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品设计营销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品动画作为反映设计方案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可以从外部任何一个角度表现产品设计方案的真实性,也可以从内部反映每一个部位结构特征,是产品设计师创作最得力的“助手”(直观模拟),可以用一种方便、快捷、灵活、完整的方式,展示在当今社会,利用多种软件的支持使产品动画更加真实、完美和逼真。其主要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产品的设计与优化
(1)最先进的设计工具:三维动画技术是产品设计师讨论方案的最佳表现“语言”,更是一种先进的设计工具。例如,三维机械仿真动画简称“机械仿真”,是指采用三维动画技术模拟机械的外形、材质、零部件和内部构造,把机械的设计原理、工作过程、性能特征、使用方式等一系列真实的事物以动态视频的形式演示出来。这是个动画产业新领域把三维动画与传统机械的结合。
(2)最快捷的展示交流方式:这里所谓的“展示交流平台”是指在设计师设计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展示与交流,因为三维动画在产品设计中运用是给产品设计师创作一种新的构思理念“助手”,她能较直观的反映设计方案整个外观效果,尺度比例大小,内部、外部空间,功能运用关系,便于设计师构思修改方案,是一个方便、快捷、灵活、直观多样的设计运作平台。
1.2产品的营销与体验
三维动画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是最现代的营销模式。例如在汽车销售当中,传统的做法是平面广告或者是实际的操作。而实际操作成本高,空间浪费大,而且,被试驾过的汽车顾客大都不愿意买,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产品动画可以让客户进入真实的环境中,有接入外接设备还可以模拟驾驶,如实际驾驶般的享受,从而更快更准地做出定购决定,大大加快商品销售的速度。而且产品动画也是最好的广告,直接通过最普及的电视、网络达到宣传的作用。这样,从设计到销售,一步到位,节省了在宣传中浪费的宝贵的资金和时间。
2三维动画在产品设计中的价值
三维动画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其产生的意义深远,所带来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计算机技术与动画技术以及产品设计领域的结合,使得很多产品的数字模型代替了传统的模型,全方位的三维动态演示及推敲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传统的实物模型推敲,高精度的仿真模拟实验也进一步取代了实际产品的实验室实验,进而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减少了资源浪费,降低了开发成本。通过三维动画技术的运用,产品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比如,传统的产品设计过程需要做出实体模型进行推敲,而通过三维模型的构建和相关动画的演示,就节约出实体模型制作的费用,并且减少了模型材料的浪费。
(3)增强了顾客与产品之间的互动,突出了产品的特性。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三维动画技术的价值也十分突出。通过产品三维虚拟展示,顾客可以更方便,风直观地了解产品的相关细节,以及各部分的特征,并且通过一个传感设备与动画技术的结合,顾客可以对产品有着真实版的互动和体验,这样可以使用户更好地去体会产品,接受产品。
3结语
关键词:工业设计教学;营销思维;用户需求
工业设计进入中国已近30年,直到2006年,谈到工业设计,90%的企业认为它就是外观设计。2008年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强烈冲击了中国制造业,长期依赖国际订单量获得微薄利润的出口加工型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中国制造业亟需转型。国务院在工业转型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以工业产品设计创新为龙头,带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把工业设计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一、产品设计和营销的关系
要切实发挥工业设计创新在工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突出作用和战略意义,必须正确认识和重视产品设计与营销的关系。尽管市场不是工业设计的最终目的,但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产品只有转化为商品,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才具有价值,优良的产品设计增加销售,是绝大部分企业投资于设计的主要原因。营销的定义就是指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或其他组织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中心的一系列活动。因此,设计不再是单纯的形态问题,在市场供大于求,产品同质化的状况下,产品设计的趣味性、对生活方式的引导性、操作简便性、产品形象适合性等切乎用户的具体需求,成为市场细分的重要指标。
二、企业意识觉醒,具营销思维的产品设计人才欠缺
美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工业设计已经成为决定产品终端销售的关键因素,关系到产品能否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最终进入他们的购物篮。设计的外观美学只是工业设计的一个层面,强调用户体验和文化才是更高层次,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和解决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是工业设计的立足点,一切要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但是,目前国内具有市场意识和营销思维的工业设计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大多采用和国外知名工业设计机构合作的方式,来提升自身产品设计水平。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还需要企业或工业设计公司大力培养,学校教育很难达到要求。
三、工业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营销思维的重要意义
1.工业设计教学现状
目前,大部分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职院校,教学上局限于产品形态设计训练、产品制造流程和工艺,甚至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技能:手绘、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和手板模型的制作能力等。按照这样的思路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业后只能在设计公司“打下手”,画草图,不停地出方案,或者作为纯粹的电脑制图员,专门负责把其它设计师的草案转化成电脑效果图,甚至有些毕业生只能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沦为美工,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也有部分学校开展了《产品设计与营销》《产品推广》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营销思维,使学生设计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真正创造价值,设计作品能够转化为经济效益,这才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效果。
2.提高营销意识,增强学生设计作品的市场针对性
产品设计不是从草图开始那么简单的,对我来说,它是从了解一种需求开始的。这种需求首先应当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某个家伙异想天开的东西。我无法想象脱离了市场的产品,如果我不知道怎么在市场上销售产品,我就会放弃原先的想法——克莱格·维特(Vetter Design)如是说。设计要系统地考虑问题,欧美设计是以营销为目的的。产品是连接消费者需求和企业生存的媒介,设计是沟通两者需求的重要介质。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工业设计能力,就要系统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不仅具有设计创新思维,还要有市场营销思维。
企业进行新产品的研发,目的是要在市场竞争占有一席之地,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因此学生在设计产品之前必须了解跟此产品相关的市场背景:企业的营销计划、产品线分布、品牌影响力等,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特色,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材质、档次,它主要面向的消费群体,消费者的需求如何,有何期望等。只有充分了解了市场情况和消费者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提炼产品卖点,提升产品附加值,以专业的思维为企业创造价值。
3.重视用户研究,增强设计适用性,提高采用率
学生在面对设计项目时,都有这样的困惑: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具有类似的形态特征和操作性能,客户的要求又很抽象,设计无从下手。
在设计教学中,学生对于设计调研的意义认识不足,调查数据或来源于网络,或直接臆测,导致自己的设计定位不准,产品设计无据可依。设计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实现向商品的转化,创造经济效益,设计方案才能从一张漂亮的图纸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
四、小结
工业设计的发展要求设计师具有产品营销思维,单纯“为设计而设计”的时代已经过去,营销是产品生命之源,没有营销,产品就失去了生命,再杰出的创意也只能停留在纸上,因此,加强工业设计学生营销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金宣我著,博硕文化译;美学经济力:欧洲设计师[2] 谈设计管理与品牌经营,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9
关键词:质量管理;知识管理;新产品开发;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3(a)-160-04
1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质量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但是想要进一步地追求卓越需要整合新的知识。新产品开发(NewProductDevelopment,以下简称NPD)作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活动之一[1],也变成了一种知识密集型活动。在如今顾客需求不断变化,新技术不断更新,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的商业环境中,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有效的知识管理是获得更好的产品质量,更短的交货期,更具竞争力的成本和更高的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推动者,知识管理已成为提高NPD绩效的一种有效途径。研究表明,知识管理支持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已经融入彼此,知识是驱动卓越质量的主要因素[2]。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知识获取是前提,知识共享是基础,知识应用是保证,知识创新是关键[3]。且知识管理策略的应用可以为公司提供一个成熟的组织文化,引导他们进行持续改进,提高顾客满意度,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效地管理产品和质量,也要掌握和应用知识管理。在NPD过程中更是如此,刘常勇等人[4]实证研究了知识管理能力对NPD绩效的影响,发现知识管理各项指标均对NPD绩效有显著的影响,加强知识管理基础建设,提高知识管理流程效率是提升NPD绩效的有效手段,且有实证研究表明知识管理对NPD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本文将以制造业为例,从广义质量和大质量观的视角对NPD过程中的知识管理进行研究,从而梳理NPD每个过程中的知识管理,为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提供帮助。
2NPD流程界定
ISO9001:2008对过程的定义为: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或一组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NPD的流程进行了研究。APQP把NPD划分为:计划和确定项目、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和过程确认以及反馈、评估和纠正措施5个阶段;Cooper[5]的阶段关卡模型将NPD的流程分为5个阶段:概念设计、产品规划、产品设计、产品测试、批量生产。国内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对NPD的流程进行了研究。郭斌等人[6]认为产品开发流程可划分为5个阶段:新产品战略规划、新产品构思、NPD、测试与改进、商业化。荆宁宁[7]基于前人的研究把NPD划分为:产品概念、产品计划、产品设计、过程设计、产品测试和产品推出6个阶段。本文认为产品开发包括产品构思、过程设计、试制、测量分析改进、产品推出5个阶段。
3NPD中的知识管理
3.1NPD中的知识需求
NPD是知识密集型活动,研发的每个过程都需要各种知识,比如:设计、制造工艺、财务、生态环境等知识。依据知识的来源,这些知识可分为企业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分布在各种知识库、专家库、新闻媒体、出版物,以及众多团体和个人等载体上。依据知识的可转移性,这些知识可分为显性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主要包括信息、标准、规范、法则等可编码的知识,隐性知识主要包括指导团队和员工决策或行动的信念、价值观、经验及直觉等。NPD具体每个过程涉及的知识内容如表1所示。
3.2NPD的知识管理
20世纪60年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创造性地提出知识管理这一重大概念以后,企业界和学术界就展开了对知识管理深入且全面的研究。知识管理是对信息或知识的获取、共享,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转化,知识资产的形成与运营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的管理。Yang和Yu[8]把知识管理分为五个过程,即知识的获取、存储、转化、传播和创新。Salina[9]把知识管理分为:知识的获取、转化和应用三个过程。本文认为知识管理包含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应用四个过程。其中,知识获取对NPD的成功有积极的影响,知识的有效获取能够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知识结构优势和知识储备优势;知识共享是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一个重要潜在因素,有效的知识共享,有利于企业内部知识的良性循环和增殖,增进企业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提高团队的合作能力,而且能够使成员之间真正共同拥有知识;研发、制造、市场等部门知识资源的整合能力是影响NPD绩效的主要因素,企业与供应商、客户及其他合作伙伴的整合对NPD绩效有正向影响,知识整合可以挖掘分散于企业每个人、每个组织及供应商和客户等的知识,摒弃无用的,将有用的知识融合到企业的知识系统中去。同时高效地知识应用能提高产品开发绩效,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近几年许多学者论证了知识管理与NPD的关系,采用结构方程的方法证实了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整合以及知识应用对NPD绩效的正向影响[10-11]。
4NPD的知识管理模型
IDEFO(ICAMDEFinitionmethod)法是一种系统建模的方法,通过结构分析法解析实体系统,建立实体内部构件间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在IDEFO模型中,实体系统可看成是一个包含输入、输出、控制和支持机制的活动单元,采用IDEFO法可得NPD过程的知识管理模型(参见图1)。
4.1产品构思阶段
产品构思是根据顾客需求及市场需求而对产品形成的一种初步构想。产品的构思来自于市场调查,通过调查获取产品开发所需要的知识。调查的对象主要包括用户、员工、竞争者、供应商以及科研机构。用户为NPD提供知事知识(Know-what),可以通过搜集他们对产品的不满、抱怨、疑问等来获取;员工为NPD提供的是技能知识(Know-how),这些知识大多是储藏于大脑中的“隐性知识”;供应商主要为NPD提供Know-how知识,而科研机构往往为NPD提供原理知识(Know-why)。在知识获取的基础上,NPD团队结合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知识整合,并通过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最后把知识转化为产品构思。同时,整合后的知识和产品构思又会储存到企业知识库,为下一次的NPD提供知识基础。产品构思阶段实施知识管理可以更好地保证产品构思满足顾客需求、市场需求,避免不必要的工作,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NPD的效率和成功率。
4.2产品和过程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把创意、构思转化为设计方案的过程,包括产品和过程设计。产品设计是通过使用多方面专业知识把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构思转化为设计方案的过程;过程设计阶段就是开发一个可以把设计方案转化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的有效的制造系统。设计过程知识管理就是基于一定的产品设计战略目标与过程,在知识管理理论指导下,以产品设计知识为管理对象,借助相关的系统工具,通过对知识的获取、整合、共享、创新与应用等一系列管理过程,对产品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以提升组织对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整个设计过程以知识库为基础,以知识的获取、整合、创新和应用为手段,将产品的构思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案,形成的新的设计方案又会被存储到知识库中,作为新的设计知识。产品和过程设计阶段实施知识管理可以确保设计方案的正确性,避免不合理设计的产生,也可以节省时间和资源,提高NPD的效率和成功率。
4.3产品试制阶段
试制阶段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基础,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建立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品和优质品的生产系统。新产品从设计到试制是知识应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用到内部制造知识和外部制造知识。产品试制阶段实施知识管理可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减少次品率,节约资源,节省时间,降低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4.4测量、分析和改进
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就是通过室内测试、客户测试、市场测试等方法发现产品的缺陷,进而改进产品。此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对产品与顾客需求的契合程度进行测试,搜集顾客的试用信息。企业还要通过标杆管理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帮助企业识别自己在技术拥有、资源控制、产品特色等方面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对于不满足需求的产品,研发团队根据用户反馈信息和竞争对手信息,以及员工自身和企业知识库的知识,分析试制产品的不足,通过知识交流提出满足顾客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产品改进方案。可见,此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的获取、整合、共享和应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知识管理的动态性。测量分析改进阶段加强知识管理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对产品进行改进,提高产品的符合率(对顾客需求的符合程度),推进NPD进程。
4.5产品推出阶段
产品推出阶段即市场营销阶段,是一个通过市场营销把改进后的产品变为商品的商业化过程。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市场营销已变成一种知识营销。知识营销是关于营销领域的知识管理过程,它是在获取与积累、整合与共享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最终实现顾客价值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知识生产过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和对接、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企业首先通过客户支持、市场调研、宏观经济分析、利用网络环境来获取客户知识、竞争者知识、市场知识和营销知识,然后按照产品分形、市场分形和组织分形对获取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对接,并借助知识社区、内联网和外联网进行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通过知识流动和知识沉淀,实现知识创新。知识销售是通过传授、推送和宣传来进行知识的利用和。产品推出阶段实施知识管理可以使顾客更好地了解企业和产品,从而提升对产品和企业的满意度,增加销售额,提高企业绩效。
5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苹果品牌;产品创新;品牌核心价值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苹果公司一直以技术创新的思路为主导,开发出了众多优秀的电子产品。过去的10年,苹果获得了1300项专利,在科技创新型产品的发展历程中,苹果一直是先行者。
一、苹果品牌的核心价值
苹果公司是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全球主要的PC厂商,也是目前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苹果公司的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其中最出色的产品为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网络商店、iMac一体机、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永远包涵创新的革命精神是苹果公司企业文化的灵魂。在苹果的历史上,从未有过仿造其他公司相关产品的经历。从苹果II开始到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的十几年时间里,苹果在台式计算机领域创造了许多第一。即使在乔布斯离开的12年里,公司遭遇数次危机,3次变更CEO,但却从未停止专注于创新。
Think Different作为公司宗旨向广大消费者展示了苹果公司的企业形象。这句宣传语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为自己找到的有别于其他品牌的竞争差异点。苹果公司通过对语言的浓缩提炼进而传递给消费者属于苹果的文化精神。对于其自身而言,苹果公司正是依据并遵循了符合企业气质的核心价值观,才铸就了现在的苹果公司,才有了一个个非同寻常的苹果产品。
二、苹果品牌的产品创新策略
在苹果公司,处处都彰显着联合创始人乔布斯鼓励创新的思想印记。作为CEO,乔布斯一贯强调苹果公司应该开发出顾客一眼就会爱上的产品。
(一)简约的产品设计理念
简洁是苹果公司产品设计时最核心的理念,iPod、iPhone、iPad等风靡全球的苹果产品无不体现出对“简单即是美”这一逻辑的诠释。正如1983-1993年担任苹果公司CEO的斯卡利回顾他与乔布斯共事经历时所说的,乔布斯是个极简主义者,乔布斯相信,你作的最重要的决定并不是你要做的事情,反而是你决定不去做的事情。
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乔布斯在产品的系统设计和工业设计中,都极力推崇他的完美主义理念,努力追求每个步骤每个细节的完美。从产品设计意图和概念的提出,到实现概念的产品设计过程,再到良好的用户体验,以及简约而华丽的外形,都体现了“简单即终极繁杂”的设计理念。同时,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专注于顾客的想法和需求,专注于打造独特的用户体验,宣扬一种简单而有创意的生活方式。
(二)独特的产品设计方法
1. 设计草图精确到像素。在进行产品开发时,苹果公司内部的每一位设计师都要将软件的每一个界面、按钮精确到像素,高级产品经理才会来评判。经过这样严格的流程,每次高级产品经理看到的都是一个极其完整的产品意向草图,同时得到审核后的草图看起来也会和最终产品一样而不会走形。这种草图精确到像素的设计方法消除了产品创新中任何模棱两可的细节,从而最大化地减少了产品设计流程上的成本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2. 严格遵循从“10到3到1”。在苹果公司,一个新的设计的产生需要设计师们首先做出10种完全不同的模拟方案。并且这10个方案全都不是飞机稿或者随便幻想出来的。苹果要求10个方案的备案,是希望设计师们尽可能的发挥天马行空的创意,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开放式的创新。之后公司会从中挑出3个方案来仔细研究,最终决定选出一个最优秀的设计方案。正是这种“从10到3再到1”的独特设计方法保持了苹果公司产品的一贯独特性。
三、苹果品牌创新的影响力
在消费电子领域,苹果品牌的产品、服务以及技术彻底颠覆了整个行业,成为行业的创新先锋。同时,苹果公司还直接引领了个人计算机、数字音乐、动画电影、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多个领域的革命性转变。
(一)开创消费电子产业的新格局
2011年,苹果带来了第一款数字音响设备――ipod,之后不断推陈出新,Classic、Nano、Shuffle、Touch四个系列,在全球销量突破3亿台,占据了数字音响设备78%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影音名牌企业为其打造支持iPod系列的播放与传输设备。
2003年,iTunes音乐商店颠覆了传统唱片行业,将音乐带入数字网络时代,成为全球首家合法的付费数字音乐服务提供平台。2011年10月,iTunes成为苹果iCloud云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将影音娱乐带入互联网时代。迄今为止,iTunes音乐商店总共拥有超过2000万首歌曲,总下载次数超过150亿次。
2007年,苹果品牌推出iPhone宣告进入智能手机领域,从此智能手机时代开启,同时,通过苹果的App Store将iPhone和iPad带入自己的“生态系统”。iPhone手机改变了智能手机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发展方向,在全球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与追崇。
如今苹果电脑与软件已经成为影音制作领域从业人员的必备工具,高效、流畅与准确是其代名词。
(二)改变全球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苹果公司注重发展个人电脑的理念,使电脑从昂贵、军方、银行机器的代名词转变为大众普及的工具,并一次次地改变着全球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iPod改变了人们听音乐的方式。它采用微硬盘,能容纳数千首歌曲,完善了之前MP3存储容量小,不方便携带等缺点。消费者购买iPod后不必再携带沉重的CD,而是通过iTunes下载歌曲,解除了消费者购买CD却不喜欢该CD全部曲目的烦恼,带给了人们更多自由和享受。
革命性的产品iPad,省去了鼠标和键盘,消费者不必担心操作系统的繁琐,App Store会帮你料理一切。精确的多点触控界面让iPad网上冲浪成为一种全新的体验,互动性和亲和力极具优势。正如iPad广告所说,“随时查看照片;独坐窗边静静阅读一本好书;学习新鲜事物……iPad,已经不知不觉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
而iPhone的推出则彻底改变了智能手机市场。这是迄今为止最优秀的智能手机。就像iPhone的广告语“改变一切”,它带来随心自由的上网体验,只要连上网络,你就可以随时拿起 iPhone或iPad处理工作。人们习惯了早上起床不再花时间打开电脑,而是滑开iPad或iPhone的屏幕,边吃早餐边处理邮件。
四、苹果公司的创新营销
(一)饥饿式营销
苹果的产品之所以如此炙手可热,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对市场渠道的控制,也就是使市场处于某种不饱和的“饥饿”状态,这有利于保持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和对产品升级的控制主动权。iPhone的销售显然是这种策略的典型体现。自上市以来,不管市场对这款产品的呼声多高,苹果公司始终坚持限量供应。这种饥饿营销高高吊起人们的胃口,却不急于满足他们,恰好迎合了人们追赶潮流、醉心时尚的心理。同时,这种营销态度又强化了其产品风格:强势、高傲和特立独行。因为不容易拥有,便会更显得珍贵。强势的饥饿营销风格和它的产品一样,让人又爱又恨,欲罢不能。
(二)体验式营销
乔布斯时常会考虑这样的问题,即苹果产品的用户体验到底是怎样的?苹果公司每一款新产品的会,都会选择充满神秘色彩的剧场进行,通过盛大的形式对产品进行宣传和演示,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和购买欲。他通常只花10分钟展示一个新产品或新功能,而且乐趣丛生。演示过后,在场的目标消费者便产生自己尝试一番的想法,同时遍布全球的大型体验店也敞开大门欢迎消费者前来尝试并分享。这种独特的体验式营销巧妙地征服了许多“果粉”,也充分证明了乔布斯以用户至上的观点。
(三)人性营销的极至
苹果为什么如此迷人?苹果任何一款产品,都会使全球的“果粉”为其产品而疯狂,媒体更是争先恐后广泛报道,而且还能震动股市,影响产业,这就是苹果公司的人性营销。乔布斯的哲学是“做正确的事”,这个正确,不是技术,不是设计,不是美学,而是“人性”。事实上,乔布斯眼中的“正确的事”,都是反传统、非主流。比如iPhone有红外感应功能,打电话时自动关闭屏幕。这并不是多高科技的技术,但许多公司却没有想到。苹果与其说是在卖产品,不如说是卖人性,以产品招徕消费者,将“志同道合”者聚焦在一起。
五、结论
产品创新、企业文化、用户至上以及特色营销四个核心竞争力是苹果获得成功的关键。苹果的所有产品都是苹果文化的载体,用户通过接触和使用苹果产品感受到了苹果“酷”的魅力,并自发成为其文化的传播者,吸引更多人加入苹果社群。苹果的品牌和产品传达的是一种人文精神,是创意与苛求完美的品质。这种正能量是带动个人发展与成熟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0-139.
关键词:体验经济;体验设计;商业展示;转变
一、体验经济化转变
(一)体验经济的概念
界定体验经济在20世纪末由美国学者乔瑟芬•派恩(B.JosephPineⅡ)和詹姆斯•吉尔默(JamesH.Gilmore)提出了系统性的总结——“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消费者在选购产品的过程中,其心理体验和生理体验渐渐成为消费结果的主导,体验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产品本身。随着网络的发展,商业信息泛滥,信息传播的成本大大降低,传播手段也日新月异,消费者的“注意力”在被碎片化分割。产品是否能取得消费者的关注是产品成功销售颇为关键的第一步,传统的商业展示形态已无法在激烈的“注意力争夺”中获胜,体验经济应运而生。
(二)体验经济带来的转变
1.产品创新模式的转变
在传统产品创新模式中,产品设计师作为设计方,通过用户调研、竞品调研、市场调研等数据建立与总结来确立目标市场和产品设计方向。企业作为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者,为确保目标市场的准确性,在设计方案投产前进行第二轮把控。无论是设计师还是企业,都更愿意选择受众面更广、潜在消费者更多的方案进行设计与生产。在此过程中,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共性成为关键。反之,如果设计师和企业在产品创新时定位于小众市场,由于生产规模的缩小导致产品单价上升,会进一步缩减应有的市场份额。然而体验经济的到来为产品定制化设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消费者走进门店体验产品材质、款式和功能,关注自己的需求个性,站在使用者和购买者的角度对产品提出要求,这些“产品设计”建议将使得最终生产出来的产品更加精准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消费者通过服务台或网络进行设计表达,企业为其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消费者进行“产品设计”的体验将融入到最终购买的产品当中,成为不可替代的珍贵附加值。而站在企业的角度,最大程度地规避了庞大的库存成本和市场的不确定性,相较传统的大规模量产,一对一定制的成本或许更加低廉。
2.企业运行模式的转变
品牌的价值不言而喻,好的品牌将为其产品提供无限的升值空间,消费者也更愿意购买优质品牌提供的产品以获得更好的产品保障,这是品牌营销的价值所在。在传统品牌营销过程中,企业自主塑造品牌形象并通过媒体对外宣传,对于这类主观色彩浓郁的信息,消费者无从确定真假。在选择品牌的过程中,盲目、从众心理占领主导,这也是企业选择明星、偶像为企业代言的原因。体验经济的发展使得消费者的“体验”意识逐渐强化,参与企业经济活动、体验企业的真实一面的诉求逐渐提高,即对企业的开放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企业才有能力搭建成熟的消费者体验平台,邀请大众进入企业内部生产线进行参观(如农夫山泉、伊利、蒙牛等品牌),即建立企业体验模式已成为筛选优劣品牌的第一步。消费者参与体验,将督促企业建立更良性的运行模式,在参观过后,消费者将体会于网络或实际人际交往过程中,也扮演了更客观、更可靠的品牌宣传者角色,帮助建立优质品牌形象,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3.市场运行模式的转变
市场运行旨在销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树立品牌形象、宣传产品优势曾经是推动市场运行的主要手段。而在体验经济模式下,以消费者为中心,着重塑造体验过程成为市场运行的重要环节。如何在体验过程中将产品、品牌和消费者本身有机地融合,是市场运行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事实证明,故事的讲述能够简化物与物之间的联系,使信息更容易被人收集与记忆。将市场运行主题化,为产品、品牌、门店环境、产品广告等设立明确、统一的故事主线,能降低消费者在体验过程中的学习成本,轻松了解品牌故事,明确产品的设计宗旨,乃至融入到企业塑造的意识形态中,继而产生联想和共鸣。
二、商业展示中体验设计的构建要素
(一)目标市场
体验设计的目标市场即是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明确体验传播的受众,为体验设计指明方向,对商业展示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验经济模式下,目标受众群规模变小,需求个性变强,迫切需要企业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对明确的消费群体进行市场探索,总结该群体的突出共性,设计出直击目标群体痛点的体验传播方案,达到精准的传播效果。
(二)体验主题
体验主题即串联企业、产品与消费者的精神纽带,正确、鲜明的体验主题能够将企业文化和产品设计理念流畅地呈现给消费者,并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题的确立可以指引后续的商业展示工作,如材料和装饰元素的选取、产品的包装、样板间的制作、灯光环境的营造等。
(三)体验流程
体验流程是消费者从进入门店到接触产品、体验场景的过程,与产品特性、门店布局等因素息息相关。体验流程的良好规划可以避免消费者注意力的无端损耗,使消费者理解产品、理解品牌的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在一定的参观时间内能获取更多的商业信息,达到最佳的品牌传播效果。
(四)互动类型
体验经济模式下的互动主要包括消费者与产品的互动、消费者与场景的互动和消费者与信息的互动三大类型。消费者与产品的互动可以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切身感受产品的材质、色彩、功能等特质,加深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印象与理解,但此举对于产品的质量是一项严峻的考验。正因如此,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多频次的体验互动后仍能正常使用或是保持色彩,实践结论将换取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建立品牌口碑。消费者与场景的互动可以使消费者在无形之中体会品牌的宗旨与价值理念。在场景设计中,不同色彩、不同材质、不同音效的使用能够传达不同的意象,如大地色系、棉麻质感、舒缓的音乐会让人联想到自然、环保,鲜艳的颜色、字母符号、流行音乐会让人联想到青年、运动等等。消费者与信息的互动是消费者被动与主动获取产品、品牌信息的过程,其媒介包括海报、指示牌、指示贴、产品包装、标签等。产品体验和场景体验中无法获取的具体资讯将从最直观的信息体验中得到补充。
三、体验经济化转变在商业展示设计中的体现
(一)自定义设计的渠道
体验经济化转变使得产品创新的主体逐渐由设计师转变为消费者本身,消费者在体验中获得的信息与经验使其拥有了对产品设计提出修改意见的能力。商家为消费者提供自定义设计的渠道,“参与设计”的过程将成为体验经济中重要的一环。
1.消费者自定义设计人工受理台
消费者在门店体验过量产的产品之后,对产品的功能、色彩、材质、尺寸等特质都将有切身的感受,也会产生自己对各产品设计的意见、想法与搭配理念。这些个性需求或许没有在柜台上直接呈现,但大多数的产品的个性转换并不复杂,缺少的也许就是一些不同的搭配手法或适当的设计改良。通过人工受理台的设立,消费者可以最快地将自己的个性诉求传达给店员,店员也可针对消费者在自行体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使其对产品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在店员的辅助或搭配推荐下,消费者将“设计”出最符合自己期望的个性化产品。
2.消费者自定义设计软件系统
相对于人工受理台,消费者通过电脑、网络进行产品自定义设计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束缚,且设计方案的呈现较为直观。但此形式对于商家的软件要求较高,且设计的形式较为单一,多体现为不同的搭配方案或尺寸修改。自助设计系统中应囊括所有的产品图片和相应的搭配场景,消费者可轻松调整搭配方案并置于不同场景中观察设计效果。选定产品款式和搭配后可输入所需尺寸进行一对一定制。
(二)企业及产品故事的叙述
在商业展示中,企业及产品故事经常通过视频或文字进行表达。故事可以引导消费者合理的联想,使其在体验过后对于品牌理念和产品设计的理解更为立体,印象也更为深刻。
1.企业故事的叙述
将品牌历史、品牌文化、品牌口号等融入企业故事中进行讲述,是体验经济给品牌营销带来的一大转变,无论是通过视频重现品牌创立时的情景,还是通过文字来讲述创始人背后的故事,都属于企业故事叙述的范畴。前文提到,体验经济带动消费者的体验精神与日俱增,在购买产品的同时,消费者也开始关心品牌背后的故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邀请消费者至企业实地体验,视频和文字成为替代的传播途径。正是体验精神的升级,使得这些看似无关购买行为的故事信息,却最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2.产品故事的叙述
产品故事的叙述围绕产品设计理念、产品产地和材质、生产工艺、产品使用等关键线索展开。产品设计理念的传达较为普遍;产地和材质的选择过程、产品的加工故事能够从侧面体现品牌的价值追求,使消费者产生共鸣;产品使用的场景故事,能够引导消费者思考购买产品之后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从而促进购买行为。
(三)市场运行主题的展示
市场运行的主题贯穿产品、品牌和门店,巧妙的主题展示可以带给消费者体验的统一感和完整性。选用符合主题的材质和相关物件进行装饰与陈列,是表达主题的常见方法,如使用木材(图7)、植物(图8)来呼应自然、环保主题。将产品本身制作成环境装饰,也渐渐成为主题化营造的主流手段,既避免了饰物选择不当的问题,也为产品展示格外增加了新颖的渠道。
四、结语
体验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消费者的体验精神不断升级,对商业展示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产品竞争不再止步于质量竞争、价格竞争,而是晋升到体验竞争、服务竞争此类更模式化、流程化的竞争当中。文章从商业展示的角度,提出了体验经济化带来的转变及部分应对策略,随着科技的发展,商业展示的体验手段将远远不止于此。希望市场运营者能够意识到,“体验”在企业品牌价值实现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将如何“体验”打造“体验经济化商业展示”列为市场运营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戴磊.体验经济模式与新媒体艺术影响下的商业展示设计[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02).
[2]汪秀英.体验经济与非体验经济的比较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9):73-80.
[3](德)多贝里.清醒思考的艺术:你最好让别人去犯的52种思维错误[M].朱刘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