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安全培训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SP800-16
NIST于1998年4月出版发行了SP800-16标准,这是对SP500-172的取代和更新,奠定了针对美国政府工作人员保密教育培训的总体框架和内容,提出了有效的框架并据此评估这一培训体系。SP800-16中提出了IT安全连续学习统一模型。模型基于学习是一个连续统一体这一前提,主要体现了以下观念。“安全意识”显然是所有员工所必须具备的,而“安全基础和文化”是那些以任何方式参与到IT系统的员工(包括承包方员工)所必须具备的。“安全基础和文化”是“意识培养”和“培训”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它通过提供一套关键性安全术语和概念的通用基准,来为后续的培训打下基础。经过“安全基础和文化”后,培训的焦点集中于针对个人“相对于IT系统的角色和职责”来提供知识、技术和能力。在这一层,按照技术需求的不同,培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3个层次。“教育和经验”层着眼于开发能够实现复杂的跨学科活动和所需技能的能力及预见力,以促进IT安全专业化的发展,并与安全威胁发展和技术发展保持同步。按照知识的层次来看,学习是一个连续统一体,但是传授这些知识并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如果资源有限,组织有责任评估它们的IT安全培训需求范围和培训效果,使培训资源分配能够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与早期美国推行的基于工作职称的教育培训不同,SP800-16旨在提供基于个人工作职能和角色的培训方案,将原本的“一职称一方案”变成了“一角色一方案”。尤其对于一个人在组织中具有多个角色的情况,SP800-16针对每个员工个人培养方案的不同需求灵活变通,力求满足每个角色的培训需求,提供复合式、全面的培训方案。此外,这种培训方法还对不同组织间职称标准划分不同的情况进行了统一,提高了同种角色、不同组织、不同职称间培训方案制定的一致性;同时,提供了开发课程的工具和学习效果评估体系,尽可能准确地确定不同角色、不同职责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为课程开发者提供全面、翔实的学习效果反馈,帮助保密培训课程、资料的开发者进一步优化教学培训过程。
1.2SP800-50
2003年10月NIST推出的SP800-50标准,它在SP800-16的基础之上更加注重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机构资源的安全性,特别强调在IT安全意识培养和培训项目的整个生存周期中的4个关键步骤:(1)安全意识培养和培训项目的设计。做机构范围内的需求评估,制定和核准培训策略。为了支持机构已经设立的安全性培训目标,这一策略性的计划文档还需确定所要实现的任务。(2)安全意识培养和培训材料的开发。集中讨论了可利用的培训资源、范围、内容以及培训材料的开发。(3)项目实施。阐述安全意识培养和培训项目的有效沟通和实施,提出传送安全意识培养和培训材料的可选方式(如基于Web、远程教育、视频、网站等)。(4)项目实现之后。就保持项目的通用性和监控其有效性的问题给予指导,描述有效的反馈方式。SP800-50标准讨论了用于管理安全培训项目中的集中式、部分分散式、完全分散式3种比较普遍的模型。(1)集中式。所用责任都集中于核心的权威人士(如IT安全项目经理)。(2)部分分散式。培训方针和策略来自于核心的权威人士,但是实施的职责被分散。(3)完全分散式。只有方针的制订属于核心权威人士,而其他所有的任务均被委派给机构。模型的选用应基于项目的预算、资源分配、组织规模、任务的一致性以及整个组织的地理分布。
2NISTSP800-16的版本演变过程
1998年4月出版的SP800-16第一版首次提出IT安全连续学习统一模型,并设计基于角度和表现的培训模型。该模型按政府工作人员的职能将受训人员分为6种角色,即管理人员、采购人员、设计与开发人员、操作人员、检查测评人员以及普通使用人员。模型针对这6种角色设计了3个基本的培训领域(法律和法规、安全项目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安全),并为此设计了安全培训课程框架,提出了培训有效性的评估方案。2009年3月NIST了SP800-16的第一次修订草案。一是明确信息安全培训职责,即对涉及信息安全培训的机构领导、首席信息技术执行官、高级机构信息安全官、管理人员、培训设计专家、对信息安全负有重要责任的人员以及用户等7类人员的职责划分。二是在信息安全培训课程的学习层次上强调知识水平的连贯性。三是对第一版的基于角色的培训提出了一个教学设计模型,即针对政府人员的信息安全需求,依次进行需求分析、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培训实践和教学评估等五大环节,这使得信息安全的培训可以迭代改进。2013年10月NIST了对SP800-16的第二次修订版本草案,这次修订中首次提出了网络空间安全培训,因为美国2010年4月启动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教育计划》(NationalInitiativeofCyberSecurityEducation,NICE),该计划旨在通过促进教育和培训来改善人的网络行为、技能和知识,从而增强美国整体的网络空间安全。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已着手于将网络空间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上来。2013年版的改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信息安全意识的培训应当在网络空间的背景下进行设计;二是在信息安全培训的目标对象中加入了对重要信息技术和网络空间安全负有责任的政府工作人员;三是对信息安全培训的评估体系进行了细化,即明确提出了评估培训的4个目的。不到半年时间,NIST再次了SP800-16的第三次修订草案,这个版本改动较小,主要是在信息安全培训的组织责任中加入了网络空间培训管理员/首席学习执行官。其职责包括:一是确保培训教材针对具体人员进行设计;二是确保培训教材对目标人员的有效性;三是为信息安全培训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四是对信息安全培训教材进行及时更新;五是重视培训效果的跟踪和汇报。
3NIST特别出版物版本演变带来的启示
纵览美国历时17年对信息技术安全培训指南的修订过程,其发展特点如下:首先,该指南进行了顶层设计,即提出IT安全连续学习统一模型,设计基于角度和表现的培训模型,对需要接受信息安全培训的目标对象进行角色划分,按照角色需求从法律法规、安全项目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安全3个领域进行课程设计,初步提出了课程的评估框架。此后的3个版本都是在该体系结构下,从角色划分、培训领域和课程评估方法等3个方面进行充实、完善。其次,该指南具有可扩展性,即该指南的最初版本就设计了连续学习统一体,为培训对象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后,如何满足其信息安全的知识结构留下了足够的学习空间。第三,该指南的实时更新性,即结合信息安全领域的新技术,对培训目标对象和培训课程进行实时更新。如在美国NICE计划颁发之后,指南很快在培训环节增加了对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培训内容。目前,我国的信息安全教育工作主要侧重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涉及使用信息系统的广大普通用户的相关信息安全常识的教育重视不够,更确切地说,对公众的信息安全常识教育的计划和实施体系尚未建立。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参照NISTSP800-16和SP800-50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关信息安全常识和培训纲要的规范指南,以便完善我国的信息安全教育的完整体系,推进提高全民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工作,为构建我国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人员安全素质方面的基础保证。
4结语
肖波认为,当前我国企业级信息安全领域尚比较薄弱,管理软件和信息安全分属不同领域,两者平行运营而无交集,以太信御在此一背景下,选择定位于企业级信息安全领域,向行业领军企业、平台级公司进军。
肖波对此雄心勃勃。他强调,过去10年全球信息安全产业的每个细分领域都产生了一个世界级巨头,他相信中国信息安全也会诞生世界级巨头,并带动本土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如今在消费级市场已经有了巨头,企业级市场还没有。”肖波说,“我就不能想一想吗?”
据悉,以太信御推出的SecurityLink系列解决方案将为企业级信息安全保驾护航。以太信御副总经理林森介绍,SecurityLink包含基础架构安全A、业务应用安全X、业务数据安全D和运维安全M这四个系列产品,在技术架构、业务应用、业务数据、运维安全四个领域整合出50个安全组件,并根据企业信息化安全各种需求,将不同的安全组件进行组合,为企业信息安全提供全方位立体化防御。
其中,基础架构安全A系列包含以太信御统一威胁管理(A-USM)、以太信御Web应用安全网关(A-WAG)、以太信御安全虚拟专线系统(A-VPN),、以太信御应用交付系统(A-ADC)和以太信御主机安全卫士(A-HSG)五款产品。
业务应用安全X系列是SecurityLink系列解决方案的核心,以BowlineBox硬件盒子的方式整合了业务系统保护、ERP安全保护等安全组件,旨在解决用户核心的业务系统数据安全。BowlineBox安全盒子针对应用规模分别推出X1、X3、X5、X6、X9不同系列产品。BowlineBox安全盒子可以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业务安全保障体系:通过访问准入、安全准入、系统可用性保障、企业敏感信息防泄漏实现事前防范,通过实时、全面的监控体系和高校、快捷的报警机制进行事中监测,通过多样化分析体系、面向企业的个性化安全报告进行事后分析。
业务数据安全D系列由以太信御敏感信息防泄密系统(D-DLP)进行防护,包含敏感信息泄漏阻断、敏感信息泄露监测、敏感信息加密、数据备份/异地灾备等防护措施,保障企业业务数据的安全问题。
铁路信息安全建设和运行必须结合铁路信息化实际情况,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综合保证铁路信息系统的运行操作安全,保障铁路信息系统及其安全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并最终保障铁路运输业务及运输服务的安全。铁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结构见图1。管理和技术是铁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两个要素,是保证铁路信息系统及其所支撑的铁路运输业务和服务安全建设和运行的必要条件。在这两个安全要素中,管理是核心,是基础,它影响和决定技术的选择以及技术标准规范;反过来,技术也会影响到信息安全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具体形式,降低管理成本。在安全管理层面中,国家和铁路行业的信息安全方针政策法规是铁路信息安全建设和安全运维的管理基础;铁路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是信息安全方针政策法规在铁路信息安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要求体现;铁路信息安全组织保障是落实铁路信息安全方针政策法规、执行铁路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岗位职责基础和人员保障;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培训和教育是铁路信息安全方针政策法规和铁路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得以高效、准确地落实和执行的保证。管理安全保证不仅通过方针政策法规、组织保障、管理制度、意识培养培训教育等形式直接对铁路业务提供安全支持和保障外,还通过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影响间接地保护铁路业务安全。铁路信息安全方针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等因素是制定铁路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的重要基础,同时,它们也会对信息安全方案的设计、产品选择和采购方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安全管理控制下,只有具备安全资质的业务人员才可以在已经获得认证认可的技术手段支持下,执行规定的操作流程;铁路信息系统操作流程安全包括铁路信息系统的建设、运维和灾备恢复等活动的流程和操作安全,它旨在保证铁路信息系统及其安全基础设施在安全生命周期中各主要阶段的过程安全。铁路信息系统由铁路外部服务网、内部服务网、安全生产网以及若干生产专网组成,铁路的各种应用业务都直接运行在这些系统之上,为了更好地支撑这些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支持铁路统一的安全管理,在铁路信息系统中还包括灾备中心、数字证书系统、集中管理及认证授权中心等安全基础设施系统或安全平台,这些安全基础设施及其所服务的铁路应用业务系统的运行安全是铁路运输业务及服务正常安全运行的环境保障。
2安全保障体系要素
在铁路信息系统中,无论是系统的建设、运行、灾难恢复、事件处置等活动,还是其支撑的运输业务和服务等系统目标,都离不开管理和技术两个安全要素的综合保证,其中管理是核心,在安全管理措施的控制下,只有具备安全资质的业务人员才可以在已经获得认证认可的技术手段支持下,执行规定的操作流程。
2.1铁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铁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必须以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以及铁路相关法规政策为基础和依据。按照GB/T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080—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GB/T22081—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等国家标准和指南,结合我国铁路实际情况,将铁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划分为11个安全控制类别,其中包括信息安全政策、信息安全组织、资产业务、信息安全环境、设备使用、通信网络、配置授权、安全事件处置、安全运维、安全合规和灾备恢复等管理内容;在11个安全控制类别的基础上,建立铁路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框架,如铁路信息资产管理制度、互联网访问管理制度、人员安全培训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产品准入制度、系统运维制度、安全事件处理流程规定、介质管理制度、电子邮件使用管理规定、铁路软件开发管理流程规定等(见图2)。
2.2铁路信息安全技术框架
铁路信息安全技术框架是铁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管理、身份管理、授权管理、灾备管理、监控审计、可信保证等技术机制(见图3)。管理安全是统领铁路信息安全保障的纲领,纲举才能目张,构建一个全路信息系统可视化管理平台,以便对网络、计算机设备、应用系统部署、操作用户及角色、运维状态等关键信息进行全局的监控,提高对系统中安全问题及其隐患的发现、分析和防范能力。由全路统一身份管理平台、授权管理机制和责任认定构成的铁路网络信任管理体系是保障铁路信息安全可信和安全的前提。全路灾难备份和恢复策略管理是铁路信息系统可信、安全和业务可持续性的后盾。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可信计算技术为软硬件资源的安全和隔离提供了结构化保证,为计算环境的可信可靠(完整性)提供了有效的判别手段,为关键数据提供了可信安全存储,为分布式计算的安全机制一致性和网络接入控制提供了远程可信证明方法。可信计算技术是构建铁路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支撑。
2.3铁路信息安全的组织保证
铁路信息系统安全应该在组织上加以保证。在具体组织形式上应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简称总公司)主管领导和部门具体负责铁路信息安全的领导和组织工作,由相关专业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在铁路信息化的整体工作布局中设置专门机构和岗位、明确相关职责、配备信息安全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确保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和信息安全技术机制的可操作性。铁路信息安全组织保证框架见图4。总公司信息安全主管部门应该包括以下职能机构:法规政策标准管理机构负责制定铁路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和规范,并负责铁路业务应用密码的管理工作;安全建设运维管理机构根据铁路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和规范,参与铁路信息系统及其安全基础设施的设计、开发和运维审核和监管工作;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机构负责对进入铁路信息系统的相关产品进行测评认证,对运行系统进行安全监控,负责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安全事件处置管理机构负责对系统紧急事件进行处理,对舆情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事件性质和处理结果对事件进行通报;安全保密培训服务中心负责全路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提高工作,负责组织安排和协调社会力量以及高校等培训机构具体实施常态化信息安全培训工作;安全灾备恢复管理机构负责重要信息系统的运行和数据备份实施工作,并在系统出现严重故障后,迅速协调相关部门恢复服务或业务数据,保障关键业务服务的运行连续性。各铁路局(公司)应该参照总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设置相关部门或相关专职岗位,并有铁路局(公司)领导具体分管信息安全工作。铁路局(公司)信息安全工作应该在总公司统一组织、协调和安排下开展具体工作。
2.4铁路信息系统安全基础设施
铁路信息系统必须依赖于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作为其安全支撑基础。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不仅可以落实铁路集中统一安全管理的要求,提高铁路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还能有效降低铁路信息安全的建设和运维成本。铁路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包括铁路信息系统灾备恢复中心、铁路业务应用密码管理中心、数字证书系统、集中安全管理及认证授权中心、安全监控中心、安全隔离平台、信息安全培训平台以及铁路网络舆情分析系统(见图5)。铁路信息系统灾备恢复中心可以将由于系统重大故障或破坏带来的业务中断降低到最小程度,提高铁路的服务水平;铁路业务应用密码管理中心是保护铁路重要数据安全和业务安全的基础保证,同时它也是全路统一信任体系的技术基础;铁路数字证书系统可以在全路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提高铁路的信息安全集中管理能力,降低安全管理成本;铁路集中管理及认证授权中心通过全路集中的信息安全平台实现高效、统一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策略的快速一致化部署;铁路信息系统安全监控中心可以对铁路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掌握铁路信息系统的运行态势,从而实现在铁路信息系统中防患于未然,有效降低系统安全风险;铁路安全隔离平台是隔离铁路内部服务网和外部服务网的安全措施,它保证了铁路安全生产网络的正常运行;铁路信息安全培训平台对保证提高铁路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安全素养极为重要,是人员安全的必要保证;铁路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对铁路了解社会评价、改善铁路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铁路形象至为关键。
2.5铁路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培训和教育管理
要搞好铁路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管理,离不开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技能培训和专业教育。铁路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培训和教育分别针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人员而设。信息安全意识培养通过对信息安全术语、议题和基本概念的宣传、宣导,吸引一般人群对信息安全的关注,帮助人们了解信息安全所关注的问题,并能因此产生正确的响应;信息安全培训让信息系统相关人员获得相关的技能和必备的资质,使其在信息安全管理、设计、开发、建设、运维、操作、评估和使用等方面满足与信息安全相关的岗位职能要求,培训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等多个层次;信息安全教育则从信息安全专业理论、技术、经验等方面培养信息安全专家,与信息安全培训一样,这种信息安全教育也应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等多个层次。为降低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培训和教育的管理和运作成本,铁路信息安全资质认证也可以和国家其他部门的资质认证机构合作,对一些可信度高、有较高权威的信息安全资质证书采取等同认可方法。铁路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培训和教育管理框架见图6。铁路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培训和教育管理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全部相关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培养。安全意识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宣传和贯导工作,可以通过制度奖惩、危机教育、标语口号等方式建立普遍的信息安全概念,推广信息安全文化;另一方面是针对岗位定义不同的信息安全资质要求,并这对这些资质要求建立相对应的信息安全技能和专业培训、教育,为了满足这些资质培训教育工作,总公司必须建立相关的培训和认证机制,设置相关的机构。
2.6系统流程及操作安全保证
系统流程和操作安全是指铁路信息安全建设、运维和灾备恢复等活动的流程和操作安全,它旨在保证铁路信息系统及其安全基础设施在安全生命周期中主要阶段的过程安全。在铁路信息安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要制定并依托相关的铁路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标准规范和组织部门机构,对系统的安全设计、产品测评准入、安全工程等过程进行安全管控,从根本上杜绝系统在结构上的安全缺陷、严防不合规的产品进入系统、保证系统建设施工的安全规范;在铁路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过程中,也必须建立系统风险监控、评估和控制的管理和技术体系,通过专业专职的机构和部门,对系统的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对系统安全风险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对安全事件进行预案规划、演练和应急处置,避免重大安全事件的发生;对系统服务或重要数据实施安全灾备,最大程度地减少系统故障带来的铁路运输业务和服务中断时间,减小风险后果。铁路信息安全建设、运维和灾备恢复流程见图7。
3结束语
根据《广电总局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台在青岛市文广新局的统一部署下,对本台网络与信息安全情况进行了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信息安全自查工作组织开展情况
1、成立了信息安全检查行动小组。由台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行动小组,负责对全台的重要信息系统的全面指挥、排查并填记有关报表、建档留存等。
2、信息安全检查小组对照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逐项排查、确认,并对自查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核对、分析,提高了对全台网络与信息安全状况的掌控。
二、信息安全工作情况
1、8月6日完成信息系统的自查工作部署,并研究制定自查实施方案,根据所承担的业务要求和网络边界安全性对硬盘播出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XX有线电视传输系统进行全面的梳理并综合分析。
2、8月7日对硬盘播出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XX有线电视传输系统进行了细致的自查工作。
(1)系统安全自查基本情况
硬盘播出系统为实时性系统,对主要业务影响较高。目前拥有DELL服务器5台、惠普服务器2台、cisco交换机2台,操作系统均采用windows系统,数据库采用SQLServer,灾备情况为数据级灾备,该系统不与互联网连接。
非线性编辑系统为非实时性系统,对主要业务影响较高。目前拥有DELL服务器6台、华为交换机1台,网关采用 UNIX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SQLServer,灾备情况为数据灾备,该系统不与互联网连接,安全防护策略采用默认规则。
XX有线电视传输系统为实时性系统,对主要业务影响高,灾备情况为数据灾备,该系统不与互联网连接。
(2)、安全管理自查情况
人员管理方面,指定专职信息安全员,成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和信息安全专职工作机构。重要岗位人员全部签订安全保密协议,制定了《人员离职离岗安全规定》、《外部人员访问审批表》。
资产管理方面,指定了专人进行资产管理,完善了《资产管理制度》、《设备维修维护和报废管理制度》,建立了《设备维修维护记录表》。
存储介质管理方面,完善了《存储介质管理制度》,建立了《存储介质管理记录表》。
(3)、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情况
制定了《XX市广播电视台信息安全培训计划》,2019年上半年组织信息安全教育培训2次,接受信息安全培训人数40人,站单位中人数的20%。组织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人员参加专业培训4次。
信息安全检查总结报告范文二:
按照《关于组织开展20xx年全市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镇信安联办【20xx】5号)要求,我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开展全局范围的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我局信息系统运转以来,能严格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积极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充分加强信息化安全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力保障信息安全工作经费,信息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切实提高,保证了政府信息系统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一、信息安全组织管理工作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信息系统安全工作,成立有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组成的局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局办公室为主要职能部门,确定了一名兼职信息安全员,召开了由分管领导、信息安全工作职能部门和重点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对上级有关文件进行了认真学习,对自查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确定了自查任务和人员分工,真正做到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为确保我局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有效顺利开展,我局要求以各处室、下属单位为单位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使全体人员都能正确领会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都能掌握计算机安全使用的规定要求,都能正确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和各类信息系统。
二、日常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我局在以前建立一系列信息安全制度的基础上,针对信息安全工作的特点,结合我局实际,重新修订了一系列信息安全制度和程序,做到按制度办事,提高执行力。按照市政府和市经信委要求,我局与计算机维保单位重新签订了服务协议,增加了信息安全与保密协议内容。同时我局还与全局所有工作人员签订了安全保密协议。我局对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高度关注,对所有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全部进行编号在册统一管理,明确责任人和保管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使用进行多次重点检查,强化涉密人员管理,严格执行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的相关管理制度,专门为涉密人员配发了带有硬件锁的U盘,严禁在涉密和非涉密信息系统间混用移动存储介质等等。对非涉密计算机的保密系统和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皆为国产产品,公文处理软件使用微软公司的正版office系统,信息系统的第三方服务外包均为国内公司。
三、信息安全防护管理工作情况
我局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配置合理,并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网络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接口是也过安全检验、鉴定合格后才投入使用的,自安装以来运转基本正常。我局经常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工作,主要对操作系统补丁安装、应用程序补丁安装、防病毒软件安装与升级、木马病毒检测、网页篡改情况等进行监管,认真做好系统安全日记。今年,我局在市政府办的指导下试运行协同办公系统,投入10多万元为所有局领导、各处室配置了内网计算机,为涉密处室另配备了涉密计算机,从硬件上加强了涉密信息系统管理。
四、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我局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信息安全事件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落实了应急技术支撑队伍,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在前面。
五、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我局针对信息管理人员实际情况,每年开展信息化教育培训,以掌握信息化管理技能为目的进行实践操作能力培训。还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了相关信息安全培训,职工信息安全意识得到有效提高。
六、信息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情况
目前我局在市行政中心大楼内办公,网络和信息系统便于统一管理,内外网完全物理隔离,内网计算机均在有效管理范围内。局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我局的信息安全形势,定期组织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检查小组到各个办公室专项检查网络和信息安全情况,仔细排查信息系统的漏洞和安全隐患,用专用工具查杀木马、病毒,及时加强防范措施,为所有计算机安装了正版杀毒软件和防火墙,有效提高了计算机和网络防范、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检查小组针对个别在市行政中心大楼外办公的处室进行了上门检查,不放过任何信息安全死角。在检查的同时,检查小组还就信息安全知识进行了上门培训。经多次检查,我局信息系统总体情况良好,运行正常,未发现重大隐患。
七、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信息系统安全方面可投入的力量有限。
二是规章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未能覆盖到信息系统安全的所有方面。
三是遇到计算机病毒侵袭等突发事件处理不够及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自查过程中发现的不足,同时结合我局实际,将着重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一是进一步扩大对计算机安全知识的培训面,组织信息员和干部职工进行培训。
二是要切实增强信息安全制度的落实工作,不定期的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从而提高人员安全防护意识。
三是要以制度为根本,在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制度的同时,安排专人,完善设施,密切监测,随时随地解决可能发生的信息安全事故。
信息安全检查总结报告范文三: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的检查的通知》(天政电[20xx]52号)文件精神。我镇对本镇信息系统安全情况进行了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自查情况
(一)安全制度落实情况
1、成立了安全小组。明确了信息安全的主管领导和具体负责管护人员,安全小组为管理机构。
2、建立了信息安全责任制。按责任规定:保密小组对信息安全负首责,主管领导负总责,具体管理人负主责。
3、制定了计算机及网络的保密管理制度。镇网站的信息管护人员负责保密管理,密码管理,对计算机享有独立使用权,计算机的用户名和开机密码为其专有,且规定严禁外泄。
(二)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1、涉密计算机经过了保密技术检查,并安装了防火墙。同时配置安装了专业杀毒软件,加强了在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防瘫痪、防泄密等方面有效性。
2、涉密计算机都设有开机密码,由专人保管负责。同时,涉密计算机相互共享之间没有严格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3、网络终端没有违规上国际互联网及其他的信息网的现象,没有安装无线网络等。
4、安装了针对移动存储设备的专业杀毒软件。
(三)应急响应机制建设情况
1、制定了初步应急预案,并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深入,结合我镇实际,处于不断完善阶段。
2、坚持和涉密计算机系统定点维修单位联系机关计算机维修事宜,并商定其给予镇应急技术以最大程度的支持。
3、严格文件的收发,完善了清点、修理、编号、签收制度,并要求信息管理员每天下班前进行系统备份。
(四)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国产化情况
1、终端计算机的保密系统和防火墙、杀毒软件等,皆为国产产品。
2、公文处理软件具体使用金山软件的wps系统。
3、工资系统、年报系统等皆为市政府、市委统一指定产品系统。
(五)安全教育培训情况
1、派专人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网络系统安全知识培训,并专门负责我镇的网络安全管理和信息安全工作。
2、安全小组组织了一次对基本的信息安全常识的学习活动。
二、自查中发现的不足和整改意见
根据《通知》中的具体要求,在自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同时结合我镇实际,今后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1、安全意识不够。要继续加强对机关干部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做好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设备维护、更新及时。要加大对线路、系统等的及时维护和保养,同时,针对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的特点,要加大更新力度。
3、安全工作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对信息安全的管护还处于初级水平,提高安全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防范和保密工作。
4、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创新安全工作机制,是信息工作新形势的必然要求,这有利于提高机关网络信息工作的运行效率,有利于办公秩序的进一步规范。
信息安全检查总结报告范文四:
根据《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的通知》精神,xx月10日,由市电政办牵头,组织对全市政府信息系统进行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查工作组织开展情况
xx月10日起,由市电政办牵头,对各市直各单位当前网络与信息安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此次调查工作以各单位自查为主,市电政办抽查为辅的方式进行。自查的重点包括:电政办中心机房网络检修、党政门户网维护密码防护升级,市直各单位的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摸底调查、市直各单位客户机病毒检测,市直各单位网络数据流量监控和数据分析等。
二、信息安全工作情况
通过上半年电政办和各单位的努力,我市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所有接入市电子政务网的系统严格遵照规范实施,我办根据《常宁市党政门户网站信息审核制度》、《常宁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中国?常宁”党政门户网站值班读网制度》、《"中国?常宁”党政门户网站应急管理预案》等制度要求,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确保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2、组织信息安全培训。面向市直政府部门及信息安全技术人员进行了网站渗透攻击与防护、病毒原理与防护等专题培训,提高了信息安全保障技能。
3、加强对党政门户网站巡检。定期对各部门子网站进行外部web安全检查,出具安全风险扫描报告,并协助、督促相关部门进行安全加固。
4、做好重要时期信息安全保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及安全日报制,与重点部门签订信息安全保障承诺书,加强互联网出口访问的实时监控,确保xx大期间信息系统安全。
三、自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威胁分析
通过这次自查,我们也发现了当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1、部分单位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未能覆盖信息系统安全的所有方面。
2、少数单位的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够强,日常运维管理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在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3、存在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情况,特别是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带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4、信息安全经费投入不足,风险评估、等级保护等有待加强。
5、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不足,主要依靠外部安全服务公司的力量。
四、改进措施和整改结果
在认真分析、总结前期各单位自查工作的基础上,xx月12日,我办抽调3名同志组成检查组,对部分市直机关的重要信息系统安全情况进行抽查。检查组共扫描了18个单位的门户网站,采用自动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15台重要业务系统服务器、46台客户端、10台交换机和10台防火墙进行了安全检查。
检查组认真贯彻“检查就是服务”的理念,按照《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的通知》要求对抽查单位进行了细致周到的安全巡检,提供了一次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服务,受到了服务单位的欢迎和肯定。检查从自查情况核实到管理制度落实,从网站外部安全扫描到重要业务系统安全检测,从整体网络安全评测到机房物理环境实地勘查,全面了解了各单位信息安全现状,发现了一些安全问题,及时消除了一些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建议,督促有关单位对照报告认真落实整改。通过信息安全检查,使各单位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了安全防范措施,落实了安全问题的整改,全市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五、关于加强信息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我市积极进行整改,主要措施有:
1、对照《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重点领域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的通知》要求,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将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2、继续加大对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信息安全技能,主动、自觉地做好安全工作。
3、加强信息安全检查,督促各单位把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对于导致不良后果的安全事件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4、继续完善信息安全设施,密切监测、监控电子政务网络,从边界防护、访问控制、入侵检测、行为审计、防毒防护、网站保护等方面建立起全方位的安全防护体系。
5、加大应急管理工作推进力度,在全市信息安全员队伍的基础上组建一支应急支援技术队伍,加强部门间协作,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将安全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
信息安全检查总结报告范文五:
按照盟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20xx年我盟开展重点领域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阿信领办字〔20xx〕2号)要求,我局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自查,现报告如下:
一、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组织开展情况
按照《政府部门信息安全检查操作指南》规定,我局成立了由王军副局长担任组长的信息安全检查工作组,制发了《阿拉善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信息安全检查工作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对信息安全检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从8月1日起在单位内部开展了为期30天的信息安全自查和基本信息梳理等相关工作。
二、20xx年信息安全主要工作情况
安全管理方面,制定了《阿拉善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存储介质管理制度》、《人员离职离岗安全规定》等制度,重要岗位人员签订了安全保密协议。
技术防护方面,网站服务器及计算机设置防火墙,拒绝外来恶意攻击,保障网络正常运行,安装了正牌的防病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有害电子邮件采取有效防范,根据系统服务需求,按需开放端口,遵循最小服务配置原则。一旦发生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相关方面并及时进行协调处理。
应急处理方面,加强了网络管理人员应急处理相关培训教育,对突发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可快速安全地处理。
教育培训方面,对全体干部职工开展了信息安全教育培训。
三、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威胁分析
1. 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自查发现个别人员计算机安全意识不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计算机安全意识教育和防范技能训练让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泄密后的严重性与可怕性。
2.面临的安全威胁与风险
无。
3.整体安全状况的基本判断
网络安全总体状况良好,未发生重大信息安全事故。
四、改进措施与整改效果
1. 改进措施
为保证网络安全有效地运行,减少病毒侵入,我局就网络安全及系统安全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培训。期间,大家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计算机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咨询,并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2. 整改效果
经过培训教育,全体干部职工对网络信息安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维护信息安全。
五、关于加强信息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桌面终端;安全防护体系;安全要求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20131-01
0 前言
随着互联网络和企业网络的发展,信息传播范围和获取手段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桌面终端在企业员工日常工作中已被广泛使用,成为基本工具。桌面终端需要频繁地访问与企业生产运行密切相关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大量敏感或信息存储在桌面或移动存储介质中。同时,来自于企业计算机网络外部或内部的攻击活动有增无减,变化无常,加之企业内部桌面非法接入的情况较为普遍,以及桌面安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没有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目前企业信息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保证桌面终端的安全,从而保证企业整体信息安全,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同时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桌面安全管理手段,也将成为企业信息安全得以保证的基础。
1 桌面终端的安全要求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终端计算机数量的逐步增加,企业正常、稳定的生产及运行越加依附于企业网络。桌面终端是企业网络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管理的最薄弱环节,涉及大量敏感或数据,管理较为为复杂,往往成为信息外泄的源头。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网络环境,结合基本情况,统一部署防病毒系统和补丁分发系统,并定期对病毒定义文件进行升级和播发安全补丁。同时为了确保终端用户合规接入网络,应建立以端点准入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安全防护体系,并执行企业制定的安全策略,阻止不符合安全策略的终端用户接入企业网络。终端用户的桌面安全环境需要由完善的桌面管理系统提供保障,除了利用防病毒和补丁系统,来防范和控制木马、恶意软件及内网的攻击行为,还要对企业终端用户的桌面制定相应的安全机制,确保每个接入网络的终端用户都符合企业安全策略,规范终端桌面的安全行为,使桌面终端工作在一个安全的防护体系中,保证企业网络在一个安全、稳定、有较的环境中运行。
2 桌面终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企业信息系统集中程度的不断提高,业务对信息系统依赖程度不断加大。现有的安全防护系统仍不能完全预防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网络的入侵和攻击,所以需要完善安全防护体系建设,统一建立以防病毒系统、补丁分发系统和端点准入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桌面安全防护系统,才能使主要依靠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2.1 防病毒系统。防病毒系统体系由总部服务器获取最新病毒定义文件下推到各级单位,实现病毒定义文件的逐级升级。防病毒体系的统一部署,有效地防止了病毒和恶意软件的大面积爆发,为桌面终端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2 补丁分发系统。补丁分发系统采用总部服务器过滤最新系统安全补丁并下发到地区公司服务器,地区公司服务器自动下发到终端用户的总体架构方式。补丁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对网络内各种软件和应用系统进行维护和控制。克服安全漏洞并保持生产环境的稳定性。
2.3 端点准入系统。端点准入安全防护体系由总部服务器下发企业总体安全策略,地区公司接收总部策略后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策略,管理个人计算机。端点准入控制系统需要提供全面的端点保护功能,实现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策略,有效应对病毒、木马、蠕虫等混合安全威胁,有效应对来自于互联网和内部网络的恶意扫描、恶意入侵等安全威胁。
2.4 桌面安全流量监控体系。通过桌面安全流量监控系统,将桌面安全事件和桌面安全技术支持团队有机联系在一起,建立“发现-定位-处理”循环往复的工作模式,以安全管理团队自上而下的监督、支持和协同作战,推动各级安全管理团队的工作,提升管理水平,保证信息安全在桌面端少出问题,从而增强我们整体的信息安全水平。
2.5 数据文件电子加密。网络中最有价值的是数据,而敏感或数据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要。网络安全产品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些数据的,并没有针对数据本身的安全保障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建立电子文档加密系统,可以为员工提供方便易用的文件加密工具,切实增强信息安全水平和意识,有效防止敏感信息泄漏。这对提高整体的信息安全也是切实可行的。电子文档加密系统是为桌面用户提供文件加密工具。加密后的文件可有效防范丢失、失窃或在网络上传输时被非法常截获等情况下的信息外泄。
2.6 系统安全审计。建立系统安全审计应为安全部门或管理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一组管理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在何处发生了违反安全方案的事件。利用安全审计结果,可调整安全政策,堵住出现的漏洞,为此,系统安全审计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1)记录关键事件:由安全相关部门统一定义违犯安全的事件,并决定将什么信息记入审计日志。
2)提供可集中处理审计日志的数据形式:以标准的、可使用的格式输出安全审计信息,使安全官员能够直接利用软件工具处理这些事件。
3)实时安全报警:扩展现有管理工作的能力并将它们与数据链路驱动程序和安全审计能力结合起来,当发生与安全有关的事件时,安全系统就报警通知相应的部门。
2.7 加强桌面安全管理。建立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让终端用户遵守相关制度,可以有效的减少终端安全桌面的事故发生。培养终端用户良好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低的必然结果就是导致信息安全实践水平较差,所以培养终端用户的安全意识可以防止利用终端入侵企业网络。加强桌面用户安全培训,经常组织安全培训可以提高终端用户的安全防护知识,提升终端桌面的防御能力。
3 结语
桌面终端是企业网络运行的基础,也是企业信息安全最脆弱的部位,目前企业的安全防护手段不能完全的对桌面终端做到有效的安全管理,所以应该根据需求建立相应的安全体系,不仅能增加桌面终端的安全防护能力,同时也减少企业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同时应提高终端用户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