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养老行业前景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前景;预测分析;健康产业;政策解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09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1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健康是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的必然条件,并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疾病为主,完善国民健康的政策。2012年8月公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提出,到2020年为止,主要健康及其相关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中包括“国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等目标。同时,该文件还强调,要以“预防为主”,实现医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以公共政策、科技进步,着力解决长期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及相关健康问题。
1 大健康产业前景分析
纵观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健康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将会继续保持较为高速的增长,同时,产业融合、产业形态交织,将会为未来5到10年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未来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一是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多元化,传统的健康产业仅仅是给病患提供诊疗、护理服务等服务,而未来的健康产业不仅限于此,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新兴的产业形态正在不断变化,养老、保健和中高端医疗器械等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业界形态在国内已初见雏形,并且聚集了足够强而大的产业技术力量和资本力量,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三是新一代技术的出现会推动国内大健康产业的快速转型和发展,升级产业及产品形态。新一代技术未来会成为大健康产业重要的动力,为战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包括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很多医疗健康机构非常关心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互联网技术能提供实施智能安防,对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重要区域实施监控自动化。养老(服务)是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但养老产业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简单的修建养老机构场所,而是应当用新技术去构建虚拟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专业化、远程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穿戴技术的应用能提供更加多的功能性产品,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提高老人幸福感。生物医药是健康产业最关注的,目前投资最多的产业。穿戴技术能通过对预防和观察的对象进行实时、分布、移动式的监护,极大提高数据和信息采集的效率和精度。通过云计算来集成不同地区的特定数据,并加以整合,运用大数据管理技术提高模型的效率,从而提高研发的速度,非常有助于生物医药的发展。
2 未来3~5年医疗健康市场走势分析
第一个趋势,中国医疗健康市场在全球的占有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并且重要性越来越强。在过去3~5年间,中国医疗健康市场可能只占全球市场不到2%的份额。过去的10年,以中国为主的“金砖四国”新兴市场,对全球医疗健康市场绝对值的贡献只有6%,截止到2008 年,“金砖四国”新兴市场的贡献达了近30%。预测在未来数年内,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四国”在内的高速发展中国家仍然将以高速度增长,并且这样的增长率会增加相应的商机。
第二个趋势,中国成为全球医药、医械研发基地之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很多在美国工作的中国健康产品制药专家开始回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医药研发中心会慢慢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中国就会成为与美国、欧洲研发并列的基地。
3 未来3年大健康产业市场预测分析
2013年8月28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提出把健康产业作为国家支柱型战略产业。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把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提升到“有效扩大就业、形成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的层面,显示了大健康产业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位置。而在美国,健康服务是美国第一大产业,截止到2009年占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7.6%。我国的健康产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刚刚起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左右,随着全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加速,未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对市场放宽和相关支撑产业的培育,将有效快速的推动健康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见健康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前景非常广阔,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虽然健康产业是朝阳产业,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着健康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行政主体不到位,部门监管不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影响国人科学地接受现代医疗保健产品和服务,市场理性对待意识有待强化;医疗技术基础薄弱,产业个性化服务不足。大健康产业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方面的问题,逐个突破,稳步发展。
4 结 语
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热点,继蒸汽机引发“机械化时代”以及后来的“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之后,当前已经到来是“健康保健时代”,而健康产业也将成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在整个健康产业遇到前所未有发展契机的背景下,产业出现了重要的转折点:一是大健康产业开始逐渐形成闭环,并且其商业模式开始凸显――整个行业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二是以移动医疗、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到产业的各个环节,支撑了上述两个方向上的转变,在服务健康行业的同时,壮大了医疗信息服务产业。
主要参考文献
[1]胡琳琳,刘远立.积极发展健康产业:中国的机遇与选择[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8(3).
银行保险业务现状
(一)经营模式以为主。现在,国内商业银行保险业务还以模式为主,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不占用银行资金,没有经营风险;可以为未来全面进入保险领域积累管理经验,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在开办初期适宜采取这一模式;短期内可以收到明显的经济效益。缺点是缺乏长期性,不能获得保险业务更大的收益。
(二)产品以分红趸交类为主。客户在银行柜面购买保险产品,很容易与银行存款进行比较,所以客户比较喜欢的银行保险产品还是与银行存款相似,投资短、收益快的趸缴产品。目前热销的各渠道的银保寿险产品(表略):2005年5月20日,中国“最受欢迎的寿险险种”揭晓,此次评选完全是通过中国目前访问量最高、最受欢迎的保险门户网站--保网,由全国各地的网友投票产生的。其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入选的“最受欢迎的寿险险种”(表略)均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两表对比显示,银行保险产品以分红趸缴产品为主,同期市场需求以保障型期缴产品为主,二者存在很大差异。
(三)业务拓展以柜员个人营销为主。客户去银行办理存取款业务时,对保险产品知之甚少,主动购买的比例很低,完全依靠银行基层柜员的说明和鼓动。商业银行为快速发展保险业务,把业务收入按比例奖励给经办人员,提高柜员的积极性。
(四)客户以传统的银行客户群为主。银行保险业务在我国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据调查,在14万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中,有至少40%的存款目的是为了防病、养老、教育等,也就是应当至少有5万亿元会流向保险公司。同时,一项对于银行高端客户的调查显示,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客户约占银行客户的15%左右,其中64%的此类客户考虑在三年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这些潜在客户的理财金额人均高达14.4万元。所以说,银行的VIP客户群体是银代产品的潜在客户群。
银行保险前景分析和发展思路
银行业的竞争远比保险公司激烈,这直接反映在产品的不断创新和对客户的争夺上。保险公司与银行业互融成必然。互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混业经营。工行利用工银亚洲涉足保险业、中信银行参股信诚人寿、平安收购福建亚洲银行,中行所属的中银保险正式运营,到交行和建行已向银监会申请发起或合资成立保险公司,金融混业的格局日趋明朗。另一种形式是更紧密的或其他形式合作关系。目前,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还停留在协议合作阶段,但随着保险资金“1+1”银行独家托管制2006年即将实施,保费归集、账户开立、投资运用、理赔支付等全部交给一家银行实现,银保互融性不断增强,农行寻找适合的保险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建立更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也是发展的必然。银行保险作为一项可以为银行、保险、客户三方带来利益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中间业务,正是银行应积极投入,努力发展增强自身竞争实力的良好渠道。
(一)合理定位,明确发展方向。银行应根据自身的可用资本数量和管理水平选择走混业经营或形式与保险行业互融。目前我国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高,过去一直采取分业经营,对保险行业还比较陌生,缺乏保险专业人员,但具有网点覆盖面广、信誉良好、网络完备、拥有一大批稳定的客户群体等优势,最好的途径就是先走,然后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条件成熟时选择直接投资方式。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和资本充足率较高,网点相对较少,所以不适合走模式,选择直接投资的混业经营模式,然后由其他大型银行业务,则更为有利。
(二)加强银保合作,建立保险公司和产品的准入退出机制。保险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商业银行在开办保险业务时,有必要制定完善的准入标准。银保合作关系的确立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关系的确立是自上而下的,为此,银行可以选择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择优而代”,从而提高效益,降低风险,维护自身信誉、利益。经营行应在上级行允许的范围内,结合当地各家保险公司的履约能力、人员配置、行业道德等主、客观因素,确定业务合作关系,然后可以按照“业绩排队、末位淘汰”的原则,建立起保险公司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产品的甄别方面,个性化、具有理财+保障的保险产品组合是保险产品的发展趋势,功能要加快保险产品创新和结构调整,把握市场行情,仔细研究各家保险公司的现有产品类别和明细条款,在同等类型的产品中,择优推介;另外,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的沟通与交流,引导保险公司开发适合银行客户群的银保产品,如与按揭贷款有联系的保险产品、与信用卡透支有联系的保险产品、责任险等。
【关键词】海南房地产;挑战;国际旅游;应对策略
海南岛的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潜力可见一斑,同时,又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有为数不少的风景名胜。种种因素造就了海南房地产业的兴旺。同时,海南的房地产业也凸显了诸多挑战,本文就来论述这些挑战的表现,并提出相应可行性的应对措施。
一、海南岛房地产业面临的挑战
1、房地产业的营销能力不高的挑战
海南岛房地产业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营销能力较为匮乏,此外,房地产投入的资金不雄厚,比较容易受到外来经济风险的侵袭,这也直接阻滞了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均衡的发展。
2、容易受房地产政策影响的挑战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实体经济的不稳定性因素在增加,房地产泡沫愈发严重。为此,国家紧紧抓住契机,推行宏观调控政策,采取各种调控策略,千方百计遏制住房地产泡沫,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然而,随着实践的推移,国家颁布了限购令,并限制二套房的贷款。而海南有大量二套房已经出售,这直接减缓了外地购房者在购买海南房产的进度。
3、供给不平衡带来的挑战
海南要打造“国际旅游岛”,在本地区有大量的房地产项目,并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还会根据需要而持续扩大房地产市场的规模。一方面,世界经济因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影响而陷于不景气的状态,而我国经济则并未陷于低谷,人民币获得了一定的升值机会,这降低了海南房地产行业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海南房价的飙升,使投资价值缩水显著。海南本地因保障房的大力建设而增加了住房的绝对数量,导致海南房地产的消费额十分不稳定。海南商品房的大力供应,消费者却更加理性地购买房产,房地产的供给与需求已经出现不平衡的状况。
二、政府应对房地产挑战的策略
1、要促进海南房地产行业与国际标准接轨,不断打造精品
在房地产项目的设计与规划上,要根据海南的气候特征、地域文化和生态资源等客观因素,在旅游地产项目的色彩、外观配套、户型框架和舒适程度等诸多方面融合本土特色元素。规避房地产的盲目、随意和无节制的开发,在保障数量的同时要强化质量,还要有规划地发展具备环境、资源和文化特征的高品位房地产项目,促使房地产业走上精品化、正规化的轨道,为海南房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力地政策环境,带来更高的生态价值。
在房地产的结构上,要结合海南本地特点,培育与产业的进步紧密相关联的度假区、旅游区和娱乐区,不断丰富其内涵。并不失时机地开发旅游小景点,带动和促进旅游地产的发展与资源的优化配置。
2、优化海南省的投资环境,创造“旅游房产”的品牌
海南省需全方位的改造现存的房地产工作程序和审批方式,大幅度地减少办事时间限制,推行行政审批责任体制,以持续营造稳定、和谐的投资创业环境,同时,大力使地产开放商的交易成本下降。主管金融的各大部门要加大建设方面的融资力度,援助岛外的地产企业在海南融资进行房地产开发活动。
为了有效地顺应海南岛的产业结构与政策优势,海南岛要努力打造“宜居养老”的优良环境,采取更加优惠、透明和开放的政策,吸引岛内外的知名地产品牌前来海南岛内进行投资与开发,带动市场信息链的形成。要不失时机地将房地产业向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内推广出去,实现房地产业与旅游业的完美结合,努力推动海南房地产业朝着市场化、高级化方向迈进。
3、发展其他优势产业,分担风险,争取优惠政策
目前海南经济发展大多依赖于旅游和房地产,假若支柱产业出现一定的风险,则会对海南区域经济构成不利影响。因此,政府完全有必要积极拓宽发展的产业领域与范围,大力发展一些替代性行业,根据海南本土经济的实际情况和各项资源储备,发展石油化工和汽车等行业,这有助于转嫁房地产行业带来的风险,减轻海南经济对传统支柱产业的依赖,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关键性举措。政府也可适当地考虑借助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快速壮大生态农业和海洋水产养殖业等多种行业。
海南在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的24年间,经济发展出现了良性势头,这得益于政府经济扶持的政策。展望未来,海南国际旅游岛还要往深处发展,中央对于房地产的调节仍然处于政策性的指引层面,尚未出台详尽的共同性策略,这就有利于海南房地产行业的深入发展。海南为了寻求房地产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并得到切实控制,需在不违背中央房产策略的基础上,依照本地实际与优势特征,在税收和限制购买等方面谋求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以便于促进海南经济的健康、协调运作。
4、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的规范销售
海南本地政府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干预,力求促进房地产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维持供求平衡。基于此,要尽可能早地对海景房等旅游地产开展精装修;建立健全房地产诚信体系,以规范房地产买卖双方的经济行为,加大各自的监督管理和调控力度,遇有风险及时防范;建立必要地商品房预期销售资金监督管理制度,以维护资金的安全,促进预先销售房地产的行为得以规范化执行;鉴于海南经济的相对落后,政府在加大保障性建设住房的时候,要细致周密地规划,紧紧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一致,做好监管和分配等部分工作。
三、结语:
海南在今后发展时,要正视房地产业带来的挑战,采取多种措施予以应对。并利用旅游业的优势,结合区域实际,积极培植和发展其他产业,依靠政府必要地引导和扶持,保障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迅.在新的房地产政策下的海南房地产发展前景分析[J]. 经营管理者, 2011(19)
[2]熊俊武. 海南房地产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对策[J]. 当代经济, 2012(11)
[3]王琦. 海南“再次疯狂”的背后——论2010年年初海南房地产热潮[J].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10(06)
[4]吴宇婷,韩晓虎. 海南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基于海南省1990- 2009年的经验数据[J]. 现代商贸工业, 2012(01)
【关键词】养生地产;开发;老龄化;亚健康;阳江市
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养生地产市场分析
1、养生产业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按照世界联合国健康组织的调查显示:商业社会中的人群中有20%的人是患者、75%为亚健康人群、只有5%是健康人。不难想象,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竞争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堪重负,生态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也在不断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安全,全球有87%的都市人有生态移民的愿望。据报道,中国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定义的人群只占总人口数的15%,与此同时,有15%的人处在疾病状态中,剩下70%的人处在“亚健康”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这70%的人通常没有器官、组织、功能上的病症和缺陷,但是自我感觉不适,疲劳乏力,反应迟钝、活力降低、适应力下降,经常处在焦虑、烦乱、无聊、无助的状态中,自觉活得很累。
据有关报告,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据民政部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年均净增老年人口800多万,超过新增人口数量;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11.1%,年均净增高龄老人100万,增速超过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51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1/4。据2011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年龄构成显示,这次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2011年5月10日,广东省统计局对外了广东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至2010年11月1日全省常住人口为104,303,132人, 65岁及以上人口为7,039,285人,占6.75%。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7个百分点。按照国际惯例,超过7%就属于老龄化社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迈向小康和富裕之路的进程中,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如何提高生命质量,实现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由此,形成了对健康产业日益扩大的巨大市场需求。解决老年健康问题和亚健康的重要方式就是通过生态人居改善人体微循环,使得身心浸润在完全生态的环境氛围中,养生专家曾有过形象的比喻:人体就像一个弹簧,外部环境和工作劳累就是外力。长时间的紧张劳作和恶劣的环境使弹簧越来越紧绷,最终弹簧无法复原。所以,人的体力精力需要保持收支上的平衡,一段时间的紧张劳作,需要相当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调整,才能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人居环境的选择至关重要,而拥有休闲、度假、养生三大主体功能的人居环境和住宅产品就成为了养生地产的重要组成。
我国的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以及休假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还不够完善,加上基因的差异,中国人的身体健康状态和西方发达国家有差距,中国人仅仅依靠体育锻炼无法解决亚健康问题。因此中老年人及亚健康人群对于健康养生行业的急需,健康、养生的市场需求巨大。
根据广东省实际情况,阳江市发展养生地产重点服务六类人群:1、公益性养老人群 2、中等收入的亚健康人群 3、高收入人群、企业家、专家学者、退休军政领导 4、因病致残、待康复人群 5、休闲人群 6、分时度假的国际老人
2、养生地产的开发思路
所谓养生地产,就是凭借优越的生态景观资源和气候条件,在具备宜居条件的区域将养生、保健理念渗透在房地产开发中去,通过生态环境、建筑科学、服务设施和物业管理的资源整合,开发建设具有对身心健康有改善和促进意义的房地产开发形式,我们概括称之养生地产。
养生地产必须要选择在适宜人居和生态景观资源优质的土地和区域,滨海、滨江、滨河、滨湖、林地、山谷、湿地、种植园均可作为养生地产的选址要素作为参照;住宅建筑的科技运用一定要在通风、采光、环保方面加强创新,使得居住空间除了更具有科学性外,还要更加符合人体所对阳光、空气、水分、视觉、感官的需求。服务设施要在满足老龄化和亚健康群体的健康保健需求方面做出最具有人性化的设计和配置。而物业管理的服务标准也要在养生和保健内容设置上体现极强的人性化,如太极拳俱乐部、瑜伽馆、温泉洗浴馆、养生药膳餐厅、保健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既要满足业主的养生消费还要创造性的将养生产业进行运营化,提高养生产业链的就业功能和创业功能,使得养生社区开发与养生产业完美结合,创造出养生地产独特的产业运营优势。
3、阳江市开发养生地产的优势
交通优势
阳江位于广东省的西南沿海,南临太平洋,北面为山区丘陵地带,随着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广湛高速公路的开通,再加上原有的325国道以及阳江境内100多公里长的三茂铁路,及即将开建的轻轨及沿海铁路,到阳江旅游的客人非常的方便,阳江已融入珠三角的两小时经济圈。
环境优势
阳江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光照时间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季长;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季风活动明显,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多吹偏南风;冬春有旱,夏秋易涝。年平均气温23℃。阳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山、海、泉、湖、林、洞遍布全市,自然旅游资源品种全、品位高、空间组合佳,在广东省首屈一指。闸坡大角湾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阳春春湾——凌霄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海陵岛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海岛。2001年阳江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主要景区有市区的东岳公园、森林公园、北山公园、鸳鸯湖公园、北湖公园、石觉寺,海陵岛的大角湾、马尾岛、十里银滩,阳东县的阳江温泉、东湖、东平珍珠湾、新洲温泉旅游度假区,阳西县的大垌山、月亮湾旅游度假区,阳春市的凌霄岩、崆峒岩、龙宫岩、渔王石、春湾石林、玉溪三洞、八甲白水瀑布、百甬原始森林区等。
市场优势
一、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与特点
课税模式是税收制度设计的基础,个人所得税的课税模式可以分以下三类:
(一)分类所得税。将纳税人的所得按来源分为不同类别,以超额累进或比例税率办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分类所得税最大的特点就是分类征收,无统一税率;征收方式上采用源泉扣缴,简单易行,发展中国家多使用此方式。我国现阶段采用此模式,将个人所得税分为11个项目分别计税。
(二)综合所得税。将纳税人在某一期间取得的各类所得加以汇总计征,它的特点是综合所有所得,统一纳税,充分体现了量能负担的原则,但它既对征管机关和征税制度要求较高,又要求纳税人有较高的纳税意识,目前,英美德等发达国家多采用此制度。
(三)分类与综合所得税。分类综合所得税又分为并立式分类综合和交叉式分类综合。前者将税种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综合计税,另一部分分类计税。后者先分类预缴,年度终了再综合计算,多退少补。目前,日本采用此课税模式,对现阶段我国的个税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课税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的课税模式,这一模式具有简单易行、便于管理等优点,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分类课征为避税提供可能性。据统计,截至2014年末,我国的“工资薪金所得税”占个人所得税比重已高达65%以上。在我国以工资薪金所得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者的大多为中低收入者,他们承担了过重的税负;与此同时,高收入者收入来源多样,可以通过分散收入等多种方式来规避税负,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目前,我国的个税呈现累退性,不符合个税公平分配的原则,也不符合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提低、扩中、调高”的主线,而造成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便是课税模式的不合理。
(二)征收范围不能涵盖所有收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将所得分为11类项目来分别计征,但这11类征收项目已远远不能涵盖居民的所有收入。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呈现多样化,大量合法的显性收入并未纳入征税范围,另一方面,非正式经济的存在和现金交易等隐性收入未被涵盖。
(三)工薪所得扣除项目未能考虑实际情况。目前我国工薪所得的扣除项目只有费用扣除标准和五险一金,并没有考虑纳税人的实际负担。假设收入水平同一的两个纳税人,一个有两个孩子和老人需要照顾,还有房贷需要按月偿还,另一个没有上述负担。显然,对这两个人课以同样的税负是不合理的,未考虑纳税人的实际情况。
三、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课税改革方向分析
对于我国当前的个税征收模式的不合理各方已达成共识,但在如何改革上,尚存在分歧。部分学者认为,可以进一步完善分类征收模式,克服现行缺点,但显然这类改革并没有触及到个税发挥调整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功能的根本。因此,主流观点还是支持向综合模式转变,区别在于,一些学者认为,完全的综合征收是最好的征收模式,最好直接一步到位,从制度上杜绝一切问题发生的根源;另一些学者则不赞同,认为在我国现实条件约束下,应该先实行分类与综合征收模式。本文赞同最后一种观点,原因如下:
(一)我国的征管水平有限。美国是典型的综合征收模式,在美国,纳税人首先将全年从各种渠道取得的所得进行汇总,汇总所得称之为毛所得,再从毛所得中减掉诸如高等教育支出等21个扣除项目。相比之下,我国税务机关难以掌握纳税人的全部所得,也无法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各项扣除,因此,综合所得征收模式在我国没有实施基础。
(二)纳税人的纳税意识和纳税水平。以美国为例,美国的个税需要纳税人自行申报,在仅有的2张纳税申报表后,对其解释说明就高达174页,同时,美国国内收入局还给纳税人提供一份305页的申报说明。毫无疑问,当前我国的纳税人达不到如此高水平的纳税要求。同时国内的税务行业也不够发达,不足以协助纳税顺利履行纳税义务。
综上,分类与综合征收模式是我国的理想选择。
四、分类与综合课税模式的改革建议
(一)税种划分:综合课征与分类课征。我们认为将个税征收模式由分类征收向分类综合征收改革,应对劳动所得,如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实行综合课税,对资本所得,便于源泉扣缴的或能体现政策导向的所得实行分类课税,如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实行分类课税、源泉扣缴,这样既保证了税收的公平,又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征税成本,提高了征管效率,符合我们的现实情况。
(二)扣除项目。
1.基本扣除。个税的费用减除标准自2011年9月改到3500元以来,至今没调整,与此同时,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年来增幅均大于8%,两者的不同步显然不合理。再者,对不同收入阶层实行统一的费用减除标准这也不符合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基于此,我们建议借鉴日本经验,将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减除标准”改为超额累退比率制,即将纳税人按收入划分出若干应纳税所得额级距,每个级距采用不同的扣除比例。如日本现行的扣除表所示,从最低级距到最高级距的扣除比率分别是40%、30%、20%、10%、5%。从绝对额上看,高收入者扣除的要比低收入者多,体现了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从累退的扣除率方面,随着收入增多扣除比率下降,体现了对高收入者扣除费用的限制。另外,由于我国各个地区居民人均收入差异较大,可以考虑对我国个税应纳税所得额级距的设定采取“分地区”和“分时段”调节。分地区是指收入级距不是固定不变的,各地区可以根据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调节;分时段是指按照CPI指数的变动,考虑到每年调整的成本过高,我们建议当累计的通货膨胀率超过5%时才进行适当调整。
2.专项扣除。在专项扣除方面,除已经在扣除范围内的三险一金外,我们建议将当前在家庭负担中比重较大的教育支出、赡养支出、房贷利息支出可据实扣除。第一,抚养支出。2015年10月,国家全面放开二胎,为了减轻抚养负担,我们建议对与“二孩政策”相关的费用予以扣除,具体包括生产费用、抚养费用等。孕妇生产费用,包括产检费、住院费、手术费等。考虑到生育保险已经给予了一部分纳税人生育补助,我们建议针对不享受生育保险的纳税人,予以一定比例的扣除。而对于“二孩”家庭,可以予以全额扣除,降低抚养成本,有利于国家调整人口结构。抚养费用方面,对于有一个以上的未满18周岁的孩子的家庭,每年可给予固定金额的扣除限额,此限额以人数为基准。夫妻可自行选择扣除限额的分配,但是一经选定,三年内不可变更。这个限额应该涵盖抚养期间必要支出,如奶粉费、幼儿园学费、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本费、食宿费等,从而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国民素质。具体扣除金额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物价水平予以测定。第二,赡养支出。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在养老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的背景下,老人的赡养费是一个家庭的较大开支。因此,我们建议将赡养支出列入专项扣除。对于已达法定退休年龄的老人,分两种情况,一是老人本身有退休金,则无扣除,二是老人无退休金,则每年每个老人给予一定的扣除限额,此限额同样以人数为基准。具体扣除以纳税人需要赡养老人的数量及纳税人的婚配情况来进行设计。考虑到老年人的医疗支出较大这一现实情况,其医疗支出可以设定最高限额扣除,对于超过最高限额的费用支出可以结转下期扣除。第三,房贷利息支出。我国从福利分房走向住房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房价不断攀升,住房成为部分富裕家庭的重要投资和投机渠道,这对刚需购买者造成巨大冲击。
近些年,在国家频繁出台限购令等措施控制房价,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中对房贷扣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我们考虑对首次购房者给予优惠,提高我国自住房比例,稳定房地产价格。具体而言,对需要承担房贷(仅限于第一套住房,不包括别墅和高档商品房,各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定住房的面积和档次)和需要承担房租(仅限于个人名下及夫妻双方名下均无住房)的纳税人,每月需承担的房贷利息和房租费用分别给定一个扣除限额,在不超过限额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考虑到北上广深等少数几个城市房价过高,可规定对于几个特定城市,扣除标准可适当上浮。
(三)税率。今年两会上,全国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建议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45%降低至25%,我们认为是有道理的。原因如下:第一,目前我国工资薪金所得最高税率为45%,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高,欧盟是世界上税率最高的地区,简均值为37%(2012年数据);第二,高税率造成痛苦的“税感”,对纳税人无正向激励作用,反而刺激纳税人以各种方法逃避税,我国目前大量的高管只拿1元年薪未尝没有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认为可以继续降低改革后综合所得的边际税率。
参考文献:
[1]谷成.个税改革正当时[J].财政监督,2016,(24).
[2]李扬.2013经济蓝皮书春季号———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3年春季报告)[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