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生态学理论

现代生态学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生态学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生态学理论

现代生态学理论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孔子;生态伦理观;教育社会学启示;可持续发展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了累及国计民生的一件头等大事,也成了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环境问题植根于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在不同的阶段,面对的资源环境问题是不同的。理论界普遍认为,“十五”以来,我国逐渐进入重化工业时代:从1999年以来,重工业生产增长一直快于轻工业生产。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对利益的追逐使一些人抛开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以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代价来换取他们所追求的最大利益。

我们从每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有关环境污染的信息中可以看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和画面:山西的焦炭污染,已使山西境内的黄河不再有鲤鱼生长其间;淮河流域十年污染给两岸百姓造成的疾病、死亡、后遗症更是让人不寒而栗;四川沱江特大污染让沿江的百万群众饮水中断达26天;哈尔滨松花江特大污染事件使该市居民无处取水……那些随处可见的小污染更不必书写。曾经的天蓝蓝、水清清、天高任鸟飞、鱼儿自在游的美丽画面已成了历史,中国环境的可持续指数在全球居133位,中国的环境形势处处告急!

在利益追逐者的心中,没有了生态伦理观念,也没有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他们眼前流动的只是从污染物中滚出来的金子。而在孩子们的眼中,绿水青山、树木花草、芬芳的绿野,也只是书中的童话,传说的香格里拉。所以,生态伦理教育、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应及早放在当代教育中。不要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要再以沉重的代价来换取眼前的利益。教育在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而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如今的社会生态伦理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一、孔子的生态伦理思想简介

(一)孔子“敬畏天命”的生态伦理意识

孔子谈“天命”,这两个字在《论语》里出现不多,仅见于这样两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及“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由上面两句话可以知道,孔子把“知命畏天”看做是君子才具备的美德,这与孔子在《论语·尧》中讲的“不知天命,无以为君子”是一致的。在孔子那里,“天命”即指自然规律,在《论语·阳货》里记载的孔子与子贡的对话里,这种意识更加明显:“子日:‘予欲无言。’子贡日:‘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两则对话体现了孔子明确的天命观:天,就是四季正常运行的规律;是万事万物生长的地方,这就是天。从而“知天命”即是对自然规律的了解、掌握。能够了解、掌握它,就是一种君子美德了。

孔子的生态伦理意识不仅仅体现在“知天命”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畏天命”上。敬畏天命是孔子提出其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为何要敬畏天命?因为“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命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必然性”四时变化,万物生长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人们只有敬畏他,尊重它,平等对待它,春耕夏播,才有金秋的收获,人们只有适应它,也才能使自身有一个健康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果违背天命,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从而招致人类自身的毁灭。孔子敬畏天命的想不仅仅是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而且还将“畏天命”与“君子人格”结合起来,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意识。后来的儒家和哲学也讲“敬而无失”是“所以中”即致中和的最好途径,是获致道德本体的未发之中的根本功夫。致中和实是包括了主体对自然和社会的全部认识,但也包含着对所以然的自然客观的“万物化育之道”的认识。正如牟宗三先生所讲:“儒家强调‘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他们的‘赞天地之化育’,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代表。”后来儒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共同表现出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的一致立场,大都渊源于孔子的“敬天畏命”。

(二)“乐山乐水”的仁者智者情怀

孔子在几千年前概括了一句如今广为人知的以山水为内容的生态伦理名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智慧的人以水为乐,正如孔子自己在河边上所发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据记载,:“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日:‘君子所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对日:‘以其不息,且遍于诸生而不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则卑下倨邑必循其理,似义;浩浩乎无屈尽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溪而不惧,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绰约微达,此似察;发源必东,此似志;以出以入,力物就以化洁,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见必观焉。”’(《孔子家语》)从流水的奔流不息中,如他一样智慧的人会感叹时光流逝、光阴不再;会从东流之水联想到人所应具备的伦理道德和品质:德、义、道、勇、法、正、志……其实,夫子是在告诉人们,如水一样的自然之物也是具有它们自己的灵性和德性的。同此道理,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则因为看到眼前郁郁葱葱的山而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在山中,树林阴翳,杂花生树,光影斑驳,鸟儿鸣枝头,野兽在山中时隐时现,这一切勃勃生机及充满生命力的律动,自然会激起“仁者”感怀生命的情怀。

现代人,却仿佛处于穷途末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疯狂地开采、掠夺,让曾经的青山变得光秃秃寸草不生,让清澈的流水变成一条条臭水沟。他们没有悲悯的情怀。毕竟,他们不是仁者,更不能称得上知者了。这个时代,是缺少仁者知者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应当担负起培养仁者知者的责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青山绿水以本来的面目,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地相处。

在《论语·先进》中记载,一次,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路、曾皙(点)、冉有、公西华一起谈论人生志向和理想时,曾皙的观点得到了老师的认同,曾皙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为何夫子会赞同曾皙的观点?在曾皙的观点里,暮春时节,穿着春装,与几个朋友,到沂去沐浴阳光,到舞雩去吹吹风,尽兴唱着歌而归。这是曾皙的最高志向,也是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这与孔子主张培养“乐山乐水”的仁人志士的理想情怀是一致的。孔子要培养的是既有仁者胸怀又能治世的君子人才,这种人才仅仅能治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将人间的和谐与自然的和谐自觉统一起来,去实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论语·公冶长》)的儒家社会理想。孔子的这种教育思想对后世儒家的后继者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把“乐山乐水”与做仁人志士联系起来,作为培养儒家理想君子人格的一项道德行为规范,说明了他对生态伦理的重视。君子要仁民、爱人、乐山乐水,这就把生态伦理教育有机地融入到人伦道德教育中。

(三)“移居九夷而不以为陋”的生态节用观

《论语·述而》中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弋,用带着绳子的箭射鸟,宿,指宿鸟,居于巢中的鸟;纲,指用大绳连接成网,绝流而捕鱼)。孔子钓鱼,不用渔网捕鱼,他也不用箭射杀居于巢中的鸟儿。体现了孔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节用观,同时,也体现了他“泛爱众而亲仁”(《论语·述而》),为了大多数人的生存利益而反对对野生资源加以毁灭性的攫取和掠夺的思想。对我们现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历史的借鉴意义。

孔子的节用观是跟儒家“爱人”、“惠民”的政治伦理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儒家主张的以德治国必须具备的道德观念。孔子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即治理大国,必须严肃对待,诚信无欺,节用资源,爱护民众,用工不违农时。可见,敬事、诚信、节用、爱人是对统治者的道德行为的规范。这对于今天以追求金钱为目的而抛开伦理道德观念不顾,以金钱衡量、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而不顾生灵所处环境的功利性行为,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孔子说:“以约失之者鲜矣。”(《论语·里仁》)用节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人,他所犯的过失是很少的。因为节约,就不会去过度开发、去攫取,造成资源的枯竭。孔子自己也身体力行去践行“节约”。《论语·子罕》记载:“子欲居九夷。或日:‘陋,如之何?’子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想搬到九夷居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很简陋,该怎么办?先生还去吗?孔子回答说:“品德高尚的人住在那里,怎能说它简陋呢?”孔子赞扬他的生活简陋却特别好学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正是对“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最好阐释。他的这种身体力行的节用观,影响了儒家的后学者。宋儒周敦颐《陋室铭》:“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显然也直接承其衣钵。孔子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这就是平常日子中的孔子形象,粗茶淡饭,用自己的手臂当枕头,但他不觉得艰苦,反而自得其乐。为何?因为他有一个不能改变的做人原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那种靠不正义的手段牟取的富贵,对孔子来说,不过是天上飘飞的浮云罢了,他不艳羡,也不企及。他的这种节用观,无疑对当时社会以及生态资源的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生产力水平虽然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但这一系列的改善和提高,却是在以毁坏环境、破坏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沉重代价的。如果天下众人都能有孔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谨严态度,不过度开发,不贪得无厌,那我们现在就不会有淮河两岸触目惊心的景象,也就不会在地球上连年爆发严重的污染事件。

二、孔子生态伦理观的现代教育社会学启示

回顾近二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许多地方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技术手段的落后,所走的,往往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有甚者,对污染了的环境竟然采取听之任之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这种状况,已不能再继续下去。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政府、社会、学校,乃至每一个人都应担负起这个责任,从前人的生态伦理观中,吸取其有用的理论,以警示不断向大自然索取的利欲熏心的那些人,从而减少人类遭到大自然报复的悲剧,还我们自己一个清亮的世界。

(一)培养“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

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自觉培养“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首先,要淡泊明志,像孔子所说的“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像颜回那样虽处“陋巷”而始终“不改其乐”。其次,要有“泛爱众而亲仁”(《论语·述而》)的自觉心理,只有心中充满了仁爱之情,才会“乐山乐水”,爱护山山水水,对水中的鱼,山中的鸟才不会去赶尽杀绝。像孔子那样“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而保持一种“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论语·泰伯》)的同情心。第三,通过学习《诗》、《乐》增强欣赏大自然的能力和审美意识。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在孔子看来,学《诗》、《乐》可以达到教化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作用,有益于培养“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从而自觉地将生态教育与人伦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二)传承儒家生态伦理观,培养生存环境忧患意识

孔子对所处的生存环境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自孔子以后,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苟子、董仲舒等都继承了儒家的生态伦理观并加以发扬,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孟子·梁惠王》)在孟子的思想里,这是一个典型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体现了儒家对待生态的“致中和”的思想。苟子说:“天者,生之本也。”(《苟子·礼论》)在荀子看来,自然之天地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人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注意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的教育,就应担当起传承我国自孔子始的儒家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的责任,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有忧患意识,自觉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而不盲目地巧取豪夺,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实现儒家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的理想。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中国推行这个发展观是基本国情决定的基本国策。因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低收入大国,正处在有史以来基数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人口倍增台阶的中点,在保留以量广、面大的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落后农业条件下迅速发展重化工业,因此产生了大规模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继续坚持这种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的数量增长而忽视发展质量的改善,势必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有必要在广大民众之间宣扬科学发展观,让每个人都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然就会形成孔子早就预言过的生态悲剧:“……丘闻之,刳胎杀天,则麒麟不至其郊;竭泽而渔,则蛟龙不处其渊;覆巢破卵,则凤凰不翔其邑。何则?君子违伤其类者也。鸟、兽之于不义尚知避之,况于人乎?”(《孔子家语》)如夫子所言,鸟兽对于不义之人不义之事都知道避开,何况人类呢,更何况是处于文明如此发达的现代人类呢?

现代生态学理论范文第2篇

生态学是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于1861年首次提出,并于1886年创立了生态学这个学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生态学不仅是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学科之一,而且与农、林、牧、副、渔、医都有密切关系的应用基础学科之一。从研究的对象来看,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科学的总称。包括理论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经济数量分析和计量方法、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生态经济学是从生态学系统来看待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生态变化的经济因素。包括部门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专业生态经济学、地域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的矛盾运动发展规律及其应用的经济学分支。

生态学与经济学两个名词同源于希腊字母(Oikos)。分别是指有关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问题与管理。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跨生态学和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与有机结合形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边缘科。具有综合性、整体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特点。在中国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至今只有20多年,在此期间,生态经济学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旨在整合生态与经济系统,提供新的思考方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许多有远见卓识的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及时投入这一崭新的学科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中部分内容。在推动建立全民生态意识和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令人瞻目的成就。

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学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在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价值流循环与转换。生态经济系统划分范围可大可小,从层次上看,有由地球表层的生物圈和经济界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国民经济总体生态经济系统、部门生态经济系统、行业生态经济系统。按地域大小分:有国土生态经济系统、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庭院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组成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四大要素。

“现代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可分割的生态经济统体,因而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融合而成的生态经济有机整体。按照这个理论,中国现代经济不是个封闭系统,而是建立在生态系统基础之上的巨大开放系统,这个开放系统就是生态经济的有机整体”。生态经济学包括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生态经济有机整体理论、生态经济全面要求理论、生态经济生产理论、生态经济价值理论、生态经济循环理论。生态经济学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从结构、功能、平衡、效益、调控高度揭示生态经济系统这一客观实体的运动发展规律。

现代生态学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 理论基础 学科特色 研究领域

中国风景园林是在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世界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1年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之后,围绕学科发展与研究范畴问题有众多的讨论,经过几年的实践,作为一级学科的风景园林理论与学科研究范畴已形成基本统一的观点。各学校应以此为基础,根据自身特点确定合适的发展方向,形成自身的学科特色。

一、现代风景园林理论趋势

(一)现代风景园林美学的新标准

(1 )形式美的多样化――东西方园林审美的交融

在古典园林中,东西方对形式美的艺术表现存在明显差别。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一直以自然式的山水园林为主要形式,与此相应的是西方古典园林更为重视科学原理的应用,几何形的构图和台地式的地形表现出理性的秩序与严谨的规律,形成了其规则式的园林形式[1]。

但是,在经济发展进入全球化的现代社会,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趋普遍,从目前世界园林的实践情况看,无论是自然美还是规则美,只要是符合地域文化特征的美,都是东西方园林所共同追求的,东西交融的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能创造出具有高雅艺术美的作品。

(2)生态美――风景园林的综合美

艺术美自然是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但是,单纯的以艺术美为标准的审美时代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景观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审美观念不能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正在被破坏和消亡的绿色空间,作为自然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2]。在风景园林理论研究与实践中,运用生态美学的基本原理创造人地和谐的理想生活境域是大势所趋。

(二)生态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与应用

生态意识在中国由来已久,早在商周时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已经表现了古人朴素的生态观念,即人与自然要保持和谐统一[3]。而今天,风景园林中的生态思想更是普遍,规划中强调尊重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中国风景园林实践领域目前大致可以分为3个层次:景观和园林设计、城乡绿地系统和大地景观规划。不同层次的规划具有尺度、性质上的区别,对生态学理论的应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于小尺度的景观和园林设计,适宜用以个体植物为研究对象的植物生态学理论作指导,重点研究园林植物的生态特性,在绿地中形成合理的植物组群结构;对于较大尺度的城乡绿地系统和风景名胜区等的建设,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以及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理论具有实际意义;对于更大尺度的区域性的大地景观规划,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5]。

(三)社会科学的指引

1.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尊重自然,因而中国古典园林平淡含蓄,形成了自然朴素的山水园林形式。西方文化征服自然的思想贯穿在对自然大加改造的园林中,故西方古典园林规则对称的形式宏伟而华丽。一方面要以继承的态度来保护传统,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要在设计中予以保留;另一方面,应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用新的形式对传统文化予以表现,创造具有特定历史文化氛围的现代景观。

2.社会因素的影响

任何园林均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故其内容与形式必定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首先,社会的发展观决定了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倍受关注的今天,风景园林的建设也必须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兼顾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其次,社会的需求决定了风景园林的性质。当代人对自然环境的爱好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使园林更注重优美的自然风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再次,社会文化影响着园林的风格[6]。风景园林风格要符合使用者审美心理及文化习俗。最后,国家的政治、法规与经济等因素也会对风景园林产生影响。公众参与规划的政策使园林更能反映大众的意愿[7];法律与规章制度的约束使风景园林更加注意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3.大众行为研究

环境心理学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为)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化的)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风景园林学要运用环境心理学理论去研究分析人在园林中的行为及心理,从游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去规划设计园林的空间与景观,创造一种能引起游人产生愉悦心理倾向,满足游人活动需求的环境[8]。

二、学科研究领域特色

(一)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发展走向多元化,学科涉及的内容包括生态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范围广泛。根据学科理论基础,风景园林学包括6个研究方向: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遗产保护、园林植物与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是研究风景园林起源、演进、发展变迁及其成因,以及研究风景园林基本内涵、价值体系、应用性理论的基础性学科,包括中外古典、现代园林史和风景园林学科史以及风景园林理论、风景园林美学、评价与管理等。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是营造中小尺度室外游憩空间的应用性学科,研究和实践范围包括城市各类绿地与城市景观等。大地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是以维护人类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为目标,在大尺度上进行多层次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工作领域包括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各类生态地规划与修复等。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是对具有遗产价值和重要生态服务功能的风景园林境域保护和管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传统园林和遗产的保护和修复等。园林植物与应用是研究风景园林植物材料及其养护的应用性的学科。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是研究风景园林保护和利用的技术原理、材料生产、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的应用性学科。

(二)我校研究领域及特色

我校风景学科立足华南,面向全国,以现代风景园林理论为指导、吸取和发掘岭南园林艺术的精华,开展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学术优势,重点在下述领域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

(1)岭南城乡环境与园林景观研究

岭南园林艺术是立足我国热带、亚热带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当地文化形成的一种园林风格,在建筑风格、植物配置和景观营造方面形成了特色。我校应以岭南园林艺术为基础,着力于岭南城乡环境与园林景观研究,并结合现代造园艺术、新材料、新工艺、科学发展理念进行环境景观设计,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研究岭南特色园林无疑会为我校风景园林学科特色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2)环境绿化适宜植物的研发与配置技术研究

尽管目前广东省从事环境绿化的企业及科研单位较多,但在环境绿化植物筛选的基础研究方面较缺乏,如乡土园林绿化树种筛选与研究、边坡乡土植物筛选与配置研究、适宜河涌治理的植物研究、垂直和屋顶绿化植物筛选等,这些特殊用途绿化植物必将成为以后环境绿化建设植物利用的主导。

(3)生态景观工程技术研究

由于我国在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方面刚开始起步,且目前能够综合各方面学科进行节约型环境生态绿化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企业和科研单位甚少,也没有相关成果成功转化并形成产业化,所以,生态景观工程技术研究将是风景园林的热点研究问题。我校将开发低碳环境绿化技术、边坡、矿山绿化技术、屋顶与垂直绿化工程关键技术、环境友好植物保护技术等系列节约型环境绿化工程技术,并与企业联合进行成果转化。

三、结语

任何的发展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理论研究应以中国传统园林为基础,借鉴西方园林的成功经验,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立足本土,博采众长,尊重科学,开阔眼界。当今,风景园林已成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基础理论也正从单一学科向内容更为丰富的综合学科转变,因此,学科的研究也要走向多元化,不同类型的院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建立各具特色的研究领域。

基金项目:1、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一级学科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2JK339);2、2014年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 园林专业《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参考文献]

[1]章志红.中、西方园林艺术差异的探讨[J].安徽林业科技,2003,(2):13-15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学的教育[J].中国园林,2004,(1):2-5

[3]姜玮.中国传统美学观“天人合一”与生态美学[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2): 22-26

[4]刘家麒.中国风景园林的现状和发展前景[J].广东园林,2005,28(2):3-5

[5]蔺银鼎,武小钢.园林生态学科发展的现状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6,(2):35-37

[6]王丰.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历史的发展对园林艺术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 6(11):122-125

[7]曲娟,米淑红,付晓云,等.论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公众参与[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350-352

现代生态学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景观规划 原理应用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急速发展,地球面临的负担也与日俱增,人口、资源、环境等

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的开发和建设不断得到加强,自然景观逐渐被人文景观所代替。这些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的景观生态问题使得我们再也无法忽视其存在,从而令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景观规划中备受推崇。景观生态学理论是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重要社会研究课题,它的提出和运用,为景观和生态两门学科相融合提供一个契机, 也为维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大城市区域经济或资源的合理开发,为人类建设理想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生物群落与主要环境条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学科。研究景观结构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空间格局、生态过程及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其景观结构和功能原理、景观异质性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变化原理对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1,2]。

景观要素可分成3种类型:斑块( 嵌块体),廊道( 走廊),基底(本底),这就构成了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底”理论。

斑块: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的空间单元。其基本原理是对城市内各类林块绿地进行合理的调整并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块状绿地的作用, 斑块的大小、数量、形状、格局有特定的生态学意义,一般而言,大型斑块与小型斑块相比,大型斑块能够承载更多的物种,大斑块更有能力持续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单位面积上斑块数目即景观的完整性和破碎化。景观的破碎化对物种灭绝有重要影响;斑块面积的大小不仅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产力水平,而且影响能量和养分的分布。园林绿地系统中的斑块一般指各级公园、各企事业单位、居住区等。

廊道:是景观唯一的线性要素,它具有连续性,由于人类的种种活动使得自然景观被分割得很零散,从而造成景观的功能受阻,所以连接零散的斑块就唯有依靠廊道来完成。廊道有着双重性质:一方面将景观不同部分隔开,对被隔开的景观是一个障碍物;另一方面又将景观中不同部分连接起来,是一个通道。廊道在城市绿地系统中不仅要维护绿色斑块之间的联系,如山林斑块、湿地等绿色斑块之间的空间联系,还要维持城内绿色斑块与作为城市景观背景的自然山地或水系之间的联系,将城市内部的绿地与城郊的自然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城镇空气库存与外界的交流,引入外界的新鲜空气,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城镇气候,而且可以保护环境廊道并有效增加动植物物种的多样性,特别是为野生动物提供保护和安全的迁移路线,并保持自然群落的连续性,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这些空间联系的主要结构是廊道,包括“蓝道”和“绿道”等形式,如水系廊道、防护林廊道和道路绿地廊道等。绿廊串联着居住区、艺术中心、体育中心、教学园区和商业区等不同的城市区域[3]。

基底:在三因素中,基底是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景观控制作用也最强的景观要素。作为背景,它控制影响着生境斑块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强化和缓冲生境斑块的“岛屿化”效应;同时控制整个景观的连接度,从而影响斑块之间物种的迁移。城市绿地系统中,居住区等基底应实行“ 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使基底处于斑块和廊道的包围之中。应使人民生活在绿色之中,最大限度地贴近自然,体现“城市在绿中”的特色。

景观规划要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划景观空间结构,使廊道、嵌块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使景观不仅符合生态学原理,而且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而适于人居。景观生态学的的“斑块―廊道―基底”理论,在景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们的运用,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有裨益。在景观规划中,会遇到不同的情况,所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各个城市中,廊道既是各种流的通道,又是造成景观破碎的原因和前提,同时还决定着城市景观的轮廓,因而,城市廊道的发展引导着整个城市景观格局的发展。在进行绿色廊道的植物配置时,应主要以乡土植物为主,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设计依据,尽量保持自然的本底。不同道路应当体现不同的主题与特色,如历史特色、现代化内涵、文化连续性等[4]。

在景观规划中,需要运用到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无处不在,城市中需要一些大的块状绿地,使之有能力持续地保存基因的多样性,同时,斑块的大小、数目、形状和位置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绿地作用的发挥,故应合理布局,达到最大效益。大的绿地斑块可以保护更多的生物物种,构成地区物种源地,还可涵养水源,

调节城市气候,提供游憩机会,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小的绿地斑块可增加城市的景观异质性,为物种提供迁徙地和扩散暂歇地,刨造丰富的生境资源和生态位。大中型绿色斑块虽然数量少,但总面积却比小型斑块大,故应以大中型绿色斑块为主,小型绿色斑块为补充,相对均匀地分布于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5]。

在景观方面,廊道作为城市结构的主要部分之一,本身具有鲜明和完整的形象。它不仅仅是一系列个别景观的组合,更具有强烈的整体性。就功能而言,廊道把绿色最大限度地带给居民。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对环境质量有提高作用,对居民的日常生活起着调节作用,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从空间上看,廊道起到既划分又联系城市空间的作用,是不同城市区域联系的纽带[6]。

景观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与其特定的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都是在不断地迎接社会挑战中开拓专业领地,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其新的历史使命,既是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难得的发展机会。将景观生态学理论中的和谐发展理念融入到景观规划中,可以使理论和实践进一步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创造出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在景观规划中,必须注重大型绿地斑块的建设,同时也应注意布置小的绿地斑块作为补充,斑块之间的联系越紧密,斑块之间物种交换就越频繁,整个生物群体的抗干扰能力就越强。根据生态廊道功能的不同,结合各自的特征,合理布置城市绿地各种类型网络的宽度和网络中绿地的构成。只有将这些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正确而充分的应用到景观规划建设中去,实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建设出一个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城市生态园林环境。

参考文献:

[1]唐东芹,傅德亮.景观生态学与城市园林绿化关系的探讨[J].中国园林,1995,15(3):40-43.

[2]李晓文,胡远满,肖笃宁.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生态学报,1999,19(3):390-407.

[3] 宣功巧. 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斑块和廊道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5):599―603.

[4] 冀鹏飞. 关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2,NO.04.

现代生态学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人类首次真正结合社会经济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类经济迅猛发展,可是用著名经济学家布朗的话来形容,这是“自我毁灭的经济”[1],因为伴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众多环境问题,已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不容乐观的地球生态环境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给人类经济带来飞速发展,可是这也给环境带来的巨大的破坏。经济理论和经济指标并不能解释经济是如何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的。为什么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南太平洋珊瑚礁大批死亡,为什么从南极冰原到北极冰盖冰雪融化无处不在,为什么人类已处在自恐龙灭绝后最大一次物种灭绝的早期阶段?以及日常报道的森林缩减、牧场退化、土地风化、渔业崩溃等诸多问题都在表明着经济发展与地球生态环境的激烈冲突。我们将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就是产生经济衰退的结果。

(一)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即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况。[2]它包括大气的平均状况,也包括多种可能的统计特征及其极端状况。而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述,“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其本质为环境问题,但却给地球上所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影响。它会影响经济增长、人口扩张、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等全球性的问题,同时也会受他们影响。”[3]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致命的。如上面提到的冰川融化,气象灾害频发,中国98洪水造成2.23亿人受灾,以及2005年的三场超级大西洋飓风,现在想起仍让人不寒而栗。

(二)物种多样性减少

地球是一个整体,所有的物种共同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然而,近年来人类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大量侵占动植物栖息地,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生物多样性锐减。在我国,上海的淡水河流、湖泊的河面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1.10%减少到21世纪初的8.40%,减少了2.7%。[4]森林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20%-40%的物种都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里,可在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逊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千米,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5]20世纪80年代,热带雨林国家的人口从15%增加到36%,而森林毁灭的速度几乎加快了90%。[6]面对如此现状,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在环境恶化并带来长期经济衰退之前扭转局势,避免重蹈覆辙。

二、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一)国外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麦肯齐(Mekenzie)首次在研究人类群落和社会时融入了植物和动物生态学,第一次将经济研究与生态学结合了起来。而在卡逊《寂静的春天》出版后,人类觉醒了,因此大批拥有生态意识的经济思想家如雨后春笋班出现。最终,在1966年,肯尼斯·鲍尔丁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迄今为止,西方理论界关于生态经济的多种思潮学派,大体可基本分为以下三类。

悲观派:这一学派的代表是美国的米都斯及其于20世纪60年代末所著的《增长的极限》;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哥尔德史密斯的《生存的蓝图》。悲观派学者认为,如果任由现在的经济和人口增长趋势发展下去,在今后的100年内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极有可能被消耗殆尽,导致人类的灭绝。他们认为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是造成现今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所以只有“零速增长”,即停止经济人口增长,停止工业技术的发展,才有可能解救人类。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人类应该回归到18世纪的田园式农耕生活来解决现今的危机。

乐观派: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代表作是《世界经济的发展——令人兴奋的1978~2000年》。以及朱利安·西蒙,其代表作为《最后的资源》。他们认为,目前的粮食、能源、人口问题只不过是出于“伟大转折(1800~2000年)”的过渡时期带来的结果,即产业革命到后工业化社会的过渡时期,人类由贫困到富裕的过渡时期。而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资源的无竭性,生态环境会愈发好转,未来这些问题都会慢慢消失。

可持续发展派:悲观派过于强调人类经济活动的破坏性后果,乐观派则夸大了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对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经过时间的沉淀,两派人员都认识到自身观点的局限性,最终产生了观点趋同的趋势。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家熟知的赖斯特·R·布朗(Leste R Brown),其代表作为《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他们主张人类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正当手段干预生态经济,引导技术革命,使经济增长、资源开发、人口控制、环境保护朝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方向前进,追求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增长。

(二)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生态经济学在我国起步较晚,至今不过三十余年时间。但是其发展很快,并已取得一定成就。1980年8月,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先生在青海西宁的一次会议上首次发出了建立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倡议。1982年11月在南昌市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学术研讨会。

1984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会上再次强调了生态经济学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7]

经过30余年的研究讨论,我国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理论上,有对生态经济平衡理论的研究,对生态经济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对人与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经济评估等学术成果;在实践上,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如生态经济预警研究,积极探索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实践应用。

三、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一)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经济学”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Boulding)在他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正式提出来的。[8]作者在此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指出自然生态系统是现代经济社会系统建立的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活动都在大自然的生物圈中进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生态经济系统,即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领域科学,从广义的角度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由这两个系统所组成的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它转变了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事实上,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系统理论及伦理理论都为生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接下来着重分析下生态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9]生物时刻改变着环境,环境为生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所以两者是共同进化的。因此人类必须意识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有限性,珍惜拥有的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理论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即为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具有限制作用,同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也受限制因子的限制,这时如何进行有效资源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学是一门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10]其两大核心思想为,物品是稀缺的,以及社会必须有效地利用他们。传统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其中的许多理论都构成了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生态经济学探讨的人类经济发展规模不能所占地球承载能力百分比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另一方面,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分配也为生态经济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四、生态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1989年,国际生态经济学会(ISEE)的成立以及《生态经济》杂志的创刊是生态经济学发展史上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而即便研究生态经济学变得越来越普遍和规范化,它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许多课题仍然尚处于摸索阶段,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其发展史看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上所说,从西方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史来看,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经成为主流,这其实就是生态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1990年首届国际生态经济学讨论会的题目与中心议题就是“生态经济学:可持续的科学与管理”,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讨论已经形成热潮。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已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过渡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鲍尔丁及许多科学家过去认为经济系统隶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下,人们应该努力寻找两者协调发展之道。但现在,生态经济学家们意识到,不仅仅是协调发展,如何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促进技术进步,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都能可持续的进行下去,更为重要。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必将是未来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大方向。

参考文献:

[1]Lester.R.Brown. Eco-Economy [M].NYC: W. W. Norton & Co.,2001.7.

[2]刘俊.关注全球气候变化[A].李占峰.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气象[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1-2.

[3]UNFCC. Background on the UNFCCC: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http://unfccc.int/essential_background/items/6031.php,2013.8.1.

[4]成克武.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及生态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5.

[5]张广明.环境科学知识[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01.

[6]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7]韩威.百卷本生态全书生态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

[8]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

[9]Frodin.D.G.Guide to Standard Floras of the Worl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72.

[10]Harper,Douglas.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Economy.http:///index.php?term=economy. 20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