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计划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议一科一科的来,甚至还可以细,比如,这一学期我只提高作文。
让自己有成就感,才会有自己学习的兴趣。
计划满满的,一天到晚忙得头晕脑胀,结果没半点效果,计划也就半途而费了。
建议大家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目标要小,如果有多个计划,建议分开写,这样哪怕一个计划执行不了了,别的计划不受影响,不至于全部作废。
制订学习计划千万不要拘泥于所谓的格式,计划是自己的,很私人的东西,不是用来给别人看的,所以不必太在意形式,关键是能执行,有可行性。
如“XX年上学期语文提高计划”。可以这样来写:
一、现状:上期语文考试的分数,如66分。主要失分的地方,如阅读理解、文言文、作文
二、目标:提高到75分,具体为基础分确保不下滑,阅读理解+2分,文言文+3分,作文+4分
三、措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1、找老师教育一次。2、购买一本相应的练习册,最好老师推荐,每周精练两道阅读理解题。3、每周坚持精读一本文摘类杂志,如《读者》、《格言》、青年文摘等。(这也是为作文提高)
文言文:……
作文:……
四、具体时间安排。……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研究英语教学;交际实践定位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157-03
关于高校外语学习者要了解所学目标语言所立身的背景文化、培养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的必要性无需赘述。国内外语专家、跨文化交际研究开拓者胡文仲[1]、贾玉新[2]很早就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外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外语教学必须与文化相结合。迄今为止,中国不少高校英语专业已经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部分高校也将它设置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体系下的一门公选课程。跨文化交际研究涌现了一大批专著和论文。据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以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学概论》,邓炎昌、刘润清的《语言与文化》和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等为代表的专著达到70余部,论文7 000余篇[3]。
作为一门学科,跨文化交际研究已经建构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和课程体系,但就该学科和课程的实践性目的而言,大学跨文化交际教学如何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仍有待探索。文章通过总结、透视目前大学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有必要在理念上实现以交际实践为基础的定位转向。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学跨文化交际教学总体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特征,主要表现和原因如下。
(一)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以知识理论教育为主
跨文化交际学进入中国大学课程体系一方面源于中国经济开放和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兴起于大学外语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理念:大学教育旨在“复合型人才”素质培养,外语人才不仅要最大程度掌
握和具备运用异国语言的能力,同时还要在人文知识和意识方面增加输入,成为具有较好知识深度、知识结构和分析能力的人才[3]。基于这一理念而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其基本定位是传递异国文化知识信息,促使学生掌握异国文化以有利于交际,因此,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理论阐述和文化对比分析。
从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材内容来看,多数教材遵循同一模式:先总体探讨介绍跨文化交际学及其发展历程,然后从不同角度分专题对跨文化交际涉及的种种语言文化要素及其对交际产生的可能影响进行列举对比分析。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包括:文化和交际的定义、特性、特征和类型,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对学科的奠定和发展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人物及其核心理论,价值观与,价值观与习俗、礼仪和行为,跨文化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文化及其差异对跨文化商务谈判和跨文化营销的影响等[4]。各类跨文化交际课程教材以大篇幅列举中西文化的不同,以及国与国之间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部分教材和研究探讨了现实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冲突和误解[5],但对如何通过挖掘引发交际冲突的原因来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却未进一步深入阐述。现有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内容在拓展学生视野,增加文化知识输入上有一定效果,但太过理论化的输入与实际交际能力培养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
从教学方法和途径上看,目前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即系统介绍相关的知识理论;讨论,即学生在课堂就某一话题或者案例展开讨论;主题研讨,即学生就某一主题搜集资料,课堂进行演示讲解[4]。主要围绕中西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跨文化交际过程的要领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一教学理论性成分居多,缺乏针对解决实际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演练。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的大学跨文化交际课程侧重“跨文化”,而不是跨文化背景下的实际交际,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能力培养。
(二)缺乏多学科的介入
作为一门兴起于西方的学科,跨文化交际学进入中国最早见于外语类语言和文化研究,一开始就与外语语言文化研究、外语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内多数相关的著作和论文大多由英语语言文化研究者完成[6],研究成果涵盖了跨文化语义、语用和语篇等多个方面,主要从语言文化观念理论的视角作探讨。现有跨文化交际课程一般由外语教师开设,教学效果直接受外语教师自身的学科知识和研究兴趣影响。此外,英语在中国外语研究和教学中的突出地位也使现有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多集中于文化现象和内涵的对比,缺乏多样文化性。
目前实行的一次性鉴定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不利于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能否将学生的教学分模块进行,技能鉴定考评也分模块进行,将学生的日常学习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一次性鉴定评价变为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使学生平时学习的短期目标更明确,教师教学时更能抓住教学的实效性,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根据目前技工学校的生源特点,结合技工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利用模块化教学及考核方式将一次性技能鉴定转变为学习过程鉴定,教学效果较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与考核新模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天天有目标,天天有收获。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活动的特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按学习的先后进度顺序将所有要求技工学校维修专业学生掌握的内容分为八个模块,每个学期进行两个模块的学习及鉴定考核,将考核细化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去,将技校学生的一次性技能鉴定考核转为过程鉴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专业技能的培训方面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维修电工行业的通用技能,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根据以上原则,我将所学课程及模块要求分析如下:
最后一个内容为针对企业的需要,对学生实习岗位技能要求而进行的专项培训,培训学时根据企业的需要而定。学生完成这八个模块的学习和考核,合格后可以获得维修电工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证书。原来的一次性技能鉴定分八次进行,变成了教学过程鉴定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提升技能水平,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路桥工程安全评定与加固;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03-04
一、课程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的繁忙以及各种重型车辆的出现,路桥负荷日趋加重。为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一方面是国家加大各类路桥工程的建设,另一方面则是对旧桥、危桥的加固维修以及加强现有路桥的养护。在路桥工程建设方面,安全问题又重于泰山。路桥工程的安全事故对国民经济造成损失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影响。所以,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路桥工程施工安全、促进路桥工程健康有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对旧桥、危桥的加固与维修方面,由于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一般情况下,桥梁的加固费用约为新建桥梁费用的10%~20%;双曲拱桥的加固改造费用约为新建桥梁费用的20%~40%。旧桥的加固与改造方面已经是当前有些交通发达的国家桥梁建设的重点。因此,加速我国旧桥加固或改造技术的教学和研究,不仅能更好地、及时地为现代交通运输服务,而且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迎合以上路桥建设的需要,我校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安全专业创新性地开设了《路桥工程安全评定与加固》课程。《路桥工程安全评定与加固》是一门整合了材料检测、桥梁检测和旧桥加固的新兴专业技术,属于土木工程(桥梁)、力学、数理统计及信号处理等多技术领域的交叉学科。这就决定了《路桥安全评定与加固》这门课程是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要求授课对象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是结构设计原理、桥梁工程、工程力学、材料检测等的后续课程,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该门课程通常在高年级的大专生中开设。我校大三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了系统的专业课学习和半年的实习工作后,对实际工程中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感官认识,选择此时为他们开设这门课程,针对性更强。然而,路桥安全评定与加固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可供参考的教材不多,并且在教学内容上有些知识点没有定论,而是属于探索性的讲授内容。因此这门课程拟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设计与安排,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与理论,定论与探索中掌握专业知识,并能够启发学生在该领域中积极开展探索性的研究工作。
二、教学目标
路桥工程安全评定与加固是一门专业课程,有别于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而言,在理论与实践中,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初步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熟悉操作规程,掌握路桥结构的检测方法和加固方法,并能过对路桥结构的施工情况给出评价,把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到路桥安全评定与加固中来。“理实一体化”教学采用课堂讲解、室内实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学充分引导学生在桥梁检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
桥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系,其组成构件较多,这便决定了桥梁安全评定对象较为广泛。针对不同的构件检测的指标不同,需要检测的指标种类多,这决定了采用的检测仪器类型比较多。根据桥梁检测的这两个特点,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需要有选择性的对授课内容进行安排。一般来说,桥梁的检测方法可分为外观调查、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四大类。在本人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检测方法和构件的划分,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对授课内容进行了安排。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践:建材2学时、路桥16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 概述。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
第二部分 材料检测。①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及等级评定,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②砌体材料检测技术,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③钢筋检测技术、钢筋基本技术性能、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
第三部分 上部构造检测。①预应力构件试验检测及张拉力控制,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②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检测、张拉设备校验、张拉台座检验,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③静载锚固试验、钢筋松弛试验,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④张拉设备校验、硬度检测,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
第四部分 基础及下部构造检测。①泥浆性能指标检测、水泥浆的膨胀率实验,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建材实践;②地基承载力检测理论知识:1,荷载板试验;2,标准贯入试验,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③地基承载力检测实践知识:1,荷载板试验;2,标准贯入试验,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④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检测、泥浆、成孔、清孔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⑤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检测理论、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桩基承载力检测技术,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⑥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检测实践操作、反射波法测桩基完整性,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⑦超声脉冲法测桩基完整性,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
第五部分 总体、路桥面系和附属工程检测。①桥梁支座和伸缩缝装置试验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②支座检测,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检测中心实践。
第六部分 成桥检测。①旧桥加固,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②桥梁静载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③桥梁动载检测,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④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钻芯法检验混凝土强度理论,2学时,授课形式:理论;⑤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实践操作,2学时,形式:实验,学生活动:结构实验室实践。
第七部分 复习及考核。4学时,形式: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及期末考试。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1.“理实一体化”教学原则。“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在授课的过程中的理论联系实践,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工学结合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并结合多媒体、实验室现场教学等方法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学习、实践和指导。一是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学习的过程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倡导,师生互动教学作为一体化的学习过程,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完成课程学习任务。二是课堂教学充分采用多媒体手段,并且辅助大量的图片以及影像资料,向学生呈现直观和动态的教学内容。三是充分利用实验环节作为课堂授课的补充和延展,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四是学生分组实践。实验室拥有的桥梁检测仪器数量有限,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操作仪器,在实验课环节采取分组预约制。分组预约制的具体办法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所有的实验课程同时开放,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每一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去预约某一个实验,预约完成后学生即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五是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同一个知识点的授课内容各有侧重。
2.教学方法。为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中应当侧重启发式互动教学、案例情景分析教学、现场教学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独立思考,彻底改变过去课堂死肯书本的传统方式,部分课程直接选择在实验室上课,或全部选择在实验室上课,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加大实践操作容量,提高学生掌握路桥工程安全评定与加固检测试验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适应工作岗位能力。
五、考核方式
学生成绩的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过程管理与考核、实验实践技能考核、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实行动态管理和过程考核,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参与、知识点掌握和技能考核。实验实践技能考核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检验,主要考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知识能力考核。
参考文献:
[1]于忠涛.桥隧检测与评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关键词:高等教育;选课制;学分制
本文为辽东学院2012年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成果之一,课题名称:“学分制与学年制的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推进我国高校学分制建设的对策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6月4日
一、学分制的历史沿革
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1978年国内一些大学开始试行学分制,学分制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发展迅速,这与其自身特点不无关系。
(一)学分制的定义。学分制及学分积累制,是目前高等学校经常使用的一种按学分累计成绩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在预定的学习时间内,以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为毕业标准,学分制是以学分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一个单位,配以教学计划从而确定教学目的和学生取得成果大小。随着中国教育制度发展,教育体系的完善,学分制已经不单单是学习中的计量单位,逐渐成为高校实现教学管理的制度手段,跨越了学年制,打破了教学时间与学科空间上的界限。
(二)学分制的特征。学分制的实质,是保证学生对知识最低限度的积累,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满足社会对基本人才需求的同时,可以凸显出个体对知识掌握的侧重点不同,实现教育的灵活多变和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
第一,科目引导性强。根据学科建设要求,科学合理划定学习的科目,根据侧重点不同,依托学分制引导学生有效地选择科目,并完成科目学习,达到学习计划要求。
第二,单位标准可塑性强。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课时、实践、考试等多方面作为获得学分标准,其表现了学分制可塑性强的特性,他完全适应高等教育对学生学习方向的把握,通过在教学中合理安排科目学分,分配比例,获取难度,科学地衡量学生学习量多少,实现教育教学目的。
第三,延展性强。学分制以其自身特点,在高等教育实践中被逐步细化,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学分体制。完全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加权学分制、附加学分制。
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
绩点学分制是在学分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能用以显示学生每门课程的学习成绩的质量,以及学年和毕业总成绩质量的教学管理制度,其计算公式为:学分绩点=学分×绩点。
加权学分制也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能用以显示学生对某些重点课程的学习质量,以区分学生专业水平高低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加权学分,将教学计划中的学分根据课程类别、修业成绩差异等分别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计划学分乘以权重系数,得出加权学分,以区分学生学习成绩优劣,并作为选拔尖子生、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
附加学分制是在要求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外,还应修满课外附加学分才能毕业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一般说来,课外附加学分可根据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与学术活动、思想品德与社会工作、文体活动与公益活动的情况来评定。
二、学分制在国内高校应用特点
学分制作为目前国内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共性。
(一)学分制功能单一性。学年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模式,其通过简单的时间排序,按年度划分学习过程,从而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学年制很容易被老师和学生接受。学分制贯穿在学年制中,其地位和功能逾期叠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被学年制取代,在教学过程中学分制的功能相对单一,他逐渐演化成了只是用来衡量学生学习达标与否的指标。而其自身的引导性、可塑性、延展性都没有得到应用与发挥。
(二)学分制对基础课程的倾向性。中国的教育特色就是打牢基础,基础课程是教学过程中最被老师看中的,并加以侧重。传统学年制教育课程安排配以学分制的教育管理结构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的特色,由于先基础后专业、先理论后实践的循序渐进教育模式,导致学生往往被学年制束缚,大一不能修大四学科,加上学分在基础性学科上的比重较大,形成了学生刚入学就有学业负担沉重,快毕业又无事可做的现象在大学里比比皆是,虽然学分都已获得,但由于学分对基础学科的倾向,导致了教学分配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存在。
(三)学分制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学分制的应用除了最终的评判性,在最先的学习科目的选择上,需要学生自主判定,从而学分制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了影响。在校大学生由于认识能力有限、自主选择能力较弱加上对专业理解程度又不高,学生会出现对自身认识不足、对自我评价不够、对自我设计不完善等多方面问题。目前各大高校采用导师和导员辅助的方式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科目,但这些行为显得多余,反而忽略发挥学分制的自身优势,没有能够依托学分制的教育管理特性帮助学生理解学习目的,通过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分配,适当、合理、正确地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分制框架内的个体得到突出,又能科学合理地区分不同专业与不同学科的区别,让学科的存在更具价值,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意义,并且不做无用功。
(四)学分制与高校收费的不统一性。高校的学费一般按学年收取,这也是学年制在高等教育体系内潜移默化的结果,按学年收取学费会出现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学费一样的情况,出现了形式化的不合理现象。学分制作为能够评判学生获得知识量多少的标准,完全可以用来衡量学校出售教育的成本,实现学费与学分制的统一性,可以进一步打破各高校间人员的交流,实现中国教育资源的共享,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高校加强学分制建设对策分析
(一)推进教育制度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最高目标,要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我们打破现有封闭的教育模式,建立开放的、科学的、人性化的教育体系。学分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其自身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立足学分制的教育制度建设在一段时期具有很强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改革创新,合理优化学分制,打破学年制的固化,进一步推动教育体系的改革。
(二)利用学分杠杆优化课程体系
第一,利用学分制教育管理,适当增加选修课和实践课程数量,提高质量,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选修课与实践课作为学分制推行的关键因素,是优化教学体系,做好素质教育的关键。
第二,注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打破学科限制,合理设置课程,通过学分手段,创造学生夸学科学习机会,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科交叉依托学分分配手段,可以使高等教育更加全面,学科融合性更好,多元化的因素对学科自身发展和学术交流有着极大的帮助。
(三)学分制推动教师流动性。传统的师资力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固定,随着改革开放,教师外聘成为了知识流动的方式,但这种流动只局限在课时以外、休息时间。学分制加速了学科建设的灵活性,同时也对不同专业的老师需求增加,进而促进教师的流动,打破教师流动授课的限制,提高社会知识利用率,有助高校自身的发展,有助社会优势资源的高效利用,对学校建设有着极大的帮助。
(四)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管理。学分制的进一步发展会促使班集概念破碎,学生的团队精神会变得薄弱,高校应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荣辱感和自我控制能力。这些也需要以学分制为依托,增加校园集体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的比重,弥补知识教育以外的缺失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认同感。
(五)建立教育体系内统一的学分制收费体系。教育资源市场化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的最佳途径,如何为每一位求学者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就要从教育收费的统一性入手。教育收费的标准化,可以打破中国教育各自为战的封闭空间,同时也是吸引更多外国学生、学者来华留学的必由之路。科学合理的收费体制,应与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相互融合,学分制作为一种优势教育管理体制,应该作为高等教育收费的参照标准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