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人才培养计划

农业人才培养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人才培养计划

农业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1篇

1.整合人才资源,打造团队力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1.1组建人才队伍 在县一级组建专家队伍。按照县人才办的要求,组织选拔了具有高级职称、具备专家资格、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农业科技人才为“梨树县农业专家团”、“农业专家110”队伍成员,目前拥有专家35人;在乡一级组建技术员队伍。选拔业务强、热爱公益事业、具有技术员职称的人员,目前拥有600人;在村一级,组建农村信息员队伍。吸收有一定专业特长、在村屯有一定影响力的农村致富能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为信息员,目前已通过中国农业信息网上认定认证的有1800人。

1.2建立人才库 把专家团、技术员、信息员统一登记造册,统一管理,编印联谊录,发放到每个成员手中,便于彼此业务沟通和学习,也便于农民咨询。目前全县上下已形成一个拥有2000余人组成的县、乡、村三级庞大的新农村建设人才服务团队,为广大农村农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2.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新农村建设打造服务品牌

成立“专家110服务”机构,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 “农业专家110”已在广大农村家喻户晓并成为农民心里的一个农业服务品牌,农民只要一有难题就会想到“农业专家110”。具体采取两项服务模式:一是采取“四电合一式”服务模式;二是采取“专家出诊式”服务模式。

2.1“四电合一式”服务模式 就是以电视、电台、电话、电脑为载体,把相关农业信息传递给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为其提供有形、有声、具体的信息服务。一是在梨树电视台开辟“农业专家110”电视专题,几年来,先后共组织专家录制播放农业科普专题片50部,播放省“12316新农村热线”电视节目100余期。二是在梨树人民广播电台开辟农业科普栏目《做客农家院》,每周组织不同专家去电台录制现场为农民开展讲座,每周一期,每期15分钟,重复播放4次。深受广大农民、农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的欢迎。三是开通“农业专家110”新农村服务热线电话。自热线电话开通以来,共收到咨询电话53000余人次,在春耕期间专家日接电话百余人次,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与专家对话,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技术需求,提高了对农民科技知识的普及。四是在互联网上开通了梨树农业的门户网站——梨树农网。一方面给农村人才提供了交流和学习平台,另一方面把电视、电台节目和电话咨询中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挂在网上,方便农民随时查询信息。

2.2“专家出诊”服务模式 就是把所有专家按专业特长分成小组,实行专家座诊轮流制。要求每天至少保证3名专家出诊值班,其中1名为长期坐班专家,其他2名每周值班一天,每5天一轮回。如遇紧急情况需要到田间出现场时,由首席专家统一进行调度,至少保证6人参加,以确保为农民解决问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农忙季节,来访农民络绎不绝,专家常常加班加点服务。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做出了极大贡献。

3.广开渠道加强农村人才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农业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2篇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

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国家、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行业条件艰苦,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技术推广都很辛苦,农业科技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其他行业低,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差,导致不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跳槽到热门行业。加上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据粗略估计,四川省每年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5.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当前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如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等。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相对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市州一级农科所及省级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一直无资金支持;二是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投入仅1500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年投入上亿元的投入力度;三是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只靠财政投入,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的投入量很小。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

(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国家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

(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3.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1)围绕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现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提高农技人员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从而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

(2)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4.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加大海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化的过程管理,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吸引农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重点引进其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拔尖人才。

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探索建立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集中开展理论教学、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

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潜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四川的实际来看,要建立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要建立符合省情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农业的实际成效、农民满意程度等多角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制,并对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采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职称晋升、利润分享、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多种手段,激励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保护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人才获得合理收益。

(四)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的培养

农业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涉农高校;基层农科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115-04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所设计的某种培养人才的标准样式,通常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内容、教学方式、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五个要素。显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成效的决定因素。不言而喻,有效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质量农科人才的根本保证。本文将立足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对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培养目标:低重心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培养人才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对未来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从我国现实看,涉农高校面向基层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要坚持“低重心”的原则。所谓“低重心”,简而言之,即指面向基层。此处的“基层”,特指农村基层,即县和县以下的基层组织,包括县级管理和服务三农的部门、乡(镇)和村组。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主要包括在农村基层从事“三农”服务、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教育和各类企业到基层进行多种服务以及其他与“三农”相关的从业人员。为论述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目标,下面将从人才培养规格的层面来进行阐明。所谓人才培养规格,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学生经过学校的培养与其自身的磨炼,在毕业时可向社会承诺并达到的某些基本质量标准。从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笔者认为,涉农高校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规格应该达到以下水平。

(一)思想层面

1 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热爱祖国。

2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基层,热爱新农村,具有较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及扎根基层的思想基础。

3 具有较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热爱基层事业,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和奉献精神。

(二)知识层面

1 具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其中主要包括丰富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语言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与“三农”相关的知识,如“三农”发展的历史、知名农业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农村基层典型人物事迹等。

2 具有较整合的专业知识。学生最终形成的应该是打破相关学科界限的完整的知识网络。

3 具有较全面的农村基层知识。如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农村相关政策、农村经济、农村管理、农业科技、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和熟悉农村基本情况。

(三)能力层面

1 具有较强的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2 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口头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 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处理信息和创新工作的能力。

4 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四)心理层面

1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意志力、心理自我调节能力、适应能力与团结合作精神。

2 具有良好的吃苦耐劳品质,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3 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判断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具有求新求异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广度、深度、独立性和逻辑性的思维。

(五)体魄层面

具有健全的体魄、结实的体质、旺盛的精力、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身体健康,以便适应基层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因各地、各校乃至各专业的情况不同,培养目标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千人一面、千校一面。

二、培养内容:宽口径

培养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立足“三农”,笔者认为,面向基层培养农科人才,其培养内容的口径应该宽。从培养模式的角度看,培养内容其实是一个庞大的体系,限于篇幅,下文仅着重阐述培养内容的主体部分一课程设置。

根据基层生产和管理的一线实际,笔者认为,涉农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坚持“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增后劲”原则,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要支撑,通过农学、生物学、管理学、农业工程等交叉融合,构建通识、核心、实践、发展的课程体系,设置系列化、交叉性、综合性课程,体现“宽、专、交”结合的课程特色。具体来说,涉农高校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可设置以下四种课程。

(一)通识课程

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教育,使其培养的人才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以及掌握和运用科学的能力,为学生专业教育和在更高层次接受教育打下广博的知识基础。由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具类课程等相关课程组成。

(二)核心课程

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和造就一种独特的专业素质,为其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也为能获一技之长是供良好铺垫。例如,农学专业主要是农学、生物类课程,同时,注重将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方法、技术与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有机结合,将课程知识与基层生产实践有机结合。

(三)实践课程

主要目的是拓宽大学生知识面,为其进一步深造和就业提供更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训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时间和空间建立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及农业工程类等课程。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开设自学或讨论课程、创业训练课程、企业实践课程等,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创业者、企业家做讲座,培养创业能力。

(四)发展课程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身今后发展需要有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使学生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一些主要课程(见图1)。

三、教学方式:实践型

从当下“三农”的现实看,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应该具备更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此,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尤为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着力提升农科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

涉农高校理当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尝试在一些课程教学中采用诸如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自由表达的过程,让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成研究者、探索者。此外,还要鼓励低年级学生积极从事社会实践,直接参与科研,与导师一起进行毕业设计或撰写论文等。

(二)教学方法:开放式

开放式教学方法的最显著特点是其开放性,其核心是实现了教育中心的转变,变学生“要我学”的被动学习过程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它要求打破传统的“一本书”的方式和“一言堂”的形式,大力提倡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课堂教科书之外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更要让学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同时,开放式教学方法也能给学生适当的“自由”,允许充分发表个性化的见解,让个性化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得到成长。因而,涉农高校面向基层人才培养,要积极鼓励开放式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主动式

与其他学科类大学生相比,培养面向基层的农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处处体现主动实践必要性。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诸多能力,如质疑能力、观察能力、协同能力、动手能力等素质都能得到培养。例如,长江大学农学院教师在“作物栽培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设计了若干课外综合作业,综合作业倡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际生活、步入田间地头现场,主动去观察、分析和比较,学生根据生活中或生产现场的需求,自拟选题,进行生产方案的设计,对于优秀作品可以依托创新大赛和学校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给予支持。通过营造这样的主动实践的环境,使学生不仅对作物栽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得到发挥和提升;再如,华中农业大学通过对原农学专业“种三田”(试验田、丰产田和种子田)进行了改革优化,规定农科专业实践学时比例必须达到35%,实验学时不少于课内总学时的20%,集中实践环节不少于30周,并逐渐拓展到植物生产类专业。

(四)教学手段:现代化

鉴于当代农科知识的现代性、前沿性、实践性等特征,涉农高校应该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运用电子课件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以农学专业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现代农业高科技试验基地、示范园、农业高新区等为基础,以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科学全面提升和整合相关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尤其是要突破传统的作物概念,把专业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植物生产的技术原理和方法上,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现代植物生产和研究的各个领域。在教学手段上要大胆创新,切实提高教学实效。长江大学农学院在“农作学”、“农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试验基地,通过自制CAI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及幻灯、实物投影、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学生更多、更新的信息量,形象、生动、直观地反映农学、植物保护等农科专业一些作物的栽培特点和作物病虫害的特征,大大提高了教学实效。

四、管理制度:实用性

管理制度是整个人才培养成效的监督与保障。为了培养实用性的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相关的管理制度必须具有实用性。对于人才培养来说,相关的管理制度主要有修业制度、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招生与就业制度。

(一)修业制度

修业制度也称学业制度或学习制度,包括基本修业制度和权宜修业制度两大类。其中,基本修业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形式。笔者认为,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最好实行完全学分制。因为完全学分制能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进程和选择课程的自,有较大的自由度;修业年限灵活、教学计划富有弹性。这样更有利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权宜修业制度方面,基于农科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这一现实,最好实行主辅修制度,即让学生除了学好本专业整合科学知识、能力与技能。针对自身的实际选择其他学科专业进行辅修,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

(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指为维护日常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体系。从涉农高校的办学现实看,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所涉农高校中的某个院(系)所能办好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学校多方面的力量。为提高涉农专业的教学成效,学校应该专门配备分管农科类学科专业的校长(院长),同时,出台有关教学的优惠政策,在经费上予以倾斜,制定多项有效考核农科类教师的灵活的管理制度,等等。只有建立这种具有综合特色的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的成效。

(三)招生与就业制度

自从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和自主就业以来,涉农高校的招生和就业便出现了许多问题。这既影响了涉农高校自身的发展,又影响了基层农科人才队伍的优化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当下高校的实际看,农科类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比较困难,每年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便成为这些学生及家庭的一大负担,许多学生因此无法顺利完成学业。此外,由于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待遇过低,导致农科类大学生毕业后一般不愿意到那工作。这样的现实,使得我国“三农”基层领域的农业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与推广人才十分短缺。为此,千方百计地为涉农高校制定有效的招生与就业制度实属当务之急。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政策及我国国情,笔者认为,为涉农高校制定有效的招生与就业制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从招生制度看:(1)扩大“一村一名大学生”招生规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教育部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一项新举措,该计划于2004年启动。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新探索和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尝试,它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人才需求问题,它是新世纪高等教育面向农村基层培养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此,进一步扩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规模,实当必要。(2)健全农职中学的招生制度。目前,我国高校(含高职)招收中职生的途径有很多,有全国统一高考、单独招生、单独对口招生考试、“技能高考”、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模式以及免试直接/保送升学等,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的制度为社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农村基层对实用人才的需求,涉农高校还要进一步扩大、坚持、完善面向农职中学的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计划,改革招收方式,开展以技能操作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的招生考试,吸收实践能力强的中职毕业生到高校学习。(3)建立面向农村自主招生的制度。从我国农村基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现实出发,制定面向农村的自主录取、择优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政策十分必要。比如,对热爱农业,有一技之长,愿意继续到农村基层工作的社会人员实行择优录取或破格录取;对于农村基层骨干、种养大户实行定向录取。(4)广泛开展各类农科基层人员培训。涉农高校要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迫切要求,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的培训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针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的状况。以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种养殖大户、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大学生为重点,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管理培训,努力造就一大批勇于创业、精于管理、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着眼于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中青年农民、返乡创业者和农村女性劳动者为重点,着力培养农村生产型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帮助农民提高生产能力。

2 从就业制度看:(1)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面对农村基层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乡村干部和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现实,“三支一扶”计划无疑是一项实现双赢的伟大创举。基层和农村是当代青年人重要的成才之路,这作为一种新的就业理念和途径正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理解、接受和选择,继续实施和扩大“三支一扶”计划大有可为。(2)完善“大学生村官”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国家对“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的政策方面要给予更多支持,比如:给予“大学生村官”减免助学贷款的优惠政策;对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本科生减免所有在校学习的费用;同时规定毕业后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一定年限。这样既有利于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顺利进入高等学校,又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就读“村官专业”。(3)搞好选调生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选调生的培养是一项持久的工作,需要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选调生培养机制,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将本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单位要求与选调生的自身特点和自身需求结合起来,不断地完善选调生培养的相关法规文件和机构建设,对选调生的培养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同时,更需要加大对农科学生选调的力度,关心和解决选调生实际遇到的困难,以求营造出有利于选调生成长的政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努力培养出更多具有基层工作能力与经验的品学兼优、注重实践、能力出众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评价体系:科学化

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是指为满足社会的某种要求,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及其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对整个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过程起到很好的监督、反馈、调解与促进的作用。

农业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策略;策略研究

地方职业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具有高等性、职教性、地域性等特征。以贡献求支持,以创新求发展,立足和服务所在区域应是地方高职院校的重要价值取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重点提升面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力;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因此,如何与区域农村建设紧密对接,调整好人才培养策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职业院校急需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人才提供技术支撑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将传统农业进行改革,逐渐步入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化和农业集成化,从而带动农村和农民进入新的历史格局和历史角色中,为新时代的发展创造资源优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人才进行技术支撑,才能保证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而技术性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以农业发展为导向,以农村建设为驱动,以农民素质提高为目标来改革教育体系,从而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二)可以促进农村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需要各阶层的教育机构进行相互补充,其中地方职业院校具有较大的地缘优势、情感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能够更好的对教育进行补充,向农村输出符合现代农业生产需要、符合新农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将农村教育水平进行大幅提升,改变传统农业的结构,促进农民向新领域、新技术、新行业转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性转化,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能够逐渐改变农村高素质技术性人才的缺乏状态,引领农业不断创新和拓展,激活农村市场,实现小康社会。

(三)农村人力资源化转移离不开地方职业院校的支持

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农村市场开发度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使得农村存在劳动量大,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动力素质不高,从而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固步于传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认识不高等,当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镇时,往往表现出较大的不适应性,难以形成人力资源优势。而地方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还可以为农民的发展提供新颖的突破口,进军新的领域、新的职业,从而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势,提高劳动力的社会价值,降低人地矛盾,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因此,职业教育可以在长效机制的带动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优势转化,保证农村市场向纵深方向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在人力资源的支撑下大踏步前进。

二、地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地方职业院校是向农村市场输出适应性强、业务熟练性高、创新意识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

由于地方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重心把持上以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侧面提高理念素质和工程设计素质。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结合区域内农村市场,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村建设需要,培养懂现代农业生产、农产品经营、现代农业管理和服务现代农业的专业化技术型人才。这类人才在学术领域可能难占有优势,但在技术应用上存在创新意识强、应变能力高、钻研业务精神饱满,能够以三农改进为发展的基本点,立足于农村和农业,致力于改善农村现状,将农业现代化发展作为奋斗的目标。因此,地方职业院校是服务新农村的必要途径。首先,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这种人才需要地方职业院校来输出。其次,新农村建设需要现代化的科技成果不断转化和推广来实现。而科技传播的最佳途径是地方职业教育平台。最后,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懂业务,会管理,了解生产,掌握技术的人才来实现,这种人才的输出和服务体系的健全需要地方职业院校的不断努力与创新。

(二)新时期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的综合背景要求地方职业院校培养新型应用人才来服务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实现新农村科技化,实现新农村现代化,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而教育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前沿力量,是对社会起到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一方面,新农村建设需要一支服务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理念先进、技术过硬、懂农业、知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而这种职业农民的培养需要地方职业院校充当先锋来实现,另一方面,地方职业院校接近基层,具有情感优势、地缘优势和人才优势,能够从国家政策的全局性出发,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三农问题,从而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来促进新农村前进、服务新农村变革、改善新农村现状。在国家对农村进行战略调整,地方职业院校站在第一线,为农村进行特定的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与新农村建设的关联紧密性,促进新农村发展以教育为支撑,以科技为生产力进行不断改变。

三、地方职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政府参与,建立健全必要的保障体系

地方政府要认清本区域教育机构的布局和优势分配,从而明确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给地方职业院校提供一定的资金帮扶、地位确认,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资源优势,保证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彻底将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进行纠正,认清地方职业院校的社会价值,出台优惠政策来鼓励地方职业院校进一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了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实现新农村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人文内涵的沉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优化进程的加快,有必要建立保障体系。一是从资金上进行保障,政府要加大经费的扶持力度,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现状,对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进行大幅度的经费支撑,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人才的激活与可持续性。二是在机制和发展方向上进行保障,促进地方职业院校构建适合本地特点的新农村建设路线和资源布局,促进订单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三是政策上保障,考虑到地方职业院校的特殊性,为了调动地方职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有必要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实现基地配套、设备配套,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从而保证教育与农业的紧密联系性,以职业教育促进农业发展。

(二)加大地方职业院校在招生与就业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职业院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职业院校在招生计划、就业渠道、人才培养改革方面,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从而保证生源的高质充足,就业率的提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用性。这就需要从农业行业的制度上进行扶持,增强就业范围和就业能力,从而提高地方职业院校的人才竞争力,实现地方职业院校促进三农问题的不断融化分解。此外,在招生上要给地方职业院校一定的自,扩大地方职业院校的招生范围,从而保证生源的充足,实现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文化素质上得到提升,在技能上得到改进,从而更好的带动新农村建设向小康社会迈进。地方职业院校是新农村新型人力资源输出的摇篮,农村是地方职业院校生源的主要来源地,两者关系本来就很密切。通过教育后,新型人才能够依靠所学在农村促进农业向现代化转化,利用自身的技能和创新思维,在农村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地方职业院校具有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的责任与义务,是历史给予地方职业院校的一种机遇。

(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地方职业院校服务于新农村,服务于农业现代化,职业院校必须认清形势,增强发展意识,以教育优势的聚集和积累为目标,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拓展办学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而促进地方职业院校不断向农村靠拢,真正实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通过深化教学改革,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优秀人才。地方职业院校办学活动要始终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专业设置上要做相应的适当的调整,把相关专业以及学科人才的培养与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有效衔接起来。

(四)准确定位,精心设计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地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以新农村为出发点,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以农民素质提升和技能应用为主要核心,从而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新农村和农村市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人才培养要有质量,有成效,需要依靠成熟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和方法才行。

(五)建立以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地方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秉承学校的传统,探索建立以地方职业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主要内涵是依托学校的科技优势,整合校地农业科技资源,重组农业科技价值链,建立以农村示范基地为主体,以科技培训和信息网络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科技推广平台,探索实践“地方职业院校+基地+科技示范户+农民”的推广通道,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信息传播四轮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进村入户。

参考文献:

[1]刘江毅.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党史文苑,2012(24).

[2]魏丽萍.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5).

[3]冯志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

农业人才培养计划范文第5篇

(一)建设目标

在3-5年内,把本专业建成专业方向明确,在学校学科(专业)布局中占重要基础地位;与水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经济等新兴产业的社会需求实践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独特,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师资水平高、科研实力强、基础条件好,在四川省农业水利工程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人才培养、行业服务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二)建设思路

1.精心凝炼专业方向。针对西部大开发、四川省农业水利工程现状、新农村建设及灾后重建中“三生”(生产、生活、生态)需水的迫切需求和特点,确定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以发展民生水利为核心,以保障农民饮水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城乡水环境为目标,紧密围绕农村防灾减灾、农业高效节水、农民安全饮水保障等建设,构建新时期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新方向,主要包括灌溉与排水工程、民生水利工程、平安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等。

2.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行业岗位人才需求的调查、在由农业水利工程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完成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通过行业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意见适时、动态修正人才培养方案。

3.促进师资水平、科研实力和基础条件的提升。通过校地研合作,建立由农业水利工程行业专家、技术人员和专职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富于创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科研和教改课题为纽带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将最新成果融入到专业教学中。

4.强化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校地研良性互动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建设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是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本专业将围绕我国及四川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人才需求形势,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改革与建设。基于水资源循环利用、低碳经济等新兴产业的社会需求,针对农村病险水库整治、水工建筑物安全检测、农业污水灌溉、农村水安全健康风险评估及整治等问题大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形成鲜明的特色。

1.以科研及教改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09年省教育厅已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四川盆地西缘典型区农村饮水水质健康风险评估》以及教改项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为抓手,通过改革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更加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继续推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大网上教学资源建设力度。

2.以培养质量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及野外教学实习。①实验教学方面:实验类型:专业基础———专业课———核心课程———综合设计。由单纯技能培养,转化为系统综合的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各学科内在有机联系的认识,避免实验内容的重复。教学途径:必修实验-选修实验-开放实验-探索实验。通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校大学生兴趣培养计划项目的实施,营造工程意识、科学精神的培养氛围,加强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辅助方法:模拟演示—电子教案—课件—微机数据处理。把各核心课程及实验形象而直观地介绍给学生。②野外教学实习方面:校区周边地区及岷江流域水电能资源十分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水利教学资源,地缘优势特别突出。根据西部大开发、四川省农业水利工程现状、新农村建设及灾后重建等的社会需求导向的新特点及发展态势,从实习内容、实习方式、实习时间等方面努力探索,改善实践效果,大力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以学校“双支计划”和百名博士招聘为平台,加大师资培养及引进力度。以学校“双支”计划为平台,大力加强师资培养,加强对外合作;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派遣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学习交流,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引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与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兼职教师相结合,以此作为现有专职教师队伍的补充。

4.以教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为突破口,强化并加强专业教学的标准化管。建立健全严格、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本着规范教学管理,依据教学管理的规律,着重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结构的优化。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以水利与建筑工程系的自身建设为重点,切实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和具体教学实施者的作用。

三、建设进展

1.人才培养。以学校本科生导师制为依托,从大三上学期开始,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切实做到因材施教。继续保持和完善现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探索定单式培养、开放式办学模式;聘请国内、外高级专家学者、企业高层主管和实习基地技术人员作毕业生实习和就业的指导教师,增强学生与社会的和生产一线接触的机会;对具备良好科研潜质的优秀学生,进行科研专项辅导,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发表科研论文,确保免推或考取“985”或“211”高校的研究生。

2.专业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建设。已引进人才4人;构建专业负责人———专业方向负责人———学术骨干有机结合的金字塔形专业梯队;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鼓励教师攻读学位和外出进修,加强科研课题和教学课题的申报工作。

3.大力推进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突出优势,体现特色。积极组织申报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力争国家课题,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业及水利部门的横向合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