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第1篇

春秋战国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无可争议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创时期,先后出现了老子、孔子和墨子这三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他们创立的学派,他们的学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成就,奠定了中华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基调。第二个阶段是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这是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以百家争鸣为主要的标志。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第二个阶段的学术思想。

同第一个阶段相比,第二个阶段的学术思想主要有如下特点。首先,学派林立,儒、道、墨三大学派之外的另外几个具有原创性的重要学派如法家、名家、阴阳家、农家、纵横家、小说家等相继出现,并迅速达到发展的高峰。其次,各家学说之间争论激烈,真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第三,各主要学派自身的理论建设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大师级的人物和标志性的、集大成的著作。第四,各主要学派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迅速的分化,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繁荣。这些分化有的是学派内部在传承中发生的自然分化,如《韩非子》所说的“儒分为八,墨离为三”,有的则是不同学派的思想理论在广泛的交流和争鸣中互相影响、启发、借鉴、汲取而发生的。思想家们热衷于标新立异,没有哪两个人的思想主张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师生之间和同门之间也不例外,他们“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百家争鸣迅速达到。第五,学术思想的发展出现了趋同的态势,这同列国通过兼并战争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是一致的。通过激烈的争鸣,各家学说的优点得以充分显现,逐渐为大家所首肯,缺点也得以充分暴露,为大家所规避。于是,百家之学一方面激烈争鸣,另一方面又在争鸣辩驳中互相影响、吸取、渗透、贯通,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逐步形成了共识,“舍短取长,以通万方之略”成为了各家学说努力的共同方向,学术思想的发展遂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我们如果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同此前的作一个对比,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第六,百家之学的充分争鸣和交叉影响,使得学术思想间的一些新的组合、新的尝试、新的创造得以进行,从而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流派,为学术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新的方向。这些新情况使得学派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出现了很多犹如现代科学所谓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难发现,此一时期的很多思想家的学说中都同时包含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学派的思想因素,以至于后世在对他们进行学派归属时经常发生困难,出现了不同的判断。这实际上正是反映了当时学术思想的发展和繁荣。

黄老学就是战国中后期学术思想综合创新的一个突出成就,百家争鸣丰富的思想成果则为黄老学的出现积累了充足的条件。黄老学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学术思潮,这一思潮集中反映了战国中后期学术思想的以上特点,对当时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持续性的影响,堪称那一时期真正的显学。已故著名学者蒙文通先生对先秦黄老学曾有过这样的评论:“百家盛于战国,但后来却是黄老独盛,压倒百家。”近些年学界对黄老学的深入研究表明,黄老学在战国中后期的确是声势浩大,著名学者众多,著作也最多,对各家的影响也最大。那么,黄老学为什么能够“独盛”并“压倒百家”呢?笔者认为,黄老学之所以能够“独盛”并“压倒百家”,是因为其学说在理论结构上具有超越于百家之上的明显优势,这一优势的获得,来自于对百家之学的整合,特别是对道、法、儒这三个最主要学派的基本理念的优化整合。

在黄老学活跃的战国中后期,各主要学派事实上也都在互相影响和吸取,但都是以本学派的理论为本位来吸收某一家的思想。黄老学则没有强烈的学派意识和门户壁垒之见,它发挥了老子思想“有容乃大”的精神,致力于将百家之学提供的主要思想成果进行全面的整合,使之融为一个有机的、开放性的整体,因此才拥有了综合百家的理论优势。构成黄老学的所有理论内容,单独看都来自原有的各家学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创性的内容,但这些来自各家各派的思想理论一旦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便显露出明显的优势,非任何一家学派所能相比。黄老学作为一个学派,其基本的学术特征可以概括为“道法结合、兼采百家”。其“道法结合”的政治主张致力于用道家哲理论说法家政治,紧扣着社会发展变化的脉搏,适应了列国富国强兵、变法图强的时代需要;其“兼采百家”的学术取向则汇聚了各家学说的优长,规避了它们的偏弊,十分符合学术思想自身发展的规律和战国中后期学术思想的走势,从而引领了战国学术发展的潮流,成为那一时代真正的显学。

将道家的哲理同法治的政治主张整合在一起,用道家哲理为法治主张作论证,是黄老学最重要的理论创新。这一创新将道家和法家两大学派各自的理论优势结合了起来,形成了道法结合、以道论法的理论方向,由此构成了黄老学最主要的学术特征。

道家哲理同法治主张的整合,是时代向思想界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是当时社会的迫切需要。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渐趋白热化,富国强兵成为列国诸侯最迫切的愿望。为了富国强兵,各主要诸侯国都先后实行了变法,以法治国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同时也成为思想家们最为关注的时代课题。先秦的诸子百家,对以法治国的主张事实上都是接受的,即使是坚持“为国以礼”、“为政以德”的儒家也并不排斥法治。在先秦的各个学派中,对变法和以法治国主张最力的当然是法家。然而法家学说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其法治主张缺乏理论上的论证,特别是缺乏哲理方面的论证。为了使以法治国的主张深入人心,就必须弥补这一缺失,而法家学说自身并没有这方面的思想资源,在此情况下,法家和道家的结合和优势互补,就成了最佳选择。在当时的各个学派中,道家学说在理论深度上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特别是以“道论”为核心的思辨哲学,可谓独此一家。大体上可以说,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唯一擅长形上思维的学派,道家的本体论、宇宙生成论、辩证法、认识论,在其他学派那里基本上都是空白。在以“道论”为核心的道家哲理的影响下,谈玄论道蔚为风气,各家各派从道家哲理中获益匪浅,理论的高度和深度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以法治国的主张在当时由于最为适合富国强兵的需要而受到列国诸侯的重视,利用道家哲理为实行法治进行论证,这种理论需要便催生了黄老学。当时一批崇尚法治并欣赏道家思想的学者们发现,传统的道家学说虽然对法治不以为然,但其中崇尚自然、顺应天道、因任人的本性、反对人为干预等思想正好可以用来作为变法的理论依据,论证实行法治的合理性、必然性和可行性。于是,他们便尝试着进行道、法两家的整合,用道家哲理论说法家政治,具有这一理论倾向的学者们就被后世称为黄老道家,道法结合、以道论法就成为黄老学最主要的学术特征。

道法结合、以道论法这一新的理论方向,是对道、法两家学说的成功整合。它发挥了道、法两家各自的优长,对此两家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从道家的方面来看,它改变了传统道家疏离政治权力、漠视政治权威的一贯态度,转而与政治权力合作,积极探讨治国之道,使道家在现实政治的领域中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法家这方面来说,道家哲理的引进使其法治的主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理论深度,避免了以往那种疏于理论、缺乏论证、对抽象的理论问题不感兴趣的缺陷,有力地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

最早进行道法结合、以道论法这一理论尝试的,是黄老学的奠基之作帛书《黄帝四经》。《黄帝四经》的第一句话,就是“道生法”,可谓开宗明义。这一命题集中地表达了黄老学的学术主张,确立了黄老学的基本思路。它将道家的核心概念“道”与法家的核心概念“法”结合了起来,揭示了道与法的基本关系———法是由道派生的,是道这一宇宙间的根本法则在社会领域的落实和体现。“道生法”命题的抽象或表面的意义,是为法治确立天道观或形而上方面的依据,借此来伸张法的权威性;其具体或潜隐的意义,则在于申明君主的权力和意志也必须符合大道的要求,试图用大道这顶高帽来制约君权,避免来自高层的政治权力对法治的干扰和破坏。从“道生法”这一命题出发,《黄帝四经》推衍出了它的法治主张,此后的黄老学者无不循着这一路数论证他们的法治主张,如《慎子逸文》“以道变法者,君长也”,《管子法法》“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心术上》“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等等。“道生法”的命题首开整合道家与法家理论的先河,从“道”的高度论证了法治的必要性、可行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堪称是黄老学的第一命题,在战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对儒家学说基本理念的吸取,是黄老学整合百家学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为国以礼”、“为政以德”和重视道德教化,是儒学最重要的政治理念,黄老学吸收了这些理念,将其与法家的核心理念———“以法治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先秦学术思想史上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在此之前,以《商君书》为代表的早期法家将法治同儒家主张的德政、礼治截然对立起来,完全否认德政的价值和道德教化的社会功用;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则继承了三代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坚持“为国以礼”和“为政以德”,他们虽然并不完全排斥法治,但仅是将其置于不得已而用之的地位。因而在战国中期以前,儒家和法家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思路和手段的主张大体上是处于对立的状态。黄老学者们最先意识到儒法两家的治国理念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用,不可偏废,遂开始了调和儒法的最初尝试,试图将此两家的合理性整合到一起,使其由彼此对立排斥变为联手互补。

最早进行调和儒法这一理论尝试的,仍然是黄老道家的奠基著作帛书《黄帝四经》。《黄帝四经》在大力强调以法治国的同时,对儒家的德治思想予以了认真的对待和一定程度的吸取,这一态度集中地体现在其“刑德相养”的主张上。《十大经姓争》阐述这一主张说:“刑德相养,逆顺若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识,是古代思想家们在长期的政治实践和争鸣辩驳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和结论,正是这一认识开辟了刑德并举、儒法结合的理论方向。后来的黄老学者无不沿着这一方向继续探索,作出了他们的理论贡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的论断揭示了刑德并用的政治模式中刑与德二者各自的地位,德应该摆在彰显的位置,刑则只能是隐微的,这可以说就是数千年中国古代政治“阳儒阴法”或“外儒内法”模式的理论滥觞,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和意义。

调和儒法是黄老学为先秦政治理论的发展开辟的新方向,它成功地整合了儒法两家的基本理念,是一个极重要的理论创新,对于儒法两家的发展均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法家的角度来看,由于吸收了儒家关于德治与教化的主张,使得早期法家(或三晋法家)冷冰冰、阴森森的面孔变得温和起来,不再令人望而生畏,易于被大众接受,利于法治的推行;从儒家的角度来看,由于重视了法治主张的实用价值,使得儒家的德治理想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从而改变了传统儒家软弱无力的形象,使其更为适合统治者的需要。黄老学调和儒法,集中了儒法两大政治学说的理论优势,这一理论方向出现了之后,便成为了战国中后期多数思想家共同认可的政治理念,主导了该时期学术思想的走势,并最终形成了适合中国古代社会长治久安需要的儒法结合、阳儒阴法的政治模式理论。因而可以说,黄老学的这一理论贡献的价值,无论予以怎样高的评价都不过分。

对道、法、儒三大学派基本理念的优化整合,基本上确立了黄老学超越百家的理论优势。此外,黄老学对当时活跃在百家之林的其他学派的思想也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使之有机地融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阴阳家和名家。

阴阳理论早在春秋时期便已出现了活跃,但在战国中期之前,基本上还限于对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和各种自然现象的解释。黄老学接受了阴阳理论的基本思想,并对其做出了关键性的推进,将其引入社会生活和政治伦理的领域。此举不仅充实了黄老学的理论体系,也使得阴阳学说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实用价值。最先将阴阳理论引入社会生活和政治伦理领域的,仍然是黄老学的开山著作帛书《黄帝四经》。《黄帝四经》以阴阳观念解释季节的变化,把四季的推移看成是阴阳消长的结果,并将其上升到天人关系的理论高度,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初步形成了顺天授时或敬授民时的思想,用大自然运行变化的节律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特别是农业生产进行总体性的指导。例如,《黄帝四经十大经姓争》说“静作得时,天地与之;静作失时,天地夺之”,《黄帝四经经法论》说“动静不时,种树失地之宜,则天地之道逆矣”,这一思想在后来的《管子》、《吕氏春秋》等黄老著作中得到了发展,并由指导农业生产为主发展为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面指导,特别是对社会的政治运作的指导。用阴阳理论指导政治活动,是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四时教令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对四时教令的系统表述最早见于《管子》一书,《吕氏春秋》又予以充实完善,这种发端于黄老学的特色理论最终成为了阴阳家学派的主体思想,后又被儒家学派吸收,成为十二月令的学说,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历史;兴趣;实践;人才

高中时期是学生们生理和心理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学生们开始对周围的世界有了成熟的个性化思维,而且在经过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形成了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自我问题并且及时地进行调整。总之,高中阶段学生的自我认知系统已经形成,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不宜再采用纯粹的从教师到学生的教学模式,而是转变课堂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们手中,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组织和安排学习,而教师则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辅助者。

一、引导预习,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向课前延伸

在高中阶段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对于减轻课堂学习负担和提升学生自主性学习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编写导学案的方式,在课程开始之前,通过趣味化和创意性的预学案,让学生们提前对课程知识进行了解,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对课程相关的内容进行查询。例如学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教材对于秦朝的统一过程以及统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导学案编写过程中我给出的预习建议是,让学生们通过网络或者史料查询的方式,了解韩、赵、魏、楚、燕、齐的灭亡过程,然后自制一张当时秦朝统一过程的版图。这样在丰富学生们历史知识的同时,运用动手实践的方式增加学生们对于历史知识的兴趣,学生们在制作秦国版图的过程中也在分析秦朝建立过程中的艰难以及国家大一统的辩证学意义。

二、引导讨论,在合作参与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育单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学生们在课堂上很容易失去兴趣或者产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学习效率不高。而小组讨论不仅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当中来,而且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更加容易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模式,很多历史事件本身虽然教材当中给出了答案,但却并不一定是唯一的答案,每个人对历史都有着自己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们讨论,来引导学生们对问题的自我分析和判断。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对于从百家争鸣到儒家思想的形成,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百家争鸣时期每个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为什么最后封建政治统治者会选择儒家学说作为官方的统一思想,而儒家思想为什么传承至今。而上面几个问题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讨论性,百家争鸣对于社会发展有其积极意义,但是在国家统一之后儒家思想却对于政治统治的意义重大,而儒家思想之所以传承至今是因为其思想内涵包罗万象,不仅包含治国方针,更包含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得以千年传承。儒家思想是传承至今的中华文化精髓,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主动学会思考并且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重温儒家思想内涵,影响自己对于礼仪和生活的观念。在小组讨论之后我让学生们在课后自己学习《弟子规》,这是对儒学文化生活观的总结和发扬,属于当下国学学习的经典,而且对于学生们在生活中怎样尊重父母,与家人朋友相处更是起到积极作用。

三、指导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国内所上映的很多电视剧都是根据大量的历史事实改编而来的,但有的存在杜撰甚至扭曲。我让学生们在学习完某一章节历史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电视剧片段进行重新改编,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话剧。例如对于“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的改编,不仅让学生们深刻地了解了唐太宗这个人物,而且对于唐朝的这段历史有了重新认识。他们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也开始带着历史的批判眼光进行分析,强化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再如,在教材当中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革,这些与学生们的生活体验有很大的相似性,学生们能够在自己的生活当中真正地体验到什么是历史。而历史的作用不仅记录重大事实,更重要的是在历史当中我们能够学习到对现在生活有用的宝贵经验教训。

历史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历史思维,并且能够在历史学习当中得到对当前生活有用的经验,学会用历史的观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主思考和分析能力,全面提升历史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

师大出版社,2004.

[2]孙宏安.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第3篇

油画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每个时期的艺术家在油画创作上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艺术家对油画的创作伴随着自身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不同,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家的灵感就是源于自身对社会生活的感知和体验。当然,社会受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倾向也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好的作品只有人们喜爱和欣赏才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当今中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文化水平日益提高,新材料、新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也愈加突出,伴随而来的新媒体艺术也蓬勃发展。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下创作出来的媒体艺术形态,数字电视、网络技术、触碰媒体、动画技术都是在新媒体的发展下诞生的,现在的中国已经开始步入信息化、科技化、电子化的时代,动画产业也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在这种环境和流行趋势下,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斥着卡通动漫的身影,动画片、动漫产品、游戏产品、广告动画、媒体动画等元素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喜爱,受众的偏好也促使了中国的油画艺术家们找到了新的灵感来源,即在油画创作艺术中加入卡通元素。“卡通”英语“cartoon”的音译,指用动画和动漫的形式创作作品。广义的指用变形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狭义的专指给儿童观看的动画或动漫作品。近年来,卡通化的艺术创作越来越多,其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嘲讽的意蕴,伴随着造型的夸张和变形,带给观者欢乐的同时又发人深思,在某些时候也会成为艺术创作者对社会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抨击,是当代社会文化的必然产物。早在北宋时期就在瓷器上发现了中国古代卡通化的官员形象,线条简练、表现夸张,具有很强的嘲讽意味,民国时期丰子恺、陈师曾也创作了大量卡通漫画作品在文学周报连载,也成了风靡一时的刊物。现在,美国、日本的动画、漫画产业也疯狂发展,蔓延到世界各地,中国的卡通动漫市场更是红红火火。面对着社会对卡通元素表现艺术创作的认可,我们的油画艺术家也早已开始了在创作中运用卡通元素的表现手法,油画卡通元素的运用迎合了社会大众的偏好,通过嘲讽、夸张的造型表达画家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也反映了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离开大众的审美取向是不能得到远大发展的。

二、中国当代油画包罗万象

油画艺术发源于14至16世纪的欧洲,历经了五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了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的门类。早期的油画创作是对自然的再现,十九世纪末,开始追求对画家内心世界的描绘。二十世纪开始不断发展变化,其表现风格和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油画传人中国后,也经历了多个时期,不同时代的历练,油画创作表现形式逐渐增多,显示出了广阔的包容性和多元化。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油画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喜爱和重视,各种艺术形式,甚至中国传统的中国画表现形式都被画家们融入了油画创作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后现代的思想浪潮也逐步影响到了油画乃至整个艺术创作的领域。卡通画在中国的发展也经历了各个时期的洗礼,蕴含民族特色的卡通风格作品也早已深入人心,其绘画表现风格也使得很多严肃的绘画题材变得轻松愉快,给受众的生活带来了欢乐。中国油画艺术的千形万象使得卡通元素轻而易举的注入,不同年龄层次的画家对卡通元素在油画中运用的手法也是不一样的,年轻的画家自幼受到卡通片的影响,他们在对油画中卡通元素的置入更加的大胆、自信。同时,现代社会生活的压力也使得大众希望看到轻松的艺术表现形式。然而,中国油画中融入卡通元素只是一部分画家对新兴艺术表现手法的热爱和追捧,不能代表整个时代油画创作的取向,但对于丰富油画创作题材和表现手法来说,是人类社会文明和社会生活水平日益向前的表现。

三、时代浪潮下中国油画卡通元素运用的表现特征

1、题材源于生活

生活是艺术家的创作源泉,他们把自己生活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用艺术创作的手法概括出来,在描绘自己过往生活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和大众生活相同的一些特征。如:岳敏君、张晓刚等人将个人生活的记忆转化为他们创作艺术的主题。岳敏君是“政治波普”的代表人物,十几年间,他以鲜明的创作形象和风格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符号,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反思艺术,反映社会的本质。他所描绘的“自我形象”动作夸张,紧闭双眼,开口大笑,充满自信,作品中流露出其对“社会政治”问题的讽刺态度。眼睛紧闭代表了他对社会外界事物的不关心,充满了自信和傲慢的情绪,个人崇拜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体现。张晓刚的代表作品《大家庭》系列,是其通过对家庭的描述,从而进一步诠释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系列作品之中暗含着难以形容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他的作品描绘的主人公男女似乎都是相同的面孔,面色灰暗,面无表情,画面给我们以质朴、无奈、恐惧的伤感,构图上看似乎又像是早年间的全家福照片。

2、色彩艳丽大胆

中国当代油画表现中,部分画家在创作时受到了波普艺术的影响。波普艺术发源于英国,在艺术上继承了“达达主义”的思想,后来在美国得到发展与延续,是美国艺术家当时热衷的艺术表现形式。波普艺术是流行艺术和时尚的代名词,也是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他的创作元素取材于大众传媒,通过基本元素在画面上的重复排练,色彩大胆对比强烈,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波普艺术通过长久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在广告、服装、工业造型、大众传媒、绘画艺术等领域,中国当代油画卡通元素的运用就受到了波普艺术的影响。九十年代后期,王广义、方力钧、魏广庆、刘小东、喻红等一批艺术家开始创作带有波普艺术风格的艺术作品,色彩大胆艳丽,时代感强。在1993年的部分作品中,他开始用强烈色彩视觉感表现画面,这也受到了当时中国艺术创作环境的影响。当时中国的城市环境就像是被明艳的色彩所环抱着,就连苏州园林也一改原本的淡雅被人们装扮成艳丽的颜色,他通过作品的色彩语言表达了对这种社会艳俗化的不满,从而加强对自我对社会的嘲讽感。通过卡通元素的加入,艺术家表现出一种玩世主义的艺术形式,用趣味性去指导作品,表达个人的生活态度。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西方文化 书刊设计

民国时期丰富多彩

民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饱受争议的时期,西式的民主与科学观念流入了许多中国人的头脑中。割断了封建的束缚,新思潮迅速传播,现代科学得以快速发展,使这一时朗的思想文化有了颠覆性的转变,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这―转变也包括对书刊设计方面的影响,使书刊设计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面貌,色彩、版式、结构、图案和表王见形势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国时期的书刊设计也是我国现代书刊设计的开端,系统的展现了传统书籍形式向现代书刊设计的演变,既继承了传统书籍美学,又注入了先进外来文化的血液。使传统书籍艺术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富有了鲜明的时代精神。

民国前期中国社会对于欧美文化的吸收,不仅在规模形式上改变了晚清以来传教士为主体的缓慢渗入状态,而是在认识层次上突破了“中体西用”的简单思维,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体制,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美术的发展方面,通过兴办新式美术学校、派遣留学生的方式来具体实施“以美育代宗教”的伟大构想。“五四”运动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直接向美、法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美国所主张的民主特色,正好迎合了“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大众的思想需求,杜威的实用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更加速了学习美国的进程。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法国出版业习惯先出简装版图书,再印精装版,严谨朴实的风格使留法的艺术家们深受影响,并将它应用到国内的出版物上。德国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由陈之拂、庞董琴、郑可等人的介绍宣传,从30年代开始在中国流传。

欧美艺术对民国前期的设计影响首先体现在图形的多样化上。在绘画应用上简便快捷的水彩广受设计者的青睐,素描、速写和油画等西式绘画形式也有出现。例如1914年创刊的《民权素》,它追求以“史事”讽喻现实,表达知识分子的抗争精神的刊物,它的一期封面绘有一个新式女性在野外写生,姿态端庄,神情专注,只有人物比例有些失调,但它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已经非常新颖,令老一辈人瞠目结舌。英国颓废运动的重要刊物《黄面志》以及由著名画家、艺术设计家比亚兹莱为该杂志所做的的精美插图一并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于是具有唯美主义色彩的艺术风格在书刊设计界迅速风行。叶灵凤为《现代文艺》创刊号设计的封面就直接套用了比亚兹莱的绘画,比亚兹莱的装饰绘画影响了一大批的中国艺术设计家。1929年陈之佛就曾撰文介绍包豪斯的设计,并且身体力行的进行了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实践,在他设计的《创作与批评》杂志封面上,用了两组圆环和直线、波浪线分别组合,抽象表达了刊物主题,画面既严谨又不呆滞。30年代后,在书刊封面上相继涌现出一批带有几何风格的设计作品。民国前,裸女画在中国艺术作品中比较少见,而在民国的书刊封面上风格各异的女人体形象作为设计素材已经屡见不鲜,这既受到欧美同时期人体艺术的影响,也与当时部分院校开设人体写生的西洋画课的艺术革新不无关系。1930年的《文艺月刊》的封面以造型优美的女人体为主体图形。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欧美人体艺术对当时书刊封面设计影响不无关系。

从版式设计上来看,虽然清代后期中西方文化碰撞激烈,中国出现一些介绍西方国家科学知识的书籍,但大多遵照中国人的阅读习惯,版式上采用传统的线装书籍版式,文字编排以竖排为主,书本自左向右翻阅。直到民国时期,书本的翻阅方式逐步该变为自右向左翻阅。与此同时,封面图形与文字的布局也做了相应调整,出现了横排与竖排、图文上下或左右并置的形式,书刊封面的文字出现了自右向左和自左向右编排两种方式并存的现象,中文编排自右向左,西文编排自左向右,这种现象形象的反应了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对书刊封面设计的影响。此后,书刊封面文字编排逐渐演变为以横排为主的方式,这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欧美文化对中国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深刻影响,它改变了千百年来中国书籍的布局及文字编排方式,也影响了国人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心理。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第5篇

1.1英国“授学育人”的大学理念

英国大学“授学育人”的理念源自纽曼。为应对工业革命兴起后,自然科学对古典人文主义的挑战,红衣主教纽曼发表了一系列演讲,其演讲稿在出版时定名为《大学的理想》。书中,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是一种状态或理性(心灵)的训练”,是“训练和培养人类智慧的机构”⑤。他认为“科学研究和教学是两种迥然不同的功能,而且它们也需要截然不同的才能”,“允许教学和外界打交道,而实验和思辨的自然条件是隐居”;所以,他主张“要在科学团体和大学之间进行智力分工”。⑥他坚持大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传授学问。大学是授学育人的场所,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等。⑦如今,英国的大学仍在践行着纽曼的理念,大学“传授知识”的观念是牢不可破的。纽曼的理念对当今高等教育的意义在于倡导科研的同时更加重视教学,提高自由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重视大学为何而设为谁而设的问题。大学的理念究竟走向何方,纽曼的观点给我们予启示。

1.2德国“研究创造”的大学理念

德国的大学理念以威廉•冯•洪堡的大学理念为代表。在“洪堡思想”指导创建下的柏林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洪堡顺应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历史潮流,提出“自由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办学理念,把科研确立为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洪堡的做法促进了19世纪德国大学改革运动,使19世纪的德国成为当时世界的学术中心。德国注重“研究创造”的大学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有两方面意义:一是促进大学学术研究的发展,“教学与研究相统一”不仅有益于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提升,使师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二是注重“研究创造”的大学理念的内在要求是“学术自由”的普及与认同。保障大学的学术自由就应该保障教师有“教”的自由和学生有“学”的自由,因而必须确立大学在教学和学术享有自治的权力。

1.3美国“服务社会”的大学理念

美国的大学理念起源于康奈尔大学,以“威斯康星思想”形成为标志。1862年,旨在促进工业发展和实用教育的“莫雷尔法案”的通过,掀起了美国“土地赠予学院”运动。这一运动鼓舞了美国大学“服务社会”热潮。1868年创建的康奈尔大学是大学服务社会的典型,其办学宗旨是知识传授与教育并重,使学生获得自己想学的实用知识和精神文化,让科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生产和产业劳动。时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范海斯进一步发展了康奈尔大学的办学思想,提出了“大学教育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新理念,这就是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是美国20世纪最有创造性的思想之一,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美国“服务社会”大学理念对当今高等教育的意义在于发挥了大学对社会的服务作用。大学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在“威斯康星思想”的影响下,斯坦福大学创办的“硅谷”,就是大学服务社会的世界级杰作之一。

2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发展

2.1我国传统的大学理念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曾出现过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我国最早的大学理念就出现在先秦时期。《大学》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教育思想与欧洲的近代大学开启智慧、弘扬文化、传播知识的精神是相通的。自汉代“罢黜百大学理念的发展及其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胡乘铭乃木台(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在此基础形成的就是以恪守儒家经典和“学而优则仕”为核心的传统大学理念。这对历史上培养儒家文化中的君子和维系国家大一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又阻碍着我国大学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西方的近、现代大学源于欧洲中世纪,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直到清朝晚期才效仿西方建立起第一所大学,1905年才把近、现代课程引进大学课堂,晚了几百年。

2.2的大学理念

1917年至1927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传播以“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的大学理念,对旧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他的大学理念具体可概括为包容精神、思想自由,学术救国。认为大学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于人才能够应用固有知识,而又有所创造,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一方面他认为,大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专以书本为事。另一方面他认为,大学生还必须博采世界新方法,注重方法革新和发明创造,以便于所学能服务社会。的大学理念着眼于大学的导向与功用,这些都源于包容的胸怀和自由的精神。作为一名爱国者,把教育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始终认为,一个国家学术水平的高低是民族国家兴衰荣辱的表征,教育兴国是民族国家走向富强的根本之路。

2.3梅贻琦的大学理念

梅贻琦1931年至1948年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他在清华大学任职期间倡导以“通识教育,教授治校”的大学理念。他认为:“窃以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⑧他积极倡导的“教授治校”的大学理念集中地体现在由他主持的《清华学校组织大纲》之中,明确地规定了评议会、教授会、校长、教务长、学系主任和行政部门的职责。

2.4西南联大“通才教育”的大学理念

西南联大是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抗战南迁后联合组建的大学。西南联大继承三校优良传统,成立之初,联大校务会就提出了“力求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风之优点在联大有表现机会”的办学思想。作为一所在民族战争形势下组建的大学,三校之间的相互影响,使西南联大在继承三高校传统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大学理念。如以会通古今、中西的文化观为指导,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吸收了西方教育思想,逐步形成了一套通才教育的教育范式。

3大学理念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

通过分析西方与我国的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获得对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些启示。具体如下:

3.1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通才

不同学科的知识在基础层面是相通的,因此大学有责任和义务向学生完整地传授各种知识,不能过分突出个别学科实行专才教育,要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当今科学高度跨学科综合化的今天,应重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着重培养综合能力强又具有某个专长的“T”型人才。

3.2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平衡点

尽管世界各高校普遍实行洪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模式,但是究竟以教学为主?还是以科研为主?一直存在争论。在我国,由于制度激励等因素,大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其原因在于:部分教师为了谋求在学术方面的利益,如职称晋级、奖金等而不断申请课题、项目。此外,在我国科研成果所获得声望和荣誉比教学更快更大。部分教师认为只要把科研搞上去了,其教学自然提升。显然,这些做法是对于大学教学与科研这两大职能的认知存在偏差。教学不能代替科研,科研也不能代替教学,如何结合高校自身发展战略,把握好教学与科研的平衡点是我国高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3.3倡导学术自由

学术自由是指,学者在高校研究中,有权利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传统和法则,不受意识形态或政治因素的影响,自由地进行知识探索和学术研究。学术自由是知识创造、探索和学术研究的前提条件。提倡学术自由这与当今“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教育理念是一致的。营造追求真理、研讨自由的氛围,在教学与科研中注重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发挥,因材施教,是现代大学提倡的价值理念。保障学术自由是大学的保持生机与活力之关键。

3.4回归人文价值,抑制功利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