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范文第1篇

老人、婴幼儿“秋冻”要当心

秋季气温变化大,温差、风速、大气压都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度增高,严重时还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甚至还会导致血管破裂发生中风,引起偏瘫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凡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在秋季不但不应该“冻”,相反还应该注意保暖,要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以免旧病复发影响身体健康。身体调节功能较差的年老体衰者、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及久病患者均不宜“秋冻”,此外有支气管病、哮喘病、冠心病等病史的人也不宜“秋冻”。这些人一旦着凉、感冒,就很容易旧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

儿童“秋冻”最适宜

秋天是锻炼孩子御寒能力的最好时段,通过对外界气温突然变化的逐渐适应,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使自身抗病能力不断增强,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加强“秋冻”锻炼,还能提高肌肉和关节活动的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如果刚冷一点儿就给孩子穿很多衣服,孩子活泼好动,极易因出汗而把内衣浸湿,待安静下来时,风一吹就易感冒。但是家长也应该注意,不要为了使孩子得到御寒锻炼而着凉生病,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气温变化灵活掌握,使其逐渐适应。

四个部位冻不得

“秋冻”时,对身体不同部位要区别对待。有4个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

腹部:上腹部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注意;下腹部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

脚部:脚是人体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脖子:脖子受凉,向下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双肩: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因寒冷而受损伤。

“秋冻”要选好时机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生产;影响与适应;敏感性;脆弱性;暴露度;恢复力

中图分类号 X196;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4)05-0025-06

一般认为,敏感性是指气候变化对系统的正负两方面影响程度,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脆弱性是指系统易于遭受气候变化(包括与气候变率和长期气候变化有关的极端事件)不利影响的程度及其恢复能力,它随着系统所受到的气候变化的特征、幅度、快慢以及系统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而改变,是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1]。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即粮食种植制度和布局、产量和品质等对气候情景的响应程度。在相同的气候情境下,响应的程度越大则敏感性越高。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是指粮食生产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且无法应付不利影响的程度水平,关注的是可能受到威胁和侵害的结果而非原因。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显著,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敏感性区域特征复杂而明显[2]。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农业种植和养殖在长期栽培和驯化过程中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远远低于野生动植物,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对气候要素变化更为敏感[3]。IPCC 第五次评估报告不仅进一步明确了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也更清晰地表述了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种植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引起了作物生育期、耕作制度等的改变,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更加严重,给全球粮食生产系统和粮食安全带来风险和压力。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1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大量观测资料及研究成果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作物生长发育、种植制度和产量品质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利弊并存,但负面影响更多[4-6]。区域变暖延长了作物适宜生长季,温度升高加快了作物发育速度, 缩短了实际生育期,大部分作物表现为全生育期缩短[6-7]。30%的农业气象站点观测到整个生育期(播种到成熟)和营养生长阶段(播种到抽穗)呈缩短趋势,水稻的移栽、抽穗和成熟期总体提前,随着温度升高,许多作物的种植界线向高纬度和高海拔移动[8-10]

作物产量已经对气候变化显示出较强的响应。198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暖对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粮食总产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 [11-12]。由于生长季内积温增加,促进了作物产量提高[12]。1951-2002年间全国粮食总产量每10年大约增长3.2×105 t,其中小麦、玉米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显著[13-14]。但是雨养农业比灌溉农业更易于遭受极端事件的影响,并且水分供应难于与热量资源匹配,限制了增产潜力的实现[7]。气候变化通过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给作物品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包括改变碳含量和养分摄入量。CO2浓度增高,谷物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小麦、水稻等降低10%-14%,大豆降低1-5%。与氮含量相同,矿物质含量也有相应程度的降低。极端气温和CO2的协同增加了水稻垩白度,降低水稻加工品质[14-15]。

气象灾害与病虫害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全国每年由于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 000 多亿元,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6%[16]。影响中国农业经济的最为严重的是干旱,其次是涝渍。2000-2007年间,每年干旱和洪涝的共同作用会使收获产量损失相当于5万hm2的播种面积。气候变暖对越冬病虫害有利,病虫害侵扰的耕种面积大约由1970年的100万hm2增加到2005年的345万hm2,每年因病虫害造成的粮食减产幅度约占同期粮食产量的9%[5,15]。

2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2.1 作物布局与生长季

气候变暖将延长作物的适宜生长季,缩短作物的实际生育期。如果气温增高l℃,水稻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7-8 d,冬小麦平均缩短17 d左右,玉米平均缩短7 d左右,但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如果气温增高2℃,水稻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 14-15 d,小麦平均缩短 34 d[16-17]。随气温升高,主要作物品种布局也将发生变化。比较耐高温的水稻品种将在南方占主导地位,还将逐渐向北方稻区发展;华北强冬性冬小麦品种,将被半冬性或弱春性的冬小麦品种取代;东北地区玉米的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取代[3]。气候变化将使西北地区复种指数继续增加,复种作物适宜区海拔高度将升高 200 m 左右,复种面积将扩大 4-5 倍[18]。到2050年作物三熟制的北界北移500 km,从长江流域移至黄河流域,目前大部分两熟制地区将被三熟制地区所取代,而两熟制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9,19]。在仅考虑热量条件的基础上,假设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2050年一熟制区的面积将由现在的 62.3%缩小到 39.2%,三熟制区的面积将由目前的 13.5%扩大到 35.9%,二熟制区的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19]。

2.2 作物产量与品质

作物产量和品质是反映粮食生产系统质量的核心指标。虽然气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气候变化影响作物产量稳定的风险在增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威胁将继续扩大[15]。产量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依据方式、情景和作物等的不同而不同。王馥棠在三种平衡GCM模式(GFDL, MPI和UKMO-H)产生的2050年气候变化情景的基础上,利用改进的三种作物模型(ORIZA1水稻模型,CERES-wheat和CERES-maize模型) 模拟出了作物产量的变化范围[19](见表1)。除春玉米存在轻微增产的可能,其他作物均呈现不同幅度的减产,雨养春小麦下降幅度最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最强。

温度升高及昼夜温差缩小不利于作物品质形成,大气中CO2 浓度增高也对品质造成负面影响。二者的交互作用对不同作物品质的影响尽管不同,但负面影响居多,并直接影响营养品质。比如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冬小麦、水稻和玉米品质均有所下降[22-23]。CO2浓度倍增环境下,冬小麦籽粒粗淀粉含量增加2.2%,而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却分别下降12.8%和4%;玉米籽粒氨基酸、直链淀粉、粗蛋白、粗纤维和总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大豆籽粒粗蛋白含量下降0.83%。在温度和CO2浓度均增加的环境中水稻籽粒蛋白含量降低,高CO2浓度使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度极显著提高,整精米率极显著下降,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明显下降[24-25]。

2.3 极端天气事件和病虫草害

未来北方大部分地区将持续暖干化,短期内干旱强化的趋势不会根本缓解。亚热带地区将面临高温、热害和伏旱的不利影响。同时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将有所增加。CO2的影响不仅与C3、C4类型有关,还与作物品种有关。同样在CO2 浓度增高200 ppm试验中,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增加幅度在3%-36% 之间[25]。FACE研究还表明,CO2的影响还因温度、水分和养分供应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大气中CO2与O3、温度、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协同影响也非常重要,作物的病虫害地理范围将向高纬度地区延伸,病虫害发生频度和危害程度将更为频繁和严重[26-27],温度升高还将造成杂草蔓延[15]。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气象灾害和病虫害现象的加剧,增加了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导致了粮食生产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加,同时需要增加杀虫剂的使用,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15]。

3 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和风险分析

脆弱性指系统易于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程度及其恢复能力,是敏感性和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讨论脆弱性至少需要关注四个方面,即敏感性、暴露度、恢复力和适应。敏感性多是系统本身特性所决定的,与恢复力含义相近,但恢复力强调影响后的反应;暴露度既涉及系统本身也与外界因素相关;适应能力则更强调外界干预。

由于中国气候类型多样,农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与自然生态、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不同,但均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28-29]。农业生产系统具有相当高的复杂性,对环境要求表现在综合性和系统性上。比如东北地区并不是单单因为热量资源的改善,就可以带来作物产量的明显增加。其中水分供应以及水热匹配至关重要,只用综合条件满足需求,才可以实现最大产量潜力[7]。一般而言雨养农业的暴露度明显高于灌溉农业,中国目前灌溉农业约占三分之一,大部处于雨养阶段,这也是受干旱、洪涝等极端事件影响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30-31]。总体上粮食生产系统对温度、降水等指标的均态变化响应幅度较小,适应能力较强;但是对极端事件的响应和适应程度不一样,事实上也非常复杂[32]。未来粮食生产系统的脆弱性主要是面对极端事件的影响,特别是在减小暴露度和提高适应能力两个方面。减小暴露度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不仅源于保证耕地面积数量的需要,还由于提高耕地质量的需要。所以适应能力建设需要不断完善,不断加强,对气候变化而言,粮食生产系统的适应能力建设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受到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事件冲击之后,系统本身的承受力、抵抗力以及应急措施是恢复力的直接表现。目前大多作物生产的恢复力不强,既与作物生产系统内部要素有关,也与人为调控能力有关。作物生产上可以从作物品种本身和环境条件两方面着手加以改进,把作物抗逆性选择、田间管理措施改进包括到应急对策中,也是提高适应能力的措施和手段。

4 降低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建议

4.1 加强对敏感性的评估能力建设

科学准确地评价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是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条件,对于制定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来,敏感性和脆弱性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尝试利用指标、模拟等不同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或者利用农业统计产量定量反应 [29-32]。然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研究方法和指标对敏感性和脆弱性进行评估。一方面由于粮食生产系统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又是渐进的,而其引发和强化了的极端事件又缺乏内在的规律性,气候情景以及社会经济情景存在不确定性,加之研究方法和手段还不够完善,案例研究和评价模式都不够充分。因此,要完善和改进各类评估指标体系和模型,创新和发展评估方法和工具,结合实地观测和案例研究,科学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敏感性,识别和降低研究中的不确定性。开展作物品种抗逆性、生长发育、光合效率、产品形成与品质特性,作物种植制度和布局,农业灾害、病虫害等科学问题研究,提高人类对气候系统及其变化的认识,提高气候变化影响及相应领域敏感性的认识。

4.2 加强粮食生产系统适应能力

对于粮食生产系统而言,加强适应能力建设是紧迫的、急需的要求,是减小脆弱性的有效措施。适应能力的增强,客观上减小了农业系统的暴露度,增加其恢复力。适应可以在多个层面上进行[33]:一是对已有的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增强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加强对天气气候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测和响应能力建设,做好防范措施, 最大限度降低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的脆弱性[34]。二是通过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有计划地选用抗旱涝、抗高低温和抗病虫害等抗逆品种和新品种。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热量资源增加、复种指数增加等优势,避免干旱、高温热害等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因素,进而改进作物布局,科学合理确定种植制度。对于原有种植作物,也要针对气候变暖现象,适当调整播种期。三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改造老化农业灌排工程设施,采用新的排灌措施,灌溉系统和方式,推行畦灌、喷灌、滴灌和管道灌等灌溉技术,高效利用灌溉水。四是综合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加强粮食生产系统和其它系统及领域的交互影响的辨析与识别,开展农业及相关科学问题的试验研究,进一步开展粮食生产系统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影响和适应研究,包括各生产要素以及加工、分配、零售和消费模式等非生产但同样重要要素的气候影响和适应[7]。

4.3 加强自然和社会系统体系和功能建设

粮食生产是第一产业,与社会经济系统关系密切,更与自然生态系统紧密相连。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粮食生产条件的改善,从而降低粮食生产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暴露度,增强恢复力,有利于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35]。一是加强粮食生产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步伐,在单一技术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完善适应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机制[34],使适应气候变化不同主体的资源、技术、能力等得到优化配置,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得到集成,降低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二是通过立法、行政、财政税收等方式,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探索农业政策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风险分担机制,加大社会宣传和领导,采取政策激励措施等,创造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和反馈机制[33]。三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开发利用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措施,减少粮食生产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源,增加粮食生产系统固碳减排能力,提高其碳汇库容潜力,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应对病虫害和杂草害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维护,使用高效低毒无污染的新型农药,开展生物防治,发挥自然天敌对病虫害的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IPCC.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Ⅰ to the Fou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2]刘彦随,刘玉,郭丽英.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905-910.[Liu Yansui,Liu Yu,Guo Liying.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10,18(4):905-910.]

[3]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R].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11.[Compilation Committee of the Second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The Second National Assessment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R].Beijing:Science Press,2011.]

[4]Piao S L,Ciais P,Huang Y,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J].Nature,2010,467(7311):43-51.

[5]吕军,孙嗣,陈丁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旱涝灾害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9):1713-1719.[Lv Jun,Sun Siyang,Chen Dingjia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Drought and Flood Disasters in China[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2011,30(9):1713-1719.]

[6]王鹤龄,王润元,赵鸿,等.中国西北冬小麦和棉花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1):258-264.[Wang Heling,Wang Runyuan,Zhao Hong,et al. The Respons to Climate Change on Winter Wheat and Cotton Growth in Northwest of China[J].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Dry Areas,2009,(1):258-264.]

[7]谢立勇,李艳,林淼.东北地区农业及环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应对措施[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19(1):197-201.[Xie Liyong,Li Yan,Lin Miao.Response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of Agriculture and Environment in Northeast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11,19(1):197-201.]

[8]云雅如,方修琦,王丽岩,等.我国作物种植界线对气候变暖的适应性响应[J].作物杂志,2007,(3): 20-23.[Yun Yaru,Fang Xiuqi,Wang Liyan,et al.Adaptive Response on the Limits of Cropping System to Climate Warmer[J].Crops,2007,(3):20-23.]

[9]杨晓光,刘志娟,陈阜,等.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Ⅵ.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种植制度北界的可能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1,44(8):1562-1570.[Yang Xiaoguang,Liu Zhijuan,Chen Fu,et al.The Possibl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on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 VI.Possible Effects of Future Climate Change on Northern Limits of Cropping System in China[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1,44(8):1562-1570.]

[10]贾建英,郭建平.东北地区近46年玉米气候资源变化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3):302-307. [Jia Jianying,Guo Jianping.Research of Corn Climate Resources Change During the Past 46 Years in Northeast[J].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2009,30(3):302-307.]

[11]Liu Y, Wang E, Yang X, et al. Contributions of Climatic and Crop Varietal Changes to Crop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Since 1980s[J]. Global Change Biology,2009,16(8):1-13.

[12]方修琦,王媛,徐锬,等.近20年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增产的贡献[J].地理学报,2004,59(6): 820-828.[Fang Xiuqi,Wang Yuan,Xu Tan,et al.Contribution of Climate Warming to Rice Yield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4,59(6):820-828.]

[13]Wang J X,Robert M,Ariel D,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Agriculture[J].Agric Econ,2009,40(3):323-337.

[14]Tao F,Yokozawa M,Liu J,et al.Climatecrop Yield Relationships at Provincial Scales in China and the Impact of Recent Climate Trends[J].Climate Research,2008,38(1):83-94.

[15]丁永健,穆穆,林而达.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影响与脆弱性[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288-303.[Ding Yongjian,Mu Mu,Lin Erda.China 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mpact and Vulnerability[M].Beijing:Meteorology Press,2012:288-303.]

[16]居辉,许吟隆,熊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J].环境保护,2007,(11):71-73.[Ju Hui,Xu Yinlong,Xiong Wei.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China[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7,(11):71-73.]

[17]肖登攀,陶福禄.过去30年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冬小麦物候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20(11):1539-1545.[Xiao Dengpan,Tao Fulu.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inter Wheat Phenology in North China Plain over the Past 30 Years[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12,20(11):1539-1545.]

[18]张强,邓振镛,赵映东.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8(3): 1210-1218.[Zhang Qiang,Deng Zhenyong,Zhao Yingdong.The Impact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in Northwest China[J].Acta Ecologica Sinica,2008,28(3):1210-1218.]

[19]王馥棠.近十年来中国气候变暖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J].应用气象学报,2002,12(6):755-765. [Wang Futang. Advances in the Impact of China Climate Warmer over the Past Decade[J].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2002,12(6):755-765.]

[20]Xiong W,Conway Y,Xu Y, et al. Future Cereal Production in China: Modeling the Interaction of Climate Change, Water Availability and Socio-Economic Scenarios[R].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ese Agriculture-Phase II Final Report,2008.

[21]Xiong W,Conway Y,Xu Y,et al.National Level Study: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ereal Production in China[R].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ese Agriculture-Phase II Final Report,2008.

[22]王春乙,郭建平,崔读昌,等.CO2浓度增加对小麦和玉米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作物学报,2000,26(6):931-936.[Wang Chunyi,Guo Jianping, Cui Duchang,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CO2 Enrichment on Wheat and Corn Quality[J].Acta Agronomica Sinica,2000, 26(6):931-936.]

[23]蔡运龙.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农业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J].地理学报,1996,51(3):202-212.[Cai Yunlong.Agricultural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und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1996,51(3):202-212.]

[24]谢立勇,林而达.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对稻、麦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3):659-664.[Xie Liyong,Lin Erda.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Effects of Elevated CO2 on Rice and Wheat Quality[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7,18(3):659-664.]

[25]杨连新,王余龙,黄建晔.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7): 1331-1337.[Yang Lianxin, Wang Yulong, Huang Jianye.Research Advances in the Impact of Free-air CO2 Enrichment on the Growth of Rice[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06,17(7):1331-1337.]

[26]Naidu R,Kookana R S,Baskaran S.Pesticide Dynamics in the Tropical Soilplant Ecosystem: Potential Impact on Soil and Crop Quality[C]//Seeking Agricultural Produce Free of Pesticide Residues.

ACIAR Proceedings Series,Yogyakarta Indonesia, 1998,85:171-183.

[27]霍治国,李茂松,王丽,等.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0): 1926-1934.[Huo Zhiguo,Li Maosong,Wang Li,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Crop Pests and Diseases in China[J].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12,45(10):1926-1934.]

[28]孙芳,杨修,林而达,等.中国小麦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4): 692-696.[Sun Fang,Yang Xiu,Lin Erda,et al.Study on the Sensitivity and Vulnerability of Wheat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2005,38(4):692-696.]

[29]熊伟,杨婕,吴文斌.中国水稻生产对历史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J].生态学报,2013, 33(2):509-518.[Xiong Wei,Yang Jie,Wu Wenbin.Sensitivity and Vulnerability of China’s Rice Production to Observed Climate Change[J].Acta Ecologica Sinica,2013,33(2):509-518.]

[30]陶生才,许吟隆,刘珂,等.农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2): 143-148.[Tao Shengcai,Xu Yinlong,Liu Ke,et al.Research Progress in Agricultural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1,7(2):143-148.]

[31]吴绍洪,潘韬,贺山峰.气候变化风险研究的初步探讨[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7(5):363-368.[Wu Shaohong,Pan Tao,He Shanfeng. Primary Study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on Climate Change Risk[J].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1,7(5):363-368.]

[32]潘根兴,高民,胡国华,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9): 1698-1706.[Pan Genxing, Gao Min, Hu Guohua,et al.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AgroEnvironment Science,2011,30(9):1698-1706.]

[33]潘家华,郑艳.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 20(10):1-5.[Pan Jiahua,Zheng Yan.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n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10):1-5.]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范文第3篇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的三四十年内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与此同时,在经历了二百多年的高速工业文明发展阶段后,全球正面临着气候变化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在当前气候变化和碳排放已成为国际关系、国际贸易和政治家的重要话题的情景下,城市作为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作为与高碳排放紧密交织的城市化过程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怎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已对我国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决策者和城市管理者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气候变化正在加剧我国城市的脆弱性

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增温的主要因素已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涉及的科学问题已越来越关注人类活动的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综合评估报告(IPCC,2007)认为:气候变化指随时间发生的任何变化,无论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变化。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从全球平均温度和海洋温度升高,大范围积雪和冰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中可以看出气候系统变暖是明显的。气候变暖90%以上的可能是人类活动所致,特别是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随着气候变化的科学确定性得到不断的证实,全球各个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和商业意识不断增强。当前全球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争论的焦点,已经从是否应对转向了如何应对。

气候变化导致我国城市的脆弱性不断显现并有加剧的倾向。脆弱性是指某个系统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包括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事件,但却无能力应对不利影响的程度。脆弱性随一个系统面临的气候变化和变异的特征、幅度和速率、敏感性及其适应能力而变化。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是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资源和能源消耗最集中的渠道。就全球来看近一半以上的人口聚集在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占到了全球总量的75%左右。从我国来看,到2008年我国城市化率也已达到45.7%。随着我国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扩张速度越来越快,热极端事件、热浪以及强降水事件的频率也更加频繁,城市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脆弱,频繁发生的气候灾害已经威胁到了城市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而温室气体效应和快速城市化进程是造成这种复杂趋势的主要原因。

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提高我国城市化有机结合。在党的十七大上,总书记提出了到2020年人均GDP在2000年的水平上翻两番的目标。根据目前的趋势预测,这一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继续推进城市化的情况。而城市化过程也将成为我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重要来源。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并没有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治理的首要问题。但是2007年中期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很多省份开始成立专门组织领导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一些省份已经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并且开始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措施做了具体规划,省级政府也要求所辖市级政府成立相应组织,并组织力量来设计和执行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为此,城市管理者应及早采取行动,制定相关战略和计划,探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在能源效率、清洁能源以及消费方式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与城市发展规划有机协调。灾难风险管理认为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后果可以通过减缓战略和加强预防而得到减轻。引起灾难的大多数危险都是不能预防的,但危险的严重程度却可以降低或者减缓,适应计划能使全社会在面对其他灾难时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温室气体排放的早期减缓战略将减少未来适应战略的成本。然而,即使旨在稳定温室气体浓度的努力取得了相对的成功,一定程度的气温上升及其相关影响仍将发生。那么城市层面上,有效的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就应该包含减缓(避免失控)和适应(处理好无法避免的问题)两方面内容。有效的气候适应战略与地方发展计划是并行不悖的。因此,试图减少灾难影响的措施并不鲜见。国际社会依靠自身努力和技术的进步,已经在减少灾难对人类和民生造成影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而且造成这种城市脆弱性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及城市的有效管理缺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城市丰富的资源、强大的资源调动力以及创新能力又为推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了机会。例如新加坡的天然气发电厂采用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技术,大大改善了新加坡整体的发电效率,从2000年的37%提高到2004年的44%,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量减少。

用减缓和适应战略促进我国城市低碳发展

着眼于发挥城市减缓气候变化的作用,把握城市低碳发展的关键平台。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UNISDR)认为,减缓战略指的是“可以限制自然灾害、环境退化和技术风险负面影响的建设性和非建设性措施”。减缓战略包括减少未来灾难危害程度的行动。其中建设性的减缓行动包括城市地区环境保护条令和建筑规范的修订;非建设性的措施包括实行学校安全方案和增强公众意识的计划等。加强预防的行动包括城市旨在灵活部署人员和提高医院预防能力的紧急应对方案。灾难风险管理的一大重要因素就是能够使灾难伤亡最小化的快速反应机制。据曲建升等研究,2006年我国CO2排放总量呈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和西部地区递减的趋势,内蒙古―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浙江一线(以环渤海区和长江三角洲为主)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排放量相对较高的地区,而这些区域总体上是我国的城市密集区。因此,要将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就必须发展城市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低碳经济是我国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我国实现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巨大机遇。在通过规模化利用现有或开发应用新的低碳技术,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可带来城市能源安全、降低空气污染、增加投资和就业机会等一系列协同效益,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着眼于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巩固城市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在其第三次评估报告中指出,适应战略是自然界或人类对新的、不断变化环境的一种调整。适应战略通过减少了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而降低了气候变化的成本,不过其本身并不对全球气温升高的过程产生影响。即使将适应战略的成本计入在内,适应战略的净利益依然存在,也就是说,适应战略总是能带来好处的。人类的生存需要一定的适应能力,一个适应能力强的城市能通过应对那些威胁、损害,甚至可能毁灭城市的问题和事件以维系自身的发展。适应能力受城市治理质量和政府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影响很大。对城市而言,对风险的认知以及用以应对威胁和创造机会的工具和资源能增强其适应能力。将可预见的气候和自然灾害事件考虑在内的事前规划和基础设施设计也能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因为这些工作能改善现存的基础设施,提高其抵御这类事件的能力。如建立和完善城市气象灾害的监测体系和网络,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开展广泛的科普教育,提高广大公众抵御和防范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再如解决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合理的适应战略的问题。上海就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个例子,上海出台的洪水控制计划:这项分为两个阶段的项目将有效管理该地区的水文流动,减少洪水的伤害,并为监控水质提供管理平台。它能提供实时的水位数据,水管理部门能全面掌控全区域的水文情况,并设计和制定行动计划,防止区内径流形成洪涝灾害。这个系统通过区域内防洪闸门和泵站的实时监控对防洪工作进行了优化,还为低成本调整工作提供了便利,未来扩展该系统时也很方便。另外在城市地区,减贫工作所包括的改善住宅质量和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也正是适应战略的核心内容。成功的、治理得当的城市能大大降低低收入阶层面临的气候变化相关风险。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范文第4篇

冬季居室气温是否适宜,与各地气候有关,与当时的室外气温有关,与人的穿衣多少也有关系。人体正常体温为36℃~37℃。当室内温度为20℃左右时,穿一件衬衣,衣服表面温度约为32℃;如再加一件背心和外套,衣服表面温度则为26℃左右。衣服越多,衣服表面温度与环境的温差就越小,人体热量散发也就越小。所以,当人们从一种温度环境进入另一种温度环境,就要适时增减衣服,以维持人体的适宜温度。冬季,室内温度不宜过高,否则,室内外温差太大,人体因难以适应而容易诱发感冒等病症。冬季最适宜的居室气温,虽然没有固定的数字,却有一个适宜的范围:17℃~23℃。超过这个范围,不仅造成体感不适,易致疾病,而且还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和植物神经机能,会使人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确性和协调性变差、反应速度降低等等。例如,冬季穿衣太多,人就会感到烦燥;而猛地将衣服脱得过多,又会冷得直打寒颤,这些都是由肌肤表面温度不适引发的。

不过,和无边无际的自然气候相比,居室气候只能算是一种“微气候”,居室温度也只是“微环境温度”。人的许多活动还必须在自然气候下进行,而出入居室,其实就类似于出入不同的“气候带”、“温度带”,人的身体常常不能完全适应这样的“气候、温度变化”,就可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症,比如,冬季的感冒及其他呼吸道疾病。

怎样才能提高人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避免现代居室病症呢?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得出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在居室内保持一种“气象变化”,以“多变”应“突变”,从而锻炼人的抗“变”能力。在诸多种类的“气象变化”中,以温度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通过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生理调节能力可以逐渐适应温度的急剧变化,从而提高了人体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致于经常感冒或患其他居室病症。

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气象条件 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ronchus asthma and th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Yan Lv Yuhua Liu Fang Li Chufeng Wang Jiefu Zhao

(The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Shaoyang country in Hunan province 4221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nds out that the critical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bronchial asthma is that frontal passage, the change of atmospheric pressure is big, less rainfall and dry, low humidity, the temperature which is on the low side and the vary of temperature is drastic, according to the case reports and weather conditions of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haoyang country.

Key words: bronchial asthma climate conditions relationship

一、引言

人类必须在适应自己生存的环境中生活,其适应有一定界限,此界限因构成环境要素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同样要素也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适应环境一旦遭致破坏,将会使健康状况下降,出现疾病。支气管哮喘,是人类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一种常见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气道持续性慢性炎症,病因中的主要诱因与气象条件关系较大。为了解其关系,笔者将小儿与成人两组哮喘的发病资料与相关气象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二、对象与方法

用邵阳县人民医院2008年9月~2010年8月,经临床确诊的小儿哮喘[1]与成人哮喘,住院人数资料为研究对象。按发病日期统计逐日、逐月住院发病人数,并与同期邵阳县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三、结果

1.冷锋过境对哮喘发病影响最大

邵阳县2008年9月~2010年8月,锋面过境次数与哮喘的发生关系密切(表1、2)。从表中看出,影响邵阳市区的锋面,主要是冷锋与静止锋,出现于先年9月至次年5月。秋冬季以冷锋为主,春季中后期以静止锋为主。在先年9月至次年5月,哮喘病的发生,冷锋影响下病人最多,其次是静止锋,再次为其他因素,而6~8月,则以其他因素影响为主。

从人民医院哮喘发病资料得知,锋面过境前3天,哮喘的发病频率开始升高,到锋面通过的当天达最高峰,锋面过境后,发病频率开始下降,直降至原来状态。(见表1)

2.气候变化对哮喘发病的影响

从表2看出,邵阳县哮喘病全年各月都有发生,以秋(9~11月)、冬(12~2月)季节发病较多,为179例。春季(3~5月)次之,为62例,夏季(6~8月)较少,为30例。在秋冬季哮喘发病人数中,小儿103例,占57.5%,成人76例,占42.5%。这是因为秋冬季锋面过境的冷锋较其他月份多,秋冬季的气压偏高,气温偏低,空气干燥,气温日较差大,是哮喘病发生的主要诱因。

表1 邵阳县2008年9月~2010年8月锋面过境次数

表2 邵阳县2008年9月~2010年8月锋面过境与小孩、成人哮喘的关系

2.1气压变化

统计结果表明,我局日平均气压在990.5hpa以上时,哮喘病人数161例(55%);当气压发生明显变化时,即24小时气压变值≥2.0hpa时,哮喘病人数215例(73%)。该变化可表现在:头一天日平均气压值变差上,也可在连续二、三、四、五天的气压向同一方向变化(连升或降)出现,以连续变压3天出现的病人数最多(表3)。

表3 邵阳县哮喘病与气压变差的关系

2.2气温变化

统计结果表明,8月份开始,哮喘发病数增加,9~12月达高峰。秋冬季日平均气温比常年低和春夏季日平均气温比常年高时,发病数增高。此外,哮喘病发生与前一天24小时变温关系密切,相关系数为0.5321,P<0.001。本组资料271例哮喘病人中,出现24小时变温≥-3.0℃者241例,占88.9%,其中小儿哮喘137例,成人哮喘104例。而日变温为正值时,病例数仅30例,占11.1%,其中小儿哮喘22例,成人哮喘8例,可见日气温较前一天出现较大的负变差时,极易诱发哮喘病的发生。

2.3湿度变化

我们对相对湿度与哮喘发生人数,亦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呈显著性差异(r=-0.5016,P<0.01),即在相对湿度较低时段,极易出现哮喘病人。

3.哮喘发生的气象指标

哮喘病发生与锋面过境、气压、气温及湿度变化,关系密切。将这些要素综合分析,得知哮喘发病的气象要素指标值(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小儿哮喘比成人哮喘发生的气象要素指标值低,是因为成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小儿强,因此,每次锋面过境,小儿患支气管哮喘的,总比成人多。

表4 邵阳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气象要素指标值

四、讨论

1.气候及环境的变化,对人体是一种刺激因素,这种刺激可影响人体的神经,内分泌及免疫机制等。当天气恶劣激变,暖气团突然变为冷气团,那种特异体质和自律神经、内分泌机能失调的人,对外环境变化抵抗力减弱,产生过敏与异常反映,诱发支气管哮喘。因此,从气压配置来研究诱因,认为高气压环流的气压配置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密切相关[2]。高气压环境会存在逆温,即移动性高压东移时,因近地层风很弱,产生逆温,这时,各种过敏原物质如尘埃、花粉和孢子等不易高空扩散,浓度增加,易被吸入,增加了诱发哮喘的可能性。

2.哮喘病的发生,以秋冬季较多,以锋面过境较多,是因其气压较高且变化大,气温低,日较差大,从而说明气象因素是哮喘发病的一种重要诱因,尤其小儿对外界条件的适应能力弱,影响疾病的气象要素指标值低于成人,所以更易受天气改变的诱异发病。

3.哮喘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气象角度揭示激变的天气影响,是支气管哮喘发生的诱因之一,当气温、气压发生明显变化时,哮喘病人增多,为医疗部门在防治和药物调配工作的及时安排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哮喘病人的自我管理提供了资料。通过气象服务,注意自我功能监测,及时正确药物治疗,防止疾病严重发生。

参改文献:

[1]陈育智,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中华儿科杂志,1993;3(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