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计划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时代;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 对大学生来说, 既是新机遇, 也是新挑战。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 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信心, 消极、抑郁, 甚至自杀, 大学生犯罪也呈上升趋势[1]。高校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不高[2]。青年兴则国家强, 在新时代应当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学生健全人格, 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机遇和挑战。

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现实需要

大学生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心理不健康的现象, 主要表现为抗挫折、抗压能力不行, 产生自卑、甚至出现精神疾病, 进而自暴自弃等。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危机干预, 预防大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对已经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好辅导, 帮助他们度过人生难关, 重塑生活的自信。

2. 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积极心理学转向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解决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健康疾病, 比如解决大学生的自卑、挫折感等。解决大学生健康潜在的疾病确实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不应当是全部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 积极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保持强健的体魄应对心理压力。引导大学生用积极的心态, 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积极学习、积极工作、积极加强实践, 积极争取一番作为。

3. 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危机干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加强危机干预, 积极预防大学生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一旦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轻则厌世、自卑自暴自弃, 重则可能轻生, 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只有加强预防, 加强危机干预, 才能让大学生悬崖勒马, 避免出现严重的后果。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通过各类心理学测量表测试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 通过测试结果进行心理健康调节。积极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传媒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交互性, 切实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有限, 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现在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纷纷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但纵观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课时相当有限, 往往只一个学期, 每个学期只有2课时。有些高校只在少数师范教育类专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由于课时有限, 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 只能简要的讲解, 或者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专题讲解。大学生只能零星的接受心理健康学习, 不能够系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效果有限, 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学生无法通过教材深入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2. 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通识, 专业性偏强

虽然多数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但心理教育过于专业化, 不够通识, 学生不易理解, 也没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数高校缺乏通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使用的教材多为心理学专业教材, 对于缺乏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大学生来说, 难于理解。同时, 大学生由于阅历不够丰富、信心不足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多方面的, 需要通过通识教育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以心理健康知识加强自我认知, 解决多方面的心理问题。

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教学和指导。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却不高, 大多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兼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限, 教学时只能照本宣科, 不能够结合大学生, 尤其是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针对性教学, 实际效果不佳, 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并没有针对性改善。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 使得课堂教学以灌输为主, 主要侧重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和传播, 缺少互动, 不能够实际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4.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验性不强

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 使得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心理健康教育进入全新的模式。网络的虚拟性、平等性和数字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突显出平等、自主、交互性的社会性内涵[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应顺应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网络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 又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 帮助潜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解决问题。但是高校受制于资金、技术等因素, 并没有建立起交互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也没有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辅导, 使得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没有发挥。

三、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改进对策

1. 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时, 发展慕课教学

提升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高校需要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时。为切实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有限的问题, 高校可以探索开展慕课教育, 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传媒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心理健康慕课教学要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让学生对通识心理健康知识全面认知, 并能依托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分析和评估自身心理健康状态, 进行针对性改进。慕课教学要合理分配课时, 避免增加学生的学生负担, 避免学习疲劳。如利用微课进行10-20分钟心理小知识讲解等。对于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健康知识可以采用慕课进行专题教学等。

2. 发展通识性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大学生自我评估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发展通识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学生通识心理健康知识, 学会用心理健康知识来评估自身的心理状态, 对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遇到的各类心理问题建立科学的认知, 无惧挑战, 无惧挫折, 用积极饱满的心理状态过好每一天。因此, 大学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为通识教育, 教育内容应当通俗易懂, 紧扣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高校应当精心编制通俗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减少高深理论, 通过小故事, 专题等方式, 让学生看得懂, 看得明白, 在学习中逐渐学会自我分析和评估。

3.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数由思想政治教育兼任, 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不高。考虑到大学生师资队伍构成结构, 高校一方面应当引进具有心理健康资格证的专业人才, 充实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另外一方面, 要大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优势, 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心理健康培训, 不断提升其心理健康知识储备。创造机会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教学观摩, 让彼此相互学习, 相互借鉴, 相互批评, 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授课教师要改善教学方法, 知识灌输教学与生成性教学有机结合。可开展专题教学和案例教学,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库, 增强学生参与, 突出学生主体性, 减少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个人、社会实际的脱节[4]。

4. 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增强教育交互性

为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高校应当建立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依托平台集中进行各类心理健康教育。首先, 可以通过网路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上传心理健康慕课教育内容。其次, 可以通过网络接口进行心理网络心理健康测试, 引导学生通过机器测试合理评估自身心理健康状态, 并按照机器测试的建议进行心理健康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交互性, 授课教师和学生应当相互交流。通过交流授课, 教师系统性分析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及时通过进行针对性教学, 改进心理健康测试表, 摈弃不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指标。加强学生健康分析并进行危机干预, 以避免本校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通过交流, 尤其是心理咨询发现自身的心理状态, 避免心理健康危机。高校授课教师要安排专人在网络平台上接受咨询健康咨询, 并进行一定的辅导。专人服务教师要有扎实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 对各类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兰奎.健康中国战略下大学生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策略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 (3) .

[2]马红霞, 刘晓玲, 高月春等.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 (1) .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弗洛伊德曾断言:“文明程度越高,人类的心理压力越大。”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载了社会和家庭的较高期望,自我定位较高,成才欲望强烈,但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和稳定。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犯罪、自杀的事件不断被曝光。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2013年6月,复旦大学一名历史系学生留下遗书跳楼自杀。

这些事件的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广泛关注,我们在对这些事件痛心的同时,也需要去认真的思考。如何促使大学生的心理早日成熟,使其成为一个心理素质优秀的高端人才,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

1 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1 环境适应问题

心理学的很多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人所处的环境如果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那么个体就会产生心理应激。刚入学的新生,最先要面对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譬如,刚入学与同寝室的同学作息时间及语言隔阂等生活习惯是否能一致,如不一致能否相互融合及适应;发现大学并不是想象中的“人间天堂”,对现实产生失落感,一些大学生正是由于难以适应这种生活环境的变化才出现了孤独、焦虑、不安、沮丧等心理不和谐的情况。

1.2 学习适应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大量的事实表明,学习成绩差、挂科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学生没办法给自己定位,也无法为自己制定好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不明确,开始变得松懈和懒散,加之没有适当的学习方法使得学习效率不高。因而导致很多大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患上焦虑症,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问题。

1.3 恋爱方面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然而,就在这普遍现象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失恋问题特别值得注意,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情感的发展阶段,失恋会让他们的心理蒙上阴影,如果没有对这份阴影进行很好的梳理,往往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1.4 就业方面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十分突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没有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不能很好的认清当前的严峻形势,对自我的定位及自我的评价不够确切,无法确认自己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能够胜任什么样的工作,从而产生焦虑、烦躁、恐惧的情绪,使他们对以后的生活失去信心,感到前途一片渺茫。

1.5 人际关系问题

与中学生相比,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更为广泛和深刻,角色呈多元化。大学生们往往缺乏必要的交往经验和技巧。现今的大学校园里,90后已经成为主流军,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张扬,不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合作,易于自我封闭。还有些大学生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在人群中感觉不自在,缺乏与人沟通的技巧,与人相处容易情绪化,进入“羡慕妒嫉恨”的心理定式等等。

2 塑造健康心理素质的对策分析

2.1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1)正视和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心态;及时完成角色转变,确立目标;(2)坚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学习负担要适量、生活节奏要合理,做到张弛有度、要学会科学用脑,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来面对生活;(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与自己、与他人、与整个社会和谐相处;(4)及时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培养健全的自我认知,理性面对客观现实。大学生对自己的认知不能仅局限于自我认识,还要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要客观、理智地正视挫折和压力,实事求是地分析产生压力的原因,保持乐观开朗、坚强自信的心态,来迎接生活的挑战。

2.2 从学校角度来看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支持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3)努力构建和谐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4)坚持个别辅导(如心理谈话和咨询、心理行为训练、心理诊断与心理治疗)与团体辅导相结合,深入到学生中去,发现苗头及时给予沟通与辅导。

2.3 提倡科学健康的家庭教育方式

树立一个良好成长的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不能再像传统的“棍棒”教育,也不因是独生子女而过分溺爱,父母与儿女的沟通方式应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对于涉世未深的子女,要多告诉他们社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使他们对社会能有更深刻的看法和认识,比较及时的洞察自己孩子的各种心理动向。

2.4 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1)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使大学生的心理保持和谐稳定,形成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活泼开朗、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

(2)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政府要继续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加快出台相应的政策保证大学生就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财政支持,为大学生进行免费技能培训,从客观上减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人才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 李鑫岩.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吉林农业学,2013(6).

[2] 曹艳艳.当代大学生心理奉质现状分析及心理健康培养研[D].山东大学,2013.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常见的表现形式,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探索心理问题的预防策略提供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002-02

随着校园社会化的加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逐渐成为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及常见的表现形式,对于大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具有现实及长远意义。

1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

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大学校园是多种文化磨砺碰撞的地方,在校园中, 学生一方面接受社会变革的洗礼,表现出积极的进取心、强烈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相对单一狭小的环境,缺乏生活阅历和经验,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1 困扰性:

根据心理问题轻重程度的不同,心理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心理困扰型、心理障碍型和心理疾病型。心理困扰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短暂的焦虑、一时的烦恼等不良情绪,没有构成可辨认的临床综合症,一般通过自我调适可以得到解决。心理障碍是非器质性的,有临床综合症,需要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心理疾病是指大脑功能失调,导致精神活动出现障碍,需要接受精神病专科医生的诊治,主要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辅以适当的心理治疗。总体来说,大学生心理问题绝大多数是心理困扰,只有少数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极少数大学生存在心理疾病。

困扰性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本质属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的心理困扰,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的心理反映。大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发展中的困惑是对新的环境和各种压力的短期的不适应。

1.2 自适应性:

自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特点。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是正常的心理反应,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适应而得到自我解决,不需要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少数大学生由于长期压抑而导致心理障碍,只有极少数大学生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心理疾病。

1.3 累积性:

大学生心理困扰的累积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困扰并非完全是在大学阶段才产生的。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困扰是在高中阶段产生并积累潜伏下来,在大学阶段才显现出来。其二,大学生心理困扰是新旧心理困扰的累积突现。大学生中旧的心理困扰没有解决,新的心理困扰仍在产生,新旧心理困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大学生心理困扰的集中突现。调查发现,大学一年级学生心理困扰更加突出,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扰主要是在高中阶段产生而在大学阶段有所发展。

1.4 多重性与阶段性:

大学生心理困扰具有多重并发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困扰日趋复杂多重化。自我意识模糊、价值取向迷茫、人际关系不适、社会适应不良、就业压力加大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特点。在大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心理困扰呈现出不同的重点。在多次课堂心理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不同年级心理困扰的重点不同,大一、大二主要是适应、学业和人际交往问题,大三、大四则主要是就业和人际交往问题。

1.5 紧迫性:

紧迫性首先表现在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增多。调查表明, 现在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十年前翻了一番, 高年级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明显增多, 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次,表现为大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的后果加重。几年前多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习效果不好, 成绩很差, 精神萎靡不振,坐立不安, 现已发展到纵情发泄, 严重违法违纪, 甚至出现轻生或杀人的恶性事件。

2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1 学习问题

2.1.1 新生学习适应问题:

适应问题主要针对新生,学习适应不良是当前大学生适应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大学生新生不仅面临从中学的“教我学”向大学的“自主学”等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也必然面临来自社会、同辈群体、师长和自我目标的学习压力。目前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是不适应大学学习方式,具体体现在:一是不适应大学教师的讲授方式,二是难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及方法,三是缺乏学习自我评价能力,四是缺乏科学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及学习计划的能力。凡此种种,都会导致新生对大学学习产生多种不良心理反映。

2.1.2 学业焦虑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和在大学期间的主要活动内容。学业状况、学习效果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评奖评优、保送、考研和就业等多个重要方面,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面对课程考试、各种过级考试等繁重的学习任务和现实社会中的竞争,有些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思想紧张,情绪焦虑,不同程度地出现头痛、失眠、心烦意乱、食欲下降、记忆力衰退、易怒等问题。

2.2 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问题是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技巧和方法而引起的。在大学生活中, 大学生作为个体独立地步人社会交际圈,他们尝试成人式的人际交往, 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交经验,做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并具有较强的封闭性, 因此部分学生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人苦闷与焦虑之中, 或者企图对抗而陷人困境, 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另外,也由于大学生一般都把友谊作为主要的精神支柱, 因此人际关系的失败常常给他们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大学集体生活表现在宿舍人际关系、班级人际关系以及社团人际关系等。人际关系敏感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生活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一些全国招生的院校或重点院校, 由于生活习惯差异、语言隔阂及自我评价等多方面的原因, 具有不同程度人际敏感的学生比例高达60%-70%。

2.3 情感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后期,生理心理发育已趋成熟,恋爱与性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摆在面前。恋爱是大学生的一种性心理现象,随着性心理发展进入恋爱阶段,追求美好热烈的爱情往往是大学生们所向往的,他们被心中萌动着的情感激励、鼓舞和滋润。但是现实中因恋爱而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在校园里有的大学生把异性之间的好感误解为爱情,有的为摆脱孤独寂寞而寻找异性谈恋爱,有的因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羡慕攀比的心理而急于谈恋爱,种种恋爱心理的不成熟导致大学生恋爱成功率较低,使他们经历失恋的痛苦和情感的煎熬。平衡不好学业与恋爱的关系,未能从中获得全新的自我体验和人格塑造,进而迷失自我,出现各种困惑和痛苦。同时,由于性生理成熟,大学生受到性意识的困扰,因性冲动反应不良而产生焦虑自责甚至心理变态。这些都给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使大学生陷入自卑、焦虑甚至绝望的消极情绪状态中去,有的人甚至因此走向极端, 酿成悲剧。

2.4 网络成瘾问题:

网络因其跨时空性、匿名性、互动性及便利性等特点,很快为大众所接受并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沟通形式。不少大学生一方面因现实交际困难而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理满足, 另一方面也被网络的精彩深深吸引。从而对网络的迷恋、依赖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沉湎于虚拟世界。网络成瘾导致大学生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严重地导致了心理错位、人格分裂, 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形成。

此外,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普遍存在,就业问题引发的前程压力及情绪反应较为严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迅速,高校连续扩招带来了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巨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激烈的人才竞争,不少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理跟不上发展的步伐,思想上出现困惑、迷茫和苦恼,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心理压力,出现焦虑不安、自信心缺乏、怯懦、自卑、依赖性强、患得患失、挫折感等心理问题。

3 总结

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自身心理素质要素系统是变化的根据,是内因;外部环境是变化的条件,是外因。所以,自我预防是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的决定性因素。从学校层面来说,应从教师、教学、机构设置和环境营造四个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徐多勇.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试对策[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1

[2] 施福新. 大学生四种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8

[3] 张旭新.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J]. 思想理论教育导论,2010.08

[4] 贾玉霞.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07.11

[5] 杜洪涛,李华. 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发的原因及应对[J]. 中国成人教育, 2007.11

[6] 王统军.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 中国成人教育, 2005.11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聋人大学生 心理问题 原因 对策

[作者简介]王娟(1978- ),女,湖北阳新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江苏 南京 210038)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江苏残疾人职业教育率先发展的路径与机制研究”(课题编号:B-a/2011/01/028)和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高校残疾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项目编号:2010SJD880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91-02

随着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聋人大学生数量显著增加,据统计,全国现已有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高校专门招收聋人大学生就读,在校生近万人。受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而作为身兼残疾人和大学生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聋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应备受关注,这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还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彰显社会文明的进步。

一、聋人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心理问题。目前,我国聋人高中毕业生进入高校的入学考试采用的是单独招生考试录取,俗称“单考单招”,进校后,通常也是单独编班学习。这种从聋人的身心特点出发、相对比较独立的教育方式,保护了他们的教育权益,但也降低了标准,聋人大学生存在一系列学习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如下:(1)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聋人大学生对进入高校后,远离父母和原来特殊学校整天形影不离的老师,脱离了人盯人的管理机制,学习的自信心和动力明显不足,不会制订学习计划,不能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呈现出茫然、模糊、机械的学习状态。(2)学习的合理科学性不够。聋人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是封闭式教育,课程较为单一,学习完全由老师安排,缺乏主动性,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进入高校后,面对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尚不能更科学、更有效地合理安排时间,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3)在学习期望上表现出较强的偏执心理。大多数的聋人大学生及家长,都对进入高校学习能够改变命运抱有很高的期望,基于这种心理,他们在学习中“眼高手低”的倾向十分明显,较为忽视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而对服装制作、编织、园艺、宾馆服务、汽车修理这些适合他们身心特征的专业课程又有抵触情绪,认为是“不入流的”行业,不上大学一样能学。

2.情绪管理问题。聋人大学生在跟健听人的交往中,很难通过口语交流,所以不能及时有效地理解他人和被他人理解,自卑和自尊相交织,一些聋人大学生无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的残疾,过分敏感,容易多疑,每时每刻都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充满警惕。处于青春期的聋人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愤怒、悲观。有研究表明,聋人大学生个体的偏激心理相对显著,存在自我评价不客观、自我发展目标模糊等问题,出现一些负性事件后很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在其他问题上接连碰壁,更容易产生严重的悲观情绪和挫折心理。生活中,他们更易于接受聋人群体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召唤,在校聋人大学生受过去特殊学校同学和社会上聋人蛊惑,出走、逃学的现象屡见不鲜,给家长和学校带来很大的压力。

3.人际交往问题。有研究结果显示,超过2/3的聋人大学生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困扰,一些聋人大学生对正常的社会交往心存疑虑,以敏感退缩为人际特征,尤其是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与其他人打交道,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交往,把自己和周围的人隔离开来。随着性意识的觉醒,进入青春期的聋人大学生在异往上也容易出现行为偏差,他们渴望与异性多接触,希望建立良好的异往关系,基于生理原因,他们更多在有限的聋人群体中选择,由于认知差异,不少聋人大学生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对待自己朦胧的情愫,由此而引发的品德心理问题和过错等违纪现象比较多见。还有一些聋人大学生在现实交往中难以获得需要的满足,便试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补偿,沉溺于网络交往容易导致聋人大学生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社会交往心理障碍。

4.就业心理问题。就业是聋人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关节点,是他们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阶段。当前,在普通大学生身上反映出的就业心理,在聋人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具备一定的知识化程度而社会化程度低;情绪波动度高而自抑程度低;就业期望值高而抗挫能力低;就业依赖性高而人际协调力低。面对现在实行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聋人大学生的自主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偏低,他们在内心深处还是惧怕或不愿意自主择业,更缺乏创业的勇气和能力。部分聋人大学生还受就业思维定式的制约,认为自己当初上大学时很风光,就业时也希望有个体面的工作,希望找到有社会地位的、轻松的、收入高、待遇好的理想岗位。有时为了顺利就业,必须降低目标,甚至要放弃所学的专业,一些人就显得无所适从,心理极度失落、痛苦。

二、聋人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目前,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有很多种说法,基于发展的考虑,获得学术界认可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型认为,生理、心理、社会三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发展,在考虑影响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时,从生物和社会两个方面来阐述。

1.生物原因。听觉障碍带来的语言沟通障碍,必然会造成聋人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他们用眼睛去观察,但无法用言语去交流,看待事物和事情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由于语言能力的发展缓慢,信息量缺乏,必然会影响感知觉、认知、思维的发展,对事物的理解片面而肤浅,对社会和自我的认知也容易出现偏差,容易受消极心理暗示的影响,寻求外界帮助的能力也很差,这些都与其生理特征密切相关。

2.社会原因。(1)家庭因素。一般来说,类似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过度贫困、出现意外事件等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异常,易造成孩子孤僻、抑郁、消沉或易冲动、粗暴、富于攻击性等不良情绪状态。聋人大学生的父母比正常人的父母承受着更重的心理负担,在教育孩子方面,要么放任自流,要么过分溺爱,甚至有的父母将孩子看做是累赘,从小给孩子留下心灵的创伤。而不少聋人大学生家长本身也是聋人,缺乏相应的教育能力和正确的教育方法。(2)学校因素。我国主要以一个地区建立一所独立的特殊教育学校来开展残疾人初、中等教育,残疾人在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中,面对的主要是老师、家长和同为残疾的同学。绝大多数聋人大学生在封闭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大多寄宿在学校,学校一般不鼓励学生外出,与家庭、外界社会的接触相对较少,造成其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容易忽略良好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进入大学以后,综合性的高校甚至是专门的高等特殊教育学校还缺乏对聋人大学生心理结构和心理需求的研究,不能根据聋人大学生具体的需求实施相对应的教育,对聋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缺乏科学性、针对性、主动性和规范性,极可能延误对聋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调适。(3)社会因素。当今中国是一个开放、多元化的社会,各种矛盾、冲突、竞争日益加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聋人大学生开始接触社会生活中一些消极、丑恶的现象,也会遭受社会上残疾人受歧视、就业难、在工作中的同工不同酬等问题,而由于自身生理局限、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以及看待问题的片面性,他们往往会义愤填膺、灰心绝望,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也会更加伤害他们的情感,加剧他们的自卑心理和敌视心理。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也给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带来巨大的冲击。互联网以其虚拟性、隐蔽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诱惑着尚不成熟的自制力不强的聋人大学生,不少聋人大学生由于在现实世界里人际交往受限,更易患上网络成瘾症。

三、聋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1.调整教学管理方式,帮助聋人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高校要针对聋人大学生视觉特点好、直观记忆强、动手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探索出版适合聋人大学生身心及学习习惯的校本教材,采取他们喜欢的形式组织教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要重视社会实践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多开实践课,进行互动式教学,带领他们到职业教育现场开展实操训练,使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乃至多技之长,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使他们的大学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做到沟通无障碍,所有与聋人大学生教育教学相关的教职员工,应掌握聋人独特的语言——手语,这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对他们的尊重,并且会拉近和他们的距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组织开展学习目标的教育讨论,让学生及家长清醒地认识到学习目标和就业目标,夯实学习态度。

2.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提高聋人大学生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技能。学校要教会聋人在与人交往特别是与普通人往中,既不回避自己的缺点、弱点,也不自暴自弃,做到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正确地自我接纳。聋人大学生要学会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学校应结合聋人大学生性别、年级、城乡差异,通过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情绪管理教育,尤其要关注来自农村的聋人大学生,增强各种情绪表达和体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正确归因法、适度疏泄法、自我安慰法、升华法等,引导他们适时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勇于实践,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教会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包括如何待人接物、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批评、化解冲突、换位思考、寻求他人支持等。

3.全方位渗透,重视和加强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努力整合各种资源,共同帮助聋人大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学校要创设无障碍的物质环境,如在聋人大学生的宿舍和学习场所安装视觉信息提示醒目的设备,使其所处环境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开展好奖、助、贷、勤、免、补等活动,让其真正体会学校的温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辅导员等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和聋人大学生接触最多,是学生最为信赖的人,要发挥自身独特的地位优势,自觉利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让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对聋人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预防和早干预,“防患于未然”。学校除了开设面上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讲座、团体辅导,还应该积极采用面对面交流、手机短信、网上聊天等手段,重视聋人大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为聋生开辟专门的心理辅导室。重视朋辈辅导的作用,建立聋人大学生心理互助机制,为聋人大学生提供更多沟通的机会,让他们在朋辈关怀中互相学习和共同发展。

4.提高培养质量,加强就业指导。接受聋人大学生就读的高等学校,必须加大特殊教育的改革力度,大力提高聋人的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高校要帮助聋人大学生把树立职业理想、制订就业计划作为就业指导的核心,告诉他们择业时要把握择己所长、择世所需的原则。教育学生树立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的观念,运用网络、短信或直接见面等方式应聘,尽量不要通过家长、师友代办应聘材料和手续,给用人单位展示自己自立自强的一面。高校也要有强烈的就业市场意识,善于“推销”学生,积极联系残联部门开展专场招聘,创造就业机会。聋人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把握政策导向,到农村到基层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要积极参加各项培训,丰富提高职业技能,为在工作中积蓄发展潜力或再次就业时寻找满意的工作打下基础。有一技之长的聋人大学生不妨树立创业意识,走个体就业之路。

大学生活是一个从单纯走向复杂,从依赖走向独立的关键时期,对于能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聋人大学生来说,这一阶段的发展对其一生更是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心理问题经过疏导、教育是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消除的。

[参考文献]

[1]徐美贞.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4(4).

[2]李华平.论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教育科学,2006(2).

[3]庆祖杰.聋人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6(6).

[4]刘在花,许家成,吴铃.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8).

[5]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M].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08.

[6]张茂林,杜晓新,张伟峰.聋人大学生与健听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及自尊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5).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一、辅导员在工作中要保持愉快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色彩,作为大学辅导员,要保持本身的良好心理状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是对工作、对学生都要充满自信心,不论生活中经历成功,还是失败,都一如既往地耐心、积极地工作,决不动摇自己的人生信念;二是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带到课堂,对学生始终和蔼可亲,用自己乐观、轻松的心境感染学生,使他们保持愉快的心情。

二、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精神,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现在的社会复杂多变,充满诱惑的形形的新鲜事物时刻冲击着大学生的视野。大学生心理正处于对周围好奇事物的敏感期,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在实际生活中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悦纳他人,有适度的情绪;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班级团活动、实践活动,激励、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四自”精神做基础,使学生对产生的各种欲望和需要,如理解、自尊、自信、冒险、崇拜、虚荣、反抗等心理,有清醒认识。同时,学生人格中自卑、懦弱、甘居落后、不敢进取等许多消极特征就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了解学生内心,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

现在的大学生在生活中因不健康心理表现出来的种种异常行为随处可见,如自卑、消极、抑郁、悲观等,而通常学生都把自己的心理问题隐藏在心里,能主动向辅导员倾诉心理问题的学生是不多的,他们更容易向同龄人释放自己的情感。鉴于此,辅导员必须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加强与社会、家庭的联系和配合,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在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向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介绍心理疾病的危害,阐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第二,开展青春期教育。大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后,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和心理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爱情的探求,他们生活经验不足,感情易冲动,自制力缺乏,极易陷入恋爱的泥潭,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辅导员为学生指明方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大学恋爱的危害性,权衡利弊,目标明确,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是被父母呵护着长大,日常事务和经济上对父母依赖性很强,但平时又不愿与父母交流。所以,让学生真正走向独立,准备承担进入社会角色,就必须从培养其自身的责任感开始,即从生活自理开始,从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开始,服从学校的寝室管理规定,安排好自己的业余生活等,善于利用学校各种社团组织,把握各种机会,磨练自己意志,使自己得到充分的锻炼,为进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五、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和学生真诚平等地谈论心理问题、社会问题,诚恳地交换彼此的观点,教师应该随时随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消除疑惑,解答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最终达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促进学生人格形成的目标。同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上,体会、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消除不良品行,将学生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注意榜样典型人物对学生的感染性,增强其对榜样的理解、认同与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