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能源实践报告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专业英语;双语教学;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叶林(1968-),男,湖北武汉人,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农业大学2010年首批全英文授课课程建设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8132953)、2011-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重点外专引智项目(项目编号:2011W004)、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1081-180621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0-0115-02
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可以节约国家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发电技术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层次也在不断提高。现代高水平的电力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高水平的专业外语交流能力,[1]因此,有必要深化新能源发电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开展双语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2]进一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这是培养高素质电力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础。
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英语课程主要是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同时也是面向全校其他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校级通选(选修)课,是一门知识面很广、内容丰富、前沿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在比较分析国内外新能源发电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热发电、水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海洋能发电和燃料电池发电等几种典型的新能源发电方式的原理、技术现状、并网运行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介绍,[3]教学内容全面展示了近年来新能源发电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全球和中国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现状、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熟悉新能源发电的生产过程,并掌握新能源系统各个发电方式的基本工作原理、动态运行特性,培养学生对新能源发电等相关领域的兴趣,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竞争力,为学生将来进一步从事新能源发电领域的技术工作和进行科学研究夯实基础。
为提高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在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课程建设
1.课程体系建设
教学大纲在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英语双语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具有指导性作用,针对课程实践性强及与前沿技术联系紧密的特点,在查阅、归纳、总结、消化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选课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编撰具有一定通用性的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双语教学大纲。特别针对现有电气工程专业英语中有关新能源发电技术方面比较薄弱的现实,参考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将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这一新兴领域的英语专业术语、词汇进行分类总结,补充到双语教学课程教材中,使得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选课学生易于接受,形成一个特点鲜明的课程体系,这是本双语课程实践探索最首要的研究内容。
2.积极推进自编双语教材的建设,丰富教学资源
课程教学选用了国外原版英文教材,教材内容非常丰富全面、数据新,并配以生动、形象、有趣的插图,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由于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背景、具体专业方向等方面的差异,原版教材的通用性较差,而且原版教材的价格昂贵,这些局限因素促使教学团队在前期大量查阅、归纳、总结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和吸取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国内外具有一定时效性和难度适中的英文资料作为课程补充讲义,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专门组织编写了自编教材,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补充、修订具有科学性及可读性的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的双语教材,突出“英汉兼顾、内容新颖、难度适中、适用面广”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里全面掌握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相关技术、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通过自编教材的建设丰富了教学资源,有利于促进双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
3.注重课件的制作和课程教学辅导网页的建设
在本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中,从查阅、消化国外原版教材和本专业的相关文献资料入手,结合双语课程的特点,撰写相应的双语教案和讲稿,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做到图文并茂、突出基础原理部分、充分展示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并将教案或课件发给学生,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依托专业实验室和学科建设资源建设了新能源发电技术专业英语双语课程教学课外辅导网络开放实验室,将课程所有教学资源、相关文献、视频、PPT课件以及软件等放在了实验室教学网络上,可随时提供给学生查阅、下载课程教学资料和课外阅读。为课程教学创造了一个优良的网络教学环境,进一步巩固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外语媒介运用能力,巩固了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1.课堂教学兼顾全局,循序渐进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并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授课节奏由慢到快,内容由浅至深。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初期为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进入课程,会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加入中文对照;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以及学生对课程相关术语的逐步熟悉,逐渐提高课堂英语授课的比例,在课程教学中期逐渐过渡到英文授课为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但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仍然允许用中文回答和提问,以便充分掌握教学内容,从而使该课程教学真正体现“难度适中、循序渐进、英汉双强”的特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外语基础合理制订不同的目标,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外语运用能力。
2.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授课与讨论相结合方式,营造积极思考和发表见解的课堂氛围,避免学生只是被动地听。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导者,促进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发展,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进行口语训练,营造课堂讨论、外语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氛围,调动学生使用外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学生专业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采取让学生朗读教材中关键词、关键段落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心理,选择一些较简单的问题提问,要求他们用英语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适当增加一定学时的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组织选课学生参观新能源发电场,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开拓了学生的学术视野又促进了教学。
通过双语教学的大力改革实践,使得学生长期普通英语的学习能力迅速转化到专业英语的学习上,英语的交流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从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推动本科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3.聘请外籍教授参与教学,创造原味英语语境
为充分营造原汁原味的英语语境氛围,课程选用原版的英语教材及影像资料,使课程教学真正体现“内容专、语境纯”的特点,快速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和沟通演讲能力。另外,重视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通过与欧美名牌大学建立定期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机制,邀请外籍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聘请外籍教授参与教学环节。实践证明,经验丰富的外国教授上专业英语课效果最好,他们的课程一般安排在后半阶段,学生在经过一段课程学习后学习信心高涨。外教的授课方式与内容使得学生顿感眼界开阔,英语理解水平普遍提高极快,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学术交流能力与自信心也得到普遍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4.以科研促教学,建立高水平教学团队
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学术水平高、外语水平好的教授和几名青年教师组成了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这些都是这门双语教学课程得以成功进行的保障。团队成员均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究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并运用于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互促互进。
教学团队中的骨干教授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邀请国际一流高校的教授来华进行学术交流和课堂授课,为青年教师创造和国外著名学者交流的机会,从中汲取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教育方法,并请外籍教授对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和指导,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开阔了青年教师的学术视野。
5.突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建立创新驱动的教学模式
新能源发电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中的学科,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也应该跟踪最新的研究进展,及时吸纳国内外科学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国际化,突出新颖性。教学方法上,将原来单纯的教师课堂讲授这一学生被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变为创新驱动的学生主动参与模式,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将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实践环节相结合。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理念并及时表达,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自主完成中英文文献检索、英文论文写作及英文专题演讲等过程,大大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和英语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课堂成为一个绝好的学生展现创新思维的平台。
三、学校政策措施的支持
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自2011年起中国农业大学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立项研究工作。新能源发电专业英语双语课程成为学校首批16门获得资助的教学改革立项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同时,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设立聘请外籍教师专项,以支持课程聘请国外名牌大学教授短期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参与指导双语课程的教学。学校多渠道的经费资助为顺利实施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同时,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双语示范课程建设。近几年来,学校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双语示范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双语示范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和管理机制,在规范双语建设课程基础上,鼓励双语示范课程的建设。为此,学校专门设立了双语示范课程专项建设经费,并将双语教学课程的课时酬金提高100%。对双语示范课程的师资培训、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教材编写等予以政策性支持,为推动双语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提供了很好的制度措施和条件保障。
四、结语与体会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新模式的创新
在教学模式上,教学团队努力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教学思想、理念,寻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探索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2.注重专业知识与英语应用能力的双提高
在基本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课程采用专家报告、现场调研、专题演讲、影视资料等,加强学生对新能源发电基本原理的理解。该课程采用专业知识介绍和实际英语运用能力培养兼顾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实际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双赢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红蕾. 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3,(3):59-60.
关键词:双一流;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136-02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总体目标分三步实现: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W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2016年10月9日,长沙理工大学创建“双一流”暨办学60周年纪念大会,赖明勇校长指出按照“六个突破、六个提升”的发展思路,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努力将行业特点转化为学科特色,专注打造一批一流学科,全面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努力跻身全国“百强”。
长沙理工大学一直重视能源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学校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国内的能源发展形势和能源科学的发展方向,瞄准国家新能源重大人才需求,在全国率先开展新能源人才培养工作,创办全国第二,湖南省第一个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2011年该专业被批准为湖南省特色专业,2013年5月顺利通过了湖南省教育厅的新增专业办学水平评估和新增学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评估。2012年教育部要求新能源相关专业统一更名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通过6年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的主要贡献如下7个方面:创办了湖南省第一个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构建了风电特色鲜明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平台,探索了科研反哺教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新能源人才培养模式系列高等教育理论、建成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即湖南第一个风电场设计和风力发电过程仿真教学实验室、开展了“2+2”新能源国际化办学模式、实施了“顶岗实习”的新能源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创办了湖南省第一个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2009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风能与动力工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经过4年的教育教学探索,成功地完成了第一轮本科人才培养工作,2013年5月顺利通过了湖南省教育厅的新专业评估验收,人才培养取得圆满成功。该专业2011年被批准为湖南省特色专业,本研究成果对我省风电领域人才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建设以及双一流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构建了风电特色鲜明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平台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已建成实验室有:“风力机叶片振动实验台”、“新能源材料疲劳特性试验台”、“风电机组运行与控制实验台”、“风光互补实验台”、“小型风力机拆装实验台”、“风电场设计与仿真实验室”、“分布式发电综合实验系统”等,“风力发电过程虚拟仿真实验室”是国家级“电力生产与控制”仿真中心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是能源系统与动力工程国家级实验示范教学中心重要组成部分。
三、探索了科研反哺教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16位在编教师中主持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承担20余项省部项目;多位教师发表在顶级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多位教师获发明专利授权。以上这些科研成果反哺教学,通过指导本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节能减排大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将自己科研成果带入教学课堂,从而使同学们了解新能源领域科技前沿知识和学术思维。
四、发展了双一流背景下新能源人才培养模式系列高等教育理论
近年来,我国风电等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新形势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级专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理论的一项重要的新兴课题。本项目结合“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思路、能源领域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2011计划”,在湖南省和长沙理工大学教研项目的支持下,研究探索了新形势下新能源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思路、培养模式等系列高等教育理论。
五、建成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即湖南第一个风电场设计和风力发电过程仿真教学实验室
除了风电场的运行控制仿真以为,创造性把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场设计引入风电仿真实验室,建成了多功能、全过程的风电仿真实验室,这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是一个创新。2014年,风电场设计与运行仿真实验室作为一个重要部分已成功获批为“电力生产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得了进一步建设发展的良好机遇,将在仿真教学、科技服务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六、开展了“2+2”新能源国际化办学模式
长沙理工大学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模式。长沙理工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第一、二学年在本校就读,且学习成绩不低于评分标准70%(平均绩点2.0以上)、无不及格课程的学生,可申请诺森比亚大学机械工程本科专业本科第三、四学年课程,顺利完成课程学习后可获得诺森比亚大学学士学位,经长沙理工大学认证,并能获得长沙理工大学的学士学位。
七、实施了“顶岗实习”的新能源实践教学新模式
本专业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点和特色之一,建设了高水平的风力发电综合实验室,建立了多环节多层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从无到有,建设了6个校外实习基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实施了“顶岗实习”的新能源实践教学新模式,在风力发电场实践基地给每一位学员分配一个岗位,并配备一位指导师傅,实习3周。结合多项省级、校级教研课题,探索形成了校内外实习相结合、风电场实习和校内仿真运行相结合的模式。
在A电仰天湖风电场、大唐南山风电场、湘电风能公司、南车时代公司风电事业部等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为新能源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基础条件。
八、总结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校2009年新开办的一个专业,成为我校以风电为特色的专业,也是能动学院新的人才培养增长点,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就业单位的高度评价。
在国家和学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校十分重视能源学科的发展,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以上七个方面的专业建设成果。
[关键词]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自我发展能力;三元合作治理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2)11-0066-07
一、 引 言
2000年1月“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十年间西部地区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人均收入水平和各项经济指标均取得了跨越式发展[1]。2010年,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十年[2],要破解资源和环境硬约束、实现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当前,西部地区在争取优惠扶持政策连续性的同时,更要从自身自我发展能力着[,减弱对中央政策的过度依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西部地区新能源资源种类多样,储量丰富,有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包括沼气、酒精、生物制柴油和生物制甲醇等)以及煤层气、页岩油气等多种非常规油气资源,目前的勘探程度和总体利用水平低,具有巨大的可供勘探开发潜力[3]。过去几十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重点部署的电子信息、航空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常规武器工业、新材料工业以及大型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军工大专院校,建成了产学研一体、国防科技工业门类齐全、重点突出的产业基地,人力资源丰富,为西部地区发展新能源产业在技术层面上奠定了基础。要改变西部地区长期处于“欠发达”的境地,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西部地区发扬自身优势,开创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基于历史积累和时代机遇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4]。
全球化视角下,环境保护、低碳减排的绿色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各国共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思路应顺应时代潮流由过去掠夺性开发转向可持续性开发、由资源依托型开发转向市场导向型开发、由国家推动型外源开发转向自我发展型内源开发。培育和发展西部新能源产业的核心问题,是在当前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区域内产业自我发展能力。
二、 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限制因素
新能源产业在我国西部的发展目前受制于三方面因素:一是产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二是西部以及我国的整体经济情况;三是西部的产业发展环境。具体而言,面临以下7个发展障碍:
1.西部经济发展仍然落后
在我国区域经济板块中,尽管西部地区这十年取得长足发展,但是和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西部地区的人口占全国27.5%,而消费份额占全国消费市场的份额只有18.4%。西部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贫困地区,现在全国年收入在1,196元以下贫困人口,有66%在西部地区。此外,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经济发展面临不确定性,作为后发地区,西部地区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更弱,正如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地方财力薄弱,还要承受劳动力市场不景气带来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压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西部地区应对金融危机的回旋能力弱于东部地区;从整个周期看,西部地区应对金融危机面临的困难将更加突出,付出的努力会更加艰辛。”[5]
2.东西部互动面临新困难
首先是政府观念问题。与中央政府大力推动相比,地方政府对东西互动的积极性显然较弱,东部一些地方认为企业西进是经济资源和财富的流失,会影响本地的经济发展,因而推动力度不够,更多把东西互动视为政治任务或扶贫措施;而西部一些地方政府缺乏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承接东部企业转移的意识和能力,办事效率较低,服务意识不强,政策不能保持连续和稳定,还存在着地方保护、市场封闭等倾向,不利于生产要素的跨区域合理流动。其次是产业层次问题。东部转到西部的很多企业在产业链中处于低端,无法实现西部的跨越式发展;如果仅遵从正常的产业发展规律,西部必然要陷入中国在全球产业结构中一直承受的产业低端发展之痛——微利,难以形成有效的资本积累和快速发展。还有环境成本转移问题。少数东部地区企业无视国家产业政策,借国家鼓励产业西移之机把资源利用水平低、污染严重、技术水平落后的产品和工艺转移到西部地区,在西部地区形成新的污染源。
3.环境保护难题待解
建立可持续的生态补偿机制在设计上存在较大问题:一是环境责任主体不明确,目前中国生态环境管理分别涉及林业、农业、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部门分头管理现象严重,导致部门利益化和利益部门化,区域补偿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部门补偿,这导致了补偿不到位,农牧民得到的实际补偿少。其次是补偿方式设计不科学,采取“项目工程”的补偿方式,主要对农牧民退耕、退牧进行补偿,而缺乏产业结构等生产、生活方式调整的补助,导致生态脆弱区的农户主要依靠补偿金生活,当补偿结束后,农户丧失生活来源时,面临“要温饱还是要环保”的两难选择,不可避免又要造成新一轮的生态破坏,政策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对比陕北和甘肃就可发现这一点,陕北由于资源产业发展引导农户向采掘业转移,生态保护成效显著;而甘肃缺乏这样的产业支持,生态保护效果极其有限。最后是生态产权界定困难进而引起跨区域生态补偿困难。尽管目前中央确立了“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补偿原则,但涉及到具体补偿行为时,难以确定生态效益的提供者、受益者,特别是在国家层面上实施东西部大尺度区域之间的生态补偿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4.民营经济发展不快
目前制约西部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首先,民营经济发展舆论氛围不足,自然经济观念、计划经济观念和做法仍大行其道,缺乏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更有甚者,部分地方自己没能力发展经济,对外部引入的非国有经济存在排外心理,对其发展设置各种障碍。其次,部分地方政府缺乏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意识,习惯于以公有制经济为服务对象,行为不规范,对民营企业干预过多,角色错位,政出多门,政策缺乏连续性、公平性、稳定性。再次,当地缺乏企业家。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人才大量外流,从而造成发展的人力资本不足,加大了企业家创业的成本,再加上舆论氛围不利,导致企业家产生的土壤不足,有个说法是:在西部是条虫,出了西部就成龙。人们只津津乐道于西部地区出了多少个有全国影响的大企业家、大经济学家,但往往忽略了这些人虽在西部出生、学习,却不是在西部创业并发展起来的。最后,资本市场不完善,企业缺乏必要的融资手段。西部民营经济起步较晚,规模小,内部积累不足,不管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其资质都比较有限,融资渠道不畅,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西部尤其突出。
5.重点工程、产业发展对地方经济拉动不强
大开发以来,国家在西部地区投资建设数百项重点工程,但这些工程往往与西部地区本土经济的关联性小。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为东部地区发展服务的,工程承包商、主要设备与材料、技术人才主要也来自于西部地区之外,西部沿途地区的政府主要提供附加值不高的辅助材料和非熟练工人,不仅产业关联度和直接获益小,还要付出土地成本,贡献与收益极不对称。就重点产业而言,“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西部地区重点发展能源化工、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特色农牧产品加工、旅游六大产业,前四项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度高,对劳动力就业吸纳能力有限。事实上,西部地区以资源采掘、军事工业、装备制造为主的工业产业结构具有一定封闭性特征,对地方产业配套要求少,对地方经济的拉动性一向较弱。
6.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意愿与能力差距大
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四川、重庆等西部地区的主要省份均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建立起多家国家级高新区,此举被认为是实现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是破解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约束难题、加快提升发展质量的迫切要求。但由于发展基数较小,目前西部高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仍然很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对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撑能力有限,主要问题在于科技与产业的脱节问题比较严重。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主要环节,西部地区的科技成果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和国家科研机构,大中型企业多数不设研发机构,科研、生产独立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导致了科技与产业相脱离的现象,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程度比较低。尽管西部在许多产业领域拥有一定技术优势,但由于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的渠道不畅,以至于科技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7.人才外流问题比较突出
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储备与人口比是全国最低的。造成西部地区人才(除企业家外的人才)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客观原因在于条件较为艰苦、待遇较低,经济较落后,吸纳聚集人才的能力较弱,客观上造成长达近30年的“孔雀东南飞”现象,而因经济落后造成的教育投入不足进一步造成人才不足;其主观原因在于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政策规定多而落实少。虽然国家近年来通过对口支援,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入,鼓励大学生、留学生、东部人才去西部开发创业等措施,加上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西部人才流动的宏观环境不断改善,人才大量外流的现象已经得到了初步遏制,但从整体看,目前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基础不够雄厚、高层次优秀人才紧缺、科技队伍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的形势仍比较严峻。
结合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自身限制因素,可以将西部发展新能源的限制性因素总结为:西部经济总量和发展动力都不如东部,当地市场机制不成熟,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在东西部互动—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难以摆脱产业链低端陷阱,且新能源市场尚处幼稚期,产业利润难以支撑产业的自我发展,无法大力支持地方建设,由于缺乏企业家发挥的空间,民营企业成长较慢,人才外流严重,创新不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在提高,环保机制尚待健全以形成环保与新能源产业的双赢而不是矛盾。这些限制因素都是局部的,而真正的限制是在局部因素之上的、整体性的。解除前述产业限制,专项措施必不可少。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有即时性和专业性,弊病也不少。缺乏整体的体制支持,问题会层出不穷。
三、 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自我发展能力理论分析
1.自我发展能力理论分析框架
自我发展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内部的经济效益和地区积累能力。它强调的是经济发展的自身基础或造血功能。它并不排斥外部力量对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相反,它是外部力量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6]但是如果过度依靠外部资金的扶持和帮助,会增加自身经济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如果一个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很差,也不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来发展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7][8][9]。其构成包括要素凝聚能力、资源组合能力、科技进步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五个方面。概括总结广义的自我发展能力发现,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特性[10]:
自生性——在没有外部推动的情况下,能力主体可以在某种制度下适应该制度的“选择标准”而生存,但没有外部扶持不等于不能利用外部资源。
扩展性——能力主体在规模和范围上扩大,可比照哈耶克的扩展秩序。
内生性——依靠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创新,使能力主体的结构升级和改善。
持续性——能力主体的存在是持久的,短期和长期都能够适应环境(广义的环境,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生态)。
由此可以得到两点启示:
第一,“自发性”不是自我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例如,一国的某一产业,由于外力(国家政策、国外的技术创新)促使而生成,一样可以培育出自我发展能力,否则后发优势就是空谈;又比如一个区域,它的经济起飞是靠外力促成的(国家政策、特殊时机、外资涌入),但一样可以培育出四个特性,进而形成区域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这样的例子在区域发展研究中比比皆是。新能源产业在发展初期理应借助外力(如政府扶持)。美欧日各国发展新能源的过程中,就没有寄希望于自发性。
第二,要素禀赋不是培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如果能力主体的要素禀赋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则主体在短期内会较容易加强自生性和扩展性,而内生性和持续性受益不多。主体需要利用先发(或自生)优势,积极加强内生性和持续性,才能真正培育出自我发展能力,否则只会是昙花一现,甚至于陷入“富饶的贫困”。如果能力主体的要素禀赋不具有比较竞争优势(例如,没有顺应“其所在经济体的要素禀赋”,或要素禀赋在多个竞争者中都不占比较优势),它在短期内自生性会很弱,进而在放任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在起步阶段很容易被后发劣势限制发展。但制度提供者可以通过人为设计,靠后天弥补先天不足,借助后发优势培育、加强扩展性、内生性和持续性,培育出自我发展能力,获得长期竞争优势。这就为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新能源产业形成自我发展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是美欧日等国目前着力作为的。加强研发、促进技术进步就是要弥补自然资源要素禀赋不足,形成内生性和持续性。
综上所述,在理论上,自由放任经济的拥护者们所批评的产业保护、扶持政策是“可以”有积极意义的,关键在于目的和路径的选择、设定。在实践中,由于市场机制发展的不成熟和市场本身的不完美性,唯市场主义之外的制度安排(例如法律、政策)就是经济管理者培育、增强个人、企业、产业、市场、区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国内外制度安排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中,尚未发现普适性的“好制度”。这就需要制度制定者针对特定能力主体的个体情况,在一定的原则下(例如总体战略)进行制度设计。根据自我发展能力的四个特性,注重要素禀赋和技术创新两个基本能力因子的作用,尤其是后者。还要注重在不断学习、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完善制度。
2.三元合作经济治理体制
政府、市场、企业三者的关系历来就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经济治理框架的基本元素(见图1)。
在已有的经济理论中,大都会提到政府、市场和企业,但是真正研究三者关系的理论并不多。新古典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的,关注的是市场—企业关系,但是企业不是治理制度的主体,只是在市场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黑匣子”,市场才是经济资源配置的制度主体。新制度经济学将市场和企业并列为经济治理的主体制度,交易成本是区别二者的根本因素。新古典和新制度两种理论范式构成了当代主流经济学,但是都没有对政府在经济中的治理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而仅仅是坚持古典经济学“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排斥“积极有为的政府干预”。所谓的大市场小政府,其实并不是指在经济治理中的比例大小,而只是单纯规模上的横向比较(与其它类型经济体制的比较),因为二者根本就不是对等的制度主体。无论是凯恩斯式的政府干预,还是福利国家式的公共经济,都是如此。
在经济实践中,政府和市场成为主要的治理主体。日本的经济学家[11]总结了三种政府干预模式:市场友好型(market-friendly)、市场替代型(market-substituted)和市场增强型(market-enhanced)。主流经济学中的政府是市场友好型的,是维护市场的制度供应主体。另一个极端是古典社会主义(东欧剧变之前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强调市场替代型政府,弥补、纠正市场的不足和错误,是国民经济治理的绝对主体。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这种全能型政府并不能取代市场经济。而20世纪下半叶东亚经济腾飞使得市场增强型的政府颇受重视和赞赏。这种理论总结认为,政府和市场并不是对立的,至少在实践中政府是可以促进市场机制的发展。
基于对政府干预经济的理念不同,政府和企业的关系也是多样的。在主流经济理论中政府和企业可以用比赛中的“裁判员”和“运动员”来类比,而市场则成为比赛场所和规则的象征。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企业(firm)未必都是私有的,例如公共企业、混合经济企业、NGO等,但是都遵照私有制下的市场规则追求自己的目标。在市场替代型政府治理体制中,企业几乎都不是私有的,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仅仅是政府在微观层面治理经济的工具。这种经典意义上的国企在古典社会主义时期比较流行,但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国企显示出极大的不适应性,目前也多数成为了市场上的商业行为(逐利)主体。在市场增强型政府治理框架下,企业也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为主体,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是变化的。
我国当前的经济大环境正处于一种意识模糊状态,企业并没有成为治理主体,市场被当作一种不成熟的、有规则的竞争场所,而政府始终是起主导作用的治理主体。但是,这种模糊是主体和主体功能含糊不清,与三元合作治理机制提倡的模糊(fuzzy)的内涵是不同的,后者强调的是摒除非0即1、非对即错的二分法,避免极端化,接近于中庸的理念。三元合作治理模型并不是作为渐进性经济体制改革的工具来设计应用的,而是融合了市场替代型政府治理的一种经济体制。在当前设计大政府还是小政府时,与主流经济理论相比,意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我国转变政府职能应是从全能的政府治理转向政府—市场—企业的三元合作治理,而非转向纯粹的市场友好型政府。当然政府的经济治理主体地位是可以与社会管理功能兼容的,二者不必然发生冲突。
至今为止,我国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设计政府职能改变时,受市场友好型政府治理理念影响过深,恰恰丧失了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的促动作用。实践中,地方的经济增长是地方政府及官员业绩考核的重点指标,但是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上被税制束缚,财力短缺,同时禁止干预地方经济,而只能将短缺的资金投入到“商业环境”的改善上,以便招商引资。这就造成了重复性建设过多、同质化竞争过度的困境,而招商引资在短期内是零和博弈,欠发达地区更加无法与发达地区竞争。地方政府虽然对经济负有责任,却没有干预的权力和能力;市场会加剧极化效应,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尤为不利;企业以逐利为目标,不会自动开发地方经济潜力,进一步强化了极化效应,这些共同造成了地方层面经济治理的失效。
3.创新三元合作治理体制,推动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自我发展
设计三元合作治理体制,首要的是坚持解放思想,突出强调市场经济的体制性要求和普遍规律,紧紧围绕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主体功能进行开发。结合前文对自我发展能力的探讨,可以从其四个特性分析西部的三元合作治理框架。
西部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不具竞争力。而新能源行业也由于技术限制而不具有经济可行性。但是二者在长期来看,是有发展优势和潜力的。因此,关键是如何在短期存活并与长期效益对接。在主流的市场经济规则中,这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新古典的边际效用理论计算出的长期效益最优是基于短期效益的不断最优的。西部发展新能源必须要走新路。而市场增强型的政府治理就成为必要条件。通过改变区域市场的“优胜劣汰”标准,使暂时不具有经济效益的企业起步,企业借助起步之势扩大经营规模和范围,获取短期的生存能力。这恰恰是我国政府与市场友好型政府相比的优势所在,目前大多数政府也这样做了。关键是起步后,企业要依靠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创新,提高内生能力以获得长期的生存能力,当然这种技术进步也可以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包括各类科研机构)共同完成的。只有具备了内生性,企业才能利用自身掌控的资源“生产出外部市场”(即供应满足需求),发展市场,并在市场中进一步增强内生能力、扩展能力和自生能力,同时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并做好适应长期发展的准备,形成良性循环。
三元合作治理应用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可具体关注三元的各自职能设计:
(1)市场职能。从经济角度而言,市场是供需关系的集合,其本身具有“优胜劣汰”的竞争性,当经济成本成为优劣胜败的标准时,部分有潜力但暂时成本高的产品就不具有市场优势,市场本身无法纠正这一竞争程序和结果,只能依靠政府干预。市场的有效性是基于竞争和要素回报,合理分配资源。在推动市场化的过程中,应理顺要素价格和投资回报机制。
市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普世的,市场本身就是制度,是一系列规则的集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受时代环境的限制,无论是自生的、还是催生的(如我国人为设定向市场经济转型),都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对经济体制的要求。因此,我们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努力必然是对规则的设定,即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未必和其他各国的市场经济是一样的,我国的市场规则必然要服务于我国的宏观—微观、产业—区域经济。
西部市场必然受欠发达的地区特征影响,在价格机制和回报机制上不如发达地区完善,因此,就地区市场的竞争(比较的是市场的效率)而言,西部不具有优势,要素流出是正常的。要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发展西部,就需要政府干预。国际贸易中的保护条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在国内使用,虽然有地方保护主义的质疑,但是,这种保护是对资源禀赋高而技术资本实力弱的欠发达地区的保护,既有经济上的积极意义(根据中心—边缘理论,国内的区域经济差距过大不利于国家总体经济效率的提高),又有切实的社会效益(维稳)。
(2)政府职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尚处于起步前阶段,即便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也无法摆脱“幼稚产业”的先天不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都有共同认识:在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新能源产业仍然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政府的有效作为是新能源行业、企业和市场发展的唯一可见的助力。
简单再生产能力的过剩使得低技术水平的规模扩展极为容易,却在拥挤的市场中竞争激烈。要摆脱低端产业链无利竞争的陷阱,政府的资助方向应有所选择,着重投向西部难以独立完成的新能源科技研发,而非投入简单再生产。目前地方政府财力有限,中央财政应对新能源科技专项投入(尤其是回报不确定的基础研究投入)做好规划,同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科技转化和技术商业化。政府的投入不应过于追求短期高回报,在研—产过程中的成本、利润分配上应秉承政府投资预算控制、企业投资利润导向的原则,进行公私合作。
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推动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和资产重组的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中央政府应为西部大开发和新能源资源的开发提供战略指导,抓好重点区域开发,构建西部大开发的增长极,加强引导,构建东西互动与合作双赢平台,广泛推进东部和西部之间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技术协作和产业合作;地方政府应根据地区优势,探寻适应国内外大市场新态势、适合西部区情的发展战略与对策,发展各具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切实辅助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不搞重复建设,防止简单照搬、盲目攀比,更不能头脑发热、制定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提一些假大空的跨越式口号。
目前非常规油气正面临迅猛发展,例如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正在改变全球能源行业、市场格局。我国西部也有巨量的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是否可以在产业规划中适当扩大当前新能源的范畴,纳入非常规油气?如此,针对非常规油气的诸多优惠以及良好的产业发展预期和现实经营收益将极大弥补其他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乏力,并以优势带动弱势,为其他新能源行业提供共享性配套政策、设施、技术。
针对缺乏发展动力的各新能源行业,政府除了补贴生产方,还应在公共采购中适度倾向于新能源产品,一方面可以保证基本需求量;另一方面可能会带动(而不是挤占)民间需求,并获得低碳减排的效果。例如,政府公车可全部采用电动车。
中央政府出台“全国一刀切”的产业扶助政策有四个弊端:一是对尚未全国一体化的诸多地方市场扭曲严重,不利于全国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二是在具体的地方操作上会出现很多政策不对路的情况,降低政策的效率;三是容易被国外政府在进口我国新能源产品时以过度补贴、不正当竞争、贸易保护等违反WTO原则的理由处罚或设限;四是同样的扶助政策,会在发达地区获得更高的效率,进一步导致西部的资源流出。因此,中央政府专门针对西部发展新能源的优惠政策,或者给西部的地方政府授予更大的产业政策自,可以使西部出台适合自身的扶助政策,当然这些优惠政策必须加以期限。另外,中央政府应调整财税体制,在新能源相关税项上除了进行削减之外,还应加大地方财税的留成比例,使得地方政府有动力扶持发展新能源。
(3)企业职能。企业是利润导向的,从事新能源也必然要满足资本回报的要求。新能源产业在短期内的利润几乎是依附于设备制造和能源生产上,可以由简单再生产完成,但容易出力不讨好,低利导致激励不足。要想改变这种不利的市场环境,把政府仅当作“裁判员”是肯定行不通的。哪怕政府不作为,让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随意发展,企业也无法找到利益突破。“看不见的手”在当前新能源的发展上是无力的,企业必须和政府合作。如前所述,在科技研发和商业化上与政府各负其责,共担风险、共享收益(收益模式不同)。
向政府寻求政策扶助和资金支持,这只是自我发展的基础,更应借助政府的支持和国内外行业内合作拓展技术的应用并开拓市场,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用供应刺激需求。另外,投资回报可以是混业经营的商机,例如企业可以利用在新能源产业中的投入向政府交换部分受限制产业的经营权,这也有助于打破其他产业的行政垄断。
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发展战略,是技术研发—创造市场需求,还是着重于技术应用转化、商业化。前者虽然有极高的盈利期望,但是风险也高,而且对技术水平要求很高,目前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即便在国际上,技术瓶颈仍然亟待突破。后者更适合目前国内的企业。国外很多技术受制于当地的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和人口、文化等因素,无法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更无法商业化、产业化。例如,欧洲很多新能源车已有技术和原型,但人口少、基建不足,无法大量投入使用,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而这些缺陷在我国却不存在,我国缺的主要是相关技术。这就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目前,已有不少国外的新能源技术、设备供应商进入我国,独立或合作开发市场,我国的政府和企业应抓住机遇,共同致力于对外开放、国际合作,真正把握市场换技术的本质,在当前国内尚不成熟的新能源市场和国外较成熟的新能源技术间找到结合点,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西部经济2010年发展报告及2009年西部经济形势预测[R].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2009.
邓全伦.西部大开发新十年[N].时代周报,2010(18).
国家能源局.国家重点能源基地开发战略研究[R].国家能源局2010年度软科学研究优秀获奖成果选编,201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战略性框架设计和相关政策研究[R].2010.
西部开发司综合处.国家发展改革委杜鹰副主任出席陕西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座谈会并讲话[EB/OL].西部开发网,2009-04-08.
鱼小强.对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思考[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3).
张瑞华,阴 慧,徐 志.落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报,2008(3).
罗晓梅,何关银,陈纯柱.从生存方式变革看待发展西部生存方式改革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王 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解构与培育——基于主体功能区的新视角[J].甘肃社会科学,2008(3).
朱 凯.对自我发展能力理论的规范性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2(1).
Aoki Masahiko, Kevin Masahiro. Beyond the East Asia Miracle:Introducing the Market-Enhancing Wing View[M].Oxford:Charendon Press,1996.
On Self-development Capacity of the New Energy Industry in Western Region
Zhu Kai1, Wang Na2
(1.West Development Center, Sichuan Social Sciences Academy, Chengdu 610071,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9, China)
一、课前布置调查、查找资料和研究的内容
帮助班级学生组建九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研究性学习课和双休日,按以下内容分配不同的任务,开展活动。
1、调查内容:
(1)在自己家庭的生活区,通过走访和调查了解生产和生活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
(2)调查本市一家有影响的高能耗企业,了解对大气保护的措施。
(3)走访当地政府部门,收集行政机关对大气环境的监测情况。
2、查找资料:
(1)通过因特网或学校图书馆,了解当今世界对大气环保的研究和治理情况。
(2)总结大气污染的种类。
(3)现阶段我国空气污染物的主要原因。
3、研究内容:
(1)化石燃料与人类进步的关系。
(2)我国治理“酸雨”应首先采取什么措施。
(3)展望新能源。
二、课堂教学过程
1、研究性学习小组汇报
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发表课前对环境保护有关的调查、收集资料和研究的有关小结报告。
2、总结环境污染的种类
通过学生各组的发言,总结环境污染的种类。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等。
3、大气污染情况分析
我国是以燃煤为主的国家,粉尘、二氧化硫(SO2)、氮的氧化物(NOx)成为我国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如1998年全国烟尘排放量达145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090万吨。我国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二氧化硫。
光化学烟雾也经常有报道。
全球现大气异常现象如气候变暖、破坏臭氧层等,被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学者所重视。
4、酸雨形成的原因
讨论之后,教师总结。
教师提供环保素材的有关信息。
(1)图片
(2)录象:有关酸雨的几段录像。
5、治理大气污染的方法
(1)研究性学习小组提供方法。
(2)全体学生评价。
(3)教师评价。
参考方法:
(1)提高燃料标准。
(2)开发新能源。
(3)研究煤和燃油的脱硫和脱氮技术。
(4)推广天然气,减少煤炭和燃油的使用。
(5)加大治理污染企业,如对环保增加投入和搬迁的力度。
(6)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7)完善环境保护的有关政策。
(8)鼓励低耗产品和环保产品的开发。
三、课堂教学总体评价。
1、对教学内容评价。
2、对学生课堂及课前的活动评价。
3、教师自我评价。
项目名称:能效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发起单位:伊顿公司
项目目标:
发挥企业专业优势,联合产学研机构,聚焦能源技术创新和应用,在未来十年内至少与十个城市进行对接,通过项目实践,探索低碳城市发展的能源技术创新之路,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城市化做出贡献。
实施路径:
1 举办“能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分别就“绿色交通”、“节能建筑”、“综合能效管理”等相关议题进行研讨。
2 城市调研。选取国内部分树立低碳发展目标的城市开展实地调研,系统分析与总结低碳城市的建设思路、措施、经验与教训,及对包括企业在内的城市利益相关者的诉求等,专业调研报告,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3 国际经验借鉴。通过对低碳城市建设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借鉴国际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在能效管理方面取得的实际经验。
4 建立技术及产业联盟。增强企业能源技术的创新能力,实现跨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
周年成果:
1 2011年6月9日,“能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论坛”系列的第一站启动,全国数百位来自政府、科研机构、工业企业、行业组织的代表人士从技术创新、城市规划、新能源等多方面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路径进行了探讨,更广泛的可持续发展共识和理念受到了上百家媒体的分享与传播,这个沟通、交流、共享与开放的平台率先开启了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新能源交通解决方案的探索之门。
2 2011年,伊顿中国和北京理工大学就机械、电气,特别是交通搬运工程,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民用和商用飞机电源系统的功率变换技术、仿真技术、配电技术等方面,展开合作,签订研发资助协议;同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设立创新奖学金,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开展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