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装设计开发

服装设计开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设计开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装设计开发

服装设计开发范文第1篇

关键词:EDI;服装业;模块化

EDI(电子数据交换)是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根据联合国标准化组织的定义,将EDI描述为“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1]。服装行业的特征具备EDI使用的可能,EDI适合应用在需要进行大量表格单证数据处理和交换的行业,这些行业具有交易频繁及周期性作业的属性。国内外服装行业应用EDI主要集中在销售和库存管理中,针对服装产品设计、开发的EDI数据交换和使用还在探索中。

1EDI的优点

数据标准化是EDI应用在服装产品开发中的关键。通过EDI,服装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再封闭,而是进行自动业务处理的方式联系,减少了部门之间多层环节的沟通,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1.1产品开发信息获取的及时性

在服装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实际操作中,产品设计部门不仅与一个生产部门联系,根据设计的款式和生产商的生产能力,设计部门可能同时与多个生产单位联系,势必要求同时处理多个系统的报文。多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增加了企业信息交换的时间,信息产生滞后风险。EDI的应用可使产品设计信息及时性获取。

1.2减少信息传递误差

服装产品开发设计信息对大货生产至关重要,一个错误信息可能导致产品生产的错误,从而产生不良库存。同时,产品开发信息的遗失也会给企业带来损失。EDI的运作减少了纸面作业产生的时间损耗和差错,缩短事务处理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1.3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自动接受和处理信息,使服装企业在同样业务的情况下,用更少的员工去处理信息传递工作,把一部分专业人员从行政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以从事具有更高效率的工作。同时,产品设计和细节修改的时间缩短,修改后的信息可以迅速传递到生产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1.4库存管理更有效

服装企业产品库存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适当的库存可以维持企业销售的持续,不良存货则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用传统产品开发流程进行服装设计和开发时,订单处理周期长,不确定性高,势必要求企业安全库存量放大。使用EDI之后,需求和生产信息处理比既快又可靠,安全库存需求量降低,使存货占用的资金量减少。并减少缺货风险和生产线缺料停工现象造成的损失。

1.5时时跟踪信息

EDI在收到信息后就会回发给信息发送者一份收到通知,及时发现漏发信息或信息中途遗失的情况,保证信息传递到位,避免了由于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丢失和责任推诿。

2服装现有的产品开发模式

服装企业现有的产品开发是从上一年销售数据分析开始,通过分析竞争对手和流行趋势信息,确定产品设计方向,在此基础上确定下一季产品开发主题,包括颜色、面料、廓形和细节,完成款式设计平面图,对款式平面图进行筛选确定最终款式图进行大货生产,投放市场后,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对销售较好的款式进行翻单生产。现有服装产品开发流程需要修改后的设计信息反复更新,原有信息传递方式的低效、易错等缺点使得设计信息产生丢失和偏离的可能,及时、准确的EDI传递方式有效的避免了服装产品开发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问题。产品设计的相关数据在设计师、生产商和客户之间利用EDI技术进行交换,自动生成款式设计方案、生产订单,通过电信网络传输给生产商进行生产。

3服装产品开发应用EDI的前提条件

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的特点对服装产品开发提出了多款式、少批量开发生产的要求,服装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服装企业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供应链快速反应建立在信息传递迅速、生产反应迅速、信息调整和修改迅速的基础上,产品标准化、产品基本款式系列化和产品模块化设计是信息迅速调整和传递的基础。

3.1产品标准化

产品标准化要求服装企业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执行统一的标准,编码方式和描述方式统一,这主要考虑到后期信息低误差、连续性传递的需求。3.2产品基本款式系列化服装企业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要对基本款式提取变型参数,为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配置和快速设计提供基础。产品基型系列应该能够通过配置形成最终产品,并能够让设计、生产和销售部门采用一致的方式沟通和放映市场需求。

3.3产品模块化设计

将服装构成要素进行模块化管理,即将一件服装拆分成领、袖、衣身、门襟等模块,对服装部件进行模块化设计,服装新产品的开发就可以选择不同模块进行组合,并同时将新组合好的产品信息与生产部门进行共享,满足快速设计开发、生产的需要。服装模块化设计是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风格或不同功能的产品进行分解,也可以根据本企业产品定位和风格的差异进行分解。划分产品模块化的前提是模块间可以进行很好的组合和变化,在设计模块化变量之前应充分考虑。

4结论

EDI在服装设计和产品开发环节中能够实现企业产品开发成本最低化、信息传递高效化、信息范围扩大化的优势。对于产品生命周期短、产品款式多、供应链反应速度要求高的服装企业而言,有实施的必要性。EDI的实施不仅将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各个环节紧密连接,而且扩大了信息传递的范围,为企业在多个生产部门间协调、提高生产速度、优化生产能力提供了信息支持。

作者:索理 单位:惠州学院

参考文献:

[1]肖美英.电子数据交换—EDI[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2]任力,朱伟明.服装品牌新产品开发流程的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03).

服装设计开发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管理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服装行业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用其厚实的双手缓慢的推动着中国服装行业的进程。外加工和对外贸易仅仅将服装产业链下游所剩无几的利润留给了中国服装制造业。而产业链上游的财富则都流入了以设计为核心的境外服装企业。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为中国这一产业模式敲响了警钟。以低附加值密集型劳动为基础的中国服装行业必须走向产业链的上游,去那里寻找更有效更自主的发展形势。

针对这种现状,行业中不乏有识之士积极进行新的思考,开拓新的疆土。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逐渐涌现出一批设计师品牌,同时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也开始从注重量产规模转向对设计投入的重视。设计需要实践的磨练,管理需要经验的积累,而设计管理集两者特点于一身,更需要多学科背景的补充和支持。在企业运行过程中设计管理最主要实施在新产品研发环节,也正是这个环节从上游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成果。

1 服装企业新品策划方案中的设计管理要素

通俗地来说,对于设计活动流程的管理就像是给感性的观念规范以理性的框架,不断调整步伐使设计的进程与资源形成有效的互动,从而以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完成设计活动。

在服装行业中尤其是新产品开发中,设计已经开始逐渐被重视起来,但是其实更应该被人们重视的则是对设计进行的管理。服装新产品的开发并不仅仅是设计的开发,其中更重要的是设计活动开展之前的产品定位,流行趋势分析和消费者调研。这些文案结果直接决定新一季服装的设计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设计部门与产品部门之间的积极配合就需要有管理者的协调。设计部门需要提供给产品研发部门新的切入点和理念,给其调研方向提供参考的依据。而产品部门则需将以往的商业信息反馈给设计师,从而使设计产品更加面向市场符合大众的需求。然而在当下的现实中,服装企业内部的情况往往是设计部和产品部门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解方式,设计部门认为产品部门没有发展眼光,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而产品部门则认为设计部门完全不切实际,天马行空。这样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业绩不佳而造成的互相埋怨互相推诿。设计管理的介入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一个中立的管理者能够从公司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这两个部门的资源,分阶段针对不同过程需要将任务委派给相应的部门,在信息反馈的基础上整合信息,再将这两个部门相互的需求反馈给对方,待各自完成后再进行整合。在这样多次整合的基础上达到互相的协助合作,实现双赢。

在新品策划中紧随产品策划文案之后进行的服装设计,实际上是由无数细碎的设计活动构成的。在服装设计活动过程中服装设计师完成的主导性设计活动虽然重要,但实际上仅仅只占整个设计活动的30%至40%。其余的设计活动则分散在制版、样衣、辅料、工艺、后整等众多的环节中。从款式图的确定到样衣的制作,在新品开发过程中,涉及设计师、版师和样衣工、缝纫工众多角色,同时也涉及面料、辅料的确定、生产成本的核算等众多因素。众多角色之间劳动的先后顺序需要协调和有效安排,众多因素需要考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情况,在当下的许多企业中,由于缺少及时地调整设计师、版师、样衣、缝纫工之间都是在按照职位顺序进行劳动。如果其中某一个人出现某种失误而导致某一环节的重复进行,那么其他环节的劳动就出现被动等待的情况。大大的浪费了有效资源。假如整个流程有人协调把控进行调配式的管理,那么将会节省不少的资源和时间。

2 设计管理对建立高效设计组织的重要性

产品开发成功的前提是有效的组织,组织成功与失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产品设计机构或团队所创建和贯彻的组织内涵。通过相对案例的研究,可以归纳出一些对组织内涵起支持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组织结构、关键人员所起的作用、员工培训和发展、工作的组织形式(如团队合作)、人们的参与程度及组织内部的学习与知识共享。单独来看其中每一种要素,都离不开设计管理对组织的支持和调控。近年来,有些企业意识到管理对设计的重要性,而积极引进高学历管理人才对设计团队进行管理。但是最终收到的成果却始终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乃是管理人员与设计人员由于学科背景差异而造成的认识差异。现阶段院校或是社会培养的高级管理人才往往有着扎实的数理逻辑知识背景,这种优势确实使其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行动力,往往按照数据说话,据理分析。然而,二者不可忽略的差异导致他们之间不能互相理解,行使起管理职责时往往不能有效执行。他们必须具备二者的优势特点于一身,这样才能在充分了解设计人才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管理流程。接下来创新团队的组织要素才可能实现,组织内涵才能被有效地贯彻和落实。

3 设计管理对新产品组织内涵的创新与维护的重要性

企业要特别对新产品创新组织内涵进行创新与维护,使其组织结构和潜在文化――价值观和信仰及行为方式,能够持续的支持创新。这种组织内涵的创新与维护离不开设计管理的调控与协调。每一季服装新品的产生都会根据大众审美情趣的更迭而确定相应的主题。而这个主题往往是由服装企业中的高感性团队――设计师团队确定的。相对于其他的团体,设计师具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感知力。如上文所诉,设计活动开展的过程是一个集结了众多人力和不确定因素的过程,而恰恰正是由于设计师的高感性优势,造成了设计师与企业创意团队其他成员之间沟通合作的隔阂。由于他们不具备与设计师相同的感知能力,所以对于设计师提出的超前风格并不一定能够接受,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在这个相互摩擦碰撞的过程中,设计师的创意会经受来自多方面的重重考验。除去向设计师反馈的例如商业信息等积极信息以外,其他的信息往往夹杂着许多员工根据已有经验得出的结论。这些结论往往一经采纳就会看似使产品更市场化,事实上会大大挫败设计师的积极性,并对整个新产品的系列定位产生潜在的影响。当下很多服装企业就是这样的现状。对于一个好的创意,并没有去积极的维护最初的组织内涵,而是不断地用市场的定义来限制它的生长,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产品和最初的策划已经有了偏差,最初创意组织的内涵被很大程度上抹杀了。

通过设计管理的全局把握,积极建立“设计创新组织”,就能够维护、支撑好新产品的组织内涵。要意识到,“设计创新组织”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管理人员结构,更是一整套创新系统,系统内的各组成部分一起协作,创造和强化一种使设计创新活跃繁盛的文化环境。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其他成员解决遇到的困难,同时又具有统一的目标。

4 结论

综上所述,设计管理在服装新产品开发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从策划案、设计团队组织还是组织内涵的创新与维护出发,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服装设计开发范文第3篇

一、规范化教学

1、制定详细的课程进度规划表

根据成衣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将每周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细化到具体每日的教学计划安排。使课堂专业知识在三周时间内,有效地成为指导学习实践的理论依据,并使得课程可以深入浅出,由易入难的展开。《成衣设计》进度表中第一周的重点内容是“单款成衣设计”,我们会在本周的第一个学习日讲述“成衣设计分类,成衣相关知识,成衣产业操作流程和相关市场现状”这些内容;第二个学习日是“产品设计开发流程,规范化设计制图,成衣实物展示”等相关内容;第三个学习日是“成衣品类知识,市场调研报告分组,单款成衣设计作业”等内容,第四个学习日是“以本周单款成衣设计练习为目的的市场实地调查;第五个学习日是将市场调研的结果拟成图文并茂的市场调查报告。以此类推,三周一共15个学习日,每周有一个宽泛的学习目标,贯彻到每一天都有详细准确的内容和要求,一步步向大目标靠近。

2、条理性的学习习惯养成

以上条例清晰的课程安排和进度,通过教师来树立标准化的学习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做任何学习行为之前都要目的清晰明确,方法条理安排得当,且具有现实的执行力度。这三点将有效地影响在《成衣设计》单科课程内的学习规划和节奏。

3、授课节奏和进度掌控

《成衣设计》课程集合大量的理论知识和现实客观市场环境介绍,并和设计实践相结合。从课堂中怎样将三者有效结合起来,使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不断加深且连贯记忆是个首要问题。深入浅出的关键在于“学习起始点的易于理解,激起兴趣;学习中段的横向扩展;学习重点阶段的知识点深入”这几个关键节奏的掌控。重难点的渐进式深入和知识点的衔接成系统的知识链,是我们在教学中很容易忽略的问题。我们会在初期讲到“成衣设计分类和市场客观现状,就业趋势和职业规划”等这几个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激起兴趣的同时再次明确《成衣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给学生一个区别理解,加深印象的空间。中段的单款成衣设计学习中,我们会加入大量的时尚资讯收集整理方法、服装品牌知识、各品牌的市场运营现状等横向知识点来扩充成衣设计相关知识。在深入的重难点阶段,我们会通过课堂演讲和练习的手段将课堂授课的内容反复加以强化和指正,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此课程中做出的研究活动还包括将每周,每日的知识要点和学习任务在下一次的学习重点和任务中加以唤醒和重复记忆,每一个知识点串联才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才能形成有效的知识模式。

二、市场需求对《成衣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影响

1、未来的职业规划

艺术类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学习成衣设计的重要目的是提前掌握未来的职业技能,并在自身的职业规划中起到良好的导航作用。我们现阶段进行的成衣设计课程将市场一线的现实工作环境在课程初期就做出详尽而客观的讲述,使每个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都能更清晰地认知自身学习的专业和课程的重要意义,包括作为一个服装设计师的专业技术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等一系列背景因素。

2、实践案例的现实指导

在教师本人持续十年的设计实践过程中,累计了大量图文资料并以此有效指引学生顺应即将面对的职业环境所需。成衣设计的产品开发属于完善的商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从策划到零售终端中间经历的诸如:设计、样版、面辅料采购、产品大货制作、仓储物流、营销和销售等繁复的过程都会受到产品开发的影响,因为设计开发作为源头的工作是被机械生产不断复制的范本,要照顾到实用性、视觉审美、时尚流行、品牌理念和文化的视觉表现、陈列营销等各个环节。设计策划过程中的图文表现,设计商业控制和产品结构表,精确规范的设计图稿,尺寸标注和制作工艺详细说明都是为产品的复制提供最精确的需求。

3、商业控制和成衣设计

成衣设计在普遍意义上不仅指绘制图形和设计说明,对于客观设计市场环境和横向比较,需要设计师特别是未来的设计管理者在一系列成衣的整体布局上具有严谨的商业管理模式,即现实中的设计和盈利挂钩。服装产业中的设计开发服务于最终的产品销售和零售终端。这和我们在学校中学习的艺术创作类设计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市场化的成衣设计管理和商业控制成为本课程的终点和难点。其中关于产品结构和销售波段的认为预测和推断,产品架构中的商业运作技巧和设计开发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商业化服装产品开发过程中, 根据相应的季节销售周期,把货品按上柜时段进行开发,是根据产品销售特点来进行的针对性开发,具有相当大的精确性。因此,作为服装设计开发中商业控制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课程中强化该环节的前瞻性和预测性,包括商业波段控制对产品的最终指导意义。

4、市场化品牌和成衣设计

在成衣设计课程中会出现大量国际和国内品牌的研究和分析,这些分析包含产品视觉分析和风格统计,也包含战略性的商业策划数据。因此对于设计领域内的视觉印象,我们将其数据化成为表格的形式,将每一种风格类型的品牌向学生作出简洁精准的介绍,使其明白品牌风格和理念在成衣设计中起到的潜移默化影响作用。

三、强化教学互动和学习的自主性

1、多种教学手段的复合运用

多媒体教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更直观清晰地进行课堂授课。成衣实物展示:更有助于学生在视觉、触觉等多方位客观实体观察,而不是停留在图片视觉表面。实地市场调研:有助于学生走出课堂,关注当下市场现状,了解从图片到实物的设计过程,增强观察力。带有目的的去进行每一次实地考察。学生课堂演讲:将观察后的结果和作业草案提交并进行课堂演讲,增强学生在制作时的规划性和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图文展示能力。同时在课堂上解决普遍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纠正学生个别学习和理解误区。

2、教学动作惯性

通过基本知识讲解——实物观察——课堂提案演讲——小组协作完成作业这个过程,致力于带动学生主动观察,研究学习方法和反向思维模式,锻炼其主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被动接受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每日授课前的随堂提问能有效监督学生将每天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记忆。将吸收——思考——创造这个动作始终贯穿在教学思维和模式中,久而久之使其养成条理化和反复记忆的学习习惯,同时增强学生的独立和协作精神。

四、横向知识对《成衣设计》课程的辅助作用

1、关于流行和设计元素的收集整理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建议创建流行资讯的信息库,有多项有效的文件收集模式可供参考,也方便学生将看似纷繁复杂的各类时尚和流行资讯归类分区留存。如,可将流行元素划分为视觉上可辨别的色系、面料、款式,这些都是构成系列化服装设计的整体,也是构成一个系列的风格基准。

2、其他并行衔接课程

服装设计开发范文第4篇

CHIC2015秋季展的参展企业中就不乏其中翘楚,这些企业通过加大设计投入、吸纳海外设计力量,并且借助智能化技术手段等方式,令传统代工企业打造自主品牌、谋求转型发展渐成气候。

嘉兴市佩卡路饰设计有限公司的主要海外市场是意大利,目前正在为80个欧美日中高端品牌做配套设计服务。而随着出口形势的日益变化,近几年,佩卡禄瓜蚬内中高端女装品牌拓展,开展针织服装配套设计和生产服务。

此前专注于意大利市场的背景让佩卡陆哟サ搅耸澜缫涣鞯纳杓谱试础<涡耸信蹇路饰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文川告诉记者,“佩卡碌乃有设计均来自于具有30年经验的意大利设计团队,中国设计师则负责意大利设计在中国市场的对接和落地。”

此次参展CHIC2015秋季展,佩卡陆带来2016春夏的意大利风情针织服装设计系列以及2016秋冬意大利风情针织服装设计趋势。朱文川希望更多国内女装品牌能够了解时尚的针织服装设计,了解佩卡碌恼体配套针织服装设计和服务能力。

“对贴牌加工企业来说,做品牌企业,走设计化道路,是唯一可持续发展的路线。”朱文川坦言,“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应该将服务更靠近市场终端,更突出自己的设计和产品创新优势。特别是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更应该突出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的核心优势,并且积极涉入国内服装市场,整合现有供应链资源,完成从制造到智造的软着陆。”

上海宜华实业有限公司的产品远销欧洲、日本,内销产品则集中在国内一二线城市的商场专柜。上海宜华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玲丽表示,宜华此次参展的目标客户是国内外知名的女装品牌商、优秀原料开发商及中小零售商。

服装设计开发范文第5篇

1.1 服装行业、企业现状与人才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服装产业将摒弃原始的加工形式,全面走上以品牌、价值为主体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文化和人才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的转型升级发展道路。但是当企业向品牌经营型发展时面临三大困难,首要的困难是:企业自身高端技能型人才储备不足,缺乏人才竞争力的因素。困难之二是:品牌没有过硬的拳头产品。困难之三是:企业对如何经营品牌知之甚少,似乎只能替人作嫁衣裳。因此,要想走出当今服装企业的困境,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就要强化服装设计及技术创新,特别是在服装产业国际化之后,企业急需高端技能型人才,人才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

然而当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市场意识不强,欠缺核心职业能力的现象。虽然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大量缩减了基础课,增加了专业实践总课时,但造型能力欠缺,并由此造成了面料、配料等诸多产品的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在解决市场实际问题时缺乏自信与经验,设计缺乏市场前瞻性与原创性,不得不让人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2 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现状及就业状况

再看院校的传统服装教学表现出的各种怪象,比如,不知从哪里开始设计,不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品位与内在需求,难堪承受企业设计研发任务。平面的设计效果图画得很棒,款式的分析却很模糊,工程实践能力更显薄弱,精彩、但又很怪异滑稽的作品层出不穷。又比如,女装造型远观还行,近看像是用斧子劈砍出来似的,不得不承认工艺粗糙又欠规范。再比如,院校搞得好服装表演却搞不好企业产品开发,学生到企业后能仅起到“二传手”作用。

一边是行业所需的有设计创新、懂市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匮乏难觅;一边是苦读数年一朝毕业,则遭遇转行、失业或就业质量不佳的奇怪现象,出现人才危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院校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行业与企业的需求的核心职业能力和竞争力,形成大量的毕业生转行、就业难或就业质量不高的社会现象,高职教育社会评价较低的社会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服装设计类应届毕业生不下3000人,真正能为企业解决问题、创造利润的不过半数,相对于有上万家的服装企业来说,是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的。

那么,我国服装设计高职教育制度、教育模式使用怎样的机制和方式才能凸显市场所需的核心职业能力和竞争力?

1.3 人才供求矛盾产生的原因与解决思路

众所周知,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要想解决企业与院校的毕业生之间的供求矛盾,意味着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教学必须持续不断地与企业结合,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产品开发;意味着人才培养向着地方品牌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型、多层次、创新型中高端方向发展。笔者认为,服装设计高职教育必须准确定位,突出特色,采取校企结合下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和竞争力。在实践过程中形成高职院校的教学体制,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育变革,积极促进服装产业升级,大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高职院校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反响。

2 经济转型期服装设计高职教育的应对策略

2.1 定位清晰,突出高职办学的类型、特色、层次

在类型上,设计开发的重点要突出区域品牌特色,瞄准当前经济转型期产业与未来社会需求。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强化职业核心能力为主线,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成衣设计,指向目标群体生活本身,倡导设计的前瞻性和市场引导性,打响为生活而设计的观念,重点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市场竞争。一方面,在实践中逐步积累丰富的市场开发经验与核心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管理、产品结构分析、工艺技能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只有这样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受到青睐,才能成为中国服装企业创名牌的生力军。

在办学的层次上,高职服装设计教学区别于中职、本科,区别于与同类型高职院校,在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上,实现中高端、低端、复合型、单一型等从高到低层次的技术领域,向多元化、多层次、趋高化方向发展。

在特色上,在校企合作的实践中开拓创新,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以核心职业能力为主线,操作格式规范,造型设计的动手能力突出,打造面向国际的人才战略模式。

2.2 在校企合作中,引入服装设计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1)整合资源,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互惠共赢。通过工作室的建立进行可能的政府、行业、企业资源整合,将各门课程、各项职业能力、各项活动进行整合。

(2)搭建平台。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教师团队可以与企业联合进行项目开发;可以共同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讲座,提高企业员工、学生的素质;可以灵活、开放地调整开发适应市场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入资金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可以以赛促学,鼓励创新;可以开设创业团队,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等。

(3)通过工作室教学平台,重点发展职业核心能力。面对新的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所面对的职业岗位能力不是狭义的专业技术能力,而是针对特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必须的“全面的职业能力”,其中的核心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持续发展的主线。

笔者认为发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将服装设计高职教育从课堂面向工厂、企业和目标群体的生活,学习企业型服装设计的市场把控能力,学会产品的科学架构,学会如何分析市场的产品需求和定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抛开呆板、过时的设计理论,运用当下流行的元素与手法,解决为谁服务,要到哪去,要做什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高职教育使学生不仅仅学会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生存、如何就业、如何创业、如何发展,如何应用专业所学去创新解决新问题,进而建立面向国际的核心能力培养模式。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第一,在设计工作室的项目教学中,设计开发的能力要循序渐进地锻炼,不可一蹴而就。从一年级就引导学生组建项目团队,做简单的项目设计,直至与企业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上开展合作。第二,项目服务宜多样化、多种层次兼顾,实现多层次人才培养,通过化解各项任务,实施分级、分层次教学, 分类、分小组学习,比如,针对复合型岗位,加大知识和技能的信息量,让学生学得更多,学得更好。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所选实际项目设计的知识、技能进行提取、归纳和总结,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核心能力、专业能力等各项职业能力。第三,服装是一个时尚事业,受到经济、审美、习惯等的影响,思维不可受到束缚,教学模式不可单一、教条,训练方式不仅在课堂,还在于积极地参与社会竞争,在竞争中磨砺核心能力。

2.3 改善评价方式,改善外部环境条件

(1)要想使校企结合下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得到顺利实施,评价标准的建设是个引来多议的问题。笔者建议引入行业评价和企业评价,实行多方评价,由企业专家与教师共同进行成绩考核与评价。

(2)工作室教学平台的顺利运行,还必须依靠外部环境条件,比如行政的支持、专业的支持、所拥有的课程资源、文化氛围的营造等等,由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再赘述。

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思想,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快高职教育前进的步伐,从服装设计人才培养需求入手,改进教学观念,切实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研讨人才培养宗旨,用全新的教学手段解决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上出现的问题和误区,使高职服装教学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