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围手术期护理心得体会

围手术期护理心得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围手术期护理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围手术期护理心得体会

围手术期护理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围手术期患者 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时间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现在医学模式逐渐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的精神因素与机体的生理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做好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心理问题分析

焦虑不安、恐惧紧张:手术前患者由于对手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害怕疼痛和躯体损伤,害怕手术时出血过多,担心手术疾病性质,手术后是否复发,医生的技术及责任心,甚至担心手术及麻醉意外等问题。以上种种原因均可导致患者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往往会造成手术暂停。一般而言,术前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状态比较女性高于男性,成人高于儿童,初次手术者高于继往手术的患者。

顾虑、悲观、抑郁: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担心自己是恶性肿瘤,担心术后人财两空,认为治疗效果不乐观,存在各种心理压力和顾虑,从而产生悲观、抑郁情绪。此类患者主要表现为进入手术室后通常有紧闭双眼、发抖、四肢发凉、缄口不语、心事重重等表现。

护理措施

手术前心理护理:术前1日巡回护士阅读病历,与手术医生进行术前讨论,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到病房进行访视,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患者,主动与患者谈心,通过细心的观察,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手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应主动向患者宣教手术是在安全充分麻醉和无痛情况下进行的,嘱其不必过度紧张。向其介绍成功病例,以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介绍手术团队成员资历和技术情况,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安全感,同时还要介绍有关医生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并突出强调患者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针对手术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增加相互信心,调动患者配合手术的积极性。根据专业理论知识详细的向患者介绍手术程序。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运用认识行为技术,使患者主动进行自我松弛,避免过于紧张而影响手术的进行。手术当日患者接入手术室会有陌生和神秘感,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周围环境,医疗设备等,介绍手术麻醉过程,从而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更好的配合术前准备。手术室环境布置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覆盖,温度20~25℃,湿度50%~60%适宜,患者清醒时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使患者具有舒适感。

手术中的护理:医护人员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不要大声喧哗及窃窃私语,避免使用对患者来说敏感的词汇,如断啦、完啦、坏啦、糟啦等。实施麻醉护理操作时,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合作,操作要稳、准、轻、快,避免不必要的操作,以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麻醉后,手术进行中要使患者卧位舒适,可根据手术放置垫,预防压褥。保持输液、留置导尿等各项引流通畅。注意患者保暖,可在术中使用恒温毯来进行保暖。密切观察手术中发生的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并配合医生及麻醉师进行抢救,以手术顺利进行。器械护士要眼疾手快的配合手术,避免动作拖泥带水而使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手术的危险性。

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术后患者最关心手术是否成功,护士在患者清醒后就应该尽早告之手术顺利,已安全返回病房,其身体将会逐渐康复,使患者感到心理上的安慰。此时患者身体虚弱,再加上术后疼痛、管道及等不适,往往情绪低落,不愿说话,护士应使他们处于舒适的卧位,将心电监护仪的音量调小,保持病室安静。若术后效果不佳或预后不好,不宜直接将实情告诉他们,可通过家属采取合适的方法酌情告之。巡回护士在患者身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态变化,尿液及各项引流等情况。待患者完全清醒后与术者、麻醉师共同护送回病房,向病房护士交代术中情况和注意事项。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恢复了健康,稳定了情绪,心情愉快。但也有患者怕出院后自己不能照顾自己,产生担心和恐惧心理。所以对即将出院的病员,护理人员也要及时了解病员的思想情况,及时解除焦虑。对不同的手术性质及不同的康复程度,作好出院后康复指导,详细交代和说明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使病员出院后继续保持情绪稳定,促进健康。

对于接受破坏性手术的病人如截肢、乳腺癌根治术等。可能造成病人自我概念的模糊与缺陷心理、羞怯心理,而加重心理负担,甚至悲观失望,情绪低落。此时,我们要讲清手术的必要性及不做手术的危害,告知病人要勇于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围手术期护理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干预;普外;应用效果

在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时候,患者需要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和一系列细节的检查和治疗程序,患者心理很容易产生紧张和不适应的状态,这种状态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患者的代谢功能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对后续的手术治疗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会影响到治疗效果。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整体护理在我国的普及和深入,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服务,而更加注重心理因素、环境变化和预防保健。实验证明,恶劣的情绪和负性心理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良好的心理可以调整和平衡机体的免疫机能,所以普外科围手术护理质量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实现心理干预模式,使其情绪稳定,排除思想干扰,配合医护进行治疗,才能确保达到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下面主要研究本医院普外科围手术患者受到心理干预护理后的效果,探索对患者实现心理干预措施的必要性。

1临床资料

统计本医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期间普外科收治手术患者164例为观察对象。164例患者均意识清楚、智力正常,其中女患者有92名,男患者有72名,他们的年龄在30到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岁,体重在44到70kg之间,患者平均体质量大约为56kg。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干预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手术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也没多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作对比。

2方法

通过观察手术前后心率变化,血压水平变化进行比较心理干预对患者围手术期影响。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再加上心理干预措施。心理护理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依次满足其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进行心理护理[1]。术前患者对手术的陌生和恐惧,突出的反应是焦虑不安和恐慌情绪激动,临床表现是血压升高心律加快。作为一名合格的普外科护士,入院后就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病人,维护与患者家属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他们认识到更多关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向患者充分讲解病情,耐心介绍治疗目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取得的效果,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手术的风险、术后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等,加强患者与病魔斗争的信心。要让患者认识到不良情绪的危害,不良情绪可以使人体神经、免疫、内分泌功能失调,诱发高血压、溃疡病,积极的情绪则能使人体的各系统处于良好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及康复,促进身体健康。对患者家属及亲友进行教育,使之懂得自己的情绪可影响患者的情绪。每用一种药物、一项治疗和检查,都将其目的和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将疾病有关的知识及注意事项都要反复告知,直至掌握。在手术进行前,要禁止饮食,在手术前还要向患者介绍品,告知所使用的品无副作用,不必担心品影响身体健康。带患者在手术准备阶段进行深呼吸,进一步缓解其压力,使其能够肌肉关节放松,心情平静,呼吸正常。术后对生命体征仔细观察,通过心电监护:对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等生命指标观察并做好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进行分析治疗。指导患者腹式呼吸15min,如果环境允许,可以让患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转移其对手术部位的关注,减轻疼痛注意力。建议术后6小时开始流质食物,待消化功能恢复后进行正常饮食,使患者尽快恢复。早期活动可促进切口愈合,防止肺部并发症,防止肠道并发症[2],所以建议患者早下床活动。研究表明早期恢复进食可促使患者早排气排便,且肠蠕动的恢复可使术后因手术改变位置的肠管尽快恢复术前的自然,保持通畅,减少肠粘连、肠梗阻的形成。[3]在手术的恢复时期,向患者介绍主刀医师的临床成功经验,使患者与手术成功患者多加交流,使患者增强对医生的信任感,树立与疾病对抗的信心。

3观察项目

3.1记录患者入院时、手术即刻及手术后结束时的心率、血压状况。

3.2数据统计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4结果

经过记录统计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率比较见表1,治疗组的心率变化明显偏低,尤其是手术即刻时心率变化的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比较见表2,对照组的血压基础值明显增高,治疗组无明显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5讨论

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证明,普外科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术前认真耐心对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手术麻醉注射痛与术后痛,作为医务人员可以安慰患者,解释手术是在麻醉下进行的,手术的疼痛也是暂时性的,创伤的面积不会很大,使患者更加了解手术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和术后需要采取的治疗方案,加强患者对手术医师的信任和支持,消除不必要的恐惧感。围手术期中如果心率、血压、血常规、生化等方面出现了异常,要及时反馈医生。当发现手术后遇不良状况,也需要委婉地将病情告诉患者,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心理伤害。与患者及其家属适当交流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保证围手术期各项诊疗顺利的开展。

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会影响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依从性。护理干预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自身的行为、言语以及人际关系等影响患者,从而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以及消极心态,让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促进患者康复。对普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从而使患者机体内各个系统的负面影响降低,使患者内环境保持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医护人员做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体现医院“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耿清,主编.医用心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60.

围手术期护理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CRT;围术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心脏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重症,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水肿、乏力,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心功能不全症状恶化加重,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本次研究中,分析CR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实施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统计分析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为32-78岁,平均年龄为(55±1.3)岁,心肌致密化不全7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缺血性心肌病9例。经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为(23.3±13.4)%,左心室扩大、左心室收缩末内径约为(81.3±9.5)mm,心电图QRS波宽度为(133.2±24.2)ms,胸片心胸比值为(0.8±0.11)。病史为2.12年,均给予患者采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对患者实施系统治疗,所选取的患者均被CRT手术适应症。

1.2 手术方法

于导管室下常规对患者进行消毒、铺巾以及实施局麻处理,制作起搏器囊带,从左锁骨下实施静脉穿刺,依次进入到右室、右房、左室电极,左室电极根据冠脉静脉窦造影结果将其放入到左室侧支或侧后支,之后实施电极植入。测定各参数值达到满意后固定电极,连接电极以及起搏器,并将其埋入到囊袋中。

1.3 围术期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及焦虑情绪,心衰患者因长期处于气促、胸闷状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临床所采用的CRT治疗方法为临床一种新兴方法,但多数患者对其认知不足,术前患者多合并焦虑以及担忧。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沟通,增强患者对该手术的认知,以及具体的手术治疗情况,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指导患者如何做好有效的术中配合以及训练。

(2)完善术前检查。为了保证手术成功进行以及手术治疗安全性,术前首先根据心电图统计患者的心律、心率情况,并辅助对患者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彩超功能检查,根据心功能分级、血流动力学变化、6min步行距离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1.3.2 术中护理

(1)必要的心理护理。在导管室手术期间,患者处于局麻清醒状态下,医护人员在术中做好解释以及鼓励工作,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2)常规护理。给氧以及监测SpO2,去枕取平卧,因手术持续时间较长,会导致患者胸闷气短症状加重,可给予患者实施持续低流量氧气吸气,改善缺氧症状。建立静脉通道控制滴速,并注意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防止发生室颤。

1.3.3 术后护理

(1)实施心电监护。返回CCU病房后给予患者采用导联心电图检查,并采用心电监护明确患者的起搏情况,观察是否有异常发生。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措施实施对应措施处理。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2)保证充分的休息以及合适,且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切口处敷料情况,采取措施防止血肿以及渗血发生;局部感染以及囊带积液情况,要注意术后切口处及时换药,并在医嘱要求下连续采用抗生素治疗3d防止感染发生。

(3)术后必要的饮食以及健康指导。叮嘱患者多食用一些高营养、容易消化、粗纤维以及高蛋白食物,有利于切口早日愈合。无糖尿病患者应多食用水果以及蔬菜。

2 结果

患者实施CRT治疗后,患者担忧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明显改善,可积极配合手术成功进行。24例患者中,手术治疗成功率为87.5%(21/24),且术后治疗依从性良好。

3 讨论

围手术期护理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股骨颈骨折易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不仅能够解除关节疼痛,又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而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手术效果影响很大。我科从2004年~2010年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9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者81岁,最小者55岁,平均70岁。疾病情况: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0例。随访时间最长1年,最短3个月,结果表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3~6个月,其中26例患者已重返社会或从事家务劳动,3例年老体弱者生活可自理。髋关节活动自如,疼痛和跛行消失。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目标主要是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疾病和离开家人所带来的恐惧和紧张心理,使其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手术[1]。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主要将金属假体永久种植体内,多数患者对手术疗效持怀疑态度且有恐惧感。本组多数患者,患有高血压、肺心病等病史,需要家属照顾生活护理,精神极度悲观,入院后沉默寡言,对生活失去信心。还有4例患者错误认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容易造成瘫痪,以至心理负担很重。在收治的29例患者都存在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怕疼痛,怕留后遗症,甚至怕出意外。愈临近手术恐惧心理愈重。因此,护士应深入病房倾听患者叙述,并鼓励患者讲出心中的感受和需求,尽量解决和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2]。根据每位患者的心理和想法,我们用和蔼的服务态度,良好的文明语言同情关心患者,合理安排病房与手术后患者同室。有针对性的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和鼓励,术前我们与患者及家属作充分的交流和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方式和要求及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介绍科室的医疗护理情况和技术水平,列举同类疾患已获手术痊愈,功能恢复良好的病例,请已做过手术的患者谈心得体会,并于术前解释清楚后锻炼方法和可能产生的疾病,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解除了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对手术树立信心。根据临床研究资料分析,我们认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是必要的,它不仅可以减轻恐惧焦虑,而且还可以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利于康复。

2.2 术前饮食护理 由于老年人肠道吸收功能差,易引起低蛋白、低维生素及贫血等,导致术后恢复差,切口不愈合或愈合不良,为防止营养失调,应指导患者掌握饮食营养知识,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增强患者抵抗力,按预期进行手术并能够耐受手术[3]。

2.3 术前准备 做好各项常规,让患者练习床上排便,术前3 d协助患者洗澡洗患肢,除去圬垢,术前24 h备皮,肥皂水灌肠。用2.5%碘酊和75%乙醇消毒术,并用无菌治疗巾包扎。术晨留置尿管,更换干净衣、裤、按常规禁食。

3 术后护理

3.1 患者回房后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用沙包或枕头保持患肢外展及轻度内旋位。检查输液是否通畅,接通负压引流,检查伤口包扎情况,留置尿管于床旁。暂禁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特别是伴有其他系统疾病患者,更应如此。

3.2 密切观察患肢未梢循环、感觉、运动及肢体肿胀情况,注意足背动脉搏动,警惕切口内出血引起的高压。如有胫骨结节或股骨髁上牵引者,淋75%乙醇治液2次/d,预防针眼感染。

3.3 观察渗血情况,术后24~48 h更换一次敷料,选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严密观察吸引袋内引流物的颜色,液量以及血压、脉搏变化,每30 min观察记录1次。每12 h更换一次负压吸引袋,更换时用高效碘伏消毒2次。在术后48~72 h,引流物只有少许血浆性出时,拔除引流管,并挤出术区残留血性液体。

3.4 由于留置尿管,所以我们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尿管和引流管理。每日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200 ml冲洗膀胱2次,每日用稀碘伏擦洗会,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尿液呈酸性,术后尽早拔除尿管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3.5 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基础护理,鼓励患者在床上作深呼吸,扩胸及其他适当活动,用两个波浪式的水垫,每1~2 h交替垫在骶尾部,保持臀部干燥。患者排大便时,由2名护士协助进行,一名护士摆放便器,另一名护士抬高患肢,保证术后髋关节的正确位置,放便器时,动作要轻、稳、防止皮肤擦伤,防止褥疮发生。

3.6 功能锻炼,术后3 d指导患者作股四头肌及踝关节运动,有利于术后的功能恢复,预防肌肉萎缩。鼓励患者半坐位,适当均匀练习伸曲小腿;术后2周后开始进行从坐位到站位的练习。开始时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使足部着地,在他人协助下抬起上身使患腿离床,同时使患足着地,再扶习步器站起。上床时按相反方向进行。3周后即可扶拐下地,患肢部分负重;4周后开始扶拐步行。必须循序渐进,量力而行[4]。根据患者情况,6~8周后可弃拐行走。术后为防止髋脱位,应嘱患者不要将两腿在膝关节交叉放置,不要蹲,不要爬陡坡。

4 小结

综上所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围手术期良好的护理措施及管理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5]。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减轻手术恐惧焦虑,促进术后康复有重要作用。术后精心正确的护理,不但提高手术疗效,还对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及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起到关键作用[6]。术后的密切观察,功能锻炼及注意事项的正确指导,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护理2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中,无1例因护理不当而发生肺炎,褥沧等并发症,术后恢复均较好。使我们体会到,护理工作不是一项简单、机械的熟练工种,而是要有爱心,不断学习,掌握多学科的知识,才能做好患者心身整体的护理,才能满足患者需要,保证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

参 考 文 献

[1] 李秀娥,祝维秋,刑凤英,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35例围手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0):118-119.

[2] 李东香.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实用医技杂志,2008,15(5):634-635.

[3] 单廷芝.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4):82-83.

[4] 苏秀菊,冯桂萍.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南方护理学报,2001,8(1):22.

围手术期护理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础护理 教学方法 备课 作业 心得体会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264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38-01

1 备课

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受益匪浅。学生的准备主要在于对书本的预习,将不懂的地方划出等待上课时向老师提问,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最大的教学功效。而教师需要做的课前准备就要复杂许多。

1.1 有针对性的备课。中职学校的生源特点是基础知识薄弱。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缺乏钻研精神、学习动机,学习目标不明确。但是当代中职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求新意识强、社交能力较高,我们要针对这些变化特点来备课。

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来备课。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求不能过高,在大纲的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可行性强的目标。可以避免学生达不到教学目标。如:在周围静脉密闭式输液的实验教学中,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在符合无菌操作的原则下操作主要输液步骤。至于详细步骤,我们可以在下学期的护理实训课中再让学生具体操作。

1.2 参考护士执业考试备课。护士执照考试对护生来讲是一个难关,尤其在2008年新的护士条例颁发以后,分数线的设置和考生的范围扩大更加重了护生的心理负担。于是有针对性的教学对护生而言无疑像注入一针兴奋剂,极大地提高护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1.3 按照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掌握能力备课。根据学龄层次和知识储备的不同,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的掌握也有差别。故在备课时对学龄层次低的应更详细、分析清晰、逻辑合理,导课生动、叙事活泼、投其所好;学龄层次高的则可有所收敛,在解惑之余着重开发护生的举一反三和自学归纳能力。

1.4 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备课中。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进入临床后要直接和病人接触,怎么来理解关心病人,和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在操作中按照要求做等。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针对每一项操作来给学生进行德育和素质教育。

2 教学方法

2.1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已经不胜枚举,有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如传统的板书、教具展示和热门的多媒体教学等。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内容和特点灵活选择,切忌墨守成规和乱无章法,如理论课:方法上以提问导入课程,吸引护生的兴趣,引导后在叙课中插入案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对专业的慎重(如:在住院期间遇到剖宫产后护士忘记交待病人和家属不排气不能进食,病人进食后发生肠梗阻。腰穿后未予患者取去枕仰卧位后发生脑脊液外漏后的严重后果等)。若有演示性的课程(如入院和出院护理)可让护生上台演示,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课程结束前将本堂课的内容归纳,当场出题考察护生掌握该课的程度,布置课后作业给护生加以巩固。

实验教学一般采用的是示教―分组练习―指导―小结模式,但这些模式不要固化,要经常改变,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比如让护生先试着操作一次,由其他学生讨论指出问题,并就此予以指导;或者加入竞赛机制,让护生更有动力反复的练习操作;再或者由一个护生口述一遍操作流程后,由另一护生立刻按此操作一遍,由此鼓励了护生的自主能动性。上述种种不管如何应用,教学目的一定要明确,才能保证护生达到教学目标。

2.2 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教师间常进行交流和学习,但这种学习,只是相互教学方法的探讨却无法将双方的个性化教学融合。教师要从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引导者,个性化教学更会锦上添花。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受其形象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个性魅力所影响。学识魅力最能让学生敬服,需要对知识掌控的博而精,深而广,能随时解答分析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的疑问。个性教学因人而异,一样的知识点,有的教师逻辑明确,分析有度;有的教师表达风趣,语言生动;有的教师思想刻板,语言乏味。一堂课的整体风格和效果也会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而不同。

3 布置作业

3.1 纸质与实物作业共存。中职学生的作业应既有纸质作业,又有实物作业。纸质作业主要是为文化理论课而设,实物作业主要是为专业技术课而设。纸质和实物作业共存正是中职学生作业的一大特点,两者缺一不可,只有纸质作业,学生的技能得不到强化,只有实物作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

3.2 理论作业与实践作业共存。就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来说,是一个先理论后实践,而后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理论是基础,实践是应用,最终都要用到临床护理中,缺一不可。

4 课后的心得体会

4.1 教师方面。备课过程中在信息收集(开扩眼界,掌握新资讯)、授课时的突发状况(学生的质疑)和授课后的全新感悟理解,都可让教师从中得出很多经验,在再次写教案的同时也找到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这对护理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会有很大帮助。

4.2 学生方面。课后,学生会对课程的内容提出很多疑问,及时解答能够更好的消化所学的知识。理论结合实际,对于今后进入到临床遇到的各种问题,就会根据理论基础结合临床作出正确的处理。

学生在经过教师的德育教育后,在临床中会加强自己的严谨、审慎、负责的职业精神,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5 总结

在教学中有很多好的方法,如“自学-辅导”模式教学法;PBL教学法等。作为护理专业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不断创新,不断的学习和探索用之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欣,赵华文.上好医用化学实验课的心得与体会.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2(1)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针灸电子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实用手外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