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物学习总结

高中生物学习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物学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生物学习总结

高中生物学习总结范文第1篇

按照常规,进入高中总复习阶段,要组织学生进行若干次的统一测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经历类似考试的环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试题的解答.这对于提高学生总结归纳知识、提升学科能力有较好的帮助,同时,通过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以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测试之后,如何对试题和学生的解答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学习和教学中的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和教师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但在以往的常规教学中,常常由命题者对试题进行说明性的分析,给出试题的解答或者总结典型的方法和模型,再由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对试卷进行讲评.由于这样的讲评常常是教师面对所有学生而进行的,缺乏学生对命题意图的把握,进而不能对自己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主分析.同时,教师也不能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如果测试的试题不是由教师本人命制的,这样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如何充分发挥测试的功能,更深层次地分析测试的数据,进一步运用测试的数据和学生答题的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科学诊断、准确分析和有效指导,值得思考和研究.为此,尝试构建一种针对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诊断,其目的在于依据测试的试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干预和引导.帮助教师分析教学和学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就一道试题为例说明分析与诊断的设计思路和内容要求.

二、分析与诊断应建立在规范命题的基础之上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诊断,应该从命题的环节开始.在试题的命制过程中,命题者要有编制清晰的命题蓝图,对整个试卷做好规划.同时,对每一道试题都要加以认真研究和揣摩,使每一道试题都有明确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以及典型模型,便于教师和学生对测试结果的分析.

图1

试题 如图1所示,滑板运动员从倾角为53°的斜坡顶端滑下,滑下的过程中他突然发现在斜面底端有一个高h=1.4 m、宽L=1.2 m的长方体障碍物,为了不触及这个障碍物,他必须距水平地面高度H=3.2 m的A点沿水平方向跳起离开斜面.已知运动员的滑板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已知sin53°=0.8,cos53°=0.6)求:

(1)运动员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的大小;

(2)若运动员不触及障碍物,他从斜面上起跳后到落至水平面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3)运动员为了不触及障碍物,他从A点沿水平方向起跳的最小速度.

该题的知识立意: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包括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平抛运动规律、滑动摩擦力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等.该题的能力立意:将斜面上的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对运动过程的分析能力,包括对物体受力的分析、运动性质的分析以及对运动过程的分析能力.试题采用的典型模型是质点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平抛运动.

三、分析与诊断的内容

每次测试结束之后,要通过阅卷及时统计学生对试题的解答情况,对学生的解答给予认真的分析,不仅要给出成绩的统计情况,而且要针对试题和学生的解答情况给出具体的分析,作为学生自我诊断的参考依据.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点拨思路,从试题的立意入手,分析试题的解答思路.

学生在紧张的测试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在对试题的的解答,没有时间去深究试题的立意.因此,为了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命题者的意图,有必要对试题进行详尽地分析和解答.同时,对试题解答的过程也给出规范表达的范例.如对前面的试题可以给出解题的基本思路和规范的解题过程两个方面.

解题思路.运动员的运动分为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沿斜面滑下,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运动员沿斜面方向受到重力沿斜面的分量和摩擦力作用;第二个过程运动员从A点沿水平方向跳起后做抛物线运动.此过程中运动员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题的过程.(1)设运动员连同滑板的质量为m,运动员在斜面上滑行的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53°-μmgcos53°=ma,解得运动员在沿斜面滑下的加速度a=g(sin53°-μcos53°)=7.4 m/s2.

(2)运动员从斜面上起跳后沿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公式H=gt2/2,解得t=0.8 s.

(3)为了不触及障碍物,运动员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起跳后竖直下落高度为H-h时,他沿水平方向的运动的距离为Hcot53°+L,设他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时间为t′,则H-h=gt′2/2;Hcot53°+L=vt′,解得v=6.0 m/s.

2.分析问题,针对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障碍进行分析

根据学生解答情况,教师归纳出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供学生在诊断的过程中参考.即使一部分学生对该题的解答是正确的,这样的问题对这些学生也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此,教师要从阅卷过程中认真总结学生的典型问题并加以归纳和整理.

如前题中的典型问题主要在第(1)问和第(3)问.第(1)问的错误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出错在于计算;第二种出错在于三角函数,把重力沿着斜面向下的分力写成了mgcos53 ,把对斜面的压力写成了mgsin53 ;第三种错误是对受力分析不明确,把正压力想当然地认为是等于mg.第(3)问题出在三角函数和研究过程的选取.三角函数出错的同学把运动员竖直下落高度为(H-h)时,他沿水平方向的位移写成了L+Htan53 ;研究过程上出问题的同学认为发生(L+Hcot53 )的水平位移的过程中,下落的高度是H.

3.归因分析,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诊断,指出其错误的原因所在

归纳典型问题之后,要对各种类型的问题进行相关的归因分析,使教师和学生对问题存在的根源进行分析,诊断出存在问题的原因,以便采取恰当的弥补措施.

如前题中学生出现的问题绝大多数是在三角函数的表示上,说明学生对物理中所用到的数学关系尤其是几何关系不够熟练,这也是一部分学生数学能力不够的表现.而另一部分学生在分析物理过程中出现障碍和偏差,其原因是由于对一些典型物理模型的分析方法还不够熟练.

4.反思教学,结合试题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分别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

从测试中反映出的问题,折射出了在学和教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要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补救措施.要依靠经验丰富的教学人员针对问题分别对于学与教给出具体的指导.这也是对测试进行分析与诊断的真正目的.

如对上题诊断的结果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建议.从教的角度来看,因为多数学生的问题出在三角函数的表达,所以平时教学中应进一步夯实基础,对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关系要认真落实,不能认为其比较简单而忽略.对典型物理模型的分析过程要更加重视,尤其要带着学生对典型的物理模型中的运动和变化过程逐步分析,使学生真正掌握分析物理过程的基本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要重视对解题过程的规范思维和表达,按照运动过程规范地进行思维,规范地画出受力分析图和运动过程草图.

从学的角度看,首先分析自己在该问题上出现错误的原因,是受力分析、物理过程分析还是三角函数关系.加强解题的规范性,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按部就班地画受力图,明确相应的平抛过程发生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搞清楚相应的三角函数关系.

5.注重提升,给学生相近的试题,对问题进行弥补

为了帮助学生弥补不足,仅仅靠前面的总结还不够,还需要针对试题给学生几个与原题相似的练习题,一般以2~3个习题为宜.让学生通过练习再次巩固相关的知识,强化有关的方法,使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同时要注意,所给的试题要与原题相匹配,不宜过难或过易.

如针对前题可以给出以下的相似试题.

图2

(1)如图2所示,一高度为h=0.2 m的水平面在A点处与一倾角为θ=30°的斜面连接,一小球以 0~5 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求小球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平面与斜面均光滑,g取10 m/s2).

某同学对此题的解法:小球沿斜面运动,则hsinθ=v0t+12gsinθ・t2,由此可求得落地的时间t.

问:你同意上述解法吗?若同意,求出所需的时间;若不同意,则说明理由并求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答案:0.2 s)

图3

(2)倾斜雪道的长为25.0 m,顶端高为15.0 m,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3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0=8 m/s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轨道光滑,其长度可忽略.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g=10 m/s2)(答案:74.8m)

三、分析与诊断的使用效果

以上的分析与诊断在笔者所在地区的连续两个学年度各次统一练习过程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学生反映对学习的帮助较大,而且教师也普遍反映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教师和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每一次的命题意图,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清晰,对学生的指导更加具体而且针对性更强.

四、建议与进一步探讨

高中生物学习总结范文第2篇

受到高考扩招、学生生源数量逐渐减少等诸多社会因素影响,高中学校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知识素养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有很大提高,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很多学生表示“不会学、学不会”,这与学生在初中时所掌握的生物知识水平有直接关系。高中生物的知识体系十分复杂,其知识点要比初中生物知识点难得多,学生动手能力弱、学习兴趣不高及态度差等都是影响其学习效率的主要原因。高中生物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习习惯对其教学质量的影响,只有在帮助学生掌握高中生物知识正确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备优良的学习习惯,才能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以确保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满足高中生物教育发展要求。

二、高中生物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教育体系中最受认可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这是因为学生通过对新课程内容的预习,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课堂教学上的重难点,哪些知识自己可以不在教师的讲解下掌握,哪些知识自己理解不了需要在课堂上听取教师讲解,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1]。教师在生物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使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掌握新教学内容中的生物学概念,不能只将预习作为一项简单的看书活动,而是在预习之后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意识到生物教材中哪些是重难点,自己通过预习掌握了哪些生物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注意分析、归纳生物知识,注重预习中生物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听课,对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重要作用。

(二)养成课堂笔记的习惯

高中生物课前预习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听课效率,但是很多学生都表示在课堂上听懂了教师讲授的知识,但是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无法掌握正确的思路及方法,这是因为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只能积极听取教师的讲授,高度的思维集中虽然可以让学生理解、记忆更多生物学知识,但是在课程完成后没有对生物知识进行巩固。高中生物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记笔记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将更多生物知识点集中到课堂笔记中,更能使教师讲授过的知识得到巩固,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对记录的知识点进行吸收,这样才能将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生物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这也是实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2]。

(三)养成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

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后,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课堂笔记中知识的及时复习和巩固,对强化学生生物知识的掌握能力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学生对课堂笔记进行复习和巩固是一个强化知识记忆的过程,而学生的课后复习便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思维进行整理的过程,也是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成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出课后及时复习和巩固生物知识的习惯,这样可以使学生发挥自身能力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在复习过程中形成高效的生物学习规律及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作用。

(四)养成通过习题巩固知识的习惯

学生要想彻底掌握高中生物知识不能只依赖于记忆,对生物知识的记忆并不代表其运用能力,所以学生要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对高中生物知识点进行转化,从最基本的记忆转化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解答生物习题的整个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深度,而且可以加深对各种生物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是学生将高中生物知识转化成自己东西的有效过程,因此,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巩固知识的习惯。学生在做题训练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知识体系的实际状况,对自身掌握较薄弱的知识内容可以多做一些习题,这对补充学生自身的知识缺陷、弥补知识漏洞有重要作用,从而可以实现学生生物知识系统化建设的目标[3]。

(五)养成总结学习规律及方法的习惯

高中生物学习总结范文第3篇

高中生在高一生物学习中,普遍感到比较难学,而我们老师也认为学生生物方面基础知识欠缺太多,一问三不知。因此,我们在高一年级生物教学的起始阶段,需要带着学生温习初中一些生物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生物学习的基本能力,使得他们能够进入高中生物学习的状态,逐渐掌握生物学科学习的一些方法。因此,我们在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专题“生命科学和我们”的学习时,不仅要讲授教材内容,还要对与初中相关的内容进行回顾、补充。

如初中学过的DNA处理的知识,学生可能已经遗忘,我们可以展示DNA双螺旋模型,引导学生回忆旧知,从而让他们对高中生物学习产生兴趣。当然,我们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堂的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时,我在导入时问学生:曾经有个学生问我一个问题,他的一个朋友的父母都是双眼皮、大眼睛,而他却没有遗传父母的这个特点,同学结合所学想象,怎样回答才好呢?这一内容在初中“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已经有所涉及。如此,我们可以在复习中,引导为学生回顾旧知识,同时让学生对新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

二、加强实验教学,注重连贯记忆

生物学科也是一门实验性比较强的学科。初中阶段,不少教学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只是教师示范或让学生做一部分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能力不足。因此,我们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有动手、动脑学习生物知识的习惯和能力。这样,他们对生物课堂学习才有热情。苏教版生物必修一基本都是细胞方面的知识,有一系列的细胞实验,如“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等。

我们在结合初中生物相关实验的基础上,可以介绍一些关于“细胞”的实验,如1665年虎克的实验等。再如让学生说说初中做过的“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原理,实验注意事项等。这样,他们既有兴趣做实验,又能意识到实验应该注意的方面,如此,会提高实验的效果。高中生物很多知识是需要记忆的。这些知识也需要学生在对比中、实践验证中记忆。如“细胞”是初中和高中生物学习的重点,虽然初中侧重细胞的结构、高中侧重于细胞亚显微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初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回忆,加深对高中学习的“细胞”的理解,提高记忆的效果。如此,也能提高高中生生物学习的效果。(本文来自于《新课程导学》杂志。《新课程导学》杂志简介详见)

三、总结

高中生物学习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22-02

时代的发展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对基础教学的任务不断进行调整,素质教育继续全面推行,而学生在高中学习生物的基础薄弱,学习考试的压力巨大,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当前高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学生对生物学科重视程度低。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生的学习目的的最终落脚点始终是取得高分、考取名校,而高中生物考试的分值相较语数外等“主课”而言比重不高,直接导致了生物学科在学生的学习潜意识中处于一个次要地位,重视程度低。

2.教师知识更新较慢。相当一部分高中生物教师受到观念的限制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认为课时有限而教学任务量大的情况下,应该将传授基础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作为重点,而忽视了教学的拓展和实验,这就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

3.实验教学条件有限。高中生物的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验来巩固理论,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条件的匮乏会直接导致生物教学的困难,如有的学校实验设备陈旧,有的学校长期在黑板上画实验,甚至有的学校完全不配备实验器材,这都影响生物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高中生物教学的创新改革模式

1.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外在条件,刨除照本宣科的固定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的提问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注重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鼓励其寻找答案,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出来了,自然就会对生物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课堂教学时要允许学生在有疑问和不同见解的时候随时打断,更要在能控制课堂秩序的前提下允许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上课时的拘谨,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变成牧羊式的教学模式,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通过思考和讨论去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加深记忆。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亦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疑问来进行思考,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

2.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学生对于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会感到厌倦,教学效果也不甚良好,所以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理论、练习、思考、实验和活动相结合构成一套新颖而富有成效的体系。高中生物的教学由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构成了学生的思维体系,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感性材料入手,向学生介绍理论知识的内在规律,再通过实验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思维跨越。

3.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开阔学生视野。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以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为主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正在加速进入课堂,合理使用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已成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课堂上,通过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展示图形、图像和声音,让不会说话的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毫无疑问,动态化、形象化的知识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开发能力提供了更易辨识和记忆的符号,学生也能理解得更加彻底,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此外,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也能将课外许多有趣的生物学知识贯穿到课堂教学当中,在增加学生课外知识的同时,将一些生物学的规律和学习方法潜移默化地教授给学生,取得一举两得的效果。

4.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理论联系实践。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起主导作用,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汲取知识,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充分调动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可以建立丰富多样的兴趣小组,通过兴趣小组的课外活动,如制作生物标本,制作挂图,观察动植物习性等,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生物竞赛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课本上的内容,同时扩展知识面,也培养了较强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5.加强实验操作和教学。目前我国学校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校在这方面相对薄弱,无法向学生开设实验课,这对高中生物教学来说是很严重的打击。通过实验教学,尤其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内在动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不仅仅向学生介绍书本上的知识,同时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让学生从实验中认识到生物学的乐趣和奥妙。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时候进行精心的指导,多方位告知学生生物实验中的内在联系,并对学生填写的生物实验报告进行分析和点评,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实验意识,即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实验猜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分析实验数据,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总结

综上,高中生物教学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既稳固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又注重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深入到教学改革的探索之中,总结经验,为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筱.高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文汇,2010,(8).

高中生物学习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验 高中生物教学 运用

引言

生物学中的许多定义以及概念都是通过多次的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在生物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以及人类探索生物领域的重要方法。由于我国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只注重应试教育,实验课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无法得到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较弱。近几年我国推行教育改革,要求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促使教学与时俱进,实验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才被逐渐重视起来。试验在教学中也逐渐被推广,不仅仅在生物学中运用到实验教学,还在化学、物理、数学、语文等学科中也运用到实验教学。

1.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意义

1.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在教学中,首先就要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学生才有学习下去的动力。生物学科不同于有语文以及数学等学科,其具有奇妙的现象,大多结论可以通过实验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具有非常强的操作性[1]。实验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验的操作中学习生物知识,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中来,通过自身的实验操作对所学的知识点记忆深刻。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实验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学习。

1.2提高实验技能

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提倡素质教育,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实验技能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包括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这是素质教育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所具备的素质[2]。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实验项目进行仔细观察,并记录好实验数据,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分析思考实验现象、结果。如果实验现象与结果不符的时候,就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实验数据以及操作手法,结合三者进行思考,或者让学生亲自操作。培养学生思考以及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例如教师在讲到如何运用显微镜的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应将显微镜的性能讲解给学生听,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分辨率等基础知识。学生了解这些基础知识过后,教师应让学生独自操作显微镜。通过布置观察植物细胞的任务,让学生利用显微镜进行实际操作,熟练显微镜的操作手法,以便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1.3培养探究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仅充当引导的作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多种探索式实验,让学生独立操作实验,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讨研究,给予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讲授植物染色体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布置学生研究在低温的作用下,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实验,并记录在不同的温度下,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试验过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实验结果以及意见,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实验运用于高中生物教学需遵循的原则

2.1等量性原则

等量性原则,就是在实验中,通常会设置一个或多个变化的条件,其他条件相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例如在进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的实验中,细胞大小是变量,物质是固定量,试剂、试管容量等条件都完全相同,分别将几种大小不同的细胞作用于物质,观察物质运输的状况。根据对照实验,学生可以清楚了解细胞大小对物质运输的影响。

2.2操作性原则

实验是在学生的基础知识上进行的,高中生物实验比较简单,实验材料比较常见,用时短以及现象明显等特征[3]。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验具有可操作性,容易观察实验现象。如果课程设计的实验比较复杂、困难,学生无法理解以及操作,不利于学生学习,实验也不具有实用性。

2.3探索性原则

根据课改的要求,高中生物教材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在生物课程中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教师在传授学生课本上的实验之外,还应引导学生设计更多的探索性实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生物学科进行拓展性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探究能力。

2.4科学性原则

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操作手法一定要规范,实验现象要非常明显,利于学生学习。教师在做实验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练掌握各个实验环节,使得实验具有科学性。如在实验现象较难把握以及实验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实验演示,提高实验的准确度,提高实验的科学性。

3.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教学的,生物实验教学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生物学中的许多定义以及概念的知识都是通过多次的实验总结出来的,实验在生物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也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以及人类探索生物领域的重要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要重视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为我国提供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吉富,靳友启.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0,62(0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