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Pick to: in today's global economic rapid development, people living environment to a great extent, to the survival of the environment crisis caused by many cities due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is not scientific, lead to landscape planning has many problems. Lead to the botanical garden green space lost purify air, adjust and improve microclimate, absorb the dust particles, reducing noise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 has inestimable influence to the urban environ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so as to maximize the design level, creating the best landscape effect.

Key words: the city; Green space planning;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园林能够把城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都吸收,对空气进行净化,留住水源和保持土壤等。人类的生存环境中空气必不可少的基础,是影响人类居住的最为重要的外部条件。借助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把城市中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吸收变为氧气,同时大量的树木还能把城市中众多的汽车尾气和粉尘进行吸附和阻挡。园林还能对人的心理进行有效的调节。

一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尚未健全,重视程度不够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园林绿化规划缺乏系统、统一、规范的管理体制,没有把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到各级政府部门政绩考核的范畴内,甚至未列入政府的重要工作议程之中;有的地方虽已编制了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但缺乏长远眼光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加之人员、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城市园林规划工作实施不到位,远不能满足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

1.2 功能性不足,缺乏人文关怀

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是一个需要自始至终贯穿的原则,但一些城市的园林规划功利化倾向严重,好大喜功,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盲目追求形式,缺乏人文关怀,功能性不足。此外,在园林的植物配置也不够合理,常绿树种运用过多,大块草坪运用过多,高大乔木、落叶树种、灌木等运用不足,色彩率有余但色相不足,气氛严肃但活泼不足,不能使人们获得视觉上的美感,更谈不上娱乐身心,炎热天人们找不到遮阴之处,下雨天找不到避雨之地。

1.3 规划设计缺少科学性,不够规范

一些城市在进行城市园林建设的整体规划设计时,未能做到因地制宜,缺少对客观环境周密的调查和可行性研究,致使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区和市民居住区的绿地不足、绿地面积少的现象普遍存在,限制了绿地功能的发挥,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质量,导致绿化的景观功能、视觉美化效果不佳。缺乏创意,忽视传统园林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缺乏文化底蕴。

1.4 城市绿地面积较少,公共绿地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公共绿地面积太少,城内人口稠密的地段缺少公共绿地和城市广场,供居民游憩的地方少,无法满足城市生态、景观和游憩的需要。

1.5 环境污染严重,绿化环境差

城区三类工业集中污染严重,“三废”排放破坏生态环境,使绿化难,维护绿地更难,增大了绿化成本。

1.6城区内外绿地在格局上缺乏连续性

城区与城外绿地尚未形成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与城市周围山体没有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一些重要的景观过程与景观格局的联系通道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利用。

二 解决对策

2.1 合理规划公共绿地,满足居民游憩休闲等多项活动需求

从生态园林城市出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塑造城市景观特色。分别创造以沿河为主的自然水体景观区及由环城林组成生态绿色景观区,形成以城区外部绿色林带景观为背景,水体景观为依托,以城区景观轴线为网络骨架,突出城区的重点地段景观风貌,以城区公共绿地系统和城市广场为中心的景观结构。

2.2 健全机制,提高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

城市园林规划建设是一项公共事业,具有社会性、公众性,离不开政府、社会及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因此,城市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技术研究,加快建设,进一步加强城市园林的基础工作和科技工作,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研究中心的实力,加强绿化管养的队伍建设和装备建设,予以重点扶持,推进绿化管理科学化,并实行单位责任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标准、方案、细则、奖罚条例、问责机制、激励机制等,健全相应的实施机构。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倡导社会、单位及个人出资搞好各个单位绿的园林绿化,或投资兴建各种类型的公园和风景区。同时加大对绿化的监管力度,配备强有力的专业执法队伍,投入人力、物力、财力维护绿化成果,并广泛宣传,增强全体市民的绿化意识,使其积极参与城市园林的规划建设,力争使社会养成“种绿、护绿、爱绿”的良好风气。

2.3加大绿化资金的投入,保证实效

城市绿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每一分钱都应该用在实处,因为城市绿化的投入不可能像别的投入项目那样,能够在近期内产生直接的绿效益,所以更应该从实际出发,讲究这种投入的实施,尽可能地在短期内取得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园容和管理水平,方便群众游览休息,丰富游览活动内容。利用园林部门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开展各种经营,提高自我更新、改造的能力。园内的商业、服务业应统一由园林部门规划、经营。非园林单位经营者,利用公园设施和条件,应给予补偿。

2.4加强对城市现有古木的保护,做好单位附属绿地规划

古木记录着城市的历史,一株古木,本身就是一处绝佳的自然景观,保护好已经为数不多的古木,同保护濒绝动植物一样重要,不仅是城市里的,只要是古木,都必须严加保护。园林管理部门要对古木挂牌登记并予以保护。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等的绿地实施规划,可以有效发挥绿地系统的功能效用,吸收工厂的噪音、净化污染物以及包括降低厂区的温度等,在一定程度上还使单位的整体环境得以改善、加以美化。

2.4 公园绿地规划要突出“系统”的观念

要强调绿地景观的整体性,突出城市整体环境观念,保护城区自然环境,以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提高为目标指导绿地系统规划。公园绿地在城市地域分布较为集中,公园实施面积规模大小要结合其周围环境、自然条件、以及公园的活动性质等因素;公园绿地园林规划的实施原则同样要考虑合理安全等因素;每个公园都是城市的呼吸系统,公园的生态物种繁多,需要合理绿化,从而使园林系统能够释放大量O2,吸收大量的CO2,促进空气质量环境符合标准。

2.5 做好生产、防护和城郊生态绿地的规划

生产单位绿地规划可在有污染的生产单位种植一些抗污染、吸收污染的树种,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污染危害。防护规划可种植防风固沙林带的高大密植乔术,可以减低风速,引风林带可将夏季郊外的凉风引入到城市。城郊生态绿地是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秦,城郊生态绿地规划应着眼于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的衔接和协调,重视对城区出入口、工业区及城区内重点地段和重要节点处的形象设计。

2.6 尊重自然,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园林服务的对象是人,搞好园林绿地规划,不仅可以为广大城市居民创造一个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理念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这就要求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把“以人为本”作为最根本的原则和要求,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的行为感受与需求,将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到城市园林的建设中。在规划设计的前期,可预先对其服务对象的行为特征和需求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广泛征求并吸纳大众的意见,充分认识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使人、城市、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良好生态系统。规划上要克服近些年来存在的“假、大、空”等错误建设模式,遵循着自然和谐的造园理念,重视自然生态环境,多植树,重乔木,景点不宜过多,以恰到好处为宜,少建大广场、大草坪,充分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满足了人们遮阴、降暑、陶冶性情、观赏、防灾等功能需求,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通过配置楹联、匾额等文化内涵丰富的园林景观,创造、渲染一种文化艺术气氛,启发人的想象,表达人的志趣,使人获得文化、艺术享受,为园林注入注入文化色彩。

2.7 科学规划,体现地域特色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一个前瞻而科学的城市园林规划是建设的前提。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和城市发展现状,结合城市现有的景观风貌、文化特征、民风民俗、生活习惯等,借鉴传统园林设计和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的成功经验,编制城市园林规划,营造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富有时代气息的园林形式。充分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落,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特别是古树名木、珍贵树种等要尽可能地保留,引入的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以维护好生物多样性。以植物造景为主,以木本植物为骨干,乔木、灌木、草本、地被植物共生,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以增加立体轮廓的丰度,营造更加丰富的植物景观,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效果。合理配置树种,大力提倡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创造适宜当地、自然气息浓厚的原始景观,如可选用水杉、银杏、七叶树、白玉兰、枫香、乌桕、苦楝、朴树、火棘、红叶小檗、紫叶李、黄杨、女贞、贴梗海棠、榆叶梅等优良树种。

三结束语

我国城市景观园林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搞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营造生态城市的必要环节,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

Three conclusion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China is in its infancy, do a good job in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is a necessary part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ty, also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urban modernization.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environment, to create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promote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center,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pragmatic, efforts to build appropriate amount,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plant variety and beautiful landscape of urban green space.

参考文献

1 陈丹,张延涛.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5)

2 邓恩卿.城市规划中城市园林绿化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2)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people in the pursuit of tall building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dominate the city building and city garden of coordination. Our country experienced a very long time speed, many cities are in pursuit of the urban construction speed, but forget should consider the city's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that some tall buildings in the city with great destruction by after the environment. So the author in the study on the basis of domestic urban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and garden plann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our country city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he city, gardens,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对城市建设的要求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追求摩天大楼,而是更加注重整个城市建设的协调性,注重城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园林规划作为城市环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也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笔者在认真研究我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实践调查的方法,对我国的园林规划设计进行论述。

园林规划设计的涵义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设计两个含义。园林绿地规划从大的方面讲, 是指明对未来园林绿地发展方向的设想安排, 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提出园林绿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规模、速度和投资等。这种规划是由各级园林行政部门制定的。另一种是指对某一个园林绿地(包括已建和拟建的园林绿地)所占用的土地进行安排和对园林要素如山水、植物、建筑等进行合理的布局与组合, 如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地规划, 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 确定出园林绿地的比例等。

制约我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因素

(一)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规划设计师在设计中没有全面考虑城市园林各要素的具体生态实际情况,一味追求模式统一,构图严格对称;尺度宏伟;气氛严谨肃穆,政治色彩浓厚 在城市规划的植物配置设计中常绿树种运用过多,落叶树种 灌木 地被及草坪相对过少;成排成行的规则种植比比皆是,而更适合不同情况的自然栽植较少,导致空间开阔不足,色彩率有余但色相不足,气氛严肃但活泼不足,城市园林景观与人的距离有余但亲和性不足,人们在这种绿地中很难真正地放松身心去休憩玩赏,致使在我国城市建设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破坏。

(二)缺乏人文关怀的城市规划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近十年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园林绿化逐渐摆脱了单调和萧条,城市的规划设计也和人民的生活一样变得丰富多彩。规划布局从僵化、单一逐渐变得灵活多样、自由;植物种类也从少到多,植物配置逐渐因地制宜,绿化层次更为合情合理。然而,在城市园林景观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种现象。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过于突出绿化对城市的装饰美化作用,绿化布局追求大尺度、大气派、大色块,不分场合,不栽或少栽乔木。为求得 “开敞景观”“热带风光” 等效果,在规划设计中大量运用草坪和低矮植物来组成各种复杂的图像。然而这种设计中的图案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所看到的就是一片空荡荡大而空的草坪。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规划设计,因为没有大树的遮阴与庇护,使得人们无法在更多的时间里在其中游憩。同时一块块绿地又被栏杆或者 “禁止进入,违者罚款”的牌子所阻挡,使游人只能行走在晴天灼热 雨天光滑的花岗岩地面上 在这样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绿化变得贵族化,成了展览品,远离了自然,疏远了人群,人与自然无法亲近交流,更谈不上“和谐相处”。

(三)经济效益对城市规划中园林设计的影响

在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发展目标的今天,某些城市为了补充旅游资源所带来的可观经济效益,便在缺少客观周密调查和可行性研究的情况下纷纷建造大量的人造景观公园 这种现象到如今已泛滥成灾,致使全国各地开发的人造景观公园成功率很低,在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的同时,也没有获得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何做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一、 与生态相结合

随着工业的发展, 城市人口的增加, 城市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直接影响了城市人民的生存条件, 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为此要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途径进行园林规划布局, 使园林绿地在生态上合理, 构图上符合要求。具体地来说, 园林绿地建设, 应以植物造景为主, 在生态原则和植物群落原则的指导下, 注意选择色彩、形态、风韵、季相变化等方面有特色的树种进行绿化, 景观与生态环境融于一体, 或以园林景观反映生态主题, 使城市园林既发挥了生态效益, 又表现出城市园林的景观作用。

二、 主题明确

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主题, 可以设计不同特色的园林景观。如某一公园以松竹梅为主题,设计为老年宫小院。 在配置植物时,院外环绕草坪,草坪上种植常绿松树,并设鹤舞雕塑象征常乐、长寿。而另一公园以春花烂漫为主题, 则在广场中央设置喷泉、花坛及迎新春的雕塑。两个主题,两种景色。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前,设计者必须巧运匠心,仔细推敲,确定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这就要求设计者有一个明确的创作意图和动机,也就是先立意。 意是通过主题思想来表现的,意在笔先的道理就在于此。另外,园林绿地的主题思想必须同园林绿地的功能相统一。

三、 减少经济成本

园林规划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项目条件, 注重成本。不是花钱愈多愈好, 更不意味着投入很多才能作出好园林, 也不是说大就是好, 更不能说复杂就是创意。在进行园林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 对设计者的创意进行不断理解、完善、充实, 使社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李灯海,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的研讨, 科技资讯, 2007年第 19期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园林专业;规划;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071-02

园林专业相关课程中,《园林景观规划》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园林专业课程,主要讲述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理论和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方法,目标是培养学生理解并掌握园林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够从事常见绿地方案的规划设计[2,3]。与园林专业学生相比,非园林专业学生在专业基础知识和课程学时分配上相对薄弱,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是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笔者结合园林景观规划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非园林专业的《园林景观规划》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一、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作为风景园林专业从业人员所必备的专业知识之一,《园林景观规划》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园林绿地的基本概念,奠定各专题性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基础,帮助学生建立园林专业从业人员应有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视角[3,4]。对于非园林专业,大部分院校的《园林景观规划》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亦有部分学校为迎合潮流开设为专业必修课,不同学校课程定位参差不齐,最终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对专业与非专业学生一视同仁,致使本课程的开设对专业学生营养不足,难以达到专业培养要求,而对非专业学生营养过剩、消化不良,亦难以实现开设本课程的理想效果。

2.教学大纲。在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用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的教学大纲,没有考虑非园林专业学生的能力与层次,教学计划均衡而没有考虑不同章节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比如,绪论、各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及顺序安排不合理,让学生产生理解困难、抽象、与实际脱节等一些不易于接受和认同的现象,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与对课程的兴趣。另外,教学大纲陈旧而没有根据学科发展以及专业差异加以更新和调整,亦不能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

教学内容上将土方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栽植工程作为重点,弱化园林花坛砌体和挡土墙工程、园林的排水工程、供电工程。对此内容减少学时。园林的给排水工程和供电设计内容专业性强,有些学校专门开设此专业,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学精,园林专业的学生只须在实践工作中能与想关的技术人员协调沟通即可。

园林工程施工图,是园林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交流的手段,为按图施工提供依据。主要包括地形竖向设计图、园林给排水官网图、喷泉设计施工图、园林施工图、假山施工图、种植设计图等。教学中适当增加施工图的识图和绘制,减少毕业生就业中的看不懂图纸的困惑。

3.教学内容。《园林景观规划》教材不少,但是适合非园林本科专业的教材较少。目前,非园林专业开设本课程的院校基本都是采用专业教材施教,教学内容与专业类的教学内容相同,对于非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讲,相当一部分内容都过于抽象,不容易理解。同时,在规划的原理、方法与设计等内容的比例上,亦存在不合理分配的问题。《园林景观规划》的原理和方法等部分章节对各种园林绿地功能、特点、定位、结构布局形式等内容阐述较为笼统,而对如何针对各园林绿地类型的规划设计却详细讲授,结果既不能让学生从宏观角度理解和掌握园林景观规划理论,又不能从微观角度从事实际设计工作。另外,对《园林景观规划》课程的讲授,很多学校的老师没有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去启发式教学,其后果造成学生难以把园林景观规划的知识与本专业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不能为其所用,达不到教学目的。

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单一,空谈园林景观规划理论,缺少典型规划案例的剖析。目前在非园林专业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或“注入式”的传统方式,教师通过口述或多媒体放映的形式把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灌输给学生,而学生通过作业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但是,《园林景观规划》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创新能力要求高等特点[5,6],所以这种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与课程要求相匹配,难以达到教学目的。另外,园林景观规划相关工作是一种要求团队合作、思维创新、注重实践的工作,而目前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二、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课程教学优化

1.准确定位课程。对于非园林专业学生,本课程的开设是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鉴赏能力和知识面的拓展,与园林专业学生存在差异,应属于选修课范畴。作为教学的初衷,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着力培养学生应用园林景观规划的理论和思想更好地学以致用,便于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未来就业方向,挖掘自身潜能,运用所学的园林景观规划知识开拓思路并创新性地去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

2.合理制定教学大纲。在非园林专业《园林景观规划》的教学过程中,根据非园林专业学生的能力与层次,结合不同章节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删减部分难以理解、较为抽象的章节,增加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安排,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在案例与实践中掌握课程的知识,同时,结合学科前沿更新与调整陈旧教学大纲,使学生在在了解本专业的前言知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不同专业的发展方向,找到不同学科发展的异同点,让学生从学科发展的宏观层面找到学习《园林景观规划》的兴趣点。

3.优化教学内容。针对非园林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专业类教材教学内容相对抽象、注重规划设计等问题,在《园林景观规划》教学内容上,首先,需弱化学生对各园林绿地类型的规划设计,而着重培养学生运用园林审美的视角和思想辨析各园林绿地类型规划的原理、方法与设计思想;其次,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删减陈旧过时的内容,在有限的学时内介绍园林绿地规划的发展动态和新方法、新理论,以便学生掌握景观绿地规划的经典内容与学科的发展;然后,正确处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相互关系,加强实践教学安排,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景观绿地规划的理论,同时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分析现有规划方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辅相成;最后,把《园林景观规划》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启发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理解、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思维,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4.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针对“填充式”的教学模式无法匹配园林绿地规划实践性强的特点,应采用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包括PPT幻灯片,声音、动画)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动画演示方法呈现某类型景观绿地完整方案的构思过程,联系学生的生活常识与本专业的知识,结合教师讲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总结。第二,园林绿地规划是一个从概念到形式的逐步分析的理论活动[5-7],在非园林专业的教学中宜采用对比分析和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采用同一项目不同规划方案对比分析和先整体后局部的讲解方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实现宏观上把握和细节上入手。第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际调研相结合,让学生在理解各类园林绿地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和位置后,了解园林绿地的分类和规划的内容,以及规划中定位、设计原则和特点,然后带领学生到实际项目中进行实地踏察,以项目为依托指导学生回顾课堂理论知识,同时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等过程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和深刻的印象,亦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园林绿地规划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三、结语

总之,园林绿地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不单单是对学生园林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是对学生园林艺术修养的熏陶和审美的培养。对于非园林专业学生,为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与规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和知识更加全面,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有必要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总结,以期抛砖引玉,相信通过该课程的逐步改革与创新,非园林专业的学生对园林绿地规划会有进一步认识,为培养出综合素质更强、就业方向更广、更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飞.“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2009,(8):35-36.

[2]张晓佳.培养创新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探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论文集[C].182-185.

[3]李永华,张淑梅,刘保国,等.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培养机制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4,(9):88-90.

[4]楼一蕾.风景园林专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园艺,2013,(11):223-224.

[5]王艳安,安运华,曾俊峰,等.非重点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学生专业意识培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5004-5005,5015.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形势下;生态园林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措施

前言:

生态工程在园林中的体现就是生态园林,其特点是园林不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是更具有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在生态园林城市中,城市用地构成中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绿地”,其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对于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当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规划与构建的现状

回顾现代城市运动历程,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始终是一对难以分离的矛盾体。从田园城市到大地园林化,每一轮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城市扩张,都免不了要引发一场新的环境危机和保护运动。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原始的造园思想;理想城市的构想;规划思想和理论的萌芽;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绿地规划;生态规划思想的兴起。其中生态园林城市绿地规划与构建是生态规划思想兴起的代表。不过我们通过对一些城市绿地利用状况及市民活动特点的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还存在以下问题。(1)城区内绿地尚不成系统。城市内的绿地多成孤立的斑块状布局,未形成网络系统。在生态功能上,由于新建的街头绿地面积小,且多以硬质景观为主,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不明显。(2)现有绿地功能不尽合理。城市绿地中缺少符合现代城市居民休闲、体育健身和参与性的活动设施,无法满足居民游憩活动的需求,城市绿地设计水平有待提高。(3)不重视人文规划。当前绿地规划侧重于构成景观环境的“硬质景观”,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比如在城市园林环境建设中,各类花岗岩、石料、不锈钢等材料所占比例仍然较大,而相比之下,绿地草皮、林木花卉、河池水体则处于从属地位。

二、 加强生态园林城市绿地规划与构建的措施

2.1 注重以人为本

当前城市的园林建设设计大多也是体现上层社会的需求,而普通人是城市的主人,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应该得到关怀。绿地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注重“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心理及生理的需要。在绿地设计中,公共设施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特殊人群对绿地环境的特殊需要,并落实在细部设施的设计中,使城市公共绿地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还有一些直接靠近住宅小区的城市园林公共绿地,通常是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服务对象是组团内居民,主要为老人和儿童就近活动和休息的场所。因此要绿地内要有足够的铺装地面,以方便居民休息活动,也有利于绿地的清洁卫生。同时在公共绿地干道上,建议选用体态雄伟、树冠宽阔的常绿乔木,如贝壳杉、马尾松、湿地松等,使干道绿树成荫。

2.2 合理布局绿地

布置城市园林绿地时,以生态平衡的原理做主导,使绿地系统的结构、布局形式与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相协调,做到因地制宜、因需选种、因势赋形,使城市生态园林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利用天然的森林与植被,把自然引入城市中,拓展城市生态园林的内涵和外延,维护城市的生态系统平衡。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和互惠互利的原理,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既可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又可形成优美的景观。还要保护物种多样性,模拟自然群落结构,丰富城市园林景观。应多造混交林,提高物种多样性,强化群落抗干扰能力。

2.3 加强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

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既可以作为一种屋顶温室,生产供市民需要的新鲜蔬菜,又可作为一种立体绿化的方式。第二,对于改造中的旧城区规划中一定要预留足量的绿化用地。第三,减少草坪面积,增加树木种植。应当指出,近年草坪热使城市出现大量草坪,其实,草坪根浅、怕晒,需水量大,还要施肥,易造成污染,维护费用高出树木几倍,而生态效果比树木小48倍,故城市绿化建设还是应以乡土性强的乔灌草结合,多种树,种大树,多种寿命长、树形好的阔叶树,适当发展草坪,合理种树面积应不少于绿化面积的70%。

2.4 建立绿地自然保护区

绿地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一个土地所有或地理区域系统,该系统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国家或国际生物地理或生态资源的重要性,使其自然进化并最小地受到人类社会的影响。目前城市周边许多绿地遭到人为破坏,植被受损,自然资源和文物古迹得不到及时保护和开发,已经形成的风景区规模偏小、标准较低、管理体制不健全,对形成旅游目的地的贡献率不大。因此,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建立具有健康的、精神的、科学的、教育的、游憩的、环境保护的以及经济方面多各种价值的自然保护区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必然要求。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规模、性质、特点进行系统分类和统一规划,合理地划定保护范围,建立科学、标准的自然保护区,增强自然资源优势和影响辐射力。

2.5 大量使用乡土树种

21世纪生态建设的主题是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保护城市中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保护乡土树种及区域性稳定植物群落的组成,而且,乡土物种最适宜于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因此,乡土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南方城市园林绿地中植物也应以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树种为主,如贝壳杉、马尾松、湿地松、樟树、天竺桂、柠檬桉等,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色彩,可适当增加黄栌、火炬树、鸡爪槭)等有色树种的数量。

三、结束语

总之,城市生态绿化,作为城市园林的一部分,为城市人群聚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只有设计师尊重生态学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不断进取,才能使居住区的绿化更贴近居民、贴近生活。虽然我国生态城市在创建人居环境具佳的目标尽管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其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绿地绿化规划科学完整合理,一定能保证创造出出既符合生态,又注重景观,同时体现对人的关怀的高质量、高品位的城市园林绿地优质工程。

参考文献:

[1] 涂以全.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报开发与经济,2005(3):116-117.

[2] 邹德慈.城市规划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40.

[3] 祁素萍,王兆骞,卢剑波.城市园林生态设计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2005(2):41-42.

[4] 冀凤全,姚崇怀.生态园林建设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33 (10):2104-2105.

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范文第5篇

不注重植物景观的配置设计城市的绿色主体是园林绿地系统,这些有生命的绿色植物,在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和估量的效益。城市园林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5大类型,每一类绿地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它们的功能不尽相同,规划设计手法与建设也必然应有所差异。然而,在现代城市的绿化建设中,不注重绿地的实际位置与周边环境、混淆不同绿地的实际功能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城市中建设的大量公园绿地中,有些绿地仅仅着眼于城市空间的大尺度,而忽视了城市绿地满足市民休闲游乐的功能;有的地方,城市开敞空间是越拆越多了,可供市民聚集活动的场所却相对越来越少,需要加以关注。

更新城市园林设计理念,培养独特的设计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设计也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设计理念。皇家园林之所以规模宏大、富贵豪华,是在皇权思想指导下,自然美与人工美有机结合的结晶,颐和园、避暑山庄等都具有这样的审美特征;而精巧素雅、玲珑多姿、以少胜多、小中见大,善于在有限的空间里把山水、花木、建筑融为一体,把自然美、人工美、艺术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苏州园林之美的主要特征。景观设计人员应汲取其精华,善于培养自己的特色,丰富景观艺术效果。绿地建设做到宁朴勿华,宁自然错落、勿强求统一,推广具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园林。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对现有景观资源的挖掘,加深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理解,设计出具有特色的绿地设计方案。注重景观空间的营造,重视对人们的室外绿地空间的使用和观赏需求。同时,园林的各要素之间应该互相协调,园林绿化、园林建筑、资源保护管理与资源开发利用之间,都应相互协调,以营造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园林绿地景观。

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为保护和维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首先,对于城市中的那些生态环境敏感区,要切实地加以保护、恢复和维持。通过生态廊道将城市中的人工和自然园林绿地连接成网络,构建人工复合生态环境系统,确保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其次,要按照建设生态园林的标准,规划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为此,可以采用乡土草种、花种、树种,因地制宜,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就园林绿地中的植物栽植而言,乔、灌、草的植物配比是否合理、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能真正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基本生态功能,是真正实现园林绿化技术生态转型的关键。

园林设计要以人为本,关注园林的实用性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园林绿地是为人服务的,而非仅仅为美化而兴建。它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居民提供一种休闲、生活及工作的环境。是防灾还是遮蔽,是收获还是休息,或是科普教育等,园林绿地建设的目的要明确。模仿自然景观、自然植被及自然环境,把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防止“为美化而美化”,防止把城市绿地当作花园来做的错误做法,只有这样的城市绿地才最具有活力和生机。因此,只有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化,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实现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