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人护理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安全护理;老年痴呆;住院病人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05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850-02
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痴呆症(AD)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上涨趋势。据相关统计[1],在全球范围内年龄≥65岁的老年人中,有8.4%都患有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的临床症状具有易变性、多样性,AD患者容易发生坠床、跌倒、迷路、走失、伤人、自杀、误服、误吸、烧烫伤等意外事件,故在AD病人住院期间,做好安全护理措施具有重大意义[2]。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42例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27例,男性25例,年龄在61-83岁,平均(68.7±4.3)岁。根据DSM-IV(美国精神病学会诊断治疗手册)中的AD诊断标准,均确诊为老年痴呆症。应用CDR(临床痴呆评定量表)对患者的痴呆程度进行评定,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痴呆患者分别为20例、18例、4例。42例AD患者中,有10例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23例为脑血管疾病。其中合并2种疾病者12例,合并3种疾病者5例。
1.2方法
1.2.1完善病区设施病人在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保证病房环境的舒适、温暖、宁静、安全、空气新鲜、光线明亮。医院应当在楼梯、走廊、厕所、洗漱间安装栏杆,病房拥有单独的卫生间,并在卫生间安装坐便器。病房的地面要使用防滑地砖,病房内配置物品简单、整齐,房内不可有危险物品,墙壁设置醒目标志。对于卧床患者,要在病床两侧加装护栏,以免发生坠床、跌倒。在病区入口安排专人把守,禁止患者单独外出,以免发生走失、迷路。
1.2.2做好入院指导病人在入院以后,护理人员要向病人详细讲解病房环境,包括房内标志、病房号、洗漱间及厕所位置。将同室病友、主管医师、责任护士介绍给病人及其陪员,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以消除陌生感。病人入院后均换上专用病人服,护理人员在病人上衣的显眼位置别上身份识别卡,卡上记录了医院、病区、病人名称,联系电话及联系人姓名。以便病人在走失后,能被及时找回。
1.2.3加强饮食安全管理护理人员在病人入院后,要留意患者的进食情况。嘱咐患者细嚼慢咽,不要同时吞服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发生窒息、噎食。针对中度痴呆患者,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进食糊状食物,尽量避免摄入干硬、流质类食物。对于无生活自理能力者,护士要帮助患者进食或喂食。有吞咽困难者,予以鼻饲流质。
1.2.4加强用药管理对于有攻击行为、躁动、兴奋的患者,要应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有情绪抑郁的患者,要应用抗抑郁药物。一些病人因妄想、幻觉常会出现误服、吐药、藏药、拒服等行为,所以患者服药均由护理人员按次送药,保证送药到口,并要在患者服药下肚后才离开。在用药期间,护士要密切留意病人的不良反应,比如呛咳、吞咽困难、直立性低血压等。患者服药时,要取半卧位或坐位,饮水不可过快、过急,服药后嘱咐病人卧床休息0.5-1h,如无不适感,再让病人下床活动。
1.2.5留人陪护对于中重度AD病人,需要留人24小时陪护,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家属讲解陪护的必要性,嘱咐家属勤探视。患者走动时,陪护人员要予以搀扶,以免跌倒,不可让病人独自外出,同时协助护理人员进行生活护理,比如沐浴、洗脸、进食等。陪护人员要经常接受护理人员的疾病知识、沟通技巧及相关注意事项的培训,以提升判断病人错误行为的能力,掌握纠正方法。在陪护过程中,要留意病人的思维、行为、情绪变化,将发现的问题告知责任护士,并与其一同制定护理方案。2结果
通过实施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42例AD病人在住院期间有2例发生跌倒、1例发生误吸,无烫伤、走失、迷路、自残或伤人事件的发生。与住院前的意外事件发生率相比,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3讨论
AD病人在住院期间容易发生的安全问题主要有:坠床、跌倒,走失、迷路,伤人、自杀,误吸、误服,烧烫伤,用药等[3]。发生坠床、跌倒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视力衰退、运动功能减退,使平衡功能受损所致,同时地面、鞋底过滑,性低血压也可造成跌倒[4];发生伤人、自杀的主要是因为AD患者的混乱期人格发生了变化,容易发生冲动、过激行为,比如精神错乱、错觉、妄想、幻觉、兴奋性躁动等,从而引发伤人、自杀行为;老年人在发生痴呆以后,其语言功能、记忆力都会减退,出现定向力障碍,所以容易发生走失、迷路现象;当AD病人进入极度痴呆期后,机体会丧失自主运动及语言能力,成为植物人,对热不会产生反应,故容易发生烧烫伤;AD病人可发生吞咽肌群障碍、神经反射减退,造成吞咽困难,容易出现误吸;病人的认知功能出现障碍,影响判断能力,故易将其他物品当作食物误服。
目前对于老年痴呆症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仅能通过药物治疗、护理干预来延迟病情发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对AD住院病人从完善病区设施、饮食安全管理、入院指导、留人陪护、用药管理方面实施护理干预,使AD病人出现意外事件的风险大大降低,让病人生活质量大为提高。由此看来,对于老年痴呆出院患者,不仅要做好基础护理、临床治疗,更应对安全护理工作引起高度的重视,以免患者在住院期间因发生意外,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参考文献
[1]孟桂芹.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09,33:3030-3031.
[2]谢朝霞.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干预[J].科技创新导报,2010,06:244.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198-02
1引言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规定的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坏、障碍、缺陷或死亡[1]。更进一步的护理安全也包括护士的执行安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心内科疾病所困扰,心内科住院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分析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找出影响其安全的因素,及时提出减少安全隐患的有效对策,对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实际意义[2]。
2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2.1疾病因素:多数心内科老年患者年龄都相对比较大,普遍是多科疾病共存,而老年人生理功能退化,因此疾病进展变化较大,夜间尤其明显。
2.2病人因素:患者不合理干预治疗,例如,有的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衰患者因不习惯吸氧,常常会自行取下吸氧管导致氧疗中断,缺氧、呼吸困难加重;还有的患者自行调节扩血管的药物滴速,导致出现心慌胸闷等症状;甚至还有的患者会忘记或者故意不服用医生开的降压药等等。
2.3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个别护士护理安全意识薄弱,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是工作责任心强,但经验不足缺乏预见性护理;还有就是对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不够到位,是患者对医院环境及疾病和药物不了解。
2.4陪护因素:老年病人因病情反复、多次住院,陪护者大部分依靠患者家属或者未进行正式培训的护工。有的家属和护工缺乏照顾老年病人的耐心,有的缺乏照顾病人的科学方法,如给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翻身或使用便器不当导致患者皮肤破损。
2.5社会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由于社会角色改变,使老年病人有精神和情绪的变化,表现为孤独、悲观、绝望、忧虑、急躁、易怒,一些老年人不服老或自尊心太强,思想上不愿麻烦护士或他人,个别病人会出现比较悲观的情绪,对治疗抱失望的态度,采取不配合或者自伤的行为。医院的走廊、病房无扶手、病房灯光亮度不足;病床过高,不易上下床;厕所设门槛,没有供老年人使用的扶手;没有醒目的安全提示标志。
3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3.1重视患者的检查活动:护士应该在值班期间增加巡视病房的次数,重视细节管理,做好前馈控制,准确评估患者的状况,特别是高龄患者危重患者。虽然巡视时间很短,却能及时发现存在威胁生命或对病情及预后有不利影响的隐患。外出患者检查时提前做好计划,做好人员及物资准备,必要时与相关科室预约沟通,保证患者随到随检。
3.2加强沟通并督促患者减少违医行为:护理人员应该根据不同人群及其特点,将各项告知事项一一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清楚,取得他们的谅解和认可,最好能让患者复述一遍,保证其清楚了解自己应该如何配合疾病的治疗和护理,经常巡视病房提醒患者,减少自取吸氧管此类危险的安全隐患的发生。
3.3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提高护理安全防范能力:根据心内科工作的特点,护理人员必须严格落实心内科护理工作制度,清醒的认识到造成心内科老年住院病人安全问题的因素,正确评估,采取措施。确立高危人群在病人一览表上做醒目的警示标记,采取预见性防护措施,避免安全隐患,防护对象做到心中有数,处理突发事件有条不紊,从而预防护理安全隐患。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做好老年病人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对容易引起并发症的注意事项要逐一说明,告知患者应遵医嘱服用强心药或抗心律失常药等,不可随意服药,不可随意调节滴速,指导患者起床及必须改变时动作宜缓慢,以免引起不良后果。护士长应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培训及考核,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特别是夜间护理力量相对不足,尽可能要排双班制,新老护士搭配,对班内重点观察,加强意外事件多发时段护理力量。
3.4重视陪护管理:与病人家属及护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教会家属或护工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同时要观察他们护理病人的方法是否存在潜在危险性,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提高他们护理老年病人的能力。
3.5多关心老人,创造一个安全的病房环境:对于部分老年人自尊心强不愿麻烦他人的患者,护士须主动给予帮助,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结合病例分析跌倒、坠床给病人及家属带来的危害,使病人、家属从心理上接受帮助。对于悲观失望的患者,护士应该积极给予开导,寻找康复病例使其重新树立对疾病的信心。
同时,应创造一个安全的病房环境,如地面材料防滑、干燥,拖地时应设警示牌,厕所、洗漱问须增设防滑垫,坐凳带扶手,稳定性好,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厕所安装竖向扶手,便于站起时借力,病床、轮椅的制动闸性能良好,用轮椅护送患者时扣上安全带。对意识不清、烦躁不安者使用有栏杆的床,尤其是晚上,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限制肢体活动,注意带子的松紧,并观察肢体的血运情况。
4结论
做好心内科老年病人的安全护理,降低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可提高心内科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每个护士都应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应用临床护理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监控,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从而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观察
【Abstract】Objective: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e and program effectiveness. Methods: 20 patients eligibl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its related nursing care and observation of effects and statistical data,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nursing program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5.00% and the efficiency, the other through the care, the patient care and vital signs were stable and complications to the lower (p
【Key words】 Elderly;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e; effect; observation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而老年人由于其自身机体生理功能的减退,加之往往存在着较多基础疾病,所以临床治疗及护理上颇为棘手[1],因此我们本次进一步加强了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方案观察,现观察与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符合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2] 的患者共20例。另外查阅20例患者病历资料后显示其中男16例、女4例(男:女=4:1),平均年龄(69.87±2.00)岁,20例患者存在基础疾病分类:高血压者9例、2型糖尿病者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例、慢性支气管炎者12例、脑血管疾病者3例(其中2例为脑梗死后遗症期、1例为有脑出血病史者)、冠心病者6例。
1.2 研究方法
按照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等制定临床试验设计方案,由专人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心肌梗死部位和程度、护理方案及其效果等相关内容进行记录,同时对所得数据实施统计学处理,然后分析其结果。
1.3 护理方案
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诸如一般护理,例如吸氧护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另外给予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溶栓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疼痛护理、呼吸道管理、皮肤褥疮护理、二便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方案。
1.4 护理效果评估标准[3]
根据《护理学基础》将其护理效果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以及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2结果
2.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评估结果:临床控制5例、占25.00%,显效8例、占40.00%,有效4例、占20.00%,无效3例、占15.00%,总有效为17例、占85.00%。注:经过护理后患者总有效率与无效率相比X2=26.54,p=0.021
2.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护理并发症:肺部感染1例、占5.00%,皮肤褥疮0例,便秘2例、占10.00%,尿路感染0例,合计3例、占15.00%。注:经过本次治疗及积极护理后患者住院时间平均为(22.10±8.00)天。
2.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对比见表1所示。
表1
注:p
3体会
研究表明单纯的临床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我们也发现有效及综合性的临床护理方案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了优质、个性及综合性的护理方案,从本次护理效果可以看出总有效率为85.00%且明显高于无效率,同时表1的客观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本次护理方案的有效性及合理性。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与本次所实施了护理方案存在着密切关系,如①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此类患者常常存在着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所以我们常常给患者营造出一种轻松、舒适的住院气氛,同时根据患者不同心理障碍而需要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措施,如对于恐惧患者,我们则多交流、多宣传成功病例,重塑患者自信心,消除其后顾之忧。②呼吸道管理,主要包括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畅通呼吸道以及有效给氧等,如我们给予患者4L/min、浓度在25%-29%的氧气等。③营养护理,鉴于心肌梗死的特点以及老年人生理功能的衰减等情况,我们主张此类患者在营养方面应以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等为主、同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④皮肤褥疮护理,此类患者往往被要求绝对卧床休息以及老年人存在体液循环功能降低等情况,因此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极易出现皮肤褥疮感染,所以在护理方面应定时对患者进行翻身、擦洗皮肤(尤其应加强骨突部位的护理),同时保持床单干净与平整。⑤二便护理,在此方面我们主张此类患者应以粗纤维食物为主且训练患者进行定时排便等;对于小便困难者,除了加强心理疏导外,还应对其进行诸如按摩、热敷等方法促进排尿。⑥疼痛护理,对于此类情况,护理上不仅要积极疏导患者紧张、恐惧等心理问题,同时还应遵循医嘱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在此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等。⑦溶栓护理,对于溶栓护理,我们认为应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大小便、牙龈以及穿刺部位,如果发现存在出血等迹象应告知医生进行处理;除以上方面,还应密切观察患者胸痛持续时间、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3-296.
精神慰藉:子女单位必须配合
案例: 76岁的老人高柳华自己有养老金及积蓄、房产,吃穿不愁,但心里却非常寂寞,尤其是2012年1月老伴儿去世后更加期待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可子女们要么工作太忙,要么表示单位实在不给假,以至于尽管同老人在一个城市,但两三个月老人也难得一见儿女。
点评: 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第七十五条规定:“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虐待老年人或者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由有关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不仅子女具有“常回家看看”的义务,而且所在单位也必须协助,甚至在子女拒不履行包括精神赡养在内的义务时,可以给予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制裁。
老年监护:老人有权自主选择
案例: 83岁的刘开莲老人有4个孩子,十多年来,她一直轮流在各家生活。由于各家的生活水平不一,孩子们的孝心也各异,刘开莲老人很早就提出固定在小女儿家生活,由小女儿对自己进行监护,其余子女分摊一些费用即可。小女儿同意,其余子女却表示拒绝,并明确告诉刘开莲老人只能服从子女的安排,无权自行做主。
点评: 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老年人未事先确定监护人的,其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确定监护人。”
养老机构:政府应当鼓励扶持
案例: 现年均为76岁的刘德英夫妇虽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也曾多次要求老人和他们一起生活,但老人因不愿离开故土而只好选择独自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自理能力减弱,他们期待能在本地养老机构安度晚年。然而,由于本地养老机构偏少且收费较高,老人可望而不可即。
点评: 刘德英夫妇的愿望已不再是梦。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四章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老年人服务需求,逐步增加对养老服务的投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老年人口比例及分布情况,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及所需物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规范养老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加强监督和管理”。
社会保障:老人可获护理补贴
1.1对象选取江西省2所县级综合医院、2所县中医院、1所医院兼办养老院的二级医院呼吸、心血管等老年患者较多的科室及1所中心乡镇卫生院共20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护理管理者、养老院的护士,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根据调查目的,在参考相关文献及咨询5名相关专家基础上自行设计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专业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包括4部分内容。①护士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②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状况:是否接受过培训。③培训意愿:有无必要接受培训、有必要接受培训的原因、是否愿意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目的、希望的培训方式、希望的培训师资、希望的培训时间(培训原因、目的、方式、师资可选择多项)。④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包括1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护士对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分别以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3个选项进行选择,14个条目培训需求按护士的培训要求以十分需要、比较需要、一般需要、不太需要、不需要5个选项进行选择。问卷内容效度指数和信度系数分别为0.912和0.923。
1.2.2调查方法首先由项目负责人与所选取医院的护理部取得联系,在其协助下抽取符合入选标准病区的所有护士,征得其知情同意后,采用统一指导语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内容及注意事项,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不记名填写,20min后现场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1.82%。
1.2.3统计学方法利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人数、百分率进行描述。
2结果
2.1护士一般资料202名护士中二级医院164名,占81.19%;一级医院38名,占18.81%。被调查者均为女性,年龄19~54(32.01±9.02)岁。工作年限:1~5年的67名,占33.17%;6~10年29名,占14.36%;11~20年60名,占29.70%;20年以上46名,占22.77%。学历:中专69名,占34.16%;大专98名,占48.51%;本科及以上35名,占17.33%。职称:护士92名,占45.54%;护师58名,占28.71%;主管护师及以上52名,占25.74%。
2.2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现状202名护士中,接受过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培训的49名,占24.26%;从未接受过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培训的153名,占75.74%。
2.3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培训意愿
2.4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
3讨论
3.1基层医院护士老年护理专业能力低下,急需加强在职培训本调查结果显示,江西基层医院在职护士接受老年护理专业培训的比例低,75.74%的护士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调查中人际交往与沟通的能力掌握程度最高,占19.80%,老年护理的先进理念及方法掌握程度最低,仅为0.99%,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能力仅为10.40%。分析原因,一是我国老年护理长期以来被归入成人护理范畴,老年护理专科教育存在断层[9],导致现在在职的绝大多数基层医院护士在学校未接受老年护理学的正规教育;二是我省护理在职继续教育和临床考核中缺少老年护理方面的内容,导致绝大部分基层医院护士缺乏系统的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护理依附于常规缺乏专科性,往往仅凭经验给予老人护理,与当前要求高质量的老年护理需求极不匹配。建议护理院校对在校生加强老年护理学的课程教育和考核,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及资格晋升考试增加老年护理专业内容,管理者尽快制订有效培训制度和方案,并加以推广和实施。
3.2基层医院护士培训意愿强烈,管理部门应积极搭建平台本调查结果显示,94.55%的护士认为有必要接受老年护理专业培训,说明护士培训意愿强烈、需求较高、态度积极。由于老年人所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社会属性,对护理的需求和依赖比其他年龄段强。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老年慢性病、常见病以基层医院治疗护理为主,针对老年人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预见老年人潜在危险因素及问题等,是基层医院护士工作面对的问题,也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医疗机构对老年专科护士有需求,且需求呈上升趋势。开展并完善老年护理专业的培训是提高基层医院老年护理质量的前提,也是老年护理专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护理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将老年护理专业培训工作规范化、专业化,促进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老年护理行业和老年护理教育的法律法规,明确职能定位,出台相应的引导政策。加强老年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和福利待遇等相关配套政策的制订,促进老年护理学的发展。医院可以通过建立与岗位任职资格、职业挂钩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有效的学习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