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健康产业营销方案

大健康产业营销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健康产业营销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健康产业营销方案

大健康产业营销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定位

纵观我国现有中医药院校,基本构建了以医药学学科为主体,兼顾理、工、管、文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相比其他高等院校,中医药院校因其浓厚的医学学科背景,更容易为医药行业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学科背景与学科支撑。2010教育部“卓越计划”的提出,以及2015年11月“全国医药院校‘卓越营销师’培养联盟”的成立,更为我国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然而,中医药院校在非医药类人才培养上,在办学时间、培养经验、师资水平、学科资助、学术沉淀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传统综合性大学。基于此,为了有效弥补中医药院校在非医药类专业(如营销专业)办学的不足缺陷,需要重新思考其非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借助医药学科实践性强的培养特色,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中医药院校的自身行业特色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重新思考中医药院校营销人才的培养定位,从营销职业技能培养、营销思维与方法培养等方面,不断挖掘卓越营销人才的职业发展潜力,并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走出一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的定位

人才培养定位,是办学机构的一种顶层理想设计,即把培养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主要体现在目标、类型、层次、规格要求四个维度组合上(张德江,2011)。人才培养定位是高等教育机构开展教育活动,进行人才培养的前提。办学机构只有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才能清晰自身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和职责,以此确定与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制度和评价体系,构建与自身定位相吻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卓越计划”正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加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力度,探讨高校与企业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新模式。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弱势学科,必须在“大健康”理念的基础上,以健康产业需求为导向,借鉴“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重新科学定位其人才培养,走出一条“夹缝中生存”的、与众不同的医药营销人才培养之路。

(一)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随着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需求变化,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然而,纵观现有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其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培养模式比较陈旧,仍存在“闭门造车”现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明显滞后于社会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与985、211综合性大学,以及财经类院校相比,中医药院校在营销人才培养上存在明显不足,在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更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上,作出新的定位。基于此,本文将中医药院校的营销人才培养定位为“中医药行业卓越营销人才”,即利用中医药院校自身“以医药为主”的实践性特点,将其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既懂现代营销又懂中医药基础知识;既具有较强创新营销思维,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医药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

(二)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上,首先需要了解市场对医药行业营销人才的需求层次。据调查,现有医药行业营销人才主要分布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基于此,中医药院校可以按照“医疗机构营销实验班”、“健康产业营销实验班”、“医药企业营销实验班”等人才类型,来培养医药卓越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为了切实满足市场对不同层次的医药营销人才需求,中医药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中医药学科特色、医药专利研发优势,将营销人才的培养与医疗卫生服务、医药企业管理、医药产品市场推广等有效结合起来,借助医学、药学、管理学、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营销+医院”、“营销+健康产业”、“营销+健康企业”等不同人才模式,优化现有课程体系。

(三)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社会需求是高等院校人才层级结构性的根本依据。社会人才需求表现为不同职业的层次结构。然而因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扩招,不可避免地导致毕业生本科生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不仅造成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结构性浪费,又造成了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与社会所需人才结构的不匹配失衡。基于此种现象,中医药院校在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上,既要区别于高职院校的岗位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区别于传统综合性大学的研究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对医药应用型营销人才在不同层次分类上的需求规模,来确定其人才培养在层次上的量化比例。

(四)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合理的人才规格定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定位的基础。然而,现有许多高等院校一般是先设计办学定位,然后据此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由于定位顺序的混乱,加上受传统办学思维惯性的影响,绝大部分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大多是仿照传统研究型大学而为,没有形成自身的行业特色。为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的要求,中医药院校必须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结构进行人才规格定位。具体来说,围绕“中医药类营销卓越人才”的目标定位,借鉴“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育理念,通过强化校企联合,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医药营销技能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二、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路

行业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导向。医药行业市场,尤其是中医药走向国际化进程中,除需要大量的医药技术型人才外,同样需要医药管理人才、医药营销人才。在满足满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需求,培养医药行业营销人才、抢占医药行业市场方面,中医药特色型大学比其他院校开设的营销专业具有更大的优势。

(一)遵循中医药院校学科优势,设置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实验班。“面向医药行业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通过“营销+医院”、“营销+健康产业”、“营销+健康企业”等不同人才模式,将营销人才的培养与医疗卫生服务、医药企业管理、医药产品市场推广等有效结合起来,可切实有效地满足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可解决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题。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学校可在管理大类招生的基础上,择优筛选、设置“医疗机构服务营销实验班”、“医药企业营销实验班”、“健康产业营销实验班”等,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质、行业特色,培养既懂营销,又有医药知识的卓越营销人才。

(二)遵循“精化理论课、强化实践课”,重构现有营销人才培养方案。为了破除现有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同化现象,中医药院校可从自身医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行业特色需求出发,在保证市场营销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重构现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形成具有医药行业特色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从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适当减少在医药营销工作中较少遇到的“营销工程”等课程,合并“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课程。在教学时数上给予“医药”门类、“营销”类课程必要的学时保障,不必受制于学校统一设定的理论教学学时总量限制,在实践教学时数上给予适当倾斜。在教学体系安排上,应围绕“卓越计划”,突出教学内容的知识能力目标、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目标,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基于此,一方面要合理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程安排,尤其在发挥实践教学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结合行业需求、结合行业资源、结合企业培养的“三结合”方式,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构建教学、实践、培训一体化的卓越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机制。

(三)遵循市场导向,优化卓越营销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卓越医药营销人才,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专业教师熟知工商管理类的相关知识,还要求其掌握医药行业的相关知识,否则无法胜任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工作。基于此,为满足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培养需求,在现有教师队伍基础上,学校应与地方医药行业、医疗机构等建立双向互通的教师联合培养机制,建设一支既具有营销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卓越师资队伍。

(四)借鉴“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围绕“一切为学生、学生是一切、为学生一切”、“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目标,树立“挖掘学生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的教学理念,在把握营销教育的共性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重实验与应用的培养特色,选择适合具体营销课程的个性教学方案,如小班教学、小组讨论、对分课堂、智慧课堂等形式。

其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此,可以以“课内外联动”为导向,构建两阶段卓越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本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校内课堂讲授、校外企业实践”的两阶段教学体系。理论知识部分由学校专业教师讲授,实践部分由学校教师和合作企业共同设计,并共同组织教学。结合市场调查课程内容,合作企业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拟定相关的调研任务,学生围绕调研任务开展实际调研工作,企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在学生具体调研过程中,给学生传授营销的基础理论、操作方法与技巧,从而实现“做中学”和“做中教”。

【参考文献】

[1]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2]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24~26

[3]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67~70

大健康产业营销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洲旅游;保障体系;主题形象;规划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2.03.015

旅游业是兼具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集传统与现代、生产性与生活性、劳动密集型与资金、知识密集型等特征于一体,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第三产业。在21世纪的新阶段,非洲旅游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推进,人们的旅游需求还将大幅攀升,对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非洲旅游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非洲旅游业面临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艰巨任务,迫切需要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由满足人们旅游的基本需求向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转变[1]。

综观非洲近60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态势,虽然其整体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其发展过程并不平坦,甚至历尽坎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保障体系的条件及完备程度不够。其落后和不健全的保障体系已经大大影响了其旅游吸引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非洲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 政策保障体系规划

1.1 政策保障体系的意义

1.1.1 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和均衡发展

旅游发展必须保证有序性,不能盲目,要坚决杜绝同质化现象,避免旅游市场中出现过度竞争等。为此,政府要为旅游发展制订相关的规划,确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各阶段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保证旅游业及各部门健康和均衡的发展,保证各种资源在旅游市场中得到优化配置。

1.1.2 确保旅游业的行业地位

在非洲,旅游业早已成为埃及、突尼斯、摩洛哥、肯尼亚、南非和坦桑尼亚等国的重要外汇来源,旅游业的发展为这些非洲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把旅游业视为振兴本国经济的一个新途径或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毛里求斯、塞舌尔等国,旅游业也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甚至主导产业。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不少非洲国家的政府除了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外,还纷纷出台一系列有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或优惠措施,以确保并提升旅游业的地位。

1.2 政策保障体系的内容

1.2.1 制订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发展战略是对旅游业长远发展的一个总体安排。非洲各国应通过制定旅游发展战略,为各自旅游业发展指明方向和阶段性目标,协调旅游业发展中长远目标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协调区域发展,从而推动非洲旅游实现健康、稳定与可持续的发展。

1.2.2 完善旅游产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任何一个旅游企业和集团都无法营造和带动全行业来创造这样的环境,这就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实施政府主导战略[2]。作为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有效地发挥自身的权威性、主动性和协调能力,引导区域旅游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并推动旅游饭店、景区、车船、购物等专门领域的法规建设,完善特种旅游、自驾车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专项旅游管理规章。

针对非洲旅游业的实际情况,非洲各国政府管理部门可从三个方面来实现其主导作用:一是建立健全良好的市场竞争机制,完善旅游市场体系,加强旅游法规建设,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秩序;二是制定灵活的产业发展政策和合理的投资优惠政策,加大旅游业的资金投入,鼓励和带动社会、个人参与旅游投资;三是增强政府的协调和引导作用,弱化监管职能,给旅游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和选择余地。

非洲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困难是缺乏资金,而要引进国内外资金,必须为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即为投资者提供一系列优惠的政策措施和法律的保证。如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减轻或免征进口资本税、减轻或免征若干年所得税、提供优惠价的开发用地、提供低息的配套资金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等。还可以为投资商提供生活服务、人员培训、人力和物力等多方面的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前来投资非洲旅游业。

1.2.3 建立目的地营销系统

大健康产业营销方案范文第3篇

   市场营销方案汇总2022

   一、 目标

   1、助力各区域完成销售任务

   2、提升终端覆盖率,力争达到50%。

   3、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二、 年度规划

   1、SP活动:

   活动主题:换个角度看自己

   活动时间:20xx年3月-5月

   活动类型:

   1) 小型促销- 品牌展示+售卖(两节柜台+导购员2名)

   2) 中型促销-品牌展示+售卖+互动(1个背柜+4节低柜+导购员4名)

   3) 大型促销路演-舞台+游戏互动+销售+品展示

   4) 店中店推广-店面专区包装+特卖

   2、品牌路演(事件营销)

   活动主题:时尚秀场 尽在SILU太阳镜

   活动时间:20xx年3月-4月

   场次规模:12场(华东 3场、华中3场、华北2场、东北1场、西南、西北 3场) 活动方式:一个全国性事件+品牌展示+售卖+互动+T台秀

   3、节事点促销

   活动主题:根据各节日拟定

   营销策略

   活动时间:节日期间

   活动规划:创意策划+设计+部分物料制作 输出

   4、渠道促销(TP活动)

   1) 商订货会

   时间:20xx年11月-12月

   规模:10场/全国

   支持:礼品/物料/折扣

   2) 销奖

   时间:20xx年2月-9月

   参与方式:积分/吊牌兑换

   参与对象:商区域门店

   兑换金额:15元/副

   3) 签量返利活动

   时间:20xx年3月-4月

   规模:50家/商

   支持:返利+VMD(店中店推广)

   5、终端培训

   时间:3月-4月

   规模:100人/场/大区

   对象:店员、店长、店经理

   内容:产品卖点、产品推销、店铺管理

   营销策略

   三、 实施步骤

   1、 关于SP活动

   10月-11月:完成执行方案(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效果图等)

   11月-12月:准备供应商、礼品采购、公司内部宣导

   01月-02月:各区域洽谈,提报活动申请。

   03月-06月:活动推广、活动执行、活动总结

   2、关于品牌路演(事件营销)

   10月-12月:完成执行方案(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效果图等),执行公司提案,达成合作。 01月-02月:各区域洽谈,提报活动申请。

   03月-05月:活动推广、活动执行、活动总结

   3、关于节事点促销

   11月-12月:准备相关相关海报、方案、设计效果图等

   2月-9月:单独执行活动配合SP活动、品牌路演、店中店推广

   4、 关于渠道促销活动(TP活动)

   1)积分、吊牌兑换

   11月-12月:20xx年度积分操作方案完成、内部宣导、通知下达

   12月-01月:系统调试,各项准备工作落实。

   02月-09月:活动执行

   2)商订货会

   10月-11月:方案拟定

   12月-01月:跟进执行

   3)签量返利活动

   01月02月:各区域提报活动方案

   营销策略

   02月-03月:市场部拟定签量返利方案

   5、 关于终端培训

   10月-11月:准备业务员及专员的培训准备 11月-12月:营销大会召开

   12月-02月:准备终端培训的相关事宜

   03月-04月:组织举行终端培训会,并进行总结。

   市场营销方案汇总2022

   在新的形势下,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持续打造蔬菜品牌,强化市场营销,根据省、市政府有关要求,结合我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十二五”我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营销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市场有效供给为目标,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结构,努力提高蔬菜生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构建现代蔬菜产业体系,积极与市场对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万亩,蔬菜总产量万吨,产值元以上;创建个全市现代农业蔬菜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以上,培训蔬菜种植和营销人员人次。

   经过3年努力,使我市蔬菜品牌成为知名品牌,走向市场,走向全省、全国。疏通渠道,搭建平台,形成纵横交织、四通八达的蔬菜营销网络。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基地建设,扩大蔬菜生产能力

   1、科学规划布局

   各县(区)蔬菜基地要按照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原则,优先安排有一定种植基础、交通方便、基础条件较好的乡镇作为基地乡镇,每个基地面积不少于亩。要通过引进业主开发,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蔬菜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特别是长江大地蔬菜,江阳区有机蔬菜基地建设,要在标准,规模,面积技术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各县(区)政府要统筹以工代赈、扶贫开发、农村公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和资金,向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倾斜,优先安排用于基地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菜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加强土地平整,调整地型,培肥地力和以坡面水系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为重点的蔬菜基地改造提升建设。加强以排灌、蓄水、提灌设施等为重点的蔬菜基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运输道路、菜园耕作道路、人行便道为重点的路网建设。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自然灾害的成灾率,提高农民的经营收入。

   3、推进标准园建设,强化质量安全

   以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巩固建设工作为契机,抓好全市万亩蔬菜示范区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今年将新建个全市亩蔬菜示范区,全面带动蔬菜基地建设向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围绕“三节一增”(节水、节肥、节药、增效),重点推广膜下微滴灌、防虫网、粘虫板、绿色防控、低毒低残留农药、高效安全肥料、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全市蔬菜基地无公害生产技术普及率达到100%,蔬菜基地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5%。

   (二)加大营销力度,努力拓展市场空间

   1、批发交易市场建设

   创造条件,为蔬菜产品提供更多的销售平台。以市场交易为主,在全市余家批发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再扩建家真正上规模、上档次的常年性蔬菜批发市场,加强蔬菜市场的改造和建设。支持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发展产地批发市场和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蔬菜批发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市场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同时,提高和完善服务功能,规范交易行为,扩大市场覆盖面和知名度。抓好蔬菜优势产区重点镇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各县城农贸市场、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建设,加快改扩建步伐,力争全市主要蔬菜生产镇及主要批发交易市场全部实现信息联网。在市场建设上,市、县、镇三级按各自的管辖范围,结合蔬菜发展,分别抓好典型批发交易市场建设。

   2、快蔬菜销售体系建设。

   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完善信息服务平台,探索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创新流通方式,完善流通体系,合理规划布局城乡社区菜市场。增加蔬菜直销网点建设,开设蔬菜种植大户直销专区,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方便居民购买,提高菜农收入。开通蔬菜运输“绿色通道”,对于出入我市的蔬菜运输车辆全部免征道路通行费,减少运输成本,保证蔬菜运输畅通。

   (三)以培育市场竞争主体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

   培育蔬菜合作经济组织和相关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要充分发挥其联系农民和企业的“二传手”作用,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机制,逐步推行订单生产,使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利益共同体。加快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按照组织运行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经营销售品牌化、社员技能职业化、产品质量安全化的要求,建设规范化蔬菜专业合作社个。

   同时,培育和扶持蔬菜营销大户和经纪人。专业营销大户和经纪人仍将是“十一五”期间我市蔬菜产品销售的中坚力量,各地应继续加以培育和扶持,引导他们加强联合,引入现代企业经营方式,逐步做大做强。

   第三、打造蔬菜知名品牌。突出我市蔬菜生态、安全和“一早一晚”优势,整合、培育、创立以菜为主的一批蔬菜知名品牌。抓好蔬菜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打造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

   (四)建立三大保障体系,加快蔬菜产业发展,

   1、建立蔬菜产业科技体系。积极探索科技发展新机制,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花卉产业的科技水平。引进人才、借助“外脑”,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自有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的开发力度,发挥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形成“研发中心+推广机构+龙头企业+农户”的花卉科技推广体系。

   2、建立灵活有效的市场营销体系。一是巩固和完善现有营销网络,培育专业销售龙头公司,建立多渠道、灵活有效的流通机制,形成适应市场特点的流通体系。二是加快培养蔬菜市场推广经纪人。广泛吸纳跨行业、跨地区的社会力量来加强纵横联系与沟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加快产业化进程。全方位捕捉信息,形成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提高规避市场风险能力。

   3、建立政策和资金扶持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制定吸引调动外资、社会闲散资金投入蔬菜产业的优惠政策,扩大信贷资金投入力度。财政应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蔬菜科技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及对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奖励等。

   (五)加强蔬菜技术和营销知识培训

   加强蔬菜技术培训,提升种植者从业技术水平。聘请蔬菜创新团队专家、教授,组织市、区县蔬菜主管部门人员、重点乡镇农技人员、加工企业、种植大户等进行集中培训,各区县举办期以上的技术培训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全年培训蔬菜种植人员不少于人次。同时,外地聘请营销专家,来我我是传经送宝,给我市的营销管理人员、基本营销员授课,为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撑服务。

   四、强化组织保障,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把蔬菜产业发展列入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实行奖惩制度。各相关部门要结合职能实际,全力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创造条件,形成合力。市政府将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畴。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县(区)政府与常年蔬菜生产基地乡(镇)签订目标责任书,进行硬考核奖惩。

   市场营销方案汇总2022

   农产品市场营销就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而实现农产品潜在交换的一个过程。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群体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主体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群体。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的全过程。农产品市场营销概念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和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和欲望。

   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方案

   一、我国农产品市场营销的现状

   1.1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

   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迅速,类别繁多,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干鲜果品市场等。农产品市场数目基本稳定,交易额稳步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经历了几十年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后,现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流通规模上台阶,市场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商品档次日益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日趋看好。

   1.2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农产品市场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挥着积极作用。

   1.3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

   超市作为一种新型现代营销业态在近几年也逐步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并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市场地位正在受挑战。另一方面,南京、广州、武汉、上海等地政府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旨在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市场分析

   1、顾客来源

   作为农村,以前的顾客也就局限于当地小市场以及家人自己享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城市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的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是农村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农村的顾客就越来越多,包括城区家庭、餐营业、副食业等。所以从顾客方面来说,我们的发展前景是可观的。

   2、面临的竞争对手

   目前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很多地方在运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农产品的培育,在城市也有很多的地方有这样的场地。现在看来这是市场发展趋势,科学地运用技术来服务生活,但是,即便技术再好也没有农村天然的农产品营养来得好,而且现在的农村也在接受新技术,更科学的方法加上原始的天然性种植,将是更好的农产品。

   此外,现在的各大超市也在开始售卖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形成了竞争关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也是我们的顾客之一。

   3、营销优势与劣势以及解决措施

   优势:天然与科学的种植方法;新农村的发展带来农村的发展;农民认识与技术的发展;农村与城市结合的发展趋势;人们对生活品质与健康饮食的渴望与需求量增大;等等。

   劣势以及解决措施:

   1)、农村与城市距离远,不便于货物运输;措施:现在我们农村自己出钱出力,修起了自己的公路,与城市连接更加紧密,便于货物运输。

   2)、有些货物保存时间有限,以前农村保存措施虽然可以,但如果长时间没有商家订货,将导致货物囤积而坏;措施:现在农村在接受新技术,当然也包含了一些存货措施,加上农民也懂得想办法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3)、品种多但是不奇,农村以前有的都是一些很平常的农产品,不能很好的满足城市人的需求;措施:多于城市接触,了解城市人对农产品的需求,从而增加农村的种植范围与品种。

   4)、与企业联手。达到双赢局面。

   三、经营策略

   1、农产品市场经营观念创新经营

   农产品营销创新的先导为了实现诸如利润、销售增长率等目标,农产品经营者必须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与农产品储运、销售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经营活动。在从事这些活动时,应当以什么样的理念为指南,应当如何处理企业、顾客、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成为任何企业或生产经营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一个企业的市场经营观念,也称营销治理观或市场营销观。它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方向的指南,也是为经营者在组织和谋划企业的市场营销时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概括了企业的经营态度和思维方式,贯彻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2、农产品营销战略与策略创新经营(即营销组合的创新

   在传统的农产品运销观念指导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要依靠农产品的储存与运输、推销与促销等手段来实现扩大销售。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则通过协调市场营销即围绕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化,综合地运用各种营销战略与策略,并加以优化组合,不断创新,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实现企业增长和利润的实现。

   第一,应该充分重视战略性营销,用好“市场探查”、“市场分割”、“市场优先”、“市场定位”等战略性4组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源于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深入探查和仔细研究,通过市场研究,寻找潜在需求,捕捉市场机会。根据一些细分变量来分割市场,进行比较、评价,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自己为之服务的目标市场,针对它的需求特点开发适宜的产品,制订合适的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实现产品的既定目标。

   第二,充分利用好“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战术性“4组合。,高绩效的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在于这四大策略的灵活运用和不断创新,而且在于灵活运用和有效组合每一个组合策略,形成动态优化组合,协调一致为顾客需求服务。

   第三,要积极应用“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下,资金紧张,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一般难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促销,往往要充分依靠“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个策略。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支持,引导百姓和城市人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公共关系达到宣传促销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为农产品营销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具体营销策略如下(从企业销售农产品出发):

   ㈠农产品营销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农产品和任何事物一样,有着出生、成长、成熟以至衰亡的生命周期。因此,企业不能只顾经营现有的产品,而必须防患于蔚然,采取适当步骤和措施开发新产品。它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任务。新产品开发过程一般包括新产品构想的形成、新产品构想的筛选、概念产品的形成与检验、经营分析、制出样品、市场试销、正式生产投放市场。新产品开发成功以后,还需上市成功,这意味着新产品被消费者采用并不断扩散。

   新产品开发是从营销观念出发所采取的行动,因此首先必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试销对路的产品。没有市场的产品,对企业而言再新也没有意义。消费者对奇形异彩农产品需求,使一个产品多种式样,成了新的消费动向,如乌骨鸡、黑小麦等农产品虽分别属鸡、麦类,但因为其颜色非凡,药用价值较高,不仅市场销路好,而且经济效益高。因此,新产品要有自己的特色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变化。

   ㈡农产品营销价格策略

   农产品价格的制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定价,另一类是农产品经营者定价,依据农产品质量、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决定其价格。农产品定价目标与程序以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其产品是否具备定价权力为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下,为了刺激顾客的消费行为,通常要对基本价格作适当的调整。如价格折扣与折让,即实行让利。抓住顾客的心理进行促销定价。

   ㈢农产品营销品牌化策略

   品牌是由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等要素组合而成的,用于体现某个销售者或某钟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并使之与其他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借以促进销售的记号。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并不仅仅表现在农产品的识别功能上,虽然农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企业的市场信誉能够首先通过品牌传导给消费者,但品牌尤其是品牌的功能,更多的是它的市场影响力,是它带给消费者以信心,它在带给消费者物质享受的同时,还带给消费者一定的精神享受。品牌的这种非凡功能构成了品牌农产品所特有的市场竞争力。任何农产品加工企业都不能忽视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创驰名品牌是解决农产品卖难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品牌是高价格的基础,驰名品牌会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品牌是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驰名品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品牌是吸引新消费者,留住老消费者的有利武器;品牌能够提高企业营销计划的执行效率;品牌是促进产品扩张,促进贸易的有力杠杆。

   ⒈以名创牌。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实行商标注册。创牌既是为了宣传,扩大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品牌。

   ⒉以质创牌。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生产、提高产品品位。

   ⒊包装创牌。美化农产品外表。

   ⒋加大创牌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⒌做好名牌保护工作

   ㈣农产品加工化策略

   农产品加工是指以农业生产中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处理,使其改变外观形态或内在属性的物理及化学过程;同时也是通过一定的治理技术处理,使其由初级产品转变为制成品,连接农业生产与居民消费的经营过程。目前,农产品中直接能够进入生活消费及工业生产的种类并不多,因此,农产品加工是不可或缺的产业。

   ㈤农产品促销策略

   农产品促销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传递产品信息,帮助与说服顾客购买本企业的产品,或使顾客对企业产生好感和信任,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促销有广告推广、人员推销、关系营销、营业推广四种形式。在进行农产品营销的时候要把促销策略灵活运用,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培养一批忠诚的顾客群。

   ㈥农产品营销渠道策略

   ⒈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值链有待延伸,走垂直一体化道路。一方面有助于寻找到新的利润点,开拓发展空间,快速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减少渠道环节,通过内部关联交易降低流通成本,稳定并降低市场价格,有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对于保护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福利也有着积极意义。

   2.改造升级原有的渠道组织,提高流通效率。主要是要对当前农产品流通的主要载体——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批发市场在交易方式、治理模式、服务功能等方面要进行完善和发展,提高流通效率,扩大流通半径,使之满足地区间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需要。

大健康产业营销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 战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一、房地产营销方面的研究

在我国,营销学发展的历史较短,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才正式从国外引进市场营销学的营销理念与理论体系。营销理念在引入后,被迅速应用于日常用品、餐饮服务、电气行业等领域。而将市场营销学与房地产经营管理学相融合,再应用到房地产领域则是在1995年以后,所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营销是一门刚刚诞生的新兴科学。笔者在回顾近年来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现作归纳如下:

1、营销理论。在营销理论方面,我国学者主要从4PS理论、4C理论等入手。如符小兰、洪开荣等立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基于4PS理论制定了房地产的营销策略组合。梁丹丹则在分析房地产营销过程中积极引入了4C整合营销理论,通过研究还指出4C整合营销理论的引入可对房地产营销组合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从而提出针对性更强的策略建议。谢言、谢攀在对奥尔德弗ERG理论的三个需要层次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基于目标客户群的选择和产品定位双重纬度,在产品、价格、渠道以此促销四个方面提出ERG理论的具体应用。

2、市场细分。市场细分是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更细致的分类,由此根据目标客户制定具体的营销策略。如张晞通过研究指出,由市场细分赢得消费者是房地产销售最为有效的方法。马佳则在突出健康营销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明确对市场进行细分与定位是健康营销的根本。潘彤提出了营销渠道和渠道细分,指出只有通过改革营销渠道,房地产企业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范菊梅、顾志明系统梳理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各种细分方法,运用VALS方法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房地产市场细分方案。

3、营销手段。在营销手段方面,我国学者从多个视角提出了各自观点。如田红保等的研究表明,低成本营销是我国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品牌的可持续营销机制。戴来明则创新性提出了体验营销这一创新营销方式。李红峰、畅浩则分析了事件营销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及解决之策。更多的学者从信息技术等视角提出建立新的营销方式。如金广仲通过实际案例来论述信息技术在房地产销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体现了信息技术对房地产CRM、流程再造、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支持作用。王崇斌在系统回顾房地产营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营销的概念。余涛在剖析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的基础上,一一列举了网络营销的优缺点,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具体方案。

二、房地产战略方面的研究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思想的。随着战略管理在我国的兴起,竞争战略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张斌通过研究指出,促进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积极探讨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在此基础上,杨木旺等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指出房地产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其粗放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由此从政策法规制定、行业引导、国家补贴、低碳技术创新、低碳行为的广告宣传等方面提出房地产业低碳发展的具体路径。结合江苏省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情况,邓小鹏等基于企业发展定位、产品的开发、企业融资方式以及品牌打造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战略。

在房地产战略的研究方法方面,杨迪等采用SWOT分析方法来对A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剖析,基于此给出A公司的具体发展战略及相关建议,以此促使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黄源强在回顾HT房地产公司成立十多年经营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SWOT分析模型等对HT房地产公司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段学军运用VRIO模型和内部因素评价矩阵来评价房地产企业内部条件的优劣势,同时将SWOT矩阵与SPACE矩阵相结合来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由此得出得出企业应采取的战略选择。学者杨志勇等以X房地产公司为例,同时综合运用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与VRIO模型,制定了X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具体策略。杨皖苏等则将PEST宏观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应用到合肥市房地产企业,剖析其宏观发展环境以及内外部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并据此提出促进合肥市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措施。王莉则将SWOT方法进一步定量化,采用QSPM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此对S公司的诸多发展战略进行排序并选取重点策略。

大健康产业营销方案范文第5篇

2012年,新技术和新的经济形势带来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保发展、促增长,作为国家三金工程(金税、金盾、金卡工程)的主力军,航天信息提出了“二次创业”理念,并开始了新一轮的变革创新。对此,《计算机世界》报副总编吴玉征与航天信息副董事长、总经理於亮进行了深入交谈,探讨航天信息在新竞争环境下打造中国IT“百年老店”的产业与技术布局。

十年后的二次创业

吴玉征: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原材料涨价,其实今年整体经济形势并不是太好,致使整个IT产业发展也受到影响。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航天信息依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增速,有哪些因素在背后支撑?

於亮:确实今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不太好,受影响的不仅仅是IT企业。不过在这种环境下,航天信息今年还是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各项指标都处于比较健康的增长状态。

航天信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一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二是航天信息经过12年发展,凝聚了一批有献身精神也有实力的高水平技术人才、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是航天信息有遍布全国的服务营销体系;最后一点尤为重要,如果不具备有效的营销服务体系,再好的业务也无法得到全面推广。

吴玉征:全球软硬件厂商正在积极地布局中国市场,本土IT企业正面临更大范围的国际竞争。面对新的竞争形势,航天信息是否有自己的新定位?

於亮:金税作为航天信息的基业,为航天信息的高速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营业税改向增值税的深入,国家要求防伪税控系统的价格调低,竞争也在加剧,这对我们是压力也是动力。同时,“十二五”期间是国家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重要时期,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航天信息要想在今后10年取得进一步的大发展,必须适时调整我们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航天信息董事会、领导班子在今年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二次创业”。可以说,“二次创业”是航天信息积极应对挑战,实现持久、健康、稳定发展,将公司打造成百年老店的需要。“二次创业”可以概括为“巩固强化基业、积极拓展主业、加速布局新产业”,到“十二五”结束,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利润收入水平保持稳步增长。

首先,在基业领域,我们将进一步深耕细作,除了防伪税控系统和增值税以外,我们也将在普通发票领域、税务的延伸产品,以及税务系统的全面信息化建设上发挥优势和实力,做强我们的基业。这是我们发展的根本。

其次,加快发展新产业。航天信息目前有六大业务板块:金税、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物联网、分销业务、新兴业务。经过前10年的发展,航天信息在涉税业务板块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准备用3~5年的时间,做强做大其他板块,在为企业和行业创造价值的同时,推动航天信息的快速发展。航天信息现在服务了近350万用户,为这些用户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高科技产品是航天信息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在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几大优势行业,我们希望继续优化强化。比如在“金盾工程”领域,我们参与了全国省级综合治安管理信息平台的推广工作;在旅店业,50%以上的管理系统是航天信息做的;在流动人口管理、特殊行业管理领域,航天信息都有很强的优势,今年会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另外,航天信息是国家二代身份证定点企业之一,参与承担了人口库等国家重点工程。作为电子政务的领军企业之一,我们在政府部门的应急信息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航天信息也在积极拓展一些新的领域,如部分参与国防的、军队的信息化建设等。我想航天信息今后有能力在行业信息化建设和物联网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航天信息有很强的自主研发实力,有一支很强的研发队伍,有自己的研究院,有高水平的研发人员,开发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中间件产品。“十二五”期间我们会在信息安全方面加大投入,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信息安全方案,争取为“二次创业”创造一个非常好的结果。我们有信心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二次创业”的目标和计划。

征战大安全时代

吴玉征:“安全”是航天信息打天下的王牌,目前在安全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做得如何?有哪些涉及民生的解决方案?

於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首次提出了“大安全”的概念,航天信息作为集团公司旗下的面向信息化产业的主力军,目前正在积极践行。航天信息的业务定位是以信息安全为核心,为用户提供全面领先的整体行业解决方案、先进的技术产品及高效的服务。用户定位重点面向企业用户和政府部门,这样的双重定位,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贯彻“大安全”概念。

比如我们做的“金税工程”,核心是税务安全。我们成立之初就是做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通过防伪税控系统保证增值税发票的安全,也保证了税收的安全。我们做的“金盾工程”是保障公共安全;粮食信息化项目实际是粮食安全。

最新的涉及民生的解决方案,就是我们在粮食安全上所做的努力。航天信息已经在粮食收购、仓储、运输、加工、超市等流通领域建立农户结算卡系统、粮户信息集成系统、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了全面靠新技术、安全技术提升传统粮食领域的信息化水平,为粮食清仓查库提供准确的依据。去年我们与国家粮食局和相关省粮食局签订了框架战略合作协议,今年我们首批16个粮库进行试点,预计明年年底完成。航天信息在上海有做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芯片的研发团队。这些芯片主要应用于金融卡、IC卡领域。我们现在用的银行卡芯片大多数都来自国外,非金融卡如社保卡、一卡通也大量需要带芯片的IC卡,因此国家相当重视这一领域研发进展。

吴玉征:国外一些大公司的研发体系是以基础研究为主,可以为新技术、新趋势研究10~20年。航天信息的研发体系是如何建设的?

於亮:航天信息分为三级研发系统。首先,在整个研发体系的最顶级,我们拥有一个由数百名研发人员组成的研究院,专门做共性的、前瞻性的、通用性的研究;在第二级按照产业发展板块,由多家平台公司负责做产品化和商业化;第三级,由遍布全国各地的服务单位组成,他们的工作重点是业务落地后对软件或系统、解决方案做一些符合地域特点的升级和完善。

在我们公司,产品化到区域本地化、客户定制化的工作,一定都是有了合同之后才会落实去做,但是公司的研究院所做的技术研发,则更多的是前瞻性的技术储备,当然是围绕公司“信息安全为核心的解决方案”的定位,经过前期大量的技术趋势研究、市场容量与需求评估后投入开展的。

吴玉征:在加快新产业布局方面,航天信息做了哪些准备?

於亮:物联网是航天信息“十二五”、“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发展领域。物联网是通过传感技术将信息数据有效地、安全地连通和处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环境下,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可以在整个行业中进行应用推广,最后实现物联网对“大安全”社会的护航。

在物联网方面,航天信息承担了大量的国家工程,包括国家金卡工程和相关物联网业务,现在航天信息的物联网遍布多个行业和领域,包括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能物流、身份识别、智能电力、感知粮食等多系统多方案的解决方案,以及IC卡、读写终端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航天信息的客户定位很明确,一类是政府与行业,另一类是企业。作为央企,我们拥有雄厚实力,可以利用高新技术来推广物联网应用。我认为,物联网实际上是抓住行业的特点做出差异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这些趋势与概念最重要的是和应用相结合,把先进的技术融入到具体的应用中去,而这就是我们作为企业的责任。

探索新型商业模式

吴玉征:从去年开始,就有一个IT消费化的趋势,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不可分割。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传统的企业都在转型,但实现落地的盈利商业模式却很少看到。对此你怎么看?

於亮:我同意你的看法。作为企业来说,东西好用户都认可,但是一定要考虑怎么盈利,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环境下,既转型又盈利是各个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现在有很多国内做软件服务的企业提出由B2B向B2C转型的问题,我认为,做IT产业虽然不能固步自封,但也必须坚持守望与做最适合自己的。航天信息不适合做B2C,我们重点关注B2B,我们通过遍布全国的营销体系,产品与服务可以很快地推出去。

但是我们也在考虑新的业务模式。首先在IT外包服务方面,航天信息也在探讨,能不能针对重点行业,通过各地的服务单位成立专门的服务团队;我们在“二次创业”中也在考虑收购一些新的企业,完善产业链布局,拓展新的业务模式,近期也在加大进入金融支付领域的力度;在解决方案方面,我们也在提供一个物联网平台中心适用的流量分成方式,为用户提供可靠高效的服务。

吴玉征:创新发展对航天信息来说意味着什么?

於亮:从航天信息的技术创新发展思路来看,主要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再创新。我们现在针对行业需求,主要把精力放在集成再创新上。航天信息的核心是安全,安全是骨骼。现在整个行业都锲而不舍地重视安全,但只有骨骼是挣不到钱的,安全是不能买卖的,所以我们要让信息安全技术落地。

另外,航天信息还在创新服务上不断努力。我们半年前提出“零投诉”的服务目标。不是钱的问题,这事关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有使命感的企业,我们希望从事的所有工作,对社会、对行业、对企业都很有意义。

我相信,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去年,在国资委对近四百家央企上市公司(包括金融、银行、电力、煤炭、钢铁等行业)的排名中,航天信息综合排名37位、电子百强排名第28位、软件百强中排名14位。我们希望坚守执着,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前进,这也符合诞生于航天背景的航天信息的企业文化,即必须按照航天严谨、细致的要求来走每一步。

吴玉征:航天信息在云计算上的战略布局如何?

相关期刊更多

广西水产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水产学会

科学健身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光明日报社

纺织服装周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