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媒体实践报告总结

多媒体实践报告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媒体实践报告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多媒体实践报告总结

多媒体实践报告总结范文第1篇

>>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建筑学专业中的效果保障研究 BIM技术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必要性 “超整理术”在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案例分析法在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建筑学专业结构选型课中运用模型教学的思考 现代技术在建筑学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小议图底关系理论在建筑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学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筑学专业教学中艺术素养的培养 PBL教学模式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 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应用 流体力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地质学专业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应用 德国实践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应用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或“.html”保存文件;而具有交互式的功能页面,可以应用Vbscript、javascript、DHTML进行动态网页的制作,用JSP、ASP、PHP动态编程技术,数据库可以使用SQL、Microsoft Access完成,形成动态网页文件,完成动态连接。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

网络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在网络环境下,建立起较为通畅的教学氛围。 “利用基于各种数字特性的功能特性和资源,结合利用能适应开放、灵活的分布性学习环境的其他形式学习材料,面向处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人,实现精心设计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互性、促进性的学习”方式。

(三)应用定位

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主要应用于建筑学专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建筑摄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等强调“体验性”的专业课堂情景教学。课程针对性和相对封闭性是该系统与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专业教室辅导的最大区别。为课堂教学提供情景体验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体验性评价是该系统的主要职能。

二、网络多媒体技术在专业项目学习中的实践

(一)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完成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学习,是一种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分析

1.课程分析

“居住建筑设计”为建筑学专业教学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对居住建筑设计原理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住宅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特点和设计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构思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创建虚拟的建筑情景体验项目学习的学生主要是来自宁波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这些学生具备一定建筑设计基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对于虚拟空间情景体验学习充满兴趣。

2.应用软件

我们主要应用中国·数字大学城基于云计算技术设计的开放式、社交化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准备了最先进的网络辅助教学工具,并无缝的与SNS、微博、百科等Web 2.0应用进行了融合,让教师可以轻松愉悦的享受到网络带来的全新教学乐趣。居住建筑设计网络多媒体课件能够方便地与多款媒体设计软件相互支持,营造出真实的空间和建筑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中的空间情景体验环境。在3D MAX建模中,直接将图形文件导入到场景中,应用准确的建模方法,制作体量模型。

3.教学目的

为课堂教学营造真实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为完成逼真的各类项目任务,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实施

1.实施步骤

(1)背景教学。确定项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居住建筑各种类型与设计方法、设计流程以及中西人文与历史环境知识是教学重点,教师提供相关学习背景资料和网络学习资源供学生开展课外学习。

(2)活动探研。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任务书要求学生们组成各自的兴趣小组,初步了解了教学任务之后,进一步收集有关学习的信息和资源,进入各级图书馆资源网站,或者检索项目学习内容,进行分类研究。

(3)情景体验。学生在课堂上进入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在观赏动画演示的同时亲身体验任务书中描述的场地环境,通过点击相关案例作品及三维场景内容了解大师作品,以专业建筑师角色接受的项目任务。同时教师根据项目特点在系统中设置考核指标,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效果进行评价。

(4)案例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系统评价结果,并截取具有代表性的情景体验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讲评和案例剖析,通过分析典型错误发现教学中的认知难点。

(5)教学反思。教师利用保存的模型和设计草图电子文件对学生的失误进行统计分析,改进授课方法和侧重点并将每个学生的情景体验中的作品上传至校园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查找知识欠缺。

(6)归纳总结。学生将反思结果汇总,撰写课程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含对大师作品分析、典型设计方法的认识以及重要设计语言的把握,通过撰写课程总结报告深化对课程的认识。

2.实施个案

居住建筑设计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项目教学是一个渐进过程。下面我们以居住建筑设计中第一单元“别墅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1)背景教学。“别墅设计”是居住建筑设计中的一课,掌握基本建筑与场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居住建筑功能分析及基本的人体尺度知识。背景教学环节教师主要在课堂牢固树立建筑为人服务的意识,对人的尺度、人的行为、人的感受高度重视。结合其他课程,初步综合学习并运用建筑的结构、构造等知识。

(2)活动探研。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使他们协作、商讨,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更好地建构所学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超级链接进入专门制作的学习资源库,学习资源库里有老师准备好的大量分类学习资源,如电子教案、参考资料、多媒体资料、学习内容搜索工具软件、优秀论文,包括超级链接到Internet上的相关资料等供学生使用。

(3)情景体验

步骤一:评价设置

首先对各个因素分配具体的分值。对分值进行具体的量化要求,如选择五分制、十分制或者百分制等;分别对不同住宅设计方案的的因素给出具体的分值,老师可以对每组方案设计的优劣给我客观、具体的分值。

步骤二:情景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进入居住建筑设计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了解项目任务书,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对每个问题在交流平台上进行公开的分析和解答。然后,学生在理解了任务之后,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创建虚拟的模型空间,以使用者的视角观察空间,以亲身体验完成整个设计过程。通过网络对话与指导教师对建筑方案进行商榷,对于每个方案给出指导意见和提供个性化的分析方案。

(4)案例分析。

教师选取因整个内部结构不严密紧凑、空间穿插无序、围护体各界面要素的虚实构成关系不明确和室内陈设不符合建筑风格的整体性要求,细部装饰没有结合整体(天、地、墙面)考虑的原则的案例设计进行剖析。通过剖析案例重新归纳空间设计法则和通过经典案例分析的方法介绍如何合理借鉴某种设计风格的方法,并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对话工具选取学生与交互对话进行详细讲解。

(5)教学反思。教师将每个学生的电子文件在校园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观看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巩固所学知识。有的学生还将整个的设计过程运用Flash软件制作成视频在校园网站上。教师通过观看学生情景体验视频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重新定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改进教学方法。

(6)归纳总结。学生根据模拟完成设计任务心得和对课程的掌握与理解,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不同角度撰写诸如别墅建筑设计调研报告、别墅建筑设计心得等总结性文章并到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学习平台和其他公共网站。

3.学习成果

为了了解与掌握改革后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对建筑学专业的2010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对改革后的多媒体教学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04).

[2]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08).

[5]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韩建华(1978-),男,吉林舒兰人,宁波工程学院建筑学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与教育技术研究。

多媒体实践报告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多媒体素材库;教学改革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它与临床结合紧密,实践性较强。因此,实验课程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1]。在实验教学中能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同时通过对各种微生物形态及培养物的观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特点。然而,作为评价实验教学重要指标之一的实验考核,由于受到考核时间、内容、人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验考核缺乏合理性和客观性[2]。随着近年来许多学校扩招,师资力量不足,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得不取消,而采用只书写实验报告单一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这不仅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使许多学生产生不重视实验过程,只注重实验报告书写,有的学生甚至不来上实验课,课后抄袭他人实验报告,这种实验成绩评价方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也不能客观地评价实验教学效果。近3年开始尝试采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实验考核,经过在2009级、2010级及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中的实践应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1 实验教学试题库的构建

1.1考核内容 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教学内容确定实验考核范围,内容包括微生物形态、生理、实验原理及实验基本技能等方面。考核题型包括图片辨认、填空、判断题、简答、病例分析等形式。

1.2实验教学多媒体素材的收集 玻片标本利用显微数码摄像系统进行图片采集;各种病原微生物培养物、生化反应、凝集反应、特殊实验等结果,采用数码照相机进行拍摄;此外,收集本专业各种教材、专业图谱、互联网网站等相关各种微生物形态、结构、电镜照片等图片。所有图片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片编辑处理,并在每张图片的典型特点上用不同形状、颜色的箭头或数字进行标注;实验原理、步骤、操作等利用电脑软件制成线条图和动画。

1.3多媒体考题制作 将试题制成PPT课件,内容以图片、表格、动画、线条图及文字的方式展现,根据试题的难度系数及各次实验内容的比例,分为若干套试卷,形成若干套难度系数均等、内容全面的试题库。

2 多媒体技术在实验考核中的应用

2.1考场安排 以实验室为单位进行考核,每次安排考生16名,监考老师2名,考场地点为配有显微互动系统实验室。

2.2考核实施 同一考场学生进入考场后按指定座位号就坐,由学生随机抽取试卷号,老师根据学生抽取试卷号打开试卷,利用显微互动系统将试题发到每台学生电脑上,试卷按预先设置的播放速度、时间及顺序进行自动播放,学生在规定时间按要求完成答题。

2.3实验成绩评价 实验考核方式改革之后,学生实验总评成绩按平时成绩占20%,实验考核成绩占10%进行统计,这样比较全面地评价了实验教学效果,同时也真实地、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相比之前的年级,2009级、2010级、2011级同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实验报告书写能力等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3 总结

80年代初我校实行的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考核方式存在许多弊端,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繁琐的考前实验室准备工作;由于受实验材料的限制,考试内容局限;考题单一,考核内容不够全面,主要侧重于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技能;考题重复率高,已考过的学生容易将考题泄露给正准备考试的学生,导致考核出现不公平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普及,近年来开始尝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验考核中,经过3年的实践尝试,得到了老师及学生的普遍认同。与传统实验考核方式相比,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中有许多优势,如以实验室为单位,每次在2名教师的监督下可容纳多名学生同时进行考试,这节约了考核时间及人力资源;之前的传统实验考核只重视实验基本技能的测试,而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考核,可将实验考核内容扩展到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特性、生化鉴定、实验原理等多方面,使实验考核内容比较全面,通过考核能全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在3年的实践改革中发现将实验考核成绩纳入学生最后的实验总评成绩中,使得学生意识到只有平时努力认真地学习,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在考核中取得优秀的成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得到调动,实验教学效果也得到明显地提高。虽然,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有许多优势,但也要客观地看待其局限性,如对实验技能的考核,采用动画方式来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进行判断,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代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4]。因此,在平时实验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要正确、合理地掌握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微生物实验考核中的使用度[5]。

参考文献:

[1]林乐勋,付英梅,佟雷,等.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2):147-149.

[2]陈晓宁,王清河,赵蕾,等.构建网络考试平台探索新的实验考核模式[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7,2(2):159.

[3]王小丽,钟有添,谢琼.实验教学改革条件下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2):1817-1824.

多媒体实践报告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改革;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216-0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作为首要服务对象,学生或企业用人单位对学校提供服务是否满意,作业能否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指标。二是强调“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对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是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工程教育改革是随着工程认证的推进而形成的趋势,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高等学院提升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机遇。所以,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计算机信息类实验课程进行改革,加强实验环节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使学生更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是保证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趋势[1]。

1 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信息处理》是一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其运用,例如:音频编辑、图形图像的处理、动画制作、视频编辑及其工具的使用、综合项目的设计与制作等;但是课程所涉及软件数量众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与学的难度[2]。

在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有:

1) 教学内容繁多且缺乏实用性。大部分教材都是偏向于基本原理,同时涉及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多媒体设备、图形图像信息处理技术、音视频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信息安全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及应用、多媒体信息检索与处理等等,教授的内容大部分是理论为主缺乏实践应用。

2) 以教师为主的模式。以教师讲解、学生按实验指导书步骤操作方式进行,则致使学生只会按步骤完成实验或作业,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所完成的作品原创性不够,而且不能对实验原理和相关多媒体信息处理进行理论分析。

3) 多媒体信息处理是一门综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使学习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但部分实验内容陈旧,与当前社会和产业需求脱轨,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兴趣不高,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动手与创新能力。

2 教学改革与实践

2.1 整合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的课程内容繁多且深度不够,同时涉及的专业术语非常难于理解,而且实践内容的缺乏降低学生了学习的积极性。为改变这一现状,结合本院校实际情况,主要以音频、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四部分为主要内容,如表1显示,然后针对性地选择合适教材,紧密结合实际需要,突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2 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单方面的对知识进行教学灌输,学生则被动接受,缺乏互动交流。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

在理论教学中分四大模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每一个模块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原理;而在实践教学中则以项目驱动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实践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为主体。项目是结合课程的技能需求,选择贴切生活的案例作为主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进行信息资料的搜集,再以小组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现。项目驱动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能提升学生在学习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入课程设计是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主题,每个主题需要将多媒体技术中的图像处理、动画制作、音视频文件的摄影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学生以小组形式,分工协作完成,教师则引导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一个系统的作品,从而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3 考核方式的改革

由于“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以实践操作为主的特点,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所以课程的考核分成三大模块:考勤(10%)、平时成绩(40%)和课程设计成绩(50%)。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堂实验(50%)和实验报告(50%)组成;综合设计成绩设计成果(50%)和项目报告(50%)组成。其中考勤要求学生准时到课堂,不影响其他人,准时离开课堂;平时成绩可以分为课堂实验和课后实验,实验以能实现基本效果为基础,色彩动画效果为加分选项;课程设计则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或中心思想,能很好表达主题内容,有一定的特效,画面清晰为基础。以三大模块进行考核,能公平公正的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利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使学习效果最大化。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基础,更主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3]。

3 结束语

通过对《多媒体信息处理》课程教学实践的研究中得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地总结经验,深化教学改革,及时改进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控课堂氛围,应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曼,徐英英,杨勇强.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J].新西部,2015(5):35.

多媒体实践报告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模式;实践创新能力;多媒体课件开发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69-03

实践教学是多媒体课件开发类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对学生外在技能培养与内在精神建构的有机结合、达到精通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的高级应用型教育技术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手段。鉴于目前关于构建该类课程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工作鲜见报道,本文从理论课堂、实验课堂和课外活动三个方面,来研究和探索多媒体课件开发类课程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

一、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多媒体课件开发类课程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中,理论课与实验课通常分开开设,实验课通常附属于理论课。理论课堂上,主要由教师单方面讲授知识或进行操作演示,学生仅充当观众和听众,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状态。实验课堂上,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上详尽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当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指导。而且,实验指导书的实验内容相对陈旧,实验项目多以演示性、验证性项目为主,缺少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项目。在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创新的机会较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发挥。

二、基于理论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

1.模式特点

多媒体课件开发类课程的新型理论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以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为核心特征,采用基于多媒体的案例式教学和学生实践操作穿行的课堂教学方式。区别于传统理论课堂教学,该模式以知识的应用方法和技巧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学生课堂操作实践。

在基础内容教学阶段,该模式要求教师尽可能将知识点融入具体教学案例,结合启发式、问题式、学生上台操作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知识综合应用教学阶段,该模式要求教师做好引导工作,采用任务驱动式或赏析促进式两种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根据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或让学生对优秀课作品进行赏析、评价和创新性改进,增强学生对多媒体课件开发知识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所学技能。

2.模式运作

新型理论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运作:

(1)教师主导式。该方式主要用于每个知识单元的基础知识教学阶段,以教师讲授和操作演示为主,学生上台操作实践为辅。首先,由教师讲授知识要点,并结合实例介绍重点知识的具体应用方法和技巧,学生消化;然后,学生自荐上台进行简单应用实例操作(教师根据学生操作情况给予适当启发);最后,教师对学生操作结果进行评价修改和知识总结。该方式的运作示意见图1。

(2)学生自主式。该方式主要用于知识综合应用教学阶段,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分析、操作实践和总结,促进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和递进性的理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知识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该方式又可采用如下两种形式进行:

第一种,任务驱动式。首先,教师给定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进行自主学习、思考和创新设计;然后,学生自荐上台进行创新性操作实践;其他学生针对上台同学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及修改讨论;学生代表陈述评价结果和修改建议;最后,教师进行评价,并以提问方式总结相关知识综合应用的方法和技巧。该方式的运作示意图见图2。

第二种,赏析促进式。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观赏有特色的优秀课件作品(历届学生优秀作品或网络优秀作品);接着,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总结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小组设计和开发同类课件作品的创新方案;然后,小组代表陈述方案;最后,教师对各小组方案进行评价。该方式的运作示意图见图3。

三、基于实验课堂学生现场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

1.模式特点

多媒体课件开发类课程基于实验课堂学生现场实践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实验课堂上根据教师提出的具体知识应用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进行相关知识的自主创新应用。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并对实验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的前提下,才能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既能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又不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具体知识应用要求。学生只有在对实验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及其应用范围有较深刻理解,较好地掌握了知识应用方法和技巧,并具有较强的领悟能力、较快的反应速度的情况下,才能出色地完成现场操作实践任务。

2.模式运作

基于实验课堂学生现场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运作,与实验教学大纲修订、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实验指导书的编著工作紧密相关。

首先,需要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在大纲中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项目,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项目,补充供学生课外实践用的选修性质的开放性和研究性项目。在设计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时,必须考虑学生现场实践的需要。同时,实验教学大纲中必须明确将实验课堂学生现场实践作为实验考核重要内容这一要求,并给出计分原则。

其次,需要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做到不同实验内容的融会贯通并模块化,尽量体现课程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逻辑性,保障相关实验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避免出现内容孤立的实验项目。为了保证教师提出的具体知识应用要求的可操作性和递进性,在设置各个实验项目内容时,需要注意前后项目内容之间的渐进性,尽量将所有项目构成一个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的有机整体。

第三,需要编著能够体现新模式特点的实验指导书。为了使学生清楚各种类型项目如何在实验课堂进行现场实践,在实验指导书中,需要在不同类型的项目内容中详细给出实验涉及的重要知识点,并给出教师现场可能提出具体知识应用要求的样例,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验课前准备,保证实验课堂学生现场实践的可行性。

四、基于课外活动的实践教学模式

1.模式特点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学生通过课外实践将所学的课程知识和所掌握技能应用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去,达到在实践中学习并在实践中升华的目的。

基于课外活动的多媒体课件开发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主要以各种课外活动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创新,帮助他们巩固和拓宽所学知识和提高所学技能,开阔视野和思路,激发学习潜能和创新思维,逐步掌握现实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决方法,从而不断促进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

2.模式运作

基于课外活动的实践教学模式,通常以项目形式由相关师生自主运作,常见且可行的项目主要包括:

(1)开放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目前,国内高校实践教学规范化管理制度大都支持实验室开放,为学生课外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多媒体课件开发类课程的开放式实验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实验教学大纲中给出的开放性和研究性实验项目要求,通过研读文献,自主进行课件设计和开发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探索研究工作。

(2)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通常由学生自由组团、自选导师、自主制订研究内容和实施计划,主要由个人或团队协同合作开展创新性的实验研究工作,导师仅在必要的时候给予适量指导。参与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开发相关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自主探索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开发的创新性方案,自主选择开发工具并实施开发,自主测试和所开发的课件作品,并撰写总结报告。

(3)大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大赛对参赛的课件作品在选题、设计规范、素材使用,以及课件的功能、艺术效果、应用价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要求结合生产生活实际需要自主选题、设计和开发多媒体课件作品的过程,即是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过程。如果大赛获奖,不但获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智慧将在成就感驱动下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其他学生的自主创新愿望也将得到激发和促进。

(4)威客网站任务项目。威客网站是一种让个人的知识、智慧、经验、技能等的经济价值在互联网得以体现的平台。人们通过这种平台,解决他人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而获得经济收益。目前,任务中国、时间财富网等知名的中国威客网站每天都有大量多媒体制作相关的课件开发、网页制作等悬赏或招标任务公布。学生在威客网站成功注册后,就可以报名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在课余时间将所掌握的多媒体课件开发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对其进行实用检验。如果圆满完成任务,不但能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而且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如果未能完成任务,则可以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同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本文提出了三种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为核心的基于理论课堂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基于实验课堂学生进行现场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进行课外实践创新的基于课外活动的实践教学模式。这三种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提出,有利于实现多媒体课件开发类课程对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全面培养的教学目标,对于形成“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与时俱进的应用型教育技术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有着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武宝林,王文涛.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课外活动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12,(5).

[2]王澄海,杨毅.大气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三・三”式课堂与实践教学模式[J].高等理科教育,2011,(6).

[3]白云,柴钰.加强开放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

[4]程永扬等.构建立体化的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7).

多媒体实践报告总结范文第5篇

1.1任务前准备首先是小组分组准备。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如2012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共53人,按照3人一组(尽量避免“搭便车”学生的存在)自由搭配,共分成18个组(有2人一组),同时由小组成员推选组长负责本组任务的完成情况。然后由各组组长以抽签形式确定该组的任务序号。其次为BlackBoard网络平台准备。教师将每组对应的任务公布到学生都可以信息共享的BlackBoard网络平台,鼓励各组间可进行信息交流与讨论,要求各小组在任务准备和完成期间将相关搜集到的资料公布于网络平台,与全班同学共享。该平台可用于学生与教师间有关任务完成或任何课程问题的讨论与交流。而且,期末各组的任务完成报告要共享到该平台,从而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最后为教师的任务设计准备。因为任务的完成需要一定时间,所以教师应当在该章节内容理论授课完毕即布置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提前熟透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框架,能够提炼出最具有代表性的18个任务,贯穿全部内容。

1.2布置任务在与任务相关的理论章节内容讲授完毕后,教师将小组任务以书面的形式下发给组长并同时将任务内容上传到网络平台。同时,向学生讲解任务完成的整个时间安排与要求。整个任务的完成需要经过各组任务分析、资料收集与分析、资料提炼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由3位组员一起或推举代表进行任务完成的多媒体课件汇报并与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注意,要求在任务报告中注明每位组员对于任务的贡献。鼓励学生搜集生活和学习中发生在身边的保险案例,比如,人身保险中的学生意外伤害险案例、医疗保险中覆盖大学生群体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案例等,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3资料收集、分析、提炼与多媒体课件制作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进行分工,查阅有关资料,以课本为辐射点,涉及网络平台、图书报刊等渠道,收集信息、整理资料,而后由组长组织进行反复讨论,理顺任务要点和解决方法,对资料进行提炼,按照教师的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

1.4任务完成汇报与交流在带领学生简单回顾理论知识以后,由该组成员或推举代表上台汇报任务完成情况———自己小组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汇报期间组员和全班同学间可自由提问,汇报后先请同组组员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请全班同学对该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要求提出3个优点和3个不足之处。各小组完成任务后的讨论与评价,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1.5任务总结与评价最后,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从任务分析、资料搜集、提炼与制作和任务汇报等过程分别予以优点和缺点的指导,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资料的丰盈度、与知识点的契合度、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根据全班同学和教师提出的优缺点,小组继续完善任务完成报告和心得体会。在此过程中将各知识点进行总结贯穿,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其书面表达能力。

2保险学任务驱动法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2.1制定合适的任务任务是学生搜集组织资料和解决问题的导航,所以恰当的任务至关重要。好的任务可以将枯燥无味的专业知识嵌入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解决任务的同时,学到相关专业知识,并切身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任务首先应该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具有启发性和典型性,如在讲解保险概述中的“重复保险”概念及其赔付原则时,教师采取情境式任务:某同学在A、B和C三家保险公司各不知情的情况下,分别与其签订3份保险合同,且三份合同的保险金额大于保险价值时,若保险事故发生,该同学可获得多少赔偿金额?学生在完成该任务过程中,可深入理解重复保险的概念、与共同保险的区别及具体的赔偿方式,在具体的任务中,掌握相关概念和保险的运行方式。

2.2教师在任务驱动法中的作用任务驱动法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要扮演好设计者、指导者和观众三重角色。教师首先需要对课程整个内容和体系进行宏观把握,才能在恰当的授课时机使学生适时完成任务,巩固所学知识。为任务提供具体内容、人员分配、组织机构、流程设计和秩序维护,都体现了教师设计者的重要作用。评价和归纳总结阶段,教师要对整个小组任务完成的结果、成效和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任务的更好完善提出方向性指导,引导学生在任务完成后进行反思和升华,从而使整个任务善始善终。同时,当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存在争论时,教师需要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其沿着自己的思路亲自探索有疑问的答案,教师充当任务顾问和参考资料的角色。

2.3任务驱动法应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辅相成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的,选择不同方法。任务驱动教学的开展必须以必要的基础理论讲授为前提,在掌握概念后才能深入理解任务。保险学课程专业词汇和抽象概念较多,只有在理解这些词汇和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分析和解决任务。例如在讲述保险基本原则中的“损失补偿原则”时,只有学生对“全损或推定全损”、“物上代位权”和“代位追偿”等一系列概念具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备定位所需资料,否则,很难有效率地在图书馆和网络平台搜集和组织相关资料。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各部分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可将各种方法结合运用,比如在讲解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相关内容时,可引导完成任务的同学结合角色模拟等形式,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