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生态系统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285-02
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关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研究是以商务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的。Moore JF 1993年发表了《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一种新的竞争生态学》,1996年出版了《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与战略》,他将生态学的观点应用于商业的竞争战略,首次提出了“商务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s)”的概念及企业构建良好商务生态系统的意义,为各方面的商务生态系统理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004年,Marco Iansiti 和Ray Levien 在“商务生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商务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这个框架被应用于商务生态系统的实际运作中,他们将商务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按照生物学物种的概念,大致分为三类:(1)领导型企业。(2) 关键型企业。(3)寄生型企业。Gothlich(2003)系统分析了企业合作、企业联盟乃至商务生态系统等概念的发展过程,参考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完整的商务生态系统概念模型。
我国学者杨韵、谢金生(2006)从商业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对电子商务生态环境的形成及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闵惜琳、姚锐(2007)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交易方、中间商、管理者等各主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促进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中各自宜采取的发展定位策略;杨艳萍、李琪(2008)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不同企业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指出共同进化是企业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竞争策略;谢荆晶(2009)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从内部多样性和外部多样性两个角度提出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多样性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2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特征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类似与一般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分工协作。商务生态系统如同在一个社会性生物群体中一样,各成员之间分工协作,为着共同的目标,有机地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才能在大自然中求生存求发展。一个电子商务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对系统的贡献也应该是相互补充的,在商品展示、谈判沟通、安全支付、物流配送、信用评价等各项交易功能中应形成一体的商务链条。
(2)迭代更替。一个生态系统由于各种原因会随着时间衰败,这会影响生态系统中某些层级的成员的利益。因此,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需要形成其成员与整个系统网络同呼吸共命运的模式,系统中成员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这样系统中的企业、个人都会向着使生态系统发展更完备的方向努力,不合群的成员或个体必将陆续被适应环境的优秀成员所代替。
(3)群体竞争。提供或多或少可替代品和服务的不同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这种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要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两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不同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这种情况往往会形成行业标准之争。
(4)共同进化。像在生物生态系统中一样,商业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共同进化的,系统中的成员在自我完善与改造的同时,还必须对系统中其他成员加以注意并积极配合以求协调一致,同时其他成员也应该相应地改进自己并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3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利用商务生态系统理论来分析电子商务中各个参与主体的集群现象,可以发现电子商务是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企业和组织机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线,将互联网作为竞争和沟通平台,通过虚拟、联盟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结成了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简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各“物种”成员各司其职,相互交织形成完整的价值网络,信息、资金及物质等都通过这个价值网络在联合体内流动和循环,共同组成一个多要素、多侧面、多层次的错综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物种”成员即电子商务的企业,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对企业的分类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领导种群,即核心电子商务企业,是整个生态系统资源的领导者,通过提供平台以及监管服务,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公司,就是为整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环境中大部分企业提供第三方支付担保的共享服务,是整个生态系统资源的领导者,通过提供平台以及监管服务,扮演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资源整合和协调的角色。
(2)关键种群,即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包括消费者、零售商、生产商、专业供应商等,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其他物种所共同服务的“客户”。
(3)支持种群,即网络交易必须依附的组织,包括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电信服务商以及相关政府机构等,这些种群并非依赖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而生存,但可以从优化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获取远超过依靠自己竞争力可得的利益。
(4)寄生种群,即为网络交易提供增值服务的提供商,包括网络营销服务商、技术外包商、电子商务咨询服务商等。这些物种寄生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之上,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共存亡。
这些内生和外生的原因使得电子商务产业的“物种”不断丰富,循环也更加完善,最终实现电子商务各“物种”成员的生态共建、共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价值创造、价值共享和共同进化。
4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的环境
除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外部的经济、法律、技术等宏观环境外,系统内部的机构之间也存在着内部环境因素,这些生态系统的因素特征构成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进环境,从而影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进。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企业各个机构之间也存在着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协同关系。
(1)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在电子商务生态的演化中,互联网企业必须通过分化和非平衡的差异才能实现更高效率的多样的功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综合能力才会越来越强,这是一个平衡性的破坏过程。有了差异和不平衡,各种网络商务行动在执行中才会产生信息、资金、物资、人才和思想的交换与流动,使得电子商务环境向着有序的方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
(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系统的多样性包括系统内部多样性和系统外部多样性。一般而言,内部多样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系统内部种类的多少。外部多样性其实是相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的,从企业角度出发,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外部多样性就是企业所处环境的多样性。而其所处环境的多样性是由该生态系统中除本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创造的。
(3)生态系统内部协同性。生态系统内部的协同进化是指相互作用的组织之间共同的进化演变,一个系统的变化会改变另一个系统的适应性,反之亦然。电子商务企业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协同、相互合作的关系,以谋求共同发展,并共同推动整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进化。
(4)生态系统内部制衡性。生态学中的竞争排斥原理和生态位分离等概念说明,在同一个环境内能够共存的物种不可能对生态的要求完全相似,他们的相似性必定是存在着某个极限的。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企业生态系统。当企业间的相似性大于零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1)相似度呈正的增长态势,企业间竞争程度加剧;(2)随着企业系统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的加大,相似度趋于降低,竞争程度减弱,实现合作共赢。企业生态系统的理想模式就是这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状态。
5 影响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演进的因素
随着电子商务发展的规模和深度不断扩大,我国的电子商务环境已经趋于成熟,不仅各方面问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在某些特点上已经开始体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一些特性。结合上述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特征、构成要素及其演进环境,本文认为以下几项因素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演进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1)种群的多样性有利于分工协作。一般来说,在异质性适当的情况下,种群多样性程度越高,这个生态系统就越健康。一个电子商务商业生态系统中存在商品展示、谈判沟通、安全支付、物流配送、信用评价等交易流程,在各环节中都有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不同功能的企业集群,这些企业集群就形成了一体的电子商务链条。这个生态系统的种群多样性对分工协作更加有利,由此也增强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衡量多样性的最佳标准是该生态系统是否有能力通过创造有价值的新功能,即缝隙市场,增加有实在意义的多样性。
(2)领导种群(电子商务核心企业)的能力促进生态系统的迭代更替。生态系统节点企业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本无必然联系,有的甚至分属不同的封闭系统。正是领导型企业所指引的共同利益将它们凝聚成为新的系统整体。如交易平台淘宝网和阿里巴巴发挥着领导者的作用,它们提供网络交易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支付、沟通等软件服务,为买家、卖家提供基本的服务,而自己不直接参与交易。生态系统集成化程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企业的能力。
(3)群落间布局的合理性协调了群体竞争。群落间布局的合理性是指价值链中上游及下游群落间在空间布局合理性和生产时间上的衔接性,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就是指个体商户、交易平台、供货商、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平衡关系。群落间布局的合理性协调了群体竞争,群落间除了竞争还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关系,达到一种协同竞争的状态。
(4)系统的生命力增加了共同进化的可能性。衡量生命力最简单的标准,就是生态系统成员的存活率。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需要形成其成员与整个系统网络同呼吸共命运的模式,系统中成员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这样系统中的企业、个人都会向着使生态系统发展更完备的方向努力,实现共同进化。所谓系统的生命力是指系统所需自然资源的富集程度和系统从破坏和干扰中恢复的能力,充足的资源使得企业的经营顺利进行,良好的自然环境能吸引大量的资金投入。
淘宝网中,网商集群的同生共荣使得淘宝积聚了大量的人气,进而电子商务的交易额才有了保障,淘宝作为交易平台也才有利可图;反过来,淘宝为淘宝上的网商提供开网店的培训和即时通信、支付、物流等配套解决方案,其他相关商家为网店提供广告和网店装修等服务,这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的生命力带来的群体共同进化效应。
6 结论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一个分工合作、迭代更替、共同进化的生态系统,其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利用种群多样性的特点促进系统内的分工协作,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电子商务核心企业在系统中充分发挥了创造价值、分享价值的作用,善于运用核心企业的能力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迭代更替;群落间布局的合理性协调了群体竞争;利用先进企业的带动作用,使生态系统更具生命力,增加了群体共同进化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Moore JF.The death of competition :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Fortune,1996(4):15.
[2]Iansiti M,Levien R.The keystone advantage :what the new dynamics of business ecosystems mean for strategy,innovation,and sustainability.Boston:Ha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4.
[3]Iansiti M,Levien R.Strategy as ecolo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
[4]杜国柱,舒华英.企业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7).
关键词: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复杂性
近年来,以生物、海洋药物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给我国制药业带来巨大的冲击,高新技术对海洋生物制药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海洋生物制药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制高点,就必须紧紧依靠自主创新。目前,我国海洋生物制药产业创新能力薄弱,新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严重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整个海洋生物制药产业命运的命脉。
一、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内涵解析
新兴产业的海洋生物制药的自主创新是产业作为人、财、物的技术――经济综合体,把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与组织起来,并对外部环境加以优化选择和利用,以实现自主创新目标的系统工程。只有借助于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把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活动看成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它,才能全面地认识这一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才能推动海洋生物制药产业的自主创新活动。
企业仿生学的观点认为: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它与其他企业的自主创新系统组成创新大系统中的创新多样性,同时它又是高一级的,它所栖息的产业创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同产业的创新系统又是区域创新系统或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海洋生物制药产业的自主创新系统作为一个生命体与之所处的环境看作一个整体,便构成了一个具有一般系统属性的自主创新生态系统。
(一)自主创新及自主创新系统
自主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最高层次,是“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技术环节,完成技术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傅家骥,1998)。单项技术的突破很难取得效益,因为现代产业技术常常呈现技术链的形态,需要技术链的整体突破。自主创新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单项技术的突破,而是取决于技术链的整体突破。因此,只有设法构建健全的自主创新生态系统,企业才能充分合理使用整个自主创新技术链上的创新资源,取得创新上的突破。
自主创新系统是指创新主体为获得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与研究和开发机构、政府部门、技术链关联企业、金融机构及其他相关的中介机构之间在长期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建立的彼此信任、互动互利的各种合作制度安排。
(二)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
自主创新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理论在自主创新活动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把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用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问题,以达到预期自主创新目标的系统。
确定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的活动领域和范围是界定其系统边界的根本。根据企业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参与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活动过程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医药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最终消费者、市场中介机构、政府、有关制度标准的制定机构等,它们之间不一定存在着产权关系。
通过界定以上各相关概念,将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在复杂的动态环境下,海洋生物制药的自主创新主体――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为了自身生存与持续健康的发展,有意识地按照生态学、企业生态系统的思维和原理,以价值传递为纽带,以获得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目标,与政府、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及其他利益相关的企业、组织以及个体共同构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进化、具有松散的动态结构的复杂适应系统。
从海洋生物制药企业自主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不难看出,该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创新主体的多样性。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不是对单一组织自主创新活动的研究,而是从包括基础研究、临床试验、生产销售整个过程的角度进行研究,因此创新主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2、创新目标的明确性。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的目标就是整合系统各个结点组织的创新资源,提升整个系统的自主创新能力,促成海洋生物制药创新成果的涌现。
3、创新系统的复杂性。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主体的多样性,创新过程及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使整个创新系统具有复杂性的特征。
4、创新研究从新的视角进行。企业自主创新具有与生物高度相似的成长性、竞争性、环境适应性、周期性等特征,以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考察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认清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生态不稳定问题,有助于考察自主创新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
(一)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过程包含了创新设想形成、创新目标制订、研究开发、试制、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是制药企业、科研开发机构、市场等相互作用的产物。自主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技术成果的筛选、实用化和商用化,体现了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素的复杂性。要素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自主创新实体的异质性、多样性及规模的巨量性。系统要素种类的异质性与多样性是产生结构复杂性的主要根源。
结构的复杂性。结构是系统要素间及其联系的总和。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实体是不同利益的主体,他们必然以“理性经济人”的视觉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相互间的竞争与协同、促进与约束、相互关系的适应与调整总是围绕着自身利益动态变化的,呈现动态联盟式的松散结构。
系统的整体性。它具体表现为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突现性。性质各异的智能体形成特定的系统,进而产生出各智能体本身以及他们的总和所没有的新质。
(二)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分析
类比自然生态系统,企业生态系统组成也可分为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大部分。其中生物成分主要包括企业个体及同质企业(相同的技术、供应商、用户等)所形成的群体及供应商、市场中介(包括商、销售渠道、销售补充产品及提供服务的组织)、消费者和投资者等,它们均可视为企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物种。企业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技术发展状况、人力资源状况、自然资源状况和文化背景等等。此外,企业生态系统还包括了其他一些特殊成分,如政府部门和立法者、代表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协会以及制定各种相关标准的机构,他们既可能是消费者、投资者,又可能是对系统非生物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机构。
对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而言,大学、科研机构、制药企业、销售企业、供应商、消费者、投资机构及政府等相关的部门构成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非生物组分则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海洋生物制药的技术发展情况、海洋生物资源的情况等。
三、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的建立
系统的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要素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机制。如果说自然生态系统是以动物、植物为中心,那么企业生态系统就是以企业为中心,尤其是以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为中心,从其构成成员的紧密性和重要性可分为核心生态系统、完整生态系统两个层次。其中,核心生态系统包括供应商、核心产品生产企业、最终产品生产企业、销售渠道、顾客。完整的企业生态系统,则是包括了其他相关的组织,如分享产品、服务、过程和组织安排的竞争机构、科研院所、其他同类和非同类企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还包括企业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即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科技环境、自然环境等宏观要素。
根据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活动的过程和构成,本文对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进行构建,如图1所示。
由海洋生物制药自主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可知,具有产业链接关系的企业链接在一起,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提高企业优势互补和资源的利用效率获取竞争优势。在此过程中,单个企业和组织完成整个价值增值活动的一部分,这些活动相互叠加构成整条“产业增值链”,每个系统成员通过调整自身的增值活动以适应价值链上的其他公司,从而使整条产业链上的成员之间在系统中发挥强大的整合优势,进行互补生产,合作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吕玉辉,丁长青.基于生态意义的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演进[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3).
2、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洪军,欧彪.技术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2).
4、邬爱其,张海峰.我国生物制药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J].技术经济,2001(10).
5、楼园,赵红.企业生态系统模型及非生物环境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3).
【关键词】产业生态理论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网络的一种组织形态,对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大量出现。2008年12月,我国颁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出现了联盟关系松散、利益冲突严重、内部运行机制不协调、环境支持机制不完善、创新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借助于生态学的观点,运用产业生态理论,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部成员之间协作、共生及进化发展,能够更深刻揭示联盟成员之间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流动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性关系,有助于完善联盟运行机制,促进联盟成员深度协同融合,提高联盟的创新绩效。
产业生态理论概述
国外主要观点回顾。产业生态思想起源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存在方式。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于1866年首次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有机环境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英国植物学家Tansley于1935年首先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生物与其生存的特定的自然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物种与生物群落)与非生物部分(光、热、气、水、土和营养成分等)①。
美国学者Ayres分别于1969年和1972年提出“产业代谢”和“产业生态”的概念;Frosch和Gallopoulos于1989年提出了“工业代谢”一词,并结合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学”的概念,认为产业系统活动过程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过程―吸收原料、能源并将其转变成产品与废物,传统的产业活动模式应当学习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产业生态系统,来减少产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使产业系统更具可持续性②。20世纪70年代,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找到了一种革新性的废弃物管理利用途径,称之为“工业共生”现象③。Graedel和Allenby(1995)认为生态学的生物组织和产业中的企业组织具有相似性,产业系统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维护可持续发展④。Erkman(1997)认为基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认知,对产业系统的运作、规制进行调整,实现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⑤。Jouni等(2004)提出区域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通过竞争、合作、寄生和捕食与被捕食等模式实现互动协同进化。⑥Allenby(2005)提出产业生态系统三级进化理论,三级生态系统包括四类主要行为主体:资源开采者、处理者(制造商)、消费者和废料处理者。⑦
国内主要观点回顾。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引进国外产业生态理论,近年来产业生态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热点。刘则渊等(1994)提出,产业生态化是把产业活动及其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纳入大生态系统的物质、能源总交换过程,实现大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台湾学者杨丁元和陈慧玲(1998)首次将“产业生态”应用于企业经营环境分析,用“生态”概念研究高科技产业发展。王如松等(2000)认为基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生态产业系统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实现产业系统中物质的闭环循环,使资源、环境能系统开发、持续利用。王寿兵等(2006)对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与企业、生物群落与企业群落、生态系统与产业系统进行了类比研究。王贵明(2009)认为产业组织系统是一种类似于生物有机体的自组织复杂适应性系统。黄欣荣(2010)运用生态学理论对产业生态系统进行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面的分析,提出了产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组织、产业种群、产业集群、产业系统等四个构成层次,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产业生态系统的层次要素进行了对比分析。
产业生态理论的基本思想。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类似,产业生态系统各个企业和产业各司其职,分别承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不同的角色,由企业物种、产业种群、产业集群、产业系统等形成不同的层次,具有自然生态系统“共生互惠、协同竞争、领域共占、结网群居”等特点,企业之间、产业之间、产业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并进行特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的交换。生态产业理论强调物质能量的循环流动,产业生态系统内不同企业和产业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形成了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链,使资源在产业系统内得到循环利用,减少废物排放,降低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生态要素及构成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生态内涵。在一定地域内会形成以参与技术创新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中介服务机构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术而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产业技术联盟是创新网络的一种组织形态。我们一般从经济和组织意义上研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认为它是以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构成的以各方利益为基础,以法律契约为保障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⑧。这种从经济和组织上的定义和理解难以深刻揭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之间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换流动和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以及联盟运行机制的系统性,难以体现技术创新对联盟资源循环流动和有效利用、减少对环境影响和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产业生态理论的角度考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它是一个以提高产业生态系统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创新种群组成的创新生态群落与由经济、技术、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等环境因素组成的创新环境系统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流动、交换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创新生态系统,本文称之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以下简称“联盟生态系统”)。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整体性。构成联盟生态系统的创新物种、种群不是简单叠加聚集、独自运转,而是各创新物种、种群有机联系、相互制约,联结成一个整体存在于环境中,发挥整体功能。二是生态性。创新联盟系统内创新物种、创新种群之间及其与创新环境之间的关系类似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物种、生物种群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复杂“食物链”、“食物网”的技术创新链,具有共存共生、协同进化的生态特性。三是开放性。联盟生态系统内创新物种、种群之间进行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流动,创新物种、种群与创新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促进联盟生态系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内生态系统:由企业物种和种群、中介机构物种和种群、政府物种和种群、金融机构物种和种群等构成。创新物种和种群的角色功能(生态位),见表1。
表1:联盟内生态系统物种、种群及角色功能表
外生态系统:由产业技术创新大系统的环境要素构成,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等环境要素。各环境要素的主要功能,见表2。
表2:联盟生态外生态系统要素及功能表
结论。联盟生态系统是产业技术创新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联盟内生态系统和外生态系统构成。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创新物种组成创新种群,由创新种群构成内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群落);外生态系统(创新环境系统)由联盟生态系统所处的产业技术创新大系统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等环境因素构成。内生态系统创新物种、创新种群处于不同的生态位,按照各自的功能承担特定的角色,进行资金、技术、人才、产品、信息等物质、能量的流动,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实现互惠共生和协同进化。同时,外生态系统为内生态系统的企业物种和种群提供物质、能量和发展环境支持,企业物种、群落本身也向外输出产品,内生态系统和外生态系统物质、能量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换、流动,这样具有内在创新能力的内生态系统与外在创新支持条件的外生态系统协调互动形成有机统一体。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模型图,见图1。
图1: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模型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运行机制
共存共生机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物种、种群构成,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每个创新物种、种群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承担不同的功能和角色,通过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创新物种、种群的共存共生,使创新物种、种群优势互补、资源高效利用。第一,企业物种、种群之间形成共生创新生态链。在联盟生态系统内,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服务商等创新物种、种群,处于产业链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产业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生态链。一是形成横向共生的创新生态链。不同工艺流程的企业物种、种群,通过为自身的废弃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形成横向共生的产业生态链,从而形成联盟生态系统技术创新的“食物链”,达到“稻田养鱼”的横向共生效果,从而实现物质的再生循环和有效利用。二是形成纵向闭合的创新生态链。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创新活动中系统地考虑产品从“摇篮”到“坟墓”到“再生”的过程,即从产品原材料生产到产品使用回收整个过程,企业物种、种群联结形成纵向闭合的纵向创新生态链,实现物质从源到汇的纵向闭合,循环利用。第二,高校和科研机构创造知识,提供技术和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的技术创新能力,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和利益,促进了自身发展。第三,中介机构提供信息、进行技术资源的扩散,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第四,金融机构为创新物种、种群注入创新资本,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第五,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扶持、引导、规范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协调其它创新物种、种群的关系,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
进化动力机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和自组织性促使生物物种不断进化,保持物种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联盟生态系统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物种、种群由多种力量和因素集合促生和驱动实施或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和过程,促进自身的进化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第一,市场竞争机制。在产业生态系统中,会出现占据同一生态位的多个个体物种,在发展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竞争。市场竞争的压力会形成创新物种创新进化的动力,推动技术升级、产品升级,获得竞争优势,实现自身进化和发展,进而促进联盟生态系统整体升级。第二,自组织机制。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进化除了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外,还有内部自身进化的原则。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创新物种自身成长也是创新进化的动力。创新物种通过做出在进化过程中关于自身的定位、设计、发展方向等一系列政策,在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会自觉进行调整,最终朝有利的方向进化发展。第三,市场需求牵引机制。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源动力。一方面,市场需求会产生企业生存压力危机,企业必须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生存和盈利;另一方面,经济、技术、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会产生新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机会,从而使企业以此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另外,市场需求在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同时,也带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从事和参与技术创新,从而形成联盟生态系统整体创新。第四,利益驱动机制。联盟生态系统创新物种从事和参与技术创新的利益诉求不同。企业、中介机构、金融机构注重技术创新的经济利益,高校和科研机构则侧重技术创新成果的学术价值,政府则注重技术创新的经济和社会综合价值。因此要充分考虑各方的利益,根据联盟创新物种利益诉求、价值取向、资源投入、贡献大小、风险承担等要素,科学设计利益分配方案和方法,既要考虑物质利益,也要考虑知识产权、商标、品牌等非物质利益,尤其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分配规则;联盟生态系统要建立相关机构,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内部规章等手段,加强联盟生态系统创新物种之间利益的沟通、反馈、协调和维护,处理损害创新物种利益的行为,使创新物种的利益能够得以保证和实现。
资源流动机制。在自然生态系统内,各物种、种群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而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联盟生态系统各创新物种、种群掌握不同的优势资源,如企业拥有市场、技术和资金,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技术、知识和人才,中介机构掌控技术扩散渠道,金融机构拥有创新资本,政府拥有政策调控权。各创新物种、种群之间只有不断进行资金、技术、知识、人才、信息等创新资源流动交换,才能使创新物种、种群之间密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统一和高效,从而发挥联盟生态系统整体创新效能。第一,知识学习机制。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各创新物种、种群具有创新知识的比较优势,通过人员派遣、人员互换、人员培训、技术论坛、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加强创新物种、种群之间的学习交流,使创新物种、种群克服自身知识集合的限制,获得创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产生知识的关联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知识的转移、流动、整合和提升。第二,知识产权转移机制。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创新物种往往拥有商标、技术专利、技术诀窍等知识产权,通过知识产权转移能够形成创新物种、种群之间知识流动和整合的互动网络。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转移的法律法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要设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组建知识产权转移平台,通过技术入股、许可、转让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在联盟生态系统中的转移,促进创新成果的商业化。第三,人才流动机制。创联盟生态系统创新物种、种群拥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放松创新人才流动的障碍和限制,形成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能够促进联盟生态系统创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创新物种、种群之间通过创新人才互补调动配置、相互交叉任职、相互兼职挂职、短期指导培训、项目联合研发等多种方式实现创新人才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合理流动,促进创新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和共享。第四,创新资金融通机制。可以通过财政支持、创新基金投入、银行贷款、风险投资、联合研发生产等方式实现创新资金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创新物种、种群之间的聚集和流动,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环境供养机制。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吸取环境提供的阳光、土壤、水分、有机物等物质与能量而实现自身的发展进化,环境是生物能量的源泉。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联盟生态系统的外生态系统为创新物种、种群提供了经济、技术、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教育等支持和保障,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的营养供给系统。第一,政府要制定科学的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促进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进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不断完善道路、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为联盟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支持。第二,政府要制定科技发展政策和规划,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创新投入,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循环技术、绿色技术,鼓励协同创新,推动社会和产业技术创新与进步,为联盟生态系统提供更多技术和知识资源。第三,政府要制定有关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支持、引导、规范联盟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并为创新物种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政策法律扶持和保障。第四,政府要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不断提高人民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积极倡导创新文化,形成创新的文化导向和价值观,为联盟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创新社会文化环境。
结语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具有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联盟生态系内企业、高校和科研、中介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物种、种群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在联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专业特长,创新物种、种群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流动,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复杂的“食物链”、“食物网”,联盟生态系统在共存共生、进化动力机制、资源流动机制、环境供养机制的系统耦合作用下,形成了各创新物种、种群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实施产业集群创新,形成创新聚集效应,不断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生态系统整体的创新能力,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为梧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2014360)
【注释】
①T.E.Tansly,B.R.Allenby:《产业生态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②Frosch.R.A,Gallopoulos.N.E.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 Science. Am,1989,261,(3):165-166.
③杨文举等:“发展生态工业探析”,《生态经济》,2002年第2期,第56页。
④T.E.Graedel,B.R.Allenby.Industrial Ecology.Prentice Hall Press,1995.
⑤S.Erkman.Industrial Ecology:An Historical View.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997,261(3):1-10
⑥Jouni Korhonena,Ilkka Savolainen,Mikael Ohlstrom. Applications of the industrial ecology concept in a research project:Technology and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in Finland.Journal of C leaner Production,2004,12:87-97.
⑦ B.R.Allenby. A Dsign for Environment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ng Materials.Journal of Total Quality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5,(4):69-84
关键词:产业;协同创新;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动力及保障
引言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难度逐渐加大,原有单一线性的资源传递方式已不能满足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为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主体逐渐意识到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在此经济背景下,创新从线性、封闭的形式逐渐转化为非线性、开放的协同合作,产业创新逐步系统化、网络化,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模式应运而生。
从生态学角度讲,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一个生态复合体。它以生物为主体,呈复杂、开放的网络式空间结构,具有自我维持和自我调控能力[1]。近年来,生态系统的概念逐渐应用到产业协同创新领域中。
单个创新活动单元很难拥有创新所需的全部资源,且创新本身存在较高的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进步以及产业创新的发展,创新已不再是单个企业就可以完成的任务,创新系统中的参与者之间以及创新过程逐渐具备了一种协同进化、共存共生等特点,拥有了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类似的基本特征[2~3],产业协同创新的研究范式从创新体系模式发展为创新生态系统模式。以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拟,参与或支持创新活动的单元为物种,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同类活动单元的集合构成种群,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种群形成群落[4],群落与创新环境相互作用则形成一定范围内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从本质来讲,产业协同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物种或种群间以共享资源和成果、共担风险与责任为原则,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创新成本,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绩效为目标,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复杂、开放的生态系统[5~7]。
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是由协同创新群落和协同创新环境组成的。系统中,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作为系统的核心有机体,是重要的创新种群,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为重要辅助种群[8];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物种或种群间存在着合作―竞争、共生进化等复杂关系。协同创新生态环境可以分为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9],具体包括与创新相关的政策法规、创新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创新技术、市场经济、创新文化及价值观等。政府作为强大的国家意志的载体,充当着创新环境的主要营造者和保障者的角色。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核心要素模型(如下页图1所示)。在创新环境作用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以创新企业为核心,高校、科研院所、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为重要支撑的复杂、开放的资源流动网络体系,各种群(或物种)间以及与生态环境间不断进行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人才、资金、技术的流动传播。
(二)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主要种群的角色定位
1.企业。企业是所有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0],是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种群。作为社会经济组织,盈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需求,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保持着较高的创新热情。企业对市场需求极为敏感,创新过程中注重收集市场动向和用户反馈信息,是应用型科学技术诞生的摇篮。此外,企业还是技术转化的最终载体,只有企业才能提供研发成果商品化的最终服务[6]。坚持以创新企业尤其是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为核心,才能牢牢把握住市场需求动向,充分发挥创新成果价值,促进产业经济健康发展。
2.高校/科研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核心支撑主体,重要的知识创新源泉,云集了各界专家教授和学者,有着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相较于企业更为注重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及科学前沿领域的探索,知识储备丰富,科研成果累累,是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孵化器。 高校和研究机构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尖端人才集聚的平台,为高技术的原始创新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和雄厚的科技资源。
3.中介组织。中介组织是生态系统中资源传播的媒介,它不是创新主体但拥有相关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较广泛、专业的信息和知识获取渠道,主要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服务、信息服务、人员培训、技术交易和转化服务等专业,是创新活动的重要推动者和辅助者。中介组织在促进和协调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利益群体进行协同创新中发挥着桥梁作用,具有整合生态系统的创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生态系统交易成本和创新风险,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协同创新绩效稳步实现的作用[11~12]。
4.金融机构。资金是创新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对技术创新的推动力越来越强,逐渐呈现出“技术金融一体化”的局面[10]。金融机构是创新系统得以顺畅运行的剂,是协同创新系统中重要的辅助种群,主要通过资金流、物资流和信息流等方式为产业协同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持,保障协同创新活动顺利开展和产业健康成长。
二、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分析
(一)种群间协同关系分析
1.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协同(c)。①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协同合作,既有利于系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可实现多方共赢:企业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动向,为高校、科研机构拟定研发方向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降低创新风险,提高技术创新价值;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实验设备先进,为高校/科研究机构提供资金、技术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源泉,为企业提供培训和技术咨询等服务,是重要的企业创新资源宝库;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先进创新理念和创新成果的诞生地,企业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技术转化能力,彼此进行学术交流及研发合作,可加强系统内知识、信息的流动与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用及科技成果转化率,避免了创新资源的浪费[13]。创新种群间的合作,既可以自己寻求协作伙伴,也可以利用中介组织的信息优势来发挥媒介作用。
2.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中介组织的协同(d)。中介组织是促进系统资源顺畅流动的媒介,利用自己的服务优势和信息优势,与创新种群进行协同合作。一方面,作为服务种群,中介组织为企业或者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种群提供诸如技术咨询、市场开发、人员培训、风险评估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12],为种群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支持鼓励下,中介组织凭借自身特点可整合创新资源、协调种群关系,搭建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为种群创新获取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资源提供便利。此外,中介组织还是种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使各种群创新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在降低创新成本的同时,推动了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12]。同时,中介组织也在与创新种群协同合作中,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建设。
3.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协同(e)。科技创新从研发到新产品上市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企业自筹科研经费和政府资助外,商业金融体系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节作用下,逐渐融入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金融机构是创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资金支持方。一方面,金融机构凭借自身筹融资优势,为创新种群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利用金融市场转移或分担创新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规模信息的获取优势和专业高效的信息分析优势,弥补生态系统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金融机构对投资种群有审查、监控的权力,这促使金融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既激励着种群的创新热情,又制约着资源的浪费,保障了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14~16]。
4.企业间的协同(f)。有专家称当前经济竞争的核心就是供应链间的竞争[17],企业要想保障核心竞争力实现长久发展,不仅要注重与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等种群的协同合作,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也不可忽视。研究表明,由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以及顾客组成的供应链中的两者或者多者间的协同创新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总收益,实现共赢的局面[18~19]。在竞争压力日趋增强的情况下,众多企业逐渐意识到这一点,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此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技术、资源等的协调运转是企业创新的根本,同样应给予重视。
5.高校与科研机构间协同(g)。高校与科研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以及人才、知识、技术资源的共享,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使得创新要素效用最大化。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科研场所,共享先进设备仪器,可减少创新成本重复性支出,消除经费不足所带来的创新阻碍,避免科研资源的浪费,降低创新投入风险;两者知识储备都较为丰富,合作交流中不断获得新思想新突破,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开拓崭新的产业发展领域。高校的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较弱,与科研机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20];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高校长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科研院所则偏向于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两者联合培养人才的方式可以提高我国科研人才的质量和科技创新的效率[21]。
(二)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动力及保障
社会的发展演化过程中,自组织系统和他组织系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自组织”,是指在无外界条件干预的情况下,一个开放且非平衡状态的系统自发地进行有序演化的过程。而他组织则不同,只有在外界条件的支配协助下,系统才能形成并进行演化。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且不断演化的生态系统,系统的形成和健康发展需要来自以政府为主导的外部动力的推动和系统内部的自组织协调机制的保障[22]。
1.政府推动力(a)。很多学者认为,政府在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以及良好创新环境的营造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政府在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职责为引导、协调、监管和保障等。在健全的市场调节机制尚未形成之前,仅凭单一种群自身的力量很难推动协同创新系统的建立。政府拥有强大的国家行政权力,有能力引导科技创新主体、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种群快速有效地聚集在一起,协调种群间关系,规范市场秩序,塑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逐渐形成稳健、持续运转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政府掌管着庞大的财物资源,可以通过制定利好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为生态种群的协同创新搭建完善的资源共享平台和投融资机制,激励种群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22]。
2.系统自组织协调机制(b)。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具备三方面特性:第一,系统是开放的,种群已有资源远远满足不了自身发展,需不断地与外界进行技术、信息等资源方面的交换。第二,系统中的创新种群、辅助种群具备多样性的特点,且各种群间及种群内部始终处于“协同―竞争”更迭的关系中,使得系统一直处于非平衡的动态过程中。第三,系统中各种群及种群间协同合作关系构成了复杂的协同创新网络,彼此间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自组织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理论认为,上述三方面正是系统自组织形成的必备条件[23~24]。
在自组织协调机制下,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各种群间可以实现知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必备创新资源的生成及流转,保障系统有充分的能力和资源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状态,或者从低序到高序状态,促进系统内部的调整和自我强化,对迅速变化的产业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将增强。因此,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应注重产业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创新文化及价值观发展等多种序参量的有机结合,实现各种群间的资源共享和技术、知识的增值,充分发挥自组织协同机制,保障系统健康发展。
关键词:战略管理; 发展; 趋势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 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 2003)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 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 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 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 产业边界日益模糊, 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 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 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 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 世纪90 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 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中期, 在新的环境下, 企业逐渐认识到, 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 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在此背景下, 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 ,德- 博诺, 1996) 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围绕这个新焦点, 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 顾客价值中心理论。菲利普·科特勒(1999) 把顾客价值(CV) 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 Demisable Value) 。彼得·杜拉克在40 年前就观察到, 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博诺(E. de - Bono , 1996) 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 - zero) ,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以顾客价值为中心的战略逻辑扩展和超越了传统战略理论的内容,这时的顾客价值就成了企业间的竞争规则, 制定规则者比遵守规则者知道的信息和拥有的相关资源要多得多, 战略逻辑起点决定了胜负。企业可从培育产业先见、转移战略的核心(顾客) 、超越资产和能力进行战略决策、为顾客打破惯例等方面围绕顾客价值重组自己的战略逻辑框架( 石军伟,2002) 。
但这种顾客导向的战略理论主要适用于已结构化的产业市场之中, 要准确、全面了解顾客需求并非易事, 顾客导向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追赶、防御策略, 所以要想取得未来产业的领先地位, 企业就必须超越顾客导向, 而非仅把目光聚焦于顾客需求, 变被动、追随为主动、创造(孙晓岭, 2004) 。
2.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美国学者穆尔(James F. Moore) 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标志着战略理论的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突破。作者以生物学中的生态系统这一独特视角来描述当今市场中的企业活动, 但又不同于将生物学的原理运用于商业研究的狭隘观念, 后者认为, 在市场经济中,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似乎仅仅表现为最合适的公司或产品才能生存, 经济运行的过程就是驱逐弱者。
穆尔提出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全新的概念, 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 力求“共同进化”。穆尔站在企业生态系统均衡演化的层面上, 把商业活动分为开拓、扩展、领导和更新四个阶段。商业生态系统在作者理论中的组成部分是非常丰富的, 他建议高层经理人员经常从顾客、市场、产品、过程、组织、风险承担者、政府与社会等七个方面来考虑商业生态系统和自身所处的位置; 系统内的公司通过竞争可以将毫不相关的贡献者联系起来, 创造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 作者认为制定战略应着眼于创造新的微观经济和财富, 即以发展新的循环以代替狭隘的以行业为基础的战略设计(汪涛, 万健坚, 2002) 。
3. 应用组织生态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企业战略的理论。当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思路被引入到组织演进与进化的研究中时, 组织生态学(Organizational Econogy) 便产生了,其代表人物是Hannan和Freeman , 主要研究组织进化过程、组织种群的变化与环境选择的结果。Nelson和Winter主要是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对组织的演进进行分析。随着近年来理论界对组织成长的特别关注, 在战略管理领域应用组织生态学展开研究将成为一个日益成长的方向。
与社会学相交融的研究思路带动了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 分析方法的兴起。这派研究认为组织镶嵌于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 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网络关系,企业的内部结构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 企业集团以及其他一些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组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网络形式。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hip)是网络分析的的基本概念, 目前有两种研究思路, 分别是以Coleman为代表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理论和以Burt为代表的社会空洞(stauctural hole) 理论。社会资本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社会关系数, 而结构空洞则代表了网络内社会关系密集与稀疏地带之间的需要开发的区域。简单说,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与积累其社会资本, 而结构空洞理论则认为企业发展倚赖于对其所处网络中的社会关系空白地带的开发(姚小涛, 2003) 。
二、西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从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 企业战略理论的演变遵循着如下的规律: 从战略理论的关注点来看, 存在如此的发展轨迹, 即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战略是一个计划、分析的过程) ———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产业结构的分析) ———关注企业内部(强调核心能力的构建、维护与产业环境的分析相结合) ———关注企业外部(强调企业间的合作, 创建优势互补的企业有机群体) ; 从竞争的性质来看, 竞争的程度遵循着由弱到强, 直至对抗, 然后到合作乃至共生的发展脉络;从竞争的持续性来看, 从追求有形(产品) 、外在、短期的竞争优势逐渐朝着对无形(未来) 、内在、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追求; 从战略管理的范式来看, 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非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由此, 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在企业面临新的经营环境的条件下, 战略管理理论将会呈现如下特点和发展趋势:
1. 制定企业战略的竞争空间在扩展。企业必须从全球的角度、从跨行业的角度、从无边界的范围内来考虑配置自身的资源, 以获得最佳的管理整合效果。
2. 企业战略具有高度的弹性。战略弹性是基于企业自身的知识系统对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的应变能力, 员工的知识结构及其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是战略弹性的核心部分。因其具有难以模仿性, 战略弹性一旦建立, 就确立了企业的战略优势。
3.不过多考虑战略目标是否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匹配。企业不能简单地平均分配资源, 而是要创造性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整合资源, 通过与知识的组合来克服资源的限制, 从而为顾客多创造价值。
4. 由企业或企业联盟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成为参与竞争的主要形式。未来的竞争是不同商业群落之间的竞争。对于一个单独的企业个体来讲, 竞争更体现在加入或营造有影响力的、能为自己带来实际价值的企业生态系统, 在竞争与合作的和谐环境中, 寻求一个更为有利的地位。
5. 制定战略的主体趋于多元化。信息传播方式的网络化决定了每一个个体在整个网络系统中都是信息传播的一个节点, 高层主管不再居于信息传播的中心, 普通员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企业的战略制定, 他们具有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执行者双重身份的特征。
6. 战略的制定从基于产品或服务的竞争, 演变为在此基础上的标准与规则的竞争。企业会有意识地制造变革、与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对手或企业联盟共同合作, 创造和制定指导行业的技术标准或者是竞争规则。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确定优势地位。
7. 战略理论研究的视角趋于多元化。由于战略管理中的复杂性, 使得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去研究战略管理理论。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 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战略管理理论几乎是不可能的, 系统思考是应对复杂性和变化的最有效的手段( Iackson ,2002) 。
转贴于 三、国内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战略管理的。国内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从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 企业多元化、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知识理论、高度重视环境因素、战略柔性、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关系网络系统理论、和谐管理理论等开始受到高度的重视。
朱江(1999) 、尹义省(1998) 等人对我国企业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实证研究; (2002) 、陈劲、许庆瑞(1999) 、刘冀生(2002) 等人对于目前企业战略发展所强调的归核化(Refocusing) 问题展开了一定研究, 例如将核心能力具体化, 设计了相应的测量指标, 并进行了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 虽然这种研究指标以及样品的选取还有待于进一步精确, 但已开辟了国内相关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法; 由于数据易获取、资料较齐全, 上市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战略管理实证研究的重要对象; 徐二明、许可(2002) 、王开明、万君康(2001) 、陈劲(1999) 等研究了以资源为基础的理论; 顾乃康(1997) 等对战略理论中的知识理论进行了研究; 边燕杰、丘海雄(2002) 、姚小涛、席酉民(2003) 等人从社会网络这一新视角对社会网络与企业发展、企业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 沈艺峰(2003) 、贾生华(2003) 、王凌云(2003) 等人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成功的影响; 简汗权、李恒(1998) 、单汨源(2000) 、徐飞、徐立敏(2003) 等对战略联盟理论进行了研究; 史占中(2001) 、董川远(2003) 、王光庆(2003) 等对虚拟企业战略进行了研究; 黄江圳, 谭力文(2002) 等对企业动态能力进行了研究; 席酉民1989 年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和谐管理理论, 在其后的十余年的研究与实践中, 他及其带领的研究群体形成了和谐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论, 该理论下的战略分析框架即和谐机制的要义是:“和则”用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的人的不确定性的削减,“谐则”用于确定性环境下物化要素的优化; 赵国杰、于海洋、冯石岗(2000~2002) 等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理论, 该理论认为, 企业发展战略是由企业的整体进步和企业中人的全面发展体系构成; 姜振寰、刘艳梅(2002) 、徐全军(2003) 、刘洪(2003) 、蓝海林(2001) 、宋学锋(2000) 等以复杂性科学为基础, 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企业战略管理。
总体上看, 目前国内在理论上基本朝着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与国际研究接轨的方向发展, 在研究方法上已开始注重一定的规范性, 从理论推导、命题建立、方法选择、数据分析以及命题验证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技术路线。
战略管理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领域, 其主流理论基本上发端于西方尤其是美国, 而中国企业所处的环境与背景还有其一定的特殊性, 因此使得问题的选择与研究结果的解释方面不完全类同于西方。不存在所谓的普适通用理论, 因此在战略实践中必须注意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钟映弘、杨建梅,2003) 。展望国内战略管理研究未来的趋势, 应是在借鉴国际上规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 突出战略管理的环境依赖与问题导向性, 在测量变量尤其是控制变量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特定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 即战略研究在中国环境背景(Chinese Context) 下如何较好地实现本土化。可以强调背景与问题的中国特色, 但不能强调研究方法的中国特色。
在重视战略理论在实践中的适用性问题的同时, 还要突出强调战略主体在理论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民, 刘鸿渭, 2003) 。只有这样, 才可以使研究更加有效地聚焦于国内具体的企业战略问题, 并最终获得较理想的研究效果。
参考文献
[1] (美) 迈克尔·波特著.乔晓东等译.竞争战略[N]. 中国财经出版社, 1989.
[2] 徐二明. 企业战略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3] 陈晓红. 战略型资本运营[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6.
[4] 王方华.企业战略管理[M]. 复旦大学版, 1997.
[5] 赵国杰, 冯石岗.建构基于人本导向的企业发展战略体系初探[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2,4.
[6] 席酉民, 姚小涛.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管理理论与企业战略分析框架[J]. 管理科学, 2003,4.
[7] 姜振寰, 刘艳梅. 熵、耗散结构理论与企业管理[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3,1.
[8] 姚小涛, 席酉民. 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在企业研究中的应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3,3.
[9] 严建援, 颜承捷, 秦凡1 企业战略联盟的动机、形态及其绩效的研究综述[J]. 南开学报,2003,6.
[10] 李梅, 金照林. 顾客价值创新: 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新逻辑[J].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3,12.
[11] 孙晓岭.企业竞争新思维: 超越“顾客导向” [J].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4,1.
[12] 徐全军. 企业理论新探: 企业自组织理论[J].南开管理评论,2003,3.
[13] 武亚军.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南开管理评论,19991
[14] 姚小涛. 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预测,2003,6
[15] 王磊, 刘洪涛, 李垣1 当代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J]. 经济学动态, 1999.
[16] 石军伟.企业战略理论的逻辑比较[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8.
[17] 蒋峦, 蓝海林, 谢卫红.企业战略理论研究[J]. 科技与进步,2002,3.
[18] 倪义芳, 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 经济管理·新管理, 2001,6.
[19] 项保华, 李庆华. 企业战略理论综述[J]. 经济学动态, 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