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法制教学计划

法制教学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法制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法制教学计划

法制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一、学生基本情况: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但仍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

三个班的孩子还是有些差别,二班的孩子较为活泼顽皮,一班、三班的孩子纪律意识强一些,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同时,二年级的小学生责任感和自尊心逐渐产生形成,要求自己的一切应比过去做得更好,更认真,就可利用道德法制课,抓住这个极好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不多,但模仿性较强,因此利用教材让学生树立榜样意识。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品行教育和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两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四、教学重点:

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

五、教学难点:

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3.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七、教学进度

第一、二周:第一课假期有收获

第三周: 第二课周末巧安排

第四、五周: 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六周: 第四课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七周: 第五课我爱我们班

第八周: 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

第九周: 第七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第十周: 第八课装扮我们的教室

第十一、十二周: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

第十三周: 第十课我们不乱扔

第十四周: 第十一课大家排好队

第十五周: 第十二课我们小点儿声

第十六、十七周:第十三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第十八周: 第十四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十九周: 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法制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正如教育家克莱・P・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教师更要认真地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那么,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应当怎样去培养和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呢?

首先,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养成经常设疑的习惯。其一,应在教学过程的最佳处设疑。因为适当的目标设置能够唤起对象的多种需要如成就需要等并促使对象激发相应的动机。选择好的设疑时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学生信息。教学的最佳处可以是以下几种情况:即当学生的思想囿于一个小天地无法"突围"时;当学生疑惑不解,厌倦困顿时;当学生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时;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例如在讲授氢氧化铝的两性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演示Al(OH)3分别和HCl、NaOH反应的实验,然后设疑:为什么Al(OH)3既能和盐酸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呢?氢氧化钠究竟是酸还是碱呢?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兴趣能较好地得到激发,并促使学生去认真地研读教材。其二,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例如,《摩尔》一节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物质的量"这一概念,教师可以在讲授了物质的量这一概念后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又如"电子云"的教学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应在此不断对学生提出问题,耐心讲解问题,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教材中重点、难点问题的释疑,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进行:可以从联系旧知识入手进行启发;可以增设同类,对比启发;可以指导读书,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可以从直观进行启发;同时,仔细把握教材内在逻辑关系,逐步提问引导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其三,应在关键处设疑。众所周知,中学化学教学中注意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效率是极为重要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重点、难点是关键处,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过渡是关键处,一节课上学生最疲劳时也是关键处,由于学习内容的抽象性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时更是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敏锐的眼光捕捉学生心灵的信息,巧妙设疑、及时设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教师在设疑时应注意恰当地组织问题,人为增加问题的不一致性,从而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作用。

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耐心予以解答,并应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学生是否具有适宜的充分的自信,是影响其活动积极性和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应引导学生特别注意对关键词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例如在讲授硝酸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可否用NaCl和浓硫酸共热的方法制硝酸,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硝酸制法和性质的理解,同时也复习了浓硫酸的性质。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视角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善于用不同的方式给于解决。主要有因果法、反问法、推广法、比较法、极端法、转化法、推理验证法、变化法等等。

教师激发学生质疑的另一途径便是善于逼着学生提问题,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经常在课堂上讲解某个学生在课外的提问或是直接鼓励学生自己来讲,并对经常提问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或奖励。例如赞扬问题提的巧妙、提的深刻,或是赠书给某个学生,这些方法都能在其他学生身上引起震动,因为好胜心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这样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为了达到逼学生提问,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

2.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

法制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一、从诗词、成语等文学作品中创设化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诗词、成语等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知识,有些本身就是哲理,有些与化学知识紧密相联,如“百炼成钢”、“釜底抽薪”、“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成语及诗词中包含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在学习“石灰石性质”时,不妨引用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提出有关化学问题:1、这四句诗中,哪句诗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哪几句诗发生的是化学变化?2、写出第二句诗中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第三句诗所牵涉到的化学方程式4、写出第四句诗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这些问题让学生感到惊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时,可引用:仇春霖《万紫千红的花》……有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在花中的色素叫“花青素”,教师指供“花青素”遇酸变红,遇碱就变蓝的事实,引导学生分析“花青素”相当于哪种指示剂?盐酸溶液中有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究竟是哪种粒子使“花青素”变红?在教学过程中引用文学作品,古诗及成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知学科知识的相联。

二、运用学科及实验功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它的内容联系到人们的一切生命活动。当学生初次接触化学时,可以从生感受新颖但不知其原因的诸多现象引导启发,如教师可用在100ml酒精与100ml水的混合物浸透过的手帕,将手帕燃烧,火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学生感到好奇,兴趣浓厚,都很想知道手帕烧不坏的真正原因。再如教师可用已准备好的“铁树”,在“铁树”上系上在酚酞中浸过的棉花,再在“铁树”树根旁深氨水,结果“铁树”开出一朵朵红花,学生通过观察之后感到万分惊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纷纷积极主动地要求与老师共同迈进化学世界。五彩缤纷,变化万千的实验加之学生的心理特点,更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吸引力,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实验使学生感到很有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欲望。

三、应用愉快教学法,创造轻松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化学学科的内容及特点,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情投入学习中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刺激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学完“铁的性质”之后小结,教师可用R单质的自述:我是艾菲尔R塔的主要成分。天生就有银白色的肌肤,但在风雨中会变得很丑,因而我常需要美容。我性格温柔、活泼、在纯氧中燃烧,我会热情四溢,见酸就生气,在蓝色海洋中我身披红纱,活像个美丽的新娘,假如你愿与我作朋友,你将更加了解我,喜欢我,你若离开我,你将很难过。学生听完R单质自述后,就好像听完一首优美动听的歌,心情感到轻松、愉快。教师紧接着引导学生分析R单质可能是什么元素?在自述中,你能找出R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你能找出R单质的化学性质有哪些?牵涉到哪些化学方程式?经过思考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恍然大悟,这段自述是“铁的性质”的总结,兴趣高涨。

四、编顺口溜,打油诗来激出学生学习兴趣

编打油诗或顺口溜,能使所学知识,妙趣横生、脍炙人口中,便于记忆,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如下:1、检查装置气密性;2、向试管中装药品;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5、收集氧气;6、将导管移离水面;7、熄灭酒精灯。学生记下这些步骤简化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学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令他们难以忘却。再如学生对离子与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常张冠李戴,教师可编打油诗为:离子符号右歪帽,先写数字后写号,化合价标正上方,数字符号反方向。学生经过这首打油诗,激发了他们以离子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浓厚兴趣。还有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步骤,学生经常忽视一些注意事项,教师可编打油诗:水晶宫里卧包公,阵阵清风吹进宫;忽有烈火烧过来,竟把包公变关公;烈火退去清风在,吹得关公好轻松。学生听完后,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注要事项的记忆不再感到枯燥,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编造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法制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一、政治课教学要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由于政治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往往出现政治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政治思想水平两张皮的现象,即人们通常所指的高分低能。比如一些学生平日政治课成绩优异,而参加集体活动时也总是躲躲闪闪,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还有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常互相嫉妒,搞不团结,显示出他们身上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和广阔的胸怀。政治课教学目标是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政治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

政治课教学应当不断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因为创设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制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把激起的强烈情感投入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三、政治教师应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教学

政治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课前查阅许多资料,课上滔滔不绝教得十分卖力,总以为所有的知识全部讲了,才得到安慰,才对得起学生。但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而在教师,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政治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教材理论知识,还要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会如何做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另一重要的层面,没有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政治现象。

四、结合学生实例导入新课,唤起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开头,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以使学生所学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求知的内驱力,如在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我首先抛出肯德基里的部分产品含有苏丹红的问题,接着提出了几个问题:你吃过肯德基吗?你知道苏丹红会致癌吗?事情发生后,肯德基几天时间就损失两千万,说明了什么?同学们纷纷回答,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

五、组织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巩固学得的知识

作为政治教师应与时俱进,变革教学内容,开发新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感受社会。政

治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如学习了我国的所有制结构以后,我让学生做调查,有的同学对二中学校周围的小吃摊、小百货、小超市、水果摊等进行调查,得出它们是个体经济。有的同学对小川镇里的一些厂子企业进行调查,通过对厂子企业的经营规模、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分配情况的调查,得出它们是一些私营企业。利用好社会大课堂,理论联系实际,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的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六、教师要有优良的政治品格和扎实的理论知识

法制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

一、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形势非常严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仍需增强。面对严峻的现实环境,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法制的教育特别重要。为强化素质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把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同环境保护意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化学与生产活动的关系的教学,强化人文理念的培养,重视化学教学与环保意识的结合。当前,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是世界三大污染问题,防治污染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各国都面临这一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治理和保护已列入我国的基本国策,它关系人类的生存,关系国计民生。为了教育学生,强化环保意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恶果,以及如何保护环境,深入浅出地阐明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为了做好环保教育工作,化学教师平时应多收集、积累环保信息和先进科技成果,把材料自然渗透到教学中,使化学课堂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化学教学改革

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化学实验教学产生积极影响,教师可以针对实验课程内容、实验教学重点,设计相对应的多媒体课件,辅助化学实验教学,使之能够顺利而且有效完成。初中化学课程应提倡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现代多媒体教学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基本原则应该以提高素质教育和优化实验教学环境为基本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为目的。实现教学资源整合有利于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化学知识,通过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化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过程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尤其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突破教学难点,突破条件限制。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把一些被学生认为单调、乏味的化学实验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学生对化学新知识的探究信心。在化学实验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做好铺垫,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预设的一些相关教学情境视频,把学生引入学习这一节课的能动思维中。首先能很快、很方便地为学生展现情境、画面,或是围绕一些很重要的化学知识,或是我们身边不容易被重视的现象,学生观看以后提出必须解答的问题,只有在完成此项化学实验以后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这样对于学生探究新知识,认真做好每一个化学实验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借助已经准备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网络等多媒体对相关化学问题进行有效的归纳后,需要在实验过程中探究相关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化学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构建研究探讨性化学实验课堂。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化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以高度的注意力和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化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三、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安全文化意识是一项集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于一体的教学任务,要把教学过程中的总结与反思当做培养安全意识、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深刻分析发生问题的综合因素,有的放矢地做好安全教学与实践的每一个环节的预防工作,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弄清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才能真正确保未来参与实践中的安全能力和素质。要提高化学学科教学质量,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当前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做好全民安全教育工作,任何科学知识的利用都是在排除安全隐患的前提下实施的,化学教学同样如此。可以说化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安全意识需要学生在充分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逐步树立。教育学生在运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始终把保护自己和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作为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启发人的安全觉悟、调动人的积极性,这既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越是加快科学发展推进和谐建设,越要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在化学教学中,积极运用多种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功能和作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效益观、荣辱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科学发展与安全建设的关系,激发学生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安全意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思想和行动凝聚到确保安全与和谐的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作贡献。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国家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培养安全意识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决定未来各项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化学教师应利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和化学趣味实验等有利条件,为提高学生素质奠定基础。实施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成为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趋向,尤其是自实施新课改以来,为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更加重视教与学的互动。

参考文献:

[1]李俊.素质教育观下的理科课堂教学特征[J].北京教育,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