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科技的发展

电子科技的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科技的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科技的发展

电子科技的发展范文第1篇

作者:李俊杰 单位:贵州大学科技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第一电子科学与技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今天,面对电子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像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都竞相将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引入国家发展计划。我国对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多项国家级战略性科技计划中,如“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中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和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都有立项;1995年,原电子工业部提出了“九五”集成电路发展战略,并实施了“909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1996年底立项开展“光子学与光子技术发展战略”研究;在“九五”和“十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重大、重点和杰出青年基金中对电子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立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在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科研、教学、生产和使用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水平先进、应用广泛的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的科学研究领域,并在产业化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国际上了也争得了一席之地。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我国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别在微电子技术方面的差距更大。这既有历史、体制、技术、工艺和资金方面的原因,也有各个层次所需专业人才短缺的原因。为了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抢占该领域中高新技术的制高点,就必须统筹教育、科研、开发、人才、资金和市场等各种资源和要素,其中人才培养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这对于建立学科专业规范,培养出具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适合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不同层次发展要求的有用人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战略意义。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简史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前身是半导体专业和激光专业。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开创了固体电子技术时代。根据国外发展电子器件的进程,我国在1956年提出了“向科学进军”,将半导体技术列为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同年,中科院应用物理所首先举办了半导体器件短期培训班,请回国的半导体专家黄昆、吴锡九、黄敞、林兰英、王守武、成众志等讲授半导体理论、晶体管制造技术和半导体线路。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五所大学联合开办了半导体物理专业;在工科院校,清华大学率先开办了半导体专业。1957年,中国科学院在长春建立了第一个光学精密仪器机械研究所。

1964年,中国科学院在上海建立了当时世界上第一所激光技术专业研究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电子工业部成立了从事激光与红外研究的11所等。这些国家研究所是早期培养光电子技术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摇篮。到了1970年前后,随着对半导体器件需求量的增加,尤其是大型电子计算机对集成电路需求的推动,促进了国内半导体工业的发展以及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全国很多高校都先后增加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国内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生产还缺乏竞争力,受到进口元器件的冲击,很多半导体器件厂下马或转产,市场不景气导致了很多高校的半导体专业被迫取消,专业萎缩。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微型计算机、通信、家电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和普及,对集成电路芯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此外几场局部战争让全世界接受了电子战、信息战的高科技战争的理念。微电子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半导体技术专业由此更名为微电子技术专业。为了在信息时代和高科技领域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国家加大了对微电子技术行业的支持力度,并不断吸引外资,市场对微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迎来了微电子技术专业发展的新高峰。随着20世纪60年代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1971年,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华中工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等院校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激光专业,后来又有多所学校相继成立了激光专业。

1985年,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专业目录,将激光专业和红外光谱学合并,更名为光电子技术专业。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和与国际接轨,教育部1998年4月颁布了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和引导性专业目录,将原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和电磁场与微波等本科专业整合为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近年来,许多高校都纷纷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各学校的办学特点不尽相同,但主要培养目标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电子科学与技术人才。目前,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院校有111所。21世纪被称为信息时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环境、军事和民用等科技领域将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必然导致电子科学与产业的迅猛发展。这种产业化趋势反过来对本专业的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电子科学与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态势。

电子科技的发展范文第2篇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口径宽,特色不鲜明

要形成一个专业,至少要具备两方面的条件,第一是对特定科学问题的研究,第二要具备特定的理论基础。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检侧、控制和加工处理的技术科学,是一门知识密集、发展和更新十分迅速而且具有很强工程应用背景的技术科学[1]。目前主要课程英语、数学等基础课,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热学、固体物理等物理类课程,电路分析、数字图像处理、模电、高频等电子类课程和程序设计语言、微机原理、单片机、多媒体、数据结构等计算机类课程。知识面涉及的非常宽,是多学科课程的组合,没有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和基础理论体系。与信息工程甚至计算机应用专业相差不大。

1.2 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

目前国内许多综合性大学、工程院校以及部分师范类院校开设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或相关的专业,但是它们几乎都属于非师范类专业,目的是为了培养电子信息技术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公司和事业单位的要求。因此,现在大多数院校这个专业的教师是从大学毕业的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他们既没有系统的教育背景又缺乏教学实践。造成了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同时电子信息专业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器件层出不穷,因此着力培养一批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广并且进行过系统的电子信息专业教育的合格教师,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适应社会的需要尤其重要。

1.3 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

虽然大部分院校都开设了实验实践教学,但是它只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未能形成完整独立的体系,不少实践课程流于形式。首先是实践的内容单一,实验课程中演示性、验证性的内容居多,学生只是开电源、观察现象、做记录即可。研究型和设计性的内容少,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一般教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其次实践教学基地功能单一,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大多数的实践教学基地只是用于学生的专业实习或毕业实习,难以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发挥作用,与企业合作进行实践教学的则少之又少。因此,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与设计也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实际需要。

2.加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

2.1 准确定位,建立专业特色

要提高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就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在重多院校中找出自己的特色,创造自己的品牌。如农业院校可以将农业与电子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发挥在实际中的应用效果。这样专业才能办活。电子信息科学发展迅速,因此要不断改革和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尽量压缩必修课程,加大选修课程的设置,增加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同时选修课的内容要根据当前的新信息、新技术不断更新。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掌握几门使用的技术和方法,走出校门后就能马上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

2.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通过已有的实验平台,建立包括基础实验、综合性设计实验和重点课程设计的实验课程体系。加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仪表、仪器的使用极其电子工艺,这是基本的技能实验,一定要为后续试验打牢基础。验证性的实验如EWB、System View是指用实验验证课程的基本理论,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和学生的课外方针等形式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综合型实验则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利用学到的数字电子技术理论设计一个数字闹钟,利用所学的高频电子技术知识制作调频对讲机等,或者通过实验让学生将各个课程之间综合起来,如采用EDA技术、单片机来设计制作一个温度控制体统等[2]。设计性实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根据所学知识搜集相关资料,针对一个实际应用问题进行设计,如报警装置、道路交通指示灯等,老师稍作讲解后,由学生自己确定方案并进行论证,电路的设计电路板控制程序的编写等由同学们自己分工合作,出现问题自己搜集资料解决,老师只是起到进行必要技术指导和点评的作用。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实验,真正给了学生创造的机会,也是学生的学习更贴近了现代工程技术。

2.3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校企合作是未来技术类专业教学的发展趋势[3]。定期聘请电子信息专业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授课,使学生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以及最新的行业动态。同时与有关的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学生在企业内的实际学习增长学生的见识同时拓宽了视野,了解声场管理等业务,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2.4 鼓励大家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竞赛.

通过鼓励大家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相关社团和科技创作,可以提高大家的实践能力。这些科技活动主要包括专题的电子设计和制作、电器维修活动等课余科技活动,还包括学术活动,主要是在学生中选拔实践能力强的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科研风气;另外举行科技创业大赛,成立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团队,对外承接电子信息技术的设计任务。这都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起到极大地帮助作用。

3.结论

学校教学是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只有发挥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通过科学合理的专业改革适应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才能培养出社会和企业单位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成全.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1):79~81.

电子科技的发展范文第3篇

近几十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实践表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贯彻国家各项“三农”政策的主力军。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金融创新已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其中95%的创新都依赖于信息技术(帅青红,2010)。本文将电子银行业务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结合起来,通过探讨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试图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二、准确认识电子银行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的有关定义,电子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信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服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本文中所指的电子银行业务包括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的网上银行业务、利用电话等声讯设备和电信网络开展的电话银行业务、利用移动电话和无线网络开展的手机银行业务,以及其他利用电子银行服务设备和网络、由客户通过自助方式完成金融交易的业务,如自助终端、ATM、POS等。

电子银行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的一种新型渠道和方式,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转变经营方式、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手机、电话等通讯设备的普及,以手机银行和电话银行为代表的电子银行业务能有效弥补传统金融机构物理网点所无法涉足的空白区域,通过电子渠道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

三、可行性分析

(一)发展环境分析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经济问题,城乡和地区之间在经济基础、公共设施、消费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直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使互联网真正惠及“三农”,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国互联网协会于 2007年12月19日成立了农村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旨在推进农村网络化进程、普及金融知识、提供更多农民参与金融事务的途径。中国银监会也出台了《关于合力推进“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的指导意见》,通过建立宣传服务站,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基层、服务“三农”工作的经验交流。

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推出的《2010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称,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比上年增长14.9%,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上年的3.33:1缩小到3.23:1,我国农村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城乡差别正逐步缩小。截至2010年12月底,农村网民规模已达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较2009年底增长了16.9个百分点;手机成为了农村网民上网的重要方式,农村手机上网用户8826万人,占农村网民总体的70.7%,较2009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但同时,城镇和农村的互联网发展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2010年,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为50%,而农村地区仅为18.5%。与网民总体的年龄结构相比,农村网民更加趋于年轻化,这为电子银行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客户群基础。

(二)优势分析

一是成本优势,与传统的银行业务相比,电子银行业务大大降低了贫困农户及居住在偏远地区的人们获取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同时免去了物理网点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保证了获取金融服务的持续性;二是技术优势,随着互联网、手机及电话的普及,农村3G的应用将逐步得到普及,未来或将出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在世界银行一项关于农村金融的调查统计,肯尼亚有超过900万的客户使用手机支付服务,如汇款、偿还贷款、支付账单以及基于手机的工资支付等;三是便捷优势,诸如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业务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能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例如,在外打工的农民可以使用手机为家里缴纳水、电、气费。

电子银行业务具有以上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应该首先从地理位置偏远且金融服务网点不足的农村开始。

(三)制约因素分析

首先,农村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客户而言,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同时长期以来无法获得正常的金融服务,接触的金融知识也有限。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电子银行产品宣传及推广活动的难度。

其次,电子银行本身固有的缺陷。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大都只是将一些传统柜台业务电子化,而未真正体现网络的本质属性,也没有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来设计金融产品。同时,现有的产品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电话银行操作起来比较繁琐、语音报读菜单冗长、十多位账号输入等等,影响了客户使用该产品的热情。

再次,客户产品定位不清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小农户等低端客户占比较大。因此,大多数的农村金融机构市场细分工作不足,客户结构调整不力,无法设计出基于客户层次差异的金融产品。

最后,对客户缺乏有效售后服务。许多客户在初次使用电子银行产品的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此时无法给客户满意解决,则会极大挫伤客户的使用热情,从而丧失一些潜在客户。这不仅会造成银行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前期调查及培养客户的成本,不利于金融机构电子银行业务的长期发展。

四、对策建议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及农村金融服务对象都具有其特殊性,如金融需求“小频急”、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因此,农村金融服务不能简单照搬城市金融的发展模式。具体而言,与城市客户相比,农村客户存在居住分散、借贷需求受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特征,金融机构在开展电子银行业务时,应从实际出发,体现特殊化。

首先,加大金融宣传,转变消费者的传统支付观念。金融机构应建立一套系统的包括客户细分、操作流程、风险管控、后续维护、考核标准等各方面的业务制度及规范。同时在政府及村支两委的支持下,推动金融知识的宣传,使更多的农民了解电子银行业务,并享受其带来的方便快捷。

电子科技的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技校 电子商务专业 课程设置 专业发展 社会需求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匮乏问题随之凸显出来。为满足社会需求,许多中专院校和技校都增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有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兼具商务管理能力的电子商务复合型技能人才。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选择电子商务的某一方向作为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和提供能满足电子商务相关行业实际需求,既掌握一定文化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理论基础知识和多个学科知识,又具备电子商务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一)以社会需求的职业岗位设定培养目标

大多电子商务技术、电子支付、电子政务、计算机、财务、营销和物流配送等行业都存在对电子商务技能人才的需求和与电子商务专业对接的岗位,如电子商务公司、银行、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及传统企业等行业,电子商务网站维护员、网络营销员、网络信息员、电子交易员及电子商务物流员等岗位。因此,应根据目前社会急需的技术型、营销型、交易型和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设定培养目标。

(二)以职业岗位需求设计知识结构

受管理成本等多种因素限制,很多企业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岗位与岗位间重叠。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专业技术,还涉及经济、贸易、管理等多领域知识,以完成岗位重叠环节操作。

(三)以社会需求发展需要培养综合能力

社会需求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能力和创新潜力的人才。因此,需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职场应变能力和电子商务专业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二、以适应专业发展为导向设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

技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赖于适应专业发展的课程设置,赖于根据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方向,确定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可靠的就业途径。因此,应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社会需求、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向,确定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发展方向,立足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专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及专长设置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按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并了解及掌握专业和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更新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以统一专业教学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确保教学实时适应专业发展。

(一)根据培养目标设计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

1.侧重计算机课程

计算机应用是电子商务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需保证教学课时、上机时间和教学内容更新,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训练。

2.突出电子商务专业课程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是学生的主修课程,必须保证电子商务专业课的课时、课量和学习周期,使学生扎实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

3.增设第二专业课程或选修课程

针对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增设与专业相近的第二专业课程,或与专业相关的第二、第三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掌握与专业相近、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能力。

4.增加综合素质培养课程

增加并确保一定课时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以保证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5.增加实践课程占比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性强的特性,增加实践课程占比和课时,以强化技能实践训练,增强学生操作和应用能力。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术相关的操作应用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发展适应力,确保教学适应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

1.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

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真切、生动地学习和体验本专业课程;通过灵活多样的职场氛围的情境模拟教学,培养学生交际、案例分析和实例操作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拓展实践教学空间,使学生所学内容更贴近企业和市场,培养职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开展“我的网店”专业比赛等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中,不断开阔视野、深入思考,进而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为适应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双证融通教学

将电子商务师等级的相关课程融入教学计划中,创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认证考核相结合的“学历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融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双证毕业,以增强学生就业和专业发展的竞争力。

3.订单教学

尝试“订单式”教学,开创学生“零距离”和“零适应”就业途径。安排毕业实习生到有人才需求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过后,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就可直接在实习企业就业。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学习、实习和对口就业问题,而且缓解了学校与毕业生本人的就业压力,更增进了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使企业用人得当,不再为二次选人烦恼,学生选择无误,不再为二次就业困扰。

(三)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通过构建和完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辅助教学、教学评估和就业指导相融合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制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计划,建立实践教学组织网络及信息反馈网络,实现计划管理、网络化管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估管理和就业支持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总之,基于适应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技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是以社会需求和适应专业发展为导向设定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多学科复合型的技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岗位能力和综合能力,使之胜任各行业、企业电子商务相关职业岗位群工作,并能适应和促进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以解决好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的矛盾,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孟洁.探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农业网络信息,2008,(2).

电子科技的发展范文第5篇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4)

摘要: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项目化课程的开发与改革过程,是以项目化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通过企业深度调研,进行工作岗位分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分析依据,选择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职业能力与职业成长规律及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形成项目化的课程体系。本文以具体课程为例,分析项目化课程的开发过程、资源建设与实施效果,探讨项目化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适应性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职业能力;高职教育;电子类专业;项目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24-03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近年来,我院电子、电气、光伏发电等电子类专业为适应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发展需要,深入企业调研,从毕业生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出发,分析各种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以工作项目为载体,解构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重新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内容,形成项目化的课程体系,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项目教学,探索并形成了一套既符合职业能力培养和形成规律,又能满足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项目化课程体系。笔者拟以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为例,探讨项目化课程改革与实践过程。

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的

项目化课程改革与实践过程

(一)面向就业工作岗位开展深度调研,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

我院电子类专业建设坚持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满足企业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原则,在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制定上实行了程序化、标准化管理。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之前,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广泛调研,剖析电子、电气、光伏、信息技术等领域企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企业人才需求和工作岗位设置情况,形成专业调研报告后,邀请行业企业、职教专家对毕业生面向的企业工作岗位进行分析,确定职业能力标准,明确专业定位。坚持“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设置学习课程、以职业能力发展顺序为依据设置课程内容、以典型产品制作为载体设计教学项目、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参照设置技能训练”的原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开发方案,并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和项目化教学理论应用于课程建设中,形成项目化教学的课程模式。

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通过企业调研,进行岗位分析与岗位描述后,得到典型的工作任务分析表(如下页表1所示),然后将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成长规律及难易程度进行分类,解构传统的学科体系,形成了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并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和各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的参照点,解构重构课程内容

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预期的课程教学的教学成果,即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达到的状态。以《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为例,课程目标分为技术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如表2所示。

项目化课程内容设计 项目通常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应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达到的技能标准选择课程内容,设置教学项目。在横向上,应根据知识技能的难易程度,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设置项目;在纵向上,应根据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遵循由学徒工、初级工到工程师、专家大师的成长规律设置项目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顺序。应按照以下标准:(1)具有清晰的工作(学习)任务,具有明确的成果展示;(2)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3)项目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4)学生能自己处理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5)学习结束时,师生能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的项目课程,如电子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是由传统的学科体系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试验》、《电子技能训练》等课程解构重构而成的,其项目内容与顺序安排如表3所示。

(三)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依据,设计项目化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项目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后,在学习项目框架内构成的主题学习单元。课程目标确定后,根据课程目标设计的项目载体,依据教学组织与学习规律的需要,为每一个项目设计若干个学习任务(情境),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而开展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仅有一个个抽象的工作任务还不够,还需要进行学习情境(任务)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是:(1)在设计学习情境时,应考虑本单元在项目课程中的地位以及本项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兼顾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和持续性;(2)要熟悉项目描述的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任务的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和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由学徒到专家);(3)教学情境的学习应从学生学习和指导教师教学的角度设计内容,兼顾学生自助式学习;(4)应明确评价成果形式,如产品、论文、服务等。我院为《电子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线性稳压电源设计与制作”项目设计的学习情境如下页表4所示。

(四)以作品评价为依据,以团队合作为主体,实施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根据项目化课程的特点,课程的考核以项目考核为单元,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考核方式。考核时,依据学生的职业能力表现评价学生的成绩。在评价方案的制定与操作上应坚持的原则是:(1)采取模块化的考核方式,学习完一个项目后,进行一次项目总的考核,由各个项目得分构成学生总的课程成绩;(2)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考核时注重个人得分与团队得分相结合,确保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与个体差异考核;(3)注重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教师考核学生是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与最后作品的完成情况给予计分,而不是单一地只看考核结果;(4)注重差异化评价。对于基础较差、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建立成长档案,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评价学生,鼓励学生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丰富教学

资源,实施互动自助式学习模式

要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教师教学空间,建立项目化课程教学资源库,利用课程资源导航、表格式教案让学生能方便地找到学习资源,其中教学资源库包括两种类型:(1)课程资源导航,主要有课程介绍、课程标准、学习指导、教学课件、作业试题库、工程案例等;(2)项目任务学习导航,主要有某一学习任务的学习导航,包括教学背景、学习前准备、学习中阶段、学习后归纳阶段,各阶段含有丰富的引导式学习资源,便于学生学习。

要充分利用网络空间,教师空间账户与学生空间账户相互成为学习好友,成立学习群组,师生共同讨论学习问题,教师布置教学作业,学生通过网络提交作业,实施互动自助式教学模式。

我院电子类专业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初步探索了项目化课程的改革模式。通过对毕业生面向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重新解构课程体系,打破原有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将相似、相同、相近的工作任务集成为一门课程,建立相对应的项目实施教学,设计对接工作岗位、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情境,坚持教、学、做合一的项目教学方案,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