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预防网络沉迷教育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成瘾;大学生;对策
当今世界网络以其交互性、及时性、广泛性、开放性等特点,得以迅速普及,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了《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其中青少年网民将近2亿人。
一、网络成瘾及其危害
1.网络成瘾
目前比较公认的“网络成瘾”的定义指:成瘾者无节制的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冲浪、聊天或进行网络游戏,并且这种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导致各种行为异常、心境障碍、人格障碍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消极后果[1]。
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
(1)生理方面
在临床表现上,由于长时间上网,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血压升高,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以及机体免疫力下降,患者常常表现为头昏眼花、疲乏无力、双手颤抖、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并且能诱发紧张性头痛、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3]。
(2)心理方面
长时间上网会导致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同时还会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减少,这些大学生会感到越来越孤独,容易产生忧郁、沮丧、烦躁不安等情绪;此外,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还容易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内心敌意、不合群等。
(3)行为方面
大学生因上网成瘾会导致学习兴趣减弱,逃课现象增多,成绩下滑,更有甚者导致学业荒废,被迫休学;减少人际交流,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在网络上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和金钱,更有甚者为了上网,不惜花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甚至犯罪。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
1.内部原因
(1)网络成瘾者的人格特征
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患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4]。国内也有学者指出,那些性格内向、受挫力低、在人际交流中感到困难而且家庭缺乏幸福感的大学生容易形成网络成瘾。具有这些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会比较敏感,不愿意与他人交流,他们更乐意通过网络来逃避问题。
(2)大学生成长阶段特殊的心理需求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晚期及成人初期,这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避免心理不适应及其他精神障碍。处于这个阶段的大学生虽然已经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常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他们的典型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容易采取极端立场。
处于成年初期的大学生在人际上,一则希望能建立深厚的友谊,而另一方面又经常甘愿忍受孤独,形成既希望友情又甘愿孤独的矛盾心理。正是由于大学生人际方面的这种矛盾的心理需求,他们不愿向熟悉的人暴露太多的个人隐私,而更乐意转向安全的、间接的网络人际交往[5]。在真实社会生活中需要几年培养的朋友关系,在虚拟社会中短短几分钟就可以建立,网络提供的情感安慰足以使大学生深陷情感依恋中难以自拔,为了逃避成长的痛苦,他们乐于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
2.外部原因
当今,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网络信息丰富多彩,大学生需要利用网络的地方很多,而高校网络氛围也比较浓厚,大学生上网比较方便,而刚摆脱高中紧张生活的大学生,不愿重复简单的三点一线生活,在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中,他们把目光投向可以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网络。
同时,网络具有资源的丰富性,空间上的超时空性以及虚拟性。在这样一个开放、互动性的系统里,不仅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大学生可以在匿名的状态下,自由选择交流的对象,无所顾忌地吐露心声,在彼此倾诉成长中所遭遇的烦恼、困惑中找到共鸣,对现实的不满也可以尽情宣泄,这造成了大学生从网络回到现实后又不由自主的会感觉到失落,转而又加入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最后“网络成瘾”。
三、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分析
1.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自己成熟的心理品质
网络成瘾者通常存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较强烈的冲突,总是倾向于单一评价标准,不具备多维的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应对各种挫折和冲突。为此,大学生要学习和了解一些心理健康常识,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积极悦纳自我。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学会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在与人交往和集体生活中,科学地进行自我定位,树立恰当的奋斗目标,坚定意志向目标迈进。
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把网络作为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而不是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塑造虚幻自我的工具,要不断提高在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思想上确立“有利、有度、有序、有节”使用网络的观念,养成良好上网习惯。
同时,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另外,大学生在校期间还应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在参与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能力。大学生通过积极自觉地参与这些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化程度,从而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2.改善社会环境氛围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又是网络成瘾的高危易感人群。因此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全社会都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采取切实的措施,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不仅要大力宣传网络成瘾的危害,而且对导致网络成瘾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倡导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通过有效手段引导网络行为,努力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社会环境[6]。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向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应该是一个有一定知识、文化和技能的普通劳动者,但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过高的期望,以及现实存在的就业困难等多重压力,使大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在现实中被压抑。这些社会压力的缓释一方面需要大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另一方面,更需要全社会营造一个宽松客观的评价氛围,为大学生创造积极的发展空间,多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大学生全面发展,展示个性特长[7]。
而在社会管理上,网吧是网络成瘾大学生上网的重要场所,加强对网吧等上网场所的管理有利于控制网络成瘾现象的蔓延。政府要加强网吧管理,合理规划网吧经营区域、分布密度和范围,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严格约束网吧的违规行为,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加强监管和查处力度。
3.加强学校教育引导
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时,一方面,应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提高大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方向,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的动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对大学生在使用网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不能以简单化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制定科学的教育计划,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来推动大学生在心理的各个方面进一步发展成熟。
学校应丰富、美化、优化网上信息资源,在校园网上重点建立一批精品网站,使网络文化的主流呈积极向上之态,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上氛围。要认真掌握学生思想行为动态,结合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及时有效地将学生需要的网络服务版块凸显出来,提供快捷服务,吸引学生参与,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网络服务。
学校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其它良性的兴趣爱好,以置换其原有成瘾行为。高校应通过对大学生科技、艺术、人文活动的引导,让学生有机会发挥个性特长,参与个性特长的训练和展示,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趋向引导组建大学生社团,配备专门指导老师,充分利用学校己有的可供学生使用的休闲娱乐场地设施,经常举办一些科技、学术、文化、娱乐活动,让学生展示特长,交流沟通,促使大学生在现实中而不是在虚拟环境中获得归属感与满足感。
学校要科学地加强宿舍管理,长期的高校教育管理实践证明,规范宿舍管理和宿舍上网行为是比较有效的控制网络成瘾的办法。大部分网络成瘾大学生都有过度使用网络的现象,如在宿舍通宵上网、去网吧夜不归宿等,如果宿舍管理中控制宿舍网络开通时间、宿舍楼开闭时间、加强住宿情况检查,就能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上网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教育引导。
总之,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既有网络本身特性的影响,又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全社会的参与是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志新.浅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与防治[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
[2] 冯国双,郭继志等.国内大学生网络成瘾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6).
[3] 刘桂芬,黄小流等.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2,(8).
[4] 刘建银.互联网成瘾症研究的新进展[J].社会心理研究,2001,(2).
[5] 毕玉,苏文亮等.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