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设计中的空间概念

环境设计中的空间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设计中的空间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设计中的空间概念

环境设计中的空间概念范文第1篇

环境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体现在对未来的生活方式、新的建筑室内外表现形式以及新的建筑装饰材料等的设计上。这样的训练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至关重要。训练中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进行概念设计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在设计思维过程中逐渐养成习惯。这种概念设计的训练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这种创新意识将成为一名设计者终身受用的财富。

2建筑空间概念的引入

环境设计专业实际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即景观设计。这两个专业方向都与建筑设计紧密相关,是对建筑设计的二次设计。在我国,部分高校已把环境设计专业下设于建筑学院,这样建筑和环境设计能有更好的学科融合。但目前大多数院校还是将环境设计专业放在艺术设计学科当中,课程设置中对建筑设计知识涉及较少,有时难免造成对建筑理解的偏差,使得环境设计与建筑设计不能很好地衔接和融合。因此教学中一定要适当引入建筑设计的方法和理念。空间概念早已成为建筑学和建筑设计的核心,但是并未深入到环境设计当中。

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虽然普遍设有住宅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等课程,但大多数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往往也只停留在定义上,不能从空间思维的高度去理解建筑,并对建筑进行二次设计。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增加建筑设计基础相关课程。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从设计角度进行思考,还要从建筑设计角度,尤其是空间思维角度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将其带入教学当中,使该理念深植学生的设计思想当中。

3“学”与“习”的方法

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急于搞设计创作,认为设计就是要原创,但是往往闭门造车,难以创作出好的作品,这是他们没能对“学习”二字有深刻正确的认识造成的。“学”是模仿“,习”是练习,也就是说先模仿别人,然后再勤加练习。那么怎样“学”和“习”才是正确的呢?分析和临摹大师的作品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首先,我们一定要选择有一定设计高度的作品,最好是在国际比赛中获大奖的设计作品,比如建筑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其次,学习中我们应先阅读建筑大师的设计理论,了解建筑背后的思考以便更好地了解建筑的设计背景和设计思想。

然后用计算机模拟搭建建筑室内外各个部位的模型,体会建筑设计从整体到局部的每一处设计,分析作品中的设计主题、空间分割、材料运用、色彩搭配、灯光照明等方面。最后,将分析结果在新的场地上重新组合,得到一个全新的设计作品。按照这样的方法练习一段时间,设计能力必定会有较大提高。日本的建筑大师建筑普利策奖获得者安藤忠雄先生,就是凭借这样的学习方法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学习之后成为世界知名的建筑大师。

4课程设置的调整

目前国内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大体上都是:一二年级主修设计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三年级才真正接触到设计专业课程,四年级要进行实习设计和毕业设计,这样学生真正接触设计课程的时间比较短。东南大学建筑系的课程设置就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他们的课程设置大体分三条主线平行推进。一条主线是主干课,即建筑设计课,从大一到大四贯穿始终。课程从简单的空间设计练习开始,到二年级便开设建筑设计课程。第二条主线是建筑理论课,包括中外建筑史,建筑理论等。第三条主线为建筑辅助课程,包括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我们的课程设置也可作类似设计。本科一年级即开设设计基础课,如设计程序及方法。二年级开始环境设计专题训练。每学期开设两个专题的训练课程,每专题课时为八周,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学习和思考。二、三年级两年期间就可以完成八个专题的学习和训练,四年级便可以做综合性课题设计。另外,随着设计课程的逐步深入,搭配开设设计史论课程和辅助课程,如设计史、照明设计、装饰材料、装饰施工等。

5教学模式的丰富

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大体是先进行专题设计,课程结束后上交设计作品,任课教师给出成绩。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较为僵化,教学效果也不尽理想。在教学及评价模式上我们可以尽量针对专业特征,让教学模式更为灵活丰富。

第一,专业课程实行课程答辩制。即在课程结束后学生要拿出设计作品接受答辩组教师提问,教师给出综合评价及成绩。答辩组成员可以由非本课程任教教师、外校教师、企业设计人员等组成,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开拓专业视野,也可以加强任课教师与同行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教学相长。

第二,开展校校联合,与本地区兄弟院校实行联合教学。学校间可以互派师生做课题教学竞赛,课程结束后将学生作品做联合展览,评出奖项和成绩。在比赛中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更能增加校际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环境设计中的空间概念范文第2篇

1流程设计与区域设计

室内流程是室内空间脉络的连贯体。流程设计是从空间的入口到空间的延续到空间的主体空间及到它的配套空间的整个连贯的过程设计。通过人在空间中行进的流程,把空间随时间变换而变换的过程进行连贯,形成设计者所要表达的主题脉络。区域设计是以人所需求的空间功能定位来划分区域。以空间划分来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以流程设计来连贯不同的功能区域,而流程本身直接影响人的行进路程及人的活动方向。所以流程设计贯穿于整个区域空间里。如果能把握好区域设计和流程设计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则室内设计将会有一个非常完整的主线,在此基础上再做附加的表面装饰,如选材、颜色、照明、工艺等,以表面的附属体即可烘托出所要表达的主线和主题脉络。

2空间流程的设计方法

空间流程设计具体到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很多载体实现。室内空间中可以直接用到的载体是进行空间围合的三大界面———立面、顶面和地载。立面指的是空间的围合,即墙面、门、窗等立面界面,是非常重要的围合载体,这种围合载体恰恰是进行空间区域划分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进行室内流程和室内流线设计中贯穿的立面形式。顶面,在空间意义上被称作“天覆”,即在一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在顶部加以限定,而这种限定有很多种,能强化、烘托区域的功能需求及环境氛围。地载,即常规理解的地面,地面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地台、高低错落、不同的色块划分、不同的材质划分进行不同区域的地面围合。顶、墙、地通过这三种不同的载体来进行两大需求的组合———区域组合和流程组合。将不同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共同构筑室内设计空间,所以,很多设计手法、重点表现会体现在室内空间的三大载体之上,即常规理解的室内装饰手法,很多都是直接表现在三大界面的表面材质、色彩和工艺做法等上。但是,这样的载体并不是空间所需求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因为空间设计重在空间功能设计,即通过三大界面围合出来的空间“场”,才是空间设计的重点。所以,在设计中,我们应该尽量考虑空间中“场”的因素,用三大界面烘托出“场”的实用性,以增强空间的设计主题意义。

3室内环境设计七步构思流程

室内设计是服务于人的设计行为,把设计所服务人群的需求作为整个设计的主体,实现“以人为本”,把设计对象的文化背景、喜好及所需求的功能定位作为整个设计主要的背景知识,这样才能做出完整的、能够满足对象需求的室内空间。因此,分析设计服务人群是室内环境设计构思流程的首要工作。详细研究分析建筑空间、建筑周边环境、室内空间格局,分析它的优势及不足来考虑如何进行室内设计、优化组合及合理的重新划分,营造一种非常适合当地环境所需求的室内空间氛围,这也是室内环境设计前期必须做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分析设计服务对象和建筑整体环境之后,我们还要进行主题的定位和创造;然后以此为主线进行空间流程的脉络设计,即如何引导人们在空间中按照时间脉络进行流动,不同的流动方式会对人产生不同的环境氛围的影响。作为流程设计,空间形式上不仅要考虑它的流动过程中的形式表现、主题表现,还要考虑到在流动过程中人流的合理组合,因为在很多室内空间中有很多不同的人流在穿梭(如商场、车站中),合理划分人流的流线是进行室内设计的重要内容。避免流线间的冲撞、阻塞,使流线顺畅、自然,这是进行流程设计的重要方面。划分区域实际是为人群的需求所服务的,但是划分区域在室内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即如何为它所表现的主体空间进行空间的更丰富的组合,因为有很多空间在区域划分上是有重复性的,所以在空间设计上要征求以有限的面积来实现具有更多内涵和实用性的空间。流线、区域划分完毕后,重点研究各界面、各载体的空间效果,包括空间材质、表面颜色及工艺做法等。此部分是对前面空间的流线设计需求进行陪衬的,这个也是目前人们比较关注的内容,即选用何材料、色调、工艺才能体现所需求的环境。室内装饰手法处理完毕后,即进行空间物理环境设计。此步要把程序化的、科技含量较高的元素合理有效地融入室内空间和室内装饰中去,形成既好看又实用,且符合目前人居生活环境所需求的综合性空间。最后环节,通过空间导示系统、空间标识或色块体系来增强空间各个区域内的空间定位及流程顺序来强化空间特性。遵循以上七步来进行室内空间环境的系统化分析,逐渐形成一个非常统一、主线明确的脉络,将为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提供非常重要的辅的准备工作。

4结语

环境设计中的空间概念范文第3篇

具体而言本文针对当下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有创新性的从当前的具体国情与政策层面出发,立足民族特性与传统文化等方面分析现状当中存在困境的原因。与此同时本文更试图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构想。

关键词:节约型社会;可持续环境设计;发展困境

一、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战略的提出

我国第一次把建立节约型社会作为远期目标的提出是在2005年6月,国务院总理主持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当中我国首次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具体包括:近期具体工作安排、政策体制建设及协调保障机制等等。以此为起点,我国节约型性社会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已经呈现出初步的系统框架和发展路径。

从涵义来看,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机制、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加强管理、宣传教育等手段,动员和激励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支撑全社会较高福利水平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其核心概念“节约”有两层内涵: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虽然资源节约了,但却是“不发展的社会”,这与科学发展观又是背道而驰的。

二、生态危机是当前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无法回避的时代背景

然而,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虽然掌握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强有力的科技武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是越来越强,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蛮荒时代对自然的敬畏,到农耕时代与自然的相互妥协,再到工业时代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做翻天覆地的改造,人类在这改造中仿佛看到了人力量的伟大,人定胜天的古老预言的实现。然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建设也带来了消费的无节制,并直接间接引发自然资源的枯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变的愈演愈烈:大气污染、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损耗、酸雨,水污染、水资源紧张、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森林消退、固体垃圾污染、矿物燃料减少等等……

生存环境的恶化在提醒人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由此引发人们开始反思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重建生态,这些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国当前的自然环境危机也已经越来越被重视,要想真正实现节约型社会,当前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省、绿色能源的利用以及可持续设计理念的贯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提出来的。对于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国际组织,众多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当今比较流行,又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布伦特兰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这一定义在1989年5月举行的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上得到广泛认可。

三、深度剖析中国可持续设计出现发展瓶颈的内在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由上文论述推理可见,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出发点,引出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注是我国当下整体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俗语中“对症下药”在一定角度其实也呈现了一条解决学术问题的清晰思路,通过对已有文献查询可见,多数是对国外已有可持续理论的简单介绍、或者是对某生态建筑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却往往忽视了造成当前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困境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同时,在可持续设计实践方面,对单纯对外国的先进经验的介绍而忽视我国特有的国情与文化差异,这种“拿来主义”容易使设计师流于表面的模仿,将更无力抵抗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现象,因此本文致力于填补本项空白。

1、中国可持续设计出现发展瓶颈的内在原因――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使节约型社会下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陷入困境

笔者认为,当下中国的环境设计领域整体上受到了文化全球化的猛烈冲击,而这可谓是目前中国可持续环境设计发展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

“所谓全球化,就是指人类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个层面突破彼此分割的多中心状态,走向世界范围同步化和一体化过程。全球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因为工业文明与信息时代前所未有的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时间、空间概念的理解,汽车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卫星、网络等数字化传媒使得麦克卢汉畅想中的“地球村”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环境。这种文化全球化既发生在物质文明领域也无法避免的渗透到了精神文明领域。

从人类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来看,物质文明的全球化带来了高新技术及先进文明,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精神文明的全球化为我们打破东西地域界限,传播了新的材料与结构,为营造人类共有的审美趣味和流行取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新的美学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现代艺术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的设计师带来了可借鉴的创作灵感。

然而,反观文化全球化的负面效应,正在逐步呈现。不可忽视的是全球化同时也催生了社会消费的城市,鼓励并刺激人们消费无意义的东西,导致大量资源消耗,造成环境危机;再进一步深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影响领域,全球化还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文化趋同”现象,传统的地方特色文化逐渐消失,文化多样性的缺失也导致文化的生态危机。

可以说,在中国目前的可持续设计领域中,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打着“现代化,现代主义”为标杆的单一的价值取向导致了“千城一面”,使得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消失,文脉的断裂以及地方文明的逐渐消亡等负面效应。具体表现为:

首先,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消费欲望的觉醒,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奢侈性空间,政绩式建造,开发型拆除,建筑寿命的缩短,都成了当今中国建设活动的缩影。而设计师面对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设计过程的分裂,设计周期缩短,设计单位要求利润最大化,业主的不合理要求等实际问题,设计师们也采取一种更为“便捷”方法,绕开了设计的本源问题,直接奔向漂亮的效果图,设计不再是设计本身,而是一种谋生手段。

其次,生态、绿色、环保、低碳等概念的混淆与滥用同样值得关注。在现实中这些概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切实的贯彻,而仅仅成为一种口号,甚至成为用于牟利的,带有欺骗性的虚假宣传策略。

2、如何解决当下发展问题的探索性思考

面对当今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圈内的不合理现象,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使我们能在日后的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中更好的贯彻可持续设计理念,形成经济、社会、文化与不断发展的平衡,这可以看做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作为解决问题的第二步就是因地因时制宜,提出如何解决困境,并探索适合我国当下国情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在此方面笔者也初步做了一些思考。

(1)首先是要正本清源,通过文献梳理,廓清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与内涵,做到正确的认识究竟何为“可持续设计”。这其中要做到更准确的理解可持续设计,以及区分可持续设计与绿色、生态、环保、低碳等概念,使其不致混淆。另外要以可持续的眼光来审视一些当今流行的概念,如“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等。最后要深入挖掘可持续设计的精髓。结合国际上关于可持续设计的先进理论,构建一个清晰明确的可持续设计理论框架。

(2)其次,结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根据现有的和经过整理与挖掘的可持续设计理论,来分析当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现状,通过实际案例总结出当下问题设计的共性误区。例如:当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形式主义泛滥,欧陆风、民族风、现代派、古典派、哥特式、田园式,对装饰符号信手拈来的的滥用代替了对功能的推敲、对使用者的关怀、对材料的斟酌和对工艺的要求;已建成功能空间使用寿命的缩短,使用功能的频繁变更,材料、设备的快速老化,人们不断改变的审美要求和粗糙低劣的施工工艺,促使功能空间寿命缩短而造成极大浪费;对设计中附加元素的无节制欲求,追求高档、奢华、辉煌造成对空间、对材料、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对可持续、生态、绿色等概念的滥用;不顾人文、经济等因素盲目建设超大、超高,或与当地气候、地理因素相矛盾的功能空间等。

(3)最重要的,尝试结合当代哲学、美学的相关理论,从历史,社会与民族性格等层面来深入挖掘,阐释当下中国可持续设计发展的举步维艰的原因,这样才能在理论高度上另辟蹊径,发展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可持续设计理念。具体来说,如传统文化中对人个体的忽视,忽视个体的本源需求,转而更在乎他人的评价等特性,在今天易造成盲目攀比,奢侈性的空间建设与消费;社会评价体系的失衡,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富人与穷人都有认为可以为所欲为的权力;传统文化中对子孙后代的狭隘理解,认为子孙就是个体的、家族的子孙,缺乏全人类的集体意识,易造成顾小家而舍大家,为一己利益而损害全体利益。

(4)与此同时,希望通过具体案例的设计操作,从施工、材料、工程建设流程等实际操作层面寻求解决当前可持续设计困境的适当策略。

综上所述,全文简要概述了中国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背景下,环境艺术可持续设计这一领域的缘起、发展现状,着重剖析当前存在的发展困境,并尝试提出解决困境的几种有效策略。由于篇幅有限,文章有些部分难免存在论述的欠缺。但笔者相信,在当前大的社会发展轨迹中,可持续设计这一放眼未来的文化领域必将吸引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 周浩明.《可持续室内环境设计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

2. 程亚军.《浅析当前中国可持续设计的四大误区》.《持续之道――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1.11

环境设计中的空间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坡地建筑;建筑设计;现代住宅

一、坡地建筑的特性

1、坡地建筑是原生态建筑

原生态,是指自然界在没有受到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而保持的原有的生态环境。由于特殊的地貌环境,使坡地建筑对周围环境破坏较低,周围环境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原状,真正实现“建筑尊重自然,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的理念。

2、坡地建筑是人文建筑

道家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推崇建筑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与融合,崇尚自然,强调对自然的理解。古代赞美山水诗词众多或隐士居室、寺庙建于山涧丛林之中等,都是山水情结的具体表现,这也就是人们对山水景观的认识上升到理性与情感高度,为坡地建筑增添了哲学理念和人文情怀。

3、坡地建筑是景观建筑

坡地建筑以山地为依托,将代表山地特色的“山、水、风、光”四大元素渗入建筑与环境设计的细节中,建筑与山地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令视觉更显层次,视域更加宽阔。建筑为环境增色,环境为建筑添彩。

二、住宅规划空间设计

坡地建筑的特点是三维立体的空间概念。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是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而如何处理好建筑群体、建筑与道路和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是坡地建筑规划设计的关键。

1、平地和坡地空间特性差异

坡地住宅较平地住宅拥有较好的视线和景观优势,在空间感觉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平地建筑由于处在同一标高,空间感相对静止,缺少灵活性及空间想象力。坡地建筑视线开阔,私密性相对比平地建筑好。同时,坡地建筑空间是发散的,多方向的,动态的。坡地建筑空间分布在不同的高度上,甚至相差数十米,因此,坡地建筑空间活动范围较大,空间感比较空旷,与天地接近,从而使心境更加开敞,舒畅,这也是为什么休闲建筑大多建在山林或海滩的原因。

2、建筑群体

坡地规划方式与平地不同,建筑群体因处于不同的标高上,是三维立体的空间概念。但建筑群体布置方式和平地类似,有自由式、平行式和组团式三种形式。自由式就是建筑点缀在山体之中;平行式是建筑顺延等高线成线条型布置;组团式是建筑以景观节点等为中心周边布置,更多的时候则是三种形式的组合布置。

3、建筑与道路

坡地道路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地貌特点设计,尽量不做过多的挖土和填土,也不做太高的挡土墙,使车行道路蜿蜒在不同高度的坡地上,符合等高线的走向和高差要求,人行道路往往以缓坡与台阶形式出现在建筑群体之间。

4、建筑与城市

坡地或山林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因此在规划设计群体空间前,首先要考虑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满足城市规划提出的各项指标。而不同的坡地、山景应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其原则是尽可能采用低密度的建筑,降低城市山地的负荷,充分发挥城市山地绿肺及休闲的功能,使更多的人能感受到城市山地资源。

三、住宅单体空间设计

1、基本要求

坡地住宅应结合地形布置,同时也要综合考虑朝向、通风、地质等条件。

2、建筑与等高线的关系

一栋住宅建筑与地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不同方式:建筑与等高线平行,建筑与等高线垂直,建筑与等高线斜交。在设计中要区别对待。

3、坡地住宅单元的垂直组合

由于单元内部或单元之间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有错叠、跌落、掉层、错层等几种形式。

4、临街坡地住宅的建筑处理

常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掉层、吊脚、天桥、凸出楼梯间、连廊、室外梯道等。

四、坡地建筑设计的几大重要环节

1、发挥坡地山体应有的特性

因为山体建筑的平地是有限的,大规模的绿化空间,大规模的广场不容易做到,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这样做,不必将平地建筑的一些条件和设计的元素强加在坡地建筑里面。而应该发挥坡地山体应有的特性,创造坡地建筑,提供一些另类的居住空间和居住的环境给购房人士。

2、建筑风格与山体相融合

坡地建筑的建筑风格、立面设计、外形选材应该融合到山体里面,不能太喧宾夺主,尽量发挥坡地的优势,创造一些真正优美的居住环境。因为坡地建筑的道路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环境、绿化和空间之间每一个道路和每一个环境空间之间会有结点,要利用这些结点,突出每一个组团的分区和个别的主题性,不但只增加识别感,更要增加趣味性。

3、雨水的收集,山体的排洪

在坡地建筑规划的最早期,就必须及时关注雨水的收集,山体的排洪。令一些没有排洪沟,雨水收集管道的地方与园林环境配合,将技术上必须使用的排洪沟转为有利环境绿化的一部分。

4、消防的问题

特别是高层的坡地建筑,在规划道路的时候,最早期的时候就要考虑走消防车的道路坡度。如果以后再加上去的话,就会影响到整个规划,很多时候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5、噪音问题

噪音问题可以用很多办法解决。比如在坡地上面,沿着基地干道一直往上,如果项目是一个高层,多层、别墅搭配的项目,那么就沿着城市干道把多层放在后面,把别墅放在更后面。这样到城市主干道上面,高层可以挡掉很多的噪音,坡地上高层也不会挡掉它的视线。

五、结束语

很多地区建造了相当数量与坡地结合良好的优秀建筑、建筑群及城市环境。坡地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充分利用自然与坡地资源,使坡地建筑有别于其他建筑,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服从坡地自然形态,创造丰富的建筑空间,使建筑成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达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雷春浓.高层建筑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盖汀涛.城市景观美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张珊珊,王恩栋.探求城市环境中的和谐共鸣--高层公共建筑底部空间设计[J].建筑学报,2001(4)。

环境设计中的空间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

创建“园林城市”要求城市生态环境、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方面的综合改善和提高。“园林城市”建设是一个宠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先行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

一、创建“园林城市”需要切实有效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现行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在指导“园林城市”创建中具有局限性。

(一)“园林城市”建设规划非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所能替代。

首先,当前城市总体规划对绿化环境研究局限在绿化用地系统,易忽视其它用地绿化环境。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相关指标均远低于世界有关组织推荐的合理指标。鉴于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内增避大片绿地是不可行的,为创建“园林城市”而占用郊区耕地的作法也得不偿失。因此,必须挖掘城市绿化空间潜力和提高绿地综合效益。其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理论对城市绿地作为居民主要游憩空间功能的认识不足。城区绿地的主要功能是调解城市生态环境和作为居民接触自然的游憩空间功能。我国绝大部分城市由于人口稠密,单纯生态意义的绿地几乎没有。防护绿地在现实中常常成为附近大量居民散步游憩区。

(二)园林绿化、城市规划、环境工程等专业应加强相互渗透、协调。城市空间规划时常出现以下现象:(1)绿化规划设计缺乏艺术文化特色和供居民游憩利用价值的植被空间;(2)囿于场地铺装图案、雕塑小品造型和建筑立面装饰设计,而缺乏环境保护规划缺少对空间机能和绿化调节效益的考虑。

(三)现有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对城市居民室外休闲生活内容、规律和活动空间的研究不够。当前,人们发展已改变原有单纯的“家庭——工作单位”式空间流动模式,并热切于走出居室、走向充满绿色和阳光的大自然——游憩、娱乐、运动和交流。加强对人类活动与城市环境相互影响机制的了解,加强对社会休闲生活与社会文化建设相互影响机制的认识,城市由物质文明观念向生态环境、精神文明观念转变的人文主义思想。

(四)城市生态理论指导城市建设的可操作性较弱。城市(市区)是物质、能量、信息交流最活跃和最开放的空间系统,人类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对其进行定量的研究把握(例如美国“第二生物圈”试验失败的结果,表明人类对生态的认识还很肤浅)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综合建设需要探索和运用具有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园林绿化、城市环境卫生、居民活动、景观风貌、城市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二、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概念的建立

我们认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是以绿色植被为特征,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阳光充沛、人与自和谐相处的人工自然环境,是城市居民进行室外游憩、交往和交通集散的城市空间系统。它具有以下涵义:

(1)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作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词、被国内外普遍认可,相对于“森林”、“田园”等提法,确切地表明了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念。

(2)是城市工业、商业、基础设施、交通、仓储等城市设施集中的用地空间以外的开放型用地空间。

(3)人文主义思想;绿色空间系统包括绿化、自然环境和空间内人群行为的双重意义。

(4)整体环境观念:对城市环境各种要素(物质、形式、精神)的整体综合研究。

a.物质要素——植物、阳光、空气、水、设施、人;

b.形式特征——形状、大小、规模、质量、功能;

c.精神风貌——艺术、气质、文化意韵。

(5)系统观念:相对于现行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中的“点、线、面”用地概念,针对城市空间不断立体竖向发展的态势,提出“点型、带型、场型”空间概念。并将各种类型空间作为有机联系的大系统,综合运作规划学、园林学、环境学、建筑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理论知识,对城市空间进行系统研究和规划设计。

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是在城市发展战略或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指导下相对独立的规划体系,和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与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环保环卫规划、风貌特色规划、城市设计构成互补关系。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列规划和环境环境设计三个层次。每一层次含空间性质、功能、生态质量、绿化、环保环卫、人群行为、艺术特色、景观风貌等研究。其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主要内容:

(一)制定城市绿色空间系统建设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城市空间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环境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特色风貌等目标。借助“3s”等新技术,在定性基础上逐步高度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二)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与预测。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进行调研和趋势预测:

(1)价值观、心理需求、文化取向;

(2)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等);

(3)人群在城市绿色空间系统中流动、集散、停留时间等规律;

(4)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三)绿色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空间进行调整,形成“点型、带型、场型空间”相结合的空间系统。绿色空间包括;公共绿地、城市滨水地带、运动场、游乐园、城市广场、主要街道、大型建筑庭院、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规划要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做出定性、定量规划。

(四)绿色空间功能规划。绿色空间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散、停留、展示、分隔、交通)、和人通、文化艺术表述等各项功能。规划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认定。

(五)绿色空间系统特色风貌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控制下充分考虑绿色主要空间进行艺术风格、文化主题等方面规划。

(六)绿化规划对“点、带、场”空间进行全面的绿化指标控制。基于各空间功能、生态指标、建设条件确定各空间绿化指标时效要求。绿化指标包括绿化覆盖率、绿地率、绿视率、郁闭度、叶面积系数等。绿化规划要对各主要空间植被特征加以规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