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休闲农庄的建设指导意见

休闲农庄的建设指导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休闲农庄的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休闲农庄的建设指导意见

休闲农庄的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休闲观光农业;现状;问题;发展对策;青海西宁

中图分类号 F327;F59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308-01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和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村居民舍、农业生产与经营、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1-2]。近年来,西宁市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农业要“围绕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总体要求和“保障供给,提供休闲”的发展定位,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并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因势利导,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 西宁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经过10多年的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从农家乐向休闲农庄、农业园区和民俗村转变;从农民自发向科学规划,规范发展转变;从功能定位单一向多产业一体化经营发展转变;从个人经营向政府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社会工商资本积极参与转变。截至2012年,全市建成现代农业园区28个,农业观光采摘园10个,乡村旅游接待点达408家,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37家,提供餐位92 890个。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8 000余人,年接待游客28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到1.6亿元。

1.1 拓展了农业功能

近年来,西宁市依托设施农业和农业产业特色,利用自然环境、民族风情、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带动了餐饮、交通、购物、住宿、娱乐等各行业的发展,为区县一、三产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休闲观光业已逐步成为西宁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

1.2 带动了农业投入

西宁市在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在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的同时,也吸引了一些社会民营资本投入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有力地促进了西宁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壮大。据统计,近2年来,全市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总投入超过1.2亿元,其中财政资金4 000万元,吸纳社会和民间资本8 000万元,达到财政投入的2倍多。

1.3 带动了就业增收

休闲观光农业带动了农产品加工、流通、餐饮、旅游等服务等行业,同时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城北区休闲观光农业已发展到40多家,年接待游客48.52万人次,经营收入1 987.5万元,从业人员达到1 022人。大通县现有各类休闲观光农业经营企业(户)230家,年接待游客81.1万人次,经营收入4 932.6万元,从业人数达1 661人。湟中县现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企业(户)121家,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6 500多万元,从业人员1 300余人。湟源县现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企业(户)41家,年接待游客突破50万人次,经营收入超过3 000万元,从业人员2 000余人。

1.4 促进了城乡互动

休闲农业实现了社会财富由城市向农村的再分配,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近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增进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相互交融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2 发展措施

2.1 坚持政府引导,挖掘休闲观光农业潜力

西宁市对发展休闲农业采取积极引导和扶持鼓励等措施。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十二五”及今后的重点发展产业,省政府明确将西宁现代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作为全省七大示范区建设之一。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高原都市休闲观光农业的指导意见》。二是通过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示范县的创建,提升发展水平。大通神农油桃设施果品休闲观光基地、西宁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湟中万聚苑生态园、安福田园农庄、湟源树梅山庄等先后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2.2 强化扶持力度,增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动力

市政府从2011年开始,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重点对城北区和大通县休闲观光农业进行了扶持。围绕“以设施农业为载体,突出主导产业,强化服务城市功能”建设思路,发展“特色鲜明、绿色休闲、产业带动、传承文化、融合旅游”的现代都市休闲观光农业[4]。

2.3 加大园区建设,完善休闲观光农业服务功能

大通县以神农油桃基地为龙头的全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引领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全县现有现代农业科技园7个,农业观光采摘园7个,休闲农庄1家。城北区按照“围绕城市、服务城市、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总体要求和都市农业发展新定位,着力培育和壮大特色农业,以陶南、陶北村为中心,依托乡趣、惠田、晋家湾生产基地,积极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业,打造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核心区,实现城北区农业与文化、旅游、观光的共性发展。

2.4 推介宣传,提升影响力

通过举办设施观光农业特色果蔬采摘节、草莓采摘节、乡村旅游节等,以“设施农业观光、特色果蔬采摘、旅游商品推介”为主题,开展旅游商品推介、特色果品品尝、千人采摘活动,展示休闲观光农业和大通独特的民族文化,推介旅游资源,让广大游客走进设施农业观光采摘基地,享受采摘乐趣,感受亲身劳作和收获的喜悦。

3 西宁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整体规划引导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基本上以乡(镇)、村和个体经营者自主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各个园区、基地之间功能相似,发展思路雷同,相互之间竞争多于合作,难以形成整体优势。

3.2 服务功能不完善

由于西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休闲观光农业起步较晚,大多数休闲观光区整体建设水平低,服务功能不健全,内涵不够丰富,缺少与农业资源的有效结合,缺少深度文化内涵和与此相关的特色项目。

3.3 季节性强,经营模式单一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影响,产业发展的季节不平衡矛盾突出。受独特的高原气候影响,西宁市从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上旬都处于冬季,广大农村户外几乎看不见任何绿色,极大地限制了市民到农村休闲观光的热情。而到了夏季,该市城镇居民纷纷到农村休闲观光,又与大量涌入的外地游客叠加,造成多数休闲观光农业接待点人满为患,服务质量下降,各类矛盾增加,影响产业长远发展。

3.4 品牌经营意识不强

休闲观光农业接待点的建设多处于自发状态,还未形成加强建设、大力宣传、树立品牌的良性发展道路,缺乏与周边品牌旅游景点的互动,促销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促销内容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5]。

4 西宁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对策

4.1 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各级政府成立“高原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联系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休闲观光农业重视和指导。二是研究制订扶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对高原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做出安排部署。三是结合西宁市实际,制订休闲观光农业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在经营规模、从业资格、经营服务设施、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经营项目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标准和要求。

4.2 合理规划布局

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视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控制环境污染,防止生活垃圾、环境压力转嫁到农村。

4.3 完善发展机制

一是建立“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休闲观光农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银行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将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纳入信贷支农重点。三是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参与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设。四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建设。

4.4 加大政策扶持

一是对地域特色明显、辐射力强、规范运作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重点予以资金扶持。二是享受优惠政策,对发展形成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享受农业龙头企业有关扶持政策,享受农业的有关税收优惠。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有偿转让。

4.5 积极宣传推介

做好休闲观光农业主题推介活动,做好形象设计、包装宣传和推介工作,创建休闲观光农业品牌。构建社会化服务平台和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和发挥各种农业会展、旅游会展的机会,选择与培育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进行集中展示和推荐,推动休闲观光农业市场的形成。

5 参考文献

[1] 李玲.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10):202-203.

[2] 宋怡萍.崇义县发展观光农业之路径选择[J].江西农业,2010(4):18,20.

[3] 李勇.加快福州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福建农业,2008(6):34-36.

休闲农庄的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休闲观光;农业;现状;对策;江苏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28-01

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休闲农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新兴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就已经开始着手开发以庄园和城堡为主体的农业旅游资源。西班牙、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将一个个农场、林地、村庄改建成一座座农业公园、森林公园,旅游农业成为消费时尚。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繁闹中生活的市民日益向往安静的环境、新鲜的空气、成片的森林、空旷的田野和美丽的风景。20世纪90年代中期旅游农业开始在我国逐步兴起,首先在沿海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和著名景区的周边地带发展[1]。

1 连云港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连云港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很快,目前已形成以果蔬采摘、休闲垂钓、绿色购物、品农家酒菜、赏农家风景、体验农家生活为主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据最近一次的调查统计,连云港市现有休闲农业园区、休闲农庄、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等多类经营主体92个,从业人数130 676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19 141人),带动农户20 997户,年利润总额58 919万元,资产总额1 018 191万元,经营面积13 059.6 hm2。

1.1 区位优势明显

一是绝大部分的休闲农业园区(农庄、农家乐)处于城市周边或城乡结合部,有的由于城市的扩张,已成为城中村,具有交通快捷、便利的优势,是人们周末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二是连云港市有众多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许多休闲农业园区就在景区边缘,在经济、服务功能、人气上很容易受到景点的辐射,为园区业主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1.2 机制形式灵活

目前,连云港市休闲观光农业的投资主体是民间资本,经营形式一般为个人独资经营和股份合作经营。园区业主既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优势、经济实力和当地资源特点,灵活确定经营项目,又可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随时变更经营项目,以取得利润的最大化。在用工上更加灵活,根据季节、客流量的多少吸纳园区周边的农民工就业。这些从业人员随喊随到,来去自由,离土不离乡,既能创收,又不耽搁农时,为园区降低了经营成本。

1.3 发展迅速

休闲观光农业适应社会需要及市场需求,符合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标准,且具有投资规模灵活、回报周期长等特点,从一推出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市休闲观光农业的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已建和在建的休闲农业项目近百个,逐步形成为一大产业,特别是连云港市的赣榆县,个别经营主体已把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特色休闲、特色娱乐、特色农产品销售上升到一条龙服务,具有一定的规模档次。

2 连云港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的论证,发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休闲园区还很少,多数休闲园区规模小,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区域特色不明显,标准化程度低。园区业主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跟风现象严重,在小范围内有着过强的竞争,很难取得好的经济效益。能提供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农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的综合型休闲点较少,知名度不高,缺少吸引力。另一方面因内容少,容易造成资源闲置,资金利用率低,影响业主的经济收入。

3 连云港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对策

3.1 适时制定全市休闲观光农业中长期规划

目前,休闲观光农业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型农业产业之一,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找到了新路子,有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2011年,江苏省农业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园艺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的宣传推介力度;随后又下发了《关于开展园艺业转型升级调研的通知》,2012年将休闲观光农业列入省财政补贴发展项目。休闲观光农业是较理想的农业转型升级目标模式,连云港旅游资源相当丰富,交通便利,地处苏北鲁南,民风民情多姿多彩,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同时,充分认识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3.2 加强休闲观光农业协会的服务能力

依托协会协调维护会员权益并协助解决困难;进行行业星级评优;开展资金互助服务;国内外合作招商交流;项目环评、贷款信用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成果鉴定资格评审;项目投资及贷款,并提供行业规划指导和人才培训等服务。

3.3 落实有关优惠政策

在景区内建立多个农家乐,并给予优惠政策。争取有关休闲观光农业的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切实改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借助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道路建设、乡村清洁工程、小城镇建设、农村能源和农村文化、环保等项目资金向休闲农业发展区域倾斜。涉农培训项目资金如“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资金针对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管理、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

3.4 加强指导与扶持力度

连云港市休闲观光农业虽然已经过几年的运作发展,但终究还是新生事物,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当地丰富的旅游业相比,仍明显处于劣势。要突破市场瓶颈,赢得客源,关键是做好规划引导,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搞好科学规划,根据各县区自有资源,制定近期和远期发展目标,尽量避免盲目发展、无序发展、重复发展。二是规范管理,对辖区内的休闲观光农业点要如实登记备案、审核,以便管理部门的检查指导及日后政策上的倾斜。三是争取尽快出台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和安排专项资金,对一些经营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足、运作规范的休闲农业企业给予扶持和奖励;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经有关部门审核后,可享受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有关特惠政策[3]。

3.5 打造有特色的精品

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是一项事关农业长远发展的大事。要立足于新、奇、特、优,打造一批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精品,休闲农业根植的基地是农村,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特色。对连云港市这样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来说,离开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更没有竞争力。为此,连云港市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一批精品示范点,给予人才、技术、资金上的支持,帮助其尽快转型升级,使其达到具有一般旅游景点的竞争能力。

4 结语

总之,休闲观光农业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挖掘了农业在塑造良好乡村风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潜在作用;进一步诠释和丰富了现代农业的内涵,是加快传统农业改造升级的重要途径,开辟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渠道[4]。相信连云港市休闲观光农业在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共同指导下会发展得更好,会越来越成为连云港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5 参考文献

[1] 陈宗元.观光农业[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 吴金桃.我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福建农业,2009(6):6-7,13.

休闲农庄的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特色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强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晋江的文化产业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对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推动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新形势下,晋江市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打造文化强市,推动晋江从经济强市向文化强市发展战略的转换。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品牌、文化服务品牌、文化企业品牌。围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市”,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吸收先进文化精华,彰显城市文化品格,大力弘扬晋江精神,培育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创业文化、慈善文化、侨乡文化和创意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美好精神家园。

一、晋江文化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1、闽南文化的特色优势

晋江素有“海滨邹鲁”美誉,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深厚,拥有丰厚的传统工艺,已有十余项传统文化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为同一体又以闽南文化为主体,兼吸纳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某些因素等。如建筑文化中除以“宫殿式”古大厝、临街骑楼为主流建筑外,也可见到中国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侨乡特色建筑等。

(2)闽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拓性特征。这在、民间信仰、建筑、戏剧、方言等等都有所反映。如戏剧方面,多种剧种并存,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交相辉映,即便同一剧种,也是各种流派,各种技艺争奇斗艳而竞相发展。又如方言方面,在闽南语中容入一些马来语等。再如在泉州还可看到阿拉伯文与汉字并排的春联。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搏饼”等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3)闽南文化中的方言具有古老性独造性特征。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它不仅形成历史悠久,而且还保存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故闽南方言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为中国方言之一;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60种语言之一。据统计全球讲闽南话的人多达近4000万(福建800万、台湾1700万、南洋约1200万。世界其他各地约200万)。

2、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

(1)晋北生态休闲区。以紫帽山为核心,涵盖紫帽镇、磁灶镇、内坑镇的部分范围。发挥紫帽山绿色生态和近城区位优势,深入挖掘磁灶陶瓷文化的内涵,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大力发展运动休闲、乡村旅游、生态养生、度假旅游、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建设紫帽山运动休闲区和磁灶陶瓷文化体验区两个功能亚区。“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紫帽山运动休闲旅游区的游客中心、紫帽山体育健身区、紫湖休闲度假村、紫帽山休闲农庄等项目建设,提升高尔夫俱乐部和宗教朝圣区项目,打造生态休闲基地。

(2)晋西文化体验区。以安海镇为中心,涵盖安海镇、东石镇、永和镇和内坑镇的部分范围。依托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龙山寺、安海三里街、东石寨、南天寺、中国伞都、白沙岛、草庵等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史迹文化、民俗文化、涉台文化等文化资源的内涵,结合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宗教旅游和休闲旅游,建设安海古镇和东石民俗文化体验区两个亚区,打造闽南文化旅游基地。“十二五”期间,充分发挥安海镇历史文化悠久、文物等级高和知名度高的资源特色,发挥对台文化优势,开发宗教朝拜、历史文化体验、两岸文化交流等主题旅游产品;重点建设项目包括龙山寺景区、安海三里街、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

(3)晋南滨海度假区。以龙湖、金井和深沪三镇为重点,涵盖龙湖、深沪、金井和英林镇。加强滨海旅游资源保护,为旅游发展预留足够空间,积极发展滨海运动、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重点建设旅游综合服务区、深沪湾运动休闲区、围头湾休闲度假区和虺湖生态休闲旅游区四个功能亚区,打造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十二五”期间,重点做好滨海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环境培育,提升围头战地文化渔村、衙口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七匹狼男装博物馆等旅游项目。

(4)“品牌晋江”旅游产品。晋江作为充满活力的品牌之都,拥有“中国鞋都”、“中国织造名镇”、“中国拉链之都”、“中国休闲服装名镇”、“品牌之都”、“中国服装之都”、“世界夹克之都”等美称。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发展观念的不断转变,晋江社会经济发展活力将持续显现。亟待充分利用和发挥晋江品牌之都在产业集群、区位交通、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的优势,打造晋江工贸旅游品牌。

3、文化产业的政策优势

对照2009年7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4月中央宣传部等九部委发出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晋江市先后出台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重要举措,分工扶持工业创意设计产业、旅游产业以及加快文化创意和创新孵化型产业园区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专项政策。

(1)政策引导。实现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降低文化产业准入门槛,通过制订投融资与风险分担办法,鼓励民营资本采用直接投资或参股等形式,参与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2)政策优惠。在参考晋江商贸服务业优惠政策基础上,从本级财政返还奖励、购房、租房资金补助和相关规费减免,以及人才培养和引进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引进的文化产业项目扶持力度。

(3)资金保障。政府有关部门在列年度计划和预算时对文化产业的启动和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并视财政增收情况和产业发展需求逐年有一定幅度的增加。逐步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设立晋江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或“担保基金”,扶持、奖励晋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引导文化产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发展集约经营。

(4)资产运营。政府可采取授权或部分授权文化部门搞文化资产运营,使其通过文化资产运营的方式获得现实的生存能力,再进一步产生效益哺育文化艺术生产。

4、文化产业的经济优势

晋江市民营经济十分活跃,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品牌之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5位,经济实力连续20年居福建之首,经济总量占泉州的1/4、全省的1/16;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等称号。经济与文化比翼齐飞,经济社会建设的“晋江经验”和文化建设的“晋江现象”,使晋江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2年,晋江地区生产总值1230亿元;公共财政总收入161.0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7960元、13580元。

二、打造项目优势亮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1、打造对台文化亮点

精心构建晋台旅游合作精品线路,着力推介宗教朝圣之旅、寻根谒祖之旅和闽南文化之旅。现台湾有龙山寺多座,都是从安海祖寺分炉。打造特色的传统文化交流活动,提高第四届端午旅游民俗文化节的活动规格,突出龙山文化的影响力,加大两岸龙山文化交流,扩大活动影响。指导办好“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活动,力争在活动内涵、品牌打造、社会效益等方面有新的突破。着力扶持对台文化交流龙头企业。目前,东石艺达木雕在对台文化交流上发挥着龙头作用,吸引艺达公司进入东石园区,并依托该企业设立“潘山艺达木雕园”,在其中辟出“潘山木雕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潘山木雕文化传承基地”、“晋台庙宇建筑与木雕文化展示区”和“晋台民间宗教信俗交流基地”四大区域,收藏展示木雕工艺精品,丰富木雕文化内涵。

2、打造历史民俗亮点

打造“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集中展示晋江历史文化、闽南文化、海洋文化,更好地传承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现代产业经营模式,以“乡土、乡音、乡情”“艺术、艺苑、艺人”“传统、传承、传播”为主题,按照“福建唯一、全国闻名、世界特色”的要求,努力把五店市传统街区打造成为晋江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海西文化旅游产业重要品牌、闽台文化交流核心区域、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寻根谒祖的重要场所、海内外晋江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3、打造文化创意亮点

以艾派为龙头,推广成功经验,让更多文化企业涉足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带动晋江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依托艾派强大的创意设计人才团队,加大扶持力度,使之成为我市创意人才的孵化基地。推广艾派牵手中国美院成立“国历文化研究中心”的模式,组织高规格研发设计大赛,吸取最前沿的创意设计。

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晋江还将加快“创意创业创新园”(“三创园”)建设,推动麦肯锡、中纺院、东华大学等机构入驻发展,打造产业升级“慧谷”和设计研发“智岭”;同时,加快洪山“文创园”建设,推动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机构入驻发展,打造文化创意先行区。

4、打造广告服务亮点

晋江市庞大的企业群对广告创意的需求是巨大的,广告创意市场具备较好的对接土壤。引导中桥文化传媒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等服务与支持,做好生产要素整合、服务城市与产业转型升级、挖掘文化创意市场潜力三篇文章。目前,致力于服务城市建设,已专门成立“海峡两岸文化交流规划项目组”,大力发展晋江市民俗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规划“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把现代技术与民俗文化通过创新的创意表现,展现侨乡与台湾东岸两地血脉之亲的文化根源。

5、打造公共文化亮点

晋江市从树立文化的自觉自信、做好文化发展规划、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出发,突出以“文”惠民,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沿着世纪大道,博物馆、图书馆、戏剧中心、文化中心等,一座座现代化的公共文化设施串起了一条靓丽的“文化长廊”。晋江市博物馆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馆藏文物量居全省县级馆前列,是福建省一级达标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市图书馆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2万余册、阅览座位1000多个、网络节点1000多个,为福建省规模最大、最现代化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居全国县级公共图书馆前列。该馆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全国文明图书馆,曾获2010年中国书业“年度图书馆”奖。晋江市文化馆也是国家一级馆,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目前,晋江市19个镇(街道)已有10个镇(街道)完成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在建项目有5个,其余已列入建设规划。古镇安海在全省建起首个镇级图书馆,馆里光藏书6万多册,为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阅读的好去处。此外,晋江还经常开展全市性的多种文化活动,丰富百姓生活。晋江市城乡基本形成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层文化建设新格局。

三、几点思考

1、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要制定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和规划;结合晋江市实际,研究制定较为系统、操作性强、细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培育和扶持优势文化企业;明确具体的扶持办法、扶持对象、扶持目标及扶持管理细则。按民族民间文化、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等类型,分类确定在政策、税收、资金、人才上对具体文化企业和产品的扶持规模和程度等,确定什么样的文化产品该完全进入市场,什么样的文化产品该由政府给予扶持补贴,充分利用法律法规及政策,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确保文化产品健康的思想内容。

2、进一步健全文化产业发展机制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消除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建立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的投入,主动引导和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完善对文化产品的市场准入及其监管的相关制度、办法;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的学习和对本地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实现理论创新、政策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

3、进一步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发展晋江市文化产业,要立足于本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把长期处于自然状态,远离市场,远离消费者的丰富的历史人文等文化资源挖掘利用起来,运用现代科技等创意手段,赋予现代元素,让历史活在当下,充分发挥其优势。发展旅游产业,要把文化作为其灵魂;注重两个方面建设:一个是吸引物,也就是人们到你这里来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也就是这个地方独具魅力、独具特色的东西,如摩尼教草庵。另一个是提供物,主要指提供给游客精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如闽南歌舞。要用文化来提升旅游品质,丰富主题内容,把旅游、休闲和文化熏陶融为一体,创新文化体验传播方式,增加旅游人次和游客滞留期。

4、进一步抓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引进工作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发展文化产业就无从谈起。人才的缺乏,特别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晋江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形成一定的机制,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其次要通过加大投入、加强培训等方式,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制定专业人才培训计划,有步骤、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基层文化人才进行培训。在此基础上,还要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才队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立足晋江市的本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的修养,发掘晋江市民间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保护好、发挥好他们的特长。其次要博采众长,吸取外国优秀文化;实施创新人才政策,引进国内外各类文化人才到晋江发展创业;在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5、进一步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

重点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企业集团、示范基地,成为晋江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鼓励文化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联合、兼并、重组等形式整合资源。引导大型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大做强。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努力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理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重点项目落实,尽快壮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参考文献】

[1] 天海翔:中国文化产业[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休闲农庄的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第4篇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66.77亿元,比上年增长13%(财政口径,下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18亿元,增长16.9%,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8.18亿元,增长20.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73亿元,增长16.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4亿元,增长2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77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11516元,增长13%。

工业集群加速发展。坚持规划引领集群,制定工业产业集群发展总体规划和通讯电子、汽配机电、香精香料、特钢四大产业集群专项发展规划,从平台建设、要素配置、政策保障等方面引导集群发展。坚持扶优扶强,鼓励中华化工、天通电子、闻泰通讯、敏惠汽配等龙头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86.55亿元,增长21.1%,其中四大集群产业产值占比由上年的30.3%上升到32.3%。研究制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产品指导意见,鼓励节能型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启动化工等行业的专项整治工作。

现代服务业活力增强。楼宇经济、特色街区、都市经济园“三大载体”不断拓展。梅湾街、月河历史文化街区等日渐繁荣,春波坊等一批特色街培育继续推进。耀城精品商务楼、旭辉广场等项目扎实推进,全年利用楼宇面积39.4万平方米,新增注册资金23.85亿元,培育税收超千万元楼宇7幢,其中中环广场、中山名都突破2000万元。嘉兴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启动建设,*创业园二期进展顺利。国际电气城、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如期开业,马来西亚环球百货超市成功入驻国际城。开展“休闲嘉兴·时尚*”创建活动,承办第六届全国烹饪技能竞赛浙江赛区选拔赛暨省第五届烹饪技术比赛,组建旅游、餐饮等6个行业协会,相关行业标准及规范陆续制订,服务业名店建设深入推进。

特色优势农业稳步提升。实现农业总产值29.55亿元,增长1.7%。稳定面积增单产,粮食产量14.51万吨。名优水果、特种水产、精品蔬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规模持续扩大,实现提质增效。水果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增长14.8%,其中新增葡萄种植面积8110亩,增长54.2%。白玉蜗牛养殖面积3400亩,增长9.7%。设施栽培面积达到5万亩,增长15.6%。举办了*桃花节、江南葡萄北京推介会等,农业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增农业龙头企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家。组建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联合会。大力推进新农村休闲观光旅游,新增百里长廊休闲观光点5个,*洲景区、渔里休闲农庄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累计接待游客36万人次。

——发展活力持续增强

项目投入扎实有效。要素制约得到缓解,全年落实用地指标4627亩,完成建设用地复垦立项3917亩,验收2146亩。深化银企合作,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25亿元。组织人力资源招聘会28场,引进外来劳动力3050名。重点项目顺利推进,342个千万元以上区重点项目中,在建230个,竣工112个。列入市“四个一批”的57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50个,其中竣工14个。投入结构逐步优化,投资由二产为主向二、三产业并重转变。第三产业(含房地产)投资53.02亿元,占全区投资的43.9%。工业投入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集中,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入60.28亿元,增长20.2%,其中四大集群产业投入33.27亿元,增长28.8%,占工业生产性投入比重由上年的50.5%上升为55.2%。工业技术创新投入持续加大,设备投入37亿元,占全部工业生产性投入的61.4%。

开放带动水平不断提升。成功举办第六届“*之春”文化经贸活动。大力实施产业招商、定点招商,赴温州、宁波等地举办了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全年完成合同利用外资2.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1亿美元;引进区外内资62.68亿元,其中市外内资31.26亿元。接轨上海、区域合作不断深化。举办*区与徐汇区深化合作对接交流、统筹城乡上海推介会等活动。完善与市属六大国有公司合作交流新机制,湘家荡区域联合开发顺利启动,宏业、欣联担保公司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芦席汇等特色街区合作开发进程加快。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14亿美元,增长55%,其中出口8.84亿美元,增长49%,进口3.3亿美元,增长73%。

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嘉兴科技城“双核六园”建设稳步推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业大厦和中科院嘉兴中心一期投入使用,中航信灾备中心等一批项目相继引进。*科创中心被列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嘉兴科技城产业化发展提速。全面启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支持成立了浙江首华创业投资基金。加快企业创新步伐,引导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强对接,全年列入国家级项目18项、省级项目60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科技中小企业22家、省专利示范企业1家。创新氛围日渐浓厚,全年申请国家专利650项、获得授权313项。全区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5.83亿元,增长37.9%。品牌战略深入实施,鼓励扶持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省著名商标2个、省名牌产品2个。

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完善强镇扩权政策,调整规费留成比例,将区级部门22项行政管理职能委托各镇行使,拓展新市镇管理职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完善区、镇两级综合执法联动机制,违章搭建、违法排污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运行监测,参股组建市本级新市镇建设担保公司和湘家荡区域联合开发公司,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快企业制度创新,支持威能消防、博创科技等企业走上市发展之路。完善初始排污权交易机制,在全省率先推出有偿分配制度,建立区排污权交易储备中心,举办全国首次拍卖会,456家排污企业完成初始排污权申购。以“两集中”、“两到位”为核心,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审批事项,推动审批提速。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统筹城乡创新推进。以土地流转为基础,新市镇建设为龙头,农村新社区为核心,农村宅基地复垦为重点,全面加快以“四个集中、四个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发展。抓住嘉兴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契机,启动七星镇、余新镇“两分两换”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强化监管服务,新增流转土地面积22530亩。大力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编制了农村新社区布点规划,启动34个农村新社区规划点建设,集聚农户1491户。全面启动全国农村社区实验区创建工作,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一副中心二大门三市镇”的城镇发展格局初步确立,特色城镇“十个一”项目顺利推进,新市镇建设迈出新步伐。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健全城乡规划体系,*新区等重点区域和新市镇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嘉兴至海盐南北湖大道、沪杭客运专线征迁工作全面启动。疏港公路(七星—大桥段)、焦山门大桥改造、余云公路及新粮桥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区临时公交枢纽站投入使用。新(改)建农村联网公路29公里,改建桥梁17座。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完善市区保洁机制,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善。加快推进老住宅区改造,29个开放式小区整治如期完成。启动绿化造林新三年行动,完成造林3330亩。着力推进农村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农村信息化示范村4个,达标村40个,通过省新农村电气化区验收。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着力抓好23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积极推进28个重点节能、节水项目建设,规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1.4%。大力发展清洁生产,12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创建省级绿色企业1家。电镀行业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关停电镀企业6家,金属表面处理集聚区顺利运行。加快推进区域集中供热,淘汰燃煤蒸汽锅炉112台。环保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年检查企业5800家(次),立案处罚482起,对24个污染严重项目实行了“一票否决”。组建南环水处理公司,全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建成管网146.5公里,顺利完成太湖流域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年度目标。化学需氧量削减3.5%、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3.6%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突破。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查考核,按照“分阶段、分步骤”和“一户一方案”的要求,在全面封堵直排口的基础上,以“两分离”、“三配套”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探索了一套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养殖废弃物治理“*模式”。全区2812户5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户)完成治理任务,畜粪综合收集利用率93%,沼气处理覆盖率100%。扎实推进河道整治和保洁,完成河道清淤306公里,落实41支保洁队伍,实现河道长效保洁全覆盖。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城乡就业和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狠抓城乡居民就业,建立覆盖全区的城乡就业和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完善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大力倡导全民创业,全区每万人市场主体数增长7%,户均注册资本增长9.5%。开展技能岗位培训12616人,新增城镇就业13054人。大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参保人数32701人,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保20.06万人,农民参保率95.7%。认真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住房保险、农民自主创业保险等工作。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北师大*附校顺利开学,组建市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秀城实验教育集团与凤桥小学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城乡集团化办学。群众文体活动蓬勃开展,举办了城乡文体十大联赛、第四届“读书月”、第四届“睦邻节”,积极培育“一镇一品”文体活动品牌。举办了第六届嘉兴*合唱节,区机关合唱团在第三届中国(东州杯)世界汉语合唱大会上荣获金奖。镇图书馆建设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体育强区。调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体制,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组建区卫生监督所,设立市本级首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化,生育关怀行动全面启动。成立区残疾人联合会,全面启动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健全新居民管理服务网络,实施新居民登记证制度。村、社区组织换届工作圆满完成。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荣获“省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区”称号,百福弄、桂苑、菜花泾社区被命名为“省和谐示范社区”。强化社区服务平台功能,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统计、审计、档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扎实开展,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抚和关心下一代、老龄、慈善、志愿服务等事业取得新进展。

平安建设不断推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工作责任,加大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扎实开展,省级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区创建通过验收,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违法销售使用“瘦肉精”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进一步畅通渠道,及时调处各类矛盾。扎实推进社区矫正,深化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规范化司法所建设全面推进。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切实抓好涉奥维稳工作,顺利完成奥运火炬传递安保等任务。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住宅区电子监控设施及路面动态视频监控系统。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继续下降。

——民主法治和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健全向人大、政协报告、通报情况制度,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下大力气办理代表议案,共办理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26件。“五五”法制宣传教育扎实开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深化。切实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实施“六六”群众工作制,建立完善蹲点调研和联系基层制度,着力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全区科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累计走访企业2675家(次),走访群众3043户,破解难题159个。重视提高公务员队伍综合素质,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实施招商选资、空间拓展、涉奥维稳“百日攻坚”,有效提升执行力。全面落实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确保政令畅通、运转高效。健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逐步试行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绩效管理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加强政府廉政建设。政府9件实事项目如期完成。

各位代表,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面对自然灾害、全球金融危机、宏观政策调整、市场急剧变化、企业经营困难等因素叠加所引生的巨大压力,主动应对,攻坚克难,坚持在危机中求机遇、在创新中求突破、在攻坚中求发展,统筹城乡发展、配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新突破,继续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与鼎力支持,更凝聚着全区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向所有参与、支持、关心*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发展还不快,产业集群有待进一步培育壮大;二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走出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发展路子,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矛盾依然突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有待进一步发挥,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三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安、居、乐、业、医、学、行等方面尚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新需求,安全生产、维护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四是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面临的形势和总体要求

2009年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之年,也是推进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综观当前形势,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外部需求显著减少,贸易保护主义继续抬头,各种不稳定因素和不确定风险不断加大,使我们所处的国际经济环境极为严峻。全国经济增长步入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阶段,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我区自身受各种因素叠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结构、资金、项目、土地、环保等矛盾相互交织,对我们创新破难、转型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在清醒认识困难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们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进程依然加快推进,区域合作不断加强,给我们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国家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方向和节奏,连续推出一系列“稳、准、实”的政策措施,加上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上海世博会即将举办,沪杭客运专线开工建设,杭州湾两岸进一步融合,有利于我们把握和培育积极因素,继续扩大区域合作、集聚要素资源。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区的科技投入与科技创新优势将进一步释放,统筹城乡试点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五大平台互补优势将进一步增强,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内生动力。为此,我们一定要善于审时度势,敢于迎接挑战,努力做到更加积极地抢抓机遇,更加科学地谋划发展,更加有效地破解难题,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根据区委七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市委“两创”战略的总体部署,牢牢把握保增促调、稳中求快、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落实全民创业、全面创新、全区创优的各项举措,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转型升级推进年、统筹城乡突破年活动,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创新推进、和谐构建“三大工程”,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确保民生持续改善,确保社会平安稳定。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合同利用外资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引进区外内资60亿元,其中市外内资2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8%和8.5%;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6%;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5%和3.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城乡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新发展。

要实现上述目标,在今年工作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必须坚持保增促调,稳中求快。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把保增长作为首要目标,把调结构、促转型作为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首选途径。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增量推动、存量提升作为保经济稳定增长、促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把扩大产业投资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重点内容,进一步强化要素保障,推进招商选资,优化项目投入,确保投资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实现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

二是必须坚持勇于创新,共克时艰。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在各类困难矛盾明显加大的情况下,更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工作方法、工作机制的创新。要始终坚持突出重点,聚力于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统筹城乡、资源节约集约等领域,努力在探索中破除障碍、破解难题,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