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职实践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信息化,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观念下的会计、财务工作者将同时成为财务信息工作者。会计专业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会计理念,将古老的会计学手工模拟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加大对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力度,以适应实务工作对相应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目前,许多财经类学校大多重视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很少建立信息化会计的实验环境,在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和环境上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中职学校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仍然以理论授课为主,实验教学内容单一、陈旧
现有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虽然明确了会计实训的课时比例,但是对每门课程的实训目的、内容、时间、效果没有很好的落实和监督。教师课堂教学感染力不够,多数专业课的授课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课方法,教学模式呆板、单一、枯燥,一支粉笔一本书,严格按照教材内容传授理论知识,用书本知识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忽视了实践操作,限制了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学科的实践教学多采用纯手工方式操作,效率低下。会计电算化教学基本上只进行总帐系统的实验,要求和层次只停留于采用某个会计教学软件利用计算机进行建账、制单、审核、记账和编表的基本训练上,实验内容只选择工业企业中某一时期的几十笔经济业务,仅在财务处理、报表系统上进行模拟实验,其他的相关学科以及如何进行会计分析、会计预测和决策等方面的使用很少涉及。
2.缺乏仿真的实验环境及系统的实验教程
目前,中职学校已基本配备会计模拟实验室,并且硬件设施完备,实验教学采用的会计软件大多是单用户版,这就决定学生只能进行单机应用模拟试验,而不能进行网络应用模拟试验。会计电算化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与之相适应而用于实验教学的会计软件已经滞后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软件的发展。
3.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结合难度大
表现在仅限于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学生没有深入实际工作中,不便于增强学生对财会部门内部信息及与其它部门业务信息联系的直观感受和消除模拟实验可能存在的不确信感。
4.信息化专业教师缺乏
许多专业教师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操作不熟练,不懂得教学软件的使用。信息化教师在编辑、修饰、处理、存储、使用和管理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欠缺。多数会计专业教师擅长理论教学,实践能力欠缺;专业教师既承担理论教学任务,又指导模拟实验,力不从心;教师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无法保证。目前所采取的“走出去,请进来”方式,使这一问题暂时得到缓解,但加强教师信息化实践能力培养,仍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加强信息化会计实践教学的若干建议
1.创建信息化会计实验教学平台
学校利用自己的校园网,通过媒体文件,Flas、仿真技术等为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和网上模拟实验提供支撑平台。
(1)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创新财会实验教学环境,建立虚拟仿真实训教室,全真模拟财会工作现场环境,按照公司办公的真实场景业务处理,从办公设备到位置摆放,全面模拟财会实训中心的模拟环境。突出实验教学具备的高度直观性、环境设定的灵活性和充分允许实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特点,并且模拟财会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工作流程和处理事项:真实的单据/账簿/报表、角色/流程,实现对现代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有助于系统化、专业化提升的财会领域实践人才的培养。
(2)选择功能强大的实训软件。能够完全模拟手工实训实验操作,会计实训软件数据应由基础、专业和综合三大类会计实训软件构成,综合类实训教学数据中又包含了特殊行业企业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数据和理论性会计综合实训教学数据,软件应以教、学、练、考为设计依据,满足学校老师教学、学生自学、实训练习、阶段性考试的需求,提升学校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框架――基础模拟、岗位模拟、综合模拟
(1)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以当前的课程为对象,按课程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单元模拟、阶段模拟、综合模拟。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是在课程中进行的,属于课程模拟。会计信息化基础模拟的内容,主要是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账务处理系统、报表系统的设计框架以及实施,这是会计信息化其他有关课程模拟的基础。
(2)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是实习阶段完成的。岗位模拟针对企业财会实际岗位分工,分组进行实习,对不同岗位重点实训,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各项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更深入了解各岗位的区别与联系,更好的掌握整个业务流程。如基础会计、出纳实务、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同时,软件中融入多媒体技术,Flas、音视频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高深的会计知识、提升学生的会计实操技能。课程基础模拟与岗位模拟不是独立的两个过程,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会计信息化岗位模拟是财会专业实践的重点。学生从建账套开始,完成初始化、输入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全过程操作。
(3)会计信息化综合模拟。依托ERP沙盘建立一个微型的市场环境,创造一种职业氛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为市场交易和参与主体,直面各种业务,借助实物及模拟沙盘完成相应业务处理,并直接为企业(个人)的生产、采购、销售等决策提供必要信息。通过各类行业不同角色的扮演及近乎真实的市场行为,让学生体验到工作中信息的集成化;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动态化,从真正意义上接近了信息化实训的目标,提升会计信息化实训教学效果。
3.强化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和顶岗实习
(1)实习基地实践。选择会计信息化比较规范、应用比较成熟的企业,与之建立比较稳定的联系,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分批分期到会计信息化实习基地参观学习,了解企业实施信息化会计的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条件下,得到针对性极强的业务技能训练与感受。
(2)顶岗实习。结合毕业实习,安排一定时间的顶岗实践。将校内模拟实践课运用到岗位实践中,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就具备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以上仅仅对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以及实践教学基本框架进行粗浅探讨。在整个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如师资培养问题,会计实验数据传输、信息化软件问题等。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创新势在必行,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职会计专业重点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
【关键词】中职会计电算化实验实践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中职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在会计业务核算与会计实务管理工作中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因此,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加强实验性的模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
一、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目标、现状及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将会计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学融合于一体的新学科。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总的目标是,既懂会计业务又懂计机知识,要求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基础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的能力;应用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各种分析模型进行会计分析、预测、决策的能力。会计电算化的出现,使财会工作者切实体会到会计领域重大变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传统会计学科形成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中职会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及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目前,在课程学习中,学生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学生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到工作单位后适应不了工作需求,原因就是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学习和考核中,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加强实践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模拟社会、企业的需要,成为应用型人才,非常有必要。
二、当前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材不规范,师资力量不足。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缺乏系统、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大多是以学习编写会计核算程序为主要目标,这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容易和不切实际的事,不符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另外,目前从事会计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会计专业出身,没有系统地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自然无法熟练应用这个现代工具进行教学与研究。
其次,实验及实践课程设计不合理。会计电算化上机实脸、实训课时不足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课程内容。特别是中职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适当增加实践裸时。最后,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中职院校多数会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缺少会计实践工作经历。他们有着非常扎实的理论功底,但他们从学校毕业后没有亲身参加过会计工作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对于出现在理论课中未涉及到的一些现实的具体问题就很难把握,在模拟实验过程中,只能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想象,更不用说熟练运用操作技能解决处理问题了。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实验与实践教学对策
1.科学制定教学方案、实现教学计划的合理化和灵活性。在教学文件的制定中,要一改往日模式化、程式化做法,代之以非线性、灵活开放的方法。在编制教学计划时,可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每一教学模块单元,明确每一单元所承担的功能、应培养的知识能力、相应的职业行为及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每单元融专业知识学习和实验、实训、实习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整个课程设置不苛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适时”原则,即根据各教学模块单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及时安排教学实践环节。另外,培养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另一因素,就是教学计划。合理而又灵活的教学计划,将有力地促进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应在学完《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经济法》、《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后,再开设《会计电算化(应用型)》课程,且对中职学生来说应以会一种应用型会计软件的操作为主。
2.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来提高自身实际操作技能:教师要认真备好实验、实训课,教师要备好实践课,首先,自身不能脱离实践,针对实践内容,上机反复实践,实践过程中随时记录有关问题;然后,在教案上安排上机内容、流程、目标等内容;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教师要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或专业进修。与会计软件开发业的迅速发展相比,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因此,专业教师应该深入企业实际,考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实践教学,更好地指导学生。
3.强化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会计电算化案例教学法,即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会计电算化中去的“实践活动”。会计电算化案例可以大量地应用在会计模拟实验中,这样可以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案例教学也可以采用小组学习、辩论、公开演示课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表达技能、知识运用技能、人际交往技能以及信息技术运用技能等综合技能。
4.加强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将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教学实验应围绕前述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组织,平时的实验教学注重能力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毕业实习则应在把握和分析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的和专门化的强化训练模拟实训。另外,要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建设,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基地。当然,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及提高职业能力。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从软、硬件系统、数据系统到运作过程,都全真模拟企业,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和职能岗位,一定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全息林.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学生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分组实验又称活动于探究。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已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到实验室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这就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内容,认真阅读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一次进实验室就给学生交代,实验前检查仪器、药品是否齐全,记下摆放顺序和方法。如遇仪器不全或损坏应向教师或实验员报告,即刻添补;假如是药品不齐,更应该向教师报告,查找药品是否丢失,(因为药品被学生带出实验室会引起危险)也应添补,紧接着方可进行实验。实验中,严格按实验步骤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记录,分析实验结果。教师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时,应纵观全局,眼明手快,对学生错的操作立即加以纠正,对胆小不敢动手的同学,应伸手帮助他们,耐心讲解实验步骤及操作,鼓励他们动起手来,并告诉他们:只要不违反操作步骤及方法,是不会有危险的。如第三单元课题2实验3-2和第50页活动与探究,让学生分组探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这几个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自己先总结并进行交流,最后教师给予归纳:物质是由很小很小的粒子———分子构成的,分子有微粒性,不断运动,分子间有空隙等性质……通过这样的活动于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记,既突破了重点难点,又让学生提高了实验技能,更让学生增添了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有益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
二、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
家庭小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目的是让学生把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利用生活中的物品代替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探究,进一步加强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变废为宝的乐趣。如引导学生利用家中的废品组装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装置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让他们体验到了发明创造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不断创新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好化学这门科学的信心。
三、结语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素养;教学经验
一、化学素养简析和培养实现方式
1.化学素养简析
对于化学素养的内涵,可分析为以下三点。其一,从设计新化学课程角度出发,化学素养是化学课程之目标,在界定化学素养的过程中多广泛地征求化学教育学家、教师、化学家的意见,倾向于从过程、知识、背景、态度等等维度进行化学素养的界定。其二,从化学这门学科的特征出发,倾向于基于学科理解化学素养之内核,强调的是那些体现学科特点的中心观点。其三,从评价和测量的角度,将化学素养还原成能力或者技能进行定量化研究。
2.化学素养的形成
从化学的基本观念、化学过程、化学文化、对于化学的态度浅述化学素养的实现方式。第一,知识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将化学观念的形成当做核心目标。因而,着眼于高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发展的教学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先有的观念及其背后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假定,关注学生的动力系统和概念意识;重视教材组织,应该围绕基本观念的组织结构化经验教材,并关注核心的概念与经验教材对于基本观念起到的支撑作用,重视学生们对于核心概念之表征、对于经验性材料的组织;进行学习过程设计,兼顾情境化与去情境化这个过程,将观念发展之动态过程作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基础。第二,在学生理解化学的知识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将学科的思维过程当做化学过程之核心,重视知识内在的逻辑;从学生的实际经验背景出发,重视整合逻辑思维形式与非逻辑思维形式,并设计多形式化的探究过程,关注不同类型的知识当中的过程因素,将多维目标整合到知识教学过程中。
第三,在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引导学生重视知识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工具意义与价值意义,根据校园情境和真实情境之间的差异兼顾客观知识与实践情境知识;将学校当中的虚拟情境和校外的真实情境进行结合,为学生提供在真实的情况当中进行知识运用的机会,并关注知识应用的社会文化因素和技术中介,广泛地将相应素材整合到教学过程当中。第四,对于培养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的积极态度,应基于态度的理性基础,使得学生在理解化学原理的基础上培养其理性态度,从态度的情感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获得良好的情感和审美体验。此外,根据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学生非正式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科普文章、参加科普活动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科技进展、公共事件等进行开放性讨论。
二、基于化学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知识教学例析
本文以碱金属氧化物的复杂性作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实例分析。在“Li、K和02反应的产物”课程讲解之后,学生产生如下疑问:和O2所反应的产物,K比Li更为特殊的原因何在?Rb和Cs是否生成更为复杂的氧化物?是否金属物越活泼则越容易生成超氧化物?决定Li、K和02所反应的产物之绝对性因素是什么?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从教学目标、学生所提问题之思维线索进行分析,进行后续教学答疑。
1.教师教学途径分析
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师不应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关注02反应产物之复杂性,但学生对于这一问题表现出普遍的兴趣。学生对于K和02所反应的产物有三种预测:其一是生成更为复杂的氧化物,氧化产物之复杂性存在递变的规律;其二是认为生成的是氧化物,因不确定是否存在更为复杂的氧化物,因此可能和Na的产物一样;其三是认为生成的是正常的氧化物,生成氧化物的原因在于Na存在某种“特性”。三种预测都符合逻辑假说,当教师告知学生产物是K02,提出假说的学生都认为是合情合理的。虽然教师随后将教学转移到正轨上,但是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思维并未结束,因此产生了学生下课后的一连串疑问。
进行学生所提问题的分析,可将学生的思维线索归纳为以下三种。第一,是Li、K和02所反应的产物越来越特殊是对于分立事实进行归纳而获得的规律性知识,体现了人们认知上对于规律的偏爱,这类经验类型的归纳是为理性认识之起点,同时是早期科学发展主要的方法。第二,学生从上一个结论作演绎推理,提出“Rb与Cs生成更为复杂的氧化物”这个有待检验的合理假说。而当教师告知生成物也是超氧化物时,学生思考后觉得合理,这一步是化学事实对于假说进行的修正。第三,学生认为金属的活泼性和金属的氧化产物的复杂性具有关联,但这一关联并非因果关系,“越活泼则越发容易生成超氧化物”是对于相关关系做出的判断,而“决定原因”涉及的则是理论对于规律的解释。学生的这些思维过程是学生的头脑对于知识进行组织、内化的过程,是学生试图将分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置于一定逻辑结构当中,从而提升知识之结构性,获取知识的意义。学生的思路依据“事实―规律―理论”这一线索而展开,和学生的认知逻辑相符合,也是符合科学发现逻辑的思想性过程。
2.教师的最后引导
教师应当充分地肯定学生采取归纳方法发现Li到K的氧化产物所表现出的规律性,从而让增强学生自我探索的积极性和学习化学的兴趣感。但对于第二个问题,由于超出课堂学习范围,可在课后进行讲解,以弥补学生对于知识结构之“残缺感”,课堂上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将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课堂目标当中,进行有效教学。
三、结语
科学素养是当前科学教育当中的关键词之一,这一概念的进步意义体现于对教育价值的全面化追求和教育对象的大众化上。化学素养的理论是基于对课程、学科、评价视角下的研究,教学过程是影响高中生的化学素养提升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知识不等同于素养,是基本的共识;然而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知识,亦是基本共识。因此,需要重视化学素养形成的方式,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应基于化学素养进行课程设置,以期实现良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董光杰:浅谈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科学素养教育[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2]张书珍: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J],学周刊,2011年27期
[3]周美锋:中学生化学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贾玉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索[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职业中专;教学实践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1.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职业中专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普遍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较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这一点无可厚非。纵观会计行业电算化市场可以发现,市场上流行着众多的会计财务软件,如金蝶、用友,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只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某类财会软件,必然导致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能够选择的就业面受到限制,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教学目标不能简单的定位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某类财会软件的实际操作技能,更应该让学生对整个会计行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实际教学中要对各种流行的财会软件都有所涉及。
2.教学层次设定不合理。大部分会计教师的做法是选择以某种软件的使用说明为教材,教学的内容往往只注重财务软件的操作方法,对基本理论不作系统讲解,造成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认识模糊,不能了解系统的全貌,影响了学生对会计行业本质的把握。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说不清楚会计软件中的常用名词,可见对整个会计流程的认识是相当模糊。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面对多种多样的财会数据,难免会出现纰漏。应当在课程中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讲授,让学生对会计电算化上游和下游的知识理论都有所了解。
3.选用教材内容过时。会计电算化伴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呈现日新月异的发展势头,ERP等先进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不断完善,Oracle、SQL-server等大型数据库在财会软件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教材上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这也是很多教师这节选用先进的财会软件说明书作为具体教材的原因。
二、对职业中专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1.培养不同层次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会计电算化设计的领域有很多,目前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仅仅限于能够使用财会软件,基本不了解财会软件的基本架构,更不用说能够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语言和对数据库的编程操作。一方面导致大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求员工熟悉会计基础知识和财会软件架构的公司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在具备基本硬件条件的专业中专,是有能力培养更高层次的会计电算化综合人才的,可以向这些领域开拓。
2.改革现行教学方法。现行的教学方法是从讲授到实践的流程化教学,学生根据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步骤,一步一步来完成学习要求,这样的教学方法优点是规范、实用,缺点是死板、无法引起学生对会计学科和电算化的思考。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的革新,有利于改变这样的现状。
3.改善会计电算化硬件教学环境。现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的先进手段纷纷被引入会计电算化教学领域。我们的硬件环境应当跟随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潮流,不断的更新换代,在投影仪、打印机等基本教学设施具备以后,应当建立内部的局域网,安装Oracle、Sybase,SQL-server等大型主流数据库,安装流行的财会软件,全方位的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让学生切实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技能,熟悉将来的岗位要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进行一系列软件建设:模拟会计电算化流程练习、自学网站、操作规范演示等自主学习环境建设。
上述几点建议,正逐渐被各个职业中专接受,成为行业的共识。2010年福建省把会计电算化专业列为改革试点专业;山西长治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会计电算化考试样式实行无纸化考试。针对职业中专的会计电算化教育和考试中,都在不断推陈出新,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定位越来越明确。这些改变都要求职业中专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要跟上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找准方向,大胆创新,通过合理定位、区分层次、革新模式、加大投入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会计人才。我国职业中专会计电算化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无论在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设施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还应该看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弊端,应当从教学层次、教学方法和硬件环境等方面入手,贴近实际应用,建立多元化的会计电算化教育体系,培养出基础知识牢固、软件操作熟练、通晓会计电算化流程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洪江.谈职业技术中专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培养目标[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