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猪养殖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年以来,在自治区水产畜牧局的领导下,我市充分利用本地优势,以瘦肉型肉猪和仔猪、肉牛、黄沙鳖、白鸽等优势品种为重点,全面加快无公害养殖基地建设和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工作,至20*年底,全市申报产地认证养殖基地40个(其中瘦肉型猪养殖基地30个,肉鸡养殖基地1个,肉鸭养殖基地1个,鳖类养殖基地2个,白鸽养殖基地3个,肉牛养殖基地1个,乌鳢养殖基地1个,草鱼、鲤鱼养殖基地1个),申报产品认证30项。全市推广无公害生猪养殖165万头,无公害肉牛养殖2万头,无公害肉鸡养殖1235万羽,无公害肉鸽养殖295万羽;无公害水产品放养面积11.10万亩,无公害水产品产量4.95万吨,有效地保障了养殖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了我市养殖业健康发展。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市水产畜牧部门把发展无公害标准化养殖作为首要任务
我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无公害标准化工作的领导,20*年全市水产畜牧工作会议后,市委副市长宾能松亲自组织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各有关部门领导以及水产畜牧局局长召开专门会议,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有关政策措施,并成立了全市无公害养殖产品领导小组,成员由各有关部门领导组成。我局成立了“贵港市养殖业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办公室”,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开展无公害标准化工作。20*年-20*年全市各级财政投入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的资金达560多万元,极大地推动了我市无公害标准化基地建设和有关工作的开展。同时,全市各级水产畜牧部门把推行无公害标准化工作作为己任,并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好:一是,不管是否属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县(市、区),有无项目经费,都要求全面抓好无公害标准化工作,抓好示范基地建设,抓好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申报。如港北、覃塘两个区非项目区,两年共建设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示范基地32个,申报无公害产地认定10个,产品认定6项。二是市水产畜牧局无公害产品领导小组派出技术指导小组,定期深入各县市区、各养殖基地、养殖大户指导开展无公害标准化工作,把无公害标准化技术要求、各项制度、措施落实到位。三是早部署、早行动,确保目标任务完成。每年春节过后3月份,我市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全年无公害标准化工作,制订各项措施,确定重点无公害建设基地。如20*年5月份,我市便组织申报无公害养殖地6个,至12月底,全年共组织申报无公害产地认定31个,产品认证27项,全面完成计划任务。
二、以优势养殖产品为重点,全面推行无公害标准化养殖
瘦肉型肉猪和仔猪、肉牛、黄沙鳖、白鸽等是我市优势养殖产品,在我市养殖业中占了81.50%的比重,优势产品养殖20*年为农户人均增加纯收入47.30元,优势养殖业已成为我市养殖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市把推广无公害标准化养殖与发展优势产品养殖有机结合起来,把推广无公害标准化养殖作为提升我市优势产品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20*年,全市建立无公害标准化瘦肉型猪养殖基地86个,养殖小区47个,申报产地认定30个,推广无公害瘦肉型猪养殖165万头,占全市生猪出栏率的52.82%,项目县(市、区)占生猪出栏率的63.2%,。桂平通过金田黄沙鳖养殖协会推行无公害标准化养殖,使黄沙鳖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占全市养殖量的93.5%。白鸽养殖我市居全区首位,港南区是我市养殖白鸽最多的县(区),通过两年时间推广,无公害白鸽养殖占港南区白鸽养殖的96.5%,占全市白鸽养殖的91.3%。通过推广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有力地促进我市优势产品养殖的发展,优势产品养殖占全市养殖业的比重也提高到87.60%,同时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做好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确保无公害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提高养殖企业对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对有关法律法规的认识,20*年至20*年,我市组织了65个养殖单位到自治区参加无公害培训班学习。我局20*年内编制了2500多份技术标准资料和法律法规文件摘要,分发到各有关养殖单位;组织举办举办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培训班5期,请自治区等有关专家讲授有关养殖业无公害产品生产的政策、法规和无公害养殖业生产技术标准等。同时,与各县市区水产畜牧局一起组织工作组,深入养各殖企业、乡镇、村屯举办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知识讲座167期,讲授、宣传无公害生产的内容、意义和生产技术规范,受训人数达12000人次,使养殖企业、养殖大户了解并掌握标准化生产的要求。通过层层宣传发动和培训,营造了推广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的良好氛围,全市绝大多数养殖企业、养殖大户都主动申报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确保了无公害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源头监管,净化养殖业投入品市场
为使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从源头上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供保障,我局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兽药经营市场的管理,并配合上级部门定期抽检饲料及添加剂、兽药和猪尿样,严历打击使用盐酸克伦特罗、氯霉素、呋喃唑酮等违禁药物的非法行为。20*年我市先后对85多个饲料店、兽药经营店、167个猪场进行抽检,共抽检饲料及添加剂、兽药、猪尿样1500份。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地净化投入品市场,收到了良好效果,使广大养殖户逐步形成了使用高效、低残留的优质安全养殖投入品的良好习惯,所申报的养殖基地没有检出使用违禁药品的现象。
五、强化无公害基地薄弱环节,完善疫病监测制度、档案记录制度
疫病监测制度、档案记录制度往往是无公害养殖基地、养殖场(企业)、养殖户在无公害基地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但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又是无公害基地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市充分利用水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有利条件,为养殖场(企业)、养殖户制订疫病监测方案,并定期对猪瘟、猪链球菌病、猪肺疫、伪狂犬、细小病毒、鸡瘟、鱼常见病等进行疫病监测,确保养殖安全。二是在做好培训工作的同时,派出技术指导小组,指导做好或完善档案记录制度,并使之形成制度化,保证无公害标准化养殖质量有可追溯性。
六、继续做好已取得无公害养殖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单位的监督,确保无公害水产畜禽产品质量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畜产品供给安全为目标,以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牢固树立为养而种,为加而养的观念,加速现代化产业龙头企业建设,加速标准化产业基地建设,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和保障体系,促进畜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把畜牧业建设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第一主导产业,努力把*市建设成为全省现代畜牧业大市,为奋战三年、再造*做出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市畜牧业生产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畜禽养殖及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由94亿元提高到210亿元,增长1.2倍。其中畜禽养殖业产值由60.2元提高到110亿元,增长83%;畜产品加工业产值由33.8亿元提高到100亿元,增长195%。畜禽养殖及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由38亿元提高到84亿元,其中畜禽养殖业增加值由24亿元提高到44亿元,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由14亿元提高到40亿元。
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左右;肉、蛋、奶产量分别实现50万吨、40万吨、12万吨;全市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2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0%左右;
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80%以上,良种率由50%提高到80%,畜禽产品中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比重分别达到60%、20%、10%,畜禽产品订单生产比重达到50%以上;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和完善的动物卫生组织体系。
畜牧业主要生产指标在全省位次稳步提升,进入前三强。其中,养羊业居全省第一位,牛、猪、禽产业均进入全省前四名;在畜牧业产业化建设中,建成全省第一的肉牛、肉羊屠宰加工企业,生猪综合加工能力居全省前列。
三、建设内容
(一)强力推进龙头企业建设,促进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坚持扩能与新建并重和自建与引进并重的原则,加快实现“三个一批”。
做大做强一批,解决现有龙头企业规模小、牵动力弱的问题。到2010年,现有龙头企业都要基本达产,同时部分企业进行二期工程扩建。在生猪产业上,*柏慧燕都食品有限公司年产值由2007年的3.8亿元增加到10亿元,凌源嘉珍兴业食品有限公司由2007年的0.4亿元增加到2亿元,北票宏顺食品有限公司由2007年的1.7亿元增加到5亿元;在牛产业上,辽宁宏达牛业发展有限公司年产值由2007年的2.55亿元增加到20亿元,辽宁澳珍乳业有限公司由2007年的0.4亿元增加到2亿元;在肉禽产业上,北票宏发食品有限公司年产值由2007年的3.8亿元增加到22亿元,*县分享禽业有限公司由2007年的0.12亿元增加到2亿元,*县鑫波牧业有限公司由2007年的0.2亿元增加到2亿元,喀左利州鹅业有限公司由2007年的1.4亿元增加到5亿元。
加快新建一批,围绕养殖基地新上精深加工项目,并尽快达产。在生猪产业上,在凌源建设年产值达到35亿元的辽宁万亨牧业有限公司,在北票建设年产值达到30亿元的北票宏大牧业有限公司;在羊产业上,在建平建设年产值达到30亿元的辽宁鑫枫羊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禽业生产上,在龙城区建设年产值达到2亿元蛋粉的富荣科技有限公司,在凌源建设年屠宰加工能力1000万只鹅鸭的蓝翔牧业有限公司。
招商引进一批,主要集中在皮、毛、骨、血、肉的精深加工上,最大限度拉长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使龙头企业建设薄弱的产业实现重大突破。到2010年,全市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3—5个,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5—8个。建成国家级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个,省级20个以上,市级50个以上。开展名牌畜禽产品认定工作,力争取得国家级名牌产品2-3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以上,市级名牌产品20个以上。
(二)加快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坚持区域化布局、差异化发展的原则,根据各地产业基础状况,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加快建设产业带,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畜禽产品产区,逐步形成建平县以肉羊、肉牛为重点,凌源市以肉牛、生猪为重点,北票市以禽、猪为重点,*县以肉鸡产业为重点,喀左县以鹅鸭为重点,龙城、双塔两区以奶牛、蛋鸡为重点的产业格局
以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为核心,以基地乡、标准化专业村(屯)、规模饲养大场大户建设为基础,迅速壮大畜禽养殖基地整体规模。到2010年,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专业小区2049个,其中新建1180个;建设产业化基地乡100个,其中新建35个;建设标准化专业村(屯)550个,其中新建190个;发展标准化规模饲养户3.5万户,其中新发展0.9万户。全市产业化基地订单畜禽养殖数量力争达到全市畜禽总量的60%以上。
(三)创新畜牧业发展模式,建立健全互利双赢新机制
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主要内容,充分认识创新模式在推动畜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别要注重推行“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农场)、公司+养殖基地+农户、公司养殖基地+农民”等新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组织、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职能,确保龙头企业对基地生产规模、产品品质及生产经营风险的有效调控,形成龙头企业与基地建设衔接紧密、运转高效、互惠双赢的新机制,提升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现代化程度。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各类生产合作型、销售合作型、技术服务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向各类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标准化生产、保护价收购的双赢机制,为龙头企业产品开发奠定基础,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提供保障,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长久共生共存、共同发展。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农户参加合作组织的比重要达到80%。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保障体系建设,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1、建设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要加强种畜禽场建设,通过新建和老场扩建,提高自主供种能力。建设重点是祖代蛋用种鸡场、祖代肉用种鸡场、原种猪场、二元种猪场和父母代种禽场。到2010年,全市良种自给供种率达到80%以上。在生猪生产上,原种猪场基础母猪存栏规模由现在的1000头增加到4000头;纯种猪场基础母猪存栏由现在的6000头增加到2.2万头;标准二元母猪场基础母猪存栏由现在的8.6万头增加到13万头。在种猪场建设上,在全市形成以凌源禾丰、福诺为主带动凌源市;以建平润兴、富源为主带动建平县;以喀左鸿兴、凌河为主带动喀左县;以北票宏顺、安信、盛达为主带动北票市;以*县种猪场、龙城德凤为主带动*县并辐射两区的种猪生产格局。在种禽生产上,北票新建1万套规模的祖代肉用种鸡场,扩建北票宏发父母代种鸡场规模由现在的10万套达到20万套;在*城区周边建设存栏1万套的祖代蛋种鸡场,全市父母代蛋种鸡存栏由现在的8.5万套增加到20万套。开展新品种引进推广工作,加强改良网络建设,努力实现规模饲养户、专业小区(大场、大户)、专业村(屯)、产业化基地乡良种全覆盖。要整合资源,提高种畜及设备(设施)利用率,加强对开展多畜种改良、辐射面广的区域性综合供销站建设,每年新建10个以上。加强种畜禽执法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市、县、乡三级种畜禽监管体系,实现种畜禽由生产到经营的全面监管,推进全社会畜禽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同步增长。
2、建设科技支持体系。加快市、县、乡三级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步伐,乡(镇)动物防疫监督所加挂畜牧技术推广站牌子,承担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培训、推广、普及的职责。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畜牧生产实用技术普及率。开展生产实用技术的引进、研发、试验、示范及推广,本着市抓新技术、新品种引进与示范,县(市)区抓推广与应用的原则,围绕产业化基地建设的高效益生产技术、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等,搞好引进、示范、推广工作。
3、建设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大力发展草业经济,加快发展林下种草和人工种草。贯彻落实《草原法》,以省政府确立的科尔沁草地南缘沙化治理项目为契机,搞好草原确权,大力开展草场围栏和草场补播,到2010年,完成沙化治理面积163万亩。开展饲料作物种植及加工利用,到2010年,全市粮饲兼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玉米种植面积的80%以上,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饲料的转化利用率达到60%以上。加快和优化饲料工业发展,提高饲料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科技水平,提高产品知名度和信誉。鼓励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围绕牛、羊产业基地建设糖化饲料厂,促进粮食就地转化。到2010,饲料产量(折配合饲料)达到200万吨,比2007翻一番,产值达到32亿元,比2007增长1.5倍。全市年加工能力达到20万吨以上、10-20吨、5-10万吨饲料厂分别达到5个、5个和6个。
4、建设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在全面巩固动物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人员编制到位、人员录用和工资到位、办公场所到位、工作职责到位的“四到位”建设标准,全面完成乡(镇)动物防疫监督所的建设。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市县两级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化验室要加大基础设施改造、仪器设备购置和疫病监测所需资金的投入,确保用2年的时间全部通过省业务部门的达标认证,为政府决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冷链系统建设,要严格按照省动监局的建设标准,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分别建成不少于150、100立方米的疫苗储存冷库,并配备必要的运输工具;乡(镇)动物防疫监督所要配备辖区内免疫所需疫苗储存的冰柜和冰箱。加强动物卫生工作电子网络化建设,逐步实现市、县、乡、村动物卫生工作网络化管理,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行政补救能力。
5、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动物免疫标识可追溯体系,对各类畜禽养殖实行档案管理,完善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保证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卫生安全。加强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监管,以查处违法生产、违法经营与违法使用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劣兽药、饲料的违法行为。加强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与监管工作,以产地与产品一体化认证为主要形式,稳步推进无公害畜产品和产地认证工作,到2010年,全市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比重分别达到60%、20%和10%。
6、建设畜禽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促进畜禽产品交易市场规模扩大与功能完善,增加交易量,扩大辐射范围,增加牵动力。建设一批跨省、区的大型畜禽交易市场,新建一批特色畜禽产品专业市场,牵动*肉驴、蜂、兔、毛、皮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分析和体系,及时市场信息,促进畜禽产品流通,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正确引导生产者进行生产调控,平抑生产波动。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畜牧业加快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县要本着分级负责、各有侧重的原则,建立畜牧业生产发展基金,要确保按每年递增20%的比例增加投入。主要用于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标准化养殖示范,科技培训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二是整合各类支农专项资金。对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土地整理、以工代赈、农业科研等各专项资金,本着渠道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成果共享的原则,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入比重。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部门要进一步降低信贷门槛,扩大贷款额度,对畜牧业项目要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四是加大保险支持力度。在启动种猪保险试点基础上,开展牛、羊、猪、禽等产业保险,增强畜牧业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抓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培育好畜禽生产基地
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活动。制定《*市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管理办法》,指导344个畜禽养殖场依法建立规范的养殖档案,建立畜产品追溯制度,保障畜禽产品质量。二是申报实施生猪规模养殖场(区)标准化改造项目。争取国家投资100万元,自筹资金76万元,对德兴养殖公司养猪场、成山海强养殖场、埠柳大梁家养猪场、寻山石侯子养猪场、崂山董连玉养猪场5个猪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实施猪舍标准化改造4220平方米,扩建沼气池350立方米,污水处理池900立方米,硬化路面2000平方米。三是组织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争取省以上资金330万元,自筹资金700万元,通过对恒大集团高产奶牛繁育中心、崖头奶牛场、每日农牧,俚岛卧龙王家、大疃孤石杜家等6个奶牛场标准化改造和恒大奶牛场生态循环养殖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我市奶牛养殖标准化水平。同时加强畜牧社会化服务体系、畜牧产业组织体系建设,提高畜牧系统技术推广能力和奶业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四是组织实施奶牛饲养小区标准化改造项目。争取省以上投资200万元,自筹资金490万元,对滕家鲍村、崖头前密文、俚岛卧龙王家、大疃孤石杜家、东山沟姜家5个奶牛场进行改扩建。五是组织实施蛋鸡标准化规模场改造以奖代补项目。争取国家投资80万元,自筹174万元,对崂山船坞、崂山崂山屯、崂山古塔、王连客岭、石岛桃园等9个养鸡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六是加紧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2008年有11家单位已申报无公害认证,其中7家已通过认证,有利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培育好畜禽生产基地。在奶业生产基地上,搞好崖西、崖头、大疃、滕家等镇为主体的奶牛基地镇建设。以奶牛良种补贴工作为重点,争取省以上补贴资金33万元,奶牛改良数量达到11770头,实现奶牛品种优化。在特种动物生产基地上,以疫病防控和品种升级换代为重点,引进优良种兽2600只,改良狐狸1.68万只,为石岛蚧口村申报实施一村一品水貂特色产业项目,总投资578万元,申请上级补贴资金20万元,年可新增经济效益104万元。在生猪基地建设上,2008年全市,能繁母猪存养量3.39万头,以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为重点,实现母猪人工授精6000多头,改良商品猪达到4万多头。在肉、蛋鸡基地建设上,以烟台益生种鸡场建设为重点,实现肉蛋鸡良种推广8.6万多套,进一步壮大崖头、石岛两大肉蛋鸡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建设上,今年新成立了俚岛镇鑫瑞祥奶牛合作社、崂山民兴生猪合作社、*奶牛产业合作社等畜牧合作组织,以“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产业格局初现端倪。
二、抓畜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促进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落实好能繁母猪的补贴。今年我市能繁母猪共计3.39万头,争取上级补贴资金135万元。二是做好后备母牛的补贴。对优质后备母牛按每头500元给予一次性补贴。争取省以上补贴资金42万元。三是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补贴。共申请补贴资金100万元,四是做好临时性的补贴政策。“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后,对全市10442头奶牛给予每头100元的一次性饲料补贴,争取省以上补贴资金62.8万元。同时对奶站给予一次性补助,争取省以上补贴资金8.23万元。
三、抓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高畜产品质量
一是积极落实国家的奶牛细管冻精良种补贴政策。按照《2008年*市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对全市11770头奶牛进行改良,实现奶牛品种优化。二是完成我市生猪人工授精站点建设。投资170万元建成*市猪人工授精站,引进长白、大白、杜洛克等优良种公猪25头,加快优质良种猪的推广。三是积极开展畜牧科技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畜牧科技人员进场入户行动,组织科技下乡,举办培训班48期,培训5200多人次,免费发放技术资料26000多套。四是加强基层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申报了16个乡镇兽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省以上投资48万元。改善了基层兽医站办公环境,切实提高乡镇兽医站对动物疾病的防控监测水平。五是大力推广自然养猪法。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推广自然养猪法,已建成和在建的自然养猪法养猪场20多处,发酵床圈舍面积1.3万平方米,生猪1.2万头以上。
四、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2008年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动物防疫机构建设,通过建立完善“五位一体”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管理体系,强制免疫工作防疫密度达到100%,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免疫任务。加强奥运期间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证奥运期间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社会稳定。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为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畜牧局与各基层兽医站签订责任书,兽医站与基层检疫员签定责任书,并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岗位责任制考核。二是做好免疫注射和消毒灭源工作。搞好免疫普查和免疫效果监测,及时做好免疫抗体水平达不到要求、漏免和新补栏畜禽的补免工作,消除免疫漏洞和空白点,保证免疫密度达到100%。做到牲畜免疫率和耳标佩带率达到100%。在做好免疫工作的同时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各兽医站加大对大型畜禽饲养场、重点养殖户、候鸟栖息地特别是加强对城乡活畜禽交易市场的监管,严格落实活畜禽交易市场定期休市消毒制度,彻底消除疫病隐患,确保消毒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强化监督措施,确保防疫质量到位。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做到有运必检,有宰必检,检疫率达到100%。加强市场和流通环节的监督治理。认真做好上市畜禽及其产品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不合格或未经检疫的畜禽上市交易。四是加强疫情监测。以市兽医站为基础建立动物疫情测报站,加强对疫情的监测,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全市858个行政村都设立疫情报告员,形成市、镇、村三级疫情监测网络。五、抓行政执法,规范投入品市场经营行为
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一是积极应对“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市畜牧局立刻做出反应,对全市1462个原料奶生产企业、68个鲜奶收购站点、65个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落实监管责任人,同时对所有奶站进行治理整顿,按分布重新规划,统一发放生鲜奶收购许可证。坚决取缔不合格奶站。二是规范和整治饲料经营市场。我市现有鱼粉生产企业186家,其中已经取得《动物源性饲料产品生产企业安全卫生合格证》的94家,正在申请办理的25家,无证且未申请办理的67家。通过鱼粉生产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所有无证企业全部关停,建立健全鱼粉生产监管监测制度,规范鱼粉生产秩序,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三是强化投入品的监管。对养殖场户建立养殖档案,加大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兽药停药期规定,把好饲养关;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添加剂,自配料、成品料全部实行每批次留样制度,以备抽检。对全市40家兽药销售网点、26家兽医站进行拉网式清查,整顿和规范兽药及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秩序,坚决打击生产销售非法兽药产品行为。
2009年工作打算
尽管我市畜牧业总的发展态势较好,但在实际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龙头加工企业少且规模偏小,对畜牧业的带动力不足,产业化程度低。二是畜牧生产科技含量低,饲养管理水平不高,畜产品质量缺乏有效保障。三是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
2009年畜牧生产发展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快推进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强化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管,全面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是:到2009年,全市特种毛皮动物动物存栏600万只,牛存栏3.3万头,猪存栏32万头,禽存栏33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3.3万吨,蛋类总产量达到3.7万吨,奶类总产量达到6万吨,畜牧业总收入达到27.5亿元,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9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以项目实施为重点,推动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
以标准化改造项目建设为契机,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抓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生猪标准化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奶牛饲养小区标准化改造项目、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以奖代补等建设项目,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落实好奶牛良种补贴、后备母牛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国家的惠农政策,积极争取新的惠农项目,大力发展养殖小区,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二、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
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扶持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积极发展和培育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推广“公司+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养殖基地和龙头企业对接,带动优质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积极培育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组织,力争2009年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20个,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三、加强畜牧科技体系建设,推广实用技术
一是建立畜禽良种繁育体系。落实国家的奶牛细管冻精良种补贴政策,使我市奶牛品种改良率达到100%,实现奶牛品种优化。充分发挥生猪人工授精站点作用,加快优质良种猪的推广,确保猪良种率达95%以上。加大对金箔尔种貂场、环山种猪场、益生种鸡场的管理和技术指导,提高种畜禽生产能力和推广能力。二是积极开展畜牧科技体系建设。开展畜牧科技人员联系千场万户行动,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增加养殖效益。以畜牧信息网为基础,为兽医站配套网络终端设备,形成覆盖全市信息服务网络,通过网络处理业务信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科技服务质量。三是做好实用技术推广。一要大力推广发酵床养猪法。2009年争取全市采用发酵床养猪法的养殖场达30处,占规模饲养比重达到20%,建设发酵床2万平方米,自然养猪存养量达到2万头,为农民新增纯收入150万元。同时,解决养猪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污物“零排放”,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二要推广秸杆青贮技术,争取青贮总量达10万吨,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三要推广规模养殖场沼气建设工程,选择猪、牛、貂、鸡规模养殖场进行沼气推广试点工作,有效解决养殖污染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长效防控机制,发展巩固无疫区示范区建设成果。突出抓好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性免疫工作,同时不放松对其它疫病的免疫。抓好疫情监测、强制免疫、疫情封堵、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置五个环节,确保全区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免疫密度达到100%,完善动物疫情预警机制。积极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畜牧工作再上新台阶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畜牧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唱响一个主题,办好三件大事,努力建设山西省经济强县”这一奋斗目标,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发展理念,通过狠抓畜牧重点工程建设,强化科技服务,加强行政执法,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全县畜牧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一、*年畜牧工作回顾
(一)畜禽生产稳步增长
*年,全县畜禽饲养量分别达到猪292381头、牛
34323头、羊73708只、鸡862672只,同比分别增长16%、
7.2%、2%、12%,其中出栏分别达到179754头、6518头、18879只和247206只,同比分别增长17%、17.6%、3%和12%。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14585吨,奶产量达到5095吨,蛋产量达到2752吨。畜牧业产值完成1.95亿元,农民人均畜牧纯收入450元,畜牧业组织化程度达到45%,科技贡献率达到62%,全面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年度任务指标。受到了省、市、县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表彰奖励。其中,获省级奖励3项,市级奖励5项,县级奖励5项。
(二)畜牧产业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采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按照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要求,大力实施畜牧产业化。
一是通过积极引导畜牧业由耗粮型向节粮型、食草型转变,在培育新产业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在抓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国家大力发展奶牛养殖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种草养畜,发展节粮型畜牧业,全县人工种草达到3万亩,奶牛存栏达到了3469头,已成为全县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
二是通过努力推动畜牧业由粗放数量型向集约质量型转变,在生产质量和效益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以规模化和专业化养殖为载体,全面推进养殖园区建设,经过科学规划,统一设计,全县现已形成养殖专业村66个,建成22个标准化养殖园区,其中万头养猪园区12个,蛋鸡养殖园区4个,优质奶牛养殖园区6个。园区建设基本达到了“六化”标准,在经营上实现了“五统一分”。养殖园区的建设,不仅有效提高了农民养殖效益,更为实施畜牧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我们在*年11月份的调查统计表明,全县畜禽规模出栏已占到出栏总数的82%以上。
三是通过扶持壮大畜牧龙头企业,在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深加工能力方面实现了新突破。龙头企业担负着“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的重要角色,既是生产加工中心,又是信息、科研、服务中心。是发展产业化的核心,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在培育龙头企业中,我们以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和饲料加工为着力点,重点扶持了大众饲料、江源生化、晋源饲料、翼众禽业、翼蒙乳业和畜禽养殖交易中心六大龙头企业。仅大众饲料、江源生化、晋源饲料三个饲料加工厂年加工饲料能力就达到了25万吨,转化玉米原料15万吨左右,不仅为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而且有力带动了全县及周边县市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翼蒙乳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亿元,年加工能力为5万吨乳制品。该企业建成投产后,可直接辐射半径200公里范围内的奶牛养殖户,不仅能够有效带动广大奶农增收致富,而且可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开辟新的税源。畜禽养殖交易中心作为优质商品猪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投资1000万元建起了集生猪交易、屠宰加工、饲料加工、市场销售、技术培训等五大功能齐全的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年生猪交易量20万头,屠宰能力达到5万(本文源于文秘城:)头,已成为全县生猪养殖户开创国内外大市场的重要窗口。
四是通过优化整合资源配置,在加大畜牧业投入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政府引导、政策促动、典型带动和利益驱动的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通过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协调管理,加大财政、银行、社会资本及个人资金全方位向畜牧业投入,全年畜牧业总投入达到了1.1亿元,比上年增幅40%,其中国家和政府财政投入890余万元,工矿企业转型投入4500余万元,银行贷款4000余万元,有力地增强了畜牧业发展后劲。
五是通过科技推广和应用,在提高畜牧科技含量方面实现了新突破。采取“走出去、引进来、送下去”的方式,全年共开展科技培训45期,参训人员达到了3000余人次。其中,举办县乡专业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骨干技术人员230名,使得技术员队伍科技素质明显提高,畜牧科技推广工作成效显著。全县猪人工授精、牛细管冻精繁育配种率达到了100%,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程序化免疫、生物驱虫、舍饲养殖等技术已全面普及,被省科协授予科技推广“金牛”奖。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县奶牛业发展,我们率先与农业部定点单位——大庆市田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奶牛性控技术推广协议,运用该公司所产的性控冻精对全县适龄母牛实施繁育改良。通过人为控制性别技术的应用,提高犊母牛的出生率。此项技术目前在省内尚属领先。
六是通过制定标准,规范管理,在标准化生产方面实现了新突破。标准化生产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内外市场供求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在组织大力宣传贯彻《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畜牧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生猪、奶牛、蛋鸡三大产业生产标准,从规划选址、品种引进、投入品管理、防疫消毒、饲养管理到档案记录及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全部要求达到规定标准,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目的。翼众禽业10万套种鸡场已全部达到标准化生产,实现了计算机全程监控和管理,先后获得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和农业部无公害鸡蛋产品认证;富华奶牛场引进国际最先进的以色列生产的计算机管理wmc型1×12位中置挤奶机设备,在对奶牛挤奶的同时,计算机可详细反映出该奶牛的全部资料和数据,比如健康状况、时间、怀孕周期、产奶变化等,并自动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加强对奶牛的饲养和管理,保证最大养殖效益。今年3月,全市标准化奶牛养殖园区现场会在我县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县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业务工作全面完成
1、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成果显著。今年以来,根据农业部春、秋防疫会议精神,按照省、市、县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我们坚持“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财政保经费”的原则,积极行动,统一安排,认真落实免疫、消毒、监测、普查、报告等各项综合防控措施,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防控应急预案,县、乡、村三级联动,县级成立了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乡镇组成相应领导组,村村设立防疫员,做到了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做到了应免尽免,防疫密度达到了100%,并及时做好抗体监测,确保免疫抗体水平,实现了全县无疫情。
2、动物检疫扎实到位。按照“防检并举,以检促免,以监促检”的原则,认真扎实地开展动物检疫工作,以抓源头、提高科学性和建立秩序为目的,实现了“三个转移,四个到位”。即:从动物的运输检疫向产地检疫转移,从市场检疫向屠宰检疫转移,从运输和市场检疫向行政监督转移;做到产地检疫到位,屠宰检疫到位,人员素质到位,仪器设备到位。*年,共开展产地抽检88546头(只),屠宰检疫45187头(只),检出病畜129头(只),病害肉482公斤,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同时,结合食品放心安全工程,与相关部门联合行动,开展执法监督,加大对全县饲料兽药、肉食市场和摊点的管理监督力度,严厉打击使用违禁药品、添加剂、出售病害肉等违法行为,保证了人民群众畜产品消费安全和身体健康。
3、秸秆科学加工利用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随着以奶牛为重点的食草畜快速发展,全县秸秆科学加工养畜技术进一步得到推广和应用。我们在9、10月份,利用40多天的时间,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窖贮和包膜青贮相结合,大力组织开展玉米秸秆的青贮加工。全县共完成秸秆青贮3.5万吨。不仅为家畜提供了充足的优质饲料,而且实现了变害为宝,每亩秸秆直接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120—150元。
同志们,经过全县上下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全体畜牧兽医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年全县畜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重点工程顺利实施,经济目标超额完成,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畜产品质量安全明显提高,尤其是奶牛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并正在成为带动整个畜牧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县畜牧业发展与现代畜牧业趋势相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相比,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不足,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养殖基地不壮,规模化程度不高,服务体系不全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加以认真解决。从而全面推进畜牧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跃。
二、2007年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建设山西省经济强县和发展环境最优县,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化经营为保障,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以标准化生产为契机,切实转变畜牧生产方式;以科技投入为动力,不断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以强化行政执法为手段,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以重点工程建设为载体,努力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思路
继续坚持“稳上猪鸡,大上牛羊,突出奶畜养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扣紧、壮大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业化发展链条,在巩固壮大优质商品猪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奶牛、蛋鸡和草食畜养殖,通过扶持畜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带动生猪、奶牛和蛋鸡三大优势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07年底,全县牛、羊、猪、鸡饲养量要分别达到4万头、7.5万只、32万头、100万只,其中奶牛发展到5000头;新建1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培育100个养殖大户;秸杆科学加工利用量达到5万吨。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15000吨,蛋产量达到3200吨,奶产量达到10000吨。
(四)工作重点
1、抓关键,扶强“龙头”。推进畜牧产业化,关键在于做强龙头企业。结合全县重点工程建设,一是要完善和提高大众、翼蒙乳业、符册畜禽养殖中心、晋源饲料等现有龙头企业,使之达产达效,增强龙头带动能力;二是要完成县上确定的南绛翼众禽业10万套标准化种鸡场建设和西郑村500头奶牛养殖园区建设项目,培育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三是要挖掘潜力,引导工矿企业及社会资本向畜牧业转型投资,打造“龙型”产业;四是积极争取省、部级项目建设,提高我县畜牧产业化发展水平。从而使我县畜牧业向着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现代化方向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抓基地,壮大“龙体”。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办好基地建龙头”的原则,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工业反哺农业,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畜牧业投入。大力培育生猪、奶牛、蛋鸡等主导产业,建设高标准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在基地建设、品种改良、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投入、经济效益等方面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通过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园区化养殖,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乡一业的养殖格局。同时加快奶牛性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年完成1000头适配母牛的配种任务。
3、抓品牌,点亮“龙睛”。依据《畜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按照所制定的生猪、奶牛、蛋鸡三大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帮助农户和企业从原料生产供应、产品加工、包装、贮运、销售等各环节,严格按标准化生产规程操作。今年要依托龙头企业争取完成2—3个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或商标注册等工作,开拓国内外大市场,增加畜牧养殖效益。
4、抓防控,保障安全。重点完成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和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建设,完善防疫体系,全面搞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疫病的综合防控,确保我县不发生一起疫情,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
5、抓队伍,深化改革。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按照市、县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县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理顺体制,明确性质,健全机构,壮大队伍。做到职能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保障有力,促进全县畜牧兽医事业健康发展。
三、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实现
新的形势和任务,向我们畜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与时俱进,争先创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确保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目标的圆满实现。
1、加大资金投入。积极主动争取和协调各方面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与支持,一方面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一方面协调银行、农村信用社加大对畜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还要积极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向畜牧业投入。通过广开渠道,筹集资金,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县政府也将继续落实翼政发[200]9号关于鼓励奶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拿出专项资金对奶牛养殖户及性控技术的推广进行以奖代助。
2、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搞好良种畜禽引进,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和牛细管冻精冷配、秸秆青贮加工、畜禽标准化生产、程序化免疫、舍饲养殖等技术,尤其在奶牛性控技术推广上要下大力气,确保成功率在92%以上,为全市奶牛性控技术的推广做好示范和表率。
3、健全队伍,提高素质。在进行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完善体系,健全队伍,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提高指导实践工作的能力,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一、畜牧产业化发展情况
(一)畜禽存栏状况
(二)生猪生产规模不断得到扩张
我县生猪养殖主要以兴路沿线为主,重点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截止目前,全县生猪存栏达30万头,全县建成生猪养殖场79个。其中存栏规模在500头以上26个。存栏在300头以上45个。建成生猪“一村一品”养殖示范村5个,发展生猪养殖经济合作组织13个。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生猪产业发展,去年我们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中菲集团广升牧业生猪无害化生产项目落户我县,极大地带动了我县生猪产业的发展。
(三)奶畜生产不断得到提升
在奶畜生产方面,我们主要以普路线为主,实施区域板块带动发展。重点以梁村镇为主,向周边辐射,发展奶畜养殖。截止目前,全县奶牛存栏稳定在4.5万头左右。建成奶牛养殖小区(场)31个,配套建成机械化挤奶站55个。在全县涌现出了像梁村煜丰、德懿、玉祥、大杨嘉禾、强牧、城关小留、王村上召等一批标准较高,管理规范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今年,我们在奶畜生产品质提升工作中除重点抓好梁村敏德、城关孙段、大杨纪德3个省级奶畜生产示范村的基础上,扩大建成3个市级示范村。通过招商引资,向上争资金争项目等,在梁村镇敏德村、大杨杨安村按照现代化标准化养殖场建设思路,正在建设两个高标准奶牛养殖场。目前,标准化牛舍、配套消毒室、防疫室、冷藏罐以及青贮设施、无害化粪污处理设施正在建设中。这些规模养殖场建成后,可以大大提升我县奶畜养殖水平。
(四)秦川牛、奶山羊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在秦川牛产业发展方面,我们以县秦川牛场为依托,辐射带动北部地区关头、阳峪、梁山、峰阳、石牛、注泔等乡镇,重点发展秦川牛养殖,在北部地区建立一批秦川牛养殖示范和贩运村,全力推动全县秦川牛产业的发展。奶山羊产业也是北部地区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奶山羊产业在北部地区发展态势良好,奶山羊存栏数量稳步增长。今年上半年,我们在梁山乡三合村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资,建成了存栏500头的奶山羊养殖基地,来带动周边地区的奶山羊发展。梁山三合村,周坡村目前已成为我县奶山羊养殖专业村。
(五)养鸡产业发展迅猛,特色养鸡方兴未艾。
(六)实施绿色长廊“果、畜、沼”综合利用示范园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回顾我县畜牧产业发展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的:
二是规模化养殖小区(场)发展较快,涌现出了像梁村煜丰、德懿、大杨嘉禾、强牧、紫茂牧业、春风生态养殖和梁村东大、大杨双庙等一大批标准较高、管理规范的养殖场和优秀合作社。
三是畜禽良种率不断提高,尤其是经过“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低产劣质奶牛基本上被淘汰,全县的奶牛生猪良种率均达到95%以上。
四是“畜、沼、果”示范园模式逐渐扩大,全县已有五个乡镇开始得到普及。
五是积极引进大型养殖企业落户我县,以全方位带动我县畜牧业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当然,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回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畜牧养殖上优势板块小,聚集度不高,多数地区仍以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主。
二是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重大动物疫病对畜牧业发展不断构成威胁。近年来,畜产品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较大,农民增收面临巨大压力。
三是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龙头企业发展的步伐较慢,加工转化能力和市场拉动能力不强,畜产品科技含量低,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滞后,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四是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中介服务组织较少,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增收缓慢。
五是畜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项目少,制约着畜牧业科技推广和标准化生产。
六是对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重视不够,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规模较小,对畜牧业投入的监管力度不大,市场监管被动适应,推进市场准入的条件薄弱,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建立。
七是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标准化畜牧业生产观念还不深入人心。养殖户对实施标准化生产的意义认识普遍不足。繁育改良工作也面临新挑战。农户在饲养配方、环境卫生、疫病防治等方面都存在认识误区,对科学生产、动物防疫等认识不够。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在畜牧发展上重点采取板块推进,促进规模扩张。以生猪、奶牛为重点,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推广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养殖企业,生猪养殖重点向果区专业乡、专业村发展,逐步形成“畜、沼、果”生态养殖示范模式;建设奶牛示范场、标准化小区,秦川牛、奶山羊、笼养鸡(土鸡)适度规模养殖。积极引进畜禽良种和畜牧加工型企业入驻,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近几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惠农政策,对于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因而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今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中省对良种补贴规模又有大幅度增加,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制定出完善的方案,严格管理,规范程序,阳光操作,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2、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场)建设,建设一批标准化高、规范化强的养殖示范典型。我县畜牧业的发展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今年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立足现状,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各类规模养殖专业村、养殖小区(场)。要结合搞好杨凌生猪标准化养殖创业实训基地县分基地建设,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个层次推进的思路,以中菲集团在县投资的广升牧业无公害生猪繁育肉类加工企业为核心区,辐射带动梁村、、、大杨、姜村、马连、王村、城关、阳洪、灵源等基础好存栏大的乡镇生猪产业的发展。要按照县上建设209线20公里绿色长廊的总体要求,兴建一批“果、畜、沼”综合利用示范区,兴建一批以家庭式的“果、畜、沼”综合利用一条街。进一步提升我县畜禽生态养殖产业链,为全市甚至全省树立典型。
3、积极推进畜禽良种工程建设。一是积极引进推广良种畜禽,切实搞好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和良种的繁育推广工作;二是认真实施好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加快我县良种奶牛改良步伐;三是优化畜禽结构,实行选优劣汰,良种良法,使我县畜禽良种率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