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创新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需要大量与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由于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导致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薄弱,不能满足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的需要。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面对社会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民族要想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优秀的创新能力。可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和企业赖以生存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在。现在国际竞争的实质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小学阶段是培养一个人创新意识的重要时期。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学阶段抓起。

作为小学的主要学科,数学承担着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责任。因此,小学数学老师一定要有责任和担当,勇于担当起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任,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积极实施新课程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下面我结合这些年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经验,谈谈这方面的认识。

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新的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这对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能够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反观我们的传统教学,虽然学生在学习上取得了骄人成绩,为社会培养了很多优秀的知识型人才,但是对于学生的创新教育远远不够,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能力缺乏。究其原因,我想是由于在传统教育教学中,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从而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再加上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只是一味追求统一的答案,磨灭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要想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教育教学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才能实现。小学教育教学理念要从传统教学理念向新课程教学理念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向创新教育转变。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策略

1.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

教育教学的目标是评价教学活动是否达成的重要标准。教学目标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传统教育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具体目标,所以,导致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甚至认为和教学目标无关刻意的忽视,进而导致在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缺失。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目标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有了教学目标,对于教师在进行的教学活动就有了指导和具体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有了操作标准,就能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同时,学生有了创新教育目标的要求,学习就有了方向,有利于规范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传统教学中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并不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认为这样是对教师的不敬,所以,采取了不鼓励甚至是压制的做法,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新课程要求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鼓励学生创新就要肯定学生的创新行为,特别是对教学内容的质疑行为,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因为只有具有质疑精神才能形成创新思维。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对现有的知识提出疑问,才能不迷信权威,才有可能形成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多让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行为。

3.培养学生创新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是教师的教的行为和学生的学的行为在课堂上以教学内容为载体进行的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样重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新课程教学理念开展创新性教学,也需要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只有教师的创新性教学和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出创新教学的最大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尽心创新性学习,倡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这样有助于学生发挥集体智慧,让学生主动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课堂上,除了老师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外,还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给学生较多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的知识能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锻炼相互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 创新能力 培养途经

现如今,科技技术在不断进步,各个领域都在推崇创新理念,只有不断进行创新,国家才能持续向前发展,机械设计也不例外。对于学机械设计的人来说,只有具备足够的创新意识,才能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进行合理的机械设计,为我国的机械行业做出贡献。

一、学生机械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机械行业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经济创造来源行业,为促进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向前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机械设计中,创新能力一直是企业关注的部分,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很多高校都有与机械设计相关的专业,也有很多高职院校和培训单位设立机械设计的相关培训,在这些培训中,无一例外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目的就是为了让机械设计学习者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素养以外,还能具备实用的创新技能,同时也为我国的机械行业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目前来看,机械设计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比较欠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创新思维能力,这跟我国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分不开,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采用“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较好的创新意识,长期的这种教育培养让学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这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方式的改革,这个方面已经有所好转,但形势还是非常严重。缺乏创新毅力,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个人的性格原因造成的,一些学生在把自己的创新想法付诸行动的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不够或者一些其他客观原因的影响,轻易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这需要学生进行自我性格完善,养成坚持的好习惯,这对机械设计的创新能力培养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多方位机械创新教育途径,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

1.在培养计划中纳入机械创新类教学课程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是基于机构学及机电一体化学科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课程,是创新教育的知识基础。高校或者培训单位在进行机械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要多开设与创新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由于我国传统教育的原因,普遍的学生都存在缺乏创新思维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增大创新课程的比例,让学生充分了解创新意识以及能力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老师课堂上的创新意识灌输,培养学习者的创新兴趣,打开学生禁锢的思维模式,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除了系统的创新理论知识培养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可以通过创新实验来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实验可以包括与机械设计相关的方面比如传动方案创新设计、创意组合与运动控制、机构多方案组合、机电传动综合应用等。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除了巩固了专业知识以外,也有更多思维创新的空间,对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2.依托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社团,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社团主要是在很多高校存在,由于是由学生自己管理的部门,在学生的创新意识的交流过程中会减少很多阻碍。很多高校都有与机械设计相关的社团,社团成员也都是对机械设计比较感兴趣,他们中间的大多数都拥有比较好的创新能力。而且,社团会定期举办很多与机械设计相关的活动,学生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意识,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多鼓励学生成立与机械设计相关的社团,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兴趣。而且,社团里的学习氛围比较好,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影响,这对学生的各方面知识技能的培养都是有好处的。

3.在毕业设计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设计

对于大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比较重要的一次作业,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本人是否能够完成学业,因此,学生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做自己的毕业设计。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会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也是学生专业技能快速提高的一个时期。因此,学校可以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有了比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一个创新想法相对容易,其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只要学校相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能够很快完成一个产品的设计。因此,学校要多鼓励学生的创新毕业设计,提升学生进行创新的积极性。

三、在实验和课程设计中加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1.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

在机械设计的相关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以及培训单位一定要摒弃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动手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可以通过设计相关的机械试验来实现创新意识的培养,试验的设计要把专业知识与动手能力的锻炼相结合,让学生在试验过程中有充分的空间进行发挥,同时又要引导他们不脱离实际,做真正有用的创新机械设计。

2.课程设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就目前的机械设计的基础课程来看,重点还是放在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这两个部分,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知识培养这一块还是比较欠缺。因此,高校以及培训单位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加重创新意识培养的理论知识比例,把培养学生发展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同时,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也不能处在落后的阶段,要定期进行创新意识以及技能的培养,不与当下的机械设计前沿脱节,更好地向学生灌输创新意识,让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技能能够快速得到提高。

3.开展科研创新活动,营造校园创新环境

学校以及培训单位除了相关的创新课程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以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科研创新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可以定期举办相关的机械设计创新活动,比如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和大学生科技报告会等形式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创新需求。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相互的学习交流中进步,这对于培养学生机械设计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来说,学习机械设计的同学在创新能力这个部分还没有具备较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缺乏创新技能、缺乏创新毅力等方面。学校以及相关培训单位一定引起重视,在教育课程中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多创新型机械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叶惠文,邹应贵.广东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3):87-89.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措施;培养

科技的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成为当今化学教育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正确对待其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出应对措施是提高化学教育水平的必经之路。那么怎样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其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初中化学教育在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方面出现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方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学生缺乏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实践经历。一方面,以分数衡量学生,使得学生仅仅为了通过考试,一味地跟着老师讲授的思路学习,浅尝辄止,忽视了自己潜意识中那一闪而过的灵感和创新性的观点,导致创新意识不断淡化,实践能力不断下降;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方式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特定范围内,只注重课本上的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课后实践能力的提升,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是突破传统教育体制的重要途径。

(二)社会风气阻碍了创新环境的良好发展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人们急功近利、追求高速化前进,注重眼前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这种消极的社会现状在潜移默化中,对于青少年的发展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从而反映到学生的学习方面。

社会的迅速发展,家庭生活中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使得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追求高速化。首先,在化学学习中,大部分学生机械化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对知识予以深化和拓展。例如,学生知道蜡烛燃烧为化学反应,冰雪融化、苹果榨汁、墙壁渗水为非化学反应,对于其中的本质原因并没有深思,也缺乏对这四个反应的实践探讨。

(三)家庭教育使得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独生子女在社会成员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习惯性地为孩子包办一切,过度溺爱,导致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不利于孩子独立自主意识的形成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初中化学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化学药品、器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的要领,如排水法收集气体、粗盐提纯等实验,更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甚至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对实验器具、操作过程进行改进。而独生子女正缺乏这种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因此,家庭教育方式需要不断改进。

二、初中化学教育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教育体制,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1)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发展创新思维的自由空间。鼓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化学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尽量少强调“答案”一词,以免禁锢学生的独立自主思维。

(2)注重对思维活跃,实践能力较强学生的培养,树立学习榜样,激励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以少数带动多数。从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验课上的操作能力,课外对化学现象的探究与发现等多方面综合考察学生,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自由的学习发展空间让创新思维自由飞扬。

(二)创新型的社会环境,为教育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促进国家的兴旺发达。反过来,创新型的社会环境也会反作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社会发展中更加注重自主研发、保护个人及团体专利,在社会上提倡创新、鼓励创新。

创新型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必然对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创新型社会环境,会为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对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氛围。

(三)鼓励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中掌握知识

化学以实验探究为基础,不亲身进行实践就不能真正探寻到其中的奥妙。在课堂教育中,老师在教授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多开展探究性实验,例如:利用化学知识让学生自制饮料,粗盐提纯,制作简易净水器,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为兴趣盎然的小魔术。可以使学生置身于无限的知识天地,陶醉于在化学实验中通过亲身实践带来的乐趣。化学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也逐渐提升了实践能力。

(四)丰富课外化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竞赛

(1)创办兴趣型社团中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并由老师进行专业点评与指导,推选优秀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型知识竞赛,还可以定期进行化学知识专题讲座,让学生获取更多、更新的信息,更加深入的了解化学。

(2)学校还可以与校外企业进行联系,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企业,组织学生参观并进行劳动。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扩大视野,开阔眼界,也能够了解企业发展对于化学知识的最新需求。

(五)改变家庭教育观念

父母对于孩子的疼爱是出于本性,但不应是过度的溺爱。父母应果断的抓住一切时机,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也会从中得到乐趣。在面临困难时,父母更不应该包办一切,应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面临困境的勇气,让孩子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活跃思维,为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铺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父母的创造性思维也会影响孩子。父母也应该广泛学习化学知识,从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中,选取易于孩子接受的知识,与孩子共同学习、探讨。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做化学实验,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与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是一个社会不断前进的灵魂,是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那么,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就尤为重要。在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中的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会得到锻炼,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会得到不断提升,相信初中化学教育将会取得巨大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敬伟.实践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2).

[2]刘井飞.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科教文汇,2009(01).

[3]林崇德,辛涛.智力的培养[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舞蹈教学;艺术审美;解决对策

少儿舞蹈生动活泼、娱乐性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少儿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学习舞蹈,既可以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感,陶冶性情,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都很有益处,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一、目前我国少儿舞蹈教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当今社会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各种形式的艺术比赛和考核不断举办,近年来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升温。就少儿舞蹈教育而言,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少儿舞蹈教学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少儿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然而透过这些表面现象,笔者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少儿舞蹈学校的教学规模不等,教学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少儿舞蹈教育的发展面临多方面的挑战。首先从学校和教师方面来讲。目前社会上很多人士特别是舞蹈相关专业人士对创办少儿舞蹈培训机构都很有兴趣,但很多办学者是趋于利益考虑,创办少儿舞蹈培训的目的是看到这其中比较高的收益,而对于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方面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在具体的教学中,受舞蹈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影响,少儿舞蹈教育呈现曲面陈旧,舞蹈形式单一并且趋向成人化的特点。目前,很多少儿舞蹈中不能体现孩子的纯真活泼、天真无邪的年龄特点,孩子舞蹈起来比较拘束,不能有效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目前的少儿舞蹈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打工者,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所以教师的教学存在应付的现象,教师教学中的积极性不高,许多老师习惯于从自己主观意识出发把一些成人舞蹈理念灌输给少儿,而且教学模式都是居高临下的,缺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内容上更是缺乏创新意识,教学内容一成不变。其次从家长和孩子的方面来讲。当前很多家长盲目的跟随潮流,让孩子学习舞蹈,而没有充分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还有一些家长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一般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都比较高,让孩子学习舞蹈具有较大的功利性,他们最关心的是孩子上过几次舞台,考试结果好坏,家长带给孩子很多压力,使得少儿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影响了孩子对舞蹈的热情,甚至使孩子对学舞蹈产生抵触情绪。学生之间在舞蹈基础上也有很大差异,所招的学生学习基础与社会环境都不同,这种情况也给少儿舞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压力。

二、当前少儿舞蹈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分析

从目前我国少儿舞蹈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少儿舞蹈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舞蹈教学成人化

目前少儿舞蹈的教学,大多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主要是进行动作模仿的接受学习方式,在实际学习中老师只强调舞蹈动作的规范性,要求学生跟着自己练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忽视了孩子的想象力,影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多以教师的视角安排学生的课堂内容,很多练习曲目都过于成人化、专业化,舞蹈难度过高,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少儿来说,有时只是机械性的模仿,甚至根本不懂跳的是什么,非常不适合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这不仅使少儿舞蹈过度模仿成人舞蹈,而且动作也拘泥做作,缺乏美感,有失少儿舞蹈生动活泼的特点。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发挥教师的创新意识,由于缺少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很难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也就谈不上创造新的教学方式和内容。

(二)过于强调技艺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少儿艺术想象能力的开发

当前,许多舞蹈教学和比赛都将标准定位为动作规范、节奏准确、舞态优美,这就需要学生反复训练舞蹈技艺,教师一遍又一遍地强调动作训练,容易使少儿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失去了学习舞蹈的兴趣。过分的强调舞蹈动作的规范,学生都是按照规定要求去跳舞,约束和限制了少儿想象能力的发挥,使学生心里有想法不敢表达,错失了少儿“艺术启蒙”的有利时机。而且反复的进行舞蹈动作训练,很容易使少儿感到疲劳,使孩子形成应付课程的习惯,不利于少儿身体和心理的成长。

三、有效增强少儿舞蹈教学中创新意识的方法

我们说少儿舞蹈缺乏创新意识,它的具体表现就是少儿舞蹈教学缺乏创新,所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少儿舞蹈的教学方法,是增强创新意识的有效做法。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少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在当前社会各界都重视艺术教育和学习的大环境下,很多儿童都是被动的在家长的要求下学习舞蹈,所以很多学生表现的既缺乏学习兴趣,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更谈不上在学习中具有创新意识,有的甚至都打消了教师的教学热情。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营造不同的教学气氛,首先,要选择适合儿童性格特点的音乐,音乐的选择至关重要,音乐不仅仅是舞蹈的灵魂,对孩子的学习情绪也有一定影响,在教学中选择欢快流畅,富有儿童情趣的音乐,把舞蹈和音乐结合起来,便于孩子们理解,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并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且将孩子们的学习目标和教学活动相结合。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师生达到教学的最佳状态,调动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增加舞蹈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互动,培养学生钻研创新的能力

应该改变传统陈旧的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练的教学模式,要鼓励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舞蹈教学中,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讲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教师一起进行探索和创作。老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少儿舞蹈多采用集体演出的形式,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辅助教学的方法,以便于师生创新意识的激发

首先在舞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支持孩子们创造性的自我表达,虽然少年儿童的心智还不十分成熟,但对于舞蹈学习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教师要善于找到孩子们的优点,要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方式来表现,鼓励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创造。其次要充分利用各方面力量,加强舞蹈教学多元化,教师要多关注跟少儿舞蹈教学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注重同行之间的交流,学习并借鉴不同地区或者其他国家的教学方法。同时,因为少年儿童的年龄限制,教师要做好和家长之间的沟通、配合,倡导学生在家多看少儿舞蹈视频、图片,在家多进行练习,因为家庭环境相对轻松,更利于孩子表现个性,发挥创造性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发挥创新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少儿舞蹈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增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加强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相互配合。

参考文献:

[1]李娟娟.浅谈少儿舞蹈教学中创新意识的缺失及解决[J].现代阅读,2013,(01).

缺乏创新意识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初中政治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初中政治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政治是一门启蒙课程,政治上的很多知识,对学生今后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具有种种益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目前的初中政治教学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体制改革不够彻底和完善,以及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精神等,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依旧有待提升。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有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思维的新时代人才,是目前初中政治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相对于数理化或者英语、语文等学科来讲,政治学科的教学一直不被众多教师所重视。这一方面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和国家的教学体制有关。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体制,使得很多学校、教师甚至家长在面临学生的学习问题时,往往只关注重点考试科目,而忽视其他科目的学习,政治学科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这样的教学体制,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这样的教学现状,是目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屡见不鲜的。其实,出现这样的现状,主要是和教师落后的教学理念有关。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那么,就不会出现教师和学生集体偏科的现状,也不会出现当今政治学科被边缘化的问题。

2、教学内容不够创新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因素。在目前的初中政治教学中,由于受到教材及课程时间的限制,使得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教学内容不够创新,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在于目前初中政治课程的设置上,总课程量较其他科目来说比较少,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也很难开展课外活动或者进行课堂练习;另一方面,受到学科性质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上,难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尤其是偏远山区,教师在搜集素材上比较困难,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更是难上加难。这样的现状,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失去兴趣,久而久之产生厌倦。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初中政治,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顺应时代的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认为政治学科是很严肃的学科,所以采用很严肃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而不是培养什么创新能力;还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却不知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从学科性质来讲,初中政治本就是一门很抽象且严肃的学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依旧采用严肃的教学方式,难免会使得本就枯燥的学习氛围显得更加烦闷。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应当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提高政治意识和政治涵养。教学是双方的,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涵盖了学生还有教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白,学生是否全面接受知识传授才是教学的重c。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了解学生的个性需求,在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适当参与,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索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拥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不断创新教学内容

前面我们谈到,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决定课堂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创新,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互联网搜集相关的拓展材料,让学生在政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再觉得枯燥。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影像材料,或者一些背景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每一个政治要点背后的故事,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乐趣。

3、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虽然国家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的引导方向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当不断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只有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相关知识和技能。

总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关乎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1] 高谏S.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才智,2011,32: 68.

[2] 唐洪山. 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 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2012,06: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