

(1.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9,China;

2.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2,China)

思想教育汇报范文第5篇

学生的安全始终是悬在我们教育工作者头上的一把利剑,我们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着力构建安全保障机制,全面系统和持续有效地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机制可以从安全文化思想教育、安全防范体系构建和安全管理实施跟进等方面积极建设。

一、 有效的安全文化思想教育

个体的行为往往是由个体的思想意识指导的。强烈的安全意识是决定正确安全行为的前提。“学校应当加强对教职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并把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内容之中,全面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1]在实际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中,传统说教形式的安全文化思想教育难以深入学生的脑海。恰如美国教育专家杰奎莱·苏尔斯曾说的,让七至八年级的学生们考虑安全,就像混合油和水一样难,这个年龄的孩子认为自己并不需要上安全教育课,他们自认为已经知道一切,不想再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话。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安全教育体系,危机教育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实践中存在诸多随意性与盲目性;学校安全教育内容陈旧化,安排也缺乏系统性,大多处于随机状态,无法做到连续、系统。因此,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安全不可马虎”、 “安全第一”、“珍爱生命”等观念的相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认识所处环境的意识、识别不安全因素的意识、自觉学习安全知识的意识、自我保护的意识、相互保护的意识、安全隐患防范意识等,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案例警醒

通过对实际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描述、分析,唤醒、警示学生,使其树立安全意识。案例警醒对学生的思想触动是巨大的。鲜活的生活图片,鲜明的事故前后对比,教育中没有冗长、单调的宣讲,而是代之以具有故事性和观赏性的视觉刺激,这时再适当加上学生小讲师或者教师的感言或教育,对于学生反思自己,在内心认可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安全保护和防范意识,是比较有效的。

2.号召自学,组织汇报

先号召学生进行相关安全主题知识的自学,从各种途径获得丰富的安全知识,做好学习笔记、心得,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报。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信任和自由,扩大知识的来源途径,增加知识的个体体验。在组织汇报中则可以以小组汇报或班级汇报的形式互相学习和补充,保证安全知识得以强化和丰富。

3.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通过定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或者其他形式的安全学习有奖活动,能促进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安全知识的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和成就感,促进学生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这类竞赛活动要注意吸引学生参与,设计的奖励面要广,既能让学生享受到参与活动的快乐和老师的鼓励表扬,同时又有物质奖品上的小惊喜,最终还收获到终身受用的安全知识与意识。

二、 安全防范体系构建

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往往以课题小组、班级或社团为单位,活动的学生人数多,活动的空间范围广,因此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安全保障就必须构建沟通迅速、反应灵活、执行有力的安全防范体系,将众多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将“预防为主”落到实处。

1.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安全保障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予以保障

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调动协调处理实践活动总事宜,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具体事宜由分管副校长或综治副校长担任,主要成员则可由相关处室负责人、年组长和班主任、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等组成,从而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安全保障有组织,人员配备有保障。

2.严格申报审核,规范校外活动,确保师生安全

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分别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往往表现为校外活动。对此,学校要严格规范校外活动制度,通过综合实践外出活动申报审核制度,尽可能把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审核的主要内容一般应该包含活动地点、活动人数、活动性质、组织者名单、安全组织措施、安全保障人员等项目,其中最重要的是审核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障措施项目。“同时要提高校外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动时间。在选择活动地点时,要坚持就近原则,尽可能在社区内开展活动。”[2]校外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工作是直接关系到师生生命健康与安危的大事,综合实践外出活动绝不能“先斩后奏”,必须严格把关,始终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

3.集体审议综合实践活动安全保障方案

正是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因此,在活动申报提交审核后,需要为通过审核的活动制定完善的保障方案。保障方案要贴近活动实际,要坚持“预则立”和集体研讨审议的方式方法。

具体来说,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教师或学生向综合实践领导小组提交活动安全保障计划后,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可以提前安排人员对主题活动所涉及的场地和周边环境进行现场了解,从而把握关于安全隐患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组织活动学生代表、综合实践活动负责老师、家长委员会代表、学校相关处室负责人等进行集体研讨,就自然安全隐患、社会安全隐患、学生自身安全影响等因素集思广益,最后形成相对完善的安全保障方案。同时,学校做好各种安全事故的预案,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