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机构全套制度

医疗机构全套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机构全套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机构全套制度

医疗机构全套制度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市场的发展,医疗保障体制的实施以及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如何适应新的医疗市场环境变化,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理念,是现代综合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物价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搞好医院的物价管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院医疗价格管理工作,完善价格监督机制,规范收费行为,对提高医院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医疗服务收费 专项检查 规范收费 1 检查内容 1.1医疗服务收费是否按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名称、内涵、价格规定收取费用;有无自立项目、自定标准收费,有无分解项目、重复收费,有无对明确已经取消的项目仍继续收费,有无不按标准计价单位收费,有无不按实际服务数量计算费用以及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提供服务等行为或现象。 1.2医疗卫生机构是否按照规定将主要的医疗服务名称、内容、价格以及主要药品的名称、规格、价格等在显眼的位置予以公示;县以上医疗机构是否实行医疗服务价格计算机管理,设立电子触摸屏和计算机查询系统供患者查询所有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药品及医用材料价格等信息。 1.3政府定价药品、政府规定降价的药品是否按规定执行、有无推迟降价或者不按规定比例降低价格,有无规避国家价格管理政策,不使用政府降价药品。 1.4医疗卫生机构销售药品,是否在药品实际购价的基础上顺加作价,药品的实际加价率是否按规定严格控制在15%以内(中药饮片除外),有无价外回扣等变相提高加价率行为;实际零售价格是否高于政府规定的最高零售价格。 1.5医院自制药品价格是否按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价格办法核定,是否在价格主管部门备案,有无超过规定的利润率标准或擅自作价销售。 1.6血液价格和相关收费是否按规定政策执行,有无擅自提高用血价格以及采取分解计费单位、强制检测检验等方式多收费。 1.7医疗卫生机构可另外收费的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用卫生材料是否按规定的价格执行,有无分解项目重复收取一次性卫生材料费用;有无超规定的加价率,以及采取虚增使用数量等方式变相多收费用。 1.8县以上医疗机构是否实行了住院病人费用每日清单制度,按照统一的明细清单格式,填写病人情况,每日向病人或家属提供。 1.9医疗机构是否设立了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机构,制定收、退费制度、价格管理岗位责任制度等内部价格管理工作制度;有无配备专职价格管理人员,建立医院收费情况内部定期抽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10是否建立了病人投诉处理机制,是否设立举报箱、意见簿和举报电话,是否认真受理和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做到件件有核实、有处理、有反馈。 1.11医疗机构是否健全和落实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有诉必查,有责必究。 2 检查方法 2.1随机抽取若干出院病历,打印出详细清单,依据吉发改价监联字(2006)1507号文件检查其入院直至出院全过程的诊疗和费用情况,检查有无违规收费问题。 2.2实地检查,价格公示是否全面;触摸屏和滚动屏运转是否正常,公示项目是否准确,是否便于患者查询。 2.3按政府药品降价文件、检查医疗单位药品降价时间和降价幅度,看是否有延期或降价幅度不够标准现象。 2.4依据患者出院清单检查药品加价率,是否有超标准加价。 2.5检查医疗单位新增服务项目审批程序和备案程序是否健全,是否有未经审批和未备案项目在开展。 2.6血液收费是否按有关文件执行,尤其是取送血费用。 2.7检查医疗单位的微机收费库,是否有超标准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并且检查卫材的加价率是否按吉发改价监联字(2006)1511号文件执行。 2.8现场检查一日清单发放是否及时,出院清单是否详细。 2.9现场检查相关处理记录、文件通报;与主管物价员谈话和对资料、会议记录查阅等方式进行检查。 3 常见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价格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各级物价部门对医疗行业乱收费行为治理力度的加强,过去在医疗行业常见的诸如“提高标准”“自立项目”等乱收费现象已不多见,但是在许多医疗单位中有收费标准而不符合收费条件的隐蔽性乱收费行为正在滋生蔓延。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3.1组合项目,打包收费。一些医疗单位不顾患者的实际情况,片面强调诊断或治疗需要,将一部分检查或治疗项目组合在一起,

[1] [2] 

形成新的收费项目搭配给患者。如检验项目中的生化全套和肝功能全套等。 .以主要服务项目附加非主要项目拖带收费。如患者在做尿常规时,有的医疗单位将尿沉渣附带在尿常规上。 .以低档次服务套高标准收费。如二手CT按新标准收费等。 片面曲解文件,在子项目上作文章。有的医疗服务项目在说明的涵盖表述上不是十分清楚明确,而被某些医疗单位所利用。 .含糊收费名称,模糊收费标准。个别医疗单位仍然使用检查费、治疗费、化验费等笼统含糊的收费名称。 总之,作为基层的物价收费工作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全面理解有关文件精神,注重对医疗内容上的常识性了解,才能进一步规范本单位医疗服务的收费行为,制止和纠正医疗机构中的乱收费行为,切实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才能适应新的医疗市场的环境变化,在竞争中求发展,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廖爱玲.医疗服务价格仍混乱.医院乱收费花样翻新.生活时报 .:. 王小万,李慧平,刘丽杭等.湖南省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对医疗费用结构影响的分析.中国卫生经济 .:-. 吉林省医疗服务价格(试行)吉发改价监联字 号. 文章屋在线 wzk.co

    

医疗机构全套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 费用 控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成为人们首要关心的问题。平安健康的生活是人们的向往,但是疾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医疗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医疗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因此,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关键。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到1988年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规范了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后又在此基础上不断修订,扩大了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人员范围,直至2001年底,我国百分之九十七的地区加入了医保行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享受医保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先“看病难”的问题。然而,随着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的增加,如何控制医疗保险的费用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医保费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医疗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多年的实行,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保制度的建立,通过国家强制的方法有效地集合个人、单位、国家的力量,筹措医疗卫生的费用,发展医疗服务事业。医疗保险的费用是取之于民,必要用之于民。然而,现今的医保费用浪费现象屡见不鲜,如何制止这些现象的发生,合理地使用医疗保险费用是医疗保险工作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但在这之前,我们要清楚认识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现状。

(一)现状

医疗保险大致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即医疗服务机构、参保者、医疗保险机构和政府部门”,它们共同组成了医保体系。其中,医疗的服务部门主要是利用医保费用的方式和时机来达到医疗收益最大化。参保者则是带着用最低的医保费用谋求最好的医疗服务的目的参与其中。政府部门则是通过建立完善医疗保险体系,来保证医保制度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正常运行。医保机构则通过制定和控制医保费用,来提高医疗费用的使用率。我国很早就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在实行的过程中也有意识的控制医保费用的使用,这种控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这个时期是计划经济时期,是医保制度的初创和逐步建立的时期,主要实行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到现今,医保制度逐渐发展完善,这个时期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我国的经济实力逐步提升,传统的医保体系已逐显弊端。一项统计显示“我国公费医疗费用支出1953—1995年由1.05亿元增长到112.6亿元……劳保医疗费用支出1978—1995年由28亿元增长到590亿元”。这些数据表明,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日益增长,这些增长有些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必要增长,但还有一些是人为的浪费,这些问题的出现,提醒着我们要加强对医保费用的控制。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医保患者过度医疗、医保费用监督体系不完善、医保工作人员能力不足。

(二)存在问题

医保患者易出现过度医疗的问题,缺乏费用控制意识。健康问题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问题,现今的大多数人对医学特别是西医不了解,所以到医院治疗时力求全套,极易出现小病大治的现象,看医生要看主任医师,选择药品时只选择高价格的药品,这种种极端的患者心理都在无形中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而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为了获得更多病患,医院不断投入资本采购先进设备,利用病患的极端心理,为病人提供豪华且高昂的医疗服务,这也增加了医疗费用的支出。

医保费用的使用缺乏有力的监督体制。医疗保险部门和医疗机构之间并不是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而是契约的关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医保部门对医院的监管力度。医保部门因条件和人员的限制,对医院的医疗费用使用情况不能清晰了解,更何谈费用监督。而且现在公立医院占医疗机构总数的绝大部分,它是国有医院,与民营医院不同,如果它出现医疗费用浪费、虚假现象,医保部门不可能将之取缔,这就在侧面纵容了医疗费用的虚假申报和浪费现象,使医疗违规愈演愈烈。

医保机构人员能力不足导致医保费用控制不佳。医保机构的管理人员数量较少,随着医保范围的扩大,医保受众逐年增加,医保机构的管理量也不断增大。而医保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都跟不上这种发展速度,医保工作人员应付日常的工作就已经疲于奔命,无法再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医保费用的控制上。因此,现今的医保部门急需专业管理人员的加入,来强化管理队伍的控管能力。

二、控制医保费用的对策

面对医保费用使用的种种问题,控制医保费用的使用是医保改革的难点。要积极探索研究控制医保费用的方法,保证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行,使医保费用真正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此,应积极探索控制医保费用的对策措施,可以从推进医保体制改革、完善医保支付手段和建立医保费用监督体系入手促进医保费用的控制。

(一)推进医保体制改革

医保费用的逐年增长,无限制膨胀,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医疗保障体制的缺陷。要控制医保费用的合理使用就要不断深化医保体制的改革,应该做到三点。第一,健全药品的供应体系,完善医疗服务制度,严格控制药品价格,这就降低了医保药品支出的成本,控制了医保费用的使用。第二,积极推进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建设,让病患就近治疗,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可以鼓励他们到就近的社区医疗点就诊,这既节约了病患去大医院所花费的时间,也减少了医疗费用的支出。第三,遏制医院的不良竞争,对待病患要一视同仁,防止过度医疗现象的出现,从医院方面杜绝豪华就诊,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浪费。

(二)完善医保支付手段

医保费用的支付手段大致有两种“后付制和预付制”,这两种支付方式各有优缺点。在医保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应该不断完善医保支付手段,从中控制医保费用。可以采取综合的支付方式,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病种、患者年龄、患病时间等病况,将相似的病例划为一类统一管理,制定相应的支付方式,降低医院成本。而且根据病患的过度医疗心理,可以制定相应的医疗支付手段,不同级别的医院划定不同的医保起付线,利用经济的杠杆来调节病患的数量,合理分散病患。

(三)建立医保费用监督体系

加强对医院等医疗机构的监督力度,从源头上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使用情况。不定期派遣监察人员到各大医疗服务机构进行检查,对医疗机构的处方进行抽查,一经发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及时处理,对相关的负责人进行严厉处罚。而且对医疗机构的设备采买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过度采买的现象。促进医院间的良性竞争,促使医疗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构建医疗机构的诚信档案,规范医生的职业操守。

三、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地控制医保费用的使用,就要正确处理好医院、病患和医保公司三方面的关系。医疗机构要诚信服务,杜绝因不良竞争而进行抢夺病患的行为;病患应及时调整心态,避免过度医疗,如小病就到社区诊所就诊;医保公司应该做好医保费用的监督和调控工作,成为病患和医疗机构的桥梁,在保证二者利益的同时,严格控制医保费用的支出,从而有效地遏制医保费用飞速上涨的势头。

参考文献:

[1]商文学,郝玉梅.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策略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3:152-153

医疗机构全套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分级;照护;医养结合;养老;体系

现在,我国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的不衔接,当老年群体发病后,需要在医院、家庭和养老院等机构来回往返。加上老年人群本身对医疗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如此周折增加了老年人的负担,也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如何更好的解决老年人群的医疗和养老问题,达到医养结合的资源合理配置和长短互补,使老年人群更好的安度晚年生活,成为当下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分级照护医养结合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实现了居家养老功能的最大化,遵从老年群体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差异,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优秀的发展蓝图。现在,本研究就该体系建设中的内容、发展必要性、问题及改进措施等综述如下。

1.分级照护医养结合社区服务养老体服务体系的内涵

1.1医养结合社区服务养老体系

医养结合社区服务养老体系中,医是医疗保障服务,医疗保障服务的内容兼具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检查、疾病诊断、治疗和护理、医疗知识咨询、医疗设备保障和临终关怀等,帮助老年人远离疾病的侵害,提升生活质量。养是老年患者日常生活的主导,包括日常生活看护、开展趣味文化活动、精神心理照顾等服务,给老年人增添生活的乐趣,帮助老年人开心、舒适的度过每一天。医养结合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策略,将老年患者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医疗、养生、康复等结合为一体。这种老年人的日常康复治疗和生活关照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大化利用。

1.2分级照护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论证

分级照护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论证是结合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社区老年养老和医疗的基本特征,基于养老服务相关理论和政策背景,结合服务体系涉及各方人士深度访谈,明确分级照护医养结合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体系内涵结构及相应责任主体,形成体系中配套制度,论证制度的衔接、运行机制及保障。通过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及国内历史的纵向比较,并参照地方经济发展现状,阐述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的合理性与可行性,进一步论证长期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老年意外伤害保险以及涉老政府补贴政策间关系,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以长期护理保险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经费保障制度建议。

1.3分级照护的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

医养结合需要医院的医疗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的等级,具备有完善的诊疗项目、健全的科室、足够的硬件设备和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人才。同时,也应该有专业的养老机构。两者统一合作,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管理等结合,提高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身体孱弱的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医养结合通过社区内医院和养老机构签订合作计划或在养老机构设定内置医院,实现医院和养老机构的资源共享,将医疗、养老和康复全程紧密结合,使老年人群享受到从养老机构到医院治疗的全套服务。

2.我国分级照护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必要性

2.1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人医疗养老需求增加

我国从20世纪初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发展中国家中,是较早的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几个国家之一。据统计,现在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5%左右,在65岁以上的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而这一数字将在21世纪中期达到30%。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因此,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老龄化还在不断发展。而与此同时,家庭结构在不断变化、年轻人群同比减少、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等导致家庭养老能力不断削弱,养老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老年人群还是多种疾病的高发人群,其慢性病的患病率是其他人群的3倍以上。老年人群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十分强烈。我国当下急需合理的措施和制度促成医疗卫生和B老服务体系的结合,以适应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2.2我国医疗机构难以提供精致的养老服务

在我国,即使是一些大型的医院也主要以各类疾病的诊治为主,相关的护理服务也多集中在病人治疗后的康复期,无法完成长期的、细致的生活护理。医疗机构本身的基础资源未涉及到老年人群的非疾病期的养护,加上医疗机构本身的资源有限,许多老年人的真正需求无法满足。因此,迫切需要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出现,保障老年人的常规合理、治疗和康复的完美衔接。

3.分级照护医养结合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

随老龄化发展老年人群依赖外界支持及长期照护的需求量会明显增加,而长期照护更是养老服务中任务最重、最难解决部分。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应解决老年人长期照护问题。无论从服务的覆盖面,还是养老服务的持续性来看,医养结合的立足点和重心都应在社区、在居家。而从慢性病和老年失能失智的防治特点来看,诸多研究证实尽早预防的积极意义,基于社区的医养结合模式将有利于主动预防策略措施的实施。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居家老人最易获得的卫生资源,为建立发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医养结合模式提供了有效途径。

3.2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融入问题

由于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医学专业服务不仅是养老服务重要组成部分,更因其专业性强,使其成为制约养老服务系统质量的关键环节。我国养老和医疗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构建医疗卫生资源融入的有效机制和适宜途径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问题。部分的养老机构、社区医院等资金条件有限,医疗设备不完善,不能够满足高质量医养结合的老年服务。当老年患者突发疾病需要治疗时,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救助,健康无法得到正常保障。针对这一情况,需要政府和社会加大资金支持,鼓励有能力的养老机构和医院联合起来,举办有一定服务质量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参与合作的各个单位需要明确自身的义务、责任,构建有效的双向转诊体系。条件较好的养老机构可设立内部医疗机构,保障老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

3.3居家养老照护的分级标准问题

目前老年照护分级标准多参照临床护理分级标准制定,多用于养老机构。这需结合地方养老服务和社区可利用资源现状,制定合理、可行的居家养老照护分级标准,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3.4医疗和护理人员不足问题

医疗机构全套制度范文第4篇

一、国外医疗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医疗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

现阶段,医疗成本较高以及长时间等待是刺激医疗旅游市场活跃的主要驱动因素。据海通证券网2018年统计资料显示,有26.5%的英国患者为绕开国内长时间等待而选择出境医疗;有33.1%的美国患者为寻求低廉的医疗费用而跨境寻求治疗,这一现象成为驱动医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同时,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认证的医疗机构被公认为具有极高医疗水准,部分患者在选择医疗时,会选择获得JCI认证的医疗机构。所以JCI认证数量快速增长,也成为国外医疗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截至当期,国外已经有600多家医疗机构获得JCI认证,并且将会以20%的速度继续增长。

(二)医疗旅游市场已初步形成品牌标志

根据FMI资料统计资料分析,按照医疗项目类型划分,医疗旅游市场可划分为牙科治疗、生育治疗、骨科治疗等一般性治疗,并且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独有的品牌标志。例如,匈牙利肖普朗(牙科)、日本温泉、泰国SPA、韩国首尔狎鸥亭洞整容、瑞士蒙特勒抗衰老等,已初步产生品牌效应,并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国外医疗市场在呈现出品牌标志的基础上,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据相关数据资料统计,截止2018年,泰国、印度、新加坡3国医疗旅游服务,已占整个亚洲医疗旅游服务市场份额85%;墨西哥跨境医疗患者在全球旅游市场中的增长速度最快。

(三)各国医疗旅游专业性愈加突出

据MTA最新的医疗旅游指数统计,当前已有41个国家参与医疗旅游市场,使得医疗旅游的专业性愈加凸显。例如,印度以专业的心脏手术排名第一;以色列在服务、设施质量方面排名第一;新加坡因在复杂手术流程中具备专业水平成为最受欢迎的医疗旅游目的地;泰国作为全球顶级美容外科中心而成为最热门的医疗旅游目的地;马来西亚因具备一流的医疗基础设施与高技能的医疗专业人员备受消费者青睐。可见,随着医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外医疗旅游业的专业服务能力愈加凸显。

二、国外医疗旅游业发展经验分析

(一)拥有专业的医疗旅游管理机构

随着医疗旅游业蓬勃发展,各国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治病以及观光旅游,均建立了医疗旅游专门负责机构,推动医疗旅游业发展。如印度为发展医疗旅游业,于2015年7月宣布设立国家医疗保健旅游局,保障海外游客治疗质量。这一举动使得欧美国家患者到印度治病旅游数量大幅提升,且中国已经有部分公司开始致力于与印度开展跨国医疗旅游服务合作。同时,马来西亚为支持医疗旅游业发展,成立医疗旅游理事会,并在吉隆坡国际机场设立专柜,专业接待前来马来西亚进行医疗旅游的游客。泰国作为较早发展医疗旅游的国家,为推动医疗旅游事业的发展,专门在其他一些国家设立跨境医疗办事处,为外国游客赴泰就医提供前期医疗准备信息和远程问诊服务。国外其他国家在发展医疗旅游时,也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旅游管理部门。

(二)具有健全的医疗旅游扶持政策

国外许多国家为推动本国医疗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政府每年都会投入重金。据东南亚媒体报道称,2018年马来西亚政府每年都会投入超过50亿美元,用于发展医疗旅游事业,并且将医疗旅游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进行扶持。且马来西亚政府针对与世界知名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的私立医院,提供租税优惠政策,并对外国患者占比超过5%的私立医院给予租税减免政策。印度政府也为推动医疗旅游业的发展,对医院征用土地进行补贴,扶持医院发展医疗旅游。同时,印度政府对公立和私立医疗服务机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近几年印度政府对医疗保险费投入已经达到年复增长率39%,进一步推动印度医疗旅游业的发展。此外,印度大幅度减少医疗设备进口税,保障私立医院具有世界一流的医疗仪器,提升医疗服务硬件水平,以期推动医疗旅游的快速发展。韩国政府业也非常重视医疗旅游业发展,首尔市政府出资成立整容美容支援中心,积极帮助外国游客联络整容外科医院,进一步扩大医疗旅游市场。

(三)具有先进的医疗技术

亚洲是医疗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以泰国为例,康民医院、三美泰医院是最早通过JCI审核,并获得资格证书的医疗旅游医院。目前,据泰国国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泰国已经有超过60家医院获得该证书,这些医院均向国外游客开放。对于泰国的医疗水平,美国萨利托医疗旅游公司总裁评价,曼谷许多医院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和美国不相上下,甚至已经更胜一筹。同时,作为医疗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新加坡,是拥有JCI认证医院最多的国家。在通过JCI认证亚洲医院中,有超过三分之一医院属于新加坡,这表示新加坡医院整体医疗水平较高,为发展医疗旅游提供强大技术支持。此外,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同样具有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在肝脏移植、心脏搭桥等方面有尤为突出,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前来治疗观光。

(四)具备完善的医疗旅游基础设施

医疗旅游作为增长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因此,各国为助推医疗旅游事业发展,一直致力于完善医疗旅游基础设施。瑞士作为医疗旅游发展较早的国家,拥有世界高级水疗中心、健康中心,以及私人诊所。同时,瑞士已经拥有完善的酒店加医疗合作模式,为医疗旅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例如,瑞士预防诊所和苏黎世柏悦酒店进行合作,推动了瑞士苏黎世医疗旅游快速发展。另外,泰国作为医疗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持续培训,不断完善提升服务水平,逐渐形成了较高水平的医疗旅游服务集群关系网络,并进一步完善了泰国医疗旅游基础设施系统。德国政府为助力医疗旅游事业的发展,出资设立了350座矿泉浴场与疗养基地,并通过德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語言进行宣传推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疗养旅游。

三、我国医疗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医疗旅游业监管力度不足

由于我国医疗旅游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再加上监管机构较为缺乏,导致该行业出现各种乱象。据中国新闻网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仅海南在2019年2月推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监管机构试点,实施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备案管理。而在其他地区,医疗旅游监管机构试点或相关监管制度并没有出台。在此情况下,国内医疗旅游业从业资质合格率不足10%。同时,我国医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约束。相关机构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涉案金额数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免费旅游医疗骗局频繁发生。据中国报告网资料显示,自2014年以来,大连思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没有取得医疗相关资质情况下,通过美容院寻找高收入、高消费受害群体,以免费旅游名义诱骗受害人到海外医院进行体检。在此基础上虚构体检报告,谎称受害人系患癌高风险人员,诱其接受治疗并购买昂贵“药品”实施诈骗。2019年1月,浙江公安机关破获该起“以医疗旅游名义实施诈骗案”,共抓捕132名犯罪嫌疑人,扣押假药3000余箱,涉案金融高达1.5亿美元。

(二)缺乏独具特色的医疗旅游品牌项目

医疗旅游产品作为关键因素,对推动医疗旅游产业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全球医疗旅游发达的国家及地区已形成了特色的医疗旅游服务品牌。例如,以“疗”、“旅”并举,“治”为辅,以医疗服务获得大量客户的泰国SPA,日本温泉等;以“治”为核心,“旅”为辅,依托重点、优质的全套服务获取大量客源的新加坡、德国等。相对而言,我国拥有悠久的医药历史文化,但从医疗旅游方面来说,医疗旅游产品较为缺乏且未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从而制约了中国医疗旅游业发展。以中医为例,中医作为我国最具特色的医疗产品,被认为是发展国内医疗旅游的“富矿”,可成为国外游客体验中国旅游项目的最佳产品。但事实上,目前我国很少见到专门为外国游客提供的国内中医类医疗旅游项目,且到中国接受医疗旅游服务的国外游客数量远低于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据中国报告网资料显示,截止2019年初,中医药健康旅游在国内旅游产业中的比例不足5%,导致中医类旅游业经济效益并不突出。

(三)医疗旅游设施尚不健全

医疗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游客的服务质量和体验。当前,我国医疗旅游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导致许多境内游客也趋向于境外进行医疗旅游。一方面,我国依然缺乏专业化的“医疗+旅游”配套设施。例如,美容瘦身、减肥治疗等基础设施依然停留在传统健身工具方面,很少开发新型旅游健身治疗项目设施。另一方面,部分医疗旅游机构沿用传统线下培训方式,线上培训沟通工具研发数量较少,患者体验感与满意度并不能有效提升。在此情况下,国内患者趋向于境外医疗旅游,而境外游客在体验过传统医疗旅游设施的服务后,也很少再次消费。据携程网的《2018年在线医疗旅游报告》称,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国内有43%的患者趋向于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地进行医疗旅游,25%的患者趋向于瑞士、泰国、印度等国旅游。而境内患者医疗旅游的消费比例仅为12.7%,境外患者在我国境内进行医疗旅游消费比例较低,消费次数较少。

(四)医疗旅游技能专业水平较低

医疗旅游的流程一般包括医学沟通、病历翻译、就诊沟通、愈后休养、观光旅游等,但当前我国相关中介机构专业水平较低,难以独立支撑全部技能服务流程。据《2017-2021年中国医疗旅游行业发展及预测分析》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国内专业从事医疗旅游服务的机构不足35%,其他中介机构多与第三方公司、翻译机构、旅行社进行合作,增加了医疗事故与纠纷的发生概率。目前我国境外医疗旅游主要包括体检、慢性病治疗、重症转诊等,其中境外转诊流程十分复杂,需要专业的医疗资源与服务保障。但是,我国开设境外医疗旅游服务的中介机构,多以传统的旅游方式服务消费者,缺乏筛选境外医疗供应商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根据现代健康报的最新报道,马来西亚某患者在2017年3月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胃肠道间质瘤,同年10月通过境内某省一家医疗机构求诊,寻求针对白血病的3代靶向药物。由于病历翻译不够准确,患者入境之后才了解,没有合适方案进行治疗。因此,我国医疗旅游技能专业水平较低,无法及时为境内外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咨询与治疗服务,已成为医疗旅游发展的瓶颈问题。

四、几点启示

(一)构建合法有序的医疗旅游监管通道,有效控制境外医疗纠纷风险

目前我国医疗旅游市场处于混乱无序的发展状态,因此,监管部门应尽快构建合法有序的医疗旅游监管通道。一方面,政府应尽快出台医疗旅游的行政、刑事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医疗旅游行业的监管惩处力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境内、境外医疗旅游者的消费权益。另一方面,应提高医疗旅游行业准入门槛,禁止低质医疗中介和旅游机构参与经营。政府监管机构应严格审核开设医疗旅游服务的中介机构,要求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与牌照,包括出境游资质、医院授权书、航空服务资质、转诊资质等;并且,明确划分中介机构、客户以及国外医疗机构的责任,进一步规范签证、医疗诊治、术后随访等环节的操作流程,有效控制境外医疗纠纷风险。

(二)充分挖掘中医药资源及相关文化,打造医疗旅游特色品牌

当前,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设计不同层次的医疗旅游产品,打造知名特色医疗旅游项目。一方面各地区医院应结合自身优势和当地中医药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区域旅游及相关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资源,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例如,可选择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中医保健旅游项目,如针灸、刮痧、拔罐、气功、药膳、药酒、洗温泉等,再配上有关中医文化与历史遗迹的参观学习,可促进医疗旅游特色发展。另一方面,应充分挖掘中国中医药资源和中医养生文化,与温泉疗法、乡村旅游、森林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结合,开发“医疗+温泉+中药”、“医疗+森林+养生”等新型医疗旅游项目,延长旅游产业链,打造医疗旅游特色品牌。

(三)多方位采用系统针对性培训方式,提高医疗旅游专业技能

根据不同机构工作人员原有工作特点和专业技能,可系统设置培训课程和培训计划,挖掘现有人才资源的潜力,使之能够较快适应我国医疗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在语言沟通方面,医疗机构应专门培养相关人员或引入专业翻译设备,为打通异域语言沟通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医疗治疗技能培养方面,应选取精通管理、熟悉医疗专业技能的讲师进行培训;遴选优秀的医疗服务机构及相关医疗服务人员,结合客户服务需求落实服务细节,逐渐形成专业的医疗技能团队。在多媒体技术方面,应充分引入具有远程技能型人才,丰富远程治疗技术场景服务。在此基础上,可充分将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旅游业融合,形成新业态远程服务系统。此外,也可将高科技医学技术与传统中医学相结合,形成我国特色治疗技术。

医疗机构全套制度范文第5篇

一、重于领导,健全管理网络。

围绕打造“平安卫生”的总体目标,建立平安创建领导小组、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在有关会议对创建平安卫生工作进行认真宣传、部署,将创安责任落实到医疗卫生单位。同时,及时调整和充实综治工作领导小组、治保调解组织,有的单位还组织巡逻队、护院队、治安信息员等,形成群防群治的组织网络。

二、严于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各级医疗机构以创建“平安医院”、“平安卫生院”为活动载体,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严格依法行医,加强医患沟通,认真落实本局《县医疗事故或纠纷防范及处理办法》,纠正事故纠纷隐患,把事故纠纷消除于苗头状态。今年我县医疗机构未发生一级医疗事故。由本局出面调解重大医疗纠纷二起,处置及时到位,事件得到平稳解决。到目前为止今年医疗卫生事故经济损失明显低于上年。各医疗卫生单位通过不断提高医疗水平,规范操作程序,加强院感管理,避免发生院内交叉感染。进一步抓好血液安全工作,规范临床用血管理。三家县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严格按照上级规范要求进行,今年未发生因临床用血发生医疗意外事故。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落实对品和剧毒化学品的管理要求,今年未发生品流失事件。

三、力于监督,保障公共卫生。

一是加大卫生监督力度,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今年春节、“五一”、“国庆”期间,组织开展大范围的公共卫生监督检查。保证了节庆期间的食品卫生安全。同时积极做好县内重大节庆、活动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局制订了《重大节庆、会议等活动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实施方案》,在今年的“两会”和“海洋文化节”期间,根据《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各项医疗卫生保障措施,确保活动(会议)期间嘉宾的饮食、住宿及医疗卫生安全。今年我县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以及因食物中毒死人事件。县卫生监督所加强对使用有毒物品企业的卫生监测和防护技术指导工作,今年内未发生职业中素事件。

二是在日常防治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和灾害的应急处置。根据本局制订的《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灾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月中下旬,省内外出现流脑疫情,为防范疫情输入,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做好重点对象监控,加强疑似病人观察,建立应急值班,有效地防止了流脑疫情的输入。4月中旬,省内部分地区出现麻疹流行,全县积极开展麻疹强化免疫行动。1周内共调集医务人员130多人,完成儿童免疫接种24500人,接种率达到98.5%,保护了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8月上旬,“麦莎”台风给我县带来严重灾害,各医疗卫生机构紧急行动全力投入抗灾防病工作。疾控人员在灾后二天内消毒垃圾堆(桶)35处,露天粪缸48只;卫生监督人员对沿海地区和地势低畦地区开展卫生监督检查,查到受淹食品50公斤,及时对其作出销毁处理;发放抗灾防病宣传资料2000余份;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针对近期我国部分地区禽流感疫情暴发,我部门已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控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同时与县农林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共同防控禽流感,主要是对疫情信息及本部门监测情况进行定期通报,突发疫情及时通报,发生重大疫情时,共同组织人员开展调查、检测,协调落实防控措施。到目前为止,今年我县还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

三是全面启动公共场所预防艾滋病工作。今年9月份,为贯彻落实“县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预防艾滋病工作的通知》,分别在本岛和衢山组织100多家服务行业业主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暨公共场所预防艾滋病动员大会。目前在县内各主要公共场所均公开张贴和摆放艾滋病防治宣传品及预防工具,并由县计生局落实在我县二星级宾馆、饭店以及重点公共娱乐场所设置安全套自动售套机共12只。

四、勇于改革,保持政治稳定。

今年我系统卫生改革步伐加快,县级医院实行托管机制改革,建制镇卫生院推进分配制度改革,部分卫生院实行公有民营改革。改革的深入必定带来利益的重新分配,部分职工思想波动较大。为此,局党委成员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宣传卫生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讲清卫生改革政策,并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正当权益,加强与基层干部职工的思想沟通,化解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使广大职工理解改革、参与改革。目前已顺利完成7家非建制镇卫生院公有民营的体制改革;县第二人民医院由上海新华医院实行整体托管;县第一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也与上海方实行部分科室合作机制,促进了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