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系统治理理论

系统治理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系统治理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系统治理理论

系统治理理论范文第1篇

在构建和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关键性能力和知识就是所谓的知识领域。分析当前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的建设情况,依据重要程度可以将其拥有的知识领域分为两种形式:核心和辅助知识领域。当中,一些部分可以直接构成实际实施项目的具体目标,即为核心知识领域,主要涵盖整个项目管理的执行范围、项目成本、项目质量和实施时间等;那些为以上项目目标达成提供相应执行载体的领域,就是所谓的辅助知识领域,主要涵盖在实施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拥有的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等,在整体管理作用之下,以上几种类型的知识领域将有效的服务于知识管理。在当前知识管理信息时代的影响之下,项目管理的中心就会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被呈现出来。从本质上来讲,知识管理也将一种知识领域下的项目管理特征彰显了出来。在实现和提升各个领域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都需要把提升知识管理的能力当作主要的基础。

2分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模型

这一点能够利用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所展现出来:当前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可以说密切的联系着整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和建设过程的阶段划分。在建设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有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这样的几个问题首先予以解决:在预定的研究方式之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应该怎样将相应的计划开展起来,并且对活动进行组织和掌控。通常来讲,应该有三个主要的阶段存在于高质量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即系统选型阶段、系统分析阶段、实施整个系统的阶段,详细到执行和实施项目的角度而言,在一般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有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划分整个项目管理工作为:授权项目、分析需求、选择项目、开发制定和实施项目、评估项目及验收已经完成的项目等,在管理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在知识管理这一中心的连接下,这些具体的实施步骤就会通过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展现出来。此外,也能够充分的彰显出来知识管理和业务过程的融合性。

3分析以知识为前提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组织发展层次模型

对于这样一点,有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清晰的进行认识:智力密集和劳动密集,为现代意义上信息系统项目的最大特点,往往有复杂化的内容结构和大量的工作人员类别存在于一个规模化的信息系统项目中。分析项目管理有关工作人员的组成形式、整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及其工作人员本身能力的组成等,同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完成情况上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知识管理背景的影响之下,有这样几种类型存在于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发展层次中:智慧型、能力型、创造型、学习型和知识型,在这样当中,知识型结构在其中的作用更加的明显。

4分析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总体结构情况

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在知识管理支持下建立起来,构建整个系统的整体结构框架,都要有高效统一的过程、组织关系和内容作为支撑,在构建起知识框架的基础之上,将知识管理当作其中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载体,对项目管理过程、项目管理组织和项目管理内容等方面内容的协调和沟通上予以实现,保证顺利的实现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

5分析具体的实例

以某单位近些年来所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项目为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对基于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和基于系统开发方法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进行了比较。从一些案例中我们发现,同其他两项进行比较,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存在于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例如,某单位在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平均增加投资、平均开发时间和平均费用节省率等都较基于现代项目管理和系统开发方法优越,甚至能超出10%。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建立起来,比其他两种形式要优越很多,得到了广大的用户的一致认可,并且各个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又能够有效的围绕这样的工作体系来进行工作,将单位员工们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有效的培养起来。

6结语

系统治理理论范文第2篇

1979年《国际政治理论》一书出版,引起了国际政治理论界的轰动。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理论》已成为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界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著。而该书也使其作者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N. Waltz)赢得了“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创始人”的地位。〔1〕全面了解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对研究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理解国际政治中一些重要现象。本文将阐述《国际政治理论》的假设、观点与推论,并选取针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最具代表性又最具争议的批判进行归纳并做出回应。

一、假设、观点与推论

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建立起一个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在《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沃尔兹首先在第一章对规律与理论进行区分,界定了理论的含义并明确了建构理论的重要性。第二章到第四章则对一些流行的传统主义理论以及系统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犯了还原主义的错误。第五章到第六章沃尔兹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系统理论,而在该书的最后三章,将这一系统理论运用到经济、军事和国际事务管理中。下面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假设与观点,并集中解释为什么沃尔兹忽略国家、个人两个层次,而着重关注国际系统层次作为其建构理论的基础这一问题。

(一)前提假设

结构现实主义的最重要假设便是国际政治的无政府状态,这也是现实主义者的一个共同假设。这一假设主要吸收了霍布斯关于“自然状态”的论述和约翰?赫兹所提出的“安全困境”的概念。正是在这一假设下,沃尔兹认为,在国际政治的自助系统中,国家间关系的本质是对抗与竞争,合作很难达成。首先,国际无政府状态解释了为什么单元层次因素没有发生任何重大变化,但战争和冲突的发生仍然同主权国家的存在有关;其次,国际无政府状态揭示了为什么国家的对外政策不能以普世的道义原则为基础,而必须以维护国家在国际权力分布结构中的相对实力地位为首要出发点的根本原因。〔2〕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假设是沃尔兹在体系层次上筛除国家与个人因素,而只关注国际因素的基础。

(二)体系层次

采用还原法来建构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是沃尔兹大加批判之处。所谓还原法,其实质就是通过研究各组成部分来理解整体,只关注单元层次的因素。由于沃尔兹想要建立的是关于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因此他强调“研究的是在国际层次上,而不是在国家层次或个人(人性)层次上起作用的力量”。〔3〕虽然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不同地区的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是截然不同的,但国际政治仍然保持着高度的恒定,相同的事件(比如战争)无休止地重复发生。因此,单单从个人或国家的单元层次来寻找解释国际政治的原因是不足的,在此之上必然存在“某种能够影响结果的约束力量”。“这一约束力量可对所有自变量施加作用,而且随着系统的变化,其作用方式也随之变化”。〔4〕这是沃尔兹在建构理论时去除了国家和个人两个层次的因素,而单单保留国际层次因素的最主要原因。

(三)结构概念

沃尔兹认为在国际政治系统内包含两个要素。从一个层次来说,系统包括一系列互动的单元;从另一层次,也就是在国际层次上,系统包括一个结构。系统的结构便是充当了约束性和分配性的因素,在各单元行为体的互动中产生,又对单元层次的行为产生约束。结构概念的明确界定可谓是结构现实主义最突出的成果。沃尔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结构进行了界定:国家在系统中的排列原则、不同单元的特定功能(在无政府状态的系统中,由于该系统是由同类单元构成的,其功能具有同一性,因此这一标准不具有意义)、单元间能力的分配。在这样一种界定下的结构是一种选择器,而非行为体。结构通过奖励某些行为,同时对某些行为进行惩罚来进行选择。结构本身并不能直接导致某种结果,而是间接地影响系统内的行为。

以上是从理论假设、研究层次、分析架构这几大重要层面概述了结构现实主义的主要内容。为构建起一个系统的国际政治理论,结构现实主义的核心就是单独挑出国际系统层次作为其建构理论的基础。字里行间,读者可以感受到其巨大的解释魅力,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可谓是为国际政治理论界做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第一,在现实主义发展方面,结构现实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既一脉相承又更为严密。沃尔兹用结构要素弥补了传统现实主义在国家行为动机(国家利益)阐述上的模糊性;用安全取代权力最大化作为国家追求的目标。第二,在理论建构方面,沃尔兹借鉴了埃米尔?涂尔干的社会学观点与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第一次将结构这一体系层次因素同国家和个人的单元层次分离开来,从而建立起一个高度简洁、科学的系统理论,以解释国际政治中具有连续性的现象。作为一个极富批判精神的开创者,沃尔兹对传统的还原法、行为主义进行了批判,从而推动了国际政治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发展。第三,在政策指导方面,尽管沃尔兹并不致力于构建外交政策理论,但结构现实主义为国家的行为描绘了一幅广阔的图景。只要美国仍然以增强国家实力与影响力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结构现实主义无疑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为美国的外交政策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对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批判

自《国际政治理论》问世以来,其受到的批判之声可与赞美之声相较。由于学者从各自的理论视角出发,批判的种类之多难以在本文全部阐述。因此,本文选取最具代表性又最具争议的针对结构现实主义理论高度简约型的批判进行归纳并做出回应。另外,笔者按照主流与非主流理论的批判进行分类,并将主要阐述更具影响力的主流理论批判及其发展趋势。

(一)针对理论高度简约性的批判与回应

第一,结构现实主义的解释力有限,它无法对国际政治别是外交政策中的许多现象做出解释以及预测,尤其是对于冷战结束的预测失败。

这类批评是出于对系统理论功能的模糊不清。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反复强调,系统理论解释的是经常发生和重复出现的现象;它解释的是跨系统的变化,而非系统内部的变化。由此,沃尔兹将国际政治理论和外交政策理论严格区分。外交政策理论是国家层次的理论。它预期不同的政治实体将如何因应外部的压力。而国际政治理论只是对国家外交政策的某些方面做出解释,它告诉我们各国政策必须应对的国际环境是什么。因此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不要求对国际政治现实的解释与预测面面俱到,而追求一种高度的宏观化、简洁性,相信现实不会与理论一致,理论越是远离现实,越是精简越具有解释力。

第二,在建构国际政治理论时,只将国家,尤其是大国作为单元行为体,而忽略个人、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的作用。这类批评主要由新自由主义学者提出。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和约瑟夫?奈(Joseph S. Nye)认为,国家不是唯一的行为体,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都是重要的行为体,现代国家权威的非中心化导致国家之间“多渠道接近”。〔5〕

值得注意的是,沃尔兹建构其理论的一个前提假设是承认国家不是而且从来不是唯一的国际行为体。但是界定结构的不能是活跃于其中的所有行为体,只能是主要行为体。这其中包含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国家是构成国际政治分析单位的合适单位?第二,在各类国家中,为什么建立国际政治的普遍理论必然要以大国为基础,而非小国?对于第一个问题,沃尔兹解释道,首先,国家的存在相当稳定,消亡率低。其次,尽管非国家行为体的活跃程度与影响日益上升,但其实力仍不能与国家相匹敌,更不必说超过大国。再次,由于每个国家都拥有主权,即在处理内外事务上拥有自主性,因而国家是一种同类单元。〔6〕而对于第二个问题,沃尔兹则简洁地指出,主要行为体的行为以及互动对所有国家或公司命运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次要行为体的影响。由此,对于两个问题的回答,沃尔兹将其他行为体全部筛除,只留下国家作为研究的唯一单元行为体。

以上的几类批判其实可以总结为对于结构现实主义过于简洁的一种批判。由于沃尔兹追求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的高度简约性与科学性,他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体系层次,忽略了来自国家内部以及个人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因素,因而难以“面面俱到”。针对以上的批判,笔者认为,国际政治学界应鼓励多种理论的存在与发展,不同种类的理论关注不同的研究领域,致力于不同的解释目标,不应对某一理论过分苛求。而在国际政治理论(体系层次)与外交政策理论(次体系层次)的分类方面,笔者认同沃尔兹的区分。这样既有利于追求国际政治理论的科学性、简约性,也能兼顾对于国家内部以及个人因素的研究,从而实现国际政治理论界多种源流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繁荣盛况。

(二)主流理论的批判与发展趋势

综合国际政治学界对于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批判,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来自非主流理论的批判,第二类是来自主流理论的批判。非主流理论的批判集中表现为第一部分中所归纳的几类批判。笔者认为非主流理论不能与之对垒,原因在于大多数非主流理论只是从次体系层次出发,与结构现实主义的体系理论建构并不在一个层次上。对此,新自由主义学者也承认非主流理论提出的深刻见解,但基本上把非主流理论称之为“非客观的”和“非科学的”。因此,主流理论学者对这类批评不予重视,也很少做出回应。〔7〕

来自主流理论的批判主要集中于新自由主义与建构主义两大理论流派。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第三次国际关系学理辩论在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之间展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基欧汉和奈的理论与结构现实主义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以现实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去构建国际体制变迁的结构模型”,试图提高结构现实主义解释国际体制变迁的能力。〔8〕从两人加以改造后的“结构研究计划”来看,他们同样致力于发展一个高度简约的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在国际政治行为体的核心争论上,遵从了世界政治的主要行为体仍然是国家这一假定,只不过更加强调非国家行为体、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跨国家的和跨政府的关系。由此可见,新自由制度主义对结构现实主义的批判,显示出二者在某些方面逐步走向趋同的趋势。其重要意义更多的在于承认结构现实主义的合理部分,同时促进了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90年代中期以来,建构主义进入国际政治的主流理论。由于建构主义打破了之前国际政治学界关于无政府状态先定的理论,因此建构主义与结构现实主义围绕因果关系和建构关系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如果系统结构从一开始便是自定义的东西,它是不会产生动因的”。〔9〕这一新的批判与之前学界的各种批判呈现大不同的态势,也为国际政治理论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结论

在《国际政治理论》一书中,沃尔兹通过批判在国际政治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的不足之处,建构了一种比早期现实主义者更为严密的国际政治理论。在将单位层次同结构要素(体系层次)严格区分的同时,也指出如何将两者联系起来。同时,沃尔兹也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检验,并提出了两极稳定论的推论。正是由于沃尔兹在国际政治理论开天辟地的创新研究,赞美与批评并存,主流理论与非主流理论竞相向结构现实主义发起了挑战。必须承认的是,结构现实主义也存在自身的弱点。作为一种理论,不能要求其在解释和预测的能力上面面俱到。批评本身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推动国际政治理论的不断发展。

系统治理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矿井地质;构建

矿井安全生产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充分的、可靠的地质条件基础,实际工作面回采不可靠和事故因素也主要是对矿井开采地质条件缺乏全面的系统掌握以及相关技术手段的预警预报。影响工作面回采安全性的地质因素是多方面,比如构造地质条件、矿井水文地质与瓦斯地质等,它们直接关系到矿井高产高效与地质安全保障。为此,笔者结合计算机技术、GIS 技术以及空间数据库技术和相关专业模型来构建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为矿井高产高效奠定基础。

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以地理空间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实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在资源与环境应用领域中,GIS技术发挥着技术先导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具有空间属性的各种资源环境信息,对资源环境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便于制定决策、进行科学和政策的标准评价,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多时期的资源环境状况及生产活动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也可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综合为一个共同的信息流,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及保障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文中主要是对GIS技术应用于煤矿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进行着重地阐述。

2 系统驱动模型

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完全是一个基于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数据驱动系统,是一个基于多层数据、信息与任务的协作体系模型,如图1 所示。其顶层是目标任务层,即用户请求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组,它是基于不同专业主体成员协调解决冲突、集成数据或信息协作处理完成;中间层是信息层,即为完成不同的目标任务提供所需的信息,包括空间与非空间信息两部分,并在必要时不同信息需要相互协作;底层当然是分布于网络中的异构数据源,含空间与属性等多源数据,它是信息形成的基础,也是一切任务成功处理的基础。随数据源(煤层厚度及其变化、顶底板岩性空间分布与稳定性、构造地质、矿井水文地质与瓦斯地质等相关数据)的变化,就可能引起地质问题的产生,这必将引起相关信息层与任务层的变化,系统用户层(主体成员)必须依据不同的目标任务实现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地质问题预测预报与决策报告分析。

图1 基于数据驱动的分布式应用模型

数据层、信息层、任务层和用户层之间的通信主要通过HTTP协议、网络技术和空间元数据等实现,即集中管理的地测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通信实现不同矿井地质问题的处理,同时可以提供给更高一级的主管部门应用。

3 系统体系构造

根据上述分析及介绍可以知道,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属于一个以数据驱动为基础的系统,而且如果数据源不同,那么就会传达不同的地质问题的信息,那么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势必会应用不同的地质专业模型及空间分析的方法来加以实现,在实现的途中,需要紧密地联系基础地质测量数据。那么,由此可知,系统并非一个孤立的信息系统,必须要以空间数据库实现多源动态数据信息的共同驱动来加以实现。下面就是对该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阐述及分析。

3.1 数据源

数据源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不同地质问题的变化而提出的,这些可能会发生地质变化的问题主要包括煤层厚度、顶底板岩性空间分布及稳定性、矿井水文地质及瓦斯地质等方面。数据源是通过信息层面加以传递和反映的,那么这就使得数据源的重要性有所体现。例如煤层厚度如果超过工作面采高且撇顶煤时,由于煤层松软极易造成漏顶,导致顶板管理不便。这对于快速、准确地采取相关的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又如构造地质数据,其反映了瓦斯在矿井中的滞留情况,那么对于预防矿井瓦斯爆炸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且,高产高效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的预测及分析报告、决策分析是与往常的动态地测量空间数据是分不开的,测空间数据主要包括被测图形的数据及其相关屙I生数据。所有的数据源均来源于生产技术层应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获得,并依据相关专业系统实现动态存储,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重要数据保障。

(1)顶底板岩性空间分布与稳定性相关数据。顶底板岩性及其厚度变化可能会导致顶板垮落、底鼓及煤岩层突出等危险。

(2)构造地质数据。构造是瓦斯与矿井水突出的重要地带,极其容易造成地质灾害。

(3)瓦斯地质数据。主要是瓦斯含量与富集区的预测,主要结合瓦斯地质图与实时监控系统实现预测预报。

(4)其他地质异常数据。主要是岩浆侵人体、岩溶陷落柱与煤层冲刷带等,它们的出现也将影响到综采工作面的布置等。

3.2 该模型支持的专业软件系统

一般而言,系统体系中的专业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源管理数据库系统、以及专家会诊地质问题系统。在这其中,数据源管理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基础性的数据库。数据一旦发生驱动,那么矿井发生的地质问题就能够很好地进行判断。而且还有人应有空间分析方法形成基于空间数据的地质问题决策报告,真正解决分布式环境下基于GIS的高产高效矿井地质保障问题。

3.3 空间数据存储平台

对于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而言,其依据是与矿井地质、保障相关的数据源、信息必须对其存储在空间等。而且,图形库主要存储13常动态变化的采掘煤矿工程的平面、瓦斯地质图及矿井水文;知识库主要是专家层形成的经验眭知识,便于地质问题的辨别与分析;方法库主要是不同数据源引发地质问题来进行判断的;根据瓦斯及水害等不同的危险数据源所建立起来的相应专业模型,可以建立起来一整套较为完整的专业模型,这个模型需要有2个依据,也就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2个原则是:(1)需要建立矿井下的瓦斯地质区域图(这些区域主要包括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高浓度瓦斯区域及瓦斯突出危险区等),这个瓦斯地质区域图主要是依据矿井的地质调经及煤层赋存的情况所建立的;(2)对矿井一下可以采煤的区域及将来可以采煤的区域是否可以划归为瓦斯警戒区域进行确定,这个主要依据的是采掘工程平面图的动态采掘信息及与之相关的瓦斯分区共同产生作用所建立起来的瓦斯分布区。

4 支持系统的几种关键技术

4.1 钻、物探技术

在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之中,钻、物探技术较为重要,而且这2种技术发展的也比较成熟,而且将这2种技术运用于实际的矿井保障信息系统之中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验证,因此成为了数据源获取的较为重要的手段。

4.2 监测监控系统

当前时期下,监测监控系统主要应用于3个方面的监测:矿井以下水位监测、瓦斯浓度监测及顶板压力监测,这就使得上述几个方面的数据源能够进行动态地监控及及时地对报表进行分析。然而,对于GIS的空间分析目前还处于研发应用的推广阶段,也是矿井地质保障信息系统的比较关键的技术。

4.3 空间数据存储

系统数据的多源性决定了其数据存储的复杂性,主要涉及的关键技术有海量数据存储技术、空间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基于其数据的复杂多元化,必须采用合理的技术组织才能提高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系统治理理论范文第4篇

要提高认同度,首先需厘清大学生“认同”的机理与逻辑过程,从中寻找规律性。

(一)认同的概念

“认同”最初是作为一个哲学术语使用的,被翻译为“同一性”,表示事物与其自身保持内在的一致性,然后相继出现在心理学与社会学中。心理学角度,根据威廉•詹姆斯和弗洛伊德的研究,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主要是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的历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后来张春兴的《心理学大辞典》进一步解释为:认同是指“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社会学角度,席尔道逊的现代社会学字典认为:“认同是一种同化与内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它是将他人或群体的价值、标准、期望与社会角色,内化于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概念之中。”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认同是一种“集体意识”,并提出“内化”概念: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可见,心理学中的认同含义侧重于个体一种情感、态度或认识的移入过程;而社会学中的认同主要看作是将群体的价值标准等内化于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之中的社会心理过程。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内容的认同主要是价值认同。根据对认同概念的理解,价值认同的本质就是价值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和变化着的社会关系,将社会现实和需要与主体心理现实和需要相结合,使自身的价值观念或价值结构获得重新定位和重新调整,使某种共同价值观成为个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对大学生这个价值主体来说,就是把教材包含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价值观、道德观等经由认知、模仿、同化、内化,形成为本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动态过程。

(二)认同的逻辑过程

根据上述概念,认同是一个思想与心理的演变过程,是个体的思想观念与社会或他人的观念日渐磨合、逐步接近、实现“同一性”的动态过程。美国学者凯尔曼1958年曾提出态度形成的三阶段说:

(1)依从。或是出于主体意愿模仿;或是受到群体规范压力而产生的服从行为;

(2)同化。态度不再是表面的改变,也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等新的信息,但还没有同自已全部态度体系相融合;

(3)内化。内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观点、情感和意愿已经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态度体系中比较稳固的一部分。这三个程序与认同的一般过程本质上相类似,认同的机理也是分层渐进的。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认同”一般可分为认知、同化(或顺化)、内化三个阶段,是在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的进程中循环往复、长期操演才能实现的。首先是“认知”,这是认同的基础,即要把理论体系中所包含的概念、观点和思想有选择地“移入大脑”,在主体意识中进行复制、再现,形成与之相关或对应的形象和观念,这阶段是一种被动的“移入”。第二是“同化”(或顺应),这是认同的主要环节,是个复杂的过程,表现在大学生作为接受主体要对教育过程中“移入”或“传达”的内容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而后进行选择接受。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图式”理论,对于择取进入认知场的思想信息,与大学生思想结构中的观念体系指向一致时,新的思想信息就会被建构到原有的思想结构中(即同化);而当新的思想信息与原有思想观念指向不一致时,需要打破原有观念体系的边界,调整思想结构,使其适应思想信息客体的性质和要求(即顺应),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分化与同一”,往往需要通过思想交锋才能使“原有的自我”提升和达到“新的自我”。第三是“内化”,这是认同的目标或标志,指大学生将已初步接受的思想信息纳入到了自己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之内真正确立,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比较稳固的一部分,并能自主地转化为自己的外部行为,进而形成行为习惯。由认同的逻辑过程可见,要提高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认同度,首先要讲清理论,使学生有正确的认知和思想形象,但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进一步同化与内化。

二、思政理论课认同的结构要素分析

如何提高认同度涉及到认同的结构要素,认同主体、认同客体和认同介体是认同机理的主要构成,须结合教学实际,对这三方面进行解构性分析。

(一)认同主体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认同主体当然是大学生,具有内在规定性、为我性和能动性。厘清认同主体的基本特质和新变化,是提高认同度的前提。目前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是在市场经济初见成效的年代出生的,新一代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拓展了他们的交往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所以这一代大学生有他们的时代新特点,总体上积极乐观、求变向新、个性独立,自我意识与能动性较强。我国教育部社政司组织的滚动调查和其他多方面调查表明,大学生的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总体是健康向上的,拥护党的领导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崇尚爱国主义精神及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价值取向现代化,自立、竞争、民主、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但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中受到不少负面影响,人的物化、异化以及伦理-道德悖论在大学生中同样存在。突出表现为:理想意识多元化,相当一部分人信仰缺失,政治取向功利化,缺乏对事物应有的判断能力;价值观过分向“自我”倾斜,“我”成为中心词,张扬个性,追求功利实用与物质享受;道德认识与行为不一致,一方面痛恨社会道德失范现象,另一方面又对自己道德上的失范行为缺乏自律甚至放任自流;流行“嬉戏人生”,尤其是对传统及现实道德存在“嬉戏性”,表现为对思政理论课的应付态度。对思政理论课的认同相当一部分停留在“认知”阶段,后面的“同化”或“顺应”环节缓慢复杂,内化更困难。所以高校思政理论课必须选择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根据他们的成长需要,因势利导,激发内驱力,增进情感同化,才能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增加认同,积极地适应与融入社会。

(二)认同客体

认同客体就是我们要传授的理论体系,具有内在科学性、整体性、引领性和针对性。增强认同客体的吸引力十分重要,因为认同的内在动力还来自于理论体系自身本质的逻辑力量。首先它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先进的理论;同时还应该为大学生成长所需要,即具有现实性与针对性。虽然我们的教材是集全国之力统编的,体现了先进的理论体系,但并不是无懈可击,尤其是在针对性、现实性和引领性上。针对性就是要敢于正视因社会发展变化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深入了解和把握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努力以科学的知识、精神和态度回答这些问题,使理论系统性和问题针对性相结合;现实性就是要反映国内外理论界的最新动态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最新实际、热点问题,反映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和现实思考,结合理论观点讲解,使理论具有鲜活力;引领性就是要以具有统摄力又符合大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而在针对性与现实性上教材还显得远远不够,在引领性上也有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渗透。也就是说,认同客体还需不断完善。应该围绕思想政治理论各门具体课程涉及的重大理论问题,结合学生极为关注但说服力较弱的现实问题展开重点研究,释疑解难,增加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内容,删除陈旧的、重复的内容,使认同客体体现时代特点、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以此提升思政理论课的理论魅力,增强亲和力、说服力和吸引力。

(三)认同介体

认同介体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桥梁”,指社会共同体相互交往的过程和方式。思政理论课的认同介体主要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思政理论课教材的系统性理论内容与学生的思想认识、社会现实问题是有距离和矛盾的,这个距离与矛盾需要由教师构建一个介于理论与现实间的教学体系来解决,而不是照本宣读。也就是说,思政理论课教材内容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总体性,它必须转化成具体的易接受的观念,并通过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说理教化,“传道解惑”,才能促进学生的认同。所谓教学体系,就是由教学主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的结构和活动进行整体设计、合理组合而形成的运行系统或操作样式,它一方面应充分体现教材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到课程内容的可理解性和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成为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桥梁。它包括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环境的设置、现代技术的应用、教师素养的提高等多方面内容,尤其是思政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教学能力如何,对认同介体的作用发挥十分重要。认同介体强大,就能促进认同主体与认同客体的相互融合,进而提升认同程度。

三、提升思政理论课认同度的致思理路

高校思政理论课认同度不够高的关键是存在主客二元对立思想指导下的灌输式教育模式,使得认同主体与客体相分离。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一)明确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与理论依据

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是激发大学生的内驱力,促进认同由“认知”向“同化”与“内化”转变。内驱力来自哪里?来自大学生正当需要的满足以及需要层次的提升,这就要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认同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认同主体大学生。关于认同主体、认同客体和认同介体的相关学说与理论,是认同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他们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过价值认同的概念,但哲学不只是一种真理性论证,还包含了一种价值性论证,以其特有的哲学价值研究方法,即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生存状况和现实社会矛盾,探讨了价值认同问题。马克思们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又是实践性的,实践是人类所有本质特征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人的本质还是发展变化的,正是由于人的本质的这种社会性与发展可变性,才使人们可能去认同某种理论,才使大学生可能真正完成认同。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提出了人的主体性思想,还提出了认同的利益权衡,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告诉我们要重视主体的利益需要。对于认同客体,认为,主客体关系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现实关系,客体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主体认同的范围和程度;关于认同介体,认为,相互交往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要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又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等等。这些理论对于我们促进价值认同具有指导意义。

(二)坚持教学方法改革的正确原则

依照上述理论,我们须确立教学改革的原则:一是突出认同的主体性建构,让学生变客体为主体。应该看到,“在今天,长期和平建设和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的环境,使那种易于从情感上接受的条件已不复存在”。要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的成长需要放在首位,同时抓住他们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心态和注重自我价值实现的奋斗精神,因势利导,在尊重满足主体需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确立共同的理想目标,在共同理想实现过程中体现个人价值。要做到这些,必须以恰当的方法改变教学中学生习惯的客体地位,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在参与中激发内驱力和主动性,改“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明确认同的客体定位,充分发挥认同客体的引领性和针对性。从根本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倾向的理论教学,引导大学生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所以须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的引领性、现实性和针对性,全面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对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应用教材所包含的理论进行科学的引导与解答,才能发挥认同客体的引领性和针对性。三是完善认同介体和教学方法,促进从认知向同化、内化的转变。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教学中的师生双向互动性,从“单向灌输”向“平等对话”转变;坚持“外推”与“内生”相结合,既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社会,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经受锻炼,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总之,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改革,把理论的系统性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促进认同进程。

(三)选择有助认同程度提升的教学方法

系统治理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统计;统计理论;实践;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 A

判断电力企业管理水平与经营水平的重要依据是,是否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能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能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判断的方法就是运用统计理论将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来获取企业的真实情况,因此,统计理论对电力统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电力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电力统计当中的相关工作,在我国国民经济当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其相关数据,则是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发展基本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政府针对电力行业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

1、行业用电的分类数据是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第一,政府部门针对社会用电分类表当中的地区用电即能够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可以从分析的结果当中得出有效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策略,对各个地区当中的经济发展主体产业也可以有着详细的了解,第二,根据社会用电分类表还可以很好的对消费情况进行掌握,帮助相关部门明晰社会用电以及行业用电的基本情况,及时的做出工作上的改进。

2、电厂的发电信息数据是有效掌握能源结构基本状况以及控制消耗的重要资料。相关的政府部门针对电力行业的基本情况,在电力生产状况的综合表当中可以对各级地区的风电、水电、火电以及核电的发电装机容量有着详细的掌握,并且了解发电机组的实际利用情况,进而针对电力企业单位当中的装机容量所占的比重的区别,而制定出详细的下一步的计划和目标,加强电源发展项目的管理和实际的控制。

3、电力统计工作是各级政府合理有效的对能源供需问题进行平衡操作的基础。在电力行业当中,根据生产以及外送的实际状况,向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工作方面的汇报,可以帮助更好的对供需是否充足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判断,并且对电业行业是否具备有跨省市、跨地区的电气输送能力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根据相关的统计工作报告,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来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加强电网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强电力的送出力度,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4、电力统计是电力行业发展方向的基本依据。根据电力企业单位的各级统计报告,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加及时且准确的掌握部门的电力生产实际动态,并且对国家以及相关地区的生产基本状况、使用状况、排放的基本情况等进行了解,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而根据相关的统计指标,则是可以帮助归纳以及整理企业单位生产运营当中的急需要改进的方面,找出发生疏漏和缺陷的根本原因所在,并且制定相关的对策和方案,加强企业单位的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

5、电力统计中的相关工作是有效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目前针对环境的现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要求。电业行业,作为一次能源的重要供应者,同时也是二次能源的主要生产方面,对于节能减排这一方面的内容,有着较大的责任。相关的电力行业统计人员收集资料并且进行整理和汇编之后,经电力部门核实认证,即可以根据相关的数据指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节能减排的重点,并且有针对性的制定出详细的计划方案,为更好的促进电业行业的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关于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而作出积极的努力。

二、电力统计实践工作中统计理论的作用

在我们进行电力统计实践的时候,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明确统计数据的意义、目的以及统计的方法和手段。对于统计学而言,要想在电力统计工作实践中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调查设计。如果指标显得特别复杂,可以进行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说我们可以进行系数法的分析,因素的分析法等等。因为电力行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在进行统计的时候,统计的指标数目很大能够全面的反映出企业的状况,所以说在进行电力统计的环节当中,我们所说的指标的设计和整理非常重要,它关系到统计分析的实践意义。

三、统计调查在电力统计工作实践的关键阶段

在电力统计工作实践中,数据收集需要精确化的进行,一个数字的误差都会引起结果的重大改变。对于电力统计工作而言,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是决策、计划的偏差。因此要我们应该在统计管理上面还有统计团队上面加大力度,把各个企业各个区域的责任明确。并赋予调查者一定的权限,可以在权限内采取任何措施搜集相关资料。另外,为了能够使得电力企业所统计出来的数据更加的真实可靠,更加的准确,使得各个部门能够统一的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我们就应该建立监督管理部门,更好的进行监督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统计数据资料共享,全面满足电力企业的管理决策需要。

四、统计整理是电力统计工作实践的重要环节

统计整理是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使整个统计更加科学和合理,把反映企业大致情况的大量原始资料,转化为反映总体的基本统计资料。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如果不把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加工,就不能从这些零散的资料中发现问题,并且从中看到的只是电力企业的表象,无法发现深层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对数据和资料进行一定的管理工作,进行统计分组法工作,把社会各种现象进行分类,然后对于现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管理,对于现象所出现的趋势进行分析和判断。我们在这里可以举例子说明,比如说对于一些输变电设备的指标是否可靠问题,还有各种各样的设备停电问题等等。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了两者不一样的状况和问题。通过分组可以划分性质不同的类别,也可以更加深层的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发现问题和症结。工作人员必须有一定的统计经验,并能够采取合理、正确的措施来进行统计和分析,使其更加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从而反映企业发展的状况。

五、统计分析是电力统计工作实践的成果提炼

统计分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它通过对电力企业的数据进行集中的分析。从而指导电力统计的工作,并且发现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及时的改进,这样才能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比如说我们所说的安全指标的问题,它指的是绝对指标是否具体安全可靠性。它主要体现的是指标的相对增长或者减少的这一过程。那么我们所指出的财务指标指的就是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差,得出的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标准型。通过分析也可发现很多的漏洞与问题,如单位电量输送成本指标,横向可以同省、市兄弟企业对比,我们可以对某一单位进行不同阶段的动态分析和比较,在分析的过程中就能够有效的计算出指标变动的情况,比如说在这一过程中电量的增加或者减少都会使得指标进行变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了解电力企业的成本状况,并且提出节约成本的措施。同时通过运用一系列统计学的线性回归、主成份分析、因子分析、方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综合状况,供领导决策参考。

六、结束语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对统计理论知识不掌握,就不能够很好的指导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更不能提高其管理的质量,同时,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必须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从而更加圆满的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盖丽萍.新时期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