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能源和资源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认真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一堂的前提,备课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基本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每个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指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指与它相关的对象范围。例如“梅雨”这个概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夏初梅子黄熟时,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连绵阴雨叫“梅雨”,还要使学生理解梅雨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完整的“梅雨”概念,应包括梅雨的时间、地点、成因、天气特点、名称由来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利弊等。
二、讲解透彻
在地理教学中,讲解概念必须注意概念的完整性。在讲解地理概念时,要根据本学科特点,充分运用景观图、课本插图等具体图像使学生在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逻辑思维的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区别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逐步由具体的地理表象形成抽象的地理概念,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地理事象的规律性。皮亚杰的知识结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生动的生活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一些抽象的概念,为避免照本宣科,笔者采用实地观察方法,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教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香樟树、“碧螺春”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圆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判断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种?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1.帮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笔者指出,地球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教师只要讲清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即陨星就不是天体。在教学环境合理容量这个概念时应抓住“最适宜的人口”这个关键词。
2.归纳总结
对内容较多、表述较长的地理概念进行归纳、提炼,分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如自然资源的概念,完整的表达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如果对这一句话进行归纳、转换,就是下列的两个属性:自然属性、客观性,天然存在,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经济属性:有用性,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两个属性缺一不可。这样转换,自然资源的内涵就一目了然。例如,闪电和地震虽然有自然属性,蕴涵巨大能量,但在目前的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并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所以它们不属于自然资源。
例如高中地理教材中“自然资源”和“能源”两个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自然资源不全是能源,因为有的自然资源能够提供能量,而有的自然资源不能提供能量。如阳光是自然资源,也是能源,而耕地、铁矿石是自然资源却不能直接提供能量,因而不是能源。
从能源获得的途径分类。能源有的是一次能源,有的是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而属于自然资源,而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来,因而不属于自然资源,如阳光是能源又是自然能源。而煤气是能源却不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因此不是自然资源。
3.类比地理概念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1)关于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的合理容量等都属近似概念,很容易混淆。又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是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1000mm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二者不可调换。
(2)关于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等。这类概念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循环再生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二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例如煤炭、石油及各种金属矿产等,而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3)关于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4)关于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有些概念,由于时间、空间范围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时应抓住概念的时间、空间差异找出“广”和“狭”的原因,确定适用范围。如水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水资源仅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洋水、大气水。这样,从空间范围看,“广”和“狭”非常明显,同样道理可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沿海和狭义沿海。
在运用以上方法进行概念教学时,应坚持“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在学生形成概念时,不仅要使学生背诵概念的词义,而且要使他们会论证、会运用这些概念。教师设计一些习题,在分析概念后及时练习,这样既可检查学生对概念理解是否完整、准确,又可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通过联系消化概念培养能力
学生形成地理概念,不能只停留在背诵概念的词义上,还要通过必要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以达到牢固掌握概念的目的。对于一些文字相近而含义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让学生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在比较中对概念加以鉴别,避免混淆概念。例如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根本区别是:A.河流长短的不同;B.河流水量大小的不同;C.河流最终归宿的不同。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深刻理解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本质区别在于河流最终归宿不同。前者是指流入海洋的河流,后者指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另外,植被主要包括森林和草原,学生很容易把“植被”简单地理解为森林,不能把握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训练掌握这两个概念。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多边应对气候变化公约难以有实质性进展的同时,各国纷纷通过国内单边措施作为解决减排温室气体的工具,同时推行低碳经济,碳足迹评价正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举措。①为此,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在相关企业和机构开始了碳足迹评价工作,并逐步建立起科学的计算方法与体系,碳标识②,一种将产品的生命周期中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标识出来的方法应运而生。碳标识可以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消费向导,通过碳标识,消费者可以直观获取产品的碳足迹和碳信息,从而选择更低的碳排放商品。英国是全球最早对产品推出碳标识制度的国家。英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专门资助成立了碳信托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6年推出了碳减量标识制度,鼓励英国企业使用碳标识,行业协会也在会员企业中积极宣传与推广。英国政府设立的碳信托有限公司和英国环境食品与乡村事务部共同委托英国标准协会(BSI)研究制定碳标识的标准,2008年,英国标准协会等机构联合了《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PAS2050),在此基础上,英国碳信托有限公司与英国节能信托共同开发了以规范碳足迹与碳减排信息传递为目标的碳标识条例,即《商品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声明践行条例》。[1]德国碳足迹试点项目于2008年7月推出,在环境部的主持下,该项目还开展了产品碳足迹测量方面的国际标准方法研究。法国环境与能源管理署拟订了碳标识的推动策略,法国标准协会(AFRON)拟订了碳标识的操作指南及碳测算方法。同时,法国政府鼓励零售商对碳足迹进行核算,签发了零售商和贸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定。欧盟委员会积极推出新的规则,对生物燃料的碳足迹评价做出规定。法国国民议会于2010年7月12日通过了一项名为新环保法的环境法案(France’sGrenelle2Law),其中第85条强调,应通过标记、标签、张贴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告知消费者产品及其包装的碳含量,以及这些产品生命周期内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该法案将于2011年7月1日开始试运行,期限至少一年。[2]在亚洲,日本鼓励各公司自愿推出产品碳标识。2008年7月3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设置“碳足迹制度国际标准化(ISO化)国内应对委员会”,以应对国际标准化组织拟订之规范。2009年4月开始试行碳标识制度,以自愿标准。截至2011年2月,日本碳标识制度涉及的产品碳标识计划种类已扩大至94类,广泛涉及农产品、轻工和部分机电产品。[3]韩国、泰国紧随其后,纷纷推出碳标识计划。
二、碳标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应对气候变化手段,碳标识所起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向消费者披露产品或服务的碳足迹以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塑造低碳消费模式,继而激励企业的生产模式和技术向低碳化转变。其对国际贸易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毫无疑问的。一方面,它能使消费者更清楚准确地了解有关产品或服务碳足迹的真实信息,纠正错误的传统观念,使真正的低碳产品和服务在国际上得以推广,从而有利于在消费端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碳标识认证制度也使企业更清楚准确地了解自身的碳足迹,并激励它们采取减排措施不断降低自身的碳足迹。例如,英国碳标识公司针对每一个经过认证的企业都会提出具体的减排建议,如果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碳足迹在获得认证后两年内未降低,那么该企业的碳标识将会被取消。[4]此外,消费者不断提升的低碳消费需求也会对生产商构成强劲的减排动力。当然,碳标识对国际贸易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方面,在其他情况大致相同的条件下,更长距离的提品,则意味着更多的“碳足迹”,因此,推行碳标识规范认证必然会促使本土贸易与进口贸易相比取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产品通过空运所产生的碳足迹远远超过陆运,而通过陆运产生的碳足迹又远远超过海运,因此,西方传统的海运强国有可能因碳标识在国际层面的推广而获得更大的国际竞争优势。此外,使用低碳技术的产品与服务的碳足迹必然远远低于其他同类产品与服务,因此在温室气体排放承担强制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由于在低碳技术方面领先,其国际经济交往中将会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碳标识的推广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资金和技术的弱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大都仍然以粗放型模式为主,因而其出口的产品也大都属于能源密集型产品。一旦碳标识在全球范围得到普及推广,即使是自愿性的标识,也会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造成很大冲击,形成事实上的贸易壁垒。此外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比较强,如,根据欧盟委员会2009年发起的一项调查表明,有72%的欧盟消费者认为将来应强制性地要求使用碳标识来标明产品的碳足迹。[5]在信息足够充分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购买碳足迹较低的产品和服务,即使其价格比同类产品和服务更高。碳标识的出现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信息方面的保障,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将自己的消费价值取向付诸实践,最终的结果势必造成能源密集型产品市场份额的日益萎缩。
三、应对气候变化公约下碳标识认证的合法性思考
(一)气候变化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1994年3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称UNFCCC)正式生效,这是国际社会致力于处理气候变化的第一个公约,但并没有规定强制性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为了加强UNFCCC的法律约束力,各缔约方于1997年签署了一份补充协议《京都议定书》。根据该议定书的规定,附录1缔约方(主要是指工业化国家及一些转型中的经济体)在初期阶段的总体温室气体排放降幅不应低于5%。同时,还规定了不同国家具体减排指标。③对于附录1国家来讲,为了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强制减排义务,要在国内采取减排措施。《京都议定书》允许这些国家采取非常灵活的国内政策,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碳税或能源税,补贴、能量效能标准、生态标识、政府采购政策以及灵活的程序等,[6]P408但这些措施应该如何执行、合法性的标准等在议定书内并无明确规定。对于各国运用单边措施与贸易的关系问题,UNFCCC第3条第5款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为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措施,包括单方面措施,不应当成为国际贸易上的任意或无理的歧视手段或者隐蔽的限制。”这种原则性的规定可以作为对于单边贸易措施是否合符《公约》要求的衡量标准,但由于《公约》只是框架性的原则规定,具体操作起来是有难度的。[7]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指的是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环境负有共同的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按照共同责任的要求,各国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负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义务。但每个国家的义务在具体承担上根据一定因素而有所区别。区别责任主要根据各国对环境退化不同的历史和现实责任以及各国在应对环境退化和改善环境方面技术和财力等的不同而进行的区分。对于“区别责任”的承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而“有区别”的责任如何界定,也没有形成一个共同接受的标准。首先,发达国家不肯明确承认其在全球环境问题上负主要责任;其次,对于区别的主体也有分歧,发达国家认为不能按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简单分类来决定责任的承担,发展中国家也应当有区别。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是一种“奢侈排放”,有别于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性排放”和“发展性排放”,理应负担主要的减排义务。[8]发达国家还应承担为改善环境以非商业条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转让无害环境技术,以补偿发展中国家因发达国家历史上对环境破坏遭受的损失。
UNFCCC第3条和《京都议定书》第10条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肯定了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所有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是各国承担的责任并不完全相同。UNFCCC第3条第2款第1项规定:“各缔约方应当在公平的基础上,并根据他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因此,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对付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之所以确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应承担有区别的责任,是维护环境正义的必然要求。发达国家应为其对环境损害的历史积累承担责任,同时该原则还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事实,是发展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
(二)单边推行的碳标识认证有违“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 内涵 理念 存在的问题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及其原则
1.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节能能源资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2、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3、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4、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5、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一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6、利用可再生资源: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0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1.2绿色设计建筑原则
绿色设计是一种集成设计,即设计方法集成和设计过程集成,它具有较强的多学科交叉特性,其设计应综合考虑生态、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环境保护和材料资源的回收和重用,减少废弃物,贯彻环境保护的原则。
1、遵循生命周期设计原则二设计综合考虑人居环境的调研、规划及设计、建筑的施工与使用、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材料回收与处理等生命周期中各环节对环境及人的影响的设计方法。
2、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不能降低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3、利用并行工程技术,强调整体的生态设计思想:把并行工程设计的技术运用到人居环境的设计中,综合考虑人居环境的绿色设计中的各因素,并在设计过程中随时在各环节间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实现多因素、多目标、整个设计过程的全局最优化;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遵循生态化原则,要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可循环。
3绿色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生态景观设计一一绿色设计”已经成为设计界的时髦口号,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层错误地认为“景观即绿化”“绿化即绿色”。至此出现许多问题,使实践中的“绿色设计”并不乐观。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滞胀;胜者全得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如何以更好的质量,更多的品种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通过自主创新,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产品开拓市场,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正确处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时可以互相换用,但是它们之间存在根本的区别。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人均收入和产出的增长。但是经济发展的含义更为广泛,经济发展,除了人均收入的提高外,还应该包括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其中最重要的经济结构变化是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先增长后减速;年龄结构和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还有降低不平等,根除贫困,环境得到改善。发展的过程,是人民享受发展带来的利益的过程,如果增长在国内只是极少数人受益,那么就不是经济发展,而是贫困性增长。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可孤立,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但是有了增长不一定有发展。世界银行通常用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人均能源消费量、农村人口比重、出生时预期寿命、儿童营养不良、初生儿死亡率、盲率来考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1990年联合国计划署(UNDP)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HDD),其中包括人均GDP(购买力平价,美元)、婴儿死亡率、出生时候预期寿命、医院床位比、安全用水、人均能源消费、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成人识字率、报纸发行量等指标衡量。在2000年9月,联合国189个成员国通过了8项千年发展目标(MDG):根除极端贫困与饥饿,普及初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与增进妇女力量,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母亲健康,对抗HIV/AIDS.疟疾和其他疾病,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以及形成一种全球伙伴关系。这些目标已经成为政
府、国际发展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开展其发展目标的核心。
二、如何理解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克服两种倾向:一是单纯注重经济增长,以牺牲公平、资源、环境为代价;二是不注重经济增长。那么怎么处理好好与快的关系呢?一方面要应对好目前的金融危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个方面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三、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报告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8个方面论述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思路和工作部署。一是要成功应对金融危机,提振市场信心,扩大内需。2009年4月,总理支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会议就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服务业体制改革等10方面做出重要部署。二是要防止经济转入“滞胀”。三要强调公平竞争和重视公平相结合,市场经济竞争的结果是胜者全得,所以在强调市场公平竞争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公平问题,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只有强调公平竞争与重视公平相结合,才能一方面形成“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社会局面,另一方面不走过去“吃大锅饭”的老路。四是要建立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环境友好的价格体系,在价格理顺的同时要防止大幅度借风涨价,另外价格要迅速的反映供求,反映资源、能源的稀缺,我国的目前资源,能源价格变化比较滞后,另外水资源的价格没有反映稀缺情况。五是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政府应放松经济职能,强化社会职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建设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
2、(美)托达罗.发展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一、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范畴
低碳经济是由英国率先提出的,旨在避免灾害性的气候变暖的问题,但是,英国并没有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低碳经济的内涵尚无统一的认识。主流的看法认为,低碳经济基本内涵和外延可以表述为: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可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它涉及到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这种经济模式的表现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形态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第二种形态是零排放;第三种形态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实现以上三种低碳形态的条件是经济的正增长(GDP增长率大于零)。要实现低碳经济,必须抓住两个基本点:其一,要抓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要抓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所谓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基础上的社会形态。它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为核心,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采用法律、行政、经济、工程和宣传教育等综合措施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社会系统。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它要求认识并尊重自然环境及其演变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降低自然资源消耗,建立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关系,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既密切联,又有所区别。节约资源是环境友好的基本前提,环境友好的行为又能促进和涵盖资源节约。
二、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区别与联系
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是两个不同的理论范畴,它们有区别,更有联系。二者的区别和特殊性表现在内涵不同,着重点不同。“两型”社会是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出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人类社会和谐,由此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着眼的,这是一个内涵宽阔,富有人生观、自然观含义的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范畴,它侧重解决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问题,要求人类的社会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注意资源节约,提倡资源的闭路循环使用,千方百计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低碳经济则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一个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概念,它是一种经济形态,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是它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目标。具体而言,它着眼于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强调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节能减排,尤其是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尽量减少CO2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状况。
虽然如此,低碳经济和“两型”社会这两个范畴又有着共性和内在联系。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两者都要求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第二,两者都要求人类活动减少cOz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温室效应,保护生态,实现环境友好;第三,两者都具有社会性。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综合性问题,强调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方式,从而充分发掘生产领域和生活消费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才能奏效。而“两型”社会指的是一种社会形态,其社会性不言而喻。因此,在社会性方面二者又具有共同性。第四,两者殊途同归,最终都是为了建设生态文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上,
“两型”社会是对可持续发展社会形态的描述,而低碳经济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要建设“两型”社会必须抓住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而低碳经济就是体现可持续发展本质的经济模式,因此,它必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抓手和突破口。
三、低碳经济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突破口的机理
(1)低碳经济有利于形成“两型”的生产模式
当前世界由于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导致全球能源枯竭、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等生态恶化的严重问题,已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安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世界科学家们经认真研究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办法是减少能源消耗和增加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使用。前者要求我们节约能源,而后者要求我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综合起来,即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低碳经济能在生产领域形成节能减排的有效生产模式。第一,低碳经济可以通过改善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它不仅要求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而且要求大大提高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改变过去单一的碳基能源结构,形成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由此,减少CO2的排放和温室效应。第二,低碳经济要求在经济过程中的转换
环节,发展并推广高效清洁煤炭发电技术、天然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等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能源利用技术,提高传统能源使用效率,节省能源。包括提高工业能效,建筑能效、交通能效等。第三,低碳经济要求大力开发低碳和无碳技术,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甚至实现无CO2的排放,极大的减少温室效应。第四、低碳经济要求在经济过程的出口增加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保护湿地等增加地球的绿色面积,吸收经济活动所排放的CO2,减轻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见,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在生产领域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节省资源,大大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它可以形成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生产方式。
(2)低碳经济有利于形成“两型”的生活方式
低碳经济不仅重视生产领域的节能减排,而且还重视生活消费领域的节能减排,要求建设低碳社会。在当代由于人口剧增,生活消费方面节能减排关系重大。尤其是当前社会上盛行着的奢侈消费、“便利”消费、“面子”消费等高碳消费现象,既浪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生态环境,与“两型”社会建设格格不入。
发展低碳经济客观上要求人们切实转变生活消费价值观,站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摒弃浪费型的高能耗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克服奢侈消费、“面子”消费、“便利”消费等陋习,树立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可持续消费观,使低能耗、与环境友好的生活消费方式逐渐蔚为社会风气。在耗能巨大的人们行的方面,鼓励人们选择高效利用能源、少排放污物、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例如,大力推广使用自行车、地铁、轻轨、公共汽车、铁路、水运等交通工具;发挥信息化优势,尽量在线处理人们交往的各种事务,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在住的方面,提倡住宅采用低碳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和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的厨房系统,使人们居住实现生态化,既舒适实用,又节约能源。在衣着方面,限制高能耗的纤维产品,提倡可再生植物纤维做原料的衣物,使人们衣着既时尚美观、有利于人体健康,又减少能源的消费。在食的方面,提倡节能烹调方式和烹调工艺,限制高能耗的食品,禁止豪华筵席、浪费性消费,提倡低能耗的营养丰富的消费产品和消费结构。在商务和公共服务方面,宾馆、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要厉行节水节电,合理控制空调的制冷、制热温度,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在娱乐健身方面,歌舞厅灯光照明、音响、空调等要适度,提倡回归大自然的室外娱乐健身运动,尽量减少耗能高的室内娱乐健身器材。
总之,低碳经济能促使全民转变生活消费观念,反对浪费型、高耗能、高排放的生活消费方式,提倡节约能源和资源,实行低排放的环境友好的低碳生活消费方式,这完全符合要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建设在生活消费方面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形成“两型”的生活消费方式。
(3)低碳经济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
传统工业化对自然资源高强度、掠夺性的开发使用,已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据有关文献,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50年左右耗尽。斯特恩的研究以及IPCC的评估报告警示人类放任的行为已经极大的改变了自然环境,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将高达GDP的5%~20%;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家斯凡特・阿累利乌斯也预计,到2050年,温室气体(CO2)浓度将达到550PPM,它将扰乱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如海水温度、洋流以及太阳辐射)间的微妙平衡。由此可见,建立在资源、能源大规模消耗基础上的工业文明传统发展模式,给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寻求新的文明形态,向生态文明过渡。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低碳经济”能成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最有效的途径。
第一,发展低碳经济能推进能源经济革命改变能源结构,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工业文明时代的经济是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不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碳基能源经济,由于不可再生能源是有限的,因此,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低碳经济不仅着力推进化石能源的排放低碳化,而且,可通过大力发展低碳与无碳新能源,构建以非化石燃料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低碳与无碳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符合生态文明的经济模式。
第二,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树立生态文明的技术创新价值观,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为了节约能源资源,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改变工业文明的技术创新价值观,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通过生产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与结构创新,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有效地降低能源强度,减轻环境污染。
第三,发展低碳经济可改变社会消费模式,实现人类生活消费方式向生态文明变革。一个社会要推动一项经济模式的发展,必须以大众的生活消费模式为根基。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生产方式向低碳转型,更需要引导大众的生活消费理念和方式向低碳转变,使低碳社会消费模式成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的一个基本途径。这就要求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念,使社会消费实现低碳、低排放,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由上述可见,发展低碳经济,可促使人类摆正与自然的关系,自觉尊重和维护自然,保持人类自身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平衡,推动人类的文明进程从工业文明发展为生态文明,由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完全符合“两
型”社会与环境友好的要求,低碳经济在这个方面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和重大举措。
(4)低碳经济有利于提高综合效益,促进社会和谐
“两型”社会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步,是当代社会生产力科学发展的标志。它不仅要求发展物质文明、生态文明,而且要求发展社会文明,并注重三者的协调发展。为此,其社会经济活动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即注重综合效益,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谐。
要实现“两型”社会发展的上述客观要求,在当展低碳经济是重要切入点。低碳经济具有经济增长、节能减排、扩大就业三重效益,能有效的获得“两型”社会要求的综合效益。低碳经济能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效应,其保护生态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从全球范围看,目前建筑领域能耗及其温室气体排放和废物产生量占总能耗及相应排放量的30%~40%,如果用好现有的建筑节能技术,就可以使建筑能耗降低80%,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巨大的生态效益。
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形成许多新兴行业和新的增长点,仅从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开发太阳能、光能、风能、潮汐能、水能、沼气等二次能源方面来看,由此就可以形成许多新兴产业,并可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从而扩大就业面,提高就业率。例如,联合国新闻称,2005年中国仅太阳能产业雇员就已超过15万人。可见,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发展低碳经济对克服经济下滑,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经济,节篚减排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事实胜于雄辩,在世界上,英国是最早推广低碳经济的国家,他们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社会各界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使英国朝着低碳经济乃至低碳社会型国家的道路前进,经济方面也获得了良性有序的发展。在国内,河北的保定是我国推行低碳经济的试点城市,该市采取了节约能源、新能源推广应用和碳排放降低为主要标志的低碳发展模式,加速了经济发展。据河北省2008年年初公布的经济发展报告,该市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地方一般财政增速,双双第一次冲上河北省第一的位置,其中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增速更是高达40%。在国际金融危机不利的情况下仍实现出口创汇9.77亿美元,同比增长82.7%。由上述国内外推行低碳经济的案例来看。低碳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可见,低碳发展能带来综合的经济效益,既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又有利于实现环境友好与社会和谐,这又完全符合“两型”社会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