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1、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做好已有项目推进工作。一是认真组织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精神和《瑞兴于试点规划》要求,积极向上争取更多更大的项目,并加大力度跟踪项目进展情况,争取列入国家级规划;争取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试点项目实施;争取“瑞兴于”试验区五大基地之一的市职业资格认证基地的项目实施。二是下一步将继续做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公务员培训基地进行实质性建设,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完成征地、可研、初设,并积极争取国家部委认建。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苏区振兴发展人才支撑。出台《引进人才若干规定》、《引进人才实施方案》、《市加强现有人才队伍实施意见》,推进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配合实施“赣鄱英才555工程”,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人才来干事创业,形成吸引人才向心力,为苏区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2013年累计实现引进100名城市规划、项目策划、文化创意、现代金融、资本运作、经营管理、名教师、名医生和高技能人才等优秀人才,3年内实现引进300名上述优秀人才的目标。落实人社部《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技工院校的发展。稳步推进“一村一品”工作,培养一批“一村一品”产业带头人。

3、建设公务员培训基地,树立特色培训品牌。充分发挥公务员培训基地引领作用,搞好公务员培训基地建设,完善培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向上争取更多的公务员素质培训、能力提升等主题培训班安排到公务员培训基地,将公务员红色培训打造成我省乃至全国样板。一是研制公务员培训模式,着重在讲座式、体验式、研讨式等方式进行探讨。二是完善教学场所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党校、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办公及教学场所,先行先试红色培训。三是完善公务员培训项目管理、培训质量评估、学员管理、教学管理、师资管理、后勤管理等制度,并将制度上墙。四是组建教学与服务机构,争取上级批准成立公务员特色教育培训中心,核定编制,配备教育培训管理与后勤管理人员,组建保障服务队,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4、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健全事业单位管理制度。

一是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继续开展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做好公务员“四类培训”工作,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二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力争在全市实现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和聘用单位人员全覆盖;配合市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集中统一考试工作,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招揽更多更适合的优秀人才;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的贯彻落实,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前期调研工作,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三是切实做好安置工作。严格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安置工作的各项政策,确保安置任务落实到位;贯彻落实企业干部收入水平动态增长、相关部门维稳工作协调联动等机制,深入开展关爱行动,维护企业干部总体稳定。四是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巩固义务教育学校和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成果,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继续配合做好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

5、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一是要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二是要大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为就业困难群体购买公益性岗位等工作,缓解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压力;三是要积极推进工业园区企业招工工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四是开展多层次、多工种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五是深入推进“一网五点”建设,不断加强就业信息和就业监测工作,实现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常态化、均等化。六是开展“在外乡贤返乡创业工程”活动,加强与在外工商界人士的沟通联系,宣传推介"回归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激发本土创业活力。

6、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要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大对民生工程的统筹调度和监督监察工作。千方百计筹集所需资金,确保各项指标不因资金短缺问题而影响进度。二是要抓好社会保险,特别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三是要提高保障水平。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按照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调待增幅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适当提高城镇大集体困难企业、手工联社大集体企业未参保退休职工和未参保返城未安置就业知青的养老生活补助标准,将财政月人均养老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到305元。四是要强化基金监督管理。加强社保基金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采取实地稽查、书面稽查、投诉稽查、联合稽查和劳动保障年审等多种行政手段,强化社保待遇支付稽核。五是要提升经办管理信息化水平。深入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加强乡镇劳保所、社区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市各乡镇接入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加快社保卡发放,建立参保人员专项缴费绿色快捷窗口。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按照市委多规合一的要求,积极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自治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各相关部门规划相衔接,完善了《__地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组织评审了《__杨林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提升规划》,起草了《关于创新发展旅游业的指导意见》等。结合十三五旅游发展重点,正在编制《____旅游景区旅游总体规划》、《____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__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__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报告》、《__王府古街总体规划》、《__王景区旅游总体规划》、《__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东郊农场旅游扶贫规划》、《幻彩湖景区规划》和《红石峪景区规划》。

一是项目建设齐头并进。2016年实施重点旅游开发项目12个,当年计划投资1.2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468万元。包括:____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_王府庄园一条街建设项目、__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_区农家乐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__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___景区旅游厕所建设项目、__湖草原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__、__湖观景点)、____乡__旅游基础设施项目、__县婚庆园建设项目、__杨林生态园景区基础设施功能完善项目、__幻彩湖景区建设项目、__红色旅游建设项目。目前,__湖草原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和__红色旅游基地项目已基本建成,其他10个在建项目进度加快。

二是招商引资有序推进。按照“储备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的总要求,梳理了16类42个旅游项目纳入地区“十三五”旅游项目库,为今后地区旅游工作上项目、争资金、引投资做准备。在争取ppp项目引资方面,已有2家投资商对____景区综合旅游开发项目和____景区旅游开发项目有投资意向,经过多次实地调查和评估,近期投资商将对__大旅游规划思路进行总体汇报。

三是旅游项目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国家加大了对西部边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倾斜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意见,全方位的加大在旅游项目方面的支持力度。2016年上半年共计争取国家专项基金贷款、中央预算内资金、乡村旅游富民项目、自治区旅游局访惠聚项目资金等各类旅游项目建设资金5900万元,同比增长268%。

四是积极引进扶持旅游运营公司入驻__。引进旅游运营公司聚火时光(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办的中国体验式第一平台“聚伙平台”,专注于“体验旅游”已经正式落地__。扶持专业户外探险旅游管理的__大海道户外探险旅游有限公司在__正式成立。旅游运营公司的入驻,有效拓展了__旅游市场开发与旅游产品,促进了__旅游资源的推广,助推了__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是摸索“旅游+农业”发展模式,__、____、__刺绣并称__“__三宝”,__市举办的“品牌__·品质农业”推介会为__的“旅游+农业”发展搭建了平台;二是“旅游+体育”初见成效。自2015年以来,__已经连续参与承办两届“戈壁”__段徒步马拉松赛事,在赛程设计上,队员会徒步穿越雪山、松林、草原、湖泊、戈壁、沙漠和__,让世界各国参赛者充分感受__之大,__之美。

__县城入列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示范点后,组织人员参加了国家旅游局组织的国家“全域旅游”现场会和培训班,按照全域旅游创建标准制定了《__县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方案》,并在不断完善中。按照全域旅游创建方案,启动了《__生态旅游区规划》编制工作,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__湖草原生态旅游区、__原生态旅游区、大观园提升改造、美食一条街提升改造、汉城南街步行道改造等城市美化项目已开始动工;s303至__至良种场、s303至__、__至__等旅游道路建设项目已开工。

____景区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地区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将__景区创建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近年来,__地市切实加强了对__的生态保护修复,维护生态平衡稳定,推动景区绿色发展,积极引导游客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旅游理念。目前,__景区的开发、保护和发展符合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要求和申报条件,通过自查自评,基本达到了申报标准,市旅游局协同市环保局对____风景区进行检查和评估,已经向自治区旅游局和自治区环保厅正式提出推荐申请。

2016年,是地区扶贫攻坚年,按照地区统一部署,地区旅游局制定了《地区旅游精准扶贫

实施方案》和《地区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行动方案》,通过发展旅游业助农增收,脱贫致富。目前,__地区共有34户农家乐提出申报星级农家乐,并按照星级农家乐标准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__地区农家乐的发展进入更加规范的发展轨道。通过在乡镇举办__节、__节和农家美食展等节庆活动,聚集人气,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__乡、__乡、__乡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在引导农家乐规范化建设的同时,通过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开展了__节节庆活动,推进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三地__节期间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0万元。5月21日,__镇举办了__节和坎儿井农家美食展,期间接待游客5.5万人,特色手工艺、民俗小吃及农副产品展销、魔鬼城探险体验游等收入220万元。__下马崖乡、西山乡、花园乡等乡镇陆续举办__节、__节、__节、山花节,以节庆活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今年以来,通过开展的__一日游、二日游,接待旅游人数同比上年增长44%,旅游收入同比上年增长38%。西线一日游、乡村采摘游、节庆游、松树塘滑雪游和大海道探险游已经成为__冬春旅游热点线路。上半年旅游景区、农家乐和旅游汽车公司的旅游收入同比上年增长21%,高于全市旅游收入增长率6.4个百分点。2016年4月,__绿野旅行社组织360名游客进入大海道,感受丝绸之路上最富传奇色彩的自驾探险线路。5月,100多名自驾游客在南湖沙山举办了沙漠音乐晚会;聚伙时光(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全国30家俱乐部负责人成功举办了“横穿戈壁__、探秘雪山草原”深度探险活动;__举办了“捷安特杯·环__湿地游”千人自行车公路赛开赛。6月,2016“戈壁”活动在两县一市举行,30多个国家140余人参加了活动。

以十三五旅游规划为指导,以精准营销为主线,通过举办一系列专题推介活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营销推广形式扩大__旅游资源在全国各地的影响力。一是通过参加自治区举办的春季特色旅游国际交易会活动,充分展示__旅游发展的新业态及极富特色的农产品资源。二是以“5·19国家旅游日”为契机,组织全国各地俱乐部负责人举办“横穿戈壁__、探秘雪山草原”深度探险活动,充分展示__特有的风俗民情、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组织大海道自驾探险、“横穿戈壁__、探秘雪山草原”深度探险、“捷安特杯·环__湿地游”千人自行车公路赛等活动赛事,丰富了__旅游线路产品种类,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迎合了现代个性化旅游的需求。三是新媒体宣传攻势强劲。由于二季度进入旅游行业旺季,各旅游企业、商家和民间团体等通过手机网络平台进行旅游资源、产品和线路的宣传和信息,__旅游网络平台宣传攻势出现强劲的发展势头,网上交易比例随之提高。四是加强旅游纪念品开发。按照__地委、行署打造__“三张名片”(____、__、__刺绣)的要求,地区旅游局制定了《__旅游纪念品外包装提升试点方案》,委托设计公司设计了符合__特色的“__礼物”logo,通过资金补贴等方式,提高__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升外包装、使用“__礼物”logo的积极性,提高“__礼物”品牌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与__省旅游局协商, 启动了2016“豫哈丝路行-__旅游援__”系列活动。

(一)开展了“豫哈丝路行——__旅游专列游__进兵团知__”活动。2016年6月19日,“豫哈丝路行——__旅游专列游__进兵团知__”首发专列欢迎仪式在__木卡姆传承中心隆重举行,揭开了2016“豫哈丝路行-__旅游援__”系列活动的序幕。__旅游专列进__是“__万人游__”活动的延续。从2012年开始,每年入夏,__省旅游局就会通过组团社,以专列、专厢、自驾游等形式,推出“传奇丝路—甜蜜__”亲子游、自驾游、研学游等旅游产品,组织游客赴__旅游,发挥__人口大省的优势,开展客源援__活动。

(二)举办__地区旅游人才提升培训班。 一是组织__旅游企业人员走出去培训,在__举办了“豫哈旅游企业1+1帮扶专题培训班”。二是__省旅游局邀请6名旅游专家在__举办了“__地区旅游人才提升培训班”。从《如何打造全域旅游》、《休闲农业发展与__建议》、《如何发展乡村旅游》、《如何加强旅游市场监管》、《酒店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授课。

(三)举办了__地区旅游招商洽谈会。6月20日,2016“豫哈丝路行”__旅游招商洽谈会在__宾馆隆重召开。会上,__地区、兵团第十三师、一区两县代表分别做了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推介。__省各企业和商会代表从项目的设计、推广和投资合作等方面提了很多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对__自驾旅游市场提出了很好的发展思路和合作意向,为进一步促进豫哈旅游项目合作奠定了基础。

(四)深入推进豫哈旅游企业1+1结对帮扶工作。6月19日,“__国际饭店”挂牌仪式正式举行,标志着“豫哈旅游企业1+1结对帮扶”活动再结新硕果。中州国际集团作为__省酒店业的领军企业,资产达20多亿元,在全国各地及海外经营管理各类星级酒店80余家,综合实力位居全国旅游企业前茅,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规模的本土饭店集团”。禾禾商务酒店与中州国际集团的合作,将在信息互通、产品推广、人才培训等方面为禾禾商务酒店提供新的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推动__酒店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五)举办了“大美__·美在__”__媒体采风活动。6月19日至21日,__电视台及相关省辖市电视台14人,在__开展了“豫哈丝路行”“大美__·美在__”采风活动,重点围绕____景区、__王景区、__园景区、__景区、__县草原古城及__县边陲小镇等特色旅游主题开展采风活动,拍摄了六集《__旅游风情专题片》,将通过频道,网络及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推广__旅游。

一是组织各类旅游专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地、县(市)共组织导游、讲解员培训班、旅游业发展专题培训班、消防安全培训班等专题培训班7期。二是积极落实旅行社分社登记备案制度。截止6月底全地区旅行社共有15家,其中本地社5家,分社10家;新增旅行社分社5家。三是落实好“服务质量提升年”各项工作。在“春节”、“五一”小长假等节日期间,按照“依法整顿、综合治理、巩固提高、强化监管、落实责任”的工作要求,地、县(市)开展安全生产与服务质量提升检查8次,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创造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

(一)按照市委组织部和市直机关工委的要求,地区旅游局认真制定地区旅游局“两学一做”实施方案和党支部“争创‘双十星’、建坚强堡垒、做合格党员”活动方案。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承诺、践诺及一季度“双十星”评比活动;深入开展了党规、系列讲话学习

教育活动;组织了“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大讨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和党员志愿者赴市区清理垃圾活动。(二)地区旅游局“访惠聚”访惠聚工作由监督管理科科长带队,一行三人进驻白石头乡白石头村,积极开展工作,帮助村党支部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规范党支部工作程序,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入走访入户,了解情况,帮住一户村民解决大病补助资金5000元;出资3000元协助村委会举办了庆祝“三八”妇女节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积极开展“去极端化”舆论宣传,加强思想防线教育,维护稳定。

(三)结合“纪律教育年”活动,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三项治理”。根据旅游工作实际,认真制定旅游局“纪律教育年”活动方案和“三项治理”工作方案,从严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融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重点解决全体党员干部在政治纪律方面、组织纪律方面、廉洁纪律方面、群众纪律方面、工作纪律方面和生活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开展“”及隐形变异“”问题专项治理,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党政机关干部不作为问题专项治理,坚决杜绝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问题的发生。

(一)旅游项目实施存在缺资金、进度慢的问题

一是____景区道路建设项目推进缓慢,《____景区旅游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正在第3稿的修改中,设计单位现已进场进行勘察设计,预计7月中旬完成设计图纸,由__地区交通局组织专家评审。由于项目进展还在前期手续的办理中,按照规定,国家贷款基金不能按期完成投入。二是__旅游厕所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变更,增加了饮水、排水和供电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导致该项目投资预算从300万元增加至490万元,资金缺口大。

(二)没有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一是虽然梳理了招商引资项目,并积极对外宣传和,但由于缺乏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效果。二是有多家企业希望参与__旅游ppp项目。由于缺乏ppp项目的实际操作经验和配套的合作政策, ppp项目至今还没有在旅游领域落地。

(三)__旅游交通环境需要继续改善

一是铁路客运旅游团队票务申请程序需要减化,让游客方便快捷的进出__;二是在航线开通方面,郑州至__的航班至今未复航,影响了年初民航送客进__计划的实施;三是需要修建__至敦煌的快捷公路通道,缩短“丝路游”旅游线路时间,减少旅游成本,带动__旅游发展。

紧紧围绕张春贤书记提出的“改革打头阵、经济上台阶、基础更扎实、社会更文明”要求,继续以旅游项目为抓手,以精品景区提升为重点,以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和旅游精准营销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地区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积极研究出台《__地区创新发展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二)全力推进国家基金项目落地。积极推进__道路建设项目,争取9月开工;__回城民俗特色旅游小镇项目,完成王府古街改造、刺绣街区改造、王府古街拆迁、新旧麦德尔清真寺维修、停车场建设及绿化任务。

(三)抓好旅游扶贫及旅游惠民工作。持续推进自治区旅游局访惠聚项目,完成__乡三道沟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__镇支边农场特色旅游产品销售市场、柳树沟乡一棵树村哈萨克风情一条街项目、__乡中湖村乡村旅游建设项目。推进旅游示范村建设和星级农家乐培育。年内完成三道沟村、__村、__村、昌家庄子村4个旅游示范村创建和34家星级农家乐建设达标考核,全地区星级农家乐达到100家。

(四)举办__旅游纪念品展销及“__礼物”评选活动。授权一批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使用“__礼物”logo。

(五)提升重点景区品质。年内完成__景区申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工作;持续推进____景区创建国家地质公园工作,研究策划“夜游__”项目,利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创新提升____景区旅游品质。抓好试点,指导__县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完善并实施《__县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方案》。

(六)提升本地节会品牌。7月举办好__节、__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__美食节,9月指导__镇办好首届__节,10月举办__杨节,提前谋划2016__冰雪旅游节,以节造势,以势聚人,助推__旅游。

(七)加快__红色旅游发展。组织区内外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由“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纪念性活动向常态化、大众化推进。

(八)加强区域旅游合作。争取“乌鲁木齐-敦煌”航班经停__,加大__地区旅游包机组团奖励办法实施力度,拓展西安、敦煌客源市场。巩固“豫哈丝路行”系列活动成果,争取更多客流援__。举办“__进中原”活动,推广“__三宝”品牌。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近几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成果,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举措,以促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现就我区巩固提升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成果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区情及教育概况

区区域面积137平方公里,下辖镇和、、、、5个街道,共有村(社区)60个,其中行政村12个、农村社区4个、纯居民社区37个、厂矿社区7个,全区常住人口23万。近年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方针、市委“三大四聚”发展路径和“六强四动一保障”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实施“产业特色化、城乡田园化、民生普惠化、治理现代化和党建科学化”五大战略,加快推进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建设,全区经济社会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亿元,增长8.7%。完成财政总收入14.22亿元,增长9.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6亿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34元,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92元,增长8.6%。

全区共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8所,其中小学15所(教学点3个),初级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企业办)。在校学生数18161人,其中小学生13507人,初中生4654人。教职工1019人,小学教职工734人,初中教职工285人。

二、基本做法及成效

(一)保障机制方面

1.组织保障。成立了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政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国家、省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整改意见,制定了《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并逐项整改,基本整改到位,但由于城区用地限制,部分城区学校的生均用地面积还难以达到省定标准。建立健全区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及时有效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教育事业稳步有序发展。明确政府各职能部门和镇(街道)教育工作职责,制定《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任务分解工作方案》,建立教育职责履行情况的考核奖惩制度,年终开展了对政府各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考核。将教育行政部门列为城乡规委会成员单位,先后制定出台了《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区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制定了学校网点布局规划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等规划举措,各学校项目如期推进。同时在在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和居民住宅小区建设中按规定配套规划建设义务教育学校,目前已规划建设学校3所。认真落实市《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实施意见》和《市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

2.政策保障。先后制定出台《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区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规划》、《区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规划》、《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等规划方案,为推进全区教育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3.经费保障。做到义务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2017年、2018年,全区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分别为15109、16434万元,增长率为8.8%;全区经常性财政收入分别为32370、35025万元,增长率为8.2%;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分别为6653元、7023元,呈逐年增长之势。2018年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和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均达到省定标准,分别为幼儿园600元/人年、小学600元/人年、初中800元/人年、特殊教育6000元/人年,对不足百人学校按100名学生数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共拨付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1200余万元。确保教育税费足额征收,2018年,我区分别按增值税、消费税的3%和2%征收教育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共计2382万元和1591万元,剔除上解因素,全部用于教育,共支出1857万元。

(二)资源配置方面

1.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教育经费由区财政统筹,教师工资由区财政统发,上级专项教育资金及时做到足额到位,无克扣、挪用现象,区财政应负担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2018年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和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均达到省定标准,分别为幼儿园600元/人年、小学600元/人年、初中800元/人年、特殊教育6000元/人年,对不足百人学校按100名学生数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共拨付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1200余万元。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专用教室配备、通用教学设备和学科专用教学设备配备、计算机配置、图书配置均达到省定标准,但由于城区用地限制,部分城区学校的生均用地面积还难以达到省定标准。

2.制定《区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规划》并逐步实施,杜绝了超大班额现象,大班额班级逐年减少。全区小学大于45人的班额占比为15.3%,较2017年的27.9%下降了12个百分点;全区初中大于50人的班额占比为20.4%,较2017年的26.1%下降了6个百分点。到2020年基本消除全区义务教育学校56人以上大班额,实现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达到省定标准。

3.严格执行中央资金、省补助资金的使用要求,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按实施规划的年度计划足额落实建设经费,保证了建设规划落到实处。近年来,我区结合上级下达的薄弱学校改造资金,已经完成了校舍建设12145㎡(其中:为化解城区学校就学压力,朱埠小学原规划校舍建设面积1311㎡,现建设面积为5787㎡)。室外运动场面积完成建设14030㎡(其中:里屋小学2200㎡、小学4600㎡以及新增朱埠小学3820㎡的运动场全部铺设了塑胶及人工草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440米围墙全部进行了改造。2017年,上级下达我区“薄弱学校改造”资金110万元,用于朱埠小学、中心小学,中学、东川小学、土桥小学、桥东小学等学校校舍、运动场、围墙的建设。2018年,上级先后二批下达我区“薄弱学校改造”资金240.9万元,用于里屋小学、星火小学、东川小学、桥东小学、上桂小学进行校舍维修改造。我区2017、2018年薄改项目已经全部完工。“全面改薄”装备类计划资金共974.7万元,项目完成率100%,购买器材共9272台/件/套。

4.认真落实农村闲置校舍改造工程,将中心小学、小学、原中学分部闲置校舍改造成为公办幼儿园。目前,全区中小学无闲置校舍。

5.制定出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按照生均公用经费的8%保障信息化设备的更新、维护及运行,不足资金在教育附加中足额安排并纳入预算。近年来,围绕“三通”目标,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在全区各校推广“两平台”和在线视频互动教学教研系统建设,如期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任务。全区2018年至2019年,“校校通”比例分别达95%、100%,“班班通”比例达95%,“人人通”比例分别达78%、84%,教育城域网学校覆盖率达100%。认真做好教育设施设备的“建配管用”,提高现代化教育设施的使用率,促进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启动了教育城域网建设。

(三)队伍建设方面

1.切实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制定了《区教师考核实施方案》,出台了《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建立完善了师德考核机制,并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评聘、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内容。印发了《区治理违规有偿补课、违规推销教辅教材、违规收费等“三违”行为的通知》,开展了“三违”自查自纠工作,建立了治理“三违”工作长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每年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教师节定期召开庆祝大会对全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进行表彰,并对困难教师、离退休教职工进行走访慰问。

2.全区教师工资全部列入预算,按规定进行了岗位设置并做到及时足额发放,2018年教师年平均工资收入为77050元,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为76718元,教师待遇略高于本地公务员;按公务员标准拨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全年共支出1860万元;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教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特殊岗位津贴、边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特殊教育津贴等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落实,2018年共发放农村地区教师发放边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44.7万元。

3.建立了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制度,印发《关于统一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实施意见》,2018年对区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编制重新进行了核定,省、市核定我区教职工编制为680名,现我区实有教职工858名(不含企业办学校),超过省定编制标准;2018年我区教育系统自然减员53名,新补充教师124名,其中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和心理健康教师7名;落实了4名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做到有编有岗;从教育系统外其他事业单位统筹了30名编制作为教师机动编制。

4.全区教师平均年龄为40岁,55岁及以上教师比例为5%,45-54岁教师比例为26%,35-44岁教师比例为27%,3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42%。全区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为1:7.6,学科结构基本合理。

5.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印发了《区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区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建立健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激励保障机制,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2018年共交流校长教师19名,交流人数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

6.2018年,按照不低于生均公用经费5%的标准共安排教师培训经费60余万元,举办了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义务教育新课程培训、新教师岗位培训等十余项培训,培训教师达2000余人次,涌现出各类学科带头人13名、优秀授课教师43名。

(四)入学机会方面

1.认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精准扶贫政策,确保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不因教育原因致贫,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失学。2018—201年,对在经教育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实现了国家资助政策全覆盖,每人每年发放资助金1500元。同时,区本级财政对我区户籍的42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儿童在原有每人每年人均1500元标准发放资助金的基础上,新增2000元,共新增发放资助金8.4万元。为30名困难寄宿生按照每生每学期625元提供生活补助外,另对201名我区户籍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新增发放区本级教育资助金每生每年500元,新增发放资助金10.05万元。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补助和每生每年2000元国家助学金补助基础上,另对29名本区户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新增3000元区级财政教育补助,新增发放资助金8.7万元。

2.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控辍保学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推行“双线控辍”工作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控辍保学”责任状,将“控辍保学”纳入各镇(街道)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把“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各级部门和学校重要议事日程。2018-2019年,全区小学年辍学率为0%,初中年辍学率为0.7%。

3.制定了《区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调整的指导意见》和《区小学、初中招生和中考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严格执行就近入学和划片招生政策。严格规范招生行为,初中招生未举办与升学和招生挂钩的各种考试。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为70%。

4.认真做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各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函授学校,成立了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定期组织“三老”送教活动。

5.出台了《区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实施办法》,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纳入我区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体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在区就读初三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均可正常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中考,与本地学生同等享受中考均衡生政策和其他相关优惠政策。

6.建立较为完善的残疾儿童少年确定、登记和组织入学制度,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依托市特教学校,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切实保障全区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视力、听力语言和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2018、2019年三类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为92.4%、95.5%。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2个。

7.以政府为主导,各部门联合下发了《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实施方案》,形成了以区教体局牵头,区妇联、团区委、公安部门为主共同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结对帮扶,加强家校联系,开通心理疏导渠道,配备心理健康室和心理辅导老师,加强与家长和监护人的联系沟通,形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

(五)质量管理方面

1.全区各校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课程改革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全区各中小学校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了义务教育课程,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课时计划。

2.转发了《省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若干规定》,严格规范学校招生、收费行为,切实加强班级编排工作的管理,坚决维护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合理安排考试次数和作业量,学生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

3.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区中小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方案》,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依据。下发了《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规定学校不设重点校,不以学生成绩分快慢班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

4.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区中小学年度教育教学督导评估方案》,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依据。印发了《区小学、初中招生和中考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规定学校不设重点校,不以学生成绩分快慢班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转发了《省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若干规定》,严格规范学校招生、收费行为,切实加强班级编排工作的管理,坚决维护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合理安排考试次数和作业量,学生课业负担得到有效减轻。印发了《关于治理中小学教师有偿家教的若干规定》,杜绝了学校和教师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补课现象。

加快学校内涵发展,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区各校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学校内涵建设为手段,以课程改革为载体,以学校特色发展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一是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建好“第一课堂”,开足开齐各学科课程。大力推进“阳光体育”和大课间活动,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均超过85%。二是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建好“第二课堂”。通过深入实施《区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组织全区学校找准特色定位,充分挖掘各校文化内涵,大力开展中小学红色、绿色和古色文化教育活动,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特色教育”名片,形成了“一校一品”的办学特色。三是开发校外教育资源,建好“第三课堂”。通过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了“爱心驿站”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课外辅导活动。利用道教文化发祥地和黄蜡石博物馆等资源,开发校本教材,拓展综合实践,开展了道教文化和太极拳进校园活动,夯实了“中华道都”建设基础。

大力开展劳动教育,市第七中学建立了劳动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5.认真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为每所中小学校配备2名专职保安,各中小学安全制度、机构、人员和设施健全,区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专项整治,保证了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有序,全区学校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组织开展“校园欺凌”治理工作,全区各校未发生“校园欺凌”现象。

(六)教育督导方面

认真贯彻《教育督导工作条例》和《省教育督导工作规定》,成立区教育督导委员会,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督导委员会主任,发改、财政、人社、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委员,下设办公室,定编两人,教育督导专项经费按每年30万列入财政预算,保障了教育督导工作需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和省《教育督导规定》,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选聘区级督学30名,其中专职2名、兼职28名;选聘责任督学22名,其中其中专职2名、兼职20名;共设立两个挂牌督导责任区、16个督学片区。组织参加了国家、省、市督学和责任督学培训,条件保障方面还不健全,正在建设当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正在启动。机构改革前和改革后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无变化。

教育督导结果列入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作为学校评先评优、校长聘任的重要依据。

三、存在问题

一是城区个别学校生均校园用地面积、生均校舍面积、生均体育用地面积难以达到省定标准。由于部分城区学校坐落在城区中心,建校时间早,受城市用地的限制,无法再进行扩容建设,但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区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致使部分城区学校用地、用房难以达到省定标准,制约了教育的发展。

二是现行省定教师编制方案不适应学校教育教学需求,教师编制严重不足,临聘教师过多,教师队伍极不稳定,农村学校难以留住优秀教师。

三是义务教育发展还不够均衡,优质教育资源还比较缺乏,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依然存在。

四、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认真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切实履行政府职责,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强化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法定要求,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重点向薄弱学校倾斜,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按照有利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原则,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打破原来以行政隶属为主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新的义务教育管理模式。

二是继续实施学校新、改、扩建工程。积极推进社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园区小学新建和市一小、市四小教学楼改扩建等学校工程建设,逐步解决城区学校受城市用地限制,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通过“名校办分校、优校带普校”的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提升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三是稳步推进化解大班额规划。继续推进实施《区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通过科学规划学校布局、优化地段划分、合理调配生源等手段,到2020年基本消除全区义务教育学校56人以上大班额,实现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达到省定标准。同时大力推进农村学校“薄改”和学校标准化工程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让农村学校留得住孩子,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同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四是继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加快教师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教师管理由“编制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型岗位增加教师职数,逐步解决教师编制不足的问题。进一步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大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招聘力度,同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向农村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在教师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保障,为农村学校留住优秀教师。建议省、市编编制部门均衡配置教育人力资源,对公办中小学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学生区段变化和学生数变动情况,对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作统筹调整,切实保障教师编制。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唱响主角提认识,树牢“三育人”理念

在工作实践中,学院坚持明确职能定位,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三育人”理念,自觉做到两个充分认识:充分认识第二课堂的重要性,立足于“厚基础、宽口径、一专多能、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需求,努力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容、互补、互动”的良性关系;充分认识共青团在学院全员育人大格局中的重要位置。依托共青团特有的组织优势、品牌优势、文化优势,唱响主角,勇于担当,大力发挥共青团在建设第二课堂、繁荣校园文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几年来,在该理念统领下,学院团委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建机制。充分发挥合力效应,加强与宣传部、学工部、公理部等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统筹协同,构建和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大德育工作格局。二是建制度。先后出台了《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实施意见》《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等制度。三是建队伍。打造了一支作风硬、素质高、能力强的科技创新团队和专兼职辅导教师队伍。

凸显“两高一好”目标,打造“三型”校园文化

学院党委副书记赵子忠说:“第二课堂活动不仅要做到丰富多彩,更要植入文化内涵,要以形式丰富、参与率高,文化内涵深刻、品位高,接地气、反响好的‘两高一好’为目标,大力弘扬文化育人理念,大力建设高雅和彰显主流价值的校园文化,打好文化牌,凝聚青年人,传递正能量。”

几年来,学院围绕育人目标,把握学生需求,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激发个性活力、提升文明修养为工作要求和方向,凝练特色,打造品牌,大力推进“三型”校园文化建设。2012年,学院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构建学术求知型校园文化。学院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创办杏坛博士讲坛和沙颖讲坛。其中杏坛博士讲坛自2009年启动至今已举办33期,曾被《中国青年报》《河南教育》等媒体专题报道。以学习贯彻十精神等重大时事为背景,举办专题知识竞赛及征文比赛;办好每年一次的大学生辩论赛、演讲朗诵比赛、书香校园读书系列活动;积极选树学生身边的求知、励志和创新创业先进典型。

构建动感活力型校园文化。学院坚持做好每两周一次的周末文化广场、每年一届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歌手大赛、主持人大赛、女生节,举办魅力校园摄影大赛、校园达人秀,评选校园之星。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特色品牌活动,抢占网络文化、微博文化、手机文化、社团文化等校园时尚文化阵地。

构建生态文明型校园文化。学院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校园生活方式,通过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宣传展板、讲座论坛等多种途径宣传绿色理念。建立学生环保社团,开展以节能减排、厉行节约为主题的“春天行动”“光盘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举办大学生宿舍文化艺术节;组建文明督察队,加强对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监管和督导,强化文明礼仪、传统美德养成教育。

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搭建三个平台

创新实践能力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周口师院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富有本校师范特色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提升计划,搭建好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社会实践三个平台,形成了富有特色、成效突出的工作体系。

科技创新平台硕果不断。学院建立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术科技赛事体系,依托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积极组织、引导、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程序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2012年,学院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虚拟运营专项竞赛中荣获一等奖,成为在此项比赛中唯一获得一等奖的河南省高校。在河南省第十三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上,学院选送的作品在7项赛事和全省96所高校的激烈竞争中,获得5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5个优秀奖。

就业创业平台扎实推进。学院大力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先后与扶沟县政府、郸城县政府、西华团县委等地方政府和机关,周口电视台、河南电视台第九频道等新闻媒体,宋河酒厂、金丹乳酸等地方企业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建立见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见习岗位。加强青年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团建设,聘请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高学历专业教师组建创新创业导师团,夯实师资基础。

社会实践平台成绩显著。学院按照品牌项目化操作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深入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关爱农民工子女教育、科技支农、环保调研、文化宣传、基层创业、典型寻访、创业见习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学院志愿者在全校学生中的比例占到30%以上。校团委2008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从2004年起连续9年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创新方式方法,抓好三大载体

为应对新时期新形势下育人工作的新挑战,周口师院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依托三大载体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第二课堂环境,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抓好社团载体。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依靠力量。学院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优秀学生社团的发展。目前,学院共有科技学术类、文化艺术类、兴趣爱好类、体育运动类、公益实践类等五大类学生社团近80个,会员近16000人。依托社团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展示月、社团嘉年华等大型活动,将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科学研究、文化交流与知识传授融入社团活动,从而达到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塑造人和凝聚人的目的,充分彰显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院涌现出了ERP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美丽英语协会、七猫堂动漫社、COSPLAY社、尚舞社等一批省、市、校级优秀团队。

抓好中国梦载体。学院以学习贯彻十精神为契机,将中国梦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与个人的梦想结合起来,以中国梦聚合青春正能量,引领青春博学、青春创新、青春公益、青春建功四大青春行动,创新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形式,为第二课堂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活的生命力,切实增强了第二课堂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1、创建氛围不浓厚。有关部门对生态县创建的宣传力度不够,一些部门、乡镇对创建省级生态县的认识不够到位、思想不够统一、行动不够一致,存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思想,民众参与热情不够高、部门协同配合不够,合力创建的氛围尚未形成。如县城主要街道未悬挂宣传标语,创建氛围营造相对滞后;新闻媒体缺乏相关报道或栏目宣传,群众知晓度低;多数重要生态工程、乡镇未设立创建标牌、宣传橱窗等。少数成员单位对创建工作重视不够,职责不明确,主动配合、自觉参与意识不强,办事拖拉、责任推诿、相互扯皮现象屡有发生,部门之间、城乡之间创建工作不均衡,城区好于郊区、中心村好于一般村。群众发动不足,参与深入广度有限,单靠部门、乡镇干部的力量,难以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2、创建优势不明显。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省级生态乡镇比例偏低。按照省级生态县考核指标要求,全县80%的乡镇必须达到省级或省级以上生态乡镇考核标准。目前,我县省级生态乡镇仅3个,占全县乡镇的21.4%,需再创建成9个以上省级生态乡镇才能符合考核要求,创建的乡镇压力较大。二是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由于规划缺陷,我县县城道路排水管网总长达38公里,而实行雨污分流的比例较少,污水处理厂虽已投入运行,但因多数管网尚未接入主排污管道,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距60%以上的硬性指标仍有一定差距。三是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繁重。据要求,我县今年必须完成“十一五”期间减排任务的60%,而且我县当前的减排空间非常狭小,可完成COD和SO2减排任务的企业少,减排任务完成难度较大。

3、环境污染整治困难重重。一是工业园区环境污染整改任务较重。省市环保局曾对我县工业园区进行联合执法检查,要求我县今年必须完成园区内环境污染问题的整改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的基本条件。就我县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而言,年内完成整改任务,达到省市环保局的要求,时间紧难度大。二是农村环境整治任务重。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环境状况的任务艰巨,特别是彻底根治城郊结合部和农村地区“脏、乱、差”现象,难度仍然较大。三是城市环境管理任务紧。全县医疗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尚未完成。城区乱占道、乱堆放、乱搭建等现象较为突出,污水横流、乱排放等现象时有发生,城市环境卫生保洁机制有待优化,河面漂浮物、卫生死角需尽快消除,部分街道、小区的绿化工程建设滞后,影响市容市貌,城市立面规划未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缺乏品位。保持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和管理制度尚需完善,时常出现回潮和反弹现象。

4、支持力度有待加强。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内容多,牵涉领域广,标准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既要抓好县城和乡镇环保设施等硬件建设,又要做好省级生态乡镇的申报、验收准备,还要收集自2004年生态县创建后的各种资料,各项工作都需要各部门的支持与配合。特别是经费保障需进一步加强。

5、其它较为突出的问题。重点生态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还不够强,没有形成规模效益;部分环保基础设施滞后,一些涉污企业的污染处理设施不够完善;生态环境支持保障和管理能力还较为薄弱,生态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镇公共设施闲置现象严重等。

二、基本情况

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分管副县长为主要成员的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制定了《*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实施方案》。5月30日,组织召开了全县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动员大会,全面部署了工作任务。目前,省级生态县申报材料和各种证明材料的收集和编制工作基本完成,9个乡镇完成了生态建设规划、“五整治一提高”中长期实施方案和生态村建设计划的编制工作,生态村申报工作已办结。截止7月底,全县已申报市级生态村20个,县级生态村19个,全县县级以上生态村累计达到53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50%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投入试运行。大力开展工业园区环境污染专项整治,园内55家企业执行了环评审批手续、18家企业执行了环保“三同时”、40家企业进行了排污申报,征收排污费28万元。

三、对策建议

1、创新机制,扩大宣传,积极营造良好创建氛围。探索建立我县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搭建各类创建活动的组织、策划、宣传、实施、考核、测评基本框架,为今后的创建活动提供便利。宣传部门、新闻媒体和相关部门要切实抓好省级生态县创建宣传工作,电视、报刊要设立专门的新闻栏目,定期对外创建信息。丰富内容、搞活形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乡村活动,正确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生态理念和环保意识,主动参与省级生态县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确保创建任务按时圆满完成。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决策、指导、协调、监督等各项职能,各成员单位和乡镇、社区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全民创建的良好局面。

2、明确要求,攻坚克难,着力化解重点难点工作。一要以生态乡镇创建为契机,着力改善农村环境。依托“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新农村建设等工程,切实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公共环保设施对近郊乡镇的覆盖效应,按照生态乡镇的建设标准,优化村居条件、美化农村环境。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坚持“从小事抓起、从娃娃抓起”,改变农民群众根深蒂固的生活陋习恶习,倡导科学、生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把好生态乡镇创建台帐制作关,做好申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主管部门需给予充分的指导与帮助。明确符合区域特色的产业定位,鼓励乡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提高生态经济比重,实现环境保护与持续增收双赢的局面。二要优化城区环保设施功能,提高污染处理能力。要科学编制城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高城市环保设施的使用率,按照雨污分流的要求,合理改造城市污水管网,将城市污水管道接入污水处理厂做集中处理。尽快建立全县医疗固体废物的处置设施,不断改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适度增加农村保洁经费投入,深化殡葬改革,有效遏制青山白化现象。三是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技术创新,进一步做好工业园区减排工作。确保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扶持企业节能减排的各项优惠政策有效落到实处,从人才帮扶、技术指导、资金支持等方面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设备改造。改善企业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档次、加快新技术推广运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职能部门要建立环境质量监测、预警机制,健全监管措施,加大行政执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