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农问题的原因

三农问题的原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三农问题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三农问题的原因

三农问题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三农问题;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157-02

一、三农问题的由来及其现状

1.三农问题的由来。建国前后,广大农村实行耕者有其田,农业取得了很大成绩,还为国家工业化积累了资金;然而,随之而来的化运动,破坏了农民土地所有权和劳动自,农民生活贫困,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三农问题初显。之后,实行,三农困境出现转折,中国农民过上了历史上几乎最好的日子。20世纪80年代后期,农民增产不增收,还要为基层财政承担大部分费用。20世纪90年代中期,推行分税制改革,乡村落后的公共设施也靠对农民集资或摊派解决,农民负担沉重,三农问题再次突出。

2.三农问题的现状。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1)农村经济面貌落后,生态恶化,人均耕地面积锐减。(2)农产品市场化率低、成本高,农业比较效益差、竞争力弱。(3)农民收入低且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4)“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和民利等问题突出,并且随着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的出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从市场经济角度看三农问题的根源

1.经济主体的限制。经济主体是指在市场条件下,按照最优化原则进行决策,并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或个人,其基本属性是独立性、平等性。而在中国现行的制度框架下,农民这一经济主体并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和平等性,主要表现在:(1)农民所掌握的主要资源――土地使用权,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动,同时农民对土地使用权的独立决策也受到限制(只能从事农业生产);(2)农民作为经济资源中最基本的劳动力也无法在城乡之间实现自由并稳定的流动;(3)农民在目前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处于一种极不平等的弱势地位。

2.经济活动的限制。中国的农业经济活动有其特殊性:(1)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农业的基础地位,农业的基本目的首先是满足全体国民的粮食需求,而不是价值增值;(2)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存在,导致了农业产品得不到价值补偿和增值;(3)由于无法获得价值补偿和增值,农业基础积累低,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无法改善;(4)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生活设施提高了生产、生活的成本。

3.地理区域的限制。中国的农村有其特殊的一面:(1)农村各种基本要素的流动和多元化受到限制;(2)农村与其他地理区域之间的要素转化存在限制,且成本偏高;(3)由于要素之间缺乏流动和转化,造成了农业活动的封闭性;(4)由于以上原因,农业活动的剩余很低,农民收入低,制约了基础设施的发展。

三、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1.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按照市场经济国家工业化理论,以工补农阶段的特征是:(1)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份额下降到15%以下;(2)工农业增加值中,工业是农业的3倍;(3)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30%;(4)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5)人均GDP达到1 500美元。

目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份额已经下降到12.4%;工业增加值是农业的3倍以上;农业的实际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45%以下;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43%(若按城市长期居住人口计算,则可超过50%);2007年人均GDP 2 460美元。由于中国现行制度对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存在诸多显性或隐性的限制,因此,除就业人数这一项指标外,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基本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

2.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首先是要解决平等问题,即:(1)给予农村居民平等的公民权利,包括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就业制度以及政治代表制度;(2)必须在市场经济中平等地对待农业,给予农业足够的发展空间,允许农业生产要素在市场上自由流动、合理配置;(3)把农村的公共建设纳入财政计划,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增加农村基础投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增强农业竞争力。

其次,破除制度,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渠道,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竞争力;积极吸引、鼓励和带动各种社会资源下乡或到农村人口集中地区发展农业及其他产业,形成第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良性循环机制。

四、重庆市解决三农问题的做法及问题与建议

(一)重庆市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些做法

2007年,中央将重庆市设立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有意从制度上解决三农问题。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工作机制城乡统筹、保障标准地区有别”的原则已开始建立城乡统筹低保制度;出台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试行办法,探索为进城务工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设立“农民工日”;建设都市农民工新村;探索农村土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模式等。

(二)目前的改革措施存在的问题

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业、农村、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位问题,是农业生产要素不能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问题。因此,要进行改革就必须触及这些核心问题。

目前,重庆各地试点的土地流转政策普遍遵循“稳制、分权、放活”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这样的政策依然无法使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进行自由流转和市场化配置(即便是在农业生产领域内的流转和配置也比较难以实现,或者成本相对较高)。对于已经流转集中经营并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由于业主存在对土地使用权限、年限和政策风险等问题的担忧,无法调动业主长期进行固定投资的积极性,限制了农业生产的长远发展。

重庆市加强了城乡统筹规划,加大了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和财政支农的力度等,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面貌,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这些政策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吸引城镇资源下乡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原本可以定居城镇的农民工回乡修房建屋,以备年老之后再回到农村种地养老。这种“打工盖房子”的结果显然与政策的初衷有所不符。从根本上来说这是改革政策不彻底、不配套所致。

(三)对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

1.更新思想观念。对于三农问题,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法律和政策的空白,而是缺乏平等看待社会经济事物,并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问题。既然重庆被设立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解决三农问题的试验区,就应当本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建立公正、合理、和谐的社会经济秩序而努力奋斗。这就要求我们的改革要具有创新性,要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制度,而不是在旧有的制度上修修补补;要求我们制定一切改革政策、措施的出发点都应当遵循“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人人平等”的宪法精神。

2.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城乡统筹不只是政府机关的事情,也不只是重庆人的事情,而是关系全体中国人民长治久安的事情,因此可以公开设立专门的意见建议征集机构或网站,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和建议。出台任何一项重大的改革措施都应当广泛征求民意,特别是要向政策措施的施行对象广为宣传,使其意愿得以充分地表达并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也有利于政策措施的顺利施行并起到良好的效果。

3.改革财政支农的途径和方式。财政支农的目的是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社会资源投资农业,促进农业进行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提升农业的生产能力和整体效益。因此,财政支农首先应当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包括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农田基本建设等)和农业保险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其次,直接补贴应当只补贴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农户,按优势农产品生产的原则进行补贴,并加大补贴力度,以形成对农业生产的正向引导。然后,补贴小城镇和中心村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以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流动。再次,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转出方进行社保、住房等补贴,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吸引有条件的农民工定居城镇;对于农村土地流转的转入方也应进行补贴,降低土地流转以及土地前期整理的成本。最后,加强农村及中小城镇的教育投入,包括国民基本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以提高整体国民的人力资源素质。

4.改革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其上的各种社会福利制度。本着“制度公平”和“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的原则,将全体公民平等看待,建立城乡统一的无差别的户籍登记制度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居民失业救济制度以及居民住房保障制度等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以及中国的特殊国情,可以对农业企业主及其农业职工的社会保险进行适当补贴。从事农业生产的职工退休后即可享受与其他产业职工相同的基本待遇;而对农业企业主领取退休金则应设立限制条件(因土地为国有或集体所有),比如放弃或移交土地使用权,以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林楚方.三农新解:1978―2004的中国三农问题大脉络[N].南方周末,2004-03-09.

[2]张素环.浅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功能及其变革的经济学原因[J].农业经济,2005,(2):24-25.

[3]罗卿.农民工问题的哲学思考与解决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4):417-420.

[4]王昊.部分国家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与分析[J].世界农业,2007,(11):25-27.

[5]吴雷,李锋.进城务工人员群体特征演变的法律政策转型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4):413-416.

[6]辛岭,蒋和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07,(12):7-10.

[7]杨光,祝华军,邓悦.快速城市化地区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289-293.

[8]陈川,赵妮娜.交通环境变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298-302.

三农问题的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现状实质;权益保障;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33-2738(2012)06-0126-02

一、科学发展三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科学发展三农所面临的背景条件。

科学发展三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程度时,则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以促进农村的发展进而促进现代化进程。当前,我国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从体制和制度上必须加快科学发展和完善三农的步伐。

(二)我国三农问题的历史成因及现状。

1.历史及政策原因造成农村资金的过度转移。

建国初,我国面临一些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导致了工业化超前及农业发展滞后。工业化初期,国家对粮食需要的一半是通过农业税取得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一方面使重工业超常规发展,使以工业产值比重为衡量标准的工业化水平超常规上升;另一方面使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基础受到破坏,使广大农民难以积累起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起始资本。在工业基础薄弱且没有多少外援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采取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必然要以剥夺国内农业和农村为代价,以农民相对贫困为代价,强行转移农业剩余,并阻止农民进城(即直接阻碍城市化),以维持城市居民的高福利、低工资,加速工业化原始积累。在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工业品和农产品的不等价交换,使农村资金向城市无偿转移;农民在各种金融机构中存贷款差额也反映了农村资金转移。

2.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障碍及历史惯性形成农村的不公平待遇。

(1)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绝大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城市,投入到了工业。农村仍然处于落后的状态,在各种福利待遇方面农村与城市有着天壤之别;譬如城市市政建设是由国家出资建设的,而农村的修桥、修路则需要农民集资、或者出一部分资金。

(2)城乡隔离分而治之的制度体系是制约“三农”难题化解的主要制度障碍。目前我国还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有些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规则仍然存在,体制的不健全必然造成分配的不公平,导致利益分配的差异。比如,受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的限制,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劳动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基本社会保障欠缺。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对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不够,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

(3)“马太效应”下的资源、要素单向流动。在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安排和城市偏向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显著的城乡差别。城乡差别形成后,“马太效应”开始发挥作用,资金、人才、资源在高利润市场环境吸引下,源源不断地由农村流向城市,形成良性循环;而基础较差的农村发展受到进一步削弱,形成恶性循环。

(4)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由于我国实行制度,随之出现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制约了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劳动手段的推广应用,导致土地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很多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农业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3.征地是目前对农民权益的最大威胁。我国已有4000多万失地农民,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农民失地问题还会越来越严重。按照现行法律,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只能维持7年左右的时间。许多农民没有特殊技能,投资意识也不强,拿了征地款后娶妻盖房,最终坐吃山空,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据统计,60%的失地农民生活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因征地引起的农村已占到全部农村的65%以上。因此,保护失地农民利益问题以成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

二、科学发展首先要发展三农

1.发展三农亟需突破理念阶段,把各项利农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随着三化进程的加快,应认真思考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明确科学发展三农问题的内涵,找准政策作用的对象和次序,适时调整解决发展三农问题的具体政策路径和完善各种配套措施,如物价特别是农用生产资料上涨带来的农民负担及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发展三农的影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切实保证三农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反哺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国外有专门保护农民利益的团体,比如澳大利亚小麦局是一个大型农民自发组织,相当于专业合作社。它的一个特点就是有二次分配机制,使得农民种粮抗风险能力增强。澳大利亚把小麦向国外出口,通过职能部门小麦局的运作,再把一定的利润返给了农户,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在调动农民做农业生产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三农问题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40-2

“三农问题”

是我国当前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它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紧密相连。这一问题不解决,我国的现代化就难以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不能真正的实现。故此,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并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作了特别强调。学界对这一中国当前最大的现实问题也极为关注,研究成果不胜枚举,研究内容更为广泛,成为当前经济学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众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有幸逢阅了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家的《农民道义的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诚然此作之说可为我国农民问题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1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简介

詹姆斯・C・斯科特于2001年和2004年先后两次在中国发行的《农民道义的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学术魅力,在我国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力作集中反映了科斯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研究特色,从现实出发来考察东南亚农民生存伦理和反叛逻辑。通读此作,我们很容易发现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主义情操,他是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深入农民的心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说话的学者。书中大胆采用了经济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构建了“生存伦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重要意义,肯定了其规范性和道义,并实证了“安全第一”原则的决策性和普适性。正如译者所言,本书是一部真正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更为现实的考察农民生存和反叛问题的力作。它对研究亚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农民问题,都有着极为现实的借鉴意义。

2 启示――“三农问题”

透过此书看当今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启示重重。笔者认为“三农问题”要根本的解决,也要深入农民的心理,站在农民的立场解决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虽目前国家已投入人力、物力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产值,然大量问题尚未解决,大部分农民的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必须高度重视。笔者在接受詹姆斯・C・斯科特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对“三农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部分个人调查结果,依据现象学的部分理论,对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2.1切实发挥政府的援助机制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指出:“在家庭之外有一整套网络和机构,在农民生活陷入经济危机时常常起到减震器的作用。一个男性亲属、朋友、村庄、有力的保护人,甚至包括政府(虽然较为罕见),都会帮助度过疾病或庄稼歉收的难关。”这就是斯科特所说的援助机制。但显而易见的是,作者对政府援助行为的可靠性难以置信,认为“传统的国家和现代国家都能帮助农民生存下去。然而国家的援助,如果说总会有的话,也是很难靠得住的”。当然这只是作者的主观理解,不管怎样,政府的援助还是存在的。尤其就我国当前的社会而言,政府对“三农问题”极为重视和关心,但重视关心的效果如何,就需要考究了。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切实发挥其最基本的援助职能。然当下中国农民的基本生存已不是问题,政府的资助己渐趋落实并明朗化,如农村教育、乡村交通建设及农税取消等等。话虽如此,但我们政府一直所倡导的建设新型农村并没有实现(只有小部分),农民只是暂时满足了基本生活,而在广大农村,子女上学及医疗问题依然很严重,贫困依旧是农民的心病。总之,农民脱贫的目标远远没有实现,致富就更不用谈了。因此就需要政府伸出援助之手,解民于危难之中,切实发挥其援助机制,尽可能地缩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脱贫,共同富裕。

那么,政府如何更好的发挥其援助机制呢?《农民》

在对“剥削”进行了现象学分析时指出,“为了达到剥削农民收入的一定平均值的目的,精英阶层可以有极为不同的方法。虽然农民对任何此类索要都会感到不满,但使他感到自己被剥削的最为严重的是那种最经常的威胁其生存要素的、最经常的使其面临生存危机的索要。在农民询问被拿走多少之前,他先要问的是还剩下多少,他要问涉及农民利益的制度是否尊重其作为消费者的基本需要。”从这段阐释我们可了解到,农民真正需要的是维持基本生存的安全感。回归到政府的援助问题上来,我们发现农民需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安全第一”的生存。简言之,政府保证了农民的安全感,自然就保住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经常宣扬,现代社会农民要致富,就要发展副业,创办自己的企业。然而,斯科特给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农民行为――规避风险行为。并引用了生存农业经济著作的话作为解释,即“对于勉强生存的农民来说,可恶的风险会相当厉害,因为高于期望值的利润也许抵消不了低于期望值的回报所造成的严重损失”,如此就需要政府来解决农民的风险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发动群众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并首先由政府在本地创办企业,作为示范点。这一方面可以给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保障其“安全第一”的生存;另一方面可以吸纳技术人才,尤其是大学生,也就相应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政府的引导之下,一些有思想有能力的农民看到创办企业的益处,也就必然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来。长此以往,毋庸置疑,整个农村的经济就会慢慢发展起来,农民的基本保障和致富问题也就相应的解决。

2.2加强农民的专业知识教育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中指出:“安全第一原则并不意味着农民屈从于习惯:即使是可以避免的风险也不敢承担。当旱季作物、新种子、新种植技术以及市场生产等新事物提供了明确的、实质上的收益并且对生存安全没有风险或风险不大时,人们会看到农民们是冲到前面的。”如此说来,农民需要进行一定的革新,只要不是高风险的革新,但是“大量农民的革新行为具有孤注一掷的特征,这使得农民不得不为未知事物而拼搏一番的经济背景同其常见的怀疑主义谨慎态度”,因此,农民要通过革新改善自己的境遇,就要承担一定的经济风险,而这种经济风险只要不是很大,农民就可以坚持下去,不幸的是风险超过预期目标就必然中途放弃甚至破产。在安全第一原则的限制下,农民不会去冒险,只会选择投资少而风险也小的革新,慢慢改善。

鉴于上述一系列农民自身的主观和客观原因,要设法改变农民的生活境遇,降低经济风险,在保证安全第一原则的基础上转变农民的思维,达到投资少风险小的经济目的,同样需要政府

这一强大支柱。从长远利益考虑,解决本质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农民的专业知识教育,把新的技术、新的经营理念、新的作物品种、新的行业选择等定期传授给他们(当然初期是针对农民中的精英阶层,因为他们有对新事物的优先和乐于接受能力),使农民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如防虫、播种、育苗等技术)。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减少风险,以增加利润。当农民真正看到教育带来的现实利益时,必然会全身心地投身于农业生产。如此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最主要的是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安全保障,政府的作用也就真正的发挥出来了,其形象也相应的提高了。并且,通过接受教育,农民的个人素质也相应提高,并更能深刻体会到知识的作用,这就对教育在农村的普及起到催化作用。如此良性循环,相信我国的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就会稳步、良好的解决。

当然笔者的观点有一定的空想成分,这一政策要真正实行是不容易的。由于广大农民同胞知识水平非常有限,认为教育只是年轻一代的任务,他们多年的经验积累是不需要进行教育的,而且可能对农业知识教育有排斥心理(不懂其中的内容),因此真正的落实下去是很艰难的。但是上文提到新事物一般被精英阶层首要接受,我们需要农民中的精英阶层的支持,然后再将其经验传授给其他的农民。等农民看到了新技术的成果时,自然就投身于学习及实践中去。

2.3整合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斯科特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中引用了S・爱泼斯坦的一句话:“贱民阶层之所以乐于接受这种给予这种固定报酬的制度,是因为即使遇到灾年它也给予安全保障”。对农民而言,稳定的安全保障比市场经济利润等重要,而土地就是农民最稳定的保障。因此,对土地的优化分配和合理利用是关键。当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以家庭为主的小块土地已不能适应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调查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小块土地的效率低下问题。由于整块的地被分成若干个小块头,尤其是在平原地区,本来大型的机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但是由于地形问题或是面积问题,导致大型先进的机器作业很难实施,只能进行小机器作业,效率相对底下,而且耗时耗力。再者其农产品(如小麦)在市场上进行销售时,必然会因为量少且质不高而廉价出售,如此,农民的经济收入就明显降低,若遇上灾年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很多农民觉得发展本业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农民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进入城市,摇身变为农民工,并成为现代城市一道新的风景线。他们的生活状况、心理健康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可见土地对现代的中国农民而言已经不是最稳定的收入了(当然是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要提高和改善农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农民的本业――土地出发,对其进行优化管理及合理利用。

那么怎样施行此项任务呢?笔者认为应重新整合土地,即全部没收农民的土地,并将土地转让给承包商,再由政府发给农民固定的生活补助(当然是要满足农民的生存),这样农民的生活得到保障,有稳定的收入,可以像产业工人或公务人员一样,每月有固定的工资。如此农民为了生活的更好,外出务工,就可得双份的工资,社会上存在的看不起农民的思想也就慢慢的消失,农民的待遇提高了,整个社会也就和谐了。再回到土地上来,承包商可以利用大片土地进行大机器作业,不仅效率高,省时、省力,而且经过专业技术的指导(承包商有条件雇佣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就随之提高。这种上下兼顾的政策才是解决三农问题之道。

综上所述,要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转变,在保证农民“安全第一”的生存原则之下,通过一定的援助机制及智力支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协助农村发展事业、推进农业进入现代化轨迹。

3 结语

詹姆斯・C・斯科特的《农民道义的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这部力作对农民问题进行的深刻剖析对于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大的启示,无论是理论阐述还是个案分析,都本着客观的原则,聚焦于农民的切实感受和切身利益,这种替弱者说话的个人主义情操实为可贵。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处理好农民问题是重中之重,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理解农民,满足农民的心理需求,从农民的切实感受和切身利益出发,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而《农民道义的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就是很好的理论与实践教材,从中汲取营养,才是治“三农问题”之本。然该力作是以东南亚农民为例进行的考察研究,是否符合中国农民的实际尚存争论,但笔者认为其理论(如生存伦理,安全第一原则)是完全可以解释中国乃至亚洲所有农民的实际状况的。基于此,笔者在粗浅理解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提出一点看法,意在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三农问题的原因范文第4篇

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国家,很多学者提出,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只有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比例的农民富裕了,中国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在建国初期,由于当时特定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国家提出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战略方针,一切都要为工业的发展让路,为了降低工业生产的成本,我们国家把农产品价格压得很低,尽可能降低工人的生存成本。由于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所以农产品收益是绝大部分农民收人的主要来源,致使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的收人都处于一个非常低的状态。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的工业突飞猛进,城市社区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在有些沿海地区城镇人口的平均收人甚至接近于发达国家水平,然而由于我们国家的政策倾斜,我们的农民的收人几十年来增长速度极其缓慢,所以现在是时候去补偿农民朋友的时候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农民的收人限制了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在既没有技术也没有金钱的情况下,土地是他们手中唯一有可能变成资本的东西,所以土地制度改革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我们国家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使用权,没有真正的所有权。农民的土地无法在市场上自由流通,无法自由的改变用途,造成土地的经济利用率严重低下。由于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民把精力投人到收人更高的外出务工途径上来,土地闲置的情况比比皆是。虽然近些年来农民的收人稳步增加,但是农民的增收大部分来源于外出务工收人和政府补贴,其土地收益与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二、土地私有化的弊端

在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现代社会,很多专家与学者开始围绕土地制度改革进行讨论,提出了很多的方案,但是在这些不同的方案中有一个共同点,几乎都是围绕土地的所有权问题来展开的。很多学者与农民呼吁土地私有化,使土地所有权回归农民。这样的想法固然很好,但是我认为在目前的中国社会背景下,把土地所有权回归农民是不可行的,有以下几点原因:

1、土地私有化会使部分农民失去生活保障。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并没有覆盖到所有的农民,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我们国家实行土地私有化,土地商品化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农民失去基本的谋生手段。或许一个农民因为看不起病会把土地卖掉,也会因为其他的困境被迫卖掉自己的土地。我们国家的农民总体文化素质还是比较低的,在城市中找工作没有任何竞争力,更何况我们国家的城市经济还无法解决更多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在没有技术没有钱又没有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失去土地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更多失地农民会给社会添加一份不安定的因素。

2、土地私有化会影响土地的规模经营。我们国家农业的生产率在世界上还属于中下等水平,农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还是比较脆弱的。土地私有化肯定会阻碍土地的规模经营,当土地所有权归农民所有后,农民会把土地当做一种潜在可增值的资本,对土地会保持一种惜售的状态,这样一来土地的规模化会更加的困难。本来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率就很低,在无法实现规模经营的情况下,农业的发展就会放慢脚步,使原本就脆弱的农业雪上加霜。

3、土地私有化不利于影响我们国家的旅食保障。土地的用途可以随意的改变,很多农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会把土地运用到其他收益比较高的非农业用途,这样一来中国的耕地面积就会大量的减少,这对我们国家的粮食保障是不利的,另外会造成我们国家的土地利用规划混乱,土地的用途无法统一规划。

4、土地私有制不利于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我们国家要想能够吸收更多的农民在城市里就业,就必须加快城市化进程,土地私有化后,国家如果想有计划购买城边农民的土地用于城市项目建设会变的更加困难。建设用地单位需要和每一户土地所有者一一谈判,也有可能出现农民漫天要价。德国的“一条铁路修八年”的状况很可能在中国上演。因此,在中国土地私有制实施的条件还不具备,要想通过土地问题去解决三农问题,只能在现有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去做文章,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路线。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建议

针对问题,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案选择:

1、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土地实行股份制经营方式。每个农民以土地的面积人股,土地的具体用途可以根据市场状况实行多元化经营。农民根据自己股份的多少对土地的收益进行分红,这样一来农民虽然没有土地的永久使用权,但是拥有土地的永久收益权。既能实现土地的高效经营,又能避免农民因为失去土地使用权而一无所有。

三农问题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公路;三农问题;建设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引言

在全国公路网的组成成分中,农村公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支撑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构建农村的交通运输网络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2003年,国家全面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伸手农民的欢迎。 农村公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涉及到国家能否顺利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活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问题。农村公路的质量、规格、标准等都将影响到国家公路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农村公路的通顺、通达、通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进行农村公路的设计和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有力措施。

对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探讨,应从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农村公路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突出效益,农村公路建设的合理性以及如何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建设农村公路等问题出发进行探索。

二、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由于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通常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缺乏,建设设计规划不合理等问题造成任务重、涉及广泛、政策干预等特征的出现。

1.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短缺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筹措渠道多样化,其中一般各省会解决20%左右的建设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补贴和养护等。近几年,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解决,农民分担一部分等方法进行资金筹措,但由于各方受到利益,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依然面临较大的缺口。

2.农村公路建设力量缺乏

在国内由于农村范围较广,农民分散程度大等客观原因造成农村公路的覆盖范围广,建设项目多等问题,从而导致农村公路在建设过程中管理水平低下,建设资金运行不透明,专业公路技术人员不足,至于与影响到农村公路的质量问题,通常导致公路使用年限短,路面狭窄或者质量劣质等,也引起了农民的不满,导致积极性不高。

3.农村公路设计建设不合理

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同时受到国家对于耕地的宏观调控的影响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农村公路设计和建设的不合理、不科学现象的出现。往往农村公路的建设是单独成点而无法连成线和面从而在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方面发挥不到作用。

三、农村公路建设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突出效益

“三农”问题涉及到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而在解决三种问题过程中往往出现矛盾,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者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

1.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如何留住劳动力并促进其合理的转移以及如何开发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都将影响着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村面貌以及农业的发展等重大问题。农村公路的建设有效扩充了农村交通运输网络,通过农村公路与省道、国道等重要的国家公路交通运输网的衔接,有力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同时为农村吸引资金和人才流入,以及留住人才开发农村资源提供了保障。

2.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农民脱贫致富

过去农村的封闭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产业结构过于单一。通过农村公路的建设,农村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的优化。大量的资金和人才的流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城乡一体化,农村养殖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此外,随着更多的轻工业入住农村,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选择了在家乡发展也有利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改善。

此外农村旅游业也随着交通的便利得到了有力的发展。随着富有农村情调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和农村亲子游等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提升了农村餐饮服务,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不仅民风民俗在农村得到发展,农民的素质和意识也得到了较高的提高,有效的改善了农村的面貌。因此农村公路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举措。

四、农村公路建设的探讨

农村公路的建设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从农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政策指导,政府参与,区域带动以及舆论宣传等措施的综合实施,最大程度上提到农民的积极性。在公路设计和过程中做到修养并举,责任明确的要求,力争实现农村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是基本

农村公路建设应该重视人才的使用,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使用,做到资金运转正常,工程质量过关。同时统筹兼顾农民的利益,以及在公路设计过程中兼顾国家对于耕地的保护和公路与省道、国道等衔接问题,力争发挥农村公路的最大经济效益。

2.“合理规划,责任明晰”是要求

农村公路的合理规划不仅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同时也有效的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农村公路的责任明确是确保公路质量和使用年限的有效措施。

3.“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是帮助政府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科学合理的农村公路建设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五、结语

本文分析了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农村公路的建设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突出效益,阐析了农村公路建设对于改善农村生活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进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作用,提出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同时本文也探讨了如何落实和推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提出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基本立足点,项目要求以及项目实施的目的,为我国加速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了一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王炜,邓卫,杨琪,等.公路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