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态 积极 消极 健康

1.心态的重要性

当前,健康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心态虽然看不见,但力量十分巨大!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影响健康,还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视心态。凡事往好处想,争做自己心态的主人,让自己成为健康人。

2.心态与健康的关系

心态为什么会影响健康呢?这是因为心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对生理功能会产生重大影响。心理因素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素,情绪是心理与躯体之间的桥梁,情绪的变化能引起躯体功能发生各种改变。这说明人的心理状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罗非说:“人的心理和生理就如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缺一不可。健康的本质就在于和谐。”

3.心态对健康的影响

从成功学的角度看,心态只有两种: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心态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好处,消极心态会影响你的健康,总之,不管你的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都会影响你内在的各种器官。

3.1积极心态的作用。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健康的营养。这样的心灵,能吸引财富、成功、快乐和身体的健康。

①使人健康长寿。人的寿命,一方面食物营养是基础,荤素咸淡适中;另一方面也需要充足的精神营养,如:良好的个人品质、高尚的精神境界、完善的个性、平稳的心态、积极乐观的情绪等:当我们遇到工作不称心,事情处理不公平,经济条件不宽裕,身体欠佳,期望中的事情落空,好心未得好报,受冤枉挨批评等等。就能正确对待、妥善处理好。据北京对百岁老人的健康调查,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五花八门。但有两条,健康老人都一样,心胸开阔、性格随和。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身体健康,有助于延年益寿。实践证明乐观是生命的不老丹。宽容是心情的调节阀。善良是心理的营养素。淡泊是人生的免疫剂。

②提高肌体的抗病能力。人体就象一台精密的仪器,积极的心态有利于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提高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增强人身体中酶的活性,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这样,人体能把全身各系统、各层次、各方面的免疫力、抵抗力充分地调动整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对付各种细菌、病毒、癌细胞的综合抵抗能力,全身生理机能稳定,疾病就不会发生,一旦发生也能很快恢复,许多抗癌明星的典型例子都是良好心态的结果。

③能释放各种压力。人对各种信息刺激做出的反应,不论是认识性的、情感性的、还是行为性的、评价性的,都是经过大脑思维,是选择的结果,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心态。美国心脏数理研究院的罗林・麦克克拉提博士发现,像爱、感激、满足感等都可以促进催产素的分泌。催产素号称“信任激素”,是脑垂体自然分泌的激素,它能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也能调节脑部其他主管情绪和社会行为区域的活动。它还可以放松神经系统,从而释放掉压力。

3.2消极心态对健康的影响。消极的心态,是心灵的疾病和垃圾。这样的心灵,不仅排斥财富、成功、快乐和健康,甚至还会夺走生活中已有的一切。

①是生命的主要杀手。人――按照自然规律本来应该绝大多数是老死的,少数人是病死的。而现在的状况是:绝大多数是病死的,只有少数人是老死的。这个反常的现象引起我们对疾病注意,认识到疾病不是单纯生物因素引起的,而多数是由心理行为与社会因素所致。据报道,美国有个调查:在前10位死因中,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在致病因素中占70%,所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前执行主席格兰特在第三届世界健康教育大会上讲过这样的话:“在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几乎全部严重威胁面前,理解和明智的个人行为是最重要的,胜过医学上的任何新突破”。

②影响情绪导致疾病。传统医学认为七情都可致病,过怒伤肝,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 人的情绪它不仅受“实现值”的影响,而且还受“期待值”的制约。 因此,我们做任何事之前,要确定合适的期待值。这是很关键的。因为人如果生气,大量的血液就会涌向头部,导致其他组织器官血流减少,氧气不足,毒素增加,超过你心理承受的限度和人体自身调节的范围,会使人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削减机体的免疫功能,致人的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进而诱发各种疾病。

③增加身体的不适感,使抵抗力下降。人在心情不好时,常常会感到体力与精力不足、做什么事都没兴趣、头痛、吃不下饭、晚上睡不好;许多疾病往往就在这时发生:如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因为紧张、焦急、生气,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痉挛,血中胆固醇增多,动脉硬化加重,发病率提高。医学研究证明,当人处于沮丧、悲观和冷漠状态时,大脑会命令身体制造一种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的皮质固醇。这类物质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阻碍免疫细胞的运作,让身体的抵抗力下降。

4.如何做好身心健康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罗非指出:“生命,至少是人类的生命,有一个重要特点――只要能感知的东西,就有调节的潜力”。为了做到身心健康, 我们应从这几方面努力 “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

4.1正确对待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优点和不足,你只要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潜质有自知之明,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志向和目标。人首先要认识自已的长处和优势, 尽可能利用自己的长处去取得成功。认识自己的方法:可以通过别人对你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也可以通过自我纵向比较来认识自己;还可以通过参与活动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能力、潜能等,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经营好自己的长处,就一定能带给自己良好的心态并取得成功。其次尽量限制缺点给他人、社会造成伤害;对于自身缺点,在为人处事过程中,要时常提醒自己注意。

4.2正确对待他人。对他人应多看优点,并向他人学习,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应真诚伸出援助之手。对他人的优点不要忌妒,要虚心学习;对于他人的缺点要包容,包容他人的不同喜好、挑剔和不同的做事风格,我们需要理解别人的行为习惯;理解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理解别人的立场观点及态度;甚至理解自己所不喜欢的人的言行。因为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是和每一个人的经历、个性、爱好、受教育的程度,学识水平、能力、思维方式有关的。所以不同的人看法肯定是不一样的,有分歧是正常的,我们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包容,包容能使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化解;能增加一个单位的凝聚力;能使社会和谐发展;包容还能使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和道德的完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不仅是没有病,而且是心理的健康、社会适应性的健康和道德的健康,而这4个方面无疑与人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关。因此,健康影响人生,健康决定人生。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可谓一语道破健康在人生发展中的地位。如果没有健康这个人生发展的基础,人生就不会完美。

躯体健康,是指人体的结构正常、功能完好。如果一个人缺胳膊少腿或有心脏病、肝炎等器质性疾病,肯定是不健康的。实际上,即使一个人的器官结构正常,但如果功能不正常,如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低下等,他仍然是不健康的。

躯体是人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身体不强壮,可能连基本的工作都不能胜任,工作也就干不好。人体各脏器的功能良好更是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心肺功能的重要性人人皆知,如果没有良好的心肺功能,运动员就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建筑工人可能就搬不动建筑材料,教授可能就站不了一堂课……脑功能对人的生活和工作影响就更大了,痴呆者生活不能自理,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就有赖于脑力的开发。

健康从心开始,成功始于心定。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认知功能正常,性格稳定,有爱心、同情心、责任心、自信心,热爱生活,对工作充满激情,有追求,但又能知足常乐。爱心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有爱心才能关心他人,凡事为他人着想,成大事者多是有爱心之人;“仁者爱人”,有同情心的人,凡事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让人感到温暖可亲,这样才会有较好的凝聚力、亲和力;有责任心的人,既能胸怀大志、顶天立地,又能敢于承担责任,不回避矛盾,对工作一丝不苟;有责任心的人,则能够对家人负责,承担家庭责任,使家庭和睦,而家庭的和睦对其工作和事业也会有很大的支持;有自信心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勇挑重担,对事业执着追求,敢于攻坚克难,从不回避矛盾,有定力,越挫越勇,临危不惧,关键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人生的成功多半是靠信心,“信心比黄金还贵重”。

心理健康关键是心态良好,有好心态,才能有好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心态决定人生。有些人的人生之所以失败,就在于心态不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也不能正确认识他人,遇到不如意的事,要么怨天怨地或迁怒他人,要么是自责自己命运不济,要么是因怀疑别人与自己过不去而记恨别人、嫉妒别人、指责别人,结果越是记恨、嫉妒、自责,他人越对自己不满、仇视或看不起。如此下去,领导不爱,同事不喜,家人不亲,众叛亲离,孤独一生,一事无成,最终导致人生惨败。

社会适应性健康,是指一个人能适应社会变革,也是指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当今社会,变革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有的人在变革中不知所措,一遇到改革政策出台就极力反对或百般逃避,最后成为改革的牺牲品;而有的人则视改革为机遇,抓住机会,拓展人生。一个人还要学会扮演角色,在单位是领导,下了班就要是好同事,回到家就要是好丈夫(妻子)、好父亲(母亲)、好儿子(女儿),这叫角色定位。角色扮演不到位,就会出问题。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认知能力都比较差,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故此,班主任的有效引导对于初中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初中生也要面对着升学压力,考取适合自己的高中名校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初中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取高中名校,从而为自己的前途做好铺垫。所以,初中生的心理不仅还不够成熟,而且还要面对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初中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W生的心理素质。

一、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初中班主任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习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学生潜在的心理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及时排解心理压力,形成健全、完整的性格趋向,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并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培养学生自我排解和自我放松的能力,如果教师没有做到实事求是或者统筹规划,就很有可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适得其反。

2.有利于开展今后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为今后的教育工作奠定基础;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在人生的叛逆期,所以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对象是一群比较叛逆倔强的学生,故此为初中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加强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好地域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增加对同学们的了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具体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能够在双方之间建立信任和尊重,这种良好的关系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埋下伏笔;同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帮助教师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比如说,当教师发现学生中存在逃课、早恋、作弊等行为时,教师要率先对情况进行整体了解,并且找出原因,只有熟悉了解犯错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此外,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即很多学生都缺乏的自制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实现高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

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正如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也应该一切从学生出发,将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教育;同时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力度以及选取合适的教育方法,根据不同学生成长背景以及性格特点,进行“因地制宜”教育;此外,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适当的建立一定的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控制和约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举措,制度要相对人性化,也要与时俱进。

2.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

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而且乐观的心态可以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所以初中班主任应该加强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的教学。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生活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未来的期待。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比如,在面对考试时,老师应该强调同学们不能过重地看待成绩,成绩虽然很重要,但是成绩并不代表一切,而且一次的成绩并不代表全部的成绩。所以老师应该教导同学们允许失败,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3.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心理教育途径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应运而生,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着,这一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激情;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将普通心理教育与个别心理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做出适合全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如,像班级会议这样的时间段,就可以通过视频或者讨论形式进行全体性的健康教育工作,在课下时间,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谈话,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进行心理辅导,教师还可以通过家访、书信等其他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本着自主、平等的态度,对待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48-01

思想政治课是为中学生思想政治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新课程改革有了新的创新,闪现出许多新亮点,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最大变化。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信、行的过程,只有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能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现代人尤其是中学生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当前,我国部分中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冷漠、孤僻、行为散漫、听不进批评意见、竞争意识差、承受压力的能力差、心理失衡、情绪多变、急燥、好动、时而暴跳如雷,时而沉默寡言,甚至不同程度存在逆反心理,神经衰弱,学校恐惧,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据调查统计:每10名违法犯罪就有7名青少年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对此,如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二、思想政治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日趋严重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育,它是以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基本目标的教育。世界著名智能大师安东尼・罗宾认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行为跟你无关,而是跟你当时身心所处的状态有关。因此,一个人若想改变自己做事的能力,必须改变自己身心所处的心态。”思想政治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引入思想政治课程,从而丰富了思想政治的教育方法。只有首先培养学生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能去施展其他方面。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塑造和改造人的心灵为主的课程,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思想政治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教育性紧密结合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传统教学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毫无兴趣。新课改倡导新理念,给思想政治课注入生机和活力,其中最大变化在于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通过对心理健康内容的学习,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中就有许多心理健康的内容,例如:讲解“欢快的青春节拍”的内容时,可以分组讨论青春期变化,播故有关青春的歌曲,召开主题班会等,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的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节好心理,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青春,悦纳自己,欣赏自己,以乐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真正认识自我。再如,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中“我与父母交朋友”、“同侪携手共进”,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性格,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还有,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第十课“链择希望的人生”中,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克服考试的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思想政治课中的心理健康内容,更多强调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认识自我,交往与合作及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进一步的提高。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

四、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育要心理学化”,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为了更好的实施教学,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我认为应理论结合实际。

1、重视心理教学,渗透心理教育

中学生心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学开设心理学课程,是当前中学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而思想政治课中的心理内容,尤显重要,但也是远远不足的。从中学教育本身而言,也应积极开展心理测量活动,建立师生心理档案,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师生发现、认识、防治心理疾病,这是中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2、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

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而是创设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让学生在行动中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教育。校园环境好坏对学生的心理具有潜在影响。优雅洁净、舒适的的校园环一境,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张贴名人、警句、校风校测,无不时刻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思考。校园中繁花点点、绿树成荫,无时无刻不触动学生的感官,学生在清新、自然、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3、开展多种心理活动,建立心理咨询室

知识源于实践,能力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创办“校园知心姐姐”,给学生灿烂的笑容,送去缕缕阳光,或者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针对个别的进行心理疏导,心理碰撞,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悦纳白己,学会与人交往,和谐相处。另外,学生除了接受学校教育,心理健康还要受到其他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家庭和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调动社会力量全面开展。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健康管理;健康发展;人;社会

中图分类号:G47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4-0247-02

一、健康管理定义

健康管理是指导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体及群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 评价(认识健康问题) 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循环的不断运行。其中干预(解决健康问题)是核心。健康管理循环每循环一周,解决一些健康问题,健康管理循环的不断运行使管理对象走上健康之路。其目的是调动管理对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保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疾病负担的目的。

实施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达到节约医疗费用支出、维护健康的目的。健康管理是由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所提供,健康管理公司和医疗机构是合作关系。具体做法是通过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进行评估,为个人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并干预实施。

健康管理就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它是建立在现代营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的角度来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它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

二、健康管理科学基础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危险因素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个体从健康到疾病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是从处于低危险状态发展到高危险状态,发生早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形成疾病。这个过程可以很长,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期间的变化多数不被轻易地察觉,各阶段之间也无截然的界线。在形成疾病以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可成功地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从而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

美国的健康管理经验证明,通过有效的主动预防与干预,健康管理服务的参加者按照医嘱定期服药的几率提高了50%,其医生能开出更为有效的药物与治疗方法的几率提高了60%,从而使健康管理服务的参加者的综合风险降低了50%。健康管理立足于找出隐藏在人群中可能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加以预防或解决。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分为“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绝对危险性”和“理想危险性”之间的差距就是个人可以改善而且应该努力摒弃的不良生活行为。“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是随着“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变的。通过有效的改善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个人的“可以改变危险因素”的危险性就能得到控制并降低。这构成了健康管理的最基本科学依据。

三、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重视加强健康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人类1/3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1/3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1/3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对健康的维护不仅是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更重要的是在疾病没有到来之前就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当今威胁国民健康的主要是健康危险因素(增加得病或者死亡机会的因素)。如果我们的医疗政策只关注20%的病人,就意味着忽视了80%受各种健康危险因素威胁的人群应有的健康权利;同样,针对相对健康的人群,患小病的人群和患大病的人群也应采取不同的科学方法确认、评估和去除健康危险因素,以达到防控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为促进人和社会健康发展,就需转变观念,积极进行健康管理:

1.转变观念,增强健康管理的理念,提高健康投资的意识。维护人的健康是最具有收益的投资,世界经济组织认为,有8%~10%的经济增长,要归因于健康人群;而亚洲经济发展奇迹,甚至源于30%~40%的健康人群。所以对健康的投资就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健康投入要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政府和社会要加强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二是个人也要投入,对自己的健康加强关注。因此,要转变观念,对健康进行管理。健康管理是“预防为主、防未病之病”,预防要比治疗更重要。健康管理通过确认和去除可干预的健康危险因素,能为我们提供促进健康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要从单纯地预防控制疾病走向全面地维护和促进健康。个人的不健康风险因素是可以控制并降低的。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通过有效地改善生活方式,80%的心脏病与糖尿病,70%的中风以及5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要充分认识到体检的重要性,通过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隐忧,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的系统管理;通过企业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能让每个员工方便、及时地了解自身的健康改善和潜在隐患、积极参与自身健康管理、采取行动改善健康。

2.开展目标健康管理,积极推进健康的城市化。要积极构建人人都能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将健康管理作为今后医疗服务的方向和重点,在政策、资源配置及财政保障上优先考虑发展医疗系统健康管理的能力。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更好地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2009年中国城市健康状况调查提供的数据显示,超过90%的人处于疾病和亚健康状态,而开展健康管理,每年可以节约20%的医疗费用,并可提高企业生产率超过15%。因此,实施“企业员工目标健康管理”,为推进全民健康管理提供了新模式。“员工目标健康管理计划”的内容包括:通过体检了解员工身体状况,采取不同的方案,分级开展健康管理;定期为员工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在流行病高发期免费注射疫苗,同时提供健康讲座,重大恶性疾病专家会诊及转诊服务,对患慢性疾病员工给予健康干预,组织员工健康竞赛,对身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员工给予奖励等。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浙江省爱国卫生促进条例》以“人人享有健康环境、人人享有卫生饮用水、人人享有基本环境卫生设施、人人享有可及病媒生物防制服务、人人享有良好的健康教育”为目的,将爱国卫生工作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从过去的政策性的号召和倡导转变为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