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1.1检验科要有合理科学的布局

检验科的设置要符合《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要集中设置、统一管理,布局要科学合理。

1.2检验科的人员配备要合理规范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检验科人员在取得检验资格证的前提下,必须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科室管理者要加强科室人员的业务学习和继续再教育,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提高科室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工作人员予以科学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做到不浪费人才、合理使用人才,保证检验工作的各个环节运行有条不紊,保证检验质量。

1.3检验科的检验项目和仪器设备

检验医学是为临床服务的,检验科检验项目的设置和仪器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影响到临床诊疗质量。所以医学检验科的检验项目必须符合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同时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对于本院不能开展的检验项目,检验科有责任送到上级检验单位检查,以满足临床诊疗需要,并必须与上一级检验单位签订检验委托协议书。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精密的检验设备相继进入检验科,这就要求检验科的仪器设备、试剂必须有据可查,仪器必须要有厂方提供的仪器校准报告,试剂要有供货方提供的量值溯源资料。

1.4医学检验科的管理制度

一个合格、标准化的医学检验科,除了精密的检验仪器和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检验人才外,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作为检验科质量管理的有力保障。

1.4.1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申报科研课题,不断开展新项目,积极开展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素质,密切与临床联系,听取意见,改进工作。

1.4.2建立标本接收制度,不合格标本拒收制度

对不符合检验要求的标本拒绝接受,并通知临床科室重新采集;对无法重新采集又非做不可的标本,报告单必须加以批注、写明,以便于临床医师判断结果时参考。

1.4.3建立报告单的审核、发放制度

报告单的审核应考虑标本采集是否合理,检验过程中质量的评估,检验结果可否发出的标准(质控在控或失控),异常结果是否复查,检验报告单的填写是否完整、正确,有无漏项、有无涂改,报告单是否按规定双签字。

1.4.4急诊报告制度

医学检验科必须能提供24h急诊检验项目,明确急诊报告时间、急诊标本接收时间,临检项目30min内发出报告,生化、免疫项目2h内发出报告。

1.4.5“危急值”报告制度

为了使临床医生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有效采取处置措施,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避免医疗事故发生,应制定“危急值”及“危急值”报告制度。

1.4.6医学检验信息反馈及回访制度

为了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保证临床与医学检验科的信息畅通,应建立信息反馈回访制度,并记录保留。

1.4.7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检验科要建立安全仪器设备管理负责人制度,检验仪器的日常维护制度。

1.4.8医学检验科的安全管理制度

易燃、易爆、剧毒物品的管理制度;水、电安全及防火、防盗的安全管理制度,科主任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登记情况。

1.4.9医学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的生物安全尤为重要,医院几乎所有检验患者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分泌物都集中在检验科,检验科是重要的传染源集中地,所以必须加强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防止疾病传播。

2医学检验科的质量控制及管理

随着检验医学工作的不断细化,检验信息量的不断增加,进行检验科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2.1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包括:各种仪器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建立,仪器的管理与检验方法的选择,试剂的选择,质控物、校准品的选择;实验室环境必须控制在要求范围内;检验标本的采集是否符合要求。

2.2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质控物的选择:三级医院至少选择2个浓度质控品,以保证高的误差检出率与低的假失控概率;正确分析质控结果,以确定质控是否为系统性误差,随机误差或假失控,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日常室内质控必须有记录,要认真填写失控报告单,分析失控原因,如何处理,月终做出全月小结,必要时提出修改意见,如修改质控靶值,更换质控品、试剂,重新校准等。

2.3分析后的质量控制

为确保检验质量,检验报告单的审核工作是分析后质量控制的关键一环,检验报告单的审核必须由临床检验医师或临床经验丰富且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检验医师执行,并且严格遵循检验报告单的审核发放制度。检验科主任每月要主持讨论检验科的质量控制工作,确认质量分析报告和质量改进措施。

3结论

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医院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护理的公共场所,社会功能特殊,建筑结构复杂,涉及医疗安全、实验室安全、消防安全、感染防控、防暴反恐等多种安全问题。其中,消防安全管理是医院现代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体现,更是关乎所有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丝毫不能马虎。2009年,原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2015年,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安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部委又联合制定《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足见医院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笔者以我院为例,探讨关于消防安全意识教育的几个问题。

1切实提高消防安全思想认识

11.1牢记历牢记历史教训和警示

1994年8月26日,烟台市中医院高压氧舱,因空调器导线短路引起火灾,当场死亡7名患者,重伤1人。同年9月18日,大连市金州区第一医院高压氧舱也因空调器电线短路引起爆燃,11名患者当场死亡。2005年12月15日,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配电室发生火灾,造成39名患者死亡,182名患者受伤,成为建国以来卫生系统的最大一起火灾。2006年12月4日,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发生火灾,导致20余间房屋及一批消防设备被烧毁。2011年8月24日,上海宝钢医院手术室,因空气净化器故障发生火灾,致使1名正在接受截肢手术的患者不幸身亡。2012年1月28日,河南灵宝市朱阳镇卫生院实验室发生火灾。

11.2医院火灾特点与隐患

《火灾分类》(GB/T4968-2008)推荐性国家标准中火灾划分为6类,我院具备其中5类甚至全部类型火灾的发生条件,即A类固体物质火灾(棉、麻、纸张等),B类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甲醇、乙醇、石蜡等),C类气体火灾(天然气、甲烷、乙烷等),D类金属火灾(钾、钠、镁等),E类带电火灾(发电机房、仪器仪表、电子计算机等),F类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类火灾。我院承担着医疗、教学、科研等多项任务,临床、医技、实验、后勤科室完备,门诊、住院患者人流量大,工作区、生活区交织,高层建筑多,新老建筑共用,火灾隐患较多。

2着力摸清消防安全教育对象

22.1分层分层级开展教育,齐抓共管

消防安全教育重点在“防”,关键是做好三类人的工作:医院管理者是全院的核心领导力量,掌控全局;医疗、护理、医技、实验、后勤等各职能体系指定负责人,根据专业特点开展教育,突出中心;充分发挥分布在全院一线科室50余位安全员的监督指导作用。

22.2做好三个时间点的教育做好三个时间点的教育,事半功倍

新工作人员上岗前进行培训,使消防安全的种子在每一位新入职人员心中生根;每逢节假日前进行安全大检查,排查隐患,引起值班人员思想高度重视;医院24h营业,每天下班前、夜班期间是管理薄弱时间段,要加强巡查。

22.3关注十个重点部门的教育关注十个重点部门的教育,重拳治理

(1)门急诊:就诊量大,不易疏散。

(2)手术室:麻醉剂易燃易爆,术中电气设备较多。

(3)药学部:药物储备大,毒麻药物集中。

(4)供应室:消毒压力容器、大量医疗消耗品。

(5)配电室:电负荷大,线路复杂。

(6)锅炉房:若操作不当极易爆炸。

(7)检验科、输血科、病理科、实验室:各种试剂、溶剂成分多样。

(8)重症监护室、层流病房:格局分区特殊,仪器设备集中。

(9)核医学科、放疗科、放射科:大型医疗设备多,负载大,温度高。

(10)高压氧舱:气压高、氧含量高。

3加强医院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州局特监科:

为加强我市卫生健康系统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规范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按照甘安办〔2020〕11号文件要求,康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开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确保我市医疗卫生机构特种设备安全运行。现将医疗机构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明确分工

我局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分解细化任务措施,全面发动,广泛宣传,营造了卫生健康系统人人重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氛围。

二、摸清底数、自查自纠

按照州局业务科室和市安委会相关要求,我局开展了医疗卫生机构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工作。一是摸清医院特种设备底数,进一步明白特种设备使用情况。目前,辖区内有17家医疗卫生机构有特种设备(其中有4家乡镇卫生院),共有电梯54台(其中新都桥镇卫生院有4台电梯停用),真空灭菌器4台,医用氧舱2个(其中康定市人民医院1个高压氧舱暂未使用),医用氧气瓶457个,中心供氧系统5套、25个附件。

二是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特种设备自查自纠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问题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措施,排出整改进度,落实专人负责,限定时间进行整改,并形成自查整改台账,向各监管所报备。目前,已有11家医院报备特种设备安全隐患自查台账。

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防范措施;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29-02

1 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人员的因素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工作范围广、繁琐复杂、工作强度大、专业性强、技术难度高,且急诊手术多病情危重、复杂多变,连续手术和经常加班会会产生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导致护理人员的流失率比较高。手术室对护理人员的条件要求也较高,经常更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必将影响到手术室的工作质量。

1.2 护理技术因素 目前各专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增多,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技术要求日益增多,然而护理人员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更新的能力缺乏,没有创新的思维。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出现临时故障,电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3 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术中谈笑风生、打手机、讨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造成接错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体内遗留异物、病理标本遗失、患者摆放不当、患者坠床摔伤、手术护理记录不及时、不认真、均有可能发生医疗事故、而引起纠纷。

1.4 安全管理因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需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致患者摔伤、碰伤。违反物品和设备管理制度及使用不当,会严重影响手术质量。

2 防范措施

2.1 手术人员的配置: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该科学配制、相对固定。选择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最好是正式的在编护士,具备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吃苦耐劳、动作灵活、思维敏捷的合适人选。管理者应合理配置手术护士,根据每日手术量及时调配人员,实行弹性排班,避免忙闲不均、人力浪费现象,以老带新,有资历的护士要有责任带教新护士,做好传、帮、教的带教工作。

手术室存在人员少、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的问题。为确保护理工作安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改善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条件和环境,鼓励护士参加各种社交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关心、理解和尊重护士,减轻心理负担。同时,护士应多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学会自我减压,避免和改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以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从容面对压力,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2.2 加强业务学习 为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的要求,适应新医学领域,新技术、新业务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室护士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快速掌握新的精密仪器的使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通过岗前,岗位培训,学习,强化和弥补专科业务的不足,从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管理者根据护士责任心、年资、能力、悟性与岗位要求,实行分级培训,针对不同的专科,将人员进行分组,定期轮换,每年必须派出技术骨干外出进行短期培训和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能力。开展新项目必须要通过预先培训学习,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新项目顺利实施。

2.3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定期组织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及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全面理解掌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容,加强护理文书的管理。手术室护理记录单是跟随病历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填写。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严密观察病情,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主动提供手术台上所需物品,使患者安全、手术者满意。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

2.4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手术室护士安全培训,树立护理安全意识,护士长每月组织科里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卫生部下发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中明确规定,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对手术室的核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术前、术中、术后认真查对,对手术取下的病理标本、术中输血、用药等都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安全,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完善科室的规章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仪器物品管理制度、术前访视制度及手术室应急预案。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对护理风险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保证患者安全。

3 体会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手术室工作中存在各种不安全隐患,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 分析及找出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医护患三方面的利益和安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有自我保护意识,落实防范措施,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手术室护理工作各项指标才会有明显改善, 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高效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根据XX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X安发【2020】X号)、XX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安委发【2020】X号)和XX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X安委发【2020】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卫生健康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整体目标

通过三年时间,达到以下目标: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有力。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机制更加完善、有效发挥作用。医疗卫生机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

——消防安全管理更加规范。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更加规范;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联合检查与监督约谈机制更加完善;干部职工消防安全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重点安全风险取得显著成效。危险化学品、医疗废物等安全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更加健全,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安全防范水平全面提升,确保重点部位安全防范基础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平安医院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安全防范系统建设更加完善,医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明显增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为健康XX打下可靠的安全生产基础。

二、主要任务

(一)落实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是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覆盖所有管理和操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所有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法治教育,提高全员守法自觉性,建立自我更新、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内生机制。建立单位内部安全生产监督考核机制,推动各个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责任。

全区医疗单位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主要负责人要强化落实第一责任人法定责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带头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做到安全责任、安全管理、安全投入、安全培训、应急救援“五到位”。

三是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

强化内部各部门安全生产职责,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单位安全管理人员、重点岗位、科室和一线医务人员要严格履行自身安全生产职责,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

四是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

全区医疗单位要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健全以风险辨识管控为基础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及时向监管部门和职代会“双报告”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严格落实治理措施,按照有关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现闭环管理。2021年6月份前,建立起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022年底前,医疗机构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

(二)消防安全管理

一是深化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医疗和疾控机构消防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指南(试行)》等文件,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全系统逐步建立健全火灾风险自知、消防安全自查、隐患问题自改、消防责任自负以及自我管理、自我评估、自我提升的工作机制。2020年,争创全区卫生健康行业标杆示范单位;2021年,全面推广典型经验做法;2022年,有效落实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二是扎实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

进一步明确全区各医疗机构职责定位,强化部门联动,研究重大事项,通报火灾情况,建立联合检查与监督约谈机制,形成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联合有关部门,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多种措施,确保督促整改到位,坚决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会同消防部门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实行消防安全“一票否决”,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甚至渎职失职的严肃问责,同时实行责任倒查,对事故当事人和监管部门都要追责。确保本行业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

三是推进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设。

逐步推进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建设,积极应用物联传感、温度传感、火灾烟雾监测、水压监测、电气火灾监控、视频监控等感知设备,加强消防安全智能化、信息化预警监测,实现消防数据物联感知、智能感知,提升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水平。到2022年底前,消防安全信息化管理得到有效落实。

四是全面提升干部职工消防安全素质。

依据消防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医疗和疾控机构后勤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指南(试行)》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制度,科学制定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方案和内容,加强消防普法与消防知识宣传,注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运用。各地、各单位要通过线上、线下分批次、分类别组织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消防职能部门和重点部位员工、安保人员、工程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消防教育培训。各单位要开展常态化全员消防教育培训,落实入职必训、定期培训、转岗轮训等要求,全面提升全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教能力。2022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培训,全区医疗机构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明显提升。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强化单位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规范检查内容,严格执法程序,完善检查标准。要建立聘请专家指导服务制度,每年定期安排检查;可邀请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安全评价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开展专业评估,提高检查的专业性、精准性、有效性,提升安全监管效率效果。完善安全风险分布档案,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和演练,逐步形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信息共享、上下贯通。2022年底前完成医疗机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四)医疗废物安全管理

一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

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健全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暂存、交接登记和集中处理各环节相关制度和流程,完善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预案。

二是加强医疗废物处理监督管理。

依照行业标准设置医疗废物收集暂存和集中暂存场所,完善存储、消毒、防蝇防鼠的设施配备。强化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对从事医疗废物处置的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应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并采取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配备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加强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的日常监管,督促医疗机构做到污水稳定达标排放。

(五)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活动

按照《关于加强医院安全防范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办医发〔2013〕28号)、《关于印发做好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综合处置工作的意见的通知》(X卫发〔2017〕X号)、《关于贯彻落实省卫生计生委等十四部门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综合处置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平安医院建设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督促、指导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强化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的安全防范体系,二级以上医院设立应急报警装置并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网情况和安检措施。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强化医疗安全管理,强化警医联动,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共享、处置和反馈机制,加大医疗风险防范力度,推进全区医责险实施和医调委建设。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强化涉医违法犯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开展安全防范培训。

三、进度安排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6月)。

各医疗单位按照方案要求,密切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细化实施方案,对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出宣传发动和具体安排部署。

(二)排查整治(2020年7月至12月)。

各医疗单位严格落实本方案重点整治内容,认真开展专项整治。2020年12月底前,完成问题和风险隐患摸排梳理,落实各项安全整治主体责任,建立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清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21年)。

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现场推进会、专项攻坚、经验推广等措施,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强力推进问题整改,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推动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22年)。

认真分析存在的突出安全问题,深入查找深层次原因,总结各地经验做法,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形成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制度成果,推动各项治理工作规范、安全开展。

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报送区卫生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办公室;2022年12月,区卫生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对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进行全面总结上报区政府安委会。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医疗单位要建立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机制,明确承担相关职责的工作机构,及时研究专项整治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听取整治情况汇报,加强重大问题协调,强化整治责任落实,确保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二)强化部门协同。

各单位要明确内部工作分工,细化重点任务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检查指导,并积极协调其他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履行行业安全监管职责,建立上下贯通、分工明确、共同负责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三)严格督促指导。

要及时收集、准确掌握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进展情况,加强工作交流,建立工作台账,强化跟踪督办,对重点难点问题实行闭环管理,确保重点任务按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