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装设计原则

服装设计原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设计原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装设计原则

服装设计原则范文第1篇

服装工业用版型是为缝制工厂批量生产而设计的版型,是在第一版型(般是指在平面制图或立体剪裁上完成的版型,是表现被企划认可的最初设计的版型,即净板。)的基础上依据服装款式、工业缝制技术、材料等因素制作的能够满足生产技术需要的服装版型,是带有相关符号、缝制的记号和部份缝制方法注解的全部版型的总称。

1 缝份设计的基本概念

工业用版型的缝份设计是版型师围绕着品牌的价格、制造厂的技术水平和品牌规格尺寸以及在缝制技术与材料特征等因素进行的调和设计。

在服装企业或设计公司里,版型师与企业管理部门及设计师之间协作的重要内容是针对版型制作的价格对服装版型进行调整。在版型制作时,即使是相同的服装款式设计也有因使用的服装材料、生产技术和价格的不同而改变版型尺寸和缝份形式的。

影响缝份设计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品牌的价格、二是材料特征。任何形式的缝份设计都是品牌价格和材料特征的表现形式。

品牌价格决定工艺要求,不同的工艺要求导致不同的明线形式、缝制方法及工序,而且价格的不同决定不同的缝份宽窄形式、倾倒方向、端点角度。材料特征是指材料的制造技术、材质、幅宽、薄厚及是否有弹性等特征,材料特征的不同也要求不同的缝份形式的宽窄、倒缝的方向、缝份端点的角度等。

2 缝份设计原则

缝份形式的设计主要有6个基本原则:(1)版型缝份形式一定要适合材料的性能;(2)版型缝份形式一定要利于提高产生效率;(3)版型缝份形式必须适合相应的销售价格的成衣材料的单耗;(4)版型缝份形式的宽窄一定要根据设计、价格、缝制方法及工艺要求制定;(5)版型缝份形式要根据缝制工厂的生产技术条件制定;(6)使用特殊缝纫机的情况下,更要根据设备的性能设置缝份的形式。

工业用版型的缝份设计形式主要包括缝份的宽度、缝份端点的形状以及缝份与缝份之间对应角度的形式。

缝份宽度是需要根据产品价格、缝合的方法及工艺要求来设计。一般情况下,缝份的宽度可以1 cm为设计缝份的基本尺寸,在成衣档次提高的情况下,缝份可以加宽一些。另外缝份的设计和服装材料的性能(厚度、撕裂强度等)有直接的关系,面料厚、撕裂强度低的可以设计宽一些。

缝份端点的角度形式设计是根据劈缝、倒缝及包缝等不同的形式来处理缝份的角度和形态。在服装缝制过程中,缝份与缝份之间的缝份端点角度形式不仅影响服装的缝制效果,同时也制约企业的生产效率。缝份与缝份之间的端点角度形式基本上有直角、延、角度对称、角度不对称等4种形式。一般的缝制规格要求基本的角度应该是直角形态,缝份端点的直角形态不仅方便两个对应缝合衣片易于在缝合端点对齐,并且为准确的缝合衣片、明确缝份顺序提供了依据。

2.1 直角的设计原则

首先缝合的缝份设计角度以钝角版型的形态为基础,然后以此形态为基准线,取缝份的端点角度为直角,使缝份之间的角度和形态相同。

缝份端点角度和形式为直角。如图1所示,全里子状态下缝份不外露缝份交代形式的设讹后片与肋片的缝迹线交差角度是a>a′,以大的交差角度的f形态为基础,所以,肋片缝份的角度与形态应该是f′=f。同理前片与肋片的缝迹线的交差角是a>a′,以大的交差角度g的形态为基础,缝份的角度应该是g′=g。

缝份的角度作成直角的原因是能够使部件缝合更加容易。但是缝纫工艺要求更高的工艺不在此范围之内。

2.2 缝份端点角度的延

首先缝合的缝份采用沿结构线延长的方法,以此为基准线取得缝份端角的形态和角度相同。

如图2所示,在劈缝全里子状态下,采用沿结构线延长的方法取得的缝份端角的形态和角度。此种方法利于裁剪工艺,却不利于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2.3 缝份端点角度和形式的对称

如图3所示,缝份在倒缝形式的缝份端点角度和形式。这要首先根据工艺要求的倒缝方向设计角度对称,并且使倒缝后的缝份形式与裁片完全吻合。此种缝份设计经常是在服装没有里子的状态下使用。

2.4 缝份端点角度形式不对称

如图4所示,缝份外露,在无里子状态下的劈缝形式,根据劈缝设计各自缝份的角度,使缝份劈缝后与各自的裁片完全吻合。

包缝的缝份是在比较薄的面料上使用,它要求宽的缝份是窄的1倍。使用的部位一般是在肩线部位的领口或袖窿弧线(前后身体的连接部位)等位置。如图5所示,是向前包缝的缝份形式,缝份反向设计即是向后包缝的缝份形式。

缝份向一侧倒缝,然后在衣片上面缝合明线。如图6所示,缝份倒向前片,后片缝份端点角度形式与前片吻合。逢份反向设计即是是倒向后片,前片缝份端点角度形式与后片吻合。

缝份相向倒缝,彼此的缝份对应翻折(图7),一般出现在牛仔裤和男士衬衫。缝份宽窄不一,宽的一面是1.7 cm,窄的一面是0.7 cm。

包条工艺是缝份的宽度相等,内侧包条,外侧翻折,表面一条名线(图8)。此工艺一般适合较厚的材料,而且缝份的抗拉力和撕裂强度较强。

装饰盖缝(图9)要求内侧宽度1.2 cm、外侧1 cm。内侧常规码边,外侧用装饰曲折缝透上下层材料。此工艺一般适合较柔软的材料,它不仅能够增强缝份的抗拉力撕同时能够保持材料的柔韧性能裂。

3 结语

服装设计原则范文第2篇

在新的时代,服装设计师们用千奇百怪的姿态将自己的想法释放,有的新奇、有的诡谲、有的则抽象,他们将这些想法倾注在服装设计上,因此便有了不同款式、不同颜色、不同内涵的服装。可以这样说,现在的服装,每一件都富含着设计师的思想,具有极强的的艺术表现力,或唯美、或简约、或时尚、或复古。总之,现在五花八门的材料,在给服装设计增添了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一、服装设计及设计原则

服装设计是对设计服装的一个总体概括,根据设计内容的不同和工作性质的不同,服装设计又可以分为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设计的目的是体现人类文化演进的机制,是创造美的一种重要手段。而狭义上的服装设计,指的就是专门设计服装款式的一种行业,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根据设计对象进行构思,然后绘制出效果图、平面图,之后再根据绘制出的图纸来进行手工制作,从而完成设计的全过程。服装设计不是凭空想象和捏造的,设计服装时必须要遵守五个原则,第一个是统一原则,往往以调和为手段,达到服装质料、色彩、线条等各个要素的统一;第二个是加重原则,指的是在设计的时候,要有特别突出的部分,这一部分需要得到强调,所以要加重处理,加重原则是凸显设计与众不同的重要手段;第三个是平衡原则,目的是使整体的设计完美统一,不会有断裂的现象;第四个是比例原则,指的是服装设计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这样才能凸显美感,加强艺术表现力;最后一个是韵律性原则,这个原则主要是使设计充满动感,从而富有活力,表现生机[1]。

二、材料在服装设计中的艺术表现

不同的材料拥有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也是大不相同的,就像丝绸质地轻盈,拥有相当突出的质感,便显出的是华丽高贵的艺术气质:而像纯棉类材料则给人轻薄柔软的感觉,舒适透气的性能使其拥有休闲娱乐的气息。总体来说,材料在服装设计中体现出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是一种肌理类。服装材料的肌理对于人类不同的感官会拥有不同的感觉,无论是视觉还是触觉,都会由于材料的不同而发生不一样的感觉。肌理感可以通过面料的使用而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各种面料的混合搭配来体现出来。不过无论是何种面料,单一的使用所表现出的艺术气息就比较单调,而要是混合搭配,则会呈现不一样的效果。比如在仙侠类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一袭白衣的仙女,那种单一面料所给人的感觉圣洁而素雅,冷傲而不失活力,灵动的感觉是其他面料所不能比拟的。还有像是宫廷大戏,单一的面料服装体现不出王室人员的高贵与大气,所以要配合多种面料来整体承托,才能将所需要的艺术感染力完全表现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设计者往往利用材料质地的不同,将不同视觉和触觉的材料进行搭配,从而产生全新的艺术美感。就像在古装电视剧里,有时候既要表现女子的那种柔美,又要体现女子的端庄,这时候用一种面料肯定是不行的,在表现的时候,往往用质地轻盈的面料为主,在辅以质地厚重的大氅、披风等来从侧边衬托,这样,整个女子的气息既不失柔美又显得端庄,艺术的表现力就因为两种材料的结合而得到完美体现。此外,材料的装饰表现对于提高服装的艺术表现力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材料的装饰主要是运用各种技法来在材料上予以显现,常用的技法有蜡染、手绘、镂空,喷绘等,从而使得材料在服装上显现出不一样的艺术效果。就像我国少数民族的好多服饰,广泛使用蜡染的技法,使得服装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2]。

三、材料在服装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及时更新设计观念

服装设计受观念的影响比较严重,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更新设计观念。思想观念影响一个人的审美水平,而要做好设计,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品位的服装,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代的主流思想保持一致,只有观念的实时更新,才能使设计理念常新,才能使得材料在设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设计更加的富有艺术表现力。

(二)对传统材料重新设计再造

材料是固定的,但是设计师的思维是活跃的,设计师在设计服装的时候,对材料的把握与理解应该是独到的,让固定的材料发挥不一样的感觉,这就需要设计师对材料进行重新设计和再造,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反其道而行之,用一样的材料表现与之相反的感觉,令人耳目一新。就如白色的轻纱给人灵动飘逸,但是在加重加密后留给人繁复的视觉享受,就是对材料的一种重新设计。丝绸质地轻盈,有坚强之感,但是若把丝绸与质地更硬的材料搭配,则显出丝绸的柔软,这就是一种再创造[3]。

四、结束语

服装设计原则范文第3篇

一、创造性思维对服装设计教学的重要性

服装设计就是将服装作为设计对象,利用实用性原则和专业的设计技能,对选择的材料进行特定的设计而产生新服装的创造。正是创造力思维的存在使现代服装兼备艺术性、实用性和时尚性,往往采用不同的搭配可以获得不同的视觉效果。服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物,而服装设计属于艺术设计的范畴与纯艺术存在一定的联系,在进行服装设计时仅仅依靠形象思维是难以获得优秀的服装设计,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对想象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方式和多种因素的综合运用和考量,才能为服装设计产生充足的灵感。虽然服装的基本形状是人的形体,但是服装设计宗旨是在不断变化的,只有服装设计师具有创造力思维,加强对色彩款式的大胆创新,才能实现自己设计的服装流行起来。创造性思维作为人类智慧的高度体现,对超越旧事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服装设计领域服装设计师通过自身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打破原有的设计理念和常规,创造出新颖的服装赢得人们的赞赏和喜爱。另外,服装设计大师在进行服装设计时,都会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中融入时代精神,并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造出新的服装形式,而这种标新立异的创造往往与时代的需求不谋而合。

二、如何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加强自主活动

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正确引导学生们的思维,才能完成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若想要更好地提高服装设计教学效果,就不能采用原有的单元化教学和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组织与专业相关的自主活动,让学生们在合作和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思维。只有通过不断的开展服装设计活动,才能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明确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模式

过去服装设计教学都是注重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创造力思维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竞争能力。为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要明确创造新思维的形成是的前提,只有足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础,注重服装设计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实现专业技能和设计目的的结合,从而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培养自身的创造力。比如,在服装教学中应该坚持款式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工艺制作三者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设计作品,去研究问题,完善自己的设计构思,在设计中体验到由设计带来的成功感。完善现在的教学模式,把服装设计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力量,并形成适于我国发展水平的服装设计教学模式。

3.对服装设计教育深化改革,准确定位

要想服装设计教育凸显独特的创造力,首先,必须对服装设计教育进行改革,让服装设计教育从传统教育中得到解放,让服装设计教育形成重实践与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育理念。另外,对传统课程的改革必须以创设情境为主,学科性为辅的原则,实现服装设计教育的教学目标,提高学校的效益。其次,对服装设计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将服装设计教育定位在对具有创造力思维的人才培养,并且不断根据社会的需求调整教学目标,始终保持服装设计教学的先进性。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加强实践教学

创造性思维对提高服装设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服装设计的实践活动中,要增强对创造力思维的运用,创造力思维的存在往往可以让一种设计理念转化为各种表现形式,产生不同的服装设计效果,比如运用不同的服装元素按照同一种设计方法进行服装设计,再比如根据不同的服装设计需求,对不同的服装材料进行不同的分类和组合,形成各种类型的设计作品,展现不同的设计风格和视觉效果。另外,在服装设计活动中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这可以让学生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推陈出现,展现出不同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比如老师在讲解设计方法时,可以为学生规定某一特定的设计效果,让学生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完成,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思维。

三、结语

随着服装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服装设计的重要性,使服装由原来的生活必须品逐渐转向人们追随时尚和潮流的艺术品,同时对服装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提出了严格要求。因此,在服装设计教学中要对原有教学做出调整,注重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静.服装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2).

服装设计原则范文第4篇

舞台服装设计是整个舞台美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舞台美术包括布景、服装、化妆、道具、音响、效果、灯光等各要素。

因此,要搞好舞台服装设计,就必须弄清舞台服装设计这个部分与舞美设计这个整体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大方面。

一、交融的互动性

舞台服装设计与整个舞美设计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且是密切联系、彼此交融的辩证统一关系。因为整个舞台美术是一个“虚”的总称,它具体分解为“实”的布景、服装、化妆、道具、音响、效果、灯光等各环节。所以就存在着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所有的各环节之间,都要互相配合,互相交融,绝对不可以各自为政,互不往来。

而且,这种交融又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即在运动着的舞台演出中实现这种交融。

因此我们说,这种交融就具有其独特的互动性。

以服装设计为例,它与布景、化妆、道具、音响、效果、灯光等,均构成这种交融的互动性。

其一,服装与布景交融的互动性。其主要原则是:服装设计与布景设计不仅要和谐统一,而且服装要随布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例如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和铁路工人的服装,就与火车站的布景紧密结合。而当李玉和被捕,被日寇严刑拷打之后的服装,又由外衣变为白色内上衣并带有血迹,与日寇宪兵队长鸠山的办公室内布景相统一。

其二,服装与道具交融的互动性。其原则也是:服装设计与道具设计不仅要和谐统一,而且要随道具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服装,第一场、第二场、第四场,杨子荣穿的军装与道具(手枪)都是和谐一致的;但在第五场“打虎上山”中,他化装成土匪胡彪,其土匪服装也随着土匪的道具(马鞭)的变化而变化了。

其三,服装与化妆交融的互动性。其原则同样是:服装设计与化妆设计不仅要和谐一致,而且要随化妆的变化而变化。这在许多传统戏曲中演员的“一赶二”(一人在同一出戏中扮演两个角色)或“一赶三”(一人扮演三个角色)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例如有的演员在京剧《吕布与貂蝉》中,前饰貂蝉,为旦角的服装与化妆,后饰吕布,为小生的服装与化妆,其服装与化妆的变化是同步的。又如著名京剧艺术家关肃霜在京剧《铁弓缘》中,一人饰演旦角、小生、武生等三大行当,其服装与化妆的变化也是同步的。

其四,服装与灯光交融的互动性。其原则同前所述。这集中表现为舞台服装设计必须借助舞台灯光得以完美表现,这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色变性”,亦即服装在灯光的照射下会发生“色变”,所以服装设计师必须懂得“色变”的规律与特点,绝不能以自然色彩代替舞台服装的色彩。否则就会出问题甚至闹出笑话。在这方面,舞剧《红色娘子军》、歌剧《八女投江》等处理得都很出色。

当然,舞台服装与音响、效果等,也存在着这种交融的互动性,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二、本体的交叉性

舞台服装,既属于舞美范畴,又属于服装范畴,因此它具有舞美与服装的双重属性,属于这二者的交叉艺术或边缘艺术,其本体特征就不仅同时具有这二者的共性,而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就舞美范畴而言,舞台服装必须既服从服务于整个剧目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风格等等,又服从服务于整个舞美的总体构想、框架、风格等等。

就服装艺术来讲,舞台服装设计又与一般生活服装尤其是时装设计有许多共同之处,如款式新颖、颜色鲜艳、面料优良、穿着合体、整体美观等等。

三、主观的能动性

舞台服装不是消极被动地为整个舞美与整个戏剧服务,而是积极主动地服务。因此它必须也必然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服装设计原则范文第5篇

服装是最能体现当季流行趋势的一种要素。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个性化的追求越来越明显,面料再创造已经成为服装设计的一个新方向。它不仅与服装时尚化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也体现了设计观念的转变。面料再创造为设计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使其可以更加淋漓尽致地展现自身的设计思路,充分发挥面料的可塑性,打造出一种全新体验的服装创作效果。就社会生活层面来说,面料再创造可以让一些细碎的面料得到再次利用,实现了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同时也满足了面料创新的要求,可谓一举多得。从服装公司的角度分析,旧材料再改造改变了原有服装材料的质感、观感和使用性能,实现了成本降低和服装产值增加的目的,而让服装变成了一种获取高利润的产品;从我国传统设计工艺的层面分析,面料再创造传承和发展了传统工艺的内在精华。

2面料再创造的方法

面料再创造的方法多种多样,使用概率较高的有印染、编织和刺绣,其中,最能够体现设计师创造力的是使用适当的手段对已有的面料进行二次艺术加工。面料二次艺术加工的核心思想在于将面料的纹理、性能和样式等元素打散,之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纹理样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面料再创造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加法原则

加法是指运用排列组合的方式将一些相同材质或者不同材质的材料组合成立体、和谐、有创意的服装面料的再创造方法。加法能够实现强化服装表现力和渲染力的目的,为服装带来丰富、立体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加法原则的使用方式包括绣、印、染、绘、拼、贴、缝、堆和叠等。

2.2减法原则

减法是指将原有的面料使用抽、烧、烙、磨、撕、剪等方式,将局部去除或者破坏,从而达到一种特殊的肌理表达效果。减法原则与加法原则表现出的风格完全相反——减法原则给人一种含蓄、简洁的感觉。

2.3变形法

变形法是指在原本整齐、单一的基础面料上,用抽褶、皱缩、挤压等方式进行变形处理,赋予面料更加丰富多样的浮雕表现效果的一种再创造方法。

2.4综合法

综合法是指在面料的再创造过程中,联合两种及以上面料的再创造手法。为了满足服装设计的个性化要求,设计师可以依照服装的具体风格和造型特征选择面料。采用综合法创造出的面料,其外形表达更加丰富、生动,能够呈现出一种亮眼的视觉表达效果和纹理显示效果。不管采用以上哪一种面料再创造方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变,即为了让服装产生和谐的美感。再创造后的服装给人一种画龙点睛的感觉,而非画蛇添足。服装设计的面料再创造为的就是给服装创造全新的设计点和创意点。

3面料再创造和服装设计的一体化表达

3.1面料再创造和服装款式

设计师在设计、创作服装的过程中,会特意突出已完成的服装设计成衣面料的表现力,甚至会将服装造型款式以弱化表达的形式突出面料的表达,依托经典款式的基本形态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服装面料上,那些大同小异的服装款式会因为不同的面料而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不管本身的面料多么单一,只要设计师将其合理搭配,再使用各种创新技术和手段,就会表达出不一样的色彩模式和纹理状态。

3.2面料再创造和服装风格

服装风格包含了整个民族的精髓、整个时代的特征或者某种思想流派。服装风格用单独的作品或者成组的作品表达了各种设计风格的要素,不管是服装独立展示的部分,还是其整体组合呈现模式,都能让人感受到艺术的个性化特征。如今的设计师们都在找寻创意突破点,其实质是在找寻独具自身风格的定位点。在追求服装设计风格的过程中,设计师们会加入时代化和社会化的审美情趣,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融于服装中。在服装设计中,即使是同样一种服装款式,只要更换了面料,其成衣风格是完全不一样的。正是因为服装面料这种多变的特点,设计师们才会创造出无数的服装设计风格。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