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培养 素质教育
作为音乐教师怎样通过音乐教学来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呢?最主要的就是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以及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一、音乐教育有利于净化、升华人的心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音乐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它取材内容的广泛性及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学形式的趣味性,当你翻开教材仔细阅读,你会发现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无处不在。音乐教师巧妙设计构思,精心备课,并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一堂课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启迪学生的心灵,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去影响、去改变学生、让他们在音乐中仿佛置身其中,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的谴责、热情的歌颂,全身心的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唤起他们的热情,培养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二、音乐教育有利于开发智能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认识,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认识,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开发人类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奋进的特殊工具,已被普遍认同,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纷纷加入到学习音乐的行列。经现代医学专家研究认为,认得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甚至有些科学家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因素起着其它科学无法代替的作用。孔子、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不仅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而且对音乐的研究都有很深的造诣,正因为音乐对其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才帮助了他们在各自领域中登上了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基础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演奏时通过手指的灵活运用,对大脑的神经系统进行锻炼,使大脑更灵敏、更聪慧,同时训练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开阔音乐视野,获得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打好基础。
三、音乐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可以陶冶大学生的艺术情操,可以愉悦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浓厚审美情趣。当然,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一个非常长期、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这种过程需要坚持,血药持之以恒的不断积淀。大学生应该明白自然和谐、社会良好秩序和社会正义,要抛弃自己那些比较龌龊的、阴暗的、低级趣味的想法,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培养自己高雅、文明、自然、和谐的人生品格,通过音乐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后养成自己最有意义、最有人生价值和最有社会价值的价值取向。音乐艺术通美的结晶,启迪人类的思想内涵,感染人类的关爱情感。通过音乐教育这种非常轻松,非常美丽和非常爽心悦目的方式传达思想道德教育的真谛。因此,音乐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通过音乐教育可以给大学生一活生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音乐教育有助于身心健康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音乐能使精神愉悦、情绪振奋,同时通过音乐听觉器官穿入大脑皮层,起到较强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增进健康的作用。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如跳校园集体舞、随着节奏做健康游戏、练习唱歌、学习乐器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环节学生的学习压力,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及集体协作能力,对锻炼学生健康的体魄都非常有益。
更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多数受到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尤其是今天,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那些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美、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中小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关键。因此,重视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五、借助教材,让学生感受美
关键词:核心素养;青少年宫;音乐教育
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是我国学生培养与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性原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其核心思想。核心素养是中国每一位学生应当具备的、支撑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我国的核心素养教育及实施现状
有学者提出,核心素养通过“提出”“研制”“整合”“渗透”“深化发展”五个阶段渗透教育过程[1]。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关系紧密,教学内容及其实施的过程应当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载体与途径。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时间并不长,或存在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够准确,如西北示范下雪教育学院、西北少数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李泽林教授曾指出许多教师对核心素养认识不准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被泛化的危险”[2]。我国大多数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刚进入从理论向实践转化阶段,实践成果略显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甚统一,教育政策要相对滞后。
二、青少宫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优越性
“课程改革”“教学实践”“教育评价”是核心素养在教育实践中落实的三个途径[3],有学者认为,在此项三途径中,难点和焦点在于形成核心素养评价体系[4]。当下教学评价的改革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核心领域,然而,究其本质,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社会矛盾在教育中体现,包括人才标准、社会价值取向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这些都会直接制约和影响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改革进程。青少年宫教育形式能很好地规避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形成过程中的阻碍。青少年宫的教学目标旨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空间,这正契合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同时,青少年宫教育作为学校教育补充形式的性质,决定了青少宫教学评价理念不同于学校教育,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从这一点出发,在青少年宫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将更有利于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经验的累积及其对教育的全面渗透。
三、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原则实践活动强调以实践和探索为主地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相契合。将学科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的指导思想,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2.跨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原则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分科课程有其优势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分科使得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被破坏遭到,学科之间的界限以及排他性和独立性也非常突出的。这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碎片化,知识很难还原到问题情境中。因此,传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促进学科融合,是推动和落实核心素养课程变革的有效手段。3.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原则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养成是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打破填鸭式讲授教学模式,开展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势在必行。将教学过程开放、作业开放、评价过程开放,加强课堂教学与社区、家长等多方面的联系,能够更好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作用,让核心素养积淀的过程与学习的过程共生。
四、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设定
1.文化基础了解中国以及世界音乐历史文化,能够自觉尊重和维护音乐财富,在各种音乐实践中积累音乐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取向和表达欲望;通过音乐表现和音乐基础理论的学习,帮助孩子在感性的音乐活动中坚持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理性思维形态,在构建丰富的想象力的同时培养勇敢的探索精神。2.自主发展学会学习音乐,乐于学习音乐,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调解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和手段辅助音乐学习;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觉、自信、自制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3.社会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互助精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理解音乐的文化的多样性过程中建立民族音乐自豪感和中华音乐文化自信,形成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行为。
五、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课程设置
1.年龄结构5~10岁儿童。原因:依据植物神经学观点,生命早期,许多神经元决定了皮层上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具体部位,10岁以前所有关于运动的经历决定了皮层上究竟有多少神经元控制身体的各个部位,因此,对于音乐动作技能的学习来说,10岁以后才进行已经比较迟了;心理学家认为,音乐动作技能开始血是时间最佳时间在5岁左右;音乐心理学家爱德华•戈登认为,音乐才能的发展似是在9岁时达到平衡[5];柯达伊认为,儿童的音乐学习最好在6岁之前,最迟不能迟于9岁。此外将年龄设置为5~10岁也是青少宫教学的一般性质与特殊性决定。本纲领为青少年宫音乐课课程设计的总体指导纲领,旨在为青少宫各音乐门类学科教学大纲设置提供指导方案,是青少宫各音乐学科在制定教学内容时的指导依据。以声乐1课程为例,在实现“人文积淀”核心素养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以“选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材料4~6首”,则可以确定教学材料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将核心素养的其他基本要点相结合,如:教学材料《悯农》,在实际教学中需关注的核心素养应包括:如上所述,同一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多个核心素养基本要点目标的共同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教师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考虑核心素养各基本要点的实现路径,缜密设计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过程。综上所述,自我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以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正逐渐从理论向实践转化,但是实践成果仍不足,转化经验也不统一,教育政策相对滞后。在核心素养推广的众多难点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问题是其中之一。青少年宫的教学评价理念可以回避诸多社会矛盾,更有力于做试点项目,推广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本文通过核定青少宫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确立青少年宫音乐教学模块核心素养目标,研究核心素养在青少宫音乐教学中各教学课程设置纲领,为青少宫推广核心素养教学打下基础,为核心素养在教育的各个层面的实现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田秋玲.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9.
[2]李泽林.防止核心素养被泛化的危险——兼论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科化倾向[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5):158-163.
[3]一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6(9):34-37.
[4]孔凡哲.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难题的破解对策.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总第366期.
在进行声乐教育时,教师对声乐的认识及教学态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声乐学习。因此优秀的声乐教师是保证学生学习好声乐的前提,对形成高校的声乐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作用。为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应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一)转变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在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主要是从属关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处于主要的地位,是学生的管理者,所以会在某些方面刻意地树立师道尊严的严厉形象。上述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自由的、平等的、愉悦的、活泼的声乐学习氛围,从而严重削减了学生学习声乐的浓厚兴趣,继之严重阻碍了学生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发展。其实,声乐教学活动过程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过程一样,师生是密切联系的,是一个整体,如果没有学生的良好配合及教师的努力,则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就对我们的声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即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在教学中做到态度和蔼、话语亲切,多与学生交流,及时表扬学生的成绩,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极好的保护。当然,假如我们的声乐教师懂得运用期待效应引导学生学习声乐,那么效果会更佳: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殷切期待,又充分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声乐的原驱动力;既提高了学生学好声乐的预定目标,又增强了学生学好声乐的自信心。
(二)教师应跟上新形势,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古人言:“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对于高师学院的声乐教学亦然。这就要求我们高师声乐教师必须在不断提高自身的声乐专业素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教学能力的前提下,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以自己渊博的声乐理论知识和精湛的声乐演唱技能促使声乐系的学生不仅“昭昭”于其高深的声乐理论和高超的声乐演唱技能,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三)教师应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效果声乐教师不但要懂得音乐知识,同时也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要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达到艺术性的教学效果,在目前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尤其要求声乐教师具有符合时代潮流的教育思想,采取多样的教育手段,运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制定教学措施。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情况是未知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树立一面红旗,指出前进的方向,让他们以美好的心情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因此,每名高师的声乐教师,都应树立严谨的教学观念,认真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教学中注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内在的潜力得到充分地发挥,以培养出声乐方面的人才。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师声乐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声乐理论知识、声乐演唱技能、声乐教学能力等多方面素养的综合型中小学音乐教师。所以,在高师声乐系的教学活动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声乐演唱技能外,还必须培养学生下列诸多方面的能力:
(1)分析理解声乐作品的能力;
(2)演唱声乐作品的艺术实践能力;
(3)组织中小学学生学习声乐理论和声乐演唱技能的教学能力等。
总之,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是高师声乐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轮流讲课,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互听讲课,以此取长补短。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声乐演唱技巧后,学校必须为之设置专门的“声乐教学实践课”,并配置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给予教学实践指导。实践证明:设置专门的“声乐教学实践课”,可以有效培养高师学生的教师素养,初步培养高师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同时,学生能够通过教课来增加声乐学习兴趣,知悉哪里是学习的重点,从而有目的的进行学习,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高。
(二)增强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增进只凭在学校教学是难以达到目标的。要想使学生的演唱水平、表演水平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进行舞台艺术实践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它能够使歌唱者对音乐有更好的了解,还可以使歌唱者的心理素质得到增强。现阶段,学校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并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艺术实践机会,只有少数成绩好的学生有演出的机会,大部分学生都没进行过艺术实践。因此,今后,高师院校要多给学生提供舞台实践的机会,比如每个月为学生举办音乐会,成绩好的学生可以互相对唱、独唱,成绩普通的学生可以进行合唱、重唱等。另外,声乐教研室还可以定期举办声乐比赛,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三)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声乐作品的能力目前,我国中小学的音乐课以及课外音乐辅导,都要求音乐教师具备理解声乐作品、分析声乐作品、处理(演唱)声乐作品的技能。因为每一首声乐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独特的文化意蕴,但是中小学生并不具备丰富的声乐知识储备,不可能具体深入地理解音乐教学中每一首声乐作品蕴含的丰富内涵。这就需要我们的中小学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声乐作品中下列诸多方面的内容:
(1)声乐作品的作者;
(2)声乐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3)声乐作品的歌词内容;
(4)声乐作品的曲式结构;
(5)声乐作品的人物形象;
(6)声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7)演唱声乐作品时的情绪、音色、语气、强弱、速度、伴奏等,
这就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必须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唱示范能力。故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声乐作品的能力。
三、强调“师范性”,培养优秀的中小学声乐教师
声乐课具有如下特点:在声乐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用人的声音对声乐艺术作品进行准确的再创作。因为准确的再创作是声乐教学的核心目标,因此,高师声乐教师往往忽略我们要培养的是中小学声乐教师,而往往习惯于将自己的声乐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优秀的歌唱家。事实上,音乐专门院校的声乐教学并不等同于高师的声乐教学:虽然二者都是在声乐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用人的声音对声乐艺术作品进行准确的再创作,但是,音乐专门院校的声乐教学是以培养优秀的歌唱家为教学核心的,而高师的声乐教学则是以培养具有下列“师范性”综合素养的中小学声乐教师为核心的:
(1)能对声乐作品进行正确的二度创作;
(2)能够准确理解声乐作品中蕴含着的内容及情感;
(3)有一定的声乐理论知识;
(4)具有一定的生理解剖知识;
(5)掌握声乐科学演唱的技巧;
(6)具有准确识别演唱声乐作品时发声是否正确的能力;
(7)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8)有组织中小学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能力;
(9)具有准确讲解声乐作品、准确示范声乐作品的能力。
高师培养具有上述“师范性”综合素养的中小学声乐教师,必须遵循因人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声乐教学原则,制定具体而详尽的授课计划,加大培养学生上述综合能力的力度。此外,在声乐教学的具体过程中,高师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声乐知识储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这一教学理念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中学音乐教育已不再是以教会学生歌曲为目的,而是要求更深层次的对音乐进行理解,提高学生音乐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鼓励学生学习多种音乐类型,重点掌握地方音乐类型
当今,中国唱法与西洋唱法是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时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为了培养一专多能的中小学声乐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下列几种音乐类型:
(1)地方民族音乐作品;
(2)西方现代声乐作品。
地方声乐在各师范院校几乎是个盲点,学生对自己本土的音乐了解的甚少,这样逐渐使地方音乐的教学在中小学的教学中成为一个软肋。2000年以来,在现代音乐突飞猛进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欧洲音乐文化中心论,代之以全球各种类型的多元音乐文化。如此,不仅音乐的形式丰富多彩了,音乐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起来。此等态势之下,我国中小学的音乐课程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上日益丰富,而且各种类型、各种风格、各个民族的音乐也在中小学音乐课本中纷纷闪亮登场。而此次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建设上特别强调了地方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的运用,使音乐由以往的以艺术作品一统音乐教育的局面,扩展为既保留了经典的艺术作品又加强了音乐与生活相联系的教育模式。高师院校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吸收民族民间声乐作品,吸收当地的戏曲,让师范学生从接触、认识地方音乐,逐步发展到了解、喜爱地方音乐,然后将中国地方音乐传承下去。
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
声乐分级教学具有下列几个基本特征:
(1)教学方面,不以年级学进度;
(2)考核方面,不以年级区分专业水平;
(3)声乐的教学与声乐的考核都以学生的学习程度划分等级。目的在于体现声乐教学的循序渐进和因人施教方针。从教学层面而言,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依据为每个学生不同的声音条件和不同的声乐知识储备。
声乐教学和声乐考核模式,可以划分为男高音、女高音、男中(低)音、女中(低)音、民族男高音和民族女高音等八个级别六大声部。每个声部和各个级别均按中国声乐作品6首、外国声乐作品5首的标准来设计训练内容,目的在于体现声乐教学中所选择的声乐作品的典范性和代表性。选择中国声乐作品和外国声乐作品,一般选择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体系中普遍选择的流播广远、脍炙人口、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优秀的歌剧选曲、艺术歌曲和中外传统民歌。因为这类经典声乐艺术作品经过高师音乐专业声乐系教师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它们既有鲜明的声乐专业艺术特征,又有极高的教学示范价值,是声乐作品中技术性与艺术性高度融合的统一体,是高师音乐专业声乐系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声乐技巧训练和迅速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技能时不可多得的典范性声乐教材。从考核层面而言,高师可在下列几个方面考核学生的声乐成绩:
(1)学生所掌握的声乐理论;
(2)学生所进行的声乐训练效果;
(3)学生演唱的声乐曲目的内容及形式;
(4)考察学生掌握声乐理论综合知识的程度,
具体考察方式为:观察法、论文式测试、调查问卷法、等级量表法、会谈讨论法、声乐艺术成长档案袋等。在考试中采取集体评分与主课老师评分相结合,独唱与重唱、小合唱相结合,他人伴奏和自弹自唱相结合,课外艺术表演和实习相结合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中结合典范作品的学习,融系统的声乐理论于严格的声乐技能训练之中,最终通过作品演唱,表现出学生对歌唱技能的娴熟运用程度。明确划分声乐作品的程度,实行科学合理的声乐分级教学。当然,根据学生不同的声乐知识储备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和分层评价,主要是为了让每个具备不同声乐技能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树立信心。
六、总结
关键词:音乐课堂;多元文化;策略
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固有模式的音乐教学逐渐转变,富含文化多元性的音乐教育替代了原本的核心理念。由多元文化所倡导的新方向与新思路成为现代小学音乐教育的崭新路标。世界各国的音乐领域正逐步接受以多元模式为核心关键的教育方法,在推动这一教育模式深入发展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
一、用多元教育导入教学
对小学生来说,新奇开阔的世界会牵动他们的好奇心,导致注意力过于分散,而一个有趣且引人注目的课堂导入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了潜移默化地渗入多元文化,借此培育学生对音乐的兴致,教学导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切点。
笔者曾设计过《七个小兄弟》的教学导入,通过伴随伴奏做摆手、律动等互动,询问学生对童话中各个角色的喜爱程度来炒热课堂气氛,再由童话中的七个小矮人引入音乐作品的《七个小兄弟》,让学生对d、r、m、f、s、l、t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与领会,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试唱,在这个过程中纠正学生的口形发音,用及时的鼓励、赞赏勉励学生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趣味性的引入能够激发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对教学的反馈回应速度加快,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用多元教育培养情感体验
不论是文字或音乐,只有抓住其中的情感才能体会作品蕴含的思绪。作为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和体现形式的一种,音乐的学习离不开情感对心理的驱动。因而,为了同时达到教授音乐与陶冶情操的目的,教师可以尝试适当地在情感体验中应用多元教育的方法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和人格情感。
笔者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授过《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这一章节,考虑到这一节的目的不仅是锻炼学生的音乐感知,还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笔者提议让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书籍等来收集与歌曲有关的主题、作曲家和背景资料,而在课内教学时,每一位学生展示的成果都让笔者在惊讶之余由衷欣慰。学生不仅利用文字与音乐光盘呈现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还有学生充分展现了自己的音乐天赋,用乐器再演了部分歌曲的小节。在学生发表结束后,笔者做出了简单归纳,接着利用幻灯片放映了部分祖国大好江山的美图集锦,同时用音乐教师提供的竖笛、钢琴等多种乐器对乐曲做了演奏;而笔者制作的歌词卡片与随堂课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笔者鼓励学生自编自奏,将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之情抒为文字,编入歌曲,运用多元文化的教育方式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经历,让学生在收集资料、感受音乐、吸收知识、转化音乐情绪的过程中提升了心理与音乐的素质。
三、在课堂活动中渗透多元文化
课堂活动是小学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其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理解、表现以及创造能力等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活动中巧妙地渗透多元文化,以期促进学生在提升音乐素养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多元文化。
如,在学习歌曲《两只小象》时,我以《火车开了》旋律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去参观动物园,其中象妈妈带领着象姐姐和象妹妹加入了动物音乐会。此时我出示了三张节奏卡,其中大鼓 × ― / × ― /(嘭 - 嘭 -)代表象妈妈的脚步声,以小鼓 × × / × × / (哒 哒 哒 哒)代表象姐姐的脚步声,以手鼓 × × × × / × × × × /(得得 得得 得得 得得)代表象妹妹的脚步声,以此引导学生边听辨节奏,边加以模仿。待学生掌握基本节奏之后,我与学生一同模仿了小象的肢体和动作,并结合见面握握手、扬起鼻子、勾一勾等体现小象感情融洽的动作,鼓励学生讲述了自己的好朋友,学生既学会了音乐知识,也感受到朋友间的情谊。最后我还结合西双版纳、印度、越南、非洲等地区的大象为例,讲解了其生活习性等知识,以此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综上所述,教育的持续性决定了教师在多元文化全面覆盖的趋势下,积极思考如何完善教学方法,保障学生全面化的健康成长。体现在小学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则要做到适当地运用多元文化的优势,培养学生对音乐深入了解的兴趣,促使学生掌握丰富的音乐知识与欣赏视角,让学生在学会、了解、懂得的基础上,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与全面提升的优秀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111-01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促进学生美育基础教育,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学活动重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加强情感培养。面对目前死气沉沉的音乐课堂,作为小学音乐教师要全面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一切以人为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下文首先分析加强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必要性,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教学。
一、加强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背景下,全面加强小学音乐课堂趣味性教学,活跃音乐课堂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音乐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无形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活跃的音乐课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心理需求,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学习氛围中参与到音乐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有自身的爱好鼓励学生去学习音乐知识,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积极状态,在不断的探索和思考中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陶冶自身的情操,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
(三)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音乐是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是情感的交流和传递。加强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有利于学生爱国情怀的强化,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实现学生素养的提高,最终促进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教学
(一)完善教学环境,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新的音乐教学理念,一切以人为本,重视对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体验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下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局面,教师要注重同学生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平等尊重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要加强教学氛围的营造,完善相应的教学设施设备,因地制宜的进行教室环境的布置,比如可以张贴一些著名音乐家的海报,放置一些音乐器材的模型等,使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的熏陶下激发自身对音乐课程学习兴趣爱好。
(二)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这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全面改革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的教学方法,活跃音乐课堂氛围,优化小学音乐教学。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先进的音乐软件,以声音和画面的刺激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伴随着音乐前奏的响起,出现相应的意境画面,牵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重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引入情境,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先准备相应的教学刀具,在时鼓励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去跳去唱,在无形之间展示自身的才华,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表演,比如模仿大象走路的样子、蝴蝶飞舞等,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的情境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加强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整个小学音乐教育课程的组织和实施者,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要全面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一切以人为本,不断加强自身音乐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学习,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树立可持续学习的思想。学校要定期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开展研讨会,交流老师间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音乐教学,活跃音乐课堂氛围,不断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
三、总结
小学音乐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完善音乐教学环境,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更好的实现小学音乐课堂的趣味性教学,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金亚文.把音乐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N].音乐周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