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方案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送教下乡,“五个一”给家长“补课”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5+2=0”就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此,应该做到“五个一”。
1.一个坚强的组织体系
为深入推进县域家庭教育研究和指导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家校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广大家长的科学育人水平,切实加强和改进县域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部署。教育主管部门要实施家校合作改革试点,印发方案,制定了年度工作目标和较为详尽的计划方案体系。成立“省家长函授学校芦溪站”“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每年设立家庭教育专项经费。
2.一批健全的教学基地
为解决家长分散难以组织集中的矛盾,提高家庭教育的普惠率,要建立覆盖县域各乡镇学校、幼儿园、村、社区的家庭教育基地。要求学校有固定的场所、组织机构和家长委员会等,并充分利用学校开家长会,组织开展省市县家庭教育宣讲活动。这些教学点大部分都是村小孩子的家长,主要是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庭教育急需“补课”。与妇联组织一起组织开展“家教大讲堂”活动,将家教课送到农村、社区。
3.一支优秀的宣讲队伍
为充分解决家庭教育空而不实、脱离实际等问题,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要在最基层人员即班主任、“五老”人员、妇联组织、志愿者队伍中筛选37人组成县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团成员分为幼儿园、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四个阶段进行分类教学。
4.一套实在的规章制度
为改变过去那种单一而随意性很大的家校合作局面,建立家校合作长效机制,要出台制定《家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从家长教育、家长访问、书面沟通、家长委员会等方面,制定完善的《家长学校(教学点)章程》《家长学校(教学点)指导纲要》《家长学校(教学点)管理制度》《家长学校(教学点)表彰条例》等一套制度。同时,建立家庭教育评比奖励机制、出台评估体系,做到“三纳入”,即把家庭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对中小学幼儿园的年度工作考核评比体系,把指导家长学习情况纳入班主任评先评优范围,把开展家长教育情况纳入学校教师和班主任工作量。另外,要求学校积极推行“六个一”,即每班建立一个家长留言本、一个电话联系卡、一份告家长书、一张意见征集表、一份素质报告单、一份家教导报,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渠道。
5.一系列好的主题活动
为推进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要积极开展家校合作主题教育活动。一是每年举办一次学校开放日活动;二是每年开展一次参与社会实践体艺等亲子活动;三是每年开展一次学生品行表现联评活动;四是扎实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五是积极做好“学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宣传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形成家校(园)携手、共同育人的强大合力,有利于改变过去那种单一而随意性很大的家校合作教育局面,拓宽家校合作教育的渠道,形成切合本校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家校合作教育新途径。
总之,开展送教下乡,加强家庭教育的服务指导,路子走对了。送教下乡,深入农村服务农村家庭教育,是一大进步。送教下乡,长期坚持打造家教服务的新模式,是教育之急。
二、改革推动,开展家校合作改革试点
启动实施“省家校合作改革试点项目县”。项目将家校合作的国际视野与我县的本土实践紧密结合,以推动出台省级、县级文件为政策前提,以总结帮助试点学校的家校合作实践为落脚点,开展并实施一系列实践活动,包括促进家长委员会的组织建设,举办专项培训会,开展大样本跟踪调查,驻校指导和调研,家长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等。通过这些活动,印发《试点学校工作手册》,形成家长委员会建设的规划,初步形成家校合作的实践框架与统一规范。项目推广由家校合作六种实践类型构成的专业框架及其包含的科学理念。
三、政府推动,构建“三位一体”家校合作新格局
1.加强协调,齐抓共管
成立县家庭教育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担任组长,相关部门担任成员,负责指导全县家庭教育工作。妇联组织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牵头协调单位,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中家长学校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卫生部门负责孕妇家长学校;各级妇联、团委、教育、卫生、民政、关工委等部门共同参与指导乡镇社区的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工作。
2.创新方法,完善体系
创办家庭教育报纸,在电视台、网站等设立家教专版、专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形式、立体化地传播家教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开通家庭教育咨询服务热线和家庭教育咨询服务QQ群,为家长开设家教咨询服务,为学生开设心理辅导,解决家长和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的苦恼和困惑。开办家庭教育交流园地,分类切磋指导,定期举办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
3.加强宣传,全面提升
各有关单位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进行家庭教育舆论宣传和知识普及,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办好家庭教育专栏,进一步扩大家庭教育的辐射面和社会影响力,推动全县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为深入学习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打好禁毒人民战争,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及精神,我校开展了禁毒教育的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学校禁毒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中和镇回龙小学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和协调禁毒宣传工作。
组 长:陈超
副组长:赖庆帅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措施
(一)成立专门机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禁毒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了专人负责,制定了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建立了工作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学校禁毒教育工作的机制。
(二)开展培训。学校就禁毒形势、合成知识、青少年禁毒教育的意义等内容,对教师进行了培训。
(三)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以课堂为主渠道,针对性地开展了预防专题教育,确保了教学计划、教学材料、课时、师资的落实。在6月每周一上午第一课时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统一上了《禁毒课》。
(四)加大了宣传力度。根据了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的认识能力,通过LED显示器、黑板报、小标语等宣传阵地,以主题班会、拒绝签名等活动,积极开展了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创建“无毒校园”。
(五)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大手护小手”活动。将禁毒宣传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禁毒宣传教育机制。学校在坚持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家长和社会教育的辅助作用,避免形成校外教育盲区。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利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利用家庭教育阵地进行预防教育。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有关禁毒知识和教育子女拒绝、远离的方法,使得家长能以其特殊而有效的身份影响子女,做子女的榜样,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六)开展禁毒宣传周活动。结合“6.1”《禁毒法》颁布实施纪念日、“6.3”纪念日、“6.26”国际禁毒日,集中开展了禁毒宣传周活动。充分利用了警示牌、LED显示器、小标语、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预防宣传教育活动。
(七)组织师生开展了以预防教育为主题的新童谣、儿歌、文艺节目的创编活动。
禁毒教育任重道远,我校将不断结合实际,在以后的禁毒教育工作中,继续努力!
关键词:父母效能团体训练;亲职教育
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不少家庭面临着“二胎敢生不敢养”的难题,父母也开始反思自身在子女抚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传统的教育方式策略已不合时宜,父母双方出现教养分歧等。2015年,教育部更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新时期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亲职教育,即“协助父母获得称职父母角色的经验,同时亦包括协助那些打算成为父母的人士,使他们做好准备,能更有效地担当父母角色” ,逐渐成为当下的社会热点之一,其中,父母效能团体训练亲职教育模式备受热捧,在国内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
一、父母效能团体训练模式简介
一般来说,亲职教育的实施方式分为大众媒体、个别咨询和团体形式,其中较为成功的亲职教育模式大多采用团体形式。团体形式包括读书会、家长经验分享会、班级教学、家长会和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等。调查发现,在我国学前儿童家长参与的亲职教育活动中,家长经验交流会和父母成长团体(读书会)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较低[2]。相比较而言,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的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包括角色扮演、团体游戏、分组讨论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克服了读书会等方式内容枯燥的弊端,充分调动家长的学习积极性。
二、如何开展父母效能团体训练
各种取向的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课程一般由8-12人组成父母团体,每周举行一次,每次2小时,大约持续8-12周。父母效能团体训练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且循序渐进的流程,按照热身活动、主题演练及总结活动三个环节依次展开。课程活动依照固定的主题进行,并且要求父母课后完成家庭作业,如: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技巧运用到具体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或完成学习心得报告等。
(一)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旨在让家长相互认识,明确团体目标并形成团体共识和规范。学员互动和亲职教育的成效有间接的关系,团体动力的营造关系到整个父母效能训练的成败[4]。因此,在团体活动开展之初,建立起家长之间的相互信任,促使家长形成互相帮助以满足共同的需求的意识在营造团体动力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无论是首次培训的人际破冰主题活动,还是往后每次培训前的热身活动,都选用多种形式进行,如:围绕相关教养主题开展的开放式讨论、团体竞赛游戏、动态热舞、家庭愿景彩绘以及引导式幻游等。
(二)主题演练
这一环节是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的核心部分,同样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家长的参与性,如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经验分享等形式,目的是让家长借助亲身体验,激发教养反思,学会自我改变,从根源上自主解决问题。
以“角色扮演:教育幼儿遵守行为规范”为例,导师提供案例:“铭铭和好朋友嘉嘉在玩耍过程中发生冲突后,铭铭把口水吐到嘉嘉身上。铭铭不仅拒绝向嘉嘉道歉,还对妈妈撒谎,否认事实。”并轮流邀请三位家长分别扮演铭铭、嘉嘉和铭铭妈妈,分别体验在不同应对策略下,孩子的心理感受以及问题行为的纠正成效有何区别。比如,有的家长可能会严厉呵斥孩子,甚至体罚孩子。但是,孩子可能既不清楚被打骂的原因,又不能掌握正确的行为规范。而且,亲子间的关系也可能将因此变得越来越疏远。上述案例中,事件的处理重点应该是教育幼儿遵守行为规范,纠正撒谎的不良行为。家长在处理过程中应以温和但坚定的语气向孩子说明,他的什么行为是不正确的,应该如何改正。同时,还应该引导其学会自我反省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角色扮演是一项改变人的观念行为的有效策略。通过角色扮演,家长能够产生共鸣,切身体会到孩子的心理感受。分组讨论和经验分享等活动形式也同样具有角色扮演形式的效果,让家长在感同身受的体验中激发对以往教养行为的反思,达到练习沟通技巧,提高教养效能,促进亲子关系的目的。
(三)总结活动
每个主题教育活动结束后,导师一般以温和的活动结束当次训练课程,例如导师梳理归纳当次主题的要点和沟通技巧、团体答疑、引导家长以冥想的方式回顾当次主题、导师针对当次主题布置作业等。父母效能团体训练注重在家庭作业环节对家长进行当次主题内容巩固。一般来说,家庭作业包括阅读相关亲职教育材料、预习下次主题内容和当次主题实操。主题实操旨在鼓励家长把握教育契机,在具体的家庭教育场景中进行探索实践,及时对所学的沟通技巧进行巩固演练,并在实际演练中不断改进。
三、开展父母团体效能训练须注意问题
第一,虽然父母效能团体训练具有实践价值,但其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如P.E.T.课程过分注重技巧,忽视了父母教养的本质,使得亲子互动变得有些技术化;S.T.E.P.课程存在隐蔽的权力使用等问题。此外,现时的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课程大多由西方国家引入,中外国情和教养方式差异可能会引发价值观的冲突,增加父母效能训练实施的难度,影响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开展父母团体效能训练时要综合考虑国情和文化背景,对各种取向的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进行去粕存精的修整。
第二,如前所述,团体动力的营造关系到整个父母效能团体训练的成败。廖永静强调,团体领导者是团体动力的关键因素,是整个团体进程的引导者和推进者。导师需要时刻察觉团体的动力和发展,为家长提供一个安全、轻松、值得信赖的环境。因此,开展父母效能训练前,对导师的挑选和培训工作尤为重要。
第三,我国学前儿童家长参与的亲职教育活动以幼儿园为主要载体,在有限的社会支持下,家长可能会因为受到时间、空间和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无法参与到父母效能团体训练。这不仅导致父母效能团体训练难以广泛地面向全社会家长开展,更有可能会阻碍我国亲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开展父母团体效能训练时应尽量做到家庭、学校和社区有机协同,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社会支持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文是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YQ2015165)、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编号:fsyq201403)和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编号:pdjh2016b0521)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台湾国立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家庭教育学[M].台湾:涛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12.
[2]许璐颖,周念丽. 学前儿童家长亲职教育现状与需求[J]. 学前教育研究, 2016(3):57-66.
[3]咸金花.父母团体训练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改变之效果研究[D].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4]林家兴.哪些因素最能预测亲职教育团体的效果[J]. 教育心理学报, 2010, 41(41:4):847-858.
[5]袁萍华.父母效能训练(P.E.T.)的心理学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1.城镇化进程中家长没有成为孩子的表率
即使是牧区,城镇化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对于搬入城镇的家长产生了新问题,他们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他们当中有些家长自己跟不上变革,不能给孩子做出表率。家长在社区环境里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行为粗鲁,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2.只关心孩子的成绩和排名
一些家长眼里,分数仍然是检验学业的唯一标准,他们给孩子买的课外读物仍然是各种各样的教辅,有的家长给老师反映,孩子爱看“闲书”,不重视学业。对于学校组织开展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家长认为把时间用在学习以外的活动上是浪费,因而不积极配合。
3.教育方法落后
让孩子无原则地服从家长,实行家长主义、命令主义,个别家长甚至把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强加给孩子,严重冲击了学校教育的效果。收入高了,有的家长认为要让孩子享受,给钱很大方,动辄数百元,孩子觉得钱来得容易,自然不会珍惜。有的家长管教孩子无方,当孩子做了错事或成绩没考好就采用暴力手段,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对孩子独立人格的认识不足,不会与孩子平等交流等。
二、牧区学生家庭教育的对策
1.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宿舍内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互相学习,把洗衣服、整理内务这些简单劳动做得富有情趣。抓好宿舍文化建设,根据共同的爱好或情趣设计布置宿舍,通过这些活动增进舍友感情,建立友好和睦的宿舍集体。班级内开展一些健康向上,情趣高雅的文艺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号召学生为班集体争荣誉,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学校加强人文关怀,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温馨舒适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这些做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淡化学生的想家情结,锻炼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文明社区创建活动
引导学生和家长共同践行文明行为,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适应新的环境。讲究公共卫生,遵守公共秩序,正确使用公共设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公益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在创建文明社区进程中与家长共同进步。学校通过关注了解学生在社区的表现,丰富教育资源,收集信息,制定解决共性问题的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活动。
3.指导家长理性看待成绩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不给学生成绩排名,不给班级排名,不分尖子班和普通班。着力引导家长正确、客观、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学业成绩,把成绩看作孩子成长的一个参照。成绩提高,要进行分析,总结经验,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如果下滑,要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制定提高的策略。让家长认识到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要从孩子的素质是否全面发展这一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展,使家庭教育适应素质教育。
4.指导家长改进教育方法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arson”为你整理了这篇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也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兴宁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控辍保学工作,始终把控辍保学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一个都不能少”的工作目标,多措并举,突出扶贫领域控辍工作重点,扎实工作,依法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年,兴宁区牢固树立收官交账意识,认真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保持控辍保学工作力度不减,为进一步巩固控辍保学工作成效,现对兴宁区近年的控辍保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兴宁区现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67所,2020年秋季学期,兴宁区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58380人,小学46396人、初中11984人(截止10月23日),全城区义务教育辍学率为0%,首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少年及非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动态“双清零”。
二、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压实责任。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兴宁区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城区政府主管领导亲自主持召开相关部门控辍保学工作联席会议,部署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控辍保学主要工作。城区政府和各部门、镇政府(街道办),教育局和学校、学校和教师(班主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合力控辍,深入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包”责任机制。
2.走村进户,开展劝返。每年寒暑假是失学、辍学的高发期,为,为防止学生流失,每年这个时期由教育局牵头、人社局、司法局、公安分局等政府部门配合,通过组织开展“暑期大劝返”、“寒假大走访”、“劝返攻坚行动”等活动,深入贫困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辍学学生等家庭,开展家访活动,向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两免一补政策、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听取家长建议等。进三年来,按照城区、镇(街道办)、村委(社区)“三级联动”机制,累计组织了近100名涵盖教育、镇政府(街道办)、村委(社区)、第一书记等劝返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分别对154名疑似辍学、辍学学生及父母开展劝返工作达550次数,每名辍学生平均达到3次以上,部分达到5次以上。对于部分外市户籍辍学生,城区教育局主动联系学生户籍地政府、教育部门,共同开展劝返活动,累计发协助劝返函15份。
3.建立账册,及时预警。按照“一校一册,一生一案”的要求建立控辍保学工作台账,有序、规范开展控辍保学工作,并实施月报、周报、日报制度并落实预警制度,当监测到有学生出现疑似辍学时,由主管教育局向学生户籍属地政府发送预警通知,启动“双线四包”责任机制,介入开展劝返;做好学生流向的跟踪,及时采取必要的劝返措施;规范学生变动手续,利用学籍系统进行动态监控,特别是排点排查当年小学毕业未有初中学校调档的学生。
4.加强管理,学困帮扶。对于劝返回校的学生,做到关爱有加。一是落实一位教师帮扶一个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二是根据学校实际结合辍学学生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留得住。三是成立学生间的互助小组,喜欢学校生活。四是进一步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着力解决影响学生辍学的根本,以期达到标本兼治。
5.抓实特教,严防辍学。一是政策保障。2018年兴宁区人民政府印发《兴宁区送教上门工作实施方案》(南兴府办函〔2018〕51号),对我城区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作给与政策支持;印发《南宁市兴宁区第二期特殊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南兴府办函〔2018〕153号),明确了近几年我城区特殊教育发展的目标。二是底数清楚。城区残联每年开展3至16岁残疾儿童少年摸底排查工作,摸清残疾儿童少年底数、受教育情况,当年5月初向教育局提供当年适量残疾儿童少年花名册。教育局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单独建档造册,落实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一人一案”,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采取按照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机构)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原则,逐一安置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保障适龄残疾受教育的权利;对于部分无自理能力,无认知能力的重度、极重度残疾儿童由监护人提出向属地人民政府或主管教育教育局提出申请好,经城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评评估认定并同意后办理无法接受教育的手续,近三年城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安置率均达到95%以上。三是保障经费。一是严格落实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辅读班和送教上门残疾学生预算内公用经费6000元∕生·年,保障校内残疾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及送教上门工作所需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料和送教教师的补助、人身意外保险等的支出。近三年残疾儿童少年学生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约200万元,特殊资源教室建设投入80万元。
6.及时反馈,定期研究。教育局建立控辍保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对当月的控辍保学工作进行总结,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落实整改措施,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在每季度的城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教育保障专责小组的例会上研究解决。
三、取得的成效
近三年兴宁区辍学学生从2018年初的98人降至2019年初14人,2020年初7人,2020年10月实现首次实现动态“清零”。义务教育辍学率从2018年初的0.99%,降至2019年的0.03%,2020年的0%,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安置率均在95%以上。
四、存在问题
1.城区所有适龄儿童数据掌握尚够不精准,单靠教育部门统计是很难做到精准,需要公安、统计、卫计、各镇政府(街道办)、村委(社区)等部门协同进行。
2.进城务工子女辍学情况逐年增加上升,劝返难度大。
3.离异家庭的辍学学生,父母双方都忙于生计或外出务工无法顾及孩子的教育,劝返难度大,同时离异家庭的辍学生心理上都存在一定偏激或自闭。
4.出现心理问题学生逐年增多,在辍学学生的比例逐年提高。五、下一步计划
1.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契机,联合相关部门彻底摸清适龄儿童底数。
2.始终压实各相关部门责任,落实好“双线四包”责任、强化“三级联动”劝返机制,对因厌学暂时办理休学的学生继续开展联合劝返。
3.督促和指导学校做好劝返学生返校后的生活和学习相关的关爱措施,确保学生能安心在校学习和生活,避免出现二次辍学现象。
4.加强普职通融教育,引导部分极度厌学的学生暂时到中职学校学习技术,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