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神障碍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各级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树立公共卫生治未病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重点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全面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健康管理服务
1、加快健康管理服务联合体建设。在上级要求和指导下建设县级健康管理服务联合体。
2、提高健康管理重点人群覆盖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糖尿病、高血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50%以上。
(二)重点疾病防控
1、艾滋病防治。完成高危人群艾滋病检测1000人,新发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8人,符合治疗标准成人和儿童抗病毒治疗比例不低于85%(按照CD4计数小于500/ul的标准)。
2、结核病防治。免费筛查疑似结核病病人1575人,免费治疗肺结核病人373人。
3、血吸虫病防治。人群查病15000人次,扩大化疗7000人次,规范免费救治14例晚期血吸虫病人;钉螺调查2300万平方米,药物灭螺120万平方米。
4、预防接种。完成6.3万剂次第一类疫苗接种,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地增加预防接种点。(宜昌下达指标为增加2个接种点)
5、慢性病防治与精神卫生。管理高血压患者26098人、糖尿病患者10765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100人。
6、急性传染病防治。按照要求规范管理散发传染病病例,各医疗机构尤其是市人民医院做好流感样病例及疑似手足口病抗原快速检测。
7、职业病防治。全市职业病报告率达95%。
8、疫情网络报告。网络直报正常运行率100%,进一步推进医院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
(三)卫生应急工作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率达100%。
2、积极争创第一批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
3、加强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卫生应急工作,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
(四)食品安全保障
1、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的馒头、淀粉类制品、黄花菜、饼干、面包等5大类106项次样品检测任务,食品微生物和致病因子监测的生禽肉、及时发酵豆制品、鲜榨果蔬汁等3大类340项次样品检测任务。
2、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和哨点医院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防控体系,各医疗机构按要求加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及信息报送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继续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强基工程”
1、建立市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强化多部门合作,统筹协调全市重大疾病防治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重大疾病防控政策和措施。
2、积极推进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推动落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疾控中心岗位设置指导意见和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意见,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疾控工作制度、程序和标准,切实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强疾控机构实验室管理,强化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干预,提高卫生检测社会化服务水平。
3、继续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人才的更新与引进,探索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实施多元化培养模式。继续开展疾控机构岗位练兵大比武活动,全方位开展全员岗位培训,大力推广疾病预防控制适宜技术。强化健康管理团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指导基层的能力。继续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规范化建设,强化全科型公共卫生医师指导团队和责任团队的建设,加强社区和村级疾病预防控制服务网底建设,增强城乡社区健康管理功能。
(二)逐步推进健康管理工作
探索健康管理运行机制。加快健康管理专家队伍建设,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加强健康管理中心能力建设,实现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转变。争取基层社区和网格管理政策支持,探索健康管理师参与网格化管理工作。争取医保部门支持,探索健联体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总额预付、费用前置制度,用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管理服务。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增强新农合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合力,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管理服务。
(三)深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工作
1、加大艾滋病综合防治力度。全面推进“医防合作”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落实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主动监测、分级诊疗、定点救治、全程管理”。探索阻断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有效干预模式,强化青年学生、男性同性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扩大艾滋病检测咨询覆盖面,努力降低新发感染。全面推进“五扩大六加强”和“四免一关怀”措施,进一步加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发现和管理力度。切实加强艾滋病感染者的早发现工作,落实首诊负责制。
2、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结合深化医改,依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当前“医防合作、分级诊疗、定额支付、全程管理”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强化定点医院诊疗路径和一站式服务。加强肺结核患者发现及转诊工作,进一步落实患者治疗管理、疫情监测和实验室工作,加强督导检查力度,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加强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数发现率保持在70%以上,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
3、落实血吸虫防治任务。贯彻落实《血吸虫防治条例》,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明确工作职责。开展血防健康教育,做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工作,有效控制急性血吸虫病的暴发和流行。做好沮漳河水系血防联防联控工作。落实晚血病人规范免费救治工作。进一步压缩钉螺面积,巩固传播阻断成果,努力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
4、巩固免疫规划工作成果。继续开展“三查三补”和“四项整顿”,巩固预防接种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年活动成果。落实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免费接种覆盖率达100%;实施消除麻疹行动,调整脊灰疫苗免疫策略,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开展“互联网+预防接种”试点工作,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接种知识,规范接种行为。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调查和诊断工作。加强全市二类疫苗规范管理,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
5、加强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完善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做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手足口病、麻疹、流感、布病防治工作,严防寨卡病毒、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登革热、疟疾等输入性传染病在本地扩散蔓延。强化传染病疫情监测、预警和报告工作,针对重点传染病及时开展疫情研判与分析,提高法定传染病实验室诊断率。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的呼吸道与肠道传染病突发疫情的预防控制与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教育部门落实托幼机构及小学晨检制度。
6、加强地方病、寄生虫病、慢性病防治工作。强化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建设,有效落实防治干预措施,推进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工作进程,巩固地方性碘缺乏病防治成果。做好儿童、学生等重点人群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7、加强精神卫生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精神卫生法》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责任,依法推进精神卫生工作。强化精神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逐步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探索救治救助政策“一站式”服务。启动精神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精神卫生科建设。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排查和随访工作,及时为辖区内诊断明确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8、加强“四大卫生”工作。认真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规范职业健康检查等工作。加强职业病监测和报告,提高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和监测覆盖面。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网络。
(四)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推进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健全市、镇(社区)、村三级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继续加强卫生应急“一案三制”建设,尽快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全国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督促指导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院内卫生应急日常管理,明确规范医院卫生应急职责,建立健全医院卫生应急组织体系,提升医院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开展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
2、规范卫生应急队伍管理。按照省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加强全市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开展卫生应急人员技术培训,规范应急物资储备,积极备战全省卫生应急技能竞赛,提升卫生应急队伍处置能力。
3、健全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月评估、季会商、年总结制度,继续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信息报告、风险评估等工作,并加强结果运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部门联动和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机制,继续联合教育、食药部门做好学校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从源头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利用国家舆情监测平台科学监测分析舆情,充分利用舆情评论手段为卫生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进一步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沟通。
(五)切实加强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精神疾病是由于在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导致脑功能失调,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精神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定的社会问题。根据2009年调查资料,我国精神病的发病率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2.7‰,上升为13.5‰,近年升幅更明显。
1996年以来,我国启动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康复项目”,逐步构建社区康复机构与院内康复进行衔接。该模式更强调在政府主导下,行政、精防专业与社会力量多元资源的结合。但由于诸多原因,至今各地社区康复机构的建设进展滞后,导致目前对患者的管理模式仍以院内康复为主,这种封闭管理模式的缺陷在新形势下更为突出,表现为:一是在社会转型期,生存压力大,家属不管不顾患者的现象增多,导致患者与社会疏离的状况更严重;二是靠精神病院去动员、协调社会公共资源力不从心;三是随着精神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和缺少社区康复机构衔接,导致各地精神病院越造越大、床位急速扩张,压床患者越来越多,造成患者进社区康复难,回归社会更难的恶性循环。因此,开展对“医院封闭式治疗”和“社区康复”的现况研究,积极探讨康复效果好、可持续性发展又合乎国情的精神病患者管理模式极有必要。
1.封闭管理模式的历史沿革
1.1封闭管理模式形成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人们对精神病病因不明和对患者破坏行为的痛恨,建立了大量精神病院(庇护所)关押、迫害患者,将病人关进铁笼或用铁链锁住,甚至活活饿死喂老鼠,还吸引好奇的公众买票去观看患者的疯狂“表演”,大量的患者遭受了骇人听闻的非人道待遇,并进行大量想当然的非人道治疗。后经法国人Phillip Pinel 领导的改良运动,对精神病的认识和治疗逐步转向科学主导,为病人打开枷锁,废除放血、拔火罐等野蛮治疗。到[1]20世纪60年代,由于仍对病因了解有限,西方国家依旧将规模庞大的精神病院建在偏远地区,基本性质隔离、收容病人,主要治疗是抑制病患干扰行为。患者的互动对象仅为病友或工作人员,很多患者在这种高压团体封闭的环境中,一直住到死亡。患者由于长期封闭,丧失了与人交往能力,所谓治愈即意味着社会功能的残疾,从疯子变成了呆子,无法承担家庭角色和职业功能。
1.2 我国精神病患者封闭管理模式内容
至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精神医学科学的发展,有效药物的陆续面世。患者经持续治疗后虽不能完全治愈,但病情改善显著、稳定程度越来越高。目前我国精神病院的主导模式仍是封闭或半封闭的集中管理模式。该模式适用于急性发作期或严重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患者,其优点是利于医护人员进行病情观察、及时治疗和实施保护措施;减轻了医务人员的管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节约了医院的劳动资源和成本;不留陪制度也减轻了家属的精神和体力负担;减少了由于家属对必要的患者管治措施不理解而引发的医患纠纷。
1.3封闭管理模式的缺陷
1.3.1.病人只进不出,公共资源难以应对
如发达国家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精神病床位数近56万张,仍供不应求。美国精神卫生学院1993年对2万名成人调查显示,按精神科诊断标准(DSM-Ⅲ),精神障碍者约占28%,即4人中有1个以上患者,而其中20%患者在一年内未经任何诊治,经诊治者中又有75%的患者不能及时就诊。[2]
我国1993年七省流调显示:精神病总患病率为13.47‰,目前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达1600万,其中2/3在农村。国内精神卫生资源极其匮乏,至2010年底,全国仅有1468家专业机构,精神科医师约2万名。上海市1984年调查显示,全市精神科床位6000张,仅收治患者总数的7.5%,其余现症患者均分散在家庭;[3]经济欠发达的四川,平均104人才有1张精神科床位,住院农村患者仅占患者总数的1.9%。因医疗资源过分集中城市,导致大部分农村患者得不到诊治导致精神残疾。
1.3.2.导致患者的严重社会疏离
长期封闭式治疗与管理,导致患者社会功能显著衰退,大部分患者因“住院综合征”而无法回归社会。Russell Barton将“住院综合征”描述为:患者对一切事物明显淡漠,缺乏始动性并兴趣索然,对不公正或粗暴的命令逆来顺受,个人习惯严重衰退。患者表现为两个极端,一种几乎不说话,邋里邋遢,终日呆坐或无意义动作,甚至需督促进食;另一种表现活跃,仪表整洁,在病房内外表现良好,但缺乏离院要求和兴趣,明显依赖医院。住院综合征不是治愈患者的正常反应,反而增加了患者康复和回归社会的困难和问题。
1.3.3.导致封闭管理模式缺陷的原因
1.3.3.1.对精神病诱因认识不足
目前科学认为精神病的主要诱因:一是精神刺激。过度的良性或恶性刺激都会影响心理,但使人产生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的恶性刺激更易致病。由于个人对社会环境的精神刺激不能适应,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出现精神障碍;二是个性素质。在同样环境、承受同样刺激,心理素质差、对刺激耐受力低者易发病。通常性格内向、心胸狭窄、过分自尊、孤僻懒散的人受挫后易发病;三是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族中,精神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血缘关系愈近,发病机率愈高。另精神发育迟滞、癫痫性精神障碍的遗传倾向也占相当比重;四是躯体因素。感染、中毒、肿瘤、颅脑外伤、内分泌失调、代谢及营养障碍等均可导致精神障碍,但均可随躯体疾病的好转而缓解。因脑萎缩不可逆,故精神障碍不易缓解。但精神障碍伴有的躯体因素,并不全与精神症状直接相关,有些是躯体因素直接引起,有些则为诱因。部分精神科医生对众多诱因认识不足,导致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
1.3.3.2.缺乏有效治疗,饱受歧视偏见
[4]专科药物虽不断发展,但药物往往影响患者的生理、认知功能和健康,导致病人活动受限,产生自卑,独立能力差,不愿出门社交,故仅靠药物治疗对病人的功能改善并不显著。由于患者的始动性缺乏和社交技能缺陷,导致成家立业困难,严重影响心理健康,产生因病情反复波动多次住院的恶性循环。
由于社会缺乏大众心理健康教育,公众缺少对精神病防治科学的了解,政府对残疾人的保护扶持政策往往得不到有效落实。在传统偏见和歧视下,绝大部分精神病康复患者的就业、再就业被拒之门外,使他们自尊心受伤,自信心下降,交友困难、生活孤独,社会功能障碍,享受不到工作、学习等最基本的公民待遇,导致疾病屡屡复发,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群体。甚至家属也遭歧视,承受着精神和经济的重压。
2.从封闭管理到社区康复,管理模式的转变背景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精神病发病的新特点
近20年来,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社会快速转型,经历了天翻地覆的深刻变化,由于竞争加剧,家庭、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使人们心理紧张、应激因素骤增,环境中的噪音、污染、拥挤等也时刻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各种不良刺激显著增加了公众的精神卫生问题。
2.1.1.精神疾患发病率从相对稳定到持续攀升
我国重症精神病患病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2.7‰,上升到70年代的5.4‰,80年代的8.3‰,90年代跃升至11‰。且患病率还在持续上升。[5]1993年由卫生部、公安部、中国残联组织的全国流调资料表明,精神病总患病率为13.47‰,重症患者达1600多万,其中精神分裂症近700万。2003年,广东省患病率高达15‰,约有患者110万人,每年新增发病率0.03%~0.04%。[6]
卫生部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精神障碍和自杀占疾病总负担的20%,居各类疾病之首;近10年全国精神病医院累计收治肇事肇祸患者7.5万例,曾有杀人行为者占30%;全国每年约25万人死于自杀,农村年轻妇女自杀率居世界首位;在受重灾人群中,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率为9.4-43.0%,有的人精神障碍可持续数十年;我国精神疾患呈现低龄化趋势更令人担忧。[7]
2.1.2.诱因:从遗传因素为主到社会因素为主
生物、心理的内外因素,在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精神健康的主要生物学因素可分为遗传、感染、创伤、毒物、躯体疾病、营养不良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应急生活事件、人格特征、情绪状态、父母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经济状况、性别、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社会心理因素既可作为诱因起重要作用,如反应性、创伤后、适应精神障碍等,也可作为相关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如神经症、心理生理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还可诱发躯体疾病,如心身疾病。
专家普遍认为,社会转型期的工作紧张、学业繁忙、岗位竞争激烈,矛盾增多、名利得失等,使人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如不能及时缓解,就容易处于精神亚健康状态,引发精神疾病。 由于精神卫生知识尚不普及,社会、公众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以至许多初期精神障碍者不肯主动就诊,恶化为严重的精神疾患。
2.1.3. 影响:从局部小范围到跨地域流动
大量的流动人口中隐藏着不少精神病患者,[8]流浪患者的主要特点是病种多、病情重、伴随躯体疾病多、以阴性症状为主、诊断难、疗效差。[9]其发病特征常以裸奔、拦车、伤人等突发冲动为主,社会危害大;且此类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差、易走失、常引起围观,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自2003年《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后,因实行救助自愿原则,使强制收治变成法律困扰,多数地区只能放任自流。另因流浪患者多属被遗弃对象,说不清家乡、住址者居多,一些救助单位怕惹火烧身避开不管,有些政府部门也惟恐避之不及,任其自生自灭。2007年,民政部等六个部委办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也缺乏法律强制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流浪精神病人收治难题。
2.2 90年代以来我国对精神病患者管理的新认识
2.2.1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责任
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精神科服务范围逐渐扩大,精神疾病谱也相应发展。如酒和已成为重要社会问题;老龄化带来的老年精神疾病问题日趋显著;澳大利亚、韩国、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的情感患病率已高出精神分裂症3-4倍;因重症抑郁所致自杀年死亡率占人群自杀死亡的约50%。随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更高,如儿童心理异常、青少年适应不良、成人应激及心身疾病、家庭心理问题等,都已成为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对象。
目前,我国约1.5亿人有各类精神和行为问题,其中受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儿童和青少年约3000万人,因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占休退学总数约50%,加上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妇女、老人和受灾群体等,仅精神分裂症一项每年损失约74亿元,抑郁症损失高达数百亿元,随各种心理障碍、毒瘾和精神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已排在疾病总负担首位,约占全部疾病总负担的20%,到2020年将升至25%。[10]
由于经济困难等多种因素,目前多数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治,现状堪忧。一次住院费用可占农民年人均收入的40%~169%,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7.2%~51.6%,不少病人因难以支付住院费用只得出院。患者由于疾病和社会歧视难于就业,单靠病人及家庭的力量,很难摆脱因病致贫、返病的困境。[11]各地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现象也屡屡发生。对社会和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是建设文明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的现实课题。
2.2.2.实行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管理模式
对精神病患者的管理必须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不能仅依靠专业机构和人员,具体而言,是以政府为主导,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计划,卫生、民政、公安、财政等政府职能部门分工协作、齐管共抓,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提高公众精神健康意识,建立以医疗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工作体系,促使患者的全面康复和回归社会。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综合性,“八五”期间,我国对64个试点市、县中70多万患者开展了“社会化、开放式、综合性” 防治康复模式;其中有45万名重型患者监护率达90%,显好率达60%,肇事率下降8%,成效十分显著。[12]
2.2.3.实施多管齐下策略、建立密切协作机制
多管齐下有两个涵义:一是指多措施并举,包括法律、政策、医疗、经济、文化等综合措施;二是是指密切协作,包括政府各职能部门、社区、村委会基层组织、社会慈善组织等共同组成辖区的三级防治管理网络,上下左右、齐心合力抓患者康复工作。
从1987年始,由公安部门牵头,在多地逐步建立了23所安康医院,收治肇事肇祸患者;1993年起,国家残联对部分省、市的智力残疾高发县制定了控制方案,建立了智残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并培训了智残儿童家长;[13] 90年代后,国务院批准下发了《残疾人事业“八五”纲要》,卫生部、公安部、民政部和中国残联联合颁发《中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八五’实施方案》,将精防康复工作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各级政府建立完善了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辖区的精防康复工作;部分社区建立了康复工疗站;国家的《残疾人事业“九五”纲要(1996-2000年)》及实施方案,强调进一步发展社区精神康复,建立起全国性的精神病防治工作的社会工作体系。尽快推进“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工作模式,到“十五”期末,我国精防康复工作已覆盖280个市、459个县的4.6亿人口,使274万重型患者初步得到防治康复;国家实施的彩票公益金项目,对2万名贫困患者实施了医疗救助。
3.1.基层社区建设成效成为患者社区康复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国政府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切实做大做强社区,全面加强了社区的民主、法制,文化、卫生、教育等事业的建设。使其成为社会管理方式转变的有效载体和平台。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规划、政策、投入和监督等措施,均通过政府决策和资源投入,以达到各项卫生服务的可及、有效、均等化和质控目的。基层社区通过整合社会各种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居家养老等多种服务,增强了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了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积极性,也为全面建立有效运转的精神病社区康复机构打下了坚实基础。
3.2. 社会化、综合性和开放式康复模式的优势
由于精神病病程漫长,很多患者需终身治疗,还有些患者因恐惧而不愿住院治疗,都给社区康复治疗留下很大的空间。英国和美国研究发现,门诊和社区治疗比住院治疗更有效,而医师与患者的信任度,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国内许多学者也对社区治疗康复进行了研究,发现其疗效好、费用低,在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促进就业回归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通过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很多地区建立了符合国情的社会化、综合性和开放式的社区康复模式。工作机制为:以政府为主导、精防专业机构(精神病院和疾控机构)治疗康复团队为技术支撑、各级医院精神科为有效技术补充,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神卫生康复站)为基础,社区监护小组密切观察,患者家属积极配合的精神病管理治疗三级网络工作体系,在社区对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治疗康复措施,包括药疗,娱疗、工疗、心理治疗、生活、社交和职业技能康复训练等,全面、有效地促进了患者康复,促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建立了大型日间康复站,作为经急性期治疗缓解后出院病人的“中转站”,康复患者白天来站接受生活、社交等技能训练,晚上回家休息,使众多患者学到了生存技能和恢复了自信心,许多家长因看到至亲的显著改变而激动落泪。[14]
3.3.营造以家庭关爱为核心的氛围
创造利于患者康复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采取药物、心理、家庭干预的综合康复措施,循序渐进。为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调整药量、解除副作用和预防复发的方法、调整患者与亲友间关系和情感表达,制定合理的劳动、作息时间表。患者在家属支持下开展各项功能恢复训练,帮助患者分析各种不良习惯形成原因,引导其自觉参加训练,在家属陪伴督促下,逐渐参与家务劳动,鼓励患者参与各类交流和集体活动。对病情较重、不具备家庭康复条件的患者,由社区日间康复站负责管理照料。积极组织康复良好、病情稳定的患者,深入需帮助的重点患者家庭和康复站,以自身康复实践,引导、说服其它患者树立康复治疗的信心,并协助进行技能和心理康复训练。
4.结语
本文通过对精神病患者两种主要管理模式的研究,提示现代化社会应高度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对精神病患者管理观念的根本转变,只有尽快将患者管理纳入社区平台,大力加强社区康复机构的建设,真正普及“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工作模式,才能保障患者顺利回归社会,享受正常公民应有的尊严和权利。
参考文献:
[1]澳大利亚]Neil Preston,王晓慧等《现代社区精神医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年。
[2][法] 米歇尔・福柯,刘北成译《疯癫与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2004年
[3][澳大利亚]Neil Preston,王晓慧等《现代社区精神医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 年。
[4]《重视精神卫生构建和谐社会――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张孝娟》,中国中医药报 第2528期2006年4月27日。
[5]张明园 《精神病防治康复》》,华夏出版社,2003
[6]曹连元: 《社区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7]日京: 《新发精神病患 大中学生不少》新浪新闻 2005年10月10日
[8]何雪峰:《国家与农村社会互动的路径选择》,《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4月
[9]张明园 :《精神病防治康复》,华夏出版社,2003
[10]邱友胜等.伴发躯体疾病的住院流浪精神病人临床对照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6,18(6)
[11]卫雪兴等.流浪救助对象精神病人41例临床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03,15(12)
[12]《重视精神卫生构建和谐社会――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张孝娟》,中国中医药报 第2528期2006年4月27日
【关键词】:更年期妇女;保健工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547-01
女性在40岁左右,生理上便会逐渐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我们称之为更年期。这时,随着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分泌也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世界卫生组织(WHO)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提出“更年期”易名为“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系指卵巢功能衰退的先兆(40岁左右)到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当妇女从生育功能旺盛期走向衰退期的过渡时期,它包括从临床上、内分泌学及生物学上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其临床分期为绝经过渡期、绝经与绝经后期。绝经过渡期即卵巢功能衰退的征兆到最后一次月经;处于更年期的妇女易发生各种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问题,而更年期健康是老年健康的基础,因此搞好更年期妇女的保健至关重要。
1 更年期妇女的身心特点
女性更年期的四大症状,通常来说,绝经后的妇女在更年期会出现以下四大症状: 一、潮热――是更年期女性经常遭遇的症状。 二、心悸――也就是心慌,也是更年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三、精神、神经症状表现异常。 四、腰酸背痛――是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
1.1 生理特点
1.1.1 月经紊乱:是更年期妇女最普遍、最突出的表现。月经经常延迟,甚至几个月才来潮一次,经量也逐渐减少。
1.1.2 阵热潮红:是更年期主要特征之一,部分妇女在更年期内由于雌激素的水平下降,血中钙水平也有所下降,会有一阵阵地发热、脸红、出汗,伴有头晕、心慌,持续时间为一两分钟或12分钟~15分钟不等。
1.1.3 心血管及脂代谢障碍:可能会出现冠心病、糖尿病。
1.1.4 神经、精神障碍:有的妇女,血压上下波动较明显,可能有情绪不稳定,易激动,性格变化、记忆力减退等。
1.1.5 运动系统退化:出现腰、背四肢疼痛,部分妇女出现肩周炎、颈椎病。
1.2 心理特点
1.2.1 心理敏感性增强,感觉易敏感。过份的敏感,把发生在周围的一些不愉快事件强行与自己联系,听了风就是雨。
1.2.2 特别关注流言蜚语
在一些单位里,总有一些人喜欢传播小道消息,或是流言蜚语,某些更年期妇女就是这些传播的积极参与者和受害者。当流言蜚语被夸大,失实时,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对更年期妇女来说,又是一种恶性刺激。
1.2.3 盲目怀疑
尤其对一些涉及到其本身利益的事无端地盲目怀疑,如晋级、加薪、分房中的一些决策没有满足其本人的愿望时,她就会盲目怀疑。
1.2.4 情绪不够稳定,易激动,易怒,易紧张焦虑。
1.2.5 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易集中自己的思想,不易集中自己的精力。
2 更年期妇女保健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更年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到更年期是女性在进入老年期前必经的生命阶段,要想获得一个健康的老年期,就必须有一个健康的更年期。
2.1 做好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提供有关更年期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与沟通,指导更年期妇女合理就医、饮食锻炼和用药等问题。
2.2 注意个人卫生尽量穿宽松及容易加减的衣服,内衣以纯棉为宜。更年期妇女保健知识首要的一点就是注意个人卫生,并坚持定期检查。
2.3 注意调整饮食的搭配,合理营养。适当补充豆制品,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
2.4 加强锻炼生活规律但避免紧张和劳累,同时坚持脑力劳动,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不间断地学习思考防止大脑发生“废用性萎缩”。
2.5 戒掉烟酒、咖啡及含咖啡因的食品;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地服用激素和钙来防治神经失调、骨质疏松、生殖器老年萎缩等。
2.6 处于更年期的女性还应解除顾虑,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合理饮食,保证足够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防止过胖,这些也都是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必不可少的保健措施。
2.7 定期去医院体检
应每隔6~12个月做一次妇女病及肿瘤普查,定期体检,做好疾病的筛查工作,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3 讨论
了解有关知识,保持心情舒畅,积极参加文娱活动,这个是女性更年期保健中最重要的。 对一些严重忧郁症和更年期偏执患者,多采取暗示疗法,鼓励患者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增强患者的生活兴趣及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要指导家属多陪伴、多沟通、多理解,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忧虑,以减轻心理压力,同时传授自我调节与自我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夫妻和睦相处是调节心理的好配方,还要做到起居有规律,劳逸结合,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不良刺激。加强身体锻炼,如散步、练太极拳等,增强全身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同时营养要均衡,要注意补钙和多种维生素等,使她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心理、生理、社会的良好适应才是健康人。
参考文献
[1]徐芾.更年期妇女保健[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李淑杰.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
[3]贺采芳.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治疗中的心理干预[J].中国疗养医学,2013,(10).
【关键词】 全病程;康复指导;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导致的残疾占了全部精神残疾的78.8%,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反复发作或不断恶化的倾向[1]。如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是困扰精神卫生工作者的难题。本研究就全病程康复指导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病例均为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首次发病在我院精神科接受系统抗精神病治疗后出院,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出院时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部分恢复,一般生活能自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2]<35分;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以及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者;至少有一个家庭成员与患者一起生活并长期在本市居住,愿意接受本研究者。共收集120例,依出院顺序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26.55±9.60)岁,平均病程(5.21±4.27)月,受教育平均年限(10.1±4.35)年;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26.03±9.25)岁,平均病程(4.98±4.61)月,受教育平均年限(9.87±4.9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过程脱落5例,完成115例,其中研究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康复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1年的全病程跟踪康复指导,方法是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全病程跟踪康复指导的意义,具体实施办法和相关问题,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每月电话预约复诊时间,至少来院复诊1次,由了解患者病情的有临床经验的精神科医师接诊,内容包括了解患者近期的病情、治疗依从性,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制定当前的治疗方案,介绍精神卫生的基本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家庭特点进行生活方式及社交方式的指导,协助解决存在和潜在的问题,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帮助患者恢复各种社会功能,并提供办公电话,如患者病情有特殊变化,可及时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1.3 评定工具 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日常生活量表(adl)[2]于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量表评定。
1.4 统计方法 全部资料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出院前后bprs 、adl评分比较 出院时研究组与对照组bprs 、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研究组bprs 、adl评分分值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1。
同组患者出院前后bprs 、adl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除出院后6个月末与12个月末bprs评分分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出院时与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bprs 、adl评分,出院后6个月与出院后12个月末adl评分分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时间越长,分值越低。对照组只有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较出院时adl评分明显降低(p<0.05),见表1。
2.2 复况比较 复发标准:原有精神分裂症症状消失至少2个月后再次出现。一年中,研究组6例复发,复发率10.34%,再住院6人次;对照组18例复发,复发率为31.58%,再住院22人次,研究组复发率和再住院次数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表1 两组患者及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bprs 、adl评分比较注: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2):同组出院时与出院后6个月末比较,3):同组出院时与出院后12个月末比较。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进展、反复发作的脑病。如何迅速缓解精神症状,控制和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预防复发和恶化,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强应对躯体、心理应激能力,促进回归社会等都对患者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有重要影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从出生时起或疾病早期其认知功能已受损,且认知功能损害持续而稳定[3]。由于精神分裂症疾病特点,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往往影响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很多出院后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未能定期复诊、遵医嘱服药,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目前,社会对该病认识仍存在偏差,对该病患者仍有偏见和歧视,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善,增加了出院患者对周围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心理应激,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回归。
针对上述原因,本研究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实行全病程康复指导,保证了患者治疗的连贯性,通过跟踪康复指导,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家庭特点进行生活方式及社交方式指导,协助解决存在和潜在的问题,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有利于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定期电话预约复诊,能及时了解患者近期的病情,治疗依从性,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有利于制定更科学和切合患者当时状况的治疗方案,达到巩固和维持治疗,降低复发风险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全病程康复指导组出院后6个月末和12个月末bprs、adl评分分值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且出院时间越长,分值越低,复发率和再入院人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全病程康复指导能有效降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陈彦方,李舜伟.脑部疾病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160-1161.
日前,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2016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谁来担任家庭医生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家庭医生是为群众提供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医师和乡村医生等。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儿科、中医医师等,作为家庭医生在基层提供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通过签订协议为其提供服务场所和辅助。鼓励符合条件的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含个体诊所)提供签约服务,并享受同样的收付费政策。随着全科医生人才队伍的发展,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签约服务队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原则上应当采取团队服务形式,主要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公卫医师(含助理公卫医师)等组成,并有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为更好地满足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将逐步实现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都有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或乡村医生。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吸收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义)工等加入团队。其中,家庭医生将负责团队成员的任务分配和管理,其他专科医师和卫技人员也要与团队紧密配合,共同为签约居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居民如何自愿签约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居民或家庭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明确签约服务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签约周期原则上为1年,期满后居民可续约或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鼓励和引导居民就近签约,也可跨区域签约,建立有序竞争机制。
引导居民或家庭在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同时,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服务模式,在组合之内可根据需求自行选择就医机构,并逐步过渡到基层首诊;在组合之外就诊应当通过家庭医生转诊。
签约居民有啥实惠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居民在签约后,将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制定不同类型的个性化签约服务内容,可包括健康评估、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家庭护理、中医药“治未病”服务、远程健康监测等,通过不断优化签约服务内涵来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签约服务会在就医、转诊、用药、医保等方面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政策,增强签约服务的吸引力和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有效利用。一是就医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主动完善服务模式,按照协议为签约居民提供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二是转诊方面,家庭医生团队将拥有一定比例的医院专家号、预约挂号、预留床位等资源,方便签约居民优先就诊和住院。二级以上医院的全科医学科或指定科室会对接家庭医生转诊服务,为转诊患者建立绿色转诊通道。三是用药方面,对于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可以酌情延长单次配药量,减少病人往返开药的频次。对于下转病人,可根据病情和上级医疗机构医嘱按规定开具药物。四是医保方面,会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的医保支付政策,例如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等,签约居民在基层就诊会得到更高比例的医保报销,从而增强居民利用签约服务的意愿。
签约服务如何收费
国家卫计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约定的签约服务,根据签约服务人数按年收取签约服务费,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付费等方式共同分担。具体标准和分担比例由各地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价格等部门根据签约服务内容、签约居民结构以及基本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协商确定。
可以探索将签约居民的门诊基金按人头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对经基层向医院转诊的患者,由基层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一定的转诊费用,进一步增强家庭医生团队控费的动力。另外还可以探索对纵向合作的医疗联合体等分工协作模式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发挥家庭医生在医保付费控制中的作用,合理引导双向转诊。
家庭医生团队向签约居民提供约定的服务,除按规定收取签约服务费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费用。提供非约定的医疗卫生服务或向非签约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按规定收取费用。
如何激励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