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资产管理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态势分析法,即对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
1.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优势。
1.1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具有深远的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建设,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途径。但若农产品的流通不畅通,则会导致市场经济论乱,农民增收困难。在市场竞争日益激励的今天,随着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农产品流通销售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提供高效的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服务,不仅能使农民生产的产品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还可以使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增值,通过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降低农产品流通的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从而提高其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因此我们认识到,我国的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具有深远的发展潜力。
1.2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量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供应非常分散,物流成本很高。此外,农产品是具有生命的动物性和植物性产品,这些鲜活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对包装、装卸、运输、仓储、防疫等均有特殊要求,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而通过对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企业的合理规划,农产品运输、仓储等各环节的生产成本将显著降低,这样既有利于有效得节约成本,又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2.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劣势。
2.1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体制不健全。我国的物流管理咨询业相对西方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因此缺少相应的行业管理体制。如:我国咨询业至今没能建立起自己的行业协会,没有成行的咨询体系,缺乏合理的咨询价格体系和保证咨询调查质量等方面的规范,没有咨询案例数据库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
2.2物流管理咨询业人才紧缺。由于我国物流管理业和管理咨询业起步都相对较晚,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对于相关专业的设置时间也较晚,且其培养侧重于工业物流管理咨询人才而非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人才,因此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人才极为匮乏。据资料显示,物流相关专业人才已经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仅近两三年,我国物流相关专业的人才缺口将达到60余万。而企业对于高级物流人才的要求几乎是一致的:要有经验、有现代技术,还必须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有过硬的外语能力和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能力,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人才的相对匮乏与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发展的“瓶颈”。
2.3农产品物流管理的设施和技术落后。农产品的生物性能——如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和保险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相关设备通常只能提供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这使得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而农产品物流管理设施和技术的落后,也直接制约了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所能发挥的经济作用。
3.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外部机会。
3.1国家政策对“三农问题”的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提出“两个趋向”的基本论断,作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火的基本方针,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放开粮食市场和价格、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支持,为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2网络化对物流管理咨询业的促进作用。物流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体制,其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络经济发展的支持,信息网络化的逐渐完善和健全,对物流管理咨询业的业务开展提供了技术保证和智力支持。随着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许多从事物流信息技术的企业,他们制定专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物流信息技术。这对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4.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外部威胁。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未建立起专门针对物流管理咨询业的法律法规,因此在企业的日常业务中,许多行为都没有法律依据而只依靠当事人的行为习惯,这样一旦出现纠纷则很难调解,过错方得不到相应的惩罚而非过错方也无法用法律武器有效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对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自我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随着我国市场“门槛”的降低,外国各大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我国市场,其中就包括物流管理咨询企业。这些公司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成熟的管理体制,占领了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给我国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策略建议
通过上述对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SWOT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各方面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为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提出对策如下:
1.政府方面。
1.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相关政策以实行政策支持。由于我国的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各方面体制还不太健全,这使得我国的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尤其与欧美等较成熟的企业相比,更显示出了许多不及之处。需要借助政府的大力支持与保护。
1.2改善基础条件并加强农产品物流载体的建设。根据我国目前的基本情况,加强农产品批发的市场建设,是现阶段提高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建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体系,进一步加大批发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市场的各项法律法规,在流通市场内部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检疫检测中心,为农产品贸易发展服务。农产品物流实现顺利运转,就为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专业技术水平。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仓储、加工、配送、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增加人才培养的投入,联合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加强人才的培训工作。这要求政府一方面扩大高等院校物流本科和研究生的招手规模,培养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农业物流行业在职人员开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2.企业自身方面。
2.1规范咨询程序和保证服务质量。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企业作为新生企业,若想迅速提高自身的实力,一定要保证企业自身的服务质量。而规范咨询程序则是提高服务质量的必要保证。在物流咨询过程中,企业应进一步规范其基本程序,包括整个咨询过程中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2.2提高物流咨询水平。首先,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资源共享的物流咨询项目数据库,及时对咨询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以减少不必要的咨询时间,提高咨询效率,进而提高咨询水平;其实,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具体的咨询项目中有选择的利用现有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将现有理论进行创造性调整,以保证咨询的科学性、合理性;再次,在咨询过程中要具有创新思维,并将这一思维贯穿于整个咨询过程中;最后,采取适当措施,发挥物流咨询业的催化剂作用,推动我国农产品物流咨询业的良性发展,并依据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平台地位,合理解决咨询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2.3处理好引进“外咨”与“本土”咨询间的关系。由于国外咨询业的起步早,发展快,经验丰富有许多值得我国农产品物流管理咨询业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如:国外企业普遍重视运用咨询机构改进物流管理和销售工作,有成熟的系统研究方法和经验丰富的团队等。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的市场结构和顾客需求特征,特别是我国的企业管理文化与国外有这很大的差别,外国咨询企业的经验未必适合我国企业。所以,在借鉴外国经验的时候,也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不能一味的“拿来”。
摘要: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在不同国家与地区存在差异。面对数字技术带来的版权权利碎片化、版权授权与使用、版权保护等新问题,不
>> 工程管理发展研究 工程管理发展状况研究 房产测绘管理发展研究 存货管理发展历程研究 券商资产管理发展研究 物业管理发展状况研究 村级农副产业资源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国外雨洪管理发展及对我国启示 物业管理发展的问题研究 企业采购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信息化财务管理发展研究 航空收益管理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现状研究 工程项目管理发展趋势研究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发展对策研究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研究 中外体育产业管理发展的差异研究 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发展研究 对企业工商管理发展问题的研究 项目管理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② 哈格里夫斯审查是受到2010年当政的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的委派而进行的。该审查报告于2011年5月被公布出来并且得到了行业评论员的广泛欢迎。哈格里夫斯在审查报告中提出10项主要建议,包括:需要签订更强有力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协议、创建数字版权交易平台、让知识产权法律体制在未来的发展变化中更具灵活性等。报告指出“英国应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数字版权交易平台……使得版权授权与使用简便易行……从而促进市场交易更加迅速、自动化更高以及价格更实惠。”调查得出结论,认为交易平台应该以集成中心形式运行,且由政府支持的创意产业主管。
③④英国版权集成中心[EB/OL]..
关键词:财务管理 发展阶段 发展趋势
财务学已成为经济管理界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西方财务学主要由三大领域构成,即公司财务(Corporation Finance)、投资学(Investments)和宏观财务(Macro finance)。其中,公司财务在我国常被译为“公司理财学”或“企业财务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点论述
财务管理的萌芽时期
企业财务管理大约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地中海沿岸的许多商业城市出现了由公众入股的商业组织,入股的股东有商人、王公、大臣和市民等。商业股份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企业合理预测资本需要量,有效筹集资本。但由于这时企业对资本的需要量并不是很大,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单一,企业的筹资活动仅仅附属于商业经营管理,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财务管理职业,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重大改进和工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股份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的发展不仅引起了资本需求量的扩大,而且也使筹资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筹资活动得到进一步强化,如何筹集资本扩大经营,成为大多数企业关注的焦点。于是,许多公司纷纷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开始从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职业。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的职能主要是预计资金需要量和筹措公司所需资金,融资是当时公司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因此,这一时期称为融资财务管理时期或筹资财务管理时期。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筹资。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1897年,美国财务学者格林(Green)出版了《公司财务》,详细阐述了公司资本的筹集问题,该书被认为是最早的财务著作之一;1910年,米德(Meade)出版了《公司财务》,主要研究企业如何最有效地筹集资本,该书为现代财务理论奠定了基础。
法规财务管理时期
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和30年代西方经济整体的不景气,造成众多企业破产,投资者损失严重。为保护投资人利益,西方各国政府加强了证券市场的法制管理。如美国1933年和1934年出台了《联邦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对公司证券融资作出严格的法律规定。此时财务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金融市场制度与相关法律规定等问题。财务管理首先研究和解释各种法律法规,指导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组建和合并公司,发行证券以筹集资本。因此,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守法财务管理时期”或“法规描述时期(Descriptive Legalistic Period)”。
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是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美国洛弗(W•H•Lough)的《企业财务》,首先提出了企业财务除筹措资本外,还要对资本周转进行有效的管理。英国罗斯(T• G•Rose)的《企业内部财务论》,特别强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资本的有效运用是财务研究的重心。30年代后,财务管理的重点开始从扩张性的外部融资,向防御性的内部资金控制转移,各种财务目标和预算的确定、债务重组、资产评估、保持偿债能力等问题,开始成为这一时期财务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资产财务管理时期
20世纪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趋势的出现,财务经理普遍认识到,单纯靠扩大融资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财务经理的主要任务应是解决资金利用效率问题,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上升为最重要的问题,西方财务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内部决策时期(Internal Decision-Making Period)”。在此期间,资金的时间价值引起财务经理的普遍关注,以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为研究对象的资本预算方法日益成熟,财务管理的重心由重视外部融资转向注重资金在公司内部的合理配置,使公司财务管理发生了质的飞跃。由于这一时期资产管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称之为资产财务管理时期。
50年代后期,对公司整体价值的重视和研究,是财务管理理论的另一显著发展。实践中,投资者和债权人往往根据公司的盈利能力、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经营风险等一系列因素来决定公司股票和债券的价值。由此,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的研究受到高度重视。
这一时期主要财务研究成果有:1951年,美国财务学家迪安(Joel Dean)出版了最早研究投资财务理论的著作《资本预算》,对财务管理由融资财务管理向资产财务管理的飞跃发展发挥了决定性影响;1952年,马克维茨(H•M•Markowitz)“资产组合选择”,认为在若干合理的假设条件下,投资收益率的方差是衡量投资风险的有效方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1959年,马克维茨出版了专著《组合选择》,从收益与风险的计量入手,研究各种资产之间的组合问题。马克维茨也被公认为资产组合理论流派的创始人;1958年,莫迪哥莱尼(Franco Modigliani)和米勒(Merto H•Miller)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提出了著名的MM理论。莫迪格莱尼和米勒因为在研究资本结构理论上的突出成就,分别在1985年和1990年获得了诺贝尔奖;1964年,夏普(William Sharpe)、林特纳(John Lintner)等在马克维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系统阐述了资产组合中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区分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明确提出了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而减少等观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使资产组合理论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夏普因此与马克维茨一起共享第22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荣誉。总之,在这一时期,以研究财务决策为主要内容的“新财务论”已经形成,其实质是注重财务管理的事先控制,强调将公司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密切联系,以资产管理决策为中心,将财务管理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关键词: 医院; 成本核算; 成本管理
医院实行成本核算管理是医院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行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必然结果。成本核算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何成功地运用在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中,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任务和研究的课题。现代成本管理提出了很多新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医院同样也要关注成本管理发展趋势,必须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变化不断实践科学发展观,适时更新成本管理理念和加强成本核算管理。
一、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建立健全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医院成本管理涉及医院和部门(科室)以及职工三方面的利益,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医院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多个职能部门协力合作的成本核算管理组织。
(二)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对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进行完整、系统的记录和计算分析,并加以控制和考核。开展医院成本核算是加强成本管理的前提,是医院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开展成本核算可以及时了解成本执行情况,分析成本升降原因,挖掘潜力,改进管理,降低劳动消耗;为国家合理制定医院补偿政策和医疗收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逐步改变过去医院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缺乏严格的内部经济核算的现象,同时清产核资、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健全原始记录和内部核算体系;制定开支标准,明确审批权限等。
(三)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重点是区分成本费用和其它费用开支的界限;成本费用和专项支出的界限;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界限;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等。
(四)建立医院成本核算服务体系
由于成本核算不同于财务核算,而现行的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医院在进行成本核算之前,应根据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的需要,建立成本核算账户和账簿体系,便于成本费用的归结和分摊。
二、由现在的预、决算管理向成本核算管理发展
预、决算管理能够综合地反映医院在完成提供医疗服务任务中的财力规模和各项经费的保障程度,有利于医院领导加强对财务工作的指导,保证医院经费的正确使用方向,并在上级下拨的经费和医院医疗收入所带来的经费数额内合理使用,实现收支平衡。预、决算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开支起到计划调节和监督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重收入、轻支出,重追加、轻效益,重拨付、轻核算等问题。在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靠预、决算已远远不能满足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医院迫切要求加强重支出、重效益、重核算的成本核算管理,对医院成本消耗进行有效控制,使医院经济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定性向定量管理转变,提高管理效益,向企业经营型管理发展,积极探索符合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方向的医院经济管理体制,为下一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奠定基础,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运行机制。
三、由现单纯的医院会计核算向科室核算、病种核算、医疗项目核算发展
(一)科室核算
医院科室是直接使用和消耗成本的单位,科室核算是以医院各科室为核算单位,把科室开展业务活动的收入和劳动耗费、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分析、对比、总结,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医院经济核算的基础。每所医院都可以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探索核算形式,并没有统一的模式。通过开展科室核算有利于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明确医院各部门责任,调动职工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使职工在参与医院的经济管理和经济核算中,增强责任感,提高经济效益,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通过科室核算也可以初步反映出各科室之间存在的管理、物价、效率、效益等问题,有利于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病种核算
医院的医疗服务是针对每一种病种诊疗的,以每一病种为成本核算单位,建立单病种诊疗的标准成本,能够反映每一病种治疗的效率和费用的高低。将其与不同时期、不同医院对比,能反映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效益,与实际病种成本对比分析,找出造成差异的原因,为以单病种费用为基础的付费方提供成本数据,将有利于进行医院成本控制监督,提高医院在市场的竞争能力,为病人提供一个明明白白的消费服务。
(三)医疗项目核算
直接将成本分摊到具体的单个医疗项目,这样的成本核算更准确,成本核算责任更明确,成本核算管理更具体,是医院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其核算多用于服务定价、投资论证、付费偿还、效益评估等,为新医改方案提供有效的成本核算参考依据。
四、由不完全成本核算向全成本核算管理发展
医院刚开始引入成本核算因其基础较差,许多应计入成本的项目,如人员工资、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费用、间接费用等均未计入成本。这种不完全成本核算制度下的成本数据,因缺少重要的成本内容而难免失真,甚至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使下一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国家对公立医院费用补偿无依据,也不利于新医改方案的推行和相关经济决策的作出。为此,医院要适应成本核算发展趋势,由不完全成本核算向全成本核算管理发展。全成本核算是一种全员参与、全要素、全过程控制的全面系统的成本核算管理方法,它有利于实现横向联合优质、高效、低耗的经营管理目标;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有利于降低成本、减轻病人负担等,以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成本核算管理手段由传统手工方式向网络成本管理发展
由于医疗服务涉及面广,其专业分工精细,各学科和保障部门之间的联系密切复杂,加上医疗服务是按项目计费,成本核算数据庞杂,若用手工统计核算,工作量大且不准确。因此,医院要适应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展的需要,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实现成本核算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自动化、科学化,争取最大限度地实现成本核算数据收集、存储、传输、汇总,分析及时、准确、便捷、共享和可靠,提高成本核算管理质量和效率。
六、加强医院成本管理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的关系
财务管理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成本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延伸。要以财务管理为依据,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促进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高速公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其管理效率最终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竞争力。对固定资产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固定资产管理是以提高资产利用率,减少资产的无谓损失,最终使固定资产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的一种活动,广义的固定资产管理包括管理和价值管理。
现代固定资产管理以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为对象,包括对固定资产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物质运动形态包括,规划、设计、制造、采购、安装、使用、维修、维护、改造、更新、直至报废;价值运动形态包括,最初投资、维修费用支出、折旧、更新改造资金的筹措、积累、支出等。
近年来西方国家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理论不断推陈出新,国内关于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也有较多的研究。魏霞飞、赵瑞玺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中总结出了目前国内固定资产管理的若干问题:其一是由固定资产的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固定资产资源浪费;其二是固定资产管理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二、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情况概述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分为土地、房产、机械设备、机电设备、车辆及其他六大类。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呈现价值高、数量多、分类复杂、使用地点分散、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其安全和完整,充分发挥其效能,实现增值保值,对提高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十分必要。
三、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不能及时、准确提供资产管理数据
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靠人工统计很难及时、准确反映资产客观情况。
2.不能掌握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内的动态变化情况
固定资产有四种属性,即实物属性、价值属性、收益属性、费用属性。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应事先四个属性有机统一。由于对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收益、支出、变动情况没有准确的、连续的、完整的记录,企业不能掌握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内的动态变化情况。
3.资产清查效率低
资产清查是保障资产完整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由人工操作。人工进行资产盘点费时、费力,资产清查效率不高,难以有效控制固定资产流失。
4.资产原始数据资料不全
资产原始数据资料不全,突出表现在由各项工程竣工所形成的土地、房产以及机电设备。本来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做好的转固验收工作,但工程实施单位或部门往往认为支付完工程款就完事大吉,忽视了转固工作;另外,有的工程款计入了费用,形成帐外资产。由此形成了固定资产处于管理空缺状态,时间一长其附带的各种审批文件、施工图纸、说明书、维修手册等重要资料也无从查找。
四、分析资产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缺乏资产管理全员、全过程的责任意识
长期以来,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只是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事情,跟别人没关系。没有形成全员、全过程的参与资产管理的氛围,造成了资产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掌握资产变化情况、资产管理资料不完整、资产清查效率低的问题。另外,在资产管理上,没有统一规划,且各单位普遍缺乏经营意识,表现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缺什么配什么,造成资源浪费。
2.基础工作不扎实
资产卡片和台账是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详细、全面、实时、真实的资产卡片和台账信息对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过去由于基础工作不到位,造成卡片基础信息空缺,台帐信息不完整;对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内变动、调拨、维修、运行情况没有系统的记录、分析。对于资产购置、验收、修理、调拨、报废、处置各环节的具体工作要求不够明确;对有关部门的职责边界划分不够清晰;没有及时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对现有制度进行修订或细化;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时针对性不足,有效性得不到体现。
3.管理方式落后
由于采取人工统计方式,增加了沟通协调工作量,工作效率极低且容易发生计算错误等现象,还会造成资产管理人员的紧张情绪。
五、改进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1.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有章可循
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办法》、《资产转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使各项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理清了资产管理各环节的工作流程;编制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资产配置标准,规范了资产购置行为;组织年度资产清查,有效防止资产流失;制定了土地确权和房产办证计划,清晰产权关系;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考核标准,对资产管理结果给予客观评价。
2.构建管理网络,确保责任落实
企业两级单位设立了资产物业管理部或指定专门部室进行资产管理,明确了归口管理范围,构建了企业资产管理网络,确保了企业各项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建立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交流平台,方便及时信息,解答资产管理问题,交流管理经验,提高了资产管理效率。
3.强化全员、全过程的资产管理意识
当今固定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是强调系统性和全过程的管理,表现在固定资产事前、事中、事后管理以及管理和价值管理的融合。企业财务部是资产价值管理部门,资产物业管理部是资产实物属性的组织管理部门,各使用部门对资产具有保管责任。企业将资产购置计划纳入预算工作,有效地进行了事前控制;强化了资产使用人的责任意识,有效地进行了事中控制;在审核资产报废更新及资产处置时,引入专家组审核机制及纪检监督指导机现制,确保资产报废更新审核工作科学合理、公开透明,有效地进行了事后控制。
4.开发研究管理方式,推行信息管理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与条码技术,研究开发了“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该系统突破了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局限,通过互联网实现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安全、完整、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使得全员、全过程管理变为现实。系统对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使资产使用状况实现了实时监控,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中日常消耗、维修、保养、变动、出租、出售、报废等动态信息进行详实记录、统计;对车辆的标准油耗与实际油耗进行对比提醒;系统丰富的查询功能为资产决策问题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条码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资产清查质量和效率。
5.引进创新,实现管理效益
(1)合同能源管理
企业所辖职工食堂大多数采用液化气作为燃料。而非民用液化气价格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使企业能耗成本日益增加,且液化气属危险品,其储运存在安全隐患。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引进新型电磁厨房,以电代替液化气作为燃料,与厂家共享节能成果,节能降耗和节约成本效果明显,碳排放减少40%,燃料费用降低44%,且操作无明火,厨师乐于使用。
(2)设施升级改造
电费是企业日常经费的一项大额开支。通过实施收费罩棚、隧道LED照明改造,节省电费50%以上;以节能环保理念对路灯照明线路进行改造,使路灯定时自动关闭,在符合道路照明照度要求的前提下,节省了电费,降低了维修成本;改进箱式变压器的防盗措施,通过改变防盗罩用材和造型等措施,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为企业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
(3)资产经营
企业强化了资产经营意识,充分挖掘闲置土地、房产及设施设备的利用价值,加大物流设施的招商力度,提高设施利用率,2011实现资产经营收益2000余万元。
六、产生的管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