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研修指导意见

校本研修指导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研修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本研修指导意见

校本研修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一、立足学校需求,加强“课程”建设

校本研修是指在学校的规划下,教师在学校实际工作情境中以解决问题、改进实践为主要导向的各种学习、实践、研究活动。为更好地推进我区的校本培训工作,加快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加强校本培训的指导、检查与落实,使校本培训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我们提出了“三个基于”工作方针。

基于课程建设为主题的校本研修

为体现校本研修的自主性和规范性,我们依据宁波市校本研修指导意见,确定每年培训的主题,联合教科部门编印了校本研修教材,从理论到实践,从国内到国外,从校本课程到大课程建设,进行详细的介绍。各个学校针对培训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或邀请专家从理论层面进行引领,或自学教材写心得体会,或结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实践体验,或开发远程拓展课程向各地推广……提高了教师对课程的认识,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围绕课程展开。

基于校际交流为形式的校本研修

为了加强各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实施了校本研修开放日活动。在每个学期初由各校申报研修活动,区师训中心统筹安排,每月以菜单形式通过信息平台发给各个学校进行选单。

这些研修活动都有共同点:从培训的内容上看,从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培训研讨的问题都来自一线的教育问题,使培训更有针对性。譬如江东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疑难问题齐支招”,来自教学管理中教师反映最集中的五个问题;从培训形式上看,都采用了参与式的培训模式,在活动中引导教师们根据实践体验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如曙光小学“玩转电子白板 享受快乐课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电子白板制作比赛;从参加的对象看,除了本校教师外,还邀请了不同层面的专家引领,如荷花庄小学请宁大科研副校长主持,教育局领导、德育专家作点评,提升了整个培训的品质。通过多元的观摩学习,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使校本培训工作更加具体实效。

基于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目标的校本研修

在总结教师校本研修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程。使学校能有效地开展校本研修,让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方面不断提高。使学校真正成为学习型组织,成为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学习团体。区颁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考核细则》,至今共有十五所学校被评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占全区学校的40%。这些学校在承担本校教师培训的同时,还形成辐射带动的功能,为提高区域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出贡献。第一批8所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针对学校校本培训的特色以及学科特长,从心理健康、班主任建设以及各学科与江东区师训中心合作承担了24学分的培训项目,又为90学时培训提供了实践基地,全区师资质量显著提升。

二、立足培训项目,优化培训资源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中提出,每一个教师在五年内必须参加90学时的集中培训,开发与实施90学时的培训项目也成了每个培训机构需要突破的难点。为了整合优化培训资源,最大限度为区域内教师提供培训机会,我们实施了“三大维度整合”、“三个平台共举”、“三支队伍建设”的培训模式,即所谓“三三制”培训模式。

(一)把握三大维度

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职称科学规划及区域内教师五年90学时的培训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的实际需求、专业发展的阶段特点和培训目标,采用“三加三”培训体系。前面的“三”指的是三个维度,主要指师德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后面所加上的“三”指的是三类课程,即公共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见附录)

附录

江东区青年教师教学素养提高班课程表

(二)依托三个平台

1.借助名师流动工作站平台。我区自2005年起,先后建立了9个区名师工作室,引进3个浙派名师培养工作站,并成立了名师流动工作站,将名师工作站与教学实践进行整合,提高了实践的效果。

2.发展基地学校平台。我区于2010年开始逐步创建江东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至今已有15所学校。这些学校为90学时培训提供了实践基地,正以不同的形式将本校的校本培训向区域辐射,以带动更多的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3.搭建远程网络平台。依托“视像中国”计划网络平台,学习、借鉴培训经验,组织“远程交流培训”。通过网络与外地名师进行同课异构,通过视频与各地名师共同研课,进行思维碰撞。

(三)重视三支队伍

1.组建培训专家团队。在整个培训过程中,采用了“双导师制”,即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互为引领。充分利用高校、工作站资源邀请课程专家、心理辅导专家、教科研专家等作为理论导师,为学员们作讲座。同时又聘请实践基地学校中的骨干教师作为学员实践时的导师,制订指导计划,上好示范课,指导学员说课等。

2.组建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管理团队是培训运行的执行者,由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支持、项目秘书(班主任)构成。项目负责人为整个项目的总负责,担任课程的开发,将实施方案与专家团队进行沟通等;项目技术支持重在信息技术支持,及时将相关学习材料在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培训平台上,组织教师进行网上学习活动;项目秘书重在班级事务的管理与协调。在项目实施方案中管理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注重训前、训中、训后的全程监控。

3.组建项目巡查团队。针对区师训中心人员不足的现状,我们整合了教科、教研和教育局的相关老师、领导,联合组成项目巡查团队,负责各个实践基地的巡查。

我们认为培训的管理者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班教师,而是诸多培训要素的整合者。首先,要建章立制,我们制定了《实践基地学校和导师要求》《学员学习要求》《学员培训手册》等相关制度,明确组织者、学员、导师各自的职责;其次,严格规范管理,对三百多位学员按照年段学科进行了分班,确定每个班级的班长和副班长;最后是管理考核双轨运行。实践导师侧重于学员的实践过程性评价,项目负责人则及时收集学员对培训工作和培训效果的情况反馈,及时进行诊断性评价。

三、立足教师专业发展,凸显区域特色

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的相关精神,在教师培训工作中,我们引入了项目管理理念,开发基于需求的系列化培训课程,组建资源优化的培训团队,探索注重实效的培训模式,建构可操作的管理系统等,以此促进我区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研究与培训结合,解决工学矛盾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对24学时的培训进行调整,与教研活动进行整合,促使研训一体化,解决教师的工学矛盾。在24学时培训内容设计上,区师训中心要求各个项目负责人从横向考虑凸显五个方面要求,即现代化教育理念与当前教育改革;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课堂教学策略与教育观摩考察;培训技能提升与培训资源积累。从纵向考虑开设适合不同年龄层次教师需求的培训项目,如班主任岗位培训、新教师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在24学时培训项目中既有专家层面的理论引领,又要有参训人员的实践展示,为学员搭建学习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在专家名师的示范引领下,在优秀案例和成功实践经验的分析研讨中,让学员们分享经验,解决困惑,完善知识,更新观念。

(二)面授与网授结合,拓展培训空间

浙江省教育厅开发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平台重在项目推出、学员选课以及学分登记评价功能,缺少对每一个项目培训过程的管理。 为拓宽培训的途径与空间,对各个项目实行过程管理,我区搭建了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培训平台,采用世界上最流行的课程系统――moodle,从课程内容再学习、讨论交流、作业上交等方面将培训教师和学员作为平等的主体,共同参与培训课程的建设。我们将培训项目在网站上,由项目负责人将每次的安排公布在网站上,并将每一次培训后的各种培训资料及时上去,每个学员可以以访客的形式访问,了解培训情况,网上实现再培训。同时还开发网上的互动交流、作业上交等功能,利用这一虚拟研修平台进行延展性培训,实现面授和网络同时异地(培训前期活动)、同时同地( 培训期间活动)、异时异地(培训结束后活动)的研修交流。

与此同时,我们搭建了区域教育数字化平台,整合教师一卡通,开发出集培训学员电子签到、考勤统计于一体的平台,这个功能已在“区域数字化平台培训”项目中应用,将原先的手工、书面档案变为自动化电子档案,由原来的静态滞后管理变为现在的动态实时管理,大大提高了培训业务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综合管理水平。

(三)研训与编著结合,形成培训品牌

国家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下转第8页)(上接第5页)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教育课程应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进步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实现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增强适应性和开放性,体现学习型社会对个体的新要求。我们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推出继续教育系列丛书,以名师牵头为主,组织骨干教师成立课程教材编制团队,以此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形成并推广研究成果。