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高温天气;时空分布;模型建立;灾害风险区划;甘肃陇南;山区;1971—2010年
中图分类号 P4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59-03
陇南市地处青藏高原东侧边坡地带,西靠甘南高原,北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接四川盆地,东与陕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错落相间,最高点雄黄山,海拔4 187 m,座落在文县西北部的屯寨乡境内,最低点罐子沟,海拔550 m,位于文县东南部的中庙乡境内,也为甘肃省海拔最低点,由于受山地地形及大气环流和太阳幅射的影响,气候差异悬殊,地域性立体小气候特点十分明显,从而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和自然景观特征,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光热充足是陇南市主要气候特点,适宜种植多种作物。
陇南市现有油橄榄1.333 3万hm2,是中国油橄榄栽培种植示范重点区域之一;同时,陇南市又是“中国花椒之乡”和“中国核桃之乡”,现有花椒11.339万hm2,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现有核桃22.211 1万hm2,约占全国核桃种植面积的1/4,是我国核桃主产区。高温热害是陇南市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一般出现在5—9月,其峰值主要集中出现在6—8月,该时段高温天气灾损最为严重,高温晴热、少雨干旱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2006年夏季高温少雨天气持续90 d,导致大部分地方人畜饮水发生困难,严重影响了陇南市小麦、玉米、洋芋三大粮食作物的正常生长,给花椒、核桃、油橄榄和中药材等特色经济林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全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8.4万hm2,有2万hm2农作物枯死,全市因旱造成32.52万人,9.84万头大牲畜饮水发生困难,导致全市秋粮比上年减产40.91%。
过去人们对陇南山区旱涝方面研究较多[1-5],而对高温天气变化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却很少,特别是基于GIS理论绘制高温天气灾害风险区划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笔者利用1971—2010年近40年来陇南市山区高温天气资料,综合分析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因子,对当地高温天气灾害进行风险区划,以期通过科学规划进一步提高防暑降温能力,有效促进防暑降温工作的部署,对保障人民生活健康安全和农业增产增收起到积极作用。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资料来源
由于过去气象站点稀少,现在各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的记录年代太短,研究所用气象资料为陇南市9个气象站提供的高温天气日数资料,包括武都区、文县、康县、成县、徽县、两当县、宕昌县、西和县、礼县。本文将日最高气温≥33.0 ℃称为高温天气。高温天气日数资料涉及8个县1个区,时间跨度为1971—2010年。
测定和统计方法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操作。经济社会资料为2011年陇南市年鉴资料,包括耕地比、GDP、人口等数据,由陇南市统计局提供。
1.2 研究方法
根据40年来陇南地区高温天气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温天气时空演变气候特征,总结其年变化规律。利用各地地理信息,对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因子与年平均高温天气日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利用GIS技术,对高温天气危险性等级分布进行研究,对气象灾害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采用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分法等数量化方法作出高温灾害风险区划。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温天气时空演变气候特征
建立经度、纬度、海拔高度与年平均高温天气日数的回归方程如下:
Y=1 165.641-11.512 4X1+2.828 4X2-0.033 3X3 (1)
(u=419.649 9,Q=65.885 6,F= 65.816 8>F(0.01,3,5)=12.1,R=0.929 7)
式(1)中,Y为年平均高温天气日数(若算得Y≤0,则一律视为0,即无高温天气出现),X1为经度,X2为纬度,X3为海拔高度。
从1971—2010年陇南市各县(区)气象站高温记录统计分析(表1和图1)表明:近40年陇南市每年都有高温天气出现,9个气象站共出现高温天气2 804 d,平均每年70.4 d、每站每年约7.8 d。2006年9个气象站共出现高温天气217 d,为最多年份,1997年出现高温天气206 d,为次多年份,1989年出现3 d,为历史最少年份,1980年出现高温天气7 d,为历史次少年份。其中,武都区共出现高温天气822 d,平均每年约21 d,为全市出现高温天气日数最多的站,其次,文县共出现高温天气784 d,平均每年约20 d,为全市出现高温天气日数次多站,西和县共出现高温天气2 d,平均每年约0.1 d,为全市出现高温天气日数最少的站,其次,康县共出现高温天气38 d,平均每年约1 d,为全市出现高温天气日数次少的站,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5—9月,其峰值主要集中出现在6—8月,近40年极端最高气温38.6 ℃,于1996年8月6日出现在武都区;从高温日数的年际变化分析(图1),呈现出明显的增多趋势。
2.2 高温天气危险性等级分布
统计陇南市各气象站日最高温度日数,与海拔高程建立统计关系模型,利用GIS技术,结合DEM数据生成高温危险性等级分布(图2)。由图2可知,陇南市高温热害危险性等级白龙江、白水江流域海拔1 100 m以下浅山河谷区和文县东南部、成县中部和康县东南部最高,年平均高温日数大于20 d;陇南市海拔1 800 m以上高山区高温热海危险性等级最低,大多数年份不会出现高温天气。
2.3 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通过调查、统计和分析陇南市气象灾害,对多个因子进行综合分析[6-9],如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防灾减灾能力、承灾体易损性等。其中,孕灾环境敏感性:指受到气象灾害威胁的所在地区外部环境对灾害或损害的敏感程度。在同等强度的灾害情况下,敏感程度越高,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气象灾害的风险也越大。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气象灾害异常程度,主要是由气象致灾因子活动规模(强度)和活动频次(概率)决定的。一般致灾因子强度越大,频次越高,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气象灾害的风险也越大。防灾减灾能力:受灾区对气象灾害的抵御和恢复程度。包括应急管理能力、减灾投入资源准备等,防灾减灾能力越高,可能遭受的潜在损失越小,气象灾害风险越小。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框架、指标体系、方法与模型,借助GIS绘制相应的风险区划图系,气象灾害区域分为5级:低风险区、次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高风险区、高风险区。参照有关文献成果[2-6],建立灾害风险指数评估模型如下:
DRI=(HWh)(EWe)(VWv)(RWr)[0.1(1-a)R+a] (2)
式(2)中,DRI是灾害风险指数;H、E、V、R分别表示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因子指数;H=ΣWhkXhk,E=ΣWekXek,V=ΣWvkXvk,R=ΣWrkXrk,其中,Wh、We、Wv、Wr分别表示相应的权重,在该区划中通过专家打分,并根据陇南市气象灾害实际情况,分别赋值0.5、0.2、0.2、0.1;Xk是指标k量化后的值;Wk为指标k的权重,表示各指标对形成气象灾害风险的主要因子的相对重要性;a为常数,用来描述防灾减灾能力对于减少总的DRI所起的作用,考虑陇南市的实际情况,取值0.5。承灾体易损性:指可能受到气象灾害威胁的所有人员和财产的伤害或损失程度,如人员、牲畜、房屋、农作物、生命线等。一个地区人口和财产越集中,易损性越高,可能遭受潜在损失越大,气象灾害风险越大。利用GIS技术将人口、GDP、耕地比数据空间化,采用1 000 m×1 000 m网格,由于承灾体对不同灾种的相对重要程度不同,因此在计算承灾体易损性时要赋予他们不同的易损性因子系统,根据陇南市山区实际情况,确定出高温天气气象灾害的易损性因子权重系数为:人口占0.6,GDP占0.2,耕地比占0.2。
2.4 高温灾害风险区划
高温灾害的风险区划主要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3个方面综合分析得到[2]。致灾因子危险性见高温危险性等级分布图(图2);孕灾环境敏感性将河网密度作为指标;承灾体易损性分析主要以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耕地比为基本要素。最后将3个方面内容进行加权叠加,合并以及等级划分操作,得到高温风险区划图(图3)。由图3可知,陇南市高温风险由高到低、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白龙江、白水江干热河谷及康县东南部、文县东南部和成县中部低海拔区为高温天气高风险区;宕昌县西部、礼县西北部、武都区西北部、文县西北部和两当县南部高海拔区为高温低风险区,与陇南市高温天气灾害实际分布相符。
3 结论与讨论
陇南市每年都有高温天气出现,9个气象站平均每年合计70.4 d,每站每年约7.8 d,其中,武都区平均每年约21 d,为全市出现高温天气日数的最多的站,西和县平均每年约0.1 d,为全市出现高温天气日数最少的站,高温天气一般出现在5—9月,其峰值主要集中出现在6—8月,目前,受全球气候变暖背景的影响,陇南市山区高温天气日数呈现出明显的增多趋势。
陇南市高温热害危险性等级白龙江、白水江流域海拔1 100 m以下浅山河谷区和文县东南部、成县中部和康县东南部最高,年平均高温日数大于20 d;陇南市海拔1 800 m以上高山区高温热海危险性等级最低,大多数年份不会出现高温天气。陇南市高温天气灾害风险由高到低、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白龙江、白水江干热河谷及康县东南部、文县东南部和成县中部低海拔区为高温天气灾害高风险区;宕昌县西部、礼县西北部、武都区西北部、文县西北部和两当县南部高海拔区为高温天气灾害低风险区。
本研究得到的高温天气灾害风险评估及其区划,其结果与陇南市高温天气灾害发生实际相符。因此,该研究对指导陇南山区科学规划、周密部署高温天气防暑降温工作,进一步提高防暑降温能力,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人民生活及健康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0-13]。
利用ArcGIS软件进行陇南市山区高温天气灾害风险评估及其区划的研究,由于条件所限,所取得的气象资料站点较少,不能包括各种地形地貌地理位置下的气象站点的资料。因此,建立的计算各地高温天气日数的模型代表性有限,其结论与实际有一定差距,因此今后应创造条件,努力改进。
4 参考文献
[1] 肖志强,尚学军,樊明,等.陇南春旱指数与冬小麦产量关系及预测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2002,23(1):9-12.
[2] 肖志强,尚学军,樊明,等.陇南秋季旱涝时空演变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预测研究[J].干旱气象,2006,23(S1):57-61.
[3] 肖志强,林纾,尚学军,等.陇南山区春末夏初旱涝指数的确定与预测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3):26-30.
[4] 肖志强,尚学军,樊明,等.陇南伏期旱涝指数及预测模型[J].气象,2001,27(1):35-38.
[5] 白肇烨,徐国昌.中国西北天气[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152-201.
[6] 肖志强,赵彦锋. 陇南市武都区大风时空演变气候特征及灾害风险区划[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274-276.
[7] 李世奎,霍治国,王素艳,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及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4,13(1):77-87.
[8] 肖志强,刘丽,樊明,等.武都山区农业低温冻害时空演变气候特征及灾害风险区划[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S1):215-217.
[9] 苏军锋,肖志强,魏邦宪,等.基于GIS的甘肃省陇南市暴雨灾害风险区划[J].干旱气象,2012,30(4):650-654.
[10] 韩淑娟,马殿恒,刘丽敏.伊春地区2010年高温天气特征分析[J].黑龙江气象, 2011,28(4):11-12.
[11] 劳汉琼.湛江市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 31(A02):114-115.
气象服务于农村是农民的需求和农业的需要
调研考察可知,气象服务于农村农业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高灾害天气和农事活动季节的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以便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天气预报信息,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更好的保证农业生产。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对于农业的田间管理,对于农作物生长期的农业气象信息农民还是比较关心的,这其中便包括了农业气象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和有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气象条件预报。从而更好的安排农业生产。对于农业设施来说,农民希望加强倒春寒、3天以上的连阴天预报、大风天气的预报和服务,进一步提高大风预报的时效,也希望气象部门能够尽可能多的设一些火箭高炮作业点,及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大多数农民认为应该增加电视天气预报的时间、次数和内容。现在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农业气象信息相对较少。农民最为关注的农业气象信息就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对于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而言,只有适应性地开发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根据市场的需求改变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品种,才能从实际上解决农民收入低的状况。因地制宜,制作农业气候灾害风险区划和粮食、经济作物种植等专业气候区划,提供详细的农业气候资源分布和农作物区划的信息,利用和开发好本地的气候资源,从而做到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布局做好服务。
气象为农业服务的有效方法
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防的能力,帮助广大农民群众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不断增加气象科研、技术开发的服务的相关投入,各级气象部门中的农业气象科研人员要经常深入农民生产生活,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根据天气变化适时指导农民利用气象信息和技术,完成农业生产。气象部门收集气象灾情之后直接上报政府部门,有利于帮助政府及时准确的了解当地所发生气象灾害的情况,对领导指挥抗灾和减灾的决策性起到了科学的指挥作用。此外,气象部门应该加大对气象灾害现场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并作为灾害资料保存起来,方便在以后的科研中进行分析、利用。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完成细网格各地(特别是山区)的气候资源分布调查和农业气候区划,特别是让基层的农村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了解当地的气候资源的分布,有利于调整各地的农业种植结构,更好的开发和使用气候资源。气象部门要把积极开展人工增雨和防雹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作业,政府部门应当不定期组织对当地人工增雨和防雹的效益进行科学评估。在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前气象部门,必须通过各种可用媒体及时向社会预警信息,特别是向订制气象手机短信的农民用户及时对农业生产有影响的气象信息。促使广大农民群众提前做好预防气象灾害的准备,把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本文作者:田家波耿大伟宋杰工作单位:济南市长清区气象局
关键词 干热风;危害;分布特征;风险区划;防御措施;新疆昌吉
中图分类号 P429;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247-01
昌吉州地处天山北坡,位于离海洋最远的大陆腹地,年降水量在170~220 mm,是我国干热风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种灾害天气以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速为特征,多发生在春夏之间,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1-3],也危害棉花、玉米、瓜果等作物。近年来干热风呈现影响范围广、灾情重、持续时间长的发展趋势[4-5]。因此,对干热风特征分布作出分析,并提出科学防御的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干热风概述
1.1 干热风的定义与分类
干热风天气是高温低湿并伴随一定风力的大气干旱现象,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发生时,使农作物枯萎,在春季能引起森林火灾,带来严重灾害;当小麦受干热风影响之后,轻则影响正常的颗粒减产,重则使大片麦叶青干枯死。有干热风出现的年份,一般减产5%~10%,危害严重时减产可达20%或以上。干热风气象条件和天气形势的不同可以分为高温低湿型和雨后青枯型,而昌吉州以高温低湿型干热风为主。此类型的干热风气象指标为:出现≥30 ℃的气温、≤30%的相对湿度和≥3 m/s的风速(即三三制)。干旱和干热风往往相伴出现,在干旱的年份,干热风的危害程度也重。
1.2 干热风的危害
干热风也叫干旱风、热干风、焚风,是一种出现在温暖季节导致小麦受害的一种干而热的风,对开花至乳熟期间的小麦危害极大,是小麦生长后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干热风的危害程度与高温、低湿情况有关。
干热风使小麦受害的原因有2种:一是热害,也就是指高温破坏了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行,使光合产物的制造和积累减少;二是干害,是指在干热风的影响下,由于高温低湿的不良天气条件,使小麦植株蒸腾强度增大,田间耗水量增加,当根系吸水满足不了植物蒸腾时,就形成水分平衡失调现象,小麦表现干尖、叶片萎焉变黄等症状。
昌吉地区干热风灾害个例:2004年5月23日至6月23日,连续32 d无有效降水;6月24日降水7.3 mm后,6月25日至7月19日连续26 d无有效降水,2次中度干旱连在一起,且发生持续高温和干热风天气,致使1 370 hm2农作物重旱,340 hm2农作物干枯,成灾面积达4 630 hm2。
2 干热风的时空分布特征
2.1 干热风的空间分布
从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干热风的分布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昌吉州北部沙漠干旱区、中部平原半干旱区干热风出现的频率较高,南部山区基本不出现(图1)。通常情况下昌吉地区的干热风可划分为3个区域:一是较重干热风区。全年干热风日数为5~10 d,出现频率为10%~15%。该区包括准噶尔盆地腹部。二是轻干热风区。全年干热风日数1~5 d,出现频率不足10%。该区包括准噶尔盆地玛纳斯至奇台一线农区。三是无干热风区。海拔1 000~1 400 m以上,基本无干热风。
2.2 干热风的时间变化
从月际分布(图2)来看,山区基本无干热风出现(未在图中统计),平原地区干热风大致出现在6—8月,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多出现在小麦扬花灌浆期、乳熟期。在此期间该地区正处在初仲夏干旱少雨时段,地面因辐射强而迅速增温,使农田土壤湿度降低,造成小麦植株体内水分供需失调,水分平衡遭到破坏,籽粒中养分的积累减慢甚至停止,迫使小麦提前枯熟,籽粒秕瘦,产量因而降低。昌吉平原地区(农业种植区)从1981—2010年,统计出现过干热风182次,年均6次,出现频率约为5%。
从图3可以看出,近30年干热风出现的次数呈下降趋势,进入2000年以后,减少趋势比较明显,这与昌吉地区夏
季变暖增湿相对应,个别年份仅3年。
3 干热风的防御规划
3.1 干热风风险区划
依据昌吉州干热风天气发生的次数,并结合灾害普查数据库中各地因干热风天气造成的损失等资料,综合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因子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干热风气象灾害风险指数的大小,综合给出昌吉州干热风灾害风险分布的3个区域。一是昌吉州干热风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呼图壁县、玛纳斯县、昌吉市、阜康市境内沙漠地区。二是昌吉州干热风中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昌吉州冲积平原地区,包括呼图壁、玛纳斯、昌吉、阜康、吉木萨尔等县市、沙漠以南海拔800 m以下地区。三是昌吉州干热风低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呼图壁、玛纳斯、昌吉、阜康、吉木萨尔等县市,其境内沙漠以南海拔800 m以上地区。
3.2 干热风防御措施
一是躲,即调整作物品种布局和播种期。二是抗,即选用抗干热风的良种、适时早播、精耕细作等。三是防,即利用人工方法改变小气候条件,以适应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小麦灌浆初期适时浇足灌浆水;根据气象预报,酌情浇好麦黄水,种植护田林网等。此外,喷洒某些化学药物也能防御干热风,如喷施磷酸二氢钾。
4 参考文献
[1] 赵娜,刘赟.我国小麦干热风危害及其防御措施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1(2):68-73.
[2] 陈继珍,王咏青,张杰.河南省小麦干热风气候特征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152-7154.
[3] 王晨,谢蕴琳,张岩,等.天津地区干热风气候对小麦的影响及防御措施[J].天津农林科技,2012(1):24-25.
关键词 农业生产;问题;防灾减灾;建议;辽宁彰武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098-01
彰武县的气候类型属中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为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区,是辽宁省21个重要产粮大县之一,又是辽宁省自然灾害种类较多,灾害频繁,危害严重的地区之一。干旱、大风、冰雹、暴雨洪涝、低温冷害等气象灾害每年在彰武县交替发生。据统计,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90%以上。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逾5.9万 hm2,占播种面积的近50%,影响人口达12万人次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13%,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彰武县经济社会,特别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1 彰武县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水利工程不配套问题依然存在
彰武县排涝措施主要是以自排为主,局部地区机排,主要涝区排水干、支、斗、沟相通,达10年一遇排水标准。在治涝工程建设中,地表水排泄的工程多,降低地下水的工程少。骨干工程多,配套工程少,尤其是桥涵配套明显跟不上沟道配套的发展。配套工程方面,多年来主要打井为抗旱。目前彰武县有抗旱水源井3 511眼,其中配套机电井2 944眼,而降低地下水位的排灌站仅有西六甘久一处机组5台,装机容量475 kW。
1.2 设施农业的防洪排涝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全县有22个乡镇发展蔬菜保护地,蔬菜大棚容易受到暴雨、洪涝、大风、冰雹、低温冷害等灾害天气影响。一些蔬菜大棚建在地势低洼处,而暖棚一般都要下返,2013年多雨,地下水位高,因此有很多大棚作物浸在水里,棚户要用泥浆泵抽出水,给农户造成很大损失[1-3]。
1.3 病虫害防治不够得力
由于现在的玉米新品种多是密植及机播精准播种,加之2013年雨水充足玉米长势普遍较好,农民在防控时,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和系统培训,出现多例农药中毒事件。
2 建议
2.1 提高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建设
一是提高旱涝灾害预警和应急减灾能力。充分利用我国已建立的覆盖全国的由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等构成的旱涝灾害监测网,建立气象灾害早期预警系统,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网络覆盖彰武县全部城乡,实现对各类气象灾害及时有效地监测预警。二是加强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为“三农”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三是加强气象灾害科普知识宣传,向全民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利用气象、教育、新闻、网络等资源,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加大面向全社会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广大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四是建立防灾减灾队伍。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成立专业施工、抢险队伍,加强安全作业培训,在专业化防控自然灾害的同时,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五是加大气象为农服务的科技投入。实现县级气象防灾减灾协调领导机构全覆盖,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全部乡镇,气象信息员覆盖全部行政村。畅通气象为农服务信息渠道,强化基层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科技含量[4-6]。
2.2 加大工程设施的投入
全县3.33万hm2易涝耕地分布在22个乡镇,治理工程要因地制宜、防治并重、改造和更新相结合、建设和管理相结合。为了快速有效地排除洪水和降低地下水位,要提高各级沟道排水标准,对现有干、支、斗、沟进行清淤扩建,与村通油路的边沟相连,在干渠上主要交通道路设大桥,支沟上设单排涵,局部洼地建排水站。保证沟沟相通、路路相连、排水畅通、交通便利,彻底改变涝区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发展。
2.3 重点工程项目要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我国《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已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建议政府要下大力气把彰武县目前旱涝区农业种植区划及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搞清,有针对性地进行旱涝工程治理。规划编制单位在编制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气候可行性论证结论和作物适应旱涝能力的特点科学规划,减少决策失误,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7-8]。
2.4 科学发展设施农业
一是选择地势稍微高爽地方建设施大棚避免洪涝危害。二是设施暖棚要提高标准,避免大风、暴雨、冰雹、暴雪、
寒潮、低温冷害等造成损失。三是由于设施农业投入大,产出大,也存在比较高的风险,应加强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倡导企业、棚户投保,减轻灾害风险。
2.5 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
彰武县农业生产对气候条件的依赖程度还很高,且农业生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和格局,而气候条件的变化必将会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带来影响。要顺应气候变化及时调整种植业结构,可以适当增加春小麦、水稻种植面积,研究农业气候种植结构转型。
2.6 加强农田污染防治
目前全县实施滴灌节水工程15万hm2,但滴灌区有很多使用的是不可降解的地膜,这样就会造成大面积农田和环境污染,滴灌面积扩大了,污染也在扩大,建议在实施滴灌节水中尽量使用可降解地膜,切实把环保放在第1位。
3 参考文献
[1] 王凤霞.彰武县涝区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农业与技术,2007,27(2):29.
[2] 杨科.湖南省邵阳市气象灾害特点及应对措施[J].北京农业,2012(3):194-195.
[3] 赵桂平,李大伟,李智勇.彰武县节水滴水节灌系统应用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05,208.
[4] 李松平,严力蛟,娄伟平,等.浙江省农业气象灾害特点及防灾措施[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9):483-486.
[5] 张惠莲.永定县烟草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267-268.
[6] 许本作,刘建军,伍志民.关于农业防灾减灾的思考——以常德市鼎城区为例[J].农业科技通讯,2009(4):26-28.
[7] 刘咏梅,赵忠福.阿拉善盟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99-300.
[8] 龙文军,温闽赟.我国农业保险机制与农业防灾救灾措施及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2):189-194.
漳州地处东南沿海,面临台湾海峡,各种气象灾害频繁,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台风、暴雨、干旱、寒潮、大风、冻害等灾害性天气的危害,特别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常有寒潮天气发生,严重制约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据统计每年漳州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严重年份可达15%~20%,特别严重的年份占国民生产总值近25%。如1999年12月21-26日漳州市受到了强冷空气袭击,连续6天出现大范围的霜冻和结冰,全市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损失约90000hm2,直接经济损失达17.5亿元,其中香蕉遭受的冻害最为严重,被冻死的香蕉达28240hm2,荔枝和龙眼等果树的树冠也都因霜冻而死,花卉和冬种蔬菜也损失惨重。
二、农业保险分析
农业保险是承保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种财产保险。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与其他财产相比,农业保险具有四个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和政策性。农业保险针对的是农业生产等相关产业链,有三方面明显的特征属性:(1)农业保险的准公共产品性质。要求政府履行宏观调控和公共管理的职责,避免因单一依靠市场机制配置造成市场失灵。(2)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非独立性。如台风、洪涝、强降水、低温冻害、大雾等气象灾害的出现,容易造成一定范围的损失。同一气候灾害时空分布投保单位的风险在同一区域具有相关性而非独立。(3)农业保险费率难确定性。各种气象灾害对农作物、花卉、果树等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应根据不同的灾害性天气预报,采用不同的气象保险指数指标来确定保险费率。
三、气象信息及气象技术资源优势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推进,气象服务产品越来越丰富,针对农业生产、农业保险的气象服务分为定期产品、不定期产品、公报、年鉴等书面形式和咨询等服务产品。定期情报产品按时间序列和空间区域进行综合分析,反映不同地区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以及气象灾害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危害和防御对策。不定期产品主要根据当地可能出现的或已经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如洪涝、干旱、冻害等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进行评判。
1在农业保险承保决策中的应用
正确做出气象灾害的风险等级的评估,可使保险公司在承保决策中更科学,有效地降低并规避承保失误风险。对气象信息和保险公司的历史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应用统计决策理论从三方面进行评估:①对灾害性天气(如暴雨、台风、寒潮低温等)出现的概率、强度等发生严重性程度的可能性进行评估;②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的评估;③以最少投入获取防灾抗灾最佳效果的决策手段评估。其中灾害性天气发生的严重程度和造成损失的评估能够为承保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规避经营风险。一般情况下,同类农业保险业务,保险核保人会考虑保险标的历史赔付情况,抗灾减灾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因此,综合分析应用气象资源(如未来天气趋势预报、专题性预报、灾害性天气评估等)更能了解掌握某区域气象灾害发生的概率,科学制定气象灾害评估和损失程度的指标、系数等,助于保险公司做出是否承保决策,预计承保成本作出承保方案,保证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和效益。
2气象资源在农业保险防灾、核损中的应用
应用丰富的气象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了解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提前采取有效地防灾减灾措施,尽可能地控制和预防灾害的发生,降低灾害事故发生引发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而采取的各种有效措施,是保险公司管理风险的防灾核损重要手段。风险控制的手段来自避免风险、损失控制和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三种方式,就是以气象部门的气象信息内容为依据,保险公司对所承保的保险物进行逐一的排查,及时发现隐患,通知并督促投保人整改,达到预防并减少灾害损失为目的。如投保人拒绝整改,当气象灾害发生所造成保险物的经济损失时,保险公司可依法不予赔偿。
2.1应用自动站实时天气实况监测系统,为理赔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气象自动站的建设发展,气象部门能够为保险业提供更丰富的实时准确的气象实况数据。到目前为止,漳州市气象局已有10个人工观测气象站和123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能够为各行业提供详细实况的气象数据。如保险条款中对灾害性天气暴雨所采用的理赔标准,气象学中的“暴雨”定义是指“24小时降水总量达到50~99.9mm”,而通常由暴雨所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对暴雨的理赔依据显得更灵活人性化,如“24小时降水总量未达到50mm以上,而12小时降水总量达到30mm以上或是1小时降水总量达到16mm以上同样可作为受暴雨影响造成损失的理赔依据”。因此,详细的实况数据对保险责任的划定有着实际意义,为理赔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依据。全方位的气象监测系统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灾害性天气发生的整个过程,根据监测的记录实况数据,保险公司对灾害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和灾害所造成保险物损失程度进行裁定,有利于主动、迅速、准确、合理地开展保险理赔。
2.2应用历史气象信息数据和未来趋势预报,提前做出灾害评估气象业务数值预报模式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中、短期气象预报的准确度,保险公司可根据提供气象信息数据做出的预报进行三方面的分析评估:一是风险区气象灾害可能损失的预评估;二是大面积气象灾害发生前的减灾预案;三是大面积气象灾害发生后的灾情评估。如气象部门对历史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所投保地区的主要灾害情况及影响因子,为投保金额和投保风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而对灾害性天气提前72小时或更长期的趋势预报,能够为防灾防损工作从时间上提前做出了决策,并可根据灾害性天气的强度和等级对保险标的有的放矢地做好防御工作。
四、气象服务在农业保险业的延伸与拓展
随着社会发展变革,各行业的合作也更加密切和频繁,气象部门可进一步加强气象信息的开发应用,提高气象信息的服务能力,同时也提高服务农业保险经营管理和应对灾害能力水平。
1开展部门合作,建设气象保险服务平台
气象部门可充分利用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与保险业的合作关系,共同建设气象保险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数据共享,开展气象灾害研究,建立灾害常规分析和预警预告机制。目前,漳州市气象局与漳州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部门共同建设“漳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和“漳州市区城市空气质量等级预警预报系统”服务平台,与保险业也可采用这种合作方式,共同开发服务平台,改变以往单一的只开气象证明的合作方式,做到提前防灾、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等,减少因自然灾害而引起的损失。
2建立多指标体系和风险区域系数,进行风险区划确定区域农业保险费率
充分应用气象数据与灾害数据,建立完善的多指标农业保险费率模型,在原有产量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作物、不同关键生育期的各种气象灾害风险,结合保险物所在地的地理特点、防灾减灾抗灾条件,建立不同地区的特定作物农业保险费率的区域风险指数的修订模型,运用风险指数来修订农业保险费率,使农业保险费率更加科学地反映的农业生产和作物损失风险。
3开发农业新险种的指数保险
开展各种农作物的气象保险指数设计的研究,针对各农作物的生长关键期气象要素,在保险中引入气象指数保险。漳州特色农作物丰富,农作物的生产与天气息息相关,低温冻害是闽南地区热带水果生产面临的主要农业风险之一,如1999年底漳州市出现了大范围的霜冻和结冰,造成的趋势损失达17.5亿元。因此,对低温冻害分析设定冻害指标,在农业保险中引入冻害气象保险指数,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由于影响农作物生产的气象因子各不相同,可针对不同的气象灾害研究不同的气象指数保险,如针对漳州花卉、林下经济(金线莲、铁皮石触等)开发气象指数保险,架起保险公司与投保户之间的桥梁,以更清晰的界面去核损减灾。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