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

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

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技工学校;学生;古诗词教学;意境美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17-02

古诗词是一种精练的综合的文学艺术,它往往将文字、绘画、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借助有限的文字来表达一种和谐的意境: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的迭沓酣畅,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其中的味道;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演绎出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在诗歌教学中以“读”为主线,培养学生美感的做法。

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历史悠久、题材广泛,语言生动、韵律优美,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宝库,不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还是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生动反映,也是一部包涵社会风俗人情和心理演变的百科书。一直以来,古诗词都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形式上。无论格律诗或自由诗,它的句子都有很强的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先划分节奏,哪些地方应该停顿,哪些地方需要语气舒缓一些,哪些地方需要急促一些,这些都要让学生知道,以便读出诗歌的韵味。一般来说,按表音节奏划分较多,按表意节奏划分较少。四言为“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七言有“二二三”节奏,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把诗句的节奏感读出来了,诗的音乐美也就基本上体现了。

读出诗歌的画面美

一首好的诗歌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它总是要创造出一个完美的意境,就像画儿不能裁剪下一小块来欣赏,诗句也是不能片面地逐句翻译的,但是诗歌展现的画面却可以在心中描绘。在古诗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启发学生产生联想、想象,使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象”,让诗的内容像放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现,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中描绘了一个山雨初晴,天气秋凉,万物一新的乡村夜晚,明月的清光在松林里照耀着,清澈的泉水“叮叮咚咚”地在石头上流淌,竹林里传来洗衣女子归来时的喧笑声,河塘里的莲花在小渔船穿过时轻轻晃动。这里,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像一首优美的抒情小夜曲,又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村风景画,给人一种恬静、新鲜的审美感受。学生朗读时,则要通过诗人描绘的语言,运用联想、想象,把它还原成一幅画,仔细品味,才能获得醉人的美感。著名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正是这样得来的。又如,杜甫《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诗人打开了语言的调色板,选用了缤纷色彩,将眼前的景物描绘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使它产生了诱人的魅力。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四景四色、黄绿相间、青白辉映、绚丽多彩的画面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在吟唱中品味诗歌的画面美,其结果必定感染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兴趣、产生情感化的共鸣,并由此产生深入了解诗歌美的强烈欲望。

对古诗词的画面美,笔者还根据技校学生的特点和古诗词的教学内容,设计、选择、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如音频、视频、课件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这是提高古诗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种教学策略,从而打破了沉闷死板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气氛,使古诗词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以读为主,写为辅,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读出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适合反复吟诵,让学生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而感情又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古代诗歌是很讲究意境的。而且古代诗歌的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品味出诗歌的意境,品读出诗歌的美,还真得下一番工夫。为此,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想读环节,从而使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进一步在脑海中展现出诗歌的优美意境,从而读出感情,品出诗歌的美。例如,在讲授《天净沙・秋思》时,笔者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描绘的画面在脑海中展现出来。笔者举例说:“假如你喜欢‘枯藤老树昏鸦’一句,那么你想想,这根枯藤是一根什么样的藤呢?树上还有没有叶子?藤是怎样缠绕在树上?就像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哪一幅画面?乌鸦又是怎样的?”经过学生的联想和拓展,一幅幅画面展现在他们眼前,从而体会出诗歌所描写的意境。让学生将想象的画面说出或写出以后,再边想诗句所展现的画面,边读诗句,自然感觉就不一样。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笔者就要帮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染。又如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的《关雎》。在讲授这首诗时,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诗句含义,并让他们进行“诗画欣赏”。利用古诗新唱《关雎》的MTV,让学生耳中聆听着悦耳舒缓的乐曲,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此时,诗、书、礼、乐熔于一炉,强烈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真正用心体味到古诗的意境美。结合曲中诗句的平仄停顿,让学生用现代流行乐的感觉领会朗读的节奏、韵律。这样“想读”之后,学生自然能品味出诗歌的优美意境,也会更喜欢诗歌。

读出诗歌的情感美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古诗词中的情感美是古诗词内涵美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情感美主要包括五种情感,即深沉的爱国情、浓烈的思乡情、执着的男女情、美好的朋友情和温馨的骨肉情。古诗词中所蕴含的这种崇高伟大的情感美,是优秀完美的道德规范以及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我们今天阅读这些洋溢着真情的伟大诗篇时,无不感到这种真挚的情感给我们带来的愉悦和力量。这种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情感美,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发展繁荣的巨大力量,古诗词中有很多篇目都是感情至深的名篇,诗人在诗中或喜或悲或哀或怒,都是真情流露。朗诵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努力从故事的创作背景中去捕捉诗句中的感情形象,去细致入微地感受他们。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春天,作者杜甫时年52岁。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过着漂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全诗把一种骤然到来的狂喜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用“忽传”、“初闻”、 “却看”、“漫卷”这些动词,加强了突然性和随意性色彩;用“即从”、“便下”、“穿”、“向”等词,连接四个地名,造成风驰电掣的气势。表达的方式,仿佛散文一般,感慨流畅。了解了古诗的创作背景,就能把其中蕴涵的情感揭示出来,从而激活自身的情思和联想,这样诵读就更加充满激情,既感动自己,又感动别人。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美感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在诗歌教学中无处不在。感知美,领悟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通过对诗歌的诵读,能唤起学生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心智,对古诗词的认识会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而升华内化为文学素质,达到培养学生美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傅道春.教育学――情境与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李炳南.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训练[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范文第2篇

一、实施“探究式”的地理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质疑探究问题,并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解难释疑的活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并通过自我探究,掌握科学方法和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在学习《人口的变化》一节时,笔者先让学生在上课时进行预习,通过预习课本知识或是借助其他资料解决以下问题:“人口的增长有哪几种增长模式;人口为什么会迁移;现今我国人口是哪种增长模式;农业革命前后,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几个问题有的可以在预习课本时找到答案,有的需要自己动手查资料解决。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既培养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又扩大了自己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问题的答案是自己动手找到、发现的,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时间,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二、借助地理图像,有助于学生准确、牢固地学习

地理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能提供比文字更加准确的地理信息,地理图像有很多种,如地图、日照图、等值线图、气候类型图、区域图等等,利用这些图像,有利于使抽象内容直观化、具体内容形象化,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问题,准确地进行解题。近几年,图像在高考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所以要求学生必须对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解决考试中的问题,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三、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的、独特的、意想不到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录像、图片等直观材料将学生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形象、生动、活泼地展现出来,引领学生遨游探索宇宙空间,使学生身亲临其境到各个地方旅游,激发学生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知识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行星地球》一章时,学生对课本当中的行星,地球的公、自转,地球的圈层结构(地震波、地球内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等问题时,由于学生并不能亲眼看到行星地球真实的情况,所以很难将那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地球的真实情景联系在一起,不能理解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一些Flash、幻灯片等技术,让学生亲自观看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既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了这部分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多媒体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四、利用所学古诗词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等的描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地理知识在我国古诗词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体现了“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等等地理规律、原理。又如,在讲有关长江的知识时,如果穿插上“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能够生动地再现长江上游“多峡谷,水流急”的特征,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长江的气魄,理解本节内容,进而提高地理课堂的学习效率。

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范文第3篇

意象是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有着自身的历史发展脉络。尤其唐宋时期,意象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其中典型的酒、月、山等意象,作为一个时代众多作家的内心观照物,映射出的不仅是他们自己的内心意趣,更是华夏民族共同的文化情感体验。

【关键词】

唐诗 宋词 意象 类型

意象是一个古老的文学及美学概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作为诗歌生命和灵魂的意象,常被诗人赋予某些特定的内涵来传达中国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和审美情趣,起到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意象的含义及其发展历史

最早提到“意”与“象”的是《周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以尽其言”。至东汉,王充在《论衡・乱龙篇》中,最早将“意象”作为一个词语提出来,而真正把意象引入文学理论并赋予其审美内涵的是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中有云:“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将“隐”和“秀”并举为最优秀的表现手法。“秀”就是篇中的名句,而“隐”就是意象。这是“意象”一词第一次被运用于艺术创作之中,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理论中“意象”的真正发端。

南北朝时梁人钟嵘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可以看作是对意象内涵的初步认同。

到明代,才出现与我们所说的意象概念相一致的言论。李东阳说:“意象具足,始为难得。”何景明说:“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意之象”就是诗人之意所用来寄托的物象,“意象”就是意和象。

意象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文学术语,自此真正形成。

二、唐诗宋词意象的典型代表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顶峰,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意象素材。如活跃于许多唐诗宋词作家笔下的“酒”“月”“山”等典型意象,不仅融铸作者乃至中华民族的全体记忆与情感志趣,更体现了整个族群的审美倾向。

1.“酒”意象

“酒”变成一种文化现象是中国古代所独有的。许多文人墨客在创作时以酒助兴,拿酒入诗入词,让自己的生命力和个性在酒中充分的释放,在诗中尽情的张扬。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辞倒”(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抒写了友人相聚开怀畅饮的喜悦情状,“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呈现出的是生命活力的光泽和喜悦的人生状态;“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维)是青春时代少年游侠的豪饮,放荡不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表达了人们对美满团圆的追求和愿望。

更多的酒是和愁绪连在一起的,正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这是离别的酒,前路渺茫,愁绪在胸。“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这是思乡的酒,家园迢迢,感叹唏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李商隐),“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这是壮志难酬的酒,生不逢时,有志难伸。

一杯酒,还可见证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李白),盛唐的美酒,洋溢着唐帝国自信乐观的民族豪情;“细草翻惊雁,残花伴醉人”(李商隐),晚唐的残酒,流露出乱世人低迷彷徨、醉生梦死的悲哀。

2.“月”意象

月文化源远流长,由“嫦娥奔月”的民间传说到传统的赏月习俗。赏月赋诗唱和,更是文人雅士的交游活动之一。作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月的意蕴十分丰富。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最多。

古往今来,明月高悬。月的永恒让情感丰富的诗人们不停思考人生,感慨自然的永恒,人生的苦短。如“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等。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

执著的月亮始终如一的照耀着过去,也照耀着现在和未来,她就像历史的见证人,亘古不变,周而复始的讲述着过去的一切。于是咏史怀古诗中便不可避免的涌现出月亮的影子。“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借多情的明月怀古讽今,抒发自己对唐王朝盛世的怀念,对江河日下现实的慨叹。

3.“山”意象

山最初给人的就是博大而主风雨的神秘,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尽庐山的变化多姿;“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毫不吝啬表达对敬亭山的钟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借泰山的雄伟,抒写心胸气魄,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山的高高矗立、万古长存往往成为王朝兴替、人事代谢的见证。“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将自然的永恒和人世的沧桑作比,突出了怀古伤今的主题。“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在《金陵怀古》中突出了物是人非的虚无感。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山的这种属性被人们拿来和世俗的人性作对照,成为一种道德高尚的人格象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闲适隐逸生活情趣的体现。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专门描写隐逸生活,如王维的山水诗,清新自然,“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创造了一种空明境界与宁静之美,蕴含了禅理禅趣。

诗词作家以文字为媒介,将创作中融铸了自己情感倾向的意象以多种表现传达给读者,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就能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代诗人们面对面地交流,共话“巴山夜雨”!

【参考文献】

【1】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 生物教学 导入原则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一个恰当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欲,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等作用。

1.导入的作用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虽然只是一个很短的环节,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集中精力;导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导入可以起衔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作用;导入可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目的;导入可以带领学生步入学习情境中。

2 导入的“七字”原则

导入技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是“七字”原则,即准、启、联、形、趣、巧、简。

2.1 “准”字原则

“准”字原则是指导入要有一定的目的性与针对性。导入的实际要以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也就是说要紧扣教材,根据学习者的特征来构思导入。对与同一个教学内容,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导入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遵循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否则,导入的形式再新颖,导入的内容再充实都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切忌盲目的偏离教学内容的导入。

2.2“启”字原则

“启”字原则是指导入要具有启发性,也就是说导入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发现,以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导入的启发性要与教师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方式有机结合。

2.3“联”字原则

“联”字原则是导入要有一定的关联性。导入内容既要与新知识紧密相连,又要与学习者原有知识联系。如果脱离新知识的导入,形如虚设,起不到衔接作用。注重导入的关联性,可以使学生对新内容不感到陌生,利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促进知识同化和应用。

2.4“形”字原则

“形”字原则指导入要体现直观性和形象性。直观事物往往给人很深刻的印象,而生物教学内容大多的具体而形象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积极思维而形成概念,从而理解原理。

2.5“趣”字原则

“趣”字原则指导入要有趣味性。有趣的导入可以使教学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学习,可以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主动学习。

2.6“巧”字原则

“巧”字原则是指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导入的作用之一是吸引学生的眼球,那么导入不仅要在形式上新,在语言上也要精雕细啄。总的来说,导入的语言要求精辟、准确、朴实易懂,更要实事求是。

2.7“简”字原则

“简”字原则指导入要有一定的概括性。导入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它不是教学的主体。由于时间分配是有限的,所以要求导入要具有高度概括性。导入过于繁冗,会产生头重脚轻的感觉,学生也许会厌烦,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

3 导入的方法

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理念的革新,教学媒体的发展,导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

3.1 以旧拓新,承前启后

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简单的导入方法,是从旧知识入手,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以旧知识为基础发展深化,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 ,明确探索目标 ,从而进入新教学内容的学习 。它以回忆 、提 问 、练习等方式复习旧的教学内 容 ,从旧教材的连接点上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案例】在学习 “光合作用”时,可以这样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知道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可以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那么,今天我们接着原有的知识一起深入的探讨光合作用的过程。

【评析】生物学科中许多知识都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利用旧知识来引入新课是很常见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单但作用很大,它可以使学生从已知领域容易地进入未知领域,能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

3.2 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直接导入就是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 , 明确学习 目标和要求 ,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 ,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

【案例】在学习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时,可以这样导入:全球的环境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评析】 这种导入方式直截了当、干脆利落,点明了学习内容,提出了学习要求,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意志中的积极因素。

3.3 引用实例,贴近生活

生物学有许多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生活实践能使学生有亲近感和实用感,不失为一中好的导入方法。实例导入能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也可介绍新颖、醒目的事例 ,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

【案例】大家都打过乙肝疫苗吧,大家知道打了乙肝疫苗就很不容易患乙肝,大家想没想过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打了疫苗以后就不容易患病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特异性免疫

【评析】通过疫苗来导入特异性免疫,把知识与生活实例联系,使学生对知识没有生疏感。

3.4 设置疑问,层层递进

设置疑问导入法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特点,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来引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只要疑问和悬念设计的恰当,学生就会急切的产生“愿知其详”的心情,促进学生学习。

【案例】在讲解 “遗传的物质基础”时,可以这样设疑:“为什么父母和子女有相似之处?”“父母传给子女的是什么物质?”“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呢”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疑问专心学习。

【评析】 案例中的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三个问题也许正是学生的疑惑,进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5 实验导入,印象深刻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是学科,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前教师巧妙的设计实验,指出一些现象,让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得出结论便是新课内容。

【案例】在讲解物质出入细胞方式中“扩散现象”时,可以在课上做实验,准备两杯水,往其中一杯水中滴墨水,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特点。

【评析】“扩散现象”实验十分简单,但是效果确实很好,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不仅亲身体验了科学方法,还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导入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自总结,印象尤为深刻。

3.6 情境导入,感情共鸣

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而感情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会使所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新的感情,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奠定基础。

【案例】在讲到 “食物链”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来导入新课,视频最好是鸟语花香,春色满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学生的思绪徜徉在春意盎然的美景中。然后教师质疑:“你知道吗?在这百花盛开的森林中存在着吃与被吃的现象……”然后再一步步讲解事物链的相关内容。

【评析】情境导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使学生对生物课产生农厚的兴趣。通过视频来导入,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画面中,不经意间进行了美育,做到事半功倍。

3.7 矛盾导入,出奇制胜

这是向学生揭示事物矛盾的方式导入新课,使学生产生要求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在讲解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时,可以这样导入:“我们都知道人体有23对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是和卵细胞结合而形成受精卵,发育成子代个体。如果和卵细胞染色体不变的话,子代个体的染色体数就是46对,这就与“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相矛盾。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 “矛盾”。

【评析】本案例是利用矛盾导入法导入新课,“矛盾”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亮点。就是这个“矛盾”极大的带动学生的思考,集中了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8 故事诗词,引发兴趣

故事导入法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方法,即教师针对教学内容适当地利用故事、谜语和笑话来导入新课。在各学科的发现史和发明史中,充满了动人的故事;古代诗词中也有很多佳句;引人思考的谜语等都是导入的材料,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 ,选择内容,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寓教于趣之效。

【案例】在讲到食物链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大家都听过这样的话“螳螂捕禅,黄雀在后”,那么,它反应什么样的生物学现象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评析】这次导入是结合古诗词“螳螂捕禅,黄雀在后”,在生物课上出现古诗词是很新颖的,它能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9 类比导入,印象深刻

类比导入就是把抽象的食物与形象的事物进行类比,帮助学生建立模型,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案例】在讲解“特异性免疫”时,可以这样导入:大家想一想,在古代,为了御敌城堡有几层保护啊?我们知道从外依次是护城河、城墙、官兵。其实护城河与城墙就相当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那么官兵就是第三道防线,那么第三道防线是怎样御敌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问题。

【评析】案例中把古代城墙等实物与人体防线类比,十分新颖,具有创意,而且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下生物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是实现高质量生物教学的具体化,对于课堂教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中提到的是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创新,让导入更加艺术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侯喜瑰.浅谈生物教学中新课的导入[J] .保定师专学报,2001,(4)

[2]蒯国锋.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初探[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12)

[3]王庆忠,李兴东.简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导入原则[J] .维坊教育学院学报,2000(1)

[4]杨善禄.中学生物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5]郭友, 杨善禄,白蓝.教师教学技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古诗词中的科学原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工湿地;植物景观生态功能;植物设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水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所以,急需对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及配置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及观赏性。

一、湿地植物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介绍

(一)湿地植物的生态功能

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有氧的传输吸收、吸附和富集营养盐以及有机物的积累作用等。不同种类植物对水质净化有很好的作用,更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为许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多种多样,通过合理的选择植物和科学的配置,并依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法则,构建了小型的生态系统,有效地发挥了生态环境对自然环境的调节和实用价值。

(二)植物的景观功能

人工湿地由水生-湿生-陆生多种植物构成,在视觉效果上多种植物相互衬托,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由于湿地的特殊环境,配以或是挺水或是浮水的观花植物,更能体现其湿地特有的景观特点,植物主体隔水相望,或在沿岸栽植宿根花卉等,互为补充,增加景观效果。

二、人工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探讨

(一)水体植物景观设计

一是,在进行水体景观的色彩设计中,要把握整体感,以绿色为主要基调,点缀以其他色彩,使整个景观空间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人工湿地水景设计,应注重选择并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并运用色彩学方面的知识,结合观赏者的需求,营建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景观,使人们能够身心愉悦。

二是,人工湿地水体景观设计时,宜采用自然式构图,以突出湿地景观的特色。一般来说,植物配置时主体植物可丛植与水面,周围可零星散植一些搭配植物,以突出主体景观特色,但是水面要部分留白,以便形成优美的倒影景观,丰富水体景观层次。此外,介于湿地植物的生长特性,应创造适合水生植物生长的水环境条件,不同种类的湿地植物适应水深不同,合理配置,才能使植物的生长状态良好。

(二)岸带植物景观设计

一是,岸带植物景观比较容易产生韵律感,岸带植物景观效果也影响了人工湿地的整体景观形象。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色彩,及其季相效果。合理利用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利用不同色彩的植物,营建不同的景观特色。如利用互补造景,颜色鲜明,活泼极具感染力;利用邻补色造景,它的对比虽不如对比色强烈,但整体感强,还可增添温和感;而类似色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变化较缓和,更为融洽。如将陆生植物和湿地植物搭配种植,也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垂柳和荷花的搭配,垂柳枝条柔软细长,荷花碧绿浑圆,相得益彰。岸边植物景观设计应讲究艺术构图,应考虑植物线条和环境的融合。二是,岸边植物的线条和形态,可以丰富景观。同时还要考虑林冠线的设计,高低起伏具有变化的林冠线可以丰富整天管线景观。

(三)岛屿与滩涂植物景观设计

一是,堤、岛植物景观设计,不仅可以划分水面空间,增加水体景观层次,还可以以为湿地动物提供栖息地。首先要考虑堤岛的功能作用,总体布局。一般来说,岛是鸟类的栖息地,在进行植物配置和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尽量为鸟类的生活、生存保留一定空间,并为其栖息繁衍创造幽静的环境。其次,要考虑堤岛的观赏效果。如北方湿地植物冬季不宜存活,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可以选择一些开花植物如黄花莺尾、千屈菜等,还可以以选择一些彩色叶植物。此外,还应合理配置春夏秋三季开花植物,使四季有景。

二是,滩涂、沼泽植物景观设计,对这两个区域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应针对两种区域的特点,合理选择植物,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以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还可以选择一些浅水性草本湿地植物,如莎草、扁秆蕉草、问荆、慈姑等,营造野生野趣的湿地景观。

(四)湿地植物意境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不能直接的创造意境,但可以借积累的传统文化,寄情于景,以物传情。在对人工湿地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也应继承发扬传统精华,利用植物表达不同的意境,提升景观的文化层次。首先,模仿自然湿地,营建景观时就要抓住自然湿地的主要特点,突出视觉景观效果,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模仿典型的湿地景观“草甸湿地”等等。其次,在人工湿地景观中描绘古诗词中的场景,使景观具有诗情画意,渲染景观的文化性,使意境得到升华。如景观中的“曲径通幽”的表现等等。景点的命名也可以提升景观意境,如杭州西湖景观“苏堤春晓”等都简练的点出景题,借物写意,内涵丰富,意境得到最好的展现。

综上所述,人工湿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植物景观的设计者不仅要了解植物具备的特质,还要结合人工湿地的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实现植物景观的优化设计,遵循“实用性、节约型”等原则,灌输先进的设计理念,建立完善的湿地处理系统,实现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与景观功能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