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公正理论

社会公正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公正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公正理论

社会公正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政府公共管理;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31.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改革开放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逐渐完善,我国政府在政治体制方面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公共管理的能力,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建设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政府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好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各级政府公共管理和协调能力。

一、政府公共管理在和谐社会构建的中的重要意义

政府的公共管理体系对创造和提升国家竞争力有重要作用,一个负责、民主、有效、透明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不可或缺。政府的职能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在当今社会,要成为一个具有自我管理能力和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以及协调社会的新型政府。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社会进入急剧的转型期,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不断的充斥着人们,与传统的思想理念产生碰撞,导致人们的精神生活出现一些混乱;另外,转型期社会利益重新分配,会导致更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有可能引发社会危机,这些现状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取决于社会的自我管理水平和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当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很强时,对政府的管理能力就没有太高的要求;如果社会的自我管理水平很差,就需要政府有强大的管理能力来补偿。政府的公共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最终目标。因此,转型期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中起着关键和主导的作用,必须进行系统、深入的改革。

二、政府公共管理现状及其对策

21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组织、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关系都在调整变化,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时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出现,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面临严峻的挑战。

1、就业压力大,保障制度不健全

人口数量大,整体素质低,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尤其在当今经济危机的状况下,我国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由城镇失业率高、就业难,发展到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状况。我国医疗、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存在看病难、老百姓看不起病的情况,各种社会保障不健全且分配不均。

2、公共设施不健全,人们安全保障低

尽管在交通、建筑以及一些公共场所,政府做了较好的建设和规划,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方便,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除了人为的因素外,一些道路建设不合理、质量不过关也是重要原因;一些公共交通工具的质量不合格,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由于偷工减料等原因,一些公共设施未达到应有的效果,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3、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不能有效的管理社会

近些年,政府加大向公共政府迈进的步伐,但其基本思路还是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的平衡发展。一些先富起来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掠夺财富,贫富对立严重。这也说明我国法律不健全,让一部分钻空子,离成为一个具有法制化国家的政府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另外,社会分配不公导致贫富分化更严重,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差距和地区间的差距逐渐拉大,贫困问题更加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分配不公平造成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的稳定就受到威胁。

针对上述对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现状的分析,还远远达不到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政府形态,因此,政府要大力提高自身的能力,来营造一个适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首先,政府要缩减职能,走向“有限政府”的模式,合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保证市场经济有序、正常运行。政府还要提高其公共服务的能力,确实做到为人民服务,提供令人民满意的高质量、高数量的公共产品,政府要把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逐渐发展,政府要提高法治和服务管理,以知识和科技为基础的市场经济,需要公平和透明的法制环境。另外,政府还要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尽管中国处于和平时期,整个国际局势的主流也是和平,但近几年国内外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政府要认真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提高决策能力和应变、协调能力,真正做到保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和谐社会构建对政府管理能力的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举措。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其实现程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段时期公共治理的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都体现出公共管理是否和谐,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政府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更加法制化、民主化。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主要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是政府管理的基本形式,也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政府作为权力的代表者,迫切需要法律的制约,否则会走向权力的腐败,因此,需要把一切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政府要严格依法来配置权力、设置职能。只有以法律来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才能保证政府行为的合法性,从而促进法制化社会的实现,这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

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府的行为要充分体现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这就要求政府实现社会成员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同时,政府要与社会、公民、市场等广泛合作和交流,这样有利于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政府广泛发扬民主,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环境,是构件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在法制健全的条件下,实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从而安居乐业,形成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和谐,最终实现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

和谐社会要求有坚持公平正义的政府做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公平正义、各方面利益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公平正义的理念。只有实现公平正义,才能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整个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四、结语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公共管理的目的,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求政府加强能力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造服务型政府,健全政府管理机制,营造稳定、积极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环境,加强公共管理和变革,是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雷雯.论政府公共管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广东社会科学,2008(03)

[2]张颖.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公共管理能力建设[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9(06)

[3]李春成.公共管理改革与和谐社会构建[J].探索与争鸣,2009(02)

社会公正理论范文第2篇

通过参加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收获良多,在开阔视野、创新思路的同时,深刻认识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公证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充分发挥了“证明、服务、沟通、监督”的作用,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已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新形势下,如何将公证工作融入社会治安C合治理的大环境中,如何利用其他地区、其他行业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先进做法带动公证工作,是我们在当前及今后这一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一名公证员的视角,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对此进行阐述,以期能抛砖引玉,引起行业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面的重视。

一、发挥公证的“预防、保障”功能,坚持把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放在首位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顺利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有这些,都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而且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实现的价值目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范畴”。根据这一经典论述,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系统论的思想,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方位领域的价值范畴,这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秩序、和谐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各种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形成合力。而公证制度是预防性的司法证明制度,国家设立公证制度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具有普遍证明力的公证证明,并通过公证证明活动和公证法律服务,规范民事法律行为,预防纠纷,减少诉讼,保障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保障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证实践证明,大量的社会矛盾和可能发生的纠纷可以通过公证得到有效的预防和化解,公证能够为社会和谐提供基础性的诉求解决平台。我们应充分发挥和利用公证的这一职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首先,我们要把为家庭服务作为公证工作的基本点和落脚点,在继承、遗嘱、收养、赠予、分家析产、婚姻财产约定、民事赔偿、房屋拆迁安置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事类公证业务中,充分发挥公证的基本职能,通过公证员的审查和确认,有效地剔除不合法、不真实因素,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制止违法行为,促进法律义务的正确履行。要大力拓展土地流转、旧城改造拆迁、保障民生等方面的公证业务,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预防纠纷、减少诉讼,解决社会矛盾方面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平安大庆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同时,公证办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向当事人和社会宣传、表达法律制度内在价值的过程。我们要通过公证服务宣传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帮助和指导当事人依法办事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消除纠纷隐患,防患于未然。同时,通过证前证后服务把掌握的社情民意反馈给有关部门,提出法律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所有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二、发挥公证“服务、沟通、证明、监督”职能,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实现社会和谐,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公证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系,坚持把公证事业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认识,来把握。大庆市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然要求将民商事活动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法律手段,公证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拥有新的发展前景。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公证在强化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方面的巨大作用。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信用保障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证处出具的合法有效的公证书,是交易当事人社会信誉的可靠载体,公证可以有效地防范交易风险,保障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

其次,公证机构要通过办理各类经济合同、股票、招投标、拍卖、公司章程、法人资格、保全证据、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等经济事物公证,提供抵押登记、提存等专项法律服务,大力拓展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金融、企业改制等经济公证业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统筹改革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保障社会诚信,维护经济交易安全和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安全阀作用。要通过办理出生、亲属关系、婚姻、学历等公证事项,大力拓展涉外、港澳台公证业务,为大庆市扩大对外交流和开发、加快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促进国际贸易、促进对外交流和民事交往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通过“加、减、乘、除”工作法,大力提升公证工作在社会综合治理方面的力度

“加”,就是与时俱进,加大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视频,我最深的感受是,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很大,最突出的表现是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上。我市的公证行业也一样,存在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一是建议引进 “人脸识别系统”,可以有效预防假冒当事人,确保公证质量;二是引进“公证自助申办系统”;三是建议构建全市统一的公证业务、管理平台。

“减”,就是减少办事环节。一是推行 “一号一窗一证”工作思路,公证窗口与当事人是一对一服务,当事人在一个窗口就完成公证事项的办理,审查、审批等环节由公证处的工作人员内部进行,减少当事人在多个窗口之间往返,为群众办事提供方面。二是规范各个公证机构的受理标准、服务流程、服务承诺,争取达到协调统一,当事人前往任何公证机构办事均可以得到相同的服务。三是完善公证机构调查核实职能,可以通过调查核实解决的材料,无须当事人自行提供,减少当事人多部门之间奔波。

社会公正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助人自助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44-01

作为我党的一种政治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创新。高校中应该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与时俱进,通过科学发展观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真正使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得到满足。社会工作通过科学的价值理念、方法进行助人服务,工作的目的是对服务对象的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提高服务对象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工作领域发现了新的视角,社会工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原则的落实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高校中的体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创新

(一)应对大学生自身的变化缺少创新

高校中的大学生各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社会发展转型期带来的生活方式和利益关系等方面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影响着衙门的思维方式、道德水准等,如果这时高校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会产生与预期效果相背离的作用。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的价值取向以及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种有害信息,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正面对巨大的阻力。

(二)教育工作者在专业化发展方面缺乏创新

因为现在的大学生受到人际交往、学习压力、贫困因素等问题的困扰,而且问题还在层出不穷的出现,这些问题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思想问题,甚至可能会掺有一定的政治因素。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找对这些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进行解决。但是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重视,教育方式非常死板。面对这些现状,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创新专业发展。

二、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工作理论相结合

(一)与社会工作中“以人为本”原则相结合,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平等待人的思想政治理念

社会工作重在尊重当事人,将这种观念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也应该以尊重大学生为首要前提。很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以居高临下的位置看待学生,学生只是扮演接受教育的角色,与社会工作结合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真正尊重学生,摆脱以前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感受到教育者的人文关怀,更好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与社会工作中尊重人的理念结合,改变传统管理理念,树立服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社会工作的理念是服务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充分吸收这种理念,以尊重人、平等待人为教育工作进行的前提,树立服务意识,在对大学生进行服务的时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将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融入到教育工作中,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性”,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与大学生的个体需求相结合展开服务工作。设身处地站在大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使他们收到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感化,逐渐培养一种服务社会、关心他人的意识。

(三)与社会工作中“助人自助”思想相结合,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全新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大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的过程,高校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强调灌输与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总是幻想能够替大学生解决他们思想或者行为上出现的问题,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大学生的自助。在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下,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应将社会工作中“助人自助”的思想引进来,不断培养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引导大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助、互相教育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社会工作的主要理念是以人为本采用专业的技术与方式协助社区、家庭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达到人格健全的目的。充分借鉴社会工作的策略与手段,帮助出现问题的学生形成更高的生活能力,这样不仅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得到提高,同时也为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拓宽了思路。

参考文献:

[1]孟佳琳. 社会工作理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5).

社会公正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 理论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者 与时俱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创新不仅是实践创新,更需要理论创新。因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提供坚实的精神动力。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坚持理论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理论创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关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的活的灵魂,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中,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重要的思想武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的必然要求。同志在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曾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如此。

理论创新又是推动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生存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力。中国化,是改革开放实践的认识提升和集中体现。实践没有止境,由实践产生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创新也将永无止境。理论中国化,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实践基础上而产生的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而且,我们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实践的深化和时代的发展要求,继续推动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当代中国化的就能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辉。

理论创新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又反过来在更高层面上指导实践。伟大的实践孕育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伟大的实践,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辩证法。理论创新又是在继承和发展已有理论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的,理论创新是继承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只有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创新的起点,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才能实现理论的发展创新。我们党的理论创新,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二、用理论创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者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意义非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积极推进理论创新,才能促使社会主体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手段,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大局服务,应该在党的思想指导下注重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当前就是要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导,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那么,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做,才能推进理论创新,促成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呢?

首先,要用创新机制来确保。抓机制创新就要做到几个方面的"坚持",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坚持理论创新与理论武装相结合相促进等等。只有做到这些方面才能从根本上保持理论创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源源不断的动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促成主体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来引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创新中,要用核心价值理念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指的是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在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中,关键在于塑造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这就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把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或思想素质和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核心价值理念引导受教育者提升品德认识、坚定品德信念,使其自觉形成正确的、适应时展需求的思想政治品德,摆脱以往错误的、偏离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进而形成持久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行为习惯。

再次,要用创新的工作方法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教育对象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创新的目标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好的方法理论指导。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服务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报告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创新中,一要注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和精神领域的综合性工作,必须由过去单纯以教育人、管理人、改造人为起点的模式向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满足个人自身发展的全面需求转变。为此,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关注个人的成长进步和个体价值的实现,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重视人的个性品质的发展。个性作为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基础,是创造力的核心。只有个性得到充分展示,才能使个体独特的潜在资质得到最大限度地显现和挖掘。我们必须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实施分导教育,承认个体需求差异。要坚持智能培养、个性发展和人格陶冶的统一,注意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与开发创造性的智慧相结合,为提高创造能力创设良好的条件。三要重视个人内在潜能的开发。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人、造就人,提升人的综合素质,还必须激励人、启发人,释放人的能量。比如实施目标激励。所谓目标激励,就是通过设置和树立理想和目标,激发人们为实现理想和目标而奋斗。人的理想信念,是人能动性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或目的性,能激发个体发挥潜能。关注个体内在潜能的发掘,还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尊重人格,启发自信,发现价值,发展个性,激励成功,使人的智慧潜能、心理潜能、情感潜能、创造潜能都得到深层引爆和发掘,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均衡发展。

只有这些步骤和环节都尽可能地抓紧抓好,才能有效促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提升,推动理论创新,促成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刘新庚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梅荣政.用引领社会思潮【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柯尔伯格.道德(美) 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社会公正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正理论、空间公正性、交通可达性、职住公正理念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2-

1问题的提出

1.1研究背景

城市化导致交通郊区扩展,形成的社会之间的分离“空间错位。“空间错位”又加剧了交通拥堵。针对此问题中国的人居规划力图解决交通拥堵,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空间错位”。本文在职住公正的理念下解决城市交通公正理论下解决城市(阶层)居住社区与工作地通勤可达性的途径。随着城镇化规模的扩大,职住分离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居住社区与工作地可接近性关系),就业地与居住地的错配通勤引发了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城市居民的平均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日益增长。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从国外文献看,对职住分离现象的早期研究是基于对二十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大规模郊区化和城市空间重构的大背景[7]。早期的研究主要基于古典经济学的竞租理论[8],假设财富的增加和交通方式的进步使得人们更愿意为获取更好的居住条件而承担更大的通勤成本。上世纪 70年代以来的研究则更多从城市规划和政策等角度,关注城市空间的结构性因素和一些制度、政策要素对弱势群体就业机会和生存状况的影响[9,10]。这一方面研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空间错配理论(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由此, “就业―居住平衡”成为了一个专业术语,吸引了更多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被地方政府应用到城市发展政策中。

国内对职住分离现象研究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随着城市交通问题的凸显,在中国城市的快速空间重构过程中背景下,由于土地与住房制度改革、大规模郊区住宅建设等原因导致的职住分离、通勤距离和时间明显增加等趋势。职住分离及其所引起的通勤、交通等问题,国内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目前,尽管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快速城市空间重构背景下的职住分离、空间错配现象开展实证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对空间错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进行系统性的评述,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交通公正理念下解决城市(阶层)居住社区与工作地通勤可达性的必要性。

2.城市交通公正理念内涵

2.1城市交通布局通勤公正理念

道路交通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用地则依附和制约着道路交通网络的发展,城市的骨架一旦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明确了城市的布局与用地范围。城市交通布局通勤公正的发展必须以道路交通公正为前提,力求用地的开发促使道路交通设施相适应。城市道路公正、城市交通功能公正、城市交通通勤公,正通常是出行生存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而交通系统支持和影响着城市交通布局通勤公正理念。

2.2城市交通公正理念

对于城市综合交通运输这一特殊领域,它的社会公正性具有多种层次和多种角度。总体来看,城市交通公正性指通过政策制定、市场导向、投资决策、交通规划将有限的交通资源在地区间、城乡间、社会各群体间公平合理的配置,达到保障交通资源合理布局、社会成员享受均等运输服务和出行机会以及统一权力和义务的目的,使全社会各地区、各阶层、各群体民众能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与改革的丰硕成果,充分体现交通事业的社会性、共用性和公益性。

3.城市交通通勤公正理念下居住就业空间关系原理

伴随着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的关系,尤其是就业与居住空间公正性对交通出行的影响,揭示其内在的机制和规律,对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交通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3.1.1居住就业公正性对通勤交通影响

随着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人口增多,城市居民的通勤时间呈现出越来越长的趋势。在我国大城市住宅郊区化发展的同时,郊区的就业岗位并没有呈现出相应的增长趋势。容易出现大量通勤需求导致的交通拥挤,据调查,北京周边像回龙观、望京、天通苑等人口在10万以上的居住区中,60%以上的居住人口在市中心就业,每天有20一40万人上下班往返于两地之间,形成了该区域周期通拥堵,花费在路上的时间需要1一3小时[1]。居住地与工作地空间分离形成的长距离通勤成称为“社区的空间错配”。

(1)职住公正理念

居住就业公正理念源自于新镇开发(Hall、Cracey、Drewett和仆omas,1973)[2]。所谓职住公正则代表在特定的空间单元中,所提供的工作数量和住宅单元数量相同。当一个空间单元的工作和居住达到公正时,则表示生活单元内的居民可在空间单元内充分就业,而不需要通勤至单元外,同时单元内的住宅供给也能满足居民的需要[3]。

研究者们通过案例研究,归纳总结空间公正性对居民出行距离、出行方式和出行量等方面的影响,并将其作为相关规划指标制定的参考,或为城市建模、政策制定等提供实证依据和验证。居住郊区化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职住接近”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职住分离”不仅派生出每天在固定时间向中心城区方向流动的通勤交通,加剧了城市交通问题的严重性与复杂性,而且加大的通勤距离也增加了居民上班出行的交通时间。

(2)职住公正理念的意义

Cervero(1989),Homer(2004)等学者认为居住就业均衡对城市交通出行存在较大影响,能够有效缩短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提高自行车、步行等非机动化出行的比重,从而缓解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4]。

城市内居住就业之间的公正性无论对于居民个人生活还是城市整体高效率运转都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区的扩展,西安市的职住分离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我国大城市郊区化进程中,如果不对就业一居住均衡加以重视,居民长距离出行的趋势将会进一步发展。宏观上,缩短通勤时间能够从源头上降低通勤方面的社会资源浪费,减少城市道路交通负荷,节能减排,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4.解决职住错配城市交通通勤可达性的途径

4.1交通可达性与空间布局的概念

(1)交通可达性

自1959年汉森(Hansen,1959)首次提出可达性(accessibility)的概念以来,可达性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不少人对其进行了研究、评价和界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精确定义。可达性反映了交通节约的经济价值,可达性水平越高,区位的经济价值越明显,吸引力也越大。

(2)空间布局

交通可达性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居民和企业的选址行为而实现的。交通可达性的提高会引起多个可能的结果,如提高相应区位的土地价值和吸引力、降低相应区位的交通成本、促进城市空间的演化等。

4.2空间密度与出行特征及出行方式

空间密度是指单位空间范围内所包含的某种要素的数量,而这里的空间密度主要关注的是城市的住宅密度、就业密度、土地开发密度等方面的内容。出行特征主要是指出行距离、出行次数及出行速度等。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密度对城市居民的出行特征和出行方式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考察。

5.结论与展望

城市通勤交通与居住就业空间布局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范畴,涉及因素繁多。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仅是该系统所涉及领域的一部分。要科学的解决好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从宏观上进行结构调整,形成复合功能的都市中心,实现就近居住,就近择业。西安城市功能结构布局,很大程度上参照了1933年《雅典》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形成了功能单纯功能定位非常明确的城市功能区,如以工业为主的东郊纺织城、国防工业和北郊经济开发区,以文教为主南郊,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曲江文化新区地区,导致出现大量缺乏就业的居住区与大量缺乏居住的工作区;城市的每个区域都应首先满足居住地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才可以进行不同功能的发展定位;其次,统筹规划近郊居住区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减少“职住分离”;特别要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同时,抑制更多居民转而利用私家车的倾向。从而从多目标的角度,选取优化方案科学解决,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凤凰网城市,都市交通,2011

[2]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等. 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 王战和,许玲.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3] 师谦友,郭华.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关中空间整合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

[4] 王小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1):23.

[5] 马成文.城市化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标和方法[J].经济论坛, 2001,

[1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