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教学方案

德育教学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教学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德育教学方案

德育教学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德育教育;渗透;方案分析

一、在教师引导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的言行是一面镜子,学生言行的好坏和正确与否,都能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纠正来进行规范或者是促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是学生言行的指导者和培养情操的引导人,容易被学生所模仿。初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情操、德育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一些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注重自身的言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生动文明的言语、富有激情的歌唱、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来引导学生和促进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教师内修品质,外修言行,从自我做起,为人师表,提高修养,成为学生争相学习的榜样,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潜在的德育教育。

二、在歌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是一门艺术,其内在的很多因素能够影响人的情操和思想,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很好的挖掘教材,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爱国教育等,就可以有效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歌曲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学生在对歌曲的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通过歌声来表现出音乐的艺术美,而且也应该通过深入挖掘歌曲内在的一些思想和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每首歌都有其自身的内涵和侧重点,紧紧抓住歌曲的音色、拍子、节奏、旋律等等,分析其塑造的歌曲意境,从而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并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融入到音乐教学过程中。

例如:在进行爱国情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红色经典歌曲《红旗颂》、《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等等。通过激昂的旋律,不屈的精神主题和内涵等,引导学生在红旗的指引下,积极向上、英勇顽强。在进行家乡情感教育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民歌来激发学生的爱家情感。例如《小放牛》歌曲的朗朗上口、平实优雅,让学生对其爱不释口,也可以基于此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乡的情感来编写歌曲。在进行积极生活态度的引导时,可以组织学生为班级选取班歌。比如《我相信》,其旋律的慷慨激昂、歌词的浑厚雄壮等,能够促进学生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来面对困难,让他们相信风雨之后必见彩虹。

三、在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音乐欣赏教学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倾听、感受以及想象等手段,学生获得全身心的审美感受。音乐是一门艺术,它带给人们不同的愉悦感受,在和声、音色、节奏等表现形式的组合下,成为了非常好的审美体验的载体。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形象的音乐语言抽象成感受,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例如,在进行《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音乐鉴赏时,教师可以从该歌曲的作曲背景、歌词曲调、作者的生平事迹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内涵的感受,从而紧紧抓住歌曲的三部曲式结构。通过歌曲的欣赏教学,引导学生增强祖国荣辱感,并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自己,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再如,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欣赏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将地震中、雪灾中的感人画面播放出来,并配上这首歌。让学生沉思在音乐的旋律中,从而升华学生的奉献精神。通过音乐欣赏教学,能够有效渗透德育教育,让爱国、爱家、爱人民,以及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理念融入到学生的头脑中。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每个时代永恒不变的话题,只有顺应时代,将德育教育融入到音乐教育过程中,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音乐课外活动具有形式多样的特点,成为了除课堂教学之外的又一个德育教学的最佳选择。例如:第一、可以组织学生合唱团、舞蹈团等,通过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比如学生团结起来共同策划出元旦晚会等等,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团结精神。第二、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敬老送温暖活动”,将自己的才华展现在这些老人面前,从而在音乐的帮助下,发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的传统美德。第三、组织收集各种德育教育歌曲,并进行歌曲演唱或者是创作竞赛。让学生发挥自身的独特魅力,表达出自己最内在的美好精神,也能进一步深化德育教育。

总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是具备优秀人格素质的基础,音乐作为一种陶冶人情操的艺术,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音乐为基本手段,不断引导学生,促进学生,教育学生,在歌曲教学、欣赏教学、课外活动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优秀人格、高尚情操、干净纯净心灵的养成,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新一代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德育教学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口语教学 口语 学生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程度加强,国际交流日趋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学科,其作用日益凸显。应当在初级教育和中级教育中普及,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由此,对中学英语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当前现实的情况是,许多人经过六到九年的英语学习,仍旧只学会哑巴英语,语法上也是中式英语。这种现象的出现,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1.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存在两个大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二是应试教育下重语法,轻能力。语言环境方面,我国中学生都是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语言环境单一,除了在有限的课时里,有机会接触英语,日常生活中极少有运用英语的机会。另外,我国多数中学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学生人数多,多实行大班制,在平均每班五六十人的大班教学中,老师精力有限,课堂时间紧张,难以阻止有效的口语训练。而英语学习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必须通过大量反复练习,进行充分的实践运用。在教育思维上,学生面临升学压力,老师视教材为权威,其角色定位为单纯的教学,而不是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师生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都缺乏主观能动性。由此,教师成为课堂中心,学生只是机械的听、记、问、答,只重视结果,即考试成绩,而不注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提升。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下,我国中学英语教育只能培养出说着哑巴英语、中式英语的学生。

2.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兴趣缺乏

教学形式单一是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比较普遍的问题。虽然随着中学课改,一大批新教材不断涌现,但是教师的教学缺乏主观能动性,只是照搬教材中设计的口语活动,并不主动策划其他教学活动,无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尤其是口语学习的热情。英语口语的教学,需要教育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同时,作为教师也应当充分认识到,英语口语作为一项语言技能对于学生素质提高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在这样的教学责任的激励下,不断在实践中改进教学模式。

2.2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扮演领路人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本身的英语素质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我国中学教师自身知识结构单一,缺乏系统的对英语、英语文化背景、英语口语等方面的知识,在日常教学中,就只能就英语句型、语法进行机械的教学,把英语与文化割裂开来。除了专业素养,教师的个性也对口语交际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起决定作用。可以想象,一位有着良好的交际能力和个性的教师,如耐性、幽默、充满亲和力,往往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也容易受其感染,进入到口语学习中。而个性淡漠的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中就存在问题,又如何顺利进行教学呢。

2.3学生实践机会不多

学生是学习英语口语的主体,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实践是决定其英语口语水平的重要因素。“哑巴英语”、“一言堂”的现象,暴露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缺乏开口说、大胆说的机会。单纯的被动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可能精通语法,却“有口难言”,无法用英语进行交际,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另外,我国中学生由于缺乏实际语言环境,缺乏运用英语的机会,也造成学生在实际交流上存在极大的问题。

2.4口语教学中的思维教学重视不够

所谓口语教学中的思维教学即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当期的英语教学中虽然学生学习的是英文教材,背诵的是英语单词,写作的是英语作文,但是其本质都是将英语翻译成中文进行学习,导致学生缺乏英语思维。缺乏英语思维对读写能力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在口语中,其缺陷就暴露无遗。因为口语不同于读写中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它需要人快速地对对话进行反应,迅速了解说话人的意图,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如果总是先在心里将对方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再将自己的意思翻译成英文,不仅反应慢,且容易出现中式英语。

3.改善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案的措施

3.1丰富教学形式

口语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其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而不必像常规教学一样。例如,让学生进行情景对话,可以结对进行,既能节约课堂时间,又能为学生营造口语训练的氛围,在特定情景中进行英语交流,也使得口语教学更加实际有用。除此之外,可以进行英语话剧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参照中学英语教材进行角色表演,情景交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热情,也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教室办英文黑板报、设立英语角、开办英语沙龙,在学校开设英语广播等方式,为学生学习英语口语营造良好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语言环境,对其潜移默化,让学生在无意识中也能随时得到训练和影响。

3.2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一方面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另一方面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口语学习过程中,固然存在学生因为羞涩或者缺乏信心等原因,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这对教师的教学热情会产生影响,但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克服困难,保持热情,也必定能带动感染学生;此外,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的英语知识体系,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以自己标准地道的英语发音对学生潜移默化,为学生学习英语口语树立目标和榜样。

3.3运用多媒体教学

当前的中学教育中已经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接受、处理大量教学信息。中学生尚处在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的阶段,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幻灯片、图像、声音等形式将英语口语的相关信息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抓住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器官,全面感受英语口语的魅力,帮助学生消除学习英语口语的心理阴影,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开口说英语。

3.4实行模仿教育

根据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语言学习中模仿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如人们学习母语,也是经过了模仿大人牙牙学语的阶段,才逐渐学会如何开口用语言表达自我意识。同样地,模仿也适用于英语口语教学。模仿,首先要求学生要敢于发声,大声模仿,口型和情感都要到位;其次,是精确模仿。发音要标准,就要仔细模仿每一个音节,模仿其发音特点,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就是这样。最后,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广播、电视节目和教学磁带等对标准口语进行模仿。标准口语对于纠正语调、语音、加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英语用语习惯效果显著。一旦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口语有所进步,逐步向标准语音靠拢,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继续练习英语口语的热情。

4.结论

通过对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并且围绕这些问题结合当前我国一些英语语言现象的观察剖析,从课堂教学的角度,考虑学生和教师两个重要主体,对如何进行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提升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开放、兼容的社会环境和人才需要,提出相关建议。通过丰富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奠定坚实的英语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宁. 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意义[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2]李珊珊. 浅谈中学英语口语教学[J].外语交流,2011,06.

德育教学方案范文第3篇

认真贯彻落实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持之以恒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努力钻研,学为人师”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活动,切实解决师德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政治思想素质,树立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理念。

二、活动主题

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三、活动时间

五月——八月

四、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活动,在全校教师中掀起读书地热潮,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

2、通过活动,认真自查,反思提高,推出师德典型,严肃查处违反师德师风地行为。

五、学习内容

1、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生观。

2、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目标,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深入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教师争做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德艺双馨的合格教师。

4、学习《Xx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条禁令》,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5、认真学习全区优秀教师事迹《红烛颂》,结合实际宣传学习本校师德典型,提高学习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六、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五月份

1、开好“师德教育”活动动员会。

2、制定学校师德师风活动方案。

3、学习《Xx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条禁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并做好学习笔记(不少于3000字),写好体会(2篇)。

4、办一期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专栏。

第二阶段:六月——七月

1、围绕“六学六查”,进行自查自纠。并写好自查报告。

2、开展社会评教活动。

第三阶段:八月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2、开展“师德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德育教学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方案;

一、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现状及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的必要性

有关资料显示,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从“听、说、读、写”的比例来看,口语交际所占的比例十分大。[1]由此可见,口语交际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农村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等原因的影响,信息相对闭塞,口语交际并不是很好。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习惯于承担听众的角色。他们不会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也不敢对老师的教授提出问题。即使被点名回答问题,也常常出现组织语言的困难,要么无言以对,要么就简单应答几句,很难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也严重影响了其社会交往的顺畅。新世纪的到来已经让每个人意识到未来的市场经济是对人才的考验,而一个高素质人才必然需要善于与人合作和交流,这就离不开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十分必要。但是,目前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应试教育的传统思维偏重读、写能力的培养,而轻视听、说的训练。学校在组织教学时参考学习成绩的指挥棒,忽略了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重要性。[2]而从学生层面来看,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仅仅局限于个别学生,一堂课上仅有个别学生被老师点名提问,或每次发言都是那几个善于表达的学生。当然更多的是学习成绩优秀的、胆大、爱于表现的学生,这种仅有少数学生开口,大部分学生做听众的现象,十分普遍,学生参与度低严重制约了整体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家庭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的农村小学生的家庭相对贫困,家长忙于生计,长年奔波在外。农村小学的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留守孩,他们对孩子的关照十分有限,即使有所关照,对于学习的关心也仅仅限于纸面上的学习成绩,至于孩子是不是善于口语交往,在他们看来,甚至于没有意识到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其实是培养口语交际的一种很重要的渠道,但是很遗憾,在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培养中,这方面的缺位是很大的问题。而且家长普遍缺乏和孩子沟通的正确方式,古板的旧时家长作风导致孩子和家长之间的隔阂,从而导致孩子不愿意和家长交流与沟通。

(三)农村小学生的自身原因

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受其成长环境的影响很大。相对于城市的小学生,农村小学生由于农村的熟人圈子的局限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地方方言的日常用语的影响与干扰。他们与自然亲近的多和社会亲近的少,所以大部分会表现为性格内向,不乐意或不敢和别人交流。[3]除师长和亲人外,他们与陌生人交流的机会很少,这让他们也没有意识到增进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而正因为口语交际能力的缺失,导致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将自己内心的意愿表述出来,长此以往,对其身心健康发育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可以说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它关系着学生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与长远的发展。

二、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的方案建议

要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首先,要让农村小学生认识与理解“口语交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沟通就必须要学会理解别人。同时要为农村小学生积极创造多交流的机会,让大部分农村小学生一起共同进步。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时,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尊重别人,还能有礼貌、有目的、成功地与他人交流。那么,在方案设计上则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学校应加强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跳出应试教育的桎梏,端正对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认识。只有学校重视开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活动,才能给提升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注入强大推动力,应当转变课堂评价方式,多进行赏识教育。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鼓励与表扬学生。为学生积极创设一个和谐、平等、宽松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农村小学生乐于开口,敢于表达。过去的教师在农村小学生心目中往往是严肃的夫子形象,过多的批评和约束让他们三缄其口,而赏识教育的评价方式则鼓励他们不怕犯错,并不断发掘他们身上的亮点,促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农村小学生的自信心,才会在课堂上敢于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家庭应肩负起增进口语交际的责任

家长是学生最重要的启蒙老师。从孩子的诞生到进入小学,这一段时间都是以家长的教育为主。进入学校后,家长的教育职责并不能因此而减少,学校的教育更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因为家庭有着对孩子的心灵最近的距离,很多问题的解决,通过家庭的途径都是最适合的。首先,家长应当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与想法,或许他们的思想与想法是稚嫩的,但是应当耐心倾听。[4]因为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即使孩子说话有些闹脾气,父母也不应该粗暴打断孩子的讲话,然后双方应当常常换位思考,才能逐渐体谅对方增进理解和拉近距离。父母能够尊重子女,能理解他们,这对于孩子的各方面能力,不仅仅是口语交际,都有着莫大的益处。

(三)挖掘农村小学生内在的口语交际的需求

口语交际的培养不仅仅要说,更是要言之有物,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时,就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农村小学生的内在表达的需求,从他们身边的事物,从他们所学的知识,从他们稚嫩的视角和他们多谈心,而逐步的提高他们的眼界。最终让他们发现自己所关注的角度,激发他们内在的兴趣,最终产生他们主动表达的动力。从被动说到我要说的转化才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阶段性成果。

总之,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他们一生都有着重大影响。在语文课程的培养中,一定要实现从应试视角到综合素质视角的转变,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学生的教育中来。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应当积极参与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其必要性,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概况(上)[J].课程・教材・教法.2012(03)

[2]莫雷.“德性内生”是德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李季教授《德性内生:论儿童品德的自我建构》点评[J].中小学德育.2012(01)

德育教学方案范文第5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育概述

以上所述的现代化教育,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代化也同样适用。我国的语文教育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也从最初的口授到班级授课制,再到现在的多种辅助教具的教学方式,语文教学方式在不断地进行转变。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兴起,为了紧跟时代的潮流,推进小学语文现代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转变教学观念

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现代化,对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可以说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各项工作的统率和导引。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者应该树立以下三大原则作为指导思想,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1.主体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是以教师为核心的,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注意到,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作为交往主体共同存在的,没有学生的教学是无意义的,没有与学生发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教学,其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应将学生看成相互交往的教学主体,进行对话与交流,共同开展教学过程,完成教学。

2.平等性原则

既然将学生当成教学过程中的交往主体,就要树立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卑之分的思想,只有价值上的平等。在教学过程中,在具体的教学规范中平等交往,由教师传授知识,而学生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学习、交往,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教学与学习的义务,从观念上转变教师强于学生,或者学生地位低于教师的错误认识,相互尊重、相互承认。

3.交互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引导学生对教育资源的主动学习,内化教育,达到自身与学生的自我构建,教师不是学生绝对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以教育资源为交往的中介。

三、提升教师素质

推进语文教育现代化,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迎接挑战并且抓住机遇使自身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语文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1.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

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开拓自身的知识网络。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更要通过大量阅读书籍来提高自身修养,通过多读书避免在课堂上出现一些尴尬场面,提高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感。

2.提升教学能力

在语文现代化教学中,除了要求教师掌握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语文教学能力。教师应该加强课堂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且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对学生和教材都要加深理解,以便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个具有人文素养的语文教师,必须学会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现代化的语文教学强调的不是集体化教育,而是充分重视个性化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存在许多因素的影响,譬如认知方式、情感类型的不同,导致不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应该充分重视他们的个性,要谨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智慧、陶冶学生的品行,并且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的现代化

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地推动教学硬件的更新,多媒体几乎在所有城市小学配备齐全,学校也有了微机室,这些新设备让直观教学更好地得以实施。现代化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设备,更好地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生动的图像和声音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大大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备课所需要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也节约了板书的时间。

五、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内容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