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劳动教学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三年级劳技教学计划一
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1)(2)班的劳动课。班里学习气氛比较浓,在几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在他们地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二、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安排
本册劳动课共15课,分五个主题。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教材的重难点是手工制作这一部分,本学期每周一节正课刚好。
二、本册劳动课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三、本学期教学工作措施
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对劳动课教学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4.采用边授边练的方法进行学习。
5.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
6.重视学生每一次劳动成果,在班级举行成果展示,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创造火花,体验活动乐趣。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四、教学进度安排
小学三年级劳技教学计划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劳动课。班里学习气氛比较浓,在几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在他们地带动下,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孩子们都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其中,大多数学生的基础较好,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大部分同学对这门功课具有浓厚的兴趣,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教学理念
(一)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是富有生机、充满探究的学习过程,是孚脑并用的过程。
(二)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顺应这一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倡用可感而形象的技术作品来引导、来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技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模型、一件工艺品,也可以是一盘菜、一个生长着的作物等。通过作品的制作,学生可以获得材料认识、工具运用、操作程序、技术要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通过作品引导学生的设计、评价以及作品宣传等活动。
三、教学目标
(一)了解劳动世界,理解劳动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 1、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2、培养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团结互助、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晶质,形成良 好的劳动习惯。
(二)注重生活中的技能学习,学会生活自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1、掌握生活必备的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生活自理。 2、建立生活中的主体意识,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积极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
1、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常见材料,学会使用一些基本的工具。
2、了解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工艺品和技术作品的设计与制作。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育的实际效果出发,选取内容,确定方式, 安排实施计划。在实现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各地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区、本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的动手实践为主,做到实践性与教育性相统一。
2.注意加强现场教学。
3.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4.加强与社会和家长的联系,让学生回家实践。
5.加强纪律教育与安全教育。
6.用作品引导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备课能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4)07-0067-03
如何解决中小学教师备课存在的问题?如何针对教师原样抄袭、复制教案等机械备课行为,消除低效乃至无效的备课劳动?如何引导中小学教师在学习、研究中改进备课,提高备课的成就感?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就中小学教师备课能效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一、中小学教师的必修课:提高备课能效
备课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制订学期教学计划要领会国家课程标准,确定学期教学目标,明确阶段教学的具体要求,分析教材和学情,安排教学进度等。制定课时教学计划,要分解单元或模块的教学计划,要编写出教学目标准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教学资源使用充分、教学过程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
备课能效,是把教师备课过程的资源和能量作为教学的能源,在这一能源的利用中,所发挥的教学作用与实际消耗的能源量形成的比率。从教学功效角度看,备课能效是指为学生学习提供的服务与所消耗的总能源量之比。提高备课能效,就是要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比率,让备课“能源”产生更优质的教学服务。教师能否具备正确的备课价值取向,能否让积极、主动成为备课常态,是提高备课能效的重要因素。
(一)备课态度:提高能效的基础
教师能否认识到备课是职业生命的重要事件,是提高备课能效的基础。备课是教师职业生命的重要事件,考验着教师专业的发展水平,是检验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内容。每一次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每一次教学方案的实施,都会有新的收获、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备课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将其变成一种自觉行为,才能为提高备课能效打下基础。
(二)主动创造:提高能效的关键
教师是否认识到备课是创造性劳动,是提高备课能效的关键。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解国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分析学情、设计教学法、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等备课过程都是创造性劳动,如果“不动脑”地沿袭或抄袭教案,就不能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等工作中潜心思考,因而难以科学合理地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案,更不能创造性地运用教学资源,就会降低备课能效。
(三)问题归因:提高能效的保障
就指导教学的实效而言,备课“能源”利用,不是在“节能”中降低教学品质,而是提高备课能效,降低备课“能耗”。提高备课能效要解决以下问题:备课目的不明确,应付检查;备课方法不可取,照抄现成教案;备课质量不高,程式化和模式化倾向明显;备课与教学分离,教案的教学价值不高。在导学案实施后,教师照搬教案的比例越来越高,备课的正能量不足,提高备课能效,就是在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实现备课的“低耗高效”。
二、提高备课能效的主要策略
(一)改进备课方式
1.让集体备课创生合作效益
集体备课有助于培育团体研究、共同提高的学术氛围;有助于拓展教育资源的开发,推广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积极创设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校本培训活动有机结合的平台,把备课过程变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如根据区域内中小学分布的实际情况,以三至五所学校建立教研片区,各片区形成研训活动共同体。年段班级数较少的学校或学期总课时数较少的学科,在本校同一个年级不能组建本学科本年段备课组的,可以在教研片区组建校际学科备课组,以解决因不同学科教师拼凑而不能产生专业兴趣、专业互助等问题,提高集体备课能效。
2.让课例研究促进备课增效
备课的质量如何,要由课堂教学来检验。可以把备课与课例研究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如每学期各备课组开展一次专项研讨活动,由一位成员根据备课内容,提供一节研讨课,组内其他成员参与听评课活动,检验教学成效,根据教学效果对后续教学加以完善。在评议中出现的一些争议问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解决;改善后续备课,提高备课能效。
(二)提高资源功效
1.让集体备课为个性备课注入资源
集体备课能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弥补教师个性备课的不足。个性备课如果游离于集体备课之外,就不能整合、利用集体的资源优势,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成功的做法有:引导教师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采用主讲方式,并提前一周写好主讲稿,集体备课时,先由主讲老师阐述,其他老师就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练习的设计等进行讨论,形成共性教案。一次主讲内容可以是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或一个模块,学要求和进度。集体备课后,每一位教师共享资源,针对学生实际,进行个性化调整、完善,形成适合的具体教案。
2.让培训资源为教师备课提升能力
教师备课,不仅需要基本功,还需要提升能力。实践证明,通过专题培训、教研沙龙等方式,能有效解决“想做好而不会做”的问题。可行的做法有:学期开学前,引导教师完成对教材的通读,促进教师对教学主体内容的把握;学期初,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备课的专项校本培训,并进行不少于一周的集中备课活动,从备课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在培训资源的利用上,可以充分利用本校资源,把年级组的困惑交给学校学科教研组,作为校本研修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科组内进行专题研讨;可以通过邀请学科教学带头人、学科教研员、备课工作的优秀教师来校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指导;可以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开办教研沙龙,学习借鉴好的备课方法,在引导、帮扶和借鉴中提升教师的备课能效。
(三)提倡人文关怀
1.在“减负”中“增效”
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可允许“旧案新备”。让每位教师用好旧教案,用好集体备课形成的电子教案,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撷取备课资源。科学合理地、实事求是地循环使用教案,使教师将过去的教学经验延续下来,让优质资源得以共享。但要防止少数不够敬业的教师钻空子,网上下载、原样照搬。因此,在“减负”的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增减、改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为我所用。适当减轻教师备课负担,在实践中有一些被广泛认可的做法:如对那些熟练掌握教学知识体系、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教学成绩在中上程度的教师,允许使用简案,即有基本框架、基本内容的简要表述。换言之,简案的使用要以较好的课堂教学成效为前提。实践证明,备课中的“节能减负”是“增效”的动力。
2.在激励中评价
教师的工作是艰辛的,需要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对备课的评价重在激励。学校管理层要对备课工作中好的做法予以表扬,并推广成功的、优秀的案例,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备课长效机制。对备课不够好的教师,应提出中肯的建议,指明努力的方向,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备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学期末,通过对优秀备课成果展示、评价,提高教师备课工作的成就感;通过表彰优秀备课组、备课组长、备课教师,发挥典型引路作用。还可将教师的备课工作与教师职务晋升、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挂钩,在形成备课良好氛围的过程中提高备课能效。
(四)强调科学管理
1.在质量导向中提高能效
一方面发挥备课质量分析的导向作用。备课质量分析可以遵循基础性、发展性、创新性原则。基础性,即要根据备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分析备课工作是否全面、完整,是否到位、达标。发展性,即分析教师的备课过程能否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而改进。创新性,即分析教师的备课,能否切入教学时机,体现教学创意。在实事求是的分析中,做好教师备课工作的正面引导。另一方面,发挥备课质量评估的促进作用。评估的客观依据是教案,可以着重在四个方面评析教案质量:一是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二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与处理是否正确;三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符合课程理念,是否体现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否体现良好的课堂交往;四是教师在课后是否进行反思与重建,是否为教学再实践提出改进措施。
2.在引导中提高教师的备课能效
“形成共识、推出精品、资源共享、个性加减、反思改进”的备课制度被广泛认可,但应强化三个方面的引导:一是引导教师团体在集体备课中形成共识,设计出精品教案,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二是引导教师考虑自身的优势和本班实际,在共享的教案上作个性化的增减,形成自己的特色;三是引导教师课后加强反思、评价,提出改进方案。
3.在专项管理中提高备课能效
各校(或教研片区)要督促各年级学科备课组认真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地点、内容及中心发言人,促进有计划地开展备课活动。通过教案的月常规专项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将备课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教研部门的随机备课督查、协同促进,让优质的备课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总之,备课重在提高能效。备课归根到底是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只有用心品味职业幸福感,增强备课能效,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凤琴.现代学校管理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44-249.
1.构建生成性课堂
生成性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提出有参考价值、有创见的问题时,能够根据当前情境及时改变预设的教学计划,及时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的教学。它要求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照原先设置好的教学思路,应该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新的教学计划。构建生成性课堂是建设小学语文原生态课堂的策略之一。例如在讲到《锄禾》这篇古诗的时候,有的小学生提出:为什么要人亲自劳动呢?不是有机器么?这时教师应耐心地讲解当时机器没有发明出来,所有的耕种都是人们下地劳动,同时也渲染了农民伯伯的辛苦,鼓励大家珍惜粮食。
2.构建生命课堂
构建生命课堂是建设原生态课堂的又一大内容,它要求不仅要教育人珍爱生命,还要在潜意识里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并由此具备创造生命的价值,提升对生命反思的意识。“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突出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1.努力追求真实、扎实的课堂教学
语文原生态课堂,老师在课堂中着力引导学生扎实读书、认真思考、反复训练,依据课堂中即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教学的环节很多,按部就班实施“满堂问”的课堂减少,教学呈现出一种朴实、自然之美,课堂上,教师以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创设出凸显学生主体性的自由、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真正建立起了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显得真实而且扎实。
2.尝试变革传统、低效的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中“师讲生听”“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更多地考虑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满堂灌”是其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体现,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个性见解和真实感受。学生当堂动笔训练的时间在适当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课堂上得到有效运用。教师要能做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尽量兼顾全体,传统的一对一的低效教学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转变。
3.积极创设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
不少老师通过做游戏、演课本剧、情境对话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知,创设了丰富多元的教学情境,为更高效率地学习打下了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关注学习习惯、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学工作计划是科学地安排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年大班幼儿教学计划模板,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1年大班幼儿教学计划模板1一、指导思想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南》中关于教育目标的论述: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自信、友爱、勇敢、守纪律等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掌握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幼儿动作发展的辅导。0-6岁是儿童动作发展的关键期。最初始的动作和基础性的动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学会。儿童的基本动作都要经过练习帮助其掌握,指导孩子掌握动作要求一定的技术。有目标、有计划地分步训练。
二、教育目标:
总目标:在保证充足、合理、有效体能锻炼,使幼儿体能有所发展的前提下配合班级活动做好小幼衔接的准备工作。
1.会听信号变速跑或改变方向跑,在20-30米距离内快跑,在200-300米距离内走跑交替,跑时上体稍前倾,两手半握拳。
曲肘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前脚掌着地。
2.跳跃姿势正确:曲膝摆臂,四肢协调,用力蹬地轻轻落地,保持平衡。
3.能保持自身动作平衡,会两臂侧平举,单腿站立5-10秒钟,能在有间隔的物体上行走。
4.喜欢投掷,能肩上挥臂投掷,投准(3米左右)。
5.会两人相距2-4米抛接球,原地变换形式的拍球。
6.能边走边拍球,边跑边拍球。
7.能协调灵敏地钻爬和攀登障碍物。
8.会听口令立正,稍息,看齐,向左(右)转、原地踏步,立定,便步走,齐步走,跑部走,左(右)转弯走,会听信号左右分队走。
三、具体措施:
1.动作与行为练习。
让幼儿对已经学过的基本动作与基本技能,健康行为与生活技能等进行反复练习。
2.讲解示范。
具体而形象地向幼儿讲解粗浅的体育知识,并结合身体动作或实物、模型加以示范。
3.情境表演。
就特定的生活情景加以表现,然后让幼儿思考分析情境中所涉及的健康教育问题。
2021年大班幼儿教学计划模板2一、班级日常工作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二、幼儿个体方面
1、学前思想准备:
可以通过和家长一起参观小学或者请毕业生回园与幼儿交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他们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2、身体方面的准备:
通过户外活动以及个人卫生等方面来增强幼儿的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现在我们班的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喜欢跑跳,要让幼儿懂得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在玩耍、跑跳时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在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等。
3、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了,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
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021年大班幼儿教学计划模板3根据教材大纲的指导,教师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爱好,引导幼儿对大自然的奥秘的认识与探本学究。为了更加系统的促进大班幼儿的科学教学制定计划如下:
一、本班基本情况:
我班幼儿对科学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尤其是对于探索科学的奥秘有着极高的兴趣,喜欢尝试和发现一切新鲜事物,真是兴趣盎然,当然其中也存在一些还有待建构的东西,例如有些实验不能独立完成,必须得由别人帮助,常规性的东西兴趣不高等,介与此,我制定了以下计划:
二、科学的教学目标:
(一)主动参加多种形式的科学活动,愿意用普通话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或经验。
(二)培养重点幼儿对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认识,提高幼儿对科学的探究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使幼儿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喜欢与他人交往的习惯。
(四)使学生掌握生活中的一些科学常识。
(五)知道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培养幼儿判断事物因果关系的能力。
(六)学会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知道事物的运动变化市有规律的。
(七)培养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学会合作,做好分工。
(八)培养幼儿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积极思考,自己动手实验,探究新事物的兴趣和能力,感受成功的快乐,上述是大班科学的教学计划。我将严格按照计划对幼儿进行培养,但在具体实施的阶段如发现不足随时进行调整,以便对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
(一)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与日常生活教育活动相结合。
(二)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有利于幼儿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四)与其他领域教育相渗透。
(五)幼儿园科学教育要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
(六)家园密切配合。
2021年大班幼儿教学计划模板4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将结合新课程音乐教育论,改变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统合幼儿音乐,舞蹈等多元艺术。带领孩子进入音乐听,说,唱,跳,演的.欢乐世界,提供孩子一个多元,快乐,精致的艺术体验。
一、教学目标:
1音乐游戏。
(1)了解音乐结构、音乐内容。
(2)按规则、节拍进行音乐游戏。
(3)主动参与游戏
2学习使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表现歌曲的不同的形象内容,情感和表现二拍子歌曲与三拍子歌曲的不同节奏,感受和表现二拍子歌曲与三拍子歌曲的同节奏,感受和表现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学习自然地与他人接唱和对唱,体验在歌唱活动中进行交流,合作的快乐。
3使用固定节奏型,随熟悉的歌曲或乐器演奏,在集体中学习保持与音乐,与他人协调一致,为歌曲或乐曲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和音乐。
4学习分辨音乐中比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音色变化,体验这些变化所表达的情意,体验倾听和欢赏活动的快乐。
2021年大班幼儿教学计划模板5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对家长来说蕴含着新的希望,对老师来说,面临新的挑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幼儿的社会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本学期,我将会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总结上学期的工作,吸取经验,反省不足,在新的《纲要》和《学校幼儿园教研计划》的指导思想引导下,以儿童为本,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本班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幼儿22人,大部分幼儿都是从私立幼儿园过度到我园的,在身体、认知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本班人数较少,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三、学期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与事物,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关爱周围环境与事物,认识周围对我们有帮助的人,了解他们的劳动。
2、引导幼儿学会关心社会事物,对社会怀有一份感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社会责任。
3、帮助幼儿了解公共场所中的行为规则,能分辨对错。
4、激发幼儿对升入小学的向往之情,培养幼儿自理意识和任务意识,为顺利进入小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5、初步引导幼儿学会感恩,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具体教学安排
本学期上课时间大约18周,每周两节课,除去节假日,社会领域有十二个单元次活动,初步安排每周两次社会领域活动。
五、具体措施
1、教师要增强社会性教育的意识,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观察、了解和掌握幼儿的行为,随时捕捉到有利的教育契机,建立有机整合的渠道。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比等数学方式学习类包含关系。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知道怎么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三、班级情况分析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习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四、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
五、活动进度
第一周
1、按群计数
2、序数的运用
3、6的分解组合(一)
第二周
1、6的分解组合(二)
2、6的加减(一)
3、6的加减(二)
第三周
1、互换关系
2、复习几何图形
3、类包含关系
第四周
1、7的分解组合(一)
2、7的分解组合(二)
3、7的加减法(一)
第五周
1、7的加减法(二)
2、互补关系
3、活用基数和序数
第六周
1、时间的变换
2、学会看时间(一)
3、学会看时间(二)
第七周
1、学会看时间(三)
2、计算时间(一)
3、计算时间(二)
第八周
1、8的分解组合(一)
2、8的分解组合(二)
3、8的加减法(一)
第九周
1、8的加减法(二)
2、竖式加法(一)
3、竖式加法(二)
第十周
1、竖式减法(一)
2、竖式减法(二)
3、9的分解组合(一)
第十一周
1、9的分解组合(二)
2、9的加减法(一)
3、9的加减法运算(二)
第十二周
1、等量转换
2、认识"<" 和">"
3、比较大小
第十三周
1、比较的可逆性和相对性
2、比较的传递性
3、10的分解组合(一)
第十四周
1、10的分解组合(二)
2、10的加减法(一)
3、10的加减法(二)
第十五周
1、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2、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一)
3、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二)
第十六周
1、1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10以内的减法应用题
3、看图编应用题
第十七周
1、根据算式编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