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少年宫交流材料

乡村少年宫交流材料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少年宫交流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少年宫交流材料

乡村少年宫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加强学校塑胶运动场地的管理

本刊讯 自治区教育厅近日下发《关于加强塑胶运动场地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塑胶运动场地管理:一是加强对已经建设完成的室内外塑胶运动场地的管理和监控,加强通风透气,对存在释放有毒气体影响学生健康的,要及时进行改造,确保学校塑胶运动场地的安全使用;二是加强在建塑胶运动场地的管理,各地必须委托有专业检测资质的鉴定机构开展质量检测,只有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双达标才算合格,才能继续施工、投入使用;三是进一步规范塑胶运动场地建设,从设计、招投标、施工到验收,整个过程都要加强质量监控。(桂文)

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

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本刊讯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在贵港市举办了“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成果展示暨观摩活动。活动共展示了106所首批创建学校的成果图片、总结交流材料、校本教材、电子资源和民族体育器材等,与会人员还实地参观了当地3所学校的民族文化建设成果。这标志着我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悉,我区于2014年启动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一年多来,各参与的学校结合实际,改革创新,强化民族文化传承,大力创办特色学校。(桂文)

建成1800所乡村少年宫

本刊讯 最近,我区2015年度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负责人培训会在河池召开,会上指出,2011―2015年,我区共建成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乡村学校少年宫462所,覆盖了全区41%的乡镇;同时,区内各地自筹资金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1 300多所,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我区要求各地做好选址工作,把项目放在最需要、最适合的学校;规范器材采购,严格按照文件规定采购器材;加强资金监管,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各少年宫要因地制宜,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技能培训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实现“以乐促智,以技促能,以德育人”。(桂文)

在我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喜获佳绩

本刊讯 日前,我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我区的8支队伍获得了1银7铜的佳绩。其中,广西大学“3D打印八桂云”项目获银奖,广西大学“广西电力云软件服务有限公司”、广西师范大学“慧思科技―无线智慧路灯控制系统”等7个项目获铜奖。本次大赛共有1 878所高校的57 253支团队报名,提交项目作品36 508个,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成功吸引多家企业、基金广泛参与,获得投资基金约3亿元。(桂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近日颁布,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各地应依据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建立起农村中小学校美育教师补充机制,重点补充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乡(镇)中小学校的美育教师;实行美育教师交流轮岗制,采取对口联系、下乡巡教、挂牌授课等形式,鼓励城市美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建立学生课外活动记录制度,学生参与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学习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欣赏高雅文艺演出、参观美术展览等应作为艺术素质测评的内容。

组织考试作弊者

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

日前,刑法修正案(九)正式施行,首次明确将考试作弊定为犯罪行为。新修正案规定,替考者将因使用伪造身份证而被治安拘留;如果存在金钱交易,还可能涉及行贿、受贿类犯罪。其他如购买答案的将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使用无线耳机作弊的构成涉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组织考试作弊者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这标志着我国考试作弊的刑法处罚体系已初步完善,有利于树诚信、转考风、变学风。

两部委要求知识产权教育

“从娃娃抓起”

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日前联合印发《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进一步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知识产权意识。《方案》指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联合教育部在全国具备一定条件的中小学开展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学校的认定和培育工作,推进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并预计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100所知识产权教育工作体系较为完善的学校。《方案》规定,各地相关部门应对相关学校予以经费、培训、对外交流等方面的支持。

近日,广东省成立了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由来自广东省高职院校、企业的25名专家学者担任。据悉,委员会将充分发挥各委员、专家的作用,积极创新现代学徒制模式,以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着力点,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委员会融合教育链和产业链的重要作用,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实现校企合作的零距离对接,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

上海浦东新区:

首推少先队队室创建标准

最近,上海市浦东新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了一套《少先队规范队室配置标准》,并在辖区内开展中小学少先队规范队室建设达标创建工作,改变了过去少先队队室“建不建、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几乎由校长“说了算”的局面。如今,该城区每一所中小学都有一份“标准”,小到一部照相机,大到一面规定材质和厚度的主题墙,全都要求达标。该城区还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每个通过验收的队室10万元的经费支持。目前,该城区已有230多所中小学校建成“规范队室”,建成率超过95%。

山东:建立特殊教育

医教康教结合机制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民政厅等7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特殊教育医教、康教结合工作的意见,提出将建立医教、康教结合的特殊教育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医疗机构与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在残疾儿童教育与康复等方面的作用,实现残疾儿童发现、诊断、评估、康复、教育等的有机衔接,满足残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增强特殊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该机制包括建立残疾儿童确诊、报告定点医疗机构制度,残疾儿童健康评估及入学安置制度,特殊教育学校与医疗、康复机构合作制度等。

德国北威州拟将生活实用知识纳入中学课程。目前,该州除了将有关营养和健康的知识作为学习重点外,还将把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放在教学中体现,如怎样运用新媒体、租赁房屋、理财等将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该州规定,现有课程中已经包含生活实用性的,只需调整其内容,使其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其他还未开发的课程,各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研发。

美国首份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乡村少年宫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记者团 媒体品牌 发展经验

《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自2012年3月14日在马鞍山师苑小学成立首家支社以来,迅速茁壮成长,截止2013年5月31日,共在全市中小学校成立40家支社,小记者人数近3000人。社会号召力与日俱增,已然成为本报品牌影响力的一大亮点。虽然,萌芽通讯社成立才不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但仍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

一、公益组织,搭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媒体平台

成立《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号召,因此在《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筹划组建期间,报社领导便明确了该组织的公益性质和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宗旨。

萌芽通讯社自成立以来,在推进马鞍山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普及新闻知识、提高综合能力、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并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它成为各中小学展示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媒体教化社会的一个成功范例。

二、结合媒体运作特点和中小学教育规律,发展小记者队伍

《皖江晚报》作为马鞍山的一家主流媒体,具有舆论引导,传播先进,倡导文明,培育良好社会风气的职责,尤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优良品格的形成具有不可推卸的媒体责任。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旺盛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其对未知领域的探知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欲望很强,同时也容易被诱惑、迷惑,甚至是蛊惑。此时,对其加强正确引导,使其能够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本身就是孩子的需要、家长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

成立《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适应了这种需要,甫一成立,便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2012年3月14日,《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首个支社在马鞍山市师苑小学成立,该校41名学生成为本报首批小记者。同年4月28日下午,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的36名初中生成为《皖江晚报》萌芽通讯社首批初中生小记者,萌芽小记者通讯社至此有了第一个初中支社。5月11日上午,《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和县历阳一小、三小支社同时宣告成立。这标志着,本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实现了马鞍山市三县三区全覆盖。

三、报、校联手,加强小记者队伍管理

《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设总社和支社两级机构。由皖江晚报社副刊专刊部牵头成立总社,负责通讯社的一切日常事务和管理工作;在各学校设立支社,由一名支社社长(或一名支社社长、若干辅导老师)负责该校小记者的发展和组织工作。每年年底召开一次支社社长会议,对本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一年度的工作做出部署。

四、报、社联动,助力《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发展壮大

为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发展小记者队伍,2012年4月15日,《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正式设立了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是马鞍山日报社、市关工委、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团市委。

马鞍山日报社、马鞍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马鞍山市教育局、马鞍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马鞍山市委员会联合发文,要求全市各县(区)相关单位和各中小学校,认真做好《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成立、小记者队伍建设及活动开展等有关工作,为关心青少年素质教育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搭建成长平台。

另外,《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还广泛与其他社会组织和经济部门合作,开展各类活动吸引小记者参与,比如与延平文化用品公司开展小记者购买文具用品优惠活动;和入妙蛋糕店开展小记者自制蛋糕活动等。

五、不惜版面刊发小记者作品

2012年,《皖江晚报》每周编排五期《萌芽》专刊,专门发表小记者的作文、新闻采访报道、绘画和书法作品。2013年起,《萌芽》专刊增至每周十个版,每月还另出64个版的《萌芽小记者》月刊。此外,有重大活动期间,还以特刊的形式发表小记者的采访作品。截止2013年年中已刊登各类小记者作品3000余篇。

六、大力开展采访采风活动

《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自成立以来,便坚持一边发展会员,一边开展各类采访采风活动,努力让每一名小记者都有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下面列举几次较大规模和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采访活动:

1、2012年4月27日,首次参与全国性大型活动

4月27日上午,中央文明办联合财政部、教育部在马鞍山市举行2012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全国启动仪式。来自各省、市、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明办、财政和教育部门的相关负责同志参观了马鞍山市部分学校的少年宫建设。期间,本报记者带着《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的6所支社的小记者们,采访了参观人员。这一次,他们的身份不是学生,而是肩负采访任务的小记者。看、听、问、记……小记者们的首次采访毫不含糊。小记者们礼貌的用语和镇定自若的表现,给前来参观的领导和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思维很敏捷、提问很专业,参观代表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你们真棒,个个都是好样的!”

2、2012年5月30日,首次策划专访活动

经本报组织策划,5月30日上午,马鞍山市市委书记郑为文在市委常委会议室接受了《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37名小记者的集体采访,与孩子们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郑为文对成立萌芽小记者通讯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通讯社开展的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成立小记者通讯社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学生们加入小记者队伍,培养学习之外的兴趣,也大有益处。采访活动结束后,郑为文和小记者们合影留念,并欣然为《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题词——“多看多问、多想多写”。

3、2012年11月16日,采访马鞍山市博望区委书记

2012年,马鞍山行政区划做了很大调整,撤销原金家庄区和花山区,成立新的花山区和博望区,为让小记者对家乡的变化有直观的了解和切身的体验,11月16日,萌芽通讯社组织采秣、东苑、珍珠园小学34名小记者采访博望区委书记邵许,并赴横山风景区采风,了解新区的风貌与风采。

4、2012年11月20日,采访十代表

十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承上启下的历史性盛会,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政治生态。这次重要会议有一个亮点就是出现在十会场里的小记者的身影,让小记者采访十是一个创举,也是引导青少年关心国事的一个好举措。有鉴于此,萌芽通讯社策划组织了小记者采访人大代表活动,11月20日下午,西湖花园小学小记者在西湖花园小学阶梯教室聆听了刚从北京开完十返回马鞍山的基层代表邢春桂所做的报告,并且专访了十代表邢春桂。

5、2012年11月24日,小记者首次出省交流采访

11月24日,萌芽通讯社组织了九村小学和采秣小学的小记者赴常州与常州晚报成章小学的小记者交流,并参观采访了成章小学陈列馆、植物园和春秋淹城。与先进地区的小记者交流,本报小记者纷纷表示收获了很多,希望今后多组织此类的采访活动。

6、2013年1月4日-10日,首次开展“小记者跑两会”活动

2013年1月4日《皖江晚报》萌芽通讯社“小记者跑两会”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同日,23所市区支社的近50名小记者在本报接受专业培训,1月5日——10日,这些小记者在本报记者的带领下,分批参加两会采访报道。他们采访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还有很多两会的工作人员,因为有了这次采访,他们对两会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本报在两会期间,还开设了《小记者跑两会》专版,每天一个整版,刊发小记者采写的报道和现场感受。此次活动,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赞许,也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校的认可。

此外,萌芽通讯社还组织小记者参观图书馆、城乡规划馆、妇幼保健院,参观报社了解报纸是怎么生产出版的,走进和县蔬菜大棚采摘,赴含山参观养鹿基地和陶瓷厂,参观古床博物馆,赴横店影视基地拍电影等一系列活动。

七、完善管理,保障《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小记者队伍的壮大,组织成立支社的任务越发繁重。在小记者人数增加的同时,开展的采访、采风等活动也随之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浩大,这便迫切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充实工作人员队伍。由此,2012年10月,《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成立了组织联络部和活动策划部,分工协作,共同做好萌芽通讯社大发展、大繁荣的组织协调工作。

组织联络部具体负责小记者的招募;支社的筹备成立;政策、资讯的宣讲回复;文书函电的收接传送;资料材料的收集、汇编和保管留存以及与主管和协作部门的沟通等。

活动策划部具体负责小记者采访、采风活动的组织策划以及与业务和理事单位的沟通等。

此外,《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还成立了讲师团和经费监督审查委员会。讲师团由本报资深编辑和记者组成,上至部门领导下至一线采编人员,人人都有授课任务,不定期对小记者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根据《萌芽小记者通讯社章程》,萌芽通讯社还成立了经费监督审查委员会。委员会由各支社代表和小记者家长代表组成,负责对萌芽通讯社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监督审查。

八、创品牌树形象,统一配发小记者证、采访帽和采访本

为树立小记者的良好形象和积极健康的精神风貌,增强小记者的集体荣誉感,《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为每名小记者统一配发小记者证,采访帽和采访本,做到形象统一、行动统一。

如今,很多媒体都发展了自己的小记者团,如何创新发展小记者团是个需要不断求证探索的问题。

乡村少年宫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开敞空间;人文景观;山水意象

1 前言

城市开敞空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质积累和意义象征,它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城市开敞空间为社会生活提供场所,同时也对人的活动起到促发限制的作用。二者是一种互构的关系,特定的空间形式、场所会吸引特定的活动和用途,而行为和活动也倾向于发生在适宜的环境中,甚至对环境产生能动的作用。如果从社会生活角度对城市开敞空间分析,可归纳其本质在于:不同的生命体验、不同的社会生活和不同的价值体系的交流沟通和它们的彼此共存、互相交融和互相补充。

与城市开敞空间的其它存在形式,例如:绿地、商业步行街等相比较,广场更集中地反映社会文化,并且包含了更多的社会生活内容。社会文化具有历史阶段性特征和地域性差异,因此,广场的时代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表现得很突出。例如欧洲城镇的市民广场和我国的天安门广场就有本质区别,不仅广场如此,城市亦然,我们说“巴黎咖啡伦敦啤酒”就是社会文化地域差异特征的表现。我国近年来新建的城市广场往往既要承载集会、观演等社会活动,又要表现某些主题,在建设之初就被要求成为展现城市风貌的窗口,承担地区标志的重任。

2 项目概况

南丰县位于江西省东部,抚州地区南部,盱江中上游。界于东经116°09”——116°45”和北纬26°51”——27°21”之间。东靠黎川、福建建宁,南接广昌,西毗宁都、宜黄,北邻南城。县城驻地距南昌205km,抚州104km,206国道穿境而过,距京福高速公路50km,规划的济南——广州高速公路途经南丰,交通条件便利。

规划用地总面积为24.7hm2,规划范围为:东到曾巩大道,北到子固路,南到桔苑东路,西至高档住宅小区。(图1)

规划地块现状由橘林、鱼塘和农居点组成的土丘地带,地势起伏较大,总体为西高东低。地块西北角红色外墙的建筑为南丰中学,西边橘都大道旁为县政府,周边其它地块现状基本是山地和农居点,还未开发。但依据南丰县总体规划,未来该地块将是城市的中心地段,它将由规划中的曾巩大道等主干路围合而成,这样该地块将结合地形地势进行一定程度的土方平整。(图2)

3 规划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

3.1 规划目标

在以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为前提条件下,通过塑造软硬质景观等诸多形式、山体水体的利用和桔子植被的保护和改造,来反映南丰县历史与发展前景,传承南丰历史文脉,体现桔都的人文精神,使之成为富有纪念意义,又供大众学习、文化、集会、休闲为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3.2 基本原则

全面贯彻生态思想,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点化景观、创造不同的景观。来体现具有鲜明的南丰文化特色。

设计以人为本,使广场具有舒适、安静、亲切、欢愉的气氛,“场所”安排与细部设计,在尺度、色彩、材质的运用上,体现人性关怀,让空间成为场所。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人性化的场所空间,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浓厚的本土文化气息。

创一流的游憩环境,尊重自然,贴近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成为人们休闲、游憩、健身、赏景的好去处。

因地制宜的园林设计手法,充分利用地形,用好自然景物,工程少动土方,节约投资,以保护自然山体为主,提升景观档次,回归自然,健康为本,强调自然植被的保留。

4 设计内容

4.1 设计理念

4.1.1 “风水五行”理念

“五行”——金、木、水、火、土,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的方位为西、东、北、南、中,依次划分为西亭锁幽,桔都照影,都轩沐学,星玮琴城和琴台阁。

4.1.2 生态理念

明日——埃比尼泽·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他设想的田园城市是:自然之美——水清洁、无烟尘、空气清新、田野与城市相融;社会公正——无贫民窟、社会机遇平等、充分就业;城乡和谐——城市繁荣和乡村发展互动取代城乡分离。

4.1.3 文化理念

桔——南丰有“桔都”之称。

子——曾巩,字子固,北宋杰出学子,唐宋家之一。

园——梨园,可追溯自唐明皇选曲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皇帝梨园子弟”。现用来指传统的戏剧,而南丰素有“中国傩舞之乡”之称,所以此“园”即特指南丰傩舞。

4.2 功能分区

整个区块在突出局部特色的同时强调空间的整体和谐,景观自然过渡,空间开敞却不空洞是我们的追求,同时,追求五行和谐相生,将风水学引入空间布局设计中。规划为体育活动区、会展展示区、科教文化区、行政接待区、景观核心区五个区块。(图3)

4.3 景点设置

主人口广场:为了保持山体的延续性,主入口广场设置在较平坦的桔苑东路。桔苑东路为城市的主要道路,周边居住区林立,便于人们进入广场休闲。主入口广场是在明日桔子园的主要景观轴线的起点,入口处设一座宋代的牌坊,建筑形式和风格都采用宋代的,并根据曾巩的官品和地位制定其规模等级为:四柱三开间三层石牌坊。广场的两边以两排景观柱,刻画着南丰人民奋斗和发展历史。

体育活动休闲区:在地块的东北部,五行属木,代表绿色、健康。随地势低洼,建造一座可容纳4000人的室内体育馆,可举办省级运动会,体育馆广场主要以硬质铺地为主,主要是举行各项体育活动的集散空间,同时也是周边居民锻炼健身的好场所,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全民健康体质。

会展展示区:在地块的西北部,五行属水,建筑形式以水的曲线为主。展示区是南丰人民向世界展示自己,并与外界交流的舞台。每年可举行各种文化庆典和产品贸易展示等活动。同时里面的傩舞、桔文化、曾巩展厅,向人们展示着南丰人们的历史文化和特色。随着地势的变化在会展中心前的水系中设置了跌水景观,结合景观汉喷和特色灯柱想人们展现南丰人民的热情和蓬勃的向上的精神。

科教文化区:在地块的西南,青少年活动中心包括: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在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外部环境中,以各种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为雕塑(比如:四大发明等)的小品丰富空间环境,增加青少年的科普知识。活动中心的背面靠山,以少年活动探险为主,在山体中穿行“时空隧道”,水体上安排景观亭。

行政接待区:在地块的南部,由行政服务中心和星级宾馆组成,其围合的内部空间主要以宁静幽雅为主,中间的水池为“碧莲池”,引用曾巩的《碧莲池》“行尽坛前石崖路,忽见一曲清冷泉。酒行到我不辞醉,安用了了分愚贤。”周围以木平台,栏架,喷泉,花坛等组成舒适宜人的景观空间。

景观核心区:地势中间高,四周底,高差近18m,因此,从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角度和该地块深厚的文化底蕴考虑,在最高处建立1个观赏平台,一览众山小,欣赏四周美丽的景色,并且为显示曾巩等文化名人的突出贡献,考虑建1座纪念馆,琴台阁,由于高差明显,从人体视觉考虑,采用几个广场逐级而上,缓解了18m的高差,并且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在地块是正中山体,五行属土,主要是以三层宋代的楼阁——琴台阁塑造这一中心文化景观。在这个主轴线上,琴台阁是这块用地的文化、景观以及城市山体格局的中心,是县政府行政中心山体的延续,维护和突出了山水城市的空间品质,在主轴线上,以台地广场、观景平台、活动表演广场和休闲文化广场等串联。在景观细节中,以南丰历史上的六大人物(曾巩、曾致尧、赵长卿、吴嘉廉、汤燮、赵醒侬)为雕塑。

生态观光园:在山体的南边的制高点上修建一座“斑春亭”(主要一竹子为材料建造)周围种有各种竹子,亭边有曾巩的《南轩竹》石刻。在第二制高点上修建一对双亭“寄雨亭”周边满种当地的桔子树,等特色植物,亭子的柱子上刻有曾巩的《雨中》,“愁烟苦雨今朝是,小屋深扉野性怜。偶似鲁连能肆志,肯如刘备耻求田。贫谙亲友难过饮,病笑诗书可枕眠。欲会此心何自适?平生消长任陶甄”,是休闲观景的佳境。

激情广场:依山就势,在山体的最北部以山地广场的形式塑造一个人们集会活动和晨练的好去处,在广场上,以景墙的方式表现南丰的文化遗产——傩舞的各种舞姿,栩栩如生的刻画在景墙上。景墙分段处理,上面镶有傩舞所用的各种面具,也有天然石块上面雕刻各种傩舞的动作,塑造我国神话中开天辟地,无所畏惧,勇于开拓的精神,体现历代南丰人民祈祷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愿望。

充分利用和发挥现场的自然优势,借助地势构造生态空间场所,用现代的设计理念结合传统的造园手法,在构园形式上营造自然山水意象,追求“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园林艺术境界,形成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营造变化有序的游览环境,为人们提供休闲展示学习的文化空间。通过对原地形的山体进行保留,充分利用山体的高度形成自然的台地广场景观。(图4)

5 竖向设计

5.1 竖向现状特征

由于明日桔子园内地形起伏较大,因此根据各个地块地形、功能结合自然地形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竖向高程变化较大、力求保持原有风貌。

5.2 竖向设计基本原则

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

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其景观效果。

5.3 地形设计

将西部山体进行保留改造成绿色生态休闲景观区,中部山体形成制高点——琴台阁。东部和南部依照地形建成台地广场空间,保持山体的延续性。在山脚与位于地块四角建筑相接的地方设计了环绕水体进行衔接与过渡,体现了山水城市的意境。

6 景观生态及植物群落规划

园区基调树种——香樟,银杏

园区乡土树种——南丰蜜桔,毛竹,紫竹、黄竹……

四季乔木——春季:白玉兰,香樟,柳树,桔树,泡桐;夏季:广玉兰,水杉、棕榈;秋季:乌桕,悬铃木,桂花,红枫,银杏;冬季:梅花,竹子,……

四季花灌木——春季:云南黄星,杜鹃,连翘,紫叶小檗,红花继木……夏季:夹竹桃,石榴,蔷薇,紫薇、黄栀子、月季、芙蓉花……秋季:木槿、珍珠梅、玫瑰…….冬季:腊梅,月桂,月季,火棘……

花卉——牡丹,芍药,福禄考,大花萱草,鸢尾,荷花,睡莲,常春花,万寿菊……

草地——观赏草地以高羊毛为主,其它草地以狗压根和马尼拉混播,山体局部荫密处以麦冬,八角金盘为主。(图5)

6 经济技术指标

用地总面积:247000m2

建筑总面积:73800m2

建筑基地面积:26300m2

建筑密度:10.6%

容积率:0.29

乡村少年宫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明亮的教室、宽阔的环形塑胶运动场,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不时伴有鸟叫声……走进湘潭市雨湖区江南小学,记者不由发出感叹:“真美!”

可没想到,这所学校之前竟然是湘潭市出了名的“灰尘学校”。

张胤翰是江南小学的毕业生,回到学校都快不认识了,“以前我们的操场没有塑胶,全部是沙地,摔一跤,灰尘把伤口都给盖住了。”

校长文建中说,有次湘潭三个多月没下雨,学校每天笼罩在灰尘中,整整两个月没有安排课间操。“现在,你看我们的校园,仿佛一部立体的、多姿多彩的绿色教科书。”

“这是学校开展‘两型’教育带来的变化!”文建中告诉记者:自2007年以来,学校共投入280多万元全面改善办学条件,重新设计、安装了供水、供电系统,对照明灯具进行了节能改造,全部换上了节能灯具,学校厕所的冲水系统和水阀全部采用红外线感应装置和节水型龙头。

和江南小学一样,不少学校参与到“两型”建设中,争先恐后地打造绿色环保节能校园。

岳塘区湘机小学投入6万余元,将食堂用煤烧热水改为空气能热水,实现了生活废气“零排放”,通过节能灯泡的改造,每小时节电7752瓦。

湘潭县云龙实验小学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设校园文化广场,投入50多万元全面实施“煤改气”工程,将污染严重的燃煤锅炉改为天然气锅炉。

湘潭市十七中申报创建市节水型学校,通过节水设施的改造,每年节约水费10多万元。

新天地益智实验中学投入50余万元,对学校老电路进行了改造,新增了一台变压器,全校所有教室、办公室的灯、路灯全部采用节能环保灯,走道灯采用声控灯等,电费从原来的每月1.4万元,降到现在的每月1万元。

……

这些巨大的变化,源自一个大胆而超前的决策——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湘潭市教育局就湘潭教育如何积极参与“两型”社会建设召开了专题会议,组织专门班子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两型’意识从娃娃抓起,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理念,作出了创建“两型”示范学校的决定。

回想这一决策的出台,市教育局局长廖贻仲感慨万千。他说,“两型”是个陌生又新鲜的词汇,当时还只有顶层设计框架,具体实施方案还处于摸索探寻之中,特别是教育方面的“两型”实践指导几乎空白。教育是“等一等,看一看,缓一缓”,还是主动参与、主动对接、主动实践?

2008年,市教育局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先后到一些城市进行学习考察,希望能有所启发。但这些城市“两型”建设发展虽然迅猛,“两型”教育却大多没有具体举措。有的甚至还好意“相劝”:“两型”社会是“政府为主导,经济唱主角”,教育敲敲边鼓、搞搞宣传、做做志愿活动就可以了。参与进去,谁给经费,谁来组织,谁来协调,谁来担责?

原本想“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石头”都没有,还“过不过河”?“全国没有先例,湘潭就来做这个先例,摸的石头找不到,我们就自带几块石头垫下去。打湿了脚就不回头!”廖贻仲的一番话让大家下了决心:“‘两型’教育不但要搞,而且要搞好!”

很快,“两型”教育的理念得到湘潭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同和大力支持。2009年初,市教育局与市两型办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创建“两型”示范学校活动,全市中小学校都要按照《湘潭市“两型”示范学校建设标准》建设和办学,都要力争建设成“两型”学校。在具体路径上,决心在5年内建设50所湘潭市“两型”示范学校和10所湖南省“两型”示范学校,通过示范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市“两型”学校的建设。

2010年初,湘潭新一届市委书记陈三新到职。他专门召开有关“两型”教育的专题议教会议,指示成立湘潭市“两型”示范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两型’意识从娃娃抓起”,要举全市之力,要特事特办、“一路绿灯”,并且重点关注了“两型”教育的长效机制、经费保障等核心节点问题。

在三新书记的倾心关注下,湘潭市“两型”教育高规格、高效率、高水平的领导机构迅速成立,责任机制、奖惩机制和考评机制及相关规章、制度、标准、方法纷纷出台,“谋创新,重管理,看长效,抓后续”的“两型”教育长效机制全面建立。

更可贵的是,在市政府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两型”教育专项资金却优先安排、优先投入、优先划拨。近三年,全市“两型”示范学校共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每年表彰创建“两型”示范学校合格单位经费达10万元。县(市、区)各级政府也热情高涨,仅“两型”教育系列读本的推广和发行工作,湘潭县政府就投入55万元专款。

各级党委政府“真金白银”的大力投入,使“两型”教育有了“不差钱”的可靠保障。

学校一样影响社会

“大浴缸,清水流,八戒泡澡乐悠悠。孙悟空,忙关掉,说得八戒直害羞。这样用水太浪费,你该打开莲蓬头。”每天回家,湘机小学五(3)班的彭宛欣同学都要唱唱这首节约用水的童谣。她开心地告诉记者,以前全家都是用浴缸洗澡,自从自己创作了这首童谣后,家里人洗澡的时候都改成淋浴了。

在湘机小学,像这样由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童谣还有上千首,学校挑选了50多首,整理编写成一本《地球的孩子——湘机小学低碳环保生活童谣集》,发放给每位学生,每天在校园内外诵读、传唱。这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田,内化为他们的品质,他们成了创建“两型”社会的宣传员和践行者。

学校附近的运河社区的居民们欣喜地发现,以前喜欢在小区的小树上挂皮筋玩游戏的孩子们不见了,每棵小树都挂上了“别踢我,我会疼”的爱心牌。

校长刘剑涛说,不仅要让孩子们参与到“两型”教育中来,还要让家长们也参与进来。为此,我们召开了全校家长会,发放了《告家长书——做孩子环保行动的榜样》,让“两型”活动走进每个学生的家庭。三(3)班的学生家长成立了湘潭市第十一环保小队,带领孩子到湖湘公园植树,开展湘江污染调查,参加全市节能灯泡宣传活动……

“以前我们总觉得,社会影响教育的因素很多,而教育影响社会的地方很少。”刘剑涛告诉记者,现在我们通过“两型”学校的创建,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一个社区,影响整个社会。

这与市局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合。在市教育局召开的关于教育参与“两型”专题会议上,刚上任不久的廖贻仲充满豪情:“教育不能一直被动地适应社会,被社会影响,教育理应是精神的高地,意识的引领,观念的先导,正能量的源泉。教育要成为社会的引领力量、率先力量。在参与‘两型’社会建设上,教育要‘定好位,有作为’,以特别之为,立教育之位。”

风车坪小学地处闹市区,每到上、下学,学校门口就被前来接送学生的车子堵个水泄不通。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学校组织孩子们分成几个调查小组,对校门口的交通状况进行细致的观察,最后形成了“风车坪小学学生上学放学交通方式”的调查报告。

“学校1907人中,有40%的学生由767辆私家车接送!”调查组的邹希同学说,每辆小汽车全年耗油约315升,碳排量约248克,每年需要种树约13.5棵来净化空气。我们学校接送学生的私家车有767辆,这就需要种11000棵树来净化空气,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基于此,学校对家长进行了广泛访谈,随后开展了“爱我校园,拒绝停车”的活动。

现在,每天上、下学,学校门口看不到一辆接送孩子的私家车。曾思阳同学的父亲颇有感触,以前开车送孩子上、下学,短短的一段距离要走上半个小时,现在骑单车接送,不但节约了时间,还更加低碳环保,更重要的是给儿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父子关系也越来越好。

湘乡市昆办中心小学开展了“小手拉大手,‘两型’一起走”活动,号召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三个一”的实践活动:在家进行一次卫生大清扫,为社区进行一次义务劳动,为家庭低碳生活设计一个“金点子”。

火炬学校利用家校通平台,每天向家长发送“两型”知识电子手册,同时开展“两型”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评比年度“两型”家庭;开展亲子运动会,父子“同舟共济”,一家三口“袋鼠搬家”;艺术节,家长和学生同台演出;还举办读书节、淘书活动,评选书香家庭……在家长参与的多姿多彩的节目中,都渗透“两型”知识。

目前,“两型”意识正在由学校不断向家庭、社区拓展,向全社会延伸。湘潭县云龙实验小学、湘乡市湖铁实验学校等发出了创建“两型”示范学校倡议书,岳塘区湘机小学发放了《湘机小学创建“两型”示范校告家长书》,湘潭县云龙实验中学编写了《创建“两型”示范学校知识宣传手册》,雨湖区熙春路逸夫小学编写了《环保、节约小读本》……

“学校一样影响社会。”采访中,许多市民说,我们希望多开展“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的活动,通过广大学生向家庭倡导“家庭环保文明”,如节约用水、使用节能灯、选用无磷洗衣粉等,由家庭影响整个社区,从而多一些环保文明小区、环保文明村。

汇小溪而成大海,一个城市将因“两型”教育而改变。

推进素质教育的抓手

在湘潭市火炬学校的科技馆里,有一个“大楼立体停车系统”,这是个集装箱式立体放叠停车系统,目的在于解决停车场占地面积大的问题。这项发明出自彭近然、刘恋、蒋舟扬三个小朋友之手,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才10岁。

校长黎辉告诉记者,“两型”学校创建要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我们的做法是将科技融入学生的各种活动之中,让它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抓手。孩子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两型”意识,各种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目前,火炬学校成立了机器人、动漫、气象哨、太阳能等活动小组。学生们通过观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场景、人物、作品的制作,努力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利用,如利用学校光伏电站尝试用太阳能代替电能,利用机器人改造锅炉,开展《破解能源》的小课题研究。

岳塘区育才学校则通过大力开展综合性的“两型”社会实践活动,把素质教育搞得风生水起。

《绿竹生态环境与开发利用》是他们的亮点。学校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在家长们的积极参与下,以“竹”为载体,进行科技手拉手活动。城里的孩子和乡村孩子一起对竹子生长的土壤进行分析,还参观恒盾集团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竹文化馆及竹产品现代化生产线,考察白石生态园万亩竹林,进行竹林探宝活动,观看民间艺人竹文化剪纸艺术表演,并学做剪纸和竹工艺品。

活动中,孩子们了解了许多关于绿竹的知识,初步学会了土壤分析的方法,培养了调查、采访、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了解了中国竹文化以及竹产品最新的开发利用情况。

“‘两型’意识的培养,各种素质的形成,体验是最好的途径。”这是湘潭市各个学校达成的共识。为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两型”意识,做到知行合一,湘潭市各个学校都在组织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各种“两型”体验教育活动。如今,学生的“两型”意识已经融入到点滴生活之中。

在各种各样的“两型”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出奇地高。对此,湘潭县一中校长赵罗海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去年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实践调查竞赛活动,评出获奖作品70余篇,共计20多万字,调查报告涉及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诸多方面。活动结束后,不少老师发现自己的课堂活跃多了,以前一下课学生都忙着嬉笑打闹,现在都围着老师提问,直到下节课铃声响起,才不情愿地回到座位上。

湘潭县云龙实验小学和市青少年宫科技活动中心组织学生前往湘江进行水资源采样、分析、研究,去市污水处理中心考察。该校一位学生说,他这次的调查报告涉及地理、化学等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他把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紧密联系起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活动的带动下,他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也更加积极了。

这些特色活动让学生在不同阶段享受到多彩的校本课程,也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让不同兴趣、特长的学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进步。在火炬学校,近三年来,学生个人在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励分别达148人次、142人次。在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大赛决赛中,学校代表湖南省参赛,学校电脑动漫工作室创作的黏土定格动画片《轮椅历险记》,荣获小学电脑动画组一等奖,这是湖南省10年来参加这一活动的最好成绩;在第六届世界奥林匹克机器人竞赛(WRO)中国区选拔赛上,学校代表队获得全国一等奖。2010年5月15日至16日,学校成功举办了湖南省中小学机器人竞赛,学校代表队共获得三个一等奖。2010年7月,学校代表队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机器人大赛又获得三个一等奖。同年12月,在澳大利亚举办的第十二届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上,何一鸣同学获国际特别奖。岳塘区湘纺小学荣获湘潭市第三届科技教育竞赛团体一等奖,学生创作的《可爱的时间机器人》科幻画获省一等奖,国家三等奖;学生发明的《带放大镜的指甲钳》和《乒乓球发球回收器》均获省一等奖。

实效在课堂

“土壤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的孩子有的很小很小,有的很大很大。从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木,从小小蚂蚁到白象红马……世界上无数的生命都在她温暖的怀抱中长大……”这是湘潭市三年级学生上的第一节“两型”课:《土壤——伟大的母亲》。

为了让小学“两型”教育系列化,湘潭市教育局2011年就编写了小学生“两型”教育系列读本《亲亲大自然》《大自然的悄悄话》《走进大自然》《爱护大自然》《我爱地球母亲》《绿色自然、环保绿园》等,从而使各个年级学生的“两型”教育有章可循。

而在此之前,湘潭的不少中小学都开发了“两型”教育的校本教材,特别是湘潭县云龙实验小学编写了小学生“两型”教育系列读本,这是全省第一套“两型”教育读本,受到了时任省委书记张春贤的高度评价。还有,雨湖区江南小学开发的《我们的家园》校本教材,湘机中学开发的《“两型”社会在湘潭》《化学与环境》校本教材,岳塘区育才学校开发的《环境教育读本》校本教材等。这些校本教材的使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

湘机小学更是别出心裁,从影视教育入手,以“关心献给环境,爱心献给社会”为主题,从浩瀚的影片库中选取了一批与“两型”社会、低碳环保密切相关的优秀影视剧,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科学分类编排。依托影视平台,湘机小学装备了“湘机小学影视资源库”,完善了影视点播系统,构建了一到六年级电影教育电子教材体系。学校还对学生进行了低碳环保生活现状的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列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影视剧,如《地球的最后景观》《走近我们的星球》《未来水世界》《独角鲸落难记》《大气层的消失》《神秘的丛林》《迁徙的鸟》等等。

在湘潭,“两型”教育不单单只是上一两节“两型”教育课,更多的是把环境教育和资源节约意识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目前,各个学科都通过钻研教材,围绕环境和资源这两大主题制订计划,寻找渗透“两型”教育的切入点,做到教学有环境和资源教育目标,把环境教育、资源节约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亿有多大”这本是一堂平淡无奇的数学课,让学生会读写亿以上的大数。但就是这样一堂常规的数学课,在湘潭市风车坪学校上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课后,数学老师石桂花布置了家庭作业,让学生尝试研究“一亿双一次性筷子要砍伐多少棵大树”“生产一亿张纸要多少木材”等问题。199班的8岁孩子李卓阳回家后,听见家里水龙头滴水的声音,他走过去发现水龙头坏了。看着一滴滴水珠滴下,然后慢慢流失掉,李卓阳觉得有些浪费,同时又觉得很好奇:一亿滴水会滴多久?如果把这些水攒起来,会有多少?

随后,他拿漱口杯对着滴水的水龙头,先测出水龙头一分钟可以滴56滴水,一个小时3360滴。又用1亿除以3360,再除以24,最后除以365,最后约等于3.3975年。一亿滴水要滴三年多呀!一亿滴水会有多重呢?他又细心计算出一亿滴水约重11.6吨。

他继续计算,健康者每天大约喝1500毫升水,约等于0.0015吨。11.6除以0.0015等于7733.33,这个结论让他很惊讶:一亿滴水大约能让7733人喝一天。

看着自己计算出来的结果,李卓阳感叹道:“没想到一亿滴水这么重要。”后来,他通过网上留言的方式给市长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实验过程和节水建议写了下来。结果出人意料,他在网上收到了一封署名为“市长伯伯史耀斌”的信。在信中,史耀斌称赞他通过实验测算出一亿滴水的重量和作用,懂得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不能小看一滴水的道理,还夸奖他的行为很有意义。

在湘潭,像这样利用课堂教学渗透“两型”教育已经成为常态,不少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寻找“环保眼”,抓住每一门学科、每一个环节进行“两型”教育。

湘潭县一中围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主题,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将教学内容和“两型”主题结合起来。如生物教学中,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光合作用》等章节与节能环保结合起来;地理教学中,把《环境管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与节能环保紧密结合;政治教学中,教师着重从哲学层面阐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反应和化学实验讲述工业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引入一些反思人类活动、呼吁保护环境的诗文,不仅从理性的角度阐明人类必须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也从情感上熏陶学生;研究性学习课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与“两型”有关的课题。

岳塘区育才学校结合学科教学的相关内容,普遍开展了渗透式环境教育课。同时,还进行了各学科“两型”课堂教学方案的评比和教学故事、教学反思的交流活动。例如:语文课《爷爷和小树》,让学生充分领略人和树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自小树立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的观念。品德与生活课《大自然的悄悄话》让大家深深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们善于发掘每一处“两型”契机,潜移默化地在学科教学中完成了“两型”观念的渗透。

“两型”教育,实效还是落脚在课堂。一些学校就“两型”课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火炬学校组织了一个专家听课组,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听课组的老师刘敏娜说,一堂课下来,我们要就上课老师的无效提问多少个,浪费了多少时间,该如何改进等问题提供一个课堂评价,让每个老师找到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制度下,不少老师都摸索出更加“两型”的课堂模式。例如,数学课上,老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进行分层练习,提高了课堂的针对性;语文课上,有的老师把同类型的课文放在一起讲解,有效节约了课时。五年级236班的语文老师周海鹰说,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单元的语文课可能要耗费10个课时,实行单元教学后,只要三到四个课时,剩下的课时用于“海量阅读”,这样一来,孩子们不但学到了新知识,阅读水平也大幅提高了。实行这种教学模式后,他们班的语文成绩一直是全年级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